1956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原子能动力
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教授 吴仲华
1954年6月27日苏联科学院建成的世界第一座工业原子能发电站开始向附近工业农业用户送电。可以说,这就是原子能动力新时代的开始。原子能动力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改造自然和改善生活的伟大远景,因为地球上蕴藏的原子能燃料铀和钍所能够发出的能量,要比地球上蕴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所有有机燃料能够发出的能量大二十倍以上。原子能动力给我们解决了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动力问题,它还打破了燃料的地区性限制。现在我们可以在任何边远地区或者缺乏煤、油的地区建立发电站,不必耽心燃料的长距离运输问题。
现在使用蒸汽循环来工作的原子能发电站同普通蒸汽发电站的主要不同处是在蒸汽发生器部分,即普通蒸汽发电站中燃烧煤的锅炉是由原子核反应堆和一种管子式的蒸汽发生器代替了。在反应堆中的原子燃料,通过核分裂的链式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用来产生蒸汽。可以继续维持链式反应的物质有铀—235、铀—233和钚—239三种。这三种物质,只有铀—235存在在天然铀中,所以它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原子燃料。但是在天然铀中,也只有0.7%是铀—235,所以在原子核反应堆中一般都使用一种叫做减速剂的物质来降低铀—235分裂以后放出中子的速度,以便它们有更多的机会使其他的铀—235分裂而继续维持链式反应。这种采用减速剂来降低中子速度的反应堆,称为慢中子反应堆。慢中子反应堆又称作热反应堆,因为在这种反应堆中,中子的动能被减速剂降低到同核子动能相似的范围,而动能的大小决定于他们温度的高低。在热反应堆中,假使用人工方法增加铀—235的浓度,使它大于0.7%,就可以减少对减速剂的要求。当铀—235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完全不用减速剂。这种反应堆,称为快中子反应堆。
苏联科学院原子能发电站所用的原子核反应堆,是采用石墨作减速剂的一个慢中子反应堆,用铀—235的浓度为5%的铀棒作为燃料,在额定情况下,每二十四小时消耗三十克铀(相当于一百吨煤),发热量是三万瓩。这个原子核反应堆采用在一百个大气压下的水来吸收和传送热能。在额定负荷时,水的流量是每小时三百吨。经过原子核反应堆以后,水的温度从摄氏190度升高到摄氏260到270度,然后进入6个蒸汽发生器。这样得到的蒸汽再进入一个普通蒸汽轮中工作,来推动发电机。在原子核反应堆中,核分裂和分裂以后的碎片都发出很强的中子流以及乙种、丙种射线。为了防止这些放射线对人体的伤害,这座原子核反应堆和蒸发器是放在一个用一米厚的水和三米厚的水泥组成的保护器内的。在额定情况下,蒸汽轮发出的功率是五千瓩。两年以来,这个发电站一直运行正常,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虽然它是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它的发电成本已经可以同功率相同而燃烧贵煤的蒸汽发电站的发电成本相比。
苏联将在今年建成一座更经济的、功率为十万瓩的原子能发电站。在五年内,还将建成五座功率为四十万到六十万瓩的巨型原子能发电站,以及若干五万到七万瓩各种式样的试验性的动力原子核反应堆。
到现在为止,关于动力反应堆的设计的建议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种。其中希望比较大的并且正在试验和建造中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一种以外,还有下述几种,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热反应堆类型。最近在北京举行的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览会上,曾经有一个二十万瓩原子能发电站的设计图。它的动力反应堆是采用水作减速剂和传热质。美国目前正在建造的一座原子能发电站、一只原子潜水舰和一只原子航空母舰的动力设备,也都采用这种反应堆。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览会里,还曾经有一个用重水做减速剂、用二氧化炭为传热质、功率为十万瓩的动力反应堆的设计图,和一个用石墨为减速剂、用水为传热质的动力反应堆的设计图,石墨的减速能力强,所以可以使用浓度比较低的铀—235为燃料,或者使用天然铀。重水的减速能力更强,完全可以使用天然铀为燃料。用二氧化炭为传热质的好处是反应堆承受的压力可以大大降低,但是需要消耗比较大的输送气体的功率。英国将在今年建成的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就是用石墨作减速剂和用二氧化炭作传热质的,每个反应堆发出的功率是二万三千瓩。
另外两种很有希望的慢中子动力反应堆类型是沸腾反应堆和石墨—钠液反应堆。在沸腾反应堆中,水直接在反应堆内蒸发,因此可以省掉一次传热系统,并且可以提高蒸汽循环的热效率,但是燃料需要铀—235的浓度比较高,并且蒸汽带有放射性,所以全部设备都得放在防护器内。用钠这一类液态金属来作传热质的好处,是它的传热能力和沸点高,并且反应堆承受的压力低。譬如,在一个石墨—钠反应堆的设计中,钠液的出口温度是摄氏四百九十六度,因此可以得到较高温度的水蒸汽和较高的热效率。它的缺点是钠液的放射性高并且必须避免和水接触,以免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通常这种反应堆在钠液(传热质)和水(工作质)之间,还加用一道钠—钾液组成的中间传热系统。
最简单一种动力反应堆是均匀反应堆。在这种反应堆中,可分裂物质(如铀—233)均匀地溶解在或者浮悬在作为减速剂和传热质的液体重水中。这时,反应堆必须具有一定的体积,使得包含在反应堆内液体中的可分裂物质大于它能够维持链式反应的最低质。除了构造简单的好处以外,在这种反应堆中,分裂物质的使用率大,并且可以连续地和比较容易地除去分裂产物和添加新的燃料。另外一个好处是核子分裂放出的热能可以在反应器外面传给工作质。它的缺点是在流动中的液体具有放射性,因此必需有一个严密的循环系统。目前一般均匀反应堆用硫酸铀或者硝酸铀作为燃料,用重水或者普通水作为减速剂和传热质。
假若使含有氧化钍的重水在上述均匀反应堆中可分裂物质的周围流过,钍—232吸收中子以后就可以变成铀—233。铀—233是一种可以维持链式反应的分裂物质。因为得到铀—233的数量比用去的铀—235的还多一点。在这种反应堆中,除了得到热能以外,还可以多得出一些新的可分裂物质。这种反应堆称为倍增或增殖反应堆。铀—233是可以很好地用作反应堆的燃料的。
还有一种用钠液来传热的快中子反应堆。快中子反应堆的特点是它可以做得很小,并且可以把放在这种反应堆中的铀—238变成钚—239。钚239和铀235一样,可以吸收慢中子或者快中子而分裂,可以用为动力反应堆中的燃料,也可以同钠—235、铀—233一样,用来发生原子爆炸。因为在快中子反应堆中没有减速剂吸收中子,这种反应堆的倍增系数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数值。将来需要大量原子燃料的时候,这种反应堆是特别有用的。
随着各种反应堆使用可分裂物质的不同以及有没有增殖任务,可分裂物质的制备和重制过程也有所不同。天然铀矿经过通常的冶炼方法以后,制成天燃铀锭。天燃铀锭可以直接制成铀棒作为燃料用,或者经过物理过程把其中的铀235和铀—238分开。铀—235可以用来浓化天然铀中铀—235的成分,或者直接用来作为原子燃料。铀238可以用在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中,变成可分裂物质钚—234。
在反应堆的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核子分裂使得铀棒中所含的可分裂物质的浓度减小,并且核子分裂后的一些产物还吸收中子。当分裂核子的数目到达一定数目的时候,就必须把铀棒取去,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把一些分裂产物除去,并且把铀—238、铀—235和钚—239分开,以便分别使用。譬如在苏联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中,每隔二月,当铀棒中所含的铀—235用掉15%的时候,或者它的浓度从5%降低到4.2%的时候,就把铀棒取出重制。
一个原铀能发电站必须有很周密的安全措施。不论是控制棒系统、传热系统或者铀棒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即使控制系统已经失掉动力供应,也必须能够立刻把反应堆安全地停止作用。为了防止安全装置失效的可能性,通常还把反应堆放在地下钢筒内,并且把发电站放在离城几里以外的地方。
原子能动力的最大特点,是原子燃料每单位体积或者每单位重量所能发出的极其巨大的能量。这对于交通运输上的应用是特别有利的。譬如,目前苏联正在建造的原子破冰船,它的功率(四万四千匹马力)超过了普通破冰船的一倍半,它的航程比普通破冰船大十到十二倍,可以一年不用停靠港口。原子能动力在潜水艇上特殊有利的应用也是人们都知道的。根据最近苏联科学家们的计算,在载重超过一万吨、航速超过十一浬的货船上,采用原子能动力比采用现在通用的动力设备,在造价和运输成本方面都便宜很多,所以原子能动力在船舶上的应用将会发展得很快。
比原子能轮船更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子能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是原子能飞机。在飞机上使用原子能动力要比在船上困难得多,但是苏联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1955年年底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原子能飞机的第一次试飞。这一架原子能飞机使用了一个原子反应堆来替代普通燃气轮喷气发动机中的煤油燃烧室。利用原子能动力,可以使飞机飞得远并且飞得快。因为不需要在中途降落和加油,这种飞机对于长距离的飞行最为合适。我们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原子能飞机将使莫斯科和北京间的来往时间缩短到几个小时。这种飞机当然在军事上更是有它的特别重大的价值。同时,它的成功也把宇宙飞行的可能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实际应用的原子能动力装置将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它可以是热反应堆,也可以是快中子反应堆。它可以用石墨作减速剂,也可以用重水或者轻水作减速剂,甚至完全不用减速剂。它可以用硼层来挡御中子,也可以用水层或者石墨层来挡御中子,它可以用铅层来挡御丙种射线,也可以用水泥层或者钢板来挡御丙种射线。它可以用液态金属或者水来吸收核子分裂以后放出的热能,也可以用二氧化炭、氦、氢等气体来吸收热能。它可以通过蒸汽来推动蒸汽轮产生动力,也可以通过高温气体来推动气轮机产生动力或者通过高速喷气来产生推进力。在理论上它还可能利用热能经过热电偶来发电和利用核分裂来直接得到电流,甚至更进一步利用重氢核和超重氢核的聚合反应来得出更大的能量。摆在我们前面的是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它们在等待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去发掘,去创造。(附图片)
用高压水来传热的动力反应堆和蒸发器


第7版()
专栏:

河北七千多名中西医
深入灾区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本报讯 自8月9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发出迅速开展灾区卫生急救工作的指示后,全省广大医务人员已纷纷动员起来,到8月25日止,已有七千三百九十二名中西医务人员分别组成了医疗队和医疗组,并先后到达各受灾地区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医疗队深入灾区后,一面进行卫生宣传教育,指导灾民适当开展了环境卫生和饮水消毒工作,一面积极进行巡回医疗。博野、清苑、无极、大名等二十二个县,在十天左右即免费治疗病人三十二万多人。广大灾区人民十分感激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医疗人员在进行医疗救护工作中,高度发扬了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很多医务人员白天涉水治病,夜晚睡在泥地上,和灾民一起吃,一起住,并且表示不战胜灾荒和疾病决不罢休。(王力夫)


第7版()
专栏:

安徽举行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据新华社讯 十几种安徽省地方戏曲在24日闭幕的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受到观众的欢迎。
这次大会共历时三十二天,演出的有黄梅戏、庐剧、徽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等十五个剧种,八十个节目;演员共有七百八十多人。
上演的八十个剧目中,有七十五个是安徽戏剧工作者和老艺人新创作或根据传统历史剧目整理、改编的,它们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其中有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告米官”;根据民间故事编的“刘海戏金蟾”;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初出茅庐”;反映五户贫农办社的“巨流”;以及五十多年没有上演的皖南花鼓戏“当茶园”等优秀剧目。有四十个剧目得到大会演出奖,有三十五名老艺人获得了奖状。有二百四十名演员获得了演员奖。


第7版()
专栏:

甘肃工人业余文艺创作活跃
新华社兰州28日电 甘肃省第四次工人文艺创作竞赛总结大会在26日举行。参加这次竞赛的作品共有四百一十九件,比去年增加了近百件,艺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在这次大会上受奖作品有三十二篇。
短篇小说“风雨之夜”、散文“夜过乌鞘岭”、短诗“友谊路之夜”等,都生动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独幕剧“不光荣的红旗”、“光荣在那里”和讽刺诗“有这样一位主任”等,表现了工人阶级坚定的立场,以及同官僚主义、资产阶级思想进行的尖锐斗争。
这次竞赛也显示了甘肃省工人业余文艺队伍的成长和壮大,过去从未参加过竞赛的煤矿系统和商业系统,今年也都产生了优秀作品。兰州八一印刷厂铅印工人李效武只有高小文化程度,去年参加竞赛的作品曾被当作最差的例子提出评判的,可是今年他写的小说“勉励”,由于较深刻地描写了女工梅芳兰帮助骄傲自满工人共同进步的思想品质,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因而获得了一等奖。
这次大会受奖作品,将由甘肃省人民出版社按诗歌、小说、剧本、说唱等体裁分别汇集出版。其中小说“风雨之夜”和“夜过乌鞘岭”,已先后刊载在甘肃日报。


第7版()
专栏:

锡林郭勒盟成立蒙医学术研究委员会
新华社锡林浩特28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蒙医学术研究委员会已在26日成立。这个专门帮助蒙医(喇嘛医)进行学术研究的组织,是锡林郭勒盟第一次蒙医代表会议决定建立的。
蒙医是中国医学遗产中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蒙医在保护牧区人民健康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它有较深湛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例如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发生的传染性肝炎和妇科的一些疑难病症,目前就是依靠蒙医来治疗的。
蒙医学术研究委员会成立后,将具体帮助散布在草原上的三百多名蒙古医生展开学术研究,提高医疗技术。这个委员会决定广泛征集、翻译有关蒙医学术理论资料,整理研究临床经验、秘方、单方,并计划举办蒙医进修班,组织各旗蒙古医生交流经验。


第7版()
专栏:

我国古典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王崇武
“资治通鉴”经过标点整理以后,最近由“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它是我国著名的古典编年史。作者司马光参考了丰富的史料,花了十九年的时间才把从战国到五代(公元前403——公元959)一千三百余年的重要史实,综写成以年为经、以事为纬的政治史。
这部书自宋朝以来便为历史学者所推崇,因此有很多人摹仿它,写成同样体裁的编年史,如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明薛应旗的“宋元通鉴”、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夏燮的“明通鉴”、徐鼒的“小腆纪年”等。这些书在编年史中,一般都称为好书,全是在“通鉴”的影响之下编写的。
编年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左传”一书在继承以往写作方法上,更大有提高。可是这种体裁也有它的很大的局限性。为了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编年体不能过于枝蔓,这就使得有很多史实容纳不了,有时即使是重要的史实也必须删掉。因此,汉司马迁作“史记”,创纪传书表体。除本纪一项仍沿用旧日的编年体而外,另把其他有关人物、制度、经济等项其他方面的史实,分别归类到传、书、表里去,这样就打破了旧规格,内容方面比以前充实多了。此后各代修史都效法“史记”,成为所谓正史体。但正史体也有它的缺点。第一,把整个历史分类归纳到各方面,阅读起来不集中,不易看出历史发展的全貌。第二,内容包罗太广,分量过重,对于一般读者很不方便。所以正史体通行以后,编年体仍是十分需要的。如三国时荀悦把班固八十余万字的正史体“汉书”,缩编为八万三千多字的编年史“汉纪”,这部书编得并不好,但仍受一般读者的欢迎。此后历代作者都曾试作过编年史。但一般说来,质量不高,从而把这种体裁降到次要的地位;它远不能和正史体相比,在社会上的流行面是较为狭小的。
“左传”以后,从战国到司马光生时,共有一千多年。记载这段时间的历史,从“史记”到“五代史”,有一千五百多卷的纪传志表体的正史。这样卷帙浩繁的书籍,正像司马光所说,就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人也未必都能细读,何况是一般忙于应考的举子。这说明简明编年体历史还是迫切需要的。“资治通鉴”的编纂就是适应这种要求。它起自战国,正是为了上接“左传”。在司马光看来,自荀悦“汉纪”以来的编年史是水平不高的,因此,“通鉴”就有必要自战国写起,这是司马光的自负之处。同时,司马光确已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左传”编年体的基础上已把这种体裁的优点推到光辉的顶峰。
司马光从幼年时起就对历史有着独特的爱好。他博览群书,留心历代的典章掌故。为了适应需要,他早就想编写一部名叫“通志”的编年史。并于1066年写成周秦部分,共八卷,进呈给宋英宗。这年英宗诏令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命以通志为底本,“续加”修纂。次年改名为“资治通鉴”。英宗并亲为作序,以示鼓励。所以“通鉴”的前八卷,即周秦部分,基本上是1066年司马光奉诏纂书之前作成的。
“资治通鉴”的编纂共分两个时期:一是1066至1070年司马光在宋朝的首都开封做翰林学士时编纂的。这五年中,编完了周、秦、汉、魏四朝,共七十八卷。二是1071年至1084年司马光在洛阳编纂的。这十四年中,他做的都是冗闲散官,时间较多,编完了晋至后周十二朝的历史,共二百一十六卷。他每编完一代,便上缴给宋朝的皇帝。由于官职的变迁,所以每卷前面署名上的官衔常常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各卷的写作时代。司马光奉诏修书时,年四十八岁,全书定稿时,已经六十六岁了,此后又过了两年的光景才死去。他在晚年是以全副精神致力于“通鉴”写作的。他在进“通鉴”表上说:“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臣之精力,尽于此书。”
司马光在编写这部著名历史书时有三位得力的助手。一是刘恕,司马光说他“为人强记,纪传之外,闾里所录,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细大之事如指掌,皆有稽据可考验”。对于全书的擘划经营,刘恕的贡献很大。司马光曾说:“光之得道原(恕),如瞽师之得相者。”刘恕对三国至隋以及五代的历史最熟悉,“通鉴”这一段的历史共一百四十五卷,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弱,大部分的初稿是由刘恕帮助写成的。
其次是范祖禹。他跟随司马光在洛阳修书十几年,唐迄五代部分的初稿(八十一卷)大半是范祖禹编写。(五代部分初稿,原为刘恕编,但编写未完便死去,后归范祖禹完成。)他把自己整理的唐代部分稿子,单刻为“唐鉴”十二卷,并附“论”三百零六篇,其中有很多主张和“通鉴”不同。两相对照,可以看出司马光的剪裁去取之处。
再次是刘攽。“通鉴”汉纪部分六十卷,排比整理的工作多出自刘攽之手。
这部书的编纂方法大约可分为三个过程。一、先把史实的原委始末从各书摘录下来,按照年月日的次序排列好,叫作“丛目”(略同近人所抄的卡片材料)。二、将“丛目”加以选择去取,相互粘连起来,成为“长编”。三、把“长编”加以考订比对,精简删削,成为定稿。前两步骤大半为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所作,而抄录誊写则出自书手。后一步骤,则为司马光自己下笔。他在博览的基础上,作删繁就简的工作。司马光在洛阳修书时,自称一卷长编的删改,要用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他删去的文字非常多,例如唐纪长编有六、七百卷,删削后,成为八十一卷。再加上删改时所作的考证工夫,所花的时间一定也不少。可见第三步工作是最费力气的。
“通鉴”这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司马光等人参考了很多书籍,掌握了大量材料,才进行编纂,因此这部书的内容不空洞、不贫乏,一般的记载都确凿可信。据宋朝人记载,有人曾在洛阳见过“通鉴”的草稿,数量之多竟堆满了两间屋子。又说,“通鉴”除摘录正史以外,采用杂史,多至二百二十二种;为了考辨异同真伪,一件事往往采用三、四种书。因此叹道:“不观正史精熟,未易决通鉴之功绩也!”
司马光把他写书时剪裁去取的根据写成通鉴考异三十卷(原为单刊本、元刊胡注本散入于正文之下),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用甲书纠正乙书的遗误,用本纪校正志传的讹舛,所引书籍多至三百零五种(连正史在内)。他不为传统的历史眼光所拘泥,援引的材料不一定都折衷于正史。如“通鉴”西汉阶段采用“史记”、“汉书”的地方固然比较多,东汉采用“后汉书”处也有十分之七八,但魏、晋至隋采用正史的地方不过十分之六七,唐代采用正史之处则不到十分之五。欧阳修作“新唐书”、“新五代史”,只是刻意写文章,玩笔调,“通鉴”采用的地方尤其少。司马光唯务求真求是,把杂史甚至小说的材料都广加甄采,这在当时说来,是很值得称赞的。他在进通鉴表自述编书的经过时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擿幽隐,校计毫厘。”
第二,“通鉴”采用的史料,有很多书籍是失传的,所以“通鉴”不仅是旧式的编年历史书,而且也是已佚史料的汇集书。“崇文总目”共载书籍三万多卷,是宋神宗以前的官家藏书目录。司马光等纂修“通鉴”时,官家允许他们尽量参考这些书,特别是其中的史部书籍,他们必定细读过。但有很多书现在已经失传。在1071年,宋神宗又曾把他的颍邸藏书两千多卷赐给司马光,再加上司马光自己的藏书,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这些书必定和“崇文总目”所列的书籍一样,也有很多失传的。但书中的若干精华,由于司马光的引用,幸而还保存在“通鉴”里。举例说,孙盛“魏氏春秋”、裴子野“宋略”、萧韶“太清纪”等书对于研究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是相当重要的,“通鉴”既采其史实,又录其论断,保存了各书的很多记载。柳芳“唐历”是唐代编年史中较好的书,但此书在南宋时便已残缺,后来就失传了,可是“通鉴”“掇取全书事几尽”,所以此书虽佚犹不佚。“通鉴”于唐五代事,甄采书籍最多,除史传文集而外,有谱牒、家传、实录、小说等,这些书也大半失传。
第三,“通鉴”虽然是封建时编纂的历史,但它和其他历史不同,不载鬼怪之说,不记天文星象(天文星象简记于所作“通鉴目录”中),不录沽名钓誉的“奇节”,也不载与政治无关的文艺和文人。所以“通鉴”全书只是一部平实的、比较可信的政治史,其中也包括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和上层文化的史料。司马光说他“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的史实来编写“通鉴”。因此不难看出,他企图在大处着笔,不斤斤计较于细枝末节的琐事,因此所记大半为重要史实,时隔千年,今日阅读起来,还是有参考的价值。
还得指出,司马光与王安石在“变法”问题上有着不同的主张。“资治通鉴”原为向皇帝进讲而作,书中往往“借他人的酒杯,消自己的块磊”,很多地方露出司马光对敌党的攻击和报复。如卷一“三家分晋”后“臣光曰”下说:“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又说:“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复者多矣”,这分明是针对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而发的。(参看“司马光文集”“才德论”)卷五十一,于“樊英事”下记:“隐非君子之所欲也,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故深藏以避之”,这好像是为自己在政治上失意、隐退著书而写。卷三,苏秦、张仪条下,引杨雄“法言”,对战国时的纵横之学大加攻击,据毕沅“续通鉴”记司马光为宋神宗进讲此事说:“纵横之术,无益于治,臣所以存其事于书者,欲见当时风俗专以辩说相高,人君悉国而听之,此所谓利口复邦者也。”这分明也是对变法诸人而发的。他攻击新法,说这些只是王安石、韩绛、吕惠卿等几个人的主张;王安石巧言善辩,以是为非,可以亡人之国!
由此可见,“通鉴”不仅是学习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而且因为司马光把他自己的政治主张渗透在书里,从这部书里反映出宋代统治阶级日益尖锐的矛盾,这对于了解当时的政治斗争情况也有很大的帮助。
古籍出版社这次重印的“资治通鉴”,是根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加以标点整理的。除标点分段以外还增加了一些校注和其他加工,更便于读者学习和参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