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安徽省滁县琅琊农业生产合作社
帮助可能减少收入的社员增加收入
新华社合肥23日电 安徽省滁县琅琊农业生产合作社最近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原来估计不能增加收入的社员增加收入。
琅琊社今年各种秋季农作物生长良好,可能获得全面丰收。根据最近估产试算结果,全社一千一百九十八户中有90%的社员可以增加收入,有七十五户保住原来收入,四十四户将比入社前减少收入。对于这些不能增加收入的社员,经社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分别不同情况加以补救。对一些因为不积极劳动而可能减少收入的社员,由各队干部多加教育督促,帮助他们算收入账,启发他们抓紧时间,积极参加生产;对过去因病和缺乏劳力,做工较少的社员,各队“因人制宜”地多分一些轻的或适合于他们特长的农活给他们做,同时帮助他们安排家庭副业。现在,各生产队正在发动可能减少收入的社员努力参加生产。社管理委员会已拨出一部分钱借给这些社员购买小猪小鸭喂养。第二十生产队老年社员曹得春,缺乏劳力,劳动也不够积极,去年收入四十四元,今年只做了十二个劳动日,现在经生产队加强教育后,分了一百八十亩晚稻田的水给他看管,又分些切马铃薯的轻活给他做,估计到九月底合计可得到七十元左右的报酬。
由于该社采取了上述办法,全社保住原来收入的七十五户社员中有五十二户要增加收入,原来要减少收入的四十四户社员中有三十七户要增加收入。这样,全社增加收入的社员可由90%增加到97.4%。


第3版()
专栏:

福建梯田出现千斤亩
新华社福州23日电 福建省华安县仙都农业社市后村生产队在五亩二分山田和梯田上栽的早稻,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一千零五十五斤;另一个生产队的一亩二分七厘梯田平均每亩产量一千零六十一斤。这是福建山区的最高早稻丰产纪录。
市后村生产队的另外二十多亩稻子,平均每亩也收干谷九百多斤。
在收割期间,华安县的领导机关曾派干部到仙都社实地调查,经过晒干、扬净过秤和逐丘丈量了土地,证实上述丰产纪录完全真实。
仙都社的山田和梯田能够高额丰产主要是改良了土壤,采用了良种,改进了插秧技术,并且加强了田间管理。


第3版()
专栏:

常年经营副业 四季都有收益
吉林有些农业社改变年收一季分配一次的常规
新华社长春23日电 吉林省有些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纠正了重农业轻副业的偏向后,常年经营副业生产,四季都有收益,改变了北方农村年收一季和分配一次的常规。
这个省西部是广阔的草原,中部有江有河,东部是物产丰富的长白山区。住在这些地区的许多农业社,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方针下,经营的副业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打猎、捕鱼、采药、养蜂、经营畜牧业,也从事木业、铁业、粉坊、运输等生产;社员家庭还养了不少鸡、鸭和毛猪。
这些农业社在常年经营副业生产的情况下,一年四季都有收入。通化专区五个县的农业社由春到夏副业收入共达一百一十八万多元。东辽县的二百八十个农业社从春到八月副业收入达到三十八万八千多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
这些农业社还及时地处理了副业收益,除把一部分当作生产资金外,其余的都按月、按季预分给社员,及时地解决了社员的生活困难。和龙县仁明农业社过去养不起猪的八十三户社员,现在都用副业分红买了小猪,全社的养猪数量平均每户达到了三口。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省非灾区大秋作物生长很好
新华社哈尔滨24日电 黑龙江省今年广大非灾区的数百万公顷大秋作物普遍生长良好。据黑龙江省农业厅的典型调查,如果今后再没有重大意外灾害,收成可能比去年好。全省生长最好的是玉米,秧棵粗壮、棒穗大,大多一棵结两棒。大豆生长也非常好,很多一角装三个豆粒。水稻已经抽穗扬花。
现在各县正继续进行大秋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放秋垅和除草,促使这些作物早熟和增收。


第3版()
专栏:

一个社员的话
黄向青
水南乡农业社(汉族社)是广东崖县办得较好的重点社,在海南行政区也是数得上的头等社。麦收后,这个社有个社员因事到自治州首府通什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跟地委农村工作部的羊部长碰在一块,彼此没有通名道姓,就随随便便聊起天来。
“早造收成怎样呀?”部长问。
“哈!少有的丰收,增产了,高级社就是好。”社员兴奋地说:“如果干部肯听我们的话,增产还会更多呢。”
“为什么?”
“禾已抽了穗,看来肥力也足够,干部们硬要叫追第三次肥,社员说不用追了,再追反会倒伏的。干部们却说我们死抱旧经验、落后。还说我们是重点社,订了追三次肥的计划,不完成影响不好。结果就硬布置各队追三次肥。追了肥的禾开始旺极了,长着长着真的倒伏了,只有三分之二结实,每亩收了五百斤左右。我们那个队有些暗地抗着没有追的,一般却收获七百斤,有些还达到一千斤。
接着他又谈到种绿豆问题,打井问题,他说:“今年打井,有许多地点大家说没有水不能打,但干部非要打够一千个不行。最后数目是够了,可是许多井却是白打,有井没水!”
这个社员好像有些感慨,他说:现在愈来愈不像以前了,什么事都不由分说。有一次讨论分配问题,大家提了很多意见,驻社干部着了急,就问大家:“你们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大家听了谁也不再说什么,一会就悄悄地散了。
“你们是重点社,上级不是常有干部去吗?有没有向他们反映反映?”部长问。
“是倒是,县委、区委都常常来,可是他们一来就是找干部开会,听干部汇报,我们见也见不到。即使找我们,也不问我们这些话,上级同志只欢喜听干部报成绩”。
话谈过了一阵,羊部长走了出去,另外一个人对这个社员说:“你知道他是谁?地委的部长。”这个社员听了,急急赶出门来,紧张地对部长说:“刚才我只是随便说说,可不要说是我说的。”
这个青年农民,由于不知道这个衣着随便、庄稼汉模样的人是个部长,才说了这些话。
他为什么不敢随便和干部谈他自己心里这些意见呢?


第3版()
专栏:

河北省各河水文报汛人员
在防汛斗争中立下功劳
本报讯 分布在河北省各大、小河流的水文技术人员、报务人员以及雨量气象观测人员们,在防汛斗争中积极进行洪水测验,传递水情,对战胜洪水灾害加强防汛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滹沱河黄壁庄水文站的全体人员在8月3日到5日的洪水期间,昼夜坚持工作,并且冒着生命危险抢测了洪峰到来时的特大洪水。南运河观台水文站3日5时河水猛涨,严重地威胁着南运河和津浦路的安全。这个站的全体工作人员在三天内测流量二十九次,报汛一百四十四次,有力地配合了防汛工作。
各站在抢测洪峰当中发挥了创造性,克服了各种困难,测到了水情资料,并及时报给了各级防汛机关。滏阳河艾辛庄站在洪水出槽漫滩后,流进了村内,他们就在房上安设了水尺,坚持了水位测验。大清河北河店水文站利用高架浮标桩测水位,高架浮标冲跑了,就利用铁路桥投浮标施测洪水流速。白河下堡水文站没有高架浮标设备,工作人员就冒着生命危险,泅水投浮标测量流速。
报汛专台的人员同样辛苦。报务员和摇机工人们昼夜坚持工作,作到了“人不离机、手不离键”。各电信局也起到了,主动的配合作用,及时抢修了线路。白沟河东茨村站线路被冲断了,水情报不出去,报务员便泅水过河,拍发汛情电报,使防汛指挥部门准确地指挥了各地的防汛工作。河北省防汛指挥部从2日到8日七天内收到各报汛站水情电报六千多份,仅三日一天就收到一千二百三十五份之多,根据这些水情资料,使防汛工作得以及时进行。
现在各主要河流洪峰已下泄,天津、沧县两地区的水文站人员决心彻底作好测报工作,最后战胜洪水。 (李灿章)


第3版()
专栏:

福建省发现六十多种热带植物
据新华社福州电 福建省已经发现富有经济价值的热带植物六十多种。其中有印度橡胶树、藤本橡胶等多种胶乳植物,有鳄梨、麻风树、石栗和受到世界各国珍视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美洲山核桃等热带油料作物,有秋葵、酒椰子、红树、薯莨、八角、香叶树、槟榔和爪哇木棉等饮料、染料、香料、药用和纤维植物,还有甜美的人心果、吕宋芒果、暹逻蜜柚等热带水果。
这些热带植物大部分是由福建华侨陆续从侨居地引种来的,现在都已在福建生根成长,开花结果,有大量繁殖的前途。已发现的大量混生在一片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橡胶,粗大的藤条都攀附和缠绕在大乔木上或悬垂在空中。根据厦门大学生物系师生检验分析结果,这种藤本橡胶含胶量达40%,制成的干胶片弹性大、韧性强,可制造高级橡胶产品。在厦门、龙溪和云霄等地发现的味道不亚于咖啡的秋葵,每年只要在四月间播种,不加照料就能自行大量繁殖,到七月间就可收获。
上述富有经济价值的热带植物,是福建省农业厅热带作物调查组从福建南部调查发现的。这次调查从7月6日开始到8月9日结束。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赵修谦也参加了这次调查。现在,福建省农业厅正根据这次调查材料和其他材料,研究和拟定今后在福建大量发展热带作物的方案,并已通知有关县市农业部门要注意保护这些已发现的热带作物,大量采集种籽,以便今后繁殖。


第3版()
专栏:

大量供应灾区菜籽 帮助灾民抢种秋菜
本报讯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大量收购蔬菜种籽,供应灾区。到8月16日统计,全省共收购蔓菁、胡萝卜、白菜等种籽十六万九千多斤。这些菜籽大部分将供应给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专区。目前各受灾地区正在排除农田积水抢种蔬菜。仅定县一个县就抢种蔬菜一万八千亩。 (张钦明)


第3版()
专栏:

长白山东北麓地区
大量采集落叶松种籽
本报讯 在长白山东北麓的吉林省的安图、和龙两县境内,生长着大面积的落叶松纯林。据两县林业部门调查,今年是几年来所没有的树种丰收年。仅据在和龙县红旗河、长山岭两个施业区内调查的二千零五十多公顷林地的统计,就可采集种子二万五千多斤,比原定全县采集计划多两倍多。树种的质量也非常良好,种仁充实饱满。
目前,和龙县林业局和副业生产委员会已经组织了一千六百名农民和一百多台牛车,从八月十八日开始,入山采集树种。大量采集落叶松树种,不但为未来的造林工作准备了一定的物资条件,而且可以使农民大量增加副业收入。估计和龙县参加采种的农民将获得二十万元以上的收入。 王庭富


第3版()
专栏:农村新事

农村新事
穿上了鲜艳的花衣裳
在早稻丰收后的日子里,江西遂川城泉江沿河街上的国营、合作社和公私合营棉布商店的门市部,拥满了来自农村购买花布的姑娘。直到月儿上升在天空,她们都还没有散去。
这些姑娘,都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她们在入社以后,和男社员一样,积极地参加了社的劳动,并得到了她们应得的劳动报酬,因而有钱来买花衣裳。如和平乡的女社员,她们在早稻预分中,多的分到八十五元以上,少的也有四十多元。她们乐呵呵地说:“有了钱了,要穿穿花衣服哟!”
她们在买到花布后,就很快送到服装生产合作社去缝制。这个乡十四个农业社的六千多名女社员中,除老年人外,穿各式各样花衣服的青壮年妇女,已有三千二百多人。女社员们的衣服已由青白二色变成红、黄、绿等各种鲜艳的色彩。烈士王佐农的爱人看到媳妇、孙女穿起花衣服时,激动的流出了眼泪。她说:这是革命烈士流血换来的啊!
女社员们个个喜笑颜开地唱着“过去山歌硬难唱,一身穿的豆角样,今年参加高级社,人人穿上花衣裳”。 汤小明
老汉组种的好菜园
山西平顺县城关镇王庄村光明农业社在转为高级社后,老弱病残的人都耽心自己没事干。七十岁的王长保老汉说:“人老了,不顶用,重活干不动,轻活没啥干,这下老年人可该算完了!”
社务干部发现这一问题后,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便根据劳力强弱,把六个六、七十岁的老汉和张六买、王补童两个半病号组成一个老汉组,负责经营社里的十二亩菜园。
老汉们在接受种菜园的任务后,都非常高兴。他们根据土地的特点,分别种植了白菜、红薯、山药蛋、北瓜、水萝卜、葱、蒜等。由于老汉们的辛勤劳动,精心培育,再加上雨水匀调,十二亩菜长的都很好。预计可卖二千零九十元,再加上在地头岸边的非耕地内种植的八百余壕瓜所卖的钱,共可收入二千一百八十元。可买粮三万六千三百斤,比种秋作物收入增加八倍还多。除生产投资外,每个老汉的劳动价值,等于二百六十多元。他们高兴地说:“入了高级社,老年人也有事干啦!”
在过“六月六”的时候,社里把菜园中出产的四百多斤水萝卜、六十多斤小葱和一部分小嫩瓜分给了社员们吃。 申联科


第3版()
专栏:

上海商业人员担心没有接班人
新华社记者 张家炽
以经验丰富、服务优良著称的上海商业人员,平均年龄一年比一年老了,但年轻的后继者却没有来源。最近因为各地新兴城市和工矿区要求上海支援更多的熟练的商业人员,不少行业的主管人员已经感觉到这种隐约的威胁。
据调查,经营了三十八年的永安公司,实行公私合营的时候留下的九百二十八个职工中,二十八岁以下的只有三十六人,而五十八岁以上的有九十五人,合营以后已有三十五人陆续申请退休了。黄浦区绸布商店七百九十一个职工中,四十岁以上的有四百零四人,占一半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工只占7%。这些行业中,青年团的发展对象也几乎没有了。具有很高的裁制技术水平的西服、时装业中,甲级技工人数只剩下三百人左右,年龄已都在四十岁以上;乙级技工人数虽然比较多些,但年龄也大多在三十五岁以上了。在理发、酒菜、西药、国药、茶食、南货等与居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行业中,也无例外地有年龄增长后继无人的趋势。
熟悉商业情况的人士反映,最近七年来,只有国营商店调进过一些年轻的商业人员,一般私营商店因为市场改组,经营困难,不仅完全停止招收学徒和练习生,而且让大批青年职工离开了商业工作。几乎每一次政治运动中,都有许多商店的青年积极分子被抽调去从事群众工作和政权工作。几年来青年职工不愿从事商业工作而大量转业的状况,到目前也还在发展中。今年四月份以来,十八岁到二十六岁的青年商业人员到工业技工学校学习和直接被工厂吸收的就有好几千人,其中甚至有六、七年工龄的服装店技工和熟练的理发师。今年以来,输送到新兴工矿城市的五千个商业人员中,大多也是青壮年职工。迁往北京、兰州、西安等地的著名商店,都留下了一部分年老力衰和有病的人员在上海,而从其他商店中补充了一些年轻力壮的熟练职工才出去的。根据各地的要求,今后几年内,大约还需要输送出熟练的商业人员几万人。上海商业人员中老年人愈来愈多,青年人愈来愈少的趋势,看来还将发展下去。
记者接触到的一部分公司经理、商店主任和个别老年职工都认为,培养一个有技术有经验的商业人员,并不像人们所想像那样简单。一个服装技工,满师以后还要试剪几年,才能做到量体裁衣;即使一个营业员,要把算盘打得飞快,也要经过半年的锻炼。因此他们认为现在就应着手培植接班人。现在上海的商业人员还有四十多万人,但其中摊贩和一般简单的商业工作人员占多数,还有一部分是为全国消费者服务的人员和从事对外贸易的人员。今年由于消费者购买力猛然上升,和人民生活密切有关的零售商店中,就感到人手不足。今后年轻力壮的熟练商业人员大批外调,年老力衰的不断退休,商业人员脱节的现象将日趋严重,而整个商业的服务水平,也会因此大大降低。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考虑采取措施来补充人员。有一部分行业已经开始从那些要被淘汰的行业中吸收剩余人员;有的准备把社会上的失业的原商业工作人员找回来;有的计划吸收职工家属。但大多数意见认为,最根本和长远的办法,是恢复招收学徒、艺徒或者开办商业技术学校进行训练。目前的商业职工学校中,只有文化学校、政治学校和会计、统计学校,却没有专门的商业技术学校。
现在也有人怀疑:恢复招收学徒和开办学校,是否能保证商业人员的来源?因为社会上轻视商业工作的偏见依然存在。既然大学生、工业专科学生和工厂艺徒的来源都不足,选择商业为职业的人就不会很多。有人认为,“轻商思想”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观念,而且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到目前为止,商业人员的特殊贡献和劳动中的丰富经验,还没有获得正确的估价和社会舆论的普遍尊重。许多商业技术人员,如高级的厨师、裁剪师、照相馆摄影师、糕点技师、理发师等,都有特殊的创造,几同专家。即在一般商店中的营业员,具有特殊的服务经验的也很多。记者曾在协大祥绸布店访问过一个老职工。他不仅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熟练的量、算、剪的经验,而且还善于理解顾客心理。只要顾客一进门,他就可以从他们的表情、言谈和身上的衣着,知道顾客的性格和爱好,正确地帮助顾客挑选到合适的衣料。他虽然已调换过商店,但有些二十多年前的老顾客现在还非找他剪衣料不可。在百货、呢绒、文具、鞋帽等行业中,都有这样一些老营业员,他们经手的商品,只要摸一下,看一下,就可知道它们的来历、品质和性能。可惜这些有特殊技术和经验的商业人员,在报章杂志中还很少被介绍;文学家们的笔触,也几乎还没有涉及到这些终年累月辛勤地劳动着的优秀人物;他们中很多人的经验,还没有总结起来,也没有很好传播推广。这些优秀的商业人员所得到的荣誉,同其他行业也不能相比。全上海有几十万营业员,但在市中心人民公园旁边向公众宣传劳动模范事迹的“光荣廊”上,只出现了两张营业员的照片。有些具有特殊经验的商业人员,工资待遇上还有过份被压低的现象。据一家有五十多个职工的大商店的调查,最有经验的老营业员和最不熟练的营业员之间的工资待遇,过去相差达三倍之多,而现在距离已缩小为不到一倍。这种工资待遇上的平均主义倾向,显然是不利于商业工作的提高和发展的。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长蛇阵”不能改变吗?
编者按:农村合作化以后,粮食的购销关系起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合并一些粮食购销站是必要的。但是,过多的合并,就给农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希望有关方面检查一下,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粮食购销站,该恢复的就恢复,多给农民些方便。
买粮难
四川省綦江县粮食局第一粮食管理站城关镇门市部大街上,每天都排了一路或二路的长蛇阵。在炎热的太阳下,买粮食的人们,臂上挎着盛米的家具,两手不停地挥着汗珠,等待买粮食。
一个缝纫生产合作社的社员邹熙莲,一天中午下班,就急急忙忙地到粮站排队买米;站了许久,才买到取粮牌子;走到秤米的地方,又站在很多人的后面排队等候。这时已经二点钟,社里上班的时间到了,她只得拿着米牌子急忙上班。下午下班后再去粮站秤米时,粮站又关了门。第二天又拿着米牌子到粮站去排队,秤米的人却说:“牌子隔日无效”,把二十三斤米的牌子没收了。直到第三天,居民委员会给她打了证明,才把米取回来。
城关镇买粮食排班站队的现象,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去年四月份全镇共有三个地方供应粮食,买粮很少有排班站队的现象。但是四月份以后,据粮站的同志说,是奉了上级指示,撤销了城南路及和平路两个粮店,把全镇机关、厂矿、学校、居民及行业等所需要的粮食,统统归到粮站门市部供应。因此就发生了排班站队的现象。
綦江县粮食局在下令取消粮站的时候,是不是考虑过站队买粮的人们要受多少磨难。 韩宗愈
希望恢复粮食购销站
浙江嘉兴县粮食局和王店粮食管理所,在六月初把建立已经五年的蚂乔乡、洑院镇、屠甸寺等三个粮食购销站取消了,集中到王店一个站。这给周围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洪合乡陡门地方到王店约四十里,农民集中到这里卖粮,要排队挨号,出售一次粮食要花去两天工夫。
农民对粮食部门撤销购销站很不满意。有人说:过去在蚂乔乡一天可以卖粮三次,现在两天才能卖一次;在外面吃饭、住宿都是问题。由于粮食购销站过远,在途中运输时间长,加上夏天阵雨多,农业社防雨设备又少;在运送途中有些粮就遭雨淋湿了,这对保管部门也是件大事。粮食部门要为群众和粮食的质量着想,适当地恢复一些购销站。
萧进荣


第3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社员该不该有自留地
河南日报上最近连续发表了几篇文章,讨论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该不该有“自留地”的问题。参加这个讨论的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领导人员和社员。有的人说应该给社员“自留地”,有的人说“还是不留好”。这个讨论还没有结束。
主张不给社员分“自留地”的人认为“自留地”是“自私自利”的根子。郑州市郊区燕庄一社社长吴玉山在文章中说:社员有了“自留地”就多了一条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就更难安排了。如社员积的肥料,总是先拣细肥上在“自留地”里,草粪、土粪才给社里。在社员从事社里的劳动和“自留地”的劳动时间上,矛盾也很突出。比方,他原来领导的初级社里有个社员叫彭修义,自己种了些黄瓜,长的很好,吃不完,因此,就得天天卖黄瓜,没工夫做社里的活。吴玉山说:越是在最紧急的农忙季节,劳动力越不好调配。比方,去年夏季,雨后草苗争长,在急需赶紧锄草的关头,全社三十四户,在社里锄地的只有四人。其余的大都在“自留地”里干活。自私自利思想严重的社员,还偷剪社的红薯秧往自己地里栽。
吴玉山还认为“自留地”留在哪里也是问题。集中留一片地分给社员,社员之间不是这个说“他多种我的了”,就是那个说“他偷我的菜了”;留在村边,种上的作物又容易遭鸡啄、猪刨、牛犊子吃;留远地,不光来往耕作不方便,还弄得遍地这一小块,那一小块,妨碍社里合理划分耕作区。
不留“自留地”,社员吃菜怎么办呢?吴玉山说,社里可以集体开几个菜园种菜,解决社员吃菜问题。中共郑州郊区七里河乡支部委员康世林所在的七里河社,去年六月间就由干部决定取消了“自留地”。康世林在他写的文章上介绍了他们社解决社员吃菜问题的办法:各生产队根据本队人口多少,抽出一定数量的土地开辟菜园,由生产队统一经营,指定有种菜经验的社员专门负责种植。他说这样做大家也没意见。
主张给社员分“自留地”的人,对上述意见有不同的看法。郑州郊区柳林农业社社员李文彬的文章,代表了这类意见。他说,他们的社社员没有“自留地”,可是他到现在一直想不通。他认为社干部不给社员“自留地”的那些理由是不充分的。比如,说社员积肥会只往“自留地”里上,实际上每户社员只有几分“自留地”,能上多少肥料呢?只要社员手勤一点,多积些肥料就够用了。说社员有了“自留地”只顾干“自留地”的活,会影响社里的生产,他认为这是去年的“皇历”,不适合今年用了。今年初级社转成高级社,取消了土地报酬,社员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在社里的劳动所得,谁能不积极参加社的生产好多得些劳动日呢?“自留地”里的生产,利用早、晚社里生产的空隙时间就可以进行。至于说社里户数多,“自留地”不好分配的问题,他认为只要让社员大家想办法就可以解决。例如在村边留块地分给大家种,或者在原属社员的土地上划分一点都可以。他认为社员是有“自留地”的要求的。李文彬说:往年他有三分菜地,种的菜吃不完,自从没有菜地以后,吃菜很不方便。
×××
河北日报最近发表了保定市薛刘营乡曙光农业社主任吴暄的一篇文章,也谈到“自留地”的问题。他说,过去他们社干部认为给社员分自种菜地和社里的生产有矛盾,因此,在社里建立了公共菜园。对于觉悟高的社员,因为他们不积极要求分配自种菜地,社里就不分给他们;觉悟低的社员,就分给他们。半年来的事实证明,部分社员不分给菜地并没有好处。对社里来说是增加了麻烦:社员没有现钱买菜,都得赊账。一个人一天买几根黄瓜,几根葱、几斤茄子……就得记一大篇账。对社员们来说问题就更多了:早晨菜园里挤一大堆人买菜,去得晚的人,自己想吃的菜买不到,就吃不上合心的菜;有些离菜园远的社员,不愿意天天去买菜,社里又不能及时送菜,就常常吃不上菜。社员们买菜的钱,有的一个月计算一下就是十多元。如果自己有点菜地,用不了多少工夫,吃菜还方便。现在,觉悟高的社员也要求明年能分一些自种菜地。


第3版()
专栏:

核桃
陶冶
核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核桃在我国分布很广,山西省的汾阳、孝义等县和河北省西部一带是我国核桃仁的主要产区。这些地区的核桃品质极好。汾阳核桃仁,具有片大、肉肥、色白、香甜等特点。
核桃的每一部分都能利用:核桃的木材非常坚韧,有光泽,不但是重要的军械用材,而且是作高贵家具的原料。核桃树的皮、叶子和核桃的绿色果皮用作染料,可以把布匹和木材染成褐色和黑色。核桃果壳还可以制活性炭。核桃的果仁富有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果仁可以榨油,也可以作为干果食用。核桃仁也是一种药材,中医常用它治疗贫血、肠胃病和妇女病等。
核桃仁是我国重要出口物资的一种。每年我国要输出核桃仁数千吨到欧洲各国和南洋等地。核桃仁的经济价值很高,每吨核桃仁可以换回六吨钢材。
核桃虽然具有这样多的优点,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开花结果很晚,一般在种植后十年到十五年才开始结果。所以有些地区的农民这样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种核桃园”。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如果用嫁接的办法或选用早结果的品种,核桃是可以提早结果的。
山东省历城县的农民选用二、三年生的枫杨(当地称为坪柳)作砧木,嫁接的核桃成活以后,三、四年内就能结果,连培养砧木的时间在内,也不过五、六年。利用枫杨嫁接的核桃,不但结果提早,而且具有能降低育苗成本、避免实生变异、固定母株的优良特性。
陕西扶风县三区四乡有一种提早结果的核桃品种。这种核桃播种以后,一般能在第三年开始结果。当地农民称它为“隔年核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克苏地区,也发现有同样的核桃品种。
“隔年核桃”生长迅速,播种后第二年的幼苗约有一尺五寸高,少数的植株可以结两个到四个果,第三年一般可以结五—六个果。四年生的幼树即达六尺左右。这种核桃的盛果期,一株可采果一千多个,而且年年可以结果。“隔年核桃”的种皮较薄,种仁饱满,油分很多(据初步分析为60%—70%),整仁易脱,涩味小,生食时富有香味,类似河北省著名的薄壳核桃。
许多农业生产领导部门和农业科学研究部门都很重视这个核桃品种。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由1953年起就开始在陕西邠县试种。1955年农业部知道这个情况以后,立即通知陕西省农业厅和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就地推广和继续研究。农业部在1955年秋季,还把一些“隔年核桃”的种子,分别寄给了山东、山西、辽宁、河北等省的有关试验研究部门试种。八一胜利农场也播种了近九百亩这种核桃。(附图片)
这是播种后第二年的一株“隔年核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