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我对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意见
交通大学教务长 陈大燮
自从1952年调整院系并进行教学改革以来,交通大学已经从一个旧型的培养通才的学校,转变为一所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学府。在已往四年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经过全校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苏联专家热忱的帮助下,交通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而且应该说是发展中的缺点。
在交通大学的教学改革成绩中,我只举出一点。在交通大学最近举行的动力机械制造专业的国家考试的会议上,主持会议的某企业总工程师,肯定地说,毕业设计的水平逐年有所提高,今年的水平可以相当于该企业的主任设计员,也就是相当于已往的毕业生担任了三年工作以后的程度。交通大学今年毕业的还是四年制的,以后五年制毕业的学生的水平当然还可以更高一些。但是这位总工程师,也提出了交通大学毕业生的某些缺点,就是在毕业设计中工艺性和经济性的部分,掌握得还不够。这正是交通大学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其他专业的情况,也大致类似。
这里要连带地讲到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课同专业课的比重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在工科的高等学校,专业课的比重还可以大大地减轻,而基础课的比重,则还可以增加一些。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过分的减少专业课(指主要的专业课),是或多或少地走向恢复培养通才的道路,使得毕业的学生,必须在工厂中继续学习一个时期,才能担当负责的工作,这同我国大规模工业建设、迫切需要负责技术干部的情况是不相适应的。但是为了更好地向科学进军并解决数和量之间的矛盾,我认为由校同校之间的分工,或者在同一学校内用选课的方式,对某些学生作更高深的基本科学知识的培养,这当然是可以的。这种分工的方法,并不意味着专才培养方向的改变,而是专才方向培养的更加具体化。
这里我还要提到关于业务教学上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提到的是学生的负担问题。交通大学过去一年中,学校所掌握的学生每周学习时数,是以五十七小时作为警戒线。凡是班级中中等程度的学生,学习时间超过五十七小时的,有关系和教务处,就要对这个班级的学习分量加以研究并设法减轻。有个别班级,达到六十小时的,则予以紧急调整。在过去一年中,除了毕业班最后阶段的毕业设计以外,达到六十小时的,只是极个别的班级,而且也是在极短时间内的。超过五十七小时警戒线的班级也是极少数。极大多数的班级,极大部分的时间,每周学习时数在五十四小时左右。根据上面的数字看来,在交通大学,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可以说是不存在的,至少是不严重的。但是是否已经解决了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了呢?绝对没有。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从交通大学来看,主要的有三个:即习题和课外作业花的时间多,实验和作报告花的时间多,以及某些讲课教师的讲课效率不够高。最后一个因素,影响最为严重。交通大学还有5%弱的讲课教师,讲课效率比较差,对学生负担的影响就很大。我们所采取的方法,是对任何一个班级,不使他们有多于一门的讲课由效率比较差的教师担任。但是即使只有一门讲课效率比较差的教师,每周就使学生不必要地增加好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甚至有超过十小时的。关于习题和课外作业,以及实验和作报告这两个因素,则是我们控制学生负担现阶段的两个主要方面。某个班级如果负担超过了警戒线,则把他们产生较重负担的那一门课程的习题和课外作业减少一些,实验和报告简化一些。我们也提出减轻习题和课外作业,必须同时减少讲课内容,但是任课教师一般是很少这样做的,大多数是单单减少习题的分量。这样做的结果怎样呢?由于习题分量的减少,学生所学到的,没有足够的巩固,也妨害了进一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由于实验方法和报告的简化,使得某些实验,变成填数字、填表格,内容枯燥,学生得益极少。在一般没有课程设计的课程中,除了讲课的系统性和启发性以外,习题和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两条大道。现在两条大道都不能畅行无阻,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当然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可以这样说,负担是不重了,而所付的代价是巨大的,即削弱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上个学期开始的时候,在交通大学发现了这样一个严重的缺点,但是在学习时间、讲授分量、作业以及实验分量的相互矛盾中,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当的出路。个别的教研组,如力学教研组,曾经对习题分量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影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不光是习题分量的问题,也同习题内容的性质有关系。如何由浅入深,如何同讲课作密切配合,都是极重要的。换句话说,如何对习题的内容作适当的布置和安排,使学生能在比较经济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培养,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改进和分量的适当充实,是应该采取的改进方法。在实验课上和在课程设计课上,都是这样。
我一方面讲,教学改革以后业务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讲,对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得不够,这两种说法有矛盾吗?是没有矛盾的。学生们认为教师教过的东西,是有能力去理解的。但是因为学得不透,对新问题解决的能力,就大大地不够了。
这里要连带讨论一个问题,即每周学习多少时数才叫学习负担过重。我的看法是只要学生的健康情况不下降,有适当的文娱体育活动,就是学习紧张一些,也不能认为负担过重。根据这个标准,每周学习六十小时以下,学生是可以负担的。所以我的意见,系掌握各课程作业分量,对于中下程度的学生是可以用六十小时作为警戒线的。当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如宿舍不要太挤,伙食不要太差。我建议宿舍要放宽一些,使有足够的空气。现在的助学金标准也要提高一些,约每人每月提高三元,使有比较充分的营养。在这样的条件下,每周学习六十小时,是只能说是紧张,而不能说是过重的。如果超过六十小时,就很可能变为过重了。
现有的五年制的教学计划,根据现有的教学大纲(不向过深的看齐,也不向过浅的看齐),按照中下程度的学生,能否在每周控制时数六十小时以内,学得透、学得巩固,并且能使得到适当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就交通大学的情况看来,由于还有极少数讲课效率比较差的教师担任讲课,由于教学法还必须继续改进,由于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的范围内,要维持适当的深度,还是有些困难。因此教学计划的适当减轻,我认为是应该的,但过分的减轻,又要妨害专才培养的方针。所以我说,教学计划只要作些微的减轻。至于各校教师、学生水平的不平衡,可以掌握教学大纲的深度,来作适当的控制。
其次要提到的,是习题课的问题。教学改革以后的各个环节中,假使其中有个别有问题的环节的话,第一个有问题的就应该是习题。交通大学曾经有个别助教(担任习题课的)对习题课下过苦功,做过一番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经验”,但是当推广这套经验的时候,由于学生水平和教师能力的不同,就发生很多的问题。
大家一般反映,认为习题课不解决问题。程度比较好的学生甚至认为习题课是浪费时间,程度最差的学生,又认为是无济于事。交通大学原拟从下学期起把某些课程的部分习题时间,改为由讲课教师在大班上讲授例题。这样,由于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来担任例题的讲解,我们认为是可以提高效率的。所以我个人完全同意适当减少习题课的主张。
再次要提到的,是口试的问题。口试有它的优越性。其中最主要的,是使学生能有系统的复习,因而获得巩固学习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口试的时候,学生的紧张程度,是不可言状的。交通大学个别的学生在考试(口试)以后,有体重减轻十三磅的纪录,减重二、三磅的更是常事。今年暑期交通大学就因为口试期间学习过分紧张,不能抵抗市上的流行性感冒,因而被迫停考。
当然造成口试时学生过分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平时学习没有能巩固是主要原因之一。先进集体(优秀班)的过分强调集体,也是原因之一。加上居住条件比较差,营养也不够,以致体重减轻、不能抵抗流行性疾病。所以口试尽管在教学上有它的优越性,既因为过分紧张对健康有害,就值得我们注意商讨。我个人的看法,认为可以减少学期或者学年的考试时间,并且把口试和笔试,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联合应用,以减轻学生的紧张程度。对于先进集体(优秀班)的评选,我认为可以暂缓推行。当然,根本的解决,还有待于学习上平时的巩固。
交通大学将在下学期总结四年制教学改革的经验,现在全校性的总结还没有开始,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高等教育部门的同志们指正。


第7版()
专栏:

关于我们的展览会的几句话
罗马尼亚版画家 乔治·伊万钦柯
八月二十三日,罗马尼亚人民的解放日,“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现代版画展览”在北京揭幕了。
我不准备预先说明展品的质量和缺点,以免参观者对展品的意见受到我的话的影响,因为我相信,在你们美丽的国家里,版画很普及,而且它在千百年前就已产生,因此你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是很内行的,你们在这方面的水平是很高的。
我们的展览会包括十九个版画家的二百零二件作品。
展览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向展览会的参观者介绍罗马尼亚优秀的版画家在木刻、金属版画、麻胶版和石版画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力求通过构图、肖像和风景,刻画出我国人民现代生活的面貌。每个作者都对自己所描绘的事物作了精确的观察,并且运用了同他的艺术表现才能密切联系着的技巧。
你们在这个展览会上也可了解到我国工人的英雄劳动,了解我国的多种习俗,它的居民和美景,看到创作这些作品的艺术家的自画像。我希望所有这些能帮助你们对我们有更亲切的了解,使我们的友谊更加巩固。这样,展览会就达到了它的主要目的。
拿自己的作品参加展览的艺术家们,认为重要的是要知道你们对他们作品的意见,因为这无疑地会有助于他们将来的艺术发展。因此,请允许我代表他们预先向所有促成这次展览并使取得成就的人们致谢,向对展品发表意见的人们致谢。同时我认为,应当向所有参观我们展览会的人们致谢,因为他们的光临展览会,就是对我们的艺术感到兴趣的明证。


第7版()
专栏:

洗衣裳(麻胶版) 米科斯·福列德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现代版画展览”展品之一)


第7版()
专栏:

影片“世界的心”的艺术特色
谢力鸣
“世界的心”,是在我国上映的第一部西德进步影片。这部影片通过对历史题材的描叙,反映了西德人民渴望和平、憎恨战争的愿望。在西德今天的政治环境下,在美国战争贩子鼓吹新战争的叫嚣声中,出现了这么好的影片,它的政治意义是首先应该予以足够的估价的。
蓓泰·冯·苏特纳是1891年创立的奥地利和平爱好者协会的组织者,是宣传和平思想的小说“放下武器”的作者。“世界的心”就是根据她的历史材料创作的影片。
把历史上的蓓泰变成银幕上的蓓泰,是一个艰辛的艺术创作过程。影片创作者们发挥了电影艺术的特长,熟练地运用了电影艺术技巧,出色地创造了蓓泰——这个心地善良、热爱人类的和平战士的形象。
影片在艺术上所表现的第一个特点是:对于素材的大刀阔斧地剪裁。这部影片叙述了整整五十年间所发生的事迹,以其时代背景的变迁来说,包括了自1864年普奥联合对丹麦的战争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欧洲帝国主义者互相争衡的动乱年代。以蓓泰本人的经历来说,则包括了她从一个思想幼稚的贵族小姐发展为反战的作家,国际和平运动的组织者,一直到老死的全部过程。以这样广阔、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历史素材组织一部仅仅能放映九十分钟的影片,首先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艺术家怎样从中汲取精华,抛弃不必要的东西,也就是说,怎样剪裁素材。
影片用了极细腻的手法来描绘蓓泰同她的第一个爱人飞罗的真挚的爱情——飞罗在出征前向蓓泰告别的一场戏。但以下故事的展开并没纠缠在蓓泰对远征的爱人飞罗的思念上,也没有向战场上去摄取有关飞罗的任何场面。镜头忽然一转,战争已经结束了。而且,飞罗的尸体很快便出现在手持花束迎接爱人的蓓泰面前。但是,这几节戏里,却极深刻地挖掘出飞罗在出征前的恐惧心里,表现了飞罗和蓓泰对于战争的不同态度和相互间的思想影响,以及蓓泰从赞扬战争到憎恨战争的思想转变的起点。因此这种大刀阔斧的剪裁,并不使人产生粗糙的感觉。而且反倒使影片的中心思想更加突现出来了。
大块地剪裁,在影片里还有多处。例如蓓泰的丈夫阿瑟出征之后略掉了1866至1870三年多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蓓泰写出了“放下武器”,把它交给阿瑟看以后,影片又由1873年跳到1892年。这样的剪裁手法,本来是一般传记片的共同特点;“世界的心”同其他同类影片相比,做得更成功的是这种剪裁使戏剧性矛盾更加集中,中心线索更加突出。它对素材的取舍,取决于中心线索的需要。在千头万绪的历史素材中,只选取那些同影片中心结合最紧的情节。分析起来,应该这样说:“世界的心”的中心线索是由极复杂的矛盾因素所构成的——其中包括:蓓泰同依靠战争发财致富的军火商人扎哈洛夫的斗争;蓓泰同阿瑟的盲目拥护战争的思想的斗争;自然也包括她对发明炸药的工程师诺贝尔的思想影响;以及她的自我改造等等。因此,我们说构成影片的“冲突”是复杂而且尖锐的。而作者所选择的,大都是能充分表现这些矛盾关系的那些情节。例如影片中所选择的所有军火商人扎哈洛夫出场的情节,便大都是最能表现扎哈洛夫和蓓泰的矛盾关系的。所有蓓泰的丈夫阿瑟出场的情节,也大都表现着蓓泰同他之间的爱情与思想矛盾互相交织着的复杂关系。此外,其它主要人物的出场,大部也是处在同一情况之下。
正由于中心线索是以许多包涵着矛盾因素的情节为基础的,正由于中心线索同每一个个别情节都是有机地结合着的;所以这种大刀阔斧的剪裁,不但没有割断故事的连续性,使故事松散,反而使中心线索显得特别集中,特别突出。这是这部影片成为一部在艺术上极其完整、统一的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的心”在艺术上的第二个特点是富于动作性。不但镜头的衔接表现了节奏鲜明的动作性;角色内心的动作,也特别丰富。
内在的“动作”是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则之一,无论是人物的性格化、形象化问题,矛盾冲突的发展问题,都与影片的艺术结构是否具有动作性有密切关系。因此,“动作”问题就直接影响着整个影片的艺术质量。在“世界的心”中,可以说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一基本规则。因此,每一段戏都使人感到情绪含蓄而又饱满,含义深刻而又尖锐,时时使观众内心深处引起有节奏的震动。
影片中军火商人扎哈洛夫要用金钱收买蓓泰,企图用这种方法阻止和平运动的开展,以便发动法国和意大利的战争;这段戏的动作线索的中心,是建筑在蓓泰同扎哈洛夫的斗争上,但次要人物阿瑟也同被组织在这一动作之中。这几分钟是阿瑟一生转变的大关键。在这几分钟里,他最后认识了军火商人的奸诈阴险,也认识了战争是对什么人有利的根本问题。这段戏的思想内容不能不说是极丰富的。但是,这里你既听不到阿瑟嘴里说出一句概念化的表示思想转变的词句,也听不到蓓泰的半句说教。影片完全用刻划内在动作的手法来描绘这一内容。当扎哈洛夫要以五万英镑收买蓓泰,使她“今晚不要演说”时,阿瑟气愤极了,但他并不用表面的语言而用动作来表现他的激愤;他把门打开,示意叫扎哈洛夫出去。后来,当他因为过度激愤旧病复发昏厥过去的时候,观者更可以从这一动作里领会它所包含的复杂的内容了。
至于蓓泰,在这几分钟里,内心动作更是极丰富的。一方面是和平大会在等待着她到会演讲;一方面是心爱的丈夫的突然昏厥。这时她既要抢救丈夫的生命,又要急于到会场上去工作;同时,对战争煽动者的仇恨情绪,也更加提高;这里,蓓泰的内心活动不能不说是更加复杂的了。但,你却听不到一句表现她此时的思想、心情的表面上的台词。她痛恨扎哈洛夫,但却急切地向他喊道:“扎哈洛夫!叫人,快!”;人们由此可以理解她内心中是怎样急于抢救丈夫的生命。但她最后还是暂离丈夫跑向纷乱的大会场去;人们从此可以理解她心中所充满的对世界和平的关怀以及她对全人类安全的高度责任感。由于内在动作的丰富,所以我们在欣赏这段戏时,感到我们的心和蓓泰、阿瑟的心在强烈地起着共鸣;也感到我们的心同扎哈洛夫的心在激烈地互相撞击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影片创作者在这几分钟里把我们引向艺术欣赏的新的境界。
该片的第三个特点是主题思想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而逐步加深。
贵族小姐出身的蓓泰,开始由于本身的生活受到战争的摧残,对战争发生了憎恶。后来,见到诺贝尔试验硝酸甘油炸药时的巨大力量,眼界展开了,看到自己以外的世界。一直到她把心交付给全世界,为全人类的安全去努力奋斗。作为一个人物来说,影片表现了她的性格的形成过程。影片也表现了盲目拥护战争的阿瑟,由反对蓓泰到承认和平运动的转变。影片也表现了作为工程师的诺贝尔在蓓泰影响下的思想变化。甚至,连扎哈洛夫,影片也表现了他对蓓泰的和平运动愈来愈强烈的反抗和破坏的发展状况。总之,影片创作者们掌握了在斗争的变化中发展人物性格这一规律。而且表现得相当好。
如果说在影片的开头,我们还不能十分清楚地看出作者所反对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的话,那么,随着蓓泰和扎哈洛夫的矛盾关系的展开,使我们逐步了解到作者所集中反对的战争是那些军火资本家借以发财的帝国主义战争。而且这一思想,更随着对扎哈洛夫的罪行的揭露而逐步尖锐起来。影片更通过蓓泰这个人物的发展表现了尖锐的政治思想。
“我们既非皇帝又非总理,既不能签订条约,又不能参与政治。可有件事我们能做,你、你和我,我们要全心全意,用一切力量,来憎恨战争,来热爱和平……我们的队伍并不小,别以为战争与和平只有政府才能决定,政府要靠我们支持!我们人民!”这是蓓泰所讲的话,应该说也是影片的中心思想,和平由人民的力量来决定。
随着蓓泰同扎哈洛夫的斗争的进展,影片更深刻地把对待和平的态度提到人生的根本问题上来。扎哈洛夫为了破坏和平,将蓓泰在柏林组织的和平讲座的票全部包买下来,以致开会时没有一个群众入场。那时,白发苍苍的蓓泰对扎哈洛夫鄙视地说:“你做人多痛苦,扎哈洛夫,你这一生一世,活着为什么?你信仰的是什么?是罪恶!白活了一生……”
扎哈洛夫却骄傲自得地说:“你信仰的是什么?是善良……好啊!你的信仰实现了?没有。这不奇怪,在这世界上,更可靠的是……金钱,夫人!权力,夫人!”
蓓泰坚定地答道:“是爱……”
这里不是一场简单的论战,而是歌颂着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批判着另一种态度;这一点是很深刻的。
影片更随着人物的发展表现着对和平运动的前途的坚定的信念。衰老体弱的蓓泰离开人世前的几分钟里,她在火车上见到对坐的妇人向车站上的出征的儿子告别。当时,蓓泰心中非常激动,她关切地向那妇人问道:“是你儿子?”在她们的谈话中,蓓泰坚定不移地告诉那个妇人说:“我真相信,和平,世界和平……有一天,一定会实现。”
这段戏更集中地把对和平运动的信念同对人类生活的热爱联系在一起;这种思想不能不说是极可贵的。
“世界的心”是一部政治思想很强,同时又是艺术成就很高的影片。但也有使人略感不足之处。假如影片的前几段对于影片所批判的1864年和1866年两次战争的反动性质能作更清楚的说明,那么,便会避免某些观众的误会。因为从蓓泰的叔父和阿瑟及其父母等人的台词中听来,这两次战争都似乎是奥地利民族的自卫战争。因此,容易使人误认为影片连正义战争也在反对。此外,在蓓泰周围活动着的参加和平运动的其它人物形象(如格奇赛尔教授等)如果刻划得更鲜明些,那么,无论对整个影片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都会更加增色。


第7版()
专栏:

中国数学研究工作发展迅速
中国数学会举行数学论文宣读大会
新华社22日讯 新华社记者丁宝芳报道:解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数学论文宣读大会显示了中国数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这次会议是在十三日到十九日在北京举行的。
根据数学家在会上反映的情况:中国在解放前只有北京、天津、杭州、武汉、南京等五个城市的六个学校有少数数学研究人才。现在,参加这次大会的数学研究工作者就有来自上海、南京、长春、沈阳、厦门、西安、成都、青岛等城市的二百多人。大会宣读了一百七十多篇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数学论文,比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举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数学论文会上宣读的论文,多了一倍半以上。
目前,国际上数学研究已经形成了数论、汛函分析、计算数学等十三个分支。中国在这些方面都展开了研究。这次宣读的论文,就涉及了拓扑学、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十一个分支。计算数学在中国的研究只是最近一、二年才发展起来的,在这次会上,就提出了三篇论文。关于微分方程与积分方程,解放前也很少有人研究,这次大会上在这方面的论文共有三十篇。大会宣读的关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论文共有八篇,而在解放前,这方面只有个别的数学家从事研究。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陈建功、江泽涵等都在会上宣读了他们的新的著作。华罗庚的关于多复边函数论方面的论文,探讨了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的理论。这篇论文曾经受到苏联数学界的重视。为世界各国数学界探讨研究的关于解析数论方面的十四个著名问题,现在已有二十四个最好的研究结果。华罗庚在另一篇关于解析数论方面的论文中谈到:这二十四个研究结果中,有十二个结果是中国数学家研究出来的。华罗庚完成的就有其中的八项。面积测度的空间几何学是一门发展才十多年的新学科,到今天为止,这门新学科还没有完整的理论。苏步青在他的论文中用一种新的方法探求这个理论。这个新方法已经能解决变分学有关部分的全部问题。闵乃大的关于近代网络研究的成就方面的论文,用数学方法处理了网络的理论问题。吴文俊的一篇对示性类理论的研究论文,对拓扑学的本门科学的发展有相当的贡献。
许多青年数学研究工作者提出的论文也表现了他们突出的数学方面的才能。他们虽然从事数学研究只有四、五年的时间,但他们的论文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老数学家们在谈到王元、严士健、尹文霖、谷超豪、夏道行、丁石孙等的论文的时候,都认为,这是个中国数学界十分可喜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才三年的陈景润,在两年的业余时间里,阅读了华罗庚的大部分著作,他提出的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对华罗庚的研究结果有了一些推进。
中国数学会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四千多会员。学会主编的数学学报已发表了一百六十多篇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其中有些论文曾受到国外的重视和好评。华罗庚、苏步青在会上曾兴奋地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根据现有的条件,中国数学研究完全有可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他们还说:中国准备在明年再开一个规模更大的论文宣读大会。


第7版()
专栏:

新疆成立民族歌舞团话剧团
据新华社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民族歌舞团和话剧团二十日在乌鲁木齐成立。参加歌舞团和话剧团的有一百九十名维吾尔、汉、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演员。
歌舞团和话剧团是在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工团歌舞队、话剧队和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文工团话剧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舞团演员中,有去年在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受奖的女歌唱家帕夏·克孜和著名维吾尔族作曲家雨山江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