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有长处大家都来学习 有困难大家都来帮助
旅大各机械工厂互助互学活动搞得好
本报讯 中国第一机械工会旅大市委员会注意加强旅大市各机械工厂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活动,并且用厂际互助互学的办法来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今年六月,中国第一机械工会旅大市委员会就组织了大连造船公司、大连起重机器厂等八个机械工厂,签订了厂际互助互学合同。凡参加签订合同的单位,如果掌握了新技术或是有了较好的技术经验,就应该没有保留地传授给别人;如果在生产中遇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主动要求兄弟厂协助解决。合同中规定,要在较短的时期内,用互助互学的办法,在这八个工厂中,解决二十二项生产技术关键问题,并且推广二十九种先进经验。这种做法,收效很大。如大连柴油机厂铸造车间的技术水平较低,对铸造汽缸套缺乏经验,废品率达到60%。而大连造船公司却在苏联专家的长期帮助下,积累了铸造汽缸套的经验。因此大连造船公司就去协助大连柴油机厂。结果大连柴油机厂汽缸套的废品率就从60%降低到2%左右。同样,大连造船公司生产金属维带缺乏经验,有时几乎全是废品。而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工厂生产这种东西很有经验。大连造船公司知道以后,很快就去学习了他们的经验。现在大连造船公司生产金属维带也很少出废品了。大连电机厂过去生产一种电动机外壳总是变形,主要是芯子吊不正。大连机床厂教给他们一种漏斗芯盒的经验以后,这个问题就很快解决了。
现在,旅大各机械工厂之间这种互助互学、相互观摩的空气一天天浓厚了。有些工厂主动地去帮助别人。如大连造船公司的炉盖寿命只达到二十次,而大连工矿车辆厂可以达到一百次以上。大连工矿车辆厂就派出两名最好的技术工人到造船公司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实际辅导,现在大连造船公司的炉盖寿命已经达到了七十次以上。公私合营机械五厂缺乏生产水车的经验,生产任务很难完成,可是学习了地方国营旅大农业机械厂的经验以后,不仅完成了计划,还超额生产了一百五十台。目前厂和厂之间的互助互学活动,实际上已经不止是合同中规定的那些工厂和项目了。
中国第一机械工会旅大市委员会还把各机械工厂一部分有技术经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组织起来,成立铸工先进经验辅导小组和加工先进经验辅导小组。这种辅导小组活动的范围更广泛。旅大市三十多个机械工厂(包括国营、地方国营和公私合营)大都参加了这种小组。这种小组的职责是帮助各厂克服推广先进经验时遇到的技术上的困难,并且协助解决生产中的某些技术问题。这种辅导活动不受合同的约束,各厂可以随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请求协助。如大连通用机器厂有一种三个弯的管子不好浇铸,铸工先进经验辅导小组就开会研究,帮助想办法解决。现在大家已经提出了十多个改进浇铸方法的方案。旅大度量衡仪器厂在推广科列索夫车刀这一经验时遇到了困难,先进经验辅导小组中的大连起重机器厂的技术员丘华仲等人,就亲自到度量衡仪器厂去帮助推广,使得这个工厂的车工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技术。
现在已经初步可以看出,旅大市机械工厂之间的技术交流互助活动有下列几点好处:第一,它使得工厂之间能更好地取长补短,使各个工厂可以普遍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第二,集中各厂有关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智慧,帮助某一个工厂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对保证完成当前生产任务很起作用。第三,目前各厂技术力量都不足,用这个办法,就可以克服一部分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毛先智)


第2版()
专栏:

沈阳许多工厂实行技术互助
本报讯 沈阳市二十个国营机械工厂的机械加工车间和铸造车间,在厂际同车间竞赛中,开展了技术互助,广泛总结和交流先进经验,使得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且解决了某些单位长期存在的技术问题。
沈阳医疗器械厂从1954年第四季度开始试制电冰箱,但是,由于电机噪音大、气缸体出缩孔,很长时期没能大批生产。在竞赛中,空气压缩机厂、变压器厂、高压开关厂抽出了技术力量和设备予以支援,上述技术问题很快地得到解决,许多部门所需要的电冰箱八月份就开始大批生产了。为了消除电冰箱气缸体的缩孔,空气压缩机厂铸造车间曾帮助制造,并且派车间主任和两名技术员在休息日到医疗器械厂进行技术指导。第三机床厂五车间第一季度经常出废品,完不成生产任务,第二季度经第二机床厂铸造车间的帮助,超额完成了主要指标,废品率从9%降低到7.18%,过去一个工厂发生了技术困难,是只好自己解决或请求上级帮助解决,往往耽误很多时间。
在第二季度的厂际同车间竞赛中,产业工会还组织了一批技术力量,分别到各厂的加工和铸造车间去巡回检查,总结交流各种经验。在这一个季度中总结的点滴经验就有一百五十二种,并进一步传播了既有的重大先进经验。
由于进行了上述活动,据二十八个机械加工车间的统计,第二季度就有二十四个车间的产品质量较第一季度提高;据十六个铸造车间的统计,就有十个车间的废品率比第一季度降低。 (沈阳日报)


第2版()
专栏:

磨床边的姑娘
本报记者 陈迹
第一汽车制造厂底盘车间有名的女磨工董桂清,是全厂磨工中第一个达到设计定额的先进生产者。她爱笑爱闹,心胸开朗。她好强,从不示弱。但是,谁知道这个坚强的姑娘还曾经哭过好几场呢。
那是在她刚刚跨出吉林省德惠县初级师范学校的大门,来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她生平只见过裁缝铺里的缝纫机,哪里知道天下还有这么多种自动的、半自动的精密机床。当她第一次看见比自己的身子还高两倍的、有着几十把刀的机床的时候,又惊奇又害怕。她躲在老师傅的背后,生疏地听着老师傅介绍许多新名词。什么角度呀,公差呀,工序呀……听不懂是怎么回事。她被分配做磨工。做个制造汽车零件的磨工,可不简单。要操纵时时冒出火花的呼呼响的磨床,用一分多钟时间把粗粗的毛胚磨光磨亮;还要像绣花那样细心地掌握公差,公差要比半根头发丝还细啊!
初学技术,干活慢点儿没关系。日子久了,别人都学得很快,要求快些实行流水生产,提早制造出汽车零件。董桂清——这个倔强的姑娘,怎么能允许自己走在别人后面呢?有一天,流水生产开始了。她站在磨床边,工作了半天,才磨出几个半轴齿轮,却累得满头大汗。看见上下两道工序的工人,都用焦急的眼光看她,在她磨床边已经堆满了密密层层的等待加工的零件。她不作声,咬着牙,骂自己:“你呀,真丢人,为什么这样慢!”下了班,她一个人躲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偷偷地流泪,心里想:“我和大家一道学技术,为什么大家都学得快,我学得慢呢?现在全厂都要提前出汽车,我一个人落在后面,拖住汽车出不来,怎么办呢?”她越想越难过,忍不住放声哭泣。有个工人发现她在哭,跑过来问她,她赶忙抹抹眼泪,摇摇头,说道:“没什么!”
那几天,有人说:董桂清的脾气变了。是呀,为什么一个爱说爱笑的姑娘忽然不大讲话?为什么一个没有心事的天真的女孩子忽然露出愁眉苦脸的样子?原来,这几天,她正在为一件事故而苦恼。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她急于想工作得快一些,急急忙忙扭开电门,磨床轰轰地响起来。不一会,她忽然听见一连串异样的嘶嘶声,定神一看,发现砂轮被撞的快要崩出来。她慌忙停车,吓得直叫喊。幸亏发觉早,要不然砂轮飞出来,不知道要碰伤多少人。事后她检查原因,发觉是自己粗心大意,少退了一次刀。
这次事故,弄坏了一个毛胚,老师傅没有严厉批评她,却耐心地帮助她寻找出原因。她公开地作了检讨,表示以后工作不再马虎。一连几天,她都睡不着。她曾经抱着被子流过泪,也曾经灰心失望。她看过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知道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找不到“困难”这个字眼。她觉得,只要细心干,就不会出事故。许多日子,她走近机床,就不出声地念着:“一,二,三,……”好像有些人走路喜欢念数字一样。可是,她念这些数字,是为了让自己工作得更有次序。她把加工一个零件的前后工作,编成有顺序的数字。她心想:“我这样有顺序地干,总不会出错吧。”果真,干了几天,没有出事。日子久了,不念数字,也自然地按着顺序工作了。后来,她又发觉,加工一个零件,总要量尺寸,这样很浪费时间。她想了个方法,弄了一个控制尺寸的指针,省掉了量尺寸的时间。这样一来,她很快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来加工一个半轴齿轮,需要十五分钟;现在只用一分三十秒,就加工好了。苏联设计的定额也是一分三十秒。她第一个达到了设计定额。她的名字,很快地传开了;她的照片,被贴到光荣榜上。
钻研技术的兴趣增高了,她又定出计划,要学会所有磨床的技术。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她常跑到别的磨床旁边,看人家怎么操作。她请教老师傅,在操纵别的磨床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只几个月的时间,她就学会了五种磨床的操作方法。不久,她被调到精加工的磨床上去工作。她的同班同学王桂霞接替了她原来的工作。王桂霞的身体不如董桂清那样结实,初次拿零件,几乎要掉到地上。有人说:“王桂霞恐怕干不了董桂清的工作吧!”董桂清反对这种说法。她把自己掌握这台磨床的体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桂霞。王桂霞干活很细心,爱动脑筋。她工作一天多,就学会运用董桂清量尺寸的方法。她还像整理家务似地,把乱放的工具摆得整整齐齐,把一堆堆零件,放到顺手好拿的地方。过了三天,她因为缩短了拿零件的时间,以一分十五秒加工好一个半轴齿轮,突破了定额。董桂清听见王桂霞出人意料地突破设计定额,赶过了她,就急忙跑来,观看王桂霞的操作。她一看,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一样,大声说道:“你们瞧,王桂霞比我强,不慌不忙,细心谨慎。她的工具和零件,放得多好啊!”说完,飞快地跑进地下室,告诉广播站的同志:“王桂霞赶过我了,突破了定额,你们快广播出去!”
不久,王桂霞又被调开了,郑坤来接替她到这台磨床上操作。董桂清、王桂霞又帮助郑坤。郑坤是个肯钻研的姑娘。她学了董桂清和王桂霞的经验,改变了过去的操作方法,又超过王桂霞,多看管一台磨床。
半年多的时间,在董桂清原来操作的这台磨床旁,出了三个好姑娘。今天,这三个姑娘,已经看见她们双手制成的齿轮装到国产汽车上了。她们还有个共同的希望,就是要更多地生产一些齿轮,装在祖国的汽车上。


第2版()
专栏:

唐山一些磁厂互订包教包学合同
本报讯 唐山市东全顺和红星磁厂、义来局和致远成磁厂、新兴和公聚成磁厂之间,近几天来分别签订了包教包学合同,进行厂际技术互助。其他各磁厂也将继续签订这种合同。
这些厂都有同样的产品,设备条件也差不多。但是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操作方法上各厂互有优缺点,产品质量相差很多。像东全顺磁厂所产大缸的甲级率是87.5%,红星磁厂大缸甲级率只81%左右。这两厂的包教包学合同中规定,红星磁厂学习东全顺磁厂的原料配方和控制火焰烧窑法,解决生产大缸断沿等问题。致远成和公聚成两磁厂分别学习义来局和新兴两磁厂制陶管的经验,克服半成品歪裂的缺点。这些合同中还具体地规定教和学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派人到对方厂去学习或实习,经常研究生产中所发生的问题,并且帮助解决,使落后厂迅速达到先进水平。
(唐山劳动日报)


第2版()
专栏:

新安江水电站加紧准备施工
据新华社讯 建设新安江水力发电站的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二十日,一百多个工程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工作人员从杭州出发前往工地。
在今后几个月中,有关部门还将给新安江水电站工地输送更多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
最近,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局组成了土木建筑工程公司,担负建设房屋、桥梁和道路等辅助工程。目前,这个公司的工程队已经派人分赴浙江省的金华、建德等地接收招聘来的建筑工人;供应部门正在积极组织供应毛竹、砖、瓦、石灰等建筑材料。
浙江省的许多部门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建设新安江水力发电站。省劳动局和省手工业管理局,已经通知金华、建德专区手工业生产联社办事处,为水电站招收各种工人。省工业厅批准建德砖瓦厂扩建四座小方窑,为水电站建设工程生产平瓦;省交通厅正在为水电站修理工地附近的公路。


第2版()
专栏:

用扬弃大爆破法开辟路基
据新华社讯 修筑兰新铁路的职工二十一日第一次用扬弃大爆破的方法劈开石山,开辟路基。这次大爆破的地点是在河西走廊上布隆吉的东面。
这天上午,设在远离爆破点七百公尺山顶上的指挥所挂起开始爆破的信号红旗,爆破人员立刻推上电闸门,随着轰隆的巨响声,爆破点上空浓烟冲起四、五十丈高,山石向四下迸飞。等到烟消雾散,爆破地点的几万吨石头已经被抛掷到几百公尺以外,石山中出现了一条五十丈长的路基。
兰新铁路从玉门西进,以后还要继续运用大爆破的方法开辟路基,以便加速工程进度。


第2版()
专栏:

目光短浅
石六鸣
沈阳一个工厂的工人来信说,他们那里积压了大批机修工。别的厂想调,他们说“今天用不上,明天总要用”,不调;别的厂想借,他们担心“借了不还,怎么办”,不借。机修工没有正活干,整天打杂,情绪波动。厂长就开了大会作动员:“不管你们现在做木工活,还是做铁工活,都是国家需要的,领导上决不因为你们不熟练,干得少,就看轻你们,工资也是原薪照发,你们安下心来听从组织分配吧!”
通常都把本位主义者形容成目光短浅的人,这话确实不错;而且本位主义者不仅自己目光短浅,还推己及人,在他们看来,别人也是目光短浅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觉得本位主义虽然不好,终究是能得逞的。看这位厂长同志把工人看成什么样的人了!在他看来,精神上既是“并不看轻”,物资上又是“原薪照发”,虽然没有正活干,“安下心来听从组织分配”,服从本位主义的利益,总是没有问题的了。
然而,我们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不看轻”也好,“原薪照发”也好,没有工作做,就是一千个不愿意,就要给上级写信,给报纸写稿。
这就是本位主义常常要碰壁的原因。


第2版()
专栏: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评级工作
药夫
目前,许多企业单位已经开始评定职工的技术等级了。评级工作是关系到每一个工人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是贯彻执行按劳付酬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决定性环节之一。为了作好这一工作,必须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改革工资的决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可是,并不是所有企业的领导者都是这样做的。
读者艾林来信说:“西南第一工程公司机械供应站调整技术等级的时候,认为群众评的升级面过宽,没有详细说明理由,便降低了四十三人的等级”。
安徽日报载:马鞍山矿区硫铁矿混合工段在评级的时候,除技术标准外,还加上了其他条件。支部副书记范宗汉在解释提升送风工王全德的级别的时候说:“王全德思想进步,工作态度好,技术虽差一点,可以有20%的照顾,有80%的本领就行了。”相反,在解释不给卷扬工陈德发升级的时候,动力科副科长赵成文要求大家“根据他的品质”“统一思想”,支部副书记范宗汉还当场批评陈德发“到处提意见”是“对领导上的污辱”。
像上述的例子还可举出一些。显然,这种离开技术标准任意压低或提升等级,不倾听群众意见的作法是错误的。但是坚持这种作法的人,还认为他们有相当的“理由”。
主张评级要照顾那些“学习好”,“开会肯发言”,“服从领导”的“积极分子”的人,是把评定技术等级和政治觉悟混为一谈。技术等级标准,是根据每一级工人应知应会的条件,和工作实例来确定的,因此,通过评定技术等级,不仅具体体现着“按劳付酬”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而且还可以起到组织劳动力的作用。事实上评定技术等级和照顾积极分子在许多情况下是不矛盾的。因为,同等级的人,劳动态度的好坏,可以在计件工资和奖励工资中得到解决。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和技术水平并不完全一致,有的人政治觉悟确实很高,但是技术水平不高,有的人技术水平比较高,但是思想不一定很进步,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在评定等级的时候应该怎样办呢?答复是应该严格按着技术等级标准来评定。如果评定技术等级的时候各人按着自己的爱恶增加一些附加条件,那就会对工人学习文化提高技术、合理使用劳动力、加强团结、搞好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技术等级标准是评定工人技术等级的唯一标准,不能附加其他条件。
“升级面过宽怎么办”?据说,有些人的顾虑是:怕工人互相抬级,怕超过工资基金加大成本,怕把生产骨干调走。应该承认:工人互相抬高等级的现象在个别企业里是有的,今后也还可能发生。为了防止发生这种偏向,只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根据技术标准来评定等级。按着有些人的想法,好像职工群众都是“爱钱如命”“人向高处走”。其实不然,他们没有看到职工群众的本质的一面,就是:大公无私,坚持真理。马鞍山炼铁工人杨知山因为技术没有提高,他就自动要求不升级。不相信群众的人应该从这里吸取教训。升级面过高就意味着成本加大,这里有升级面和工资指标的矛盾。就是说,这次评级升级人数应该在已经确定的工资增长指标的范围内来考虑,一般不得超过,更不允许降低技术标准盲目扩大升级面。事实上今年工资总额中升级用的增长指标已经不少,只要掌握得好,一般是够用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严格按着技术等级标准评定工人的技术等级,该是那一级就应该定那一级,同时按照新的等级标准发给工资。真的成本加大了怎么办?这应该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是把多余的技术力量抽调出来,调到急需的地方去,真正做到“人尽其才”。问题倒是有的企业领导者往往“为了保存实力”,不愿把骨干力量调去支援新企业。
“反正是加钱,加了钱大家都欢喜”。这是官僚主义者的借口。官僚主义者往往把曲折的看成直线的,把复杂的当成简单的。实际上工资改革工作,特别是评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要调查研究,要宣传教育,要反对各种不良倾向,如平均主义、感情用事、本位主义等。因此,不能把工资改革工作,看作只是人事科和工资科的工作,也不能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像有的厂长答复群众说的那样:“我说了也不算,你们说了也不算,处里说了才算”,引起群众不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结合起来评定等级,在讨论中,应该有什么说什么,反对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反对脱离技术标准感情用事。只有这样,才能使评级工作为提高技术、加强团结、搞好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第2版()
专栏:职工呼声

列车上的职工不堪劳累
我们是北京铁路旅行服务段的职工,担负着北京开出的各次列车上的食品供应工作。我们的售水员一个人得照顾四个车厢,供应四百五十人饮水。在这酷暑逼人的大热天,售水员提着开水壶在拥挤的车厢里穿来穿去,大颗的汗珠顺着脖子往下流,工作十分紧张。但是他们的工作时间,每天都在十三小时以上。不仅售水员如此,餐车上的厨师、炊事员、服务员,工作时间也都拖得很长。
这种经常的、无限制的加班加点,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职工们的身体健康。而职工们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也常常被会议、学习等占据了。售水员何钟启在列车上提着水壶,走到餐车内就昏倒了,杨立贵由于疲劳过度,一头便昏倒在茶炉上,把胳膊烫伤了。不少职工虽然身体极度疲乏,为了坚持工作,不得不经常吃仁丹、喝十滴水,刺激脑神经。据统计,北京旅行服务站经常有四十个人请病假。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职工拒绝出乘,有的职工要求辞职,思想十分混乱。
领导上对待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却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北京旅行服务站站长薛福财反而认为目前的定员是“先进”的,而且强调是铁道部职工生活供应局的规定。请听听群众的呼声吧!请了解一下:这种所谓“先进”的定员办法给职工带来的是什么后果。不合理的规定难道就不应该修改吗? 李景绪


第2版()
专栏:职工呼声

每天工作十四小时受不了
我们要为山东省运输公司济宁分公司的司机们呼吁,他们的工作时间实在太长了,每天平均达十四小时,而且大部分司机长时期以来没有休假日,长年累月下去,司机们怎么能支持得住啊!
由于睡眠不足,这里的司机在开车时经常打盹,为了同疲倦作斗争,有的在开车时吃大蒜、抽烟,有的用冷水浇头,有的拼命拧大腿。天天这样“挺”下去,许多司机累倒了,病号一天天增多。汽车三队的七十三名司机,六月份得病的就有二十六人。汽车一队第九组组长李作斌,六月份有二十三天都是替病号开车。事故也很惊人,仅今年上半年就发生了汽车肇事十九次,在七月份的前十天中,还接连发生了四次较重大的工伤事故。
更不合理的是,不管司机的工作时间再长,也没有加班费,可是一旦请病假,却一概要扣工资。扣点工资能准假,还是万幸,有的干脆就不准假。司机郭玉振患头痛病,血压高,经医生诊断后给开了请假条;但是队长王树清硬说是装病,不准假。他只好照常出车,半路上就支持不住了。
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人反映过,但就是一直得不到解决。不可否认,济宁分公司担当三个专区的运输工作,任务比较重,但从改善企业管理着手,司机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可是他们没有积极这样做,只把眼睛望着省里替他们“彻底解决”。省的交通厅,运输局虽然早就了解这些情况,也接到过济宁分公司的专题报告,但却熟视无睹,并不设法帮助解决。据说司机工作时间长,在山东省是普遍现象,各运输分公司都是如此。聊城分公司司机每天工作时间一般达十七小时。
希望交通部派人实地调查,不要让这种严重损害工人健康的现象继续存在去下。
刘旭初 彭法祥 孟秀峰


第2版()
专栏:对批评的反应

对批评的反应
不是漏雨,是有水蒸气
天津市公私合营东南雨衣服装制造厂来信说:八月三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卢秀玉同志的来信,批评我厂生产的“红羽牌”雨衣不能防雨。我厂生产的“红羽牌”夹胶布雨衣,1954年确实曾经发现针缝渗水的现象,经技术人员研究制成了“防水剂”,从1955年第三季度开始使用以后,基本上解决了渗水的问题。至于单胶布雨衣,里子是橡胶面,粘上胶条以后,不可能像夹胶布雨衣一样从针缝纤维毛孔渗入雨水。如果里面有水,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水蒸气现象。这种现象特别是在夏季,衣服单薄,人体散发的热遇到橡胶面发散不出去,而外界气温较低,以致热气在胶面上冷却成水。一种是雨水从下摆或前身叠门打入,使下部潮湿。
我厂根据你报所载情况,把卢秀玉同志寄给我们的单胶面雨衣检验了多次,并没有发现渗水、漏水现象,这件雨衣质量完全合乎规格。卢同志所说漏水情况,可能是水蒸气形成的。
单胶面雨衣,价廉、轻便,就是容易有水蒸气,这是它的唯一缺点,很多消费者不了解这种情况,往往以为是漏水。
我们正在研究改进这个缺点,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出妥善的办法。
业余时间已经有安排
柳州市染织厂陈国监副厂长来信说:七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发表“星期天被‘占用’了”一文,对我厂会议过多,影响职工学习和身体健康的批评是正确的。但这主要是1955年的情况(文内提到的卢玉明同志已于1955年调省工会干部学校学习)。过去党支部虽然每月对职工业余时间都作了统一的安排,但由于计划性差,一些会议活动还经常挤到星期日去,特别是党团员积极分子及兼职多的同志,就整日开会,没有休息。今年搞全面规划时,我们对职工业余时间安排问题,已订出具体措施,规定不许在星期日开会,必须开会的单位要经党支部批准;对兼职多的同志也已酌量减少职务。但是,目前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我们准备进一步研究,彻底解决。
新闻为何变旧闻
陕西咸阳市邮电局来信说:七月二十日人民日报发表“新闻变成了旧闻”一文、对我局不重视报刊投递工作提出批评,情况基本属实。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新华第三农业社所在村,没有划在我局直接投递邮路之内,他们的报纸是由龙岩寺供销合作社收转的。报纸没有完全收到的原因,是我局投递员起送时没有向龙岩寺供销社交代清楚,而被误转到新华第七农业社去了。另外,经我们派人前往了解,新华第三农业社第二季报纸,仅四月份没有收全,其余五、六两个月报纸都全部按时收到。
我局准备在今年内将乡村投递邮路重新作一次调整,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做到直接投送,减少中间转递,争取使更多的村和农业社能尽快的收到信、报。新华第三农业社四月份没有收到的陕西日报,我们已商得他们的同意,按钱数折算,转订八月至十月份的咸阳县报。


第2版()
专栏:

汽车城在沸腾(木炭画)
——欢呼解放牌汽车的诞生——
王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