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谈讽刺喜剧“祭头巾”的优秀表演
阿甲
喜剧是以笑为武器来实现它的教育目的的。湘戏的“祭头巾”就表现了这种力量。“祭头巾”的故事是这样的:八十二岁的石灏,连赴八科未中,这一年,他又到京城赶考,发榜之前,焦急不安;便摘下头巾,撰文祭吊。忽然喜讯报来,此老惊喜若狂,终至昏厥。情节就这么简单,可是人物刻划得入木三分。
这出戏唱的是高腔,前后唱六支曲子。这出戏的主角石灏原是丑扮,湘戏名丑丘吉彩老艺人,为了创造这个人物,曾访问过那些经过科举考试的老先生,观察他们的生活气度,经过自己的具体体验,创造出了一位八科未中但死不甘心的老相公的生动形象。戏曲表演技术中,有一种概括反派读书人的性格形象叫做“方巾丑”的,但丘吉彩表演石灏,并不是以方巾丑来硬套,而是从石灏这一特殊形象的塑造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丑角以及方巾丑的表演技巧,因此,在他的表演里,我们看不出从丑角这个模型里翻印出来的胚子。石灏一出场,就使人看出这个老儒虽已老态龙钟,却还高傲非凡,是一位怀才不遇牢骚满腹的人物。他黑巾红袍,须发苍白,曲背耸肩,面目枯憔;但故意显得精神抖擞,摆出一付不服老的样子,好像枯树硬要开花。出场后,他唱:“三场毕,笑颜开,越思越想越开怀。文思涌来,文章颇快,今科定中不虚来,准有一顶乌纱戴!”丘吉彩演这段戏时,不是表面化地去表演得意洋洋,兴高彩烈的样子,而是钻在角色的心里,沿着角色的心理线索去思想,去感受。在这个规定情景中,角色的要求(心理动作)是什么呢?不是别的,而是迫切地又是十分有把握地在等待着报录者来报喜讯。你看,这个老相公是多么自信这一场的考试啊:“进得场去,一连做了三篇文章,试官大人要诗我就诗,要对我就对。”他趾高气扬地回到客店,浑身上下都带着高魁必中的神气。店家说了一句“与老相公道喜,”他回了一声“好!”这一声“好!”不是高兴,更不是谦虚,而是批准。店家怕他累了,要他好好休歇,他却要端坐通宵;店家怕他凉了,为他把门关上,他说要“敞开龙门”。从这里,我们看到这个老相公,稳稳当当地坐在台中,一面吩咐书僮注意报录的时刻,一面眯缝着眼睛从自己思索的意境里,慢慢体味那立刻就要出现的所谓“金榜题名时”的无穷乐趣。他想着:应当把彩灯点得亮亮的,把龙门敞得开开的,好让报录的进门来规规矩矩地叩几个喜头,隆隆重重地接受那张高科得中的报单;明天,好戴上宫花骑着高头骏马,在大街上游街示威;回乡后,好叫那些有眼不识泰山的凡夫俗子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赞叹艳羡。他想到这里老脸的皮肉仿佛都有些发酥,嘴里也似乎是甜蜜蜜的了。夜深了,敲过初更,报录的没有声息。看他的脸上渐渐露出焦灼神色。他感慨着自己的命运:“昔年间寒窗受困,苦琢磨悬梁刺股,挨过了寒暑晨昏,受过了万苦千辛。……堪叹我年华将尽,盼不到龙头属老成。”二更天了,报录还是没有声息,老相公坐立不安。突然,报锣响了,报录的穿台而过,老相公再也沉不住气,他跳出门去,便将报录的截住,责问他们办事好不当心,为什么走错了门?后来一听报录者的回答,报的却是别人的姓名。老相公一时手脚发凉,目瞪口呆,只能急急巴巴地问着:“内中有没有一个姓石的……石灏啊?”报录的随口答了一声“在后啊!”这老儒这才喘过气来。他羡慕这些少年人高中的威风,但又不相信这些少年就是真正的贤俊,他很不服气。三更天,报录者的锣声又响了,无情的报单,仍是别人家的姓名,老相公又一次黯然伤神。这时候,他又感到了希望的幻灭,想到“归家去难见妻身,上长街愧对亲邻。”他哭了。戏演到这里,就要有所转折,因为角色的任务变了。上场时角色的心理活动是迫切地等待报录者的喜讯,这个希望已成泡影,当前的问题是要演员如何更深一层去挖掘角色的思想,找出这段戏向前发展的线索来。这条线索,就是从急切地等待报录者的喜讯,转到竭力去追查这一次落榜的根源。不管丘吉彩是否自觉地去这样体会,可是他表演的结果是正确的。你看:他抑制了失望的悲痛情绪,把这个时候他认为是胡思乱想的万斛邪念,统通驱逐出境,他拍拍脑袋,强迫它清醒过来,好集中全力来思索这个严重问题。他踱来踱去,反复地朗诵那篇考试文章的警句:“……试官大人出的题目是这个……‘君子贞而不谅也’……‘君子正己以正人,似不知者也,夫正大哉为君子,无可无不可,岂其硜硜然如彼小人哉?所以是:君子贞而不谅也。’……”他背着手,紧皱着眉头,一面在脑子里细细检查,一面背诵原文,总觉得声调铿锵,字字珠玑,无懈可击。他又昂起头来想,仿佛看到每一个乌光光的蝇头小楷,都从试卷里跳出来放射着珠光宝气。他越想越不服气,他咒骂试官大人:“我的文章只有这个做法,为什么他们就得中,我就不得中呀?”他怀疑试官大人是否真正懂得“八股”,或者是由于文章太深奥,使人不解其意?或者是由于才高遭忌?他判断之后,认为试官是可靠的,没有问题。想来想去,还是回到自己身上来检查一番,于是又从自己一身追查到祖宗三代,又都没有造过孽,亏损过阴德;左思右想也想不出道理来。猛然,他想出来了:原来在攻书入学之时,去头巾铺里定制头巾,掌柜的说话巴结,说是“相公,你多与我钱把银子,我帮你扎扎实实做一顶好头巾,我包管你这一世戴到老!”他一发现这点,立刻把满腔怨气发泄到头巾上去。他将头巾狠狠地摔在地下。书僮想捡起来去暖茶壶,这位老相公又觉得玷辱斯文,于是就摆起香案,把它供在桌上,撰文祭起头巾来。
戏到这里,已经进入高潮。丘吉彩以深刻的体会和强烈的表现力来表达角色的巨大激情。他老大伤悲,白白将几十年心血耗尽,却挣不上一顶乌纱戴戴。读书人求取功名,原来是为了做官,做了官就好掌印,就要提红笔,批朱谕。丘吉彩在祭头巾撰祭文之时,将戏的焦点转移到一枝笔上,他提笔撰文,手指哆嗦,说是“进了九次科场,花了许多心血,这枝墨笔总总不曾变成一枝红笔。若得变成一枝红笔,标一支签,拿个把人,打三五个手心,我的心中才是服了的哟!”丘吉彩演到这里,虽是以轻松的口吻,对笔作幽默的批评,可是情感很激动,因为这几句话实在是读书人心窝里的话,也是落第文人最伤心的话。老相公恨这支笔,又痛这支笔,因为几十年来相依为命,只恨磨穿铁砚,吸干了几十缸墨水,为什么不能在笔尖上开开花,变变颜色?这里,老相公又明白发牢骚无啥用处,笔无罪,不能怨它。落第的前因后果,全在这顶害人的头巾,这件事查得清清楚楚没有可怀疑的了。可悲的只是要接受经验教训已经来不及了,今生已矣,但是死不瞑目。丘吉彩是以悲剧气氛来渲染这个场面的:他擦擦眼睛,弹掉烛花,严肃地在朗读祭文,一字一泪;好像祭完头巾,就要拔剑自刎、以谢江东父老似的。看到这里,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被损害了的魂灵在哭诉。
祭完头巾,戏并没有结束。这个喜剧人物真正的悲剧性,还不在于科科不中,却在于最后终于中了。这说明像石灏这样的人,本来是生气勃勃的,只为了求取功名利禄,用八股绳索把自己捆上,皓首穷经,到后来,八股虽然是通了,可是人也成了槁木死灰,这是多么大的悲哀。丘吉彩演这最后一段戏,由于体会的深刻,达到了哲学的概括。
最后的这一段戏,是这样展开和结束的:天快亮了,最后一次报录的真正找上门来了,老相公闭门不开,头脑里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不相信是真的。等到锣声一响,他这才突然清醒过来,急忙去开门,左冲右撞竟摸不着门在那里。书僮开了门,报录的将报单打开,恭恭敬敬地献在老相公面前,老相公两眼一瞪,忽然视而不见;只见他两片嘴唇在发抖,好一忽儿才念出“第一甲第三名探花河南石灏”这行大字。他再用劲眨眨眼睛,死盯住那十二个大字默念一遍,然后喊了一声“我的儿呀,你也中了!”这是多么有力的一句台词!丘吉彩怎样来表现这句台词儿的呢?用高兴的感情?感叹的感情?痛苦的感情?所有这些,都不足以表现那句台词的分量。可是老艺人毕竟有办法的,他那一声“我的儿呀,你也中了!”使我有这样的感受,好像一把掐住了仇人的脖子那么解恨,那么痛快。
老相公喊了一声之后,才渐渐喘过气来,浑身有点瘫痪,两腿有点发软。他一面吩咐报子到下面领赏,一面唱着“老相公也有今朝,宫花斜插帽,玉带紫罗袍,打马游街喜荣耀,一任我摆摆摇摇。”丘吉彩边舞边唱,表达了老相公狂喜的心情,但看起来实在是一种挣扎。他哈哈大笑,忽然两脚一麻,扎扎实实地摔了一交,等到大家将他扶起,一条老命已经去掉十之八九。他气息奄奄地唱了最后一支曲子:“一生苦读望登科,得中高科感慨多!中后才知年已迈,高科中了又如何?”这是老相公的哀鸣,也是最后的觉醒。戏到这里就完了。
戏曲艺术中喜剧很多,湘戏中常德高腔的“祭头巾”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个,风格很高。
老艺人丘吉彩所以能把这出戏演得那么好,我想这是由于他基本上做到了以下两点。
一、丘吉彩扮演这个可笑的老儒,不是挤眉弄眼故意去表现角色的滑稽可笑,或是理性地去暴露角色的丑恶本质,要角色在形体动作上做自我批评;而是根据角色自己的生活逻辑去思考,去行动;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去对待角色规定情景中认为合理可信,而观众认为荒谬可笑的行为和事件。
二、丘吉彩演这个人物,善于运用传统喜剧中夸张的手法,把丑行各种技术规律和石灏形象的创造具体地结合起来。但不是一般地从丑行的规律出发,而是从角色的创作出发;因而他在舞台动作上既守规矩又很自由;有石灏的个性,有这个戏的特点,但并不破坏传统喜剧的固有风格。
这出戏,使丑的形象概括性更强了。在丑的特有的表演艺术上,给人以创造上的启发。当然,这出戏在表演上不是没有缺点的,如祭头巾时,老相公叫书僮“叩首”,而书僮故意误解为“扣手”,搞了许多噱头;又如老相公念报单时叫书僮掌灯,书僮故意将灯一忽儿升高,一忽儿降低,几乎把老相公的眉毛烧掉。像这类情形也还不少。这些地方,或许是在导演意图上有意去表现纯朴的书僮和老相公两种对立的性情和心理,从这里去寻求戏剧的冲突。但我觉得这是脱离了戏的规定情景,脱离了角色的思想逻辑,其结果是破坏了这出喜剧的风格的。这类东西,都属于丑戏中的俗套,我以为是不可以乱用的。在丘吉彩老艺人的表演上,也有些体会的不合适以及添加滑稽笑料故意去讽刺角色的地方,这是应当注意克服的。
科举时代早就过去了,石灏的形象,当然不可能代表我们的时代,但是认为读书人要高人一头,读书人“求仕”之道,就是为了好掌握朱笔,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这种遗毒,并不是在现代每一个人身上都毫无残留的。从这点来说,“祭头巾”在今天也还是有它的教育意义的。


第7版()
专栏:

山东省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
全省已建立了四十四个卫生防疫站
本报讯 山东省积极进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今年上半年已在全省建立了八个专区卫生防疫站,并在地方病流行较严重地区建立了三十六个县卫生防疫站,普遍建立和健全了各区卫生所。大部地区在第一季度都举办了地方病防治训练班。仅定陶一个县就训练了一千三百七十四名农业社保健员。在广大群众中展开了预防黑热病的喷药(“六六六”药剂)灭蛉工作。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正在泰安县作白蛉虫的调查研究,针对白蛉的生活习性,研究更有效的杀灭方法。菏泽专署曾召开了黑热病防治工作会议,研究了防治方针方法并制定了各县的具体防治计划。
此外,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为创造消灭钩虫病的经验,正在高密县设立基点,派出钩虫病防治研究组作钩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指导农民群众改善堆肥、施肥方法,还研究试验用中医中药治疗钩虫病的办法。


第7版()
专栏:

杭州青年医师张丘亮
改内痔插药疗法为注射法
据新华社讯 浙江杭州医院青年外科医师张丘亮把内痔插药疗法改为注射疗法,治疗早、晚期内痔和混合痔,效果很好。从今年一月到五月,受治的一百零七个病人,除七个病人注射后失去联系不知道治疗后果外,一百个病人中已有九十四个痊愈。其他六人痔核较多,需要注射两次(第一次到第二次注射的时间需要两个星期),但患者没有继续治疗。
这个方法是采用陆琦医师内痔插药疗法中的砒霜、明矾等主要中药,加生理食盐水和盐酸制成溶剂,再混和奴佛卡因(麻醉剂)溶液,注射在痔核上,使痔核组织局部枯萎脱落。一般患者,在一次注射后,隔四、五天痔核就可脱落,最迟的在十一天到十四天就全部脱落。痔核特别大或多的患者则需注射第二次。
这一疗法,适用于早、晚期内痔和混合痔,医治范围比内痔插药疗法广,操作方面简便,病人不需住院,而且注射时病人没有什么痛苦,仍可照常工作。


第7版()
专栏:

天津大学科学研究的新气象
据新华社讯 天津大学出现了科学研究的新气象,教师们正在积极地进行一百一十九项科学研究。
在今年年初天津大学参加科学研究的教师只占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原因是学校、系和教研室的领导方面以及一些教师把科学研究看得太高,把自己力量估计过低,强调缺乏经验。学校在深入研究了科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广泛地学习了其他高等学校的经验以后,着重批判了科学研究中的保守思想。现在全校多数的教师已经发动起来。土木工程系钢木结构教研室原来只有三个教师提出科学研究题目,现在全教研室的十个教师都进行科学研究了。物理教研室的教授们也正领导着年轻的教师进行半导体、物质磁性等问题的研究。在水利工程系的水利馆里,现在整天都可以看见教师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
天津大学在最近还完成了一些具有一定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科学研究论文,其中有五篇已经由天津大学作为学校的重要科学研究题目呈报给高等教育部。机械工程系金属工学教研室教师们合作完成的“接触焊接铬青铜电极的试制”就是其中的一项。这项研究是接受生产部门的委托进行的。铬青铜电极不仅对石油工业方面的焊接油桶有很大用处,而且对汽车、飞机制造业以及刀具焊接方面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第7版()
专栏:

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即将开幕
本报讯 “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七月十日起,将在首都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馆展出。
今年一月,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发出征集国画展览作品的通知以后,就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国画家、美协分会和各省市文化局寄来的作品共三千五百余件。经过展览会的评选委员会认真评选,共选出作品九百四十四件,包括作者七百六十余人,其中有全国知名的老画家,也有青年画家和业余画家,这些作品都是他们近年来的新作。
这次应征的作品,不但在数量上比第一届全国国画展览会增加了四倍以上,而且在艺术质量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不少的国画家在作品中热情地描绘了祖国在建设中的新气象和劳动人民日益成长的社会主义的精神面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也在民族绘画的传统风格上有所发扬,并在适应表现新事物的需要上有了初步的创造和尝试。有不少画家以新的感觉描写了今天祖国的河山风景,也有不少优秀的花鸟画反映出新的生活情趣。
由于会场的限制,这次在北京展出的仅是入选作品中的一部分,全部作品将于八月间在上海展出。


第7版()
专栏:

中国摄影学会筹委会成立
据新华社讯 中国摄影学会筹备委员会三日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根据广大群众要求和摄影事业发展的需要,会同在北京的摄影家和各摄影部门负责人商讨后成立的。
中国摄影学会的任务是:组织摄影艺术家、摄影工作者进行创作,总结和交流创作经验;开展摄影艺术和技术的理论建设工作;加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和辅导群众业余摄影创作活动。
会上选出在北京的著名摄影家和摄影部门负责人三十人为筹备委员,并推选石少华为主任委员,吴群、丁聪、张印泉、苍石为副主任委员。
十一月间将正式成立中国摄影学会。


第7版()
专栏:

一种新的天气预报方法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顾震潮
天气预报或气象预报对国民经济活动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解放以后,我国的气象工作有了新的开展,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经提高了不少,中期天气预报也已经开始了供应。但是这远不能满足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一方面是我们还没有适合各个国民经济部门需要的专业性的预报,另一方面,我们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还不够高,特别是灾害性的天气预报还不能十分准确。
这种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不是我们的预报员技术水平不够高、不够负责呢?应该承认,我们的预报员经验还不够丰富,理论水平还需要大大提高,个别预报员有时候责任心不强,以致还造成一些责任性事故。然而,我们的预报员基本上是掌握了国际上一般的天气预报技术的,他们在党的教育下,绝大多数也是十分负责的,他们虽然担负着沉重而困难的任务,可是还是愉快地工作着。
这样,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问题,主要地就不能不从天气预报的方法上来研究了。
的确,气象学里的天气预报技术,比起别的学科里的预报来是差得多了。不论是海洋学里的潮汐预报或是天文学里的行星行动和日蚀月蚀的预报,都可以早在一年以前逐日逐次地推算出来,编成整年的潮汐表和天文年历。它虽然也有微小的误差,但是准确度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天气预报的情形就不同了。目前世界上的气象预报的技术不仅绝对报不出下一年逐日的天气情况,就是二十四小时的灾害性天气预报也还有报不出的。
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人类所掌握的天气变化的实际情况实在太少。大气是深厚宽广的,而我们所掌握的材料主要还局限于地面,在沙漠、海洋、高原、冰原等等广大地区,连地面情况也不曾充分掌握。这样,预报也就不会准确。另一方面,天气变化的物理过程十分复杂,而人们只能依靠经验和一些定性的理论规则来分析这些材料,作出判断,因此得出的也只能是半经验的、定性的,因而是误差比较大的天气预报。
是不是有办法把天气预报的技术提高,用描写大气物理过程的方程式精确地算出客观的定量的天气预报来呢?是的,人们也早有这种理想,它就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着的天气数值预报。
近代的天气数值预报首先是和近一二十年来高空天气日常观测的大量增加分不开的。这样就使人类对大气的情况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天气变化最大的层次,就是我们所称的对流层。约在十五年前,气象学者注意到这层空气的厚度虽然有十几公里,但是和大范围的气流的水平活动范围比较起来,却显然小得很多,即空气运动几乎是平缓的。从这点开始,气象学者掌握了大范围运动的一些重要规律。不难了解,这样的大范围空气运动和天气变化比一般的情况就简单多了。因而描写大范围空气运动和天气变化的天气方程组就比较简单。然而,要用这比较简单的天气方程组来计算天气、预报天气,那还是很费时间的。因为对于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大范围天气形势(就是气流分布的一般情况,由此再进一步就可以预报降水、温度等实际天气现象)的预报,我们解方程式的时候就要做几百万个加减计算和几百万个乘除计算,如果由一个人来手算,那末甚至一辈子也计算不完。因此,这里又要用上现代快速电子计算机的帮助。有了快速电子计算机的帮助,像东亚这样一个区域的大范围天气形势的二十四小时预报就可以在一、二小时内算出来。
到现在为止,一般说来,为期一二天的大范围天气形势预报,问题很大一部分已经解决。最近二三年来的试验和应用证明,这种方法的天气数值预报成绩已经不比最好的预报员来得差。而有一些危险天气的强烈发展,预报员的预报错误,用数值预报方法却可以计算出来,预报出来。
由于天气的数值预报已经有了实用价值,所以瑞典、美国等国家从1955年初起已经先后用专门的快速电子计算机开始制作日常的天气数值预报。苏联也已经制成了专门为数值预报用的快速电子计算机进行天气数值预报的研究。如果说在二三年以前大家还有怀疑的话,那末这二三年来数值预报的成就已经渐渐得到公认了。
用天气的数值预报方法不但可以算出定量的预报,并且也容易检查、改进这种预报。这是因为天气的数值预报是在一定理论基础和假定下实际计算出来的,它可以定量地和天气变化实况来对证。如果发现预报同实况不大一致的时候,可以改变计算方法,来检查一下究竟有些什么因素我们没有考虑到,以致这次预报错误。这样我们就可以采取新的更合适的方法来作数值预报。一般的预报是凭经验和定性的理论规则经过粗略的估计作出来的,因此往往不能确切肯定究竟还是估计得不对,还是规则使用错了,还是经验或规则本身错了,而预报的检查、改进就比较困难。由此可见,天气的数值预报方法是使天气预报向精确化方向发展的可靠办法。
通过天气数值预报的客观的严格对证,还可以找出大气动力过程的主要因子,了解大气动力过程的特性而丰富并且推动大气动力学理论和天气预报理论的发展。因此,在学术上它也是一个生长点。
所以,近年来世界上对数值预报的研究是十分注意的。除了天气形势的预报以外,具体天气现象的预报,例如大范围降水预报的问题也在研究之中,初步的试验结果证明这种降水数值预报是很有希望的。日本的气象工作者并且研究了台风移动的数值预报,得到一些初步结果。总之,天气的数值预报正迅速地发展着。
最近,天气数值预报的工作还向着长期天气预报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十二年中,这方面会有不少进展,以使三天以上的一部分长期天气预报可以精确地用数值预报的方法来作。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了解,为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帮助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应该迅速建立和发展天气数值预报的工作。
开展天气数值预报工作,首先需要集中一批人力,由各方面配合来作。这不但因为天气数值预报的工作牵涉到天气预报,牵涉到大气动力学理论,也牵涉到快速电子计算机的装设和计算数学以及微分方程上的许多部分,并且还因为对于我国来说,由于地形条件的特殊,纬度比较低,许多具体的大气物理过程还要通过大家研究、试验才能弄清楚,才能建立合适的数值预报方法。例如西藏大高原平均高到四、五公里,数值预报中就不能不具体考虑到它对天气的影响。又如我们的夏季,暴雨非常强烈而雨带较窄,不是现有的降水数值预报方法可以直接解决的。
也应该注意我们的台站网还是不够完善的,特别是无线电测风网应该迅速建立起来。对我国的纬度和地形情况来说,没有详细的高空风观测资料,数值预报是难于作得满意的。当然我们也需要更多、更好的高空温度、湿度等观测。从长时间的要求来看,大气辐射的观测网也需要及时建立起来。
在技术方面,最主要的措施还是快速电子计算机的装设。天气数值预报中的计算工作十分巨大,没有这种计算机的帮助,数值预报是不能很好开展的。
毫无疑问,天气数值预报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通过有计划的长期科学研究,这项工作将在我国得到迅速、充分的发展,以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对天气预报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7版()
专栏:

在北京的中医研究所设立的针灸研究所里,有苏联医学家德柯琴斯卡娅(左二)、医师乌索娃(左一)和奥辛波娃(右一)。这是魏如恕教授(中)在给她们讲课。 新华社记者时盘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