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谈独立思考
玄珠
有人问:如何而能独立思考?
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
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
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教条主义是独立思考的敌人,它的另一敌人便是个人崇拜。
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是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


第8版()
专栏:

“虎穴追踪”里的两场戏
苏方
看完“虎穴追踪”以后,觉得这部影片的布局比较周密、某些场面的处理手法也比较细致,所以能够吸引观众,使人全神贯注地从头看到底。
在这部影片里面,我很欣赏侦察员李永和化装深入“虎穴”、搜查了藏在古画画轴内的特务名册被特务头子崔希正发觉以后,跟他作尖锐斗争的一场戏。
伪装进步的崔希正,是非常狡猾的。他发现屋里的东西稍有变样,特别是古画轴上的绳结松了的时候,就立刻又怀疑到李永和身上,并且追逼黄云梦说出李永和究竟是什么人来(因为李永和是通过已落网的黄云梦,化装为另一股潜伏的特务的首领介绍给崔希正的)。这一细微的情节,就充分说明崔希正是多么诡诈、机灵和具有多么敏锐的嗅觉;而他对于黄云梦的厉声的吆喝,无耻的威胁,也鲜明地揭示出他本性中毒辣、残暴的一面。
当我看到在杀气腾腾的崔希正面前,黄云梦被逼问得几乎答不出话来的时候,确实暗地捏了一把汗,耽心着:万一黄云梦……但是就在这时候,李永和推门进来了。他一出现,使得这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立刻为之一变。他坦然地承认屋里的东西是他动过的。他厉声斥责崔希正对他不真诚。他声称:如果崔希正不信任他,他就立刻离去。李永和能够这样狠狠地向崔希正反击,是有着充分依据的。因为他掌握住了崔希正虽然对他有所怀疑,但又想把他牢牢地抓在手里,以通过他扩大自己势力的矛盾。而李永和的锋利的谈吐,咄咄逼人的神态,也使得崔希正没有辩解的余地,使得崔希正完全陷于被动,最后不得不低头谢罪了。这种使戏“绝处逢生”的巧妙的处理方法,不仅更好地反映了人民侦察员的机敏,勇敢,也把观众引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这场戏的情节发展是合情合理的,演员的表演也很动人。李永和的扮演者在表现剧中人满怀委屈、愤怒直言的神态时,能够掌握分寸,没有过火的动作和不自然的矫饰。扮演崔希正的演员从他开始的一皱眉、一瞪眼以及后来跟李永和称兄道弟、握手言欢的表情,也充分把一个老奸巨猾的特务头子的面目刻划了出来。
把这场戏和后面一场类似的戏——空降特务孙士高“考察”李永和的戏比较,后者就显得逊色不少。
从台湾潜入大陆的特务“特派员”发现崔希正收藏的名册里没有李永和的名字,起了疑心,决定要再“考察”李永和一下。于是当天深夜他闯入了李永和的卧室。被李永和发现以后,他就立刻伪装成公安人员,说要向李永和了解崔希正的情况,经过李永和一番嘲弄和崔希正的劝解,最后两人和好了。
按理说,作为特派员的孙士高,应该是比崔希正更有“经验”的特务,但是这场戏所表现出来的,孙士高到李永和屋里去,似乎是贸然地就闯进去的。如果说他去是为了搜查,似乎不大可能。李永和就睡在床上,难道他不会惊醒过来吗?如果说他想伪装成公安人员去进行哄骗,也不会伪装得如此拙劣:一开口就向别人暴露自己的“公安人员”的身份,接着又说什么“韩战”。孙士高究竟想用什么方法来“考察”李永和呢?观众就很难想像了。
至于在这一场戏里,李永和如何取得孙士高的信任,也表现得很模糊。李永和听见“韩战”两字以后,立刻就斥责孙士高说,“什么!韩战!我看你还是回到台湾换个舌头去吧!”后来又直呼孙士高为“姓孙的”,并且命令“出去”。李永和的这些带嘲弄和教训意味的说话,除了表明他这个人很精明,已经识破了孙士高的诡计外,实在不能表明他的所谓“自己人”的身份。而他对于孙士高的非常不逊的态度,似乎超越了对待“自己人”的常轨。那么,孙士高凭什么会相信他呢?这些确实令人费解。因此这场戏表面看来虽很紧张,仔细推敲一下以后,就觉得虚假而不真实了。(附图片)
我公安人员进入地窖,特务们举手缴枪。


第8版()
专栏:

关于文艺书刊
云何
作为一个经常接触文艺书籍刊物的读者,我心里有几个问题常在转圈儿。这些问题与书刊的思想内容都没有关系,可是似乎也值得提一提。
首先是语言问题。文艺书刊跟一般科学书刊性质不一样。从科学书刊里,我们主要是希望得到知识,所以只要写文章的人能把道理说得正确而清楚,基本上就算完成了任务。文艺作品却应该有可以激动情感、使人精神向上而愉快的作用。阅读文艺作品是一种精神修养和享受。语言是文学的工具。我们说作家是语言艺术家,就是这道理。然而目前有些文艺书刊的语言似乎太欠讲究了。语法随意创造,词汇贫乏而枯燥,形容词叠了一大堆,句子长得使人看到末尾忘了开头。根本看不懂的句子叫人看了感觉到“茫然”;勉强看懂了的句子叫人看了感觉到“索然”。
其次是版式行款问题。在这问题上,我着重的是书籍。我觉得版式、行款、装订是文艺书籍的——这里我不谈别的书——重要组成因素,决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中国从前有些书;天地那么开阔,行格那么疏朗,字体那么爽目,装订那么美观大方而便于阅读——难道书籍的用途不是供人阅读吗?——阅读那种书真说得上是“人生一乐”。看见了那种书,本来不大爱读书的人也会爱读书。现在有些书可就不然了。上顶天而下立地,中间密密层层,一行行小号字挤得紧紧的,读者想加一条批或是注几个字,都找不出下笔的地方,并且读的时候还必须双手一齐用。阅读那种书简直是受罪。有人说,讲究版式装订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不该着重这一套。这是诬蔑劳动人民的话。只要看老百姓买一张月份牌,买一个小账本儿,也要挑颜色式样好看的,就知道人民爱美不爱美。
再其次,是定价问题。目前有许多书定价高得没道理。尤其没道理的是一些古典名著的影印本和翻印本。刊印这种现成书,费力比较少,也不用付稿费,有时候纸张和装订的质量都很差,价钱为什么要定得那么高?过去私营出版社追求的是高额利润,现在国营出版社追求的是什么?国营企业需要完成上缴利润的任务,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同时也应该把眼睛往下看一看,想一想国家要不断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政策。
最后还有个小问题。出版数量要有计划性,这是完全正确的。可是,就期刊方面说,也应该尽量照顾一下零买的主顾。有时候读者的确没法子把要看的期刊预先全部订下来。出版社应该针对读者的实际需要对于个别刊物的印数随时作出适当的伸缩。
书刊发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北京以外的读者更是有苦说不尽。


第8版()
专栏:

湘桂写生随感之一
桂林山水
胡佩衡
孙橒“余墨偶谈”有一段说:“桂林李燕伯孝廉云:其里人某,足迹半天下,还家后,有‘五岳归来成一笑,名山还让故乡多’之句。其言不为夸也。”的确,“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话是名不虚传的!
我到达桂林那天,晚上十点了,正落小雨。次日天刚亮,我走出旅馆,抬头一看,这边是象鼻山,那边是老人峰、独秀峰,……山上被太阳一照,如同穿了新衣服一样,别有风趣。早点后,游叠彩山,山是青石天然叠成,山上有一山亭,上亭向东望,就是尧山和无数的群峰。因为头天晚间落雨,所以早晨的群峰,云霞紫翠,金光环绕,令人叫绝。我钩了些画稿,但未能把当时景致完全描写出来。直到现在,我的脑中还留着群峰的美妙姿态。古画中用泥金钩山石轮廓,即所谓金碧山水,实在也未能完全表达,我们国画家应当继续研究。(附图片)
桂林老君洞和甲山(后面的是甲山,山石形如鳞甲。) 胡佩衡


第8版()
专栏:

哭河头的故事
维进
开始治理淮河那年,我在淮河中游的灵璧、泗县一带走了一趟,访问了霸王城、虞姬墓、哭河头等古迹。由于年代久远,它们已经没有什么特色,但是在这一带,却流传着许多传说。哭河头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困在垓下的时候,他的爱妾虞姬自刎了。楚霸王把她的头颅藏在怀里,且战且退,到了一条干枯的河畔,看见追兵稍缓,便取出美人的头颅凭吊,看呀看的,不由得落下了几滴泪,终于大哭起来。这条河由于长年干枯,曾经叫枯河头,后来楚霸王在这里哭了一场,人们从此都叫它哭河头了。
哭河头是濉河的支流。1951年濉河疏浚的时候,民工在河床里,挖出了一层层的谷子。这些谷子却又有一段伤心的故事。
据传说,当年隋炀帝杨广坐龙船到扬州去的时候,路经哭河头,没有水,龙船过不去。杨广很焦急。挖出水来吧,至少要挖十来里地,不知要多少时间才能竣工,看琼花就耽误了。不知是谁给他想了一个办法:如果将谷子用油炒得滑溜溜的,铺在河床里把龙船从这上面推过去。杨广就立刻下令搜索民间所有的谷子,用香油炒好,铺在河床里,由成千上万的民工把龙船推过这十多里地的干河。
于是,哭河头里,又落过两岸人民在暴政下的无告的眼泪。


第8版()
专栏:读者 作者 编者

读者 作者 编者
注意宣传教育工作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因此我十分关心报纸上有关教育方面的宣传。在这方面,人民日报登载的不多,例如目前全面教育中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对青少年一代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问题,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业负担问题,都应该有所报道和论述,有些问题是不能够单纯由人民教育等报刊去解决的。
此外,我建议对每天的重要论文、通讯,加上编者按语。按语应正确估计这篇文章的价值,指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应注意那些问题,这对于许多读者都是有益处的。
(盛德清)
“几十年所未有”不能说明丰收的程度
近日常在各地报纸上看到记者用“十几年所未有”,甚或是“几十年所未有”来形容今年的小麦丰收。是不是“几十年所未有”呢?当然是对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丰收的程度。几十年前的生产水平是很低的。1936年是战前最高的水平,我们已经超过很多了。解放后几年,各地农业生产力都已提高很多,我们每年的收成虽然还不能十分稳定,但比起旧中国,那是好得太多了。我想:收成不是年代越古越好,而是越古越低,用“几十年所未有”来标示现在的丰收,总是不够恰当的。 (申非)
这句话是不是错了?
我们看到1956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积极慎重的吸收知识分子入党”文中“编者按”说:“……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不是必经的手续”。我们认为这个
“不”字该是“这”字——这是入党必经手续。不知对否?
(华德山)
编者:本报“编者按”语中这句话没有错。新党员入党,不一定要举行宣誓仪式。
学术文化版(第七版)
需要以下稿件:
1.有关学术文化思想的评论和讨论;
2.有关科学、文艺、教育、卫生、体育等项工作的评论和讨论;
3.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学术论文,介绍科学新知和科学常识的通俗文字;
4.学术性的杂记和其他短篇学术文字;
5.国内外学术文化界的现状的介绍,国内外科学、文艺、教育、卫生、体育等项工作的动态;
6.国内外书刊的评论和介绍,重要论文的摘要。
来稿篇幅一般最好在一千字到五千字之间,特别重要的稿件例外。
 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