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江苏省举行第三次党代表大会
展开了尖锐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定出改进会议工作的十一项措施
本报南京16日电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于七月三日至十六日在南京召开。会议作出决议,要以极大努力同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开展坚持不懈的斗争。会上,选举了本届省委会的委员三十八人,候补委员十三人;并选举了江苏省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六十三人,候补代表七人。
会议贯彻了有领导地发挥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到会的561位代表,对前届省委的工作报告和省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进行了三天的讨论,并有139位代表和列席代表在会上发言,一致认为江苏全党在全省第二次代表会议以来,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到会代表也尖锐地批评了前届省委等领导机关在领导各项工作中,不仅发生过比较突出的保守思想和冒进情绪,而且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实际生活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
全体代表一致认为,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是江苏党的工作中产生缺点和错误的最基本的根源之一。是和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完全不相同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因此,在决议中规定了十一项措施,责成本届省委会切实有效地改进今后工作。
决议要求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在定期的对全面工作部署以后,必须选择各个时期工作中若干带有关键性的问题,由党的负责干部亲自动手,组织得力干部,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应以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各种典型,各方面分析情况,集中群众的经验,作出有历史、有现状、有议论、有办法的专门问题的总结,以此去指导工作,克服在许多重要措施上领导一般化的毛病。各级党的领导机关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各项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以推动中间和落后。另一方面,应该特别重视落后单位的情况,以便保持清醒的头脑,更有效地帮助这些落后单位克服落后状态。会议认为:必须扩大民主生活,坚决召开党员大会、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等,借以发挥民主、开展批评,充分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强自下而上的监督。
决议规定要健全党委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强党委对各个部门和政权组织内各个党组的领导,并加强党和民主党派、非党人士的团结和合作。决议中具体规定省委委员和省的各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到下面去、多到下层、多到现场去开小型会议,去和群众直接商量、去向群众请教。县以上党的各级领导部门要多配副职,减少中间层次,使负责干部能够经常深入下去,加强具体指导。各级领导机关应当定期派出一批具有一定政治思想水平的干部,返回家乡,通过亲戚、朋友听取他们的内心话,有目的地了解某些方面的重要情况。会议、文件应加以统一安排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多派主要干部下去作专题研究和专题检查。
关于加强党的思想工作,决议规定党的领导机关应当了解和分析党内外的思想情况,及时抓住倾向性的问题,经过耐心地解释教育,提高觉悟程度和思想水平。党委应当特别重视加强对负责干部的思想工作,以严肃的态度,及时地解决某些负责干部比较突出的思想问题。决议对全党办报和改进在职干部的理论学习也作了具体规定。决议认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应当贯彻执行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


第4版()
专栏:

惊人的房租
余今
一千多年以前,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一千多年以后,沈阳市的少数房主却在做着这样的事实:出租房屋必须住户预付一年甚至四年的租金,有的租额(每月每间)竟高达十三元至二十元。不然,宁愿使房屋空着,也不出租。
诗人杜甫希望的是:有“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都能住进去,以免尝受“风雨”之苦。沈阳的少数房主盘算的是:利用自己拥有的房屋,乘人之危,无止境地勒索高额的房租。古代的诗人是那样的关怀人,现代这些房主是这样地关怀钱,对比一下,这真是天上和地下的悬殊。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许多房主都有了很大进步,他们愿意把自己的空闲房屋按照正常手续和正常租额出租。使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安定下来,能够积极的参加工作和生产。可是,这些少数房主恰恰相反,他们企图将房屋垄断起来,以便任意索取房租。这种行为,给一些住户增加了分外的负担,给更多的住户制造了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
这种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违法的。现在,政府允许私人出租房屋,并允许房主得到一定的租金。但是,决不能允许任何人利用房屋来进行投机取巧、操纵把持的活动。这些房主们最好自觉的改正自己的错误,给住户以应有的方便。俗话说,若要公道,打过颠倒,这些房主们,如果能够设身处地替住户想一想,恐怕就不会那么心安理得了吧!
杜甫的仅有善良愿望而无法具体实现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关怀人民的居住问题,也能够解决人民的居住问题。我们正在兴建千千万万新的住宅,供给人民居住;我们也要利用千千万万旧的房屋,供给人民居住。在这个工作中,是发挥积极作用呢?还是起消极作用呢?希望那些现在利用房屋和人民为难的人善自选择。


第4版()
专栏:

海南岛上种青菜
宋群
凡是在炮兵营战士食堂吃过饭的人,都说他们的伙食办得好。每顿饭两菜一汤,菜的花样多,也炒得有滋味。今年以来全营的同志体重普遍增加,最多的竟增加了六公斤。今年入伍的新兵,经过检查,也没有一个因为营养不良而发生病症的。
要问他们,为什么能把伙食办得这样好呢?他们的回答很简单:我们自己种了青菜。
在他们营房周围,约有七亩左右的土地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青菜:大葱、辣椒、茄子、冬瓜、韭菜……伙房里需要甚么,只要到菜地里转上一遭,就一应俱全了。在菜地里,你可以看到,躺在架棚下的大冬瓜,有的重达三十多斤;红色的辣椒,在一枝上就长了十三四只;那大葱长得挺直,有一尺多高,完全可以和著名的山东大葱比美。据统计,仅仅从去年十二月到今年四月,他们就收获了三万一千零九十二斤蔬菜,做到了大部蔬菜自给。一年来,他们用节余的菜金,买了猪和牛,经过繁殖,现在已经有大、小猪三十四只,牛六条,此外,还买了两部耕犁和一部水车。
种菜的事,在别的地区也许是平平常常,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在这里,在祖国南方的海南岛上,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最初,人们传说这里一年四季,只有冬季前后几个月还长点菜,到了六、七、八月,土地像火烤的一样,根本就不长菜。就是撒上种子,小苗长出来也要枯萎的;有的说,这里是砂土地,菜长不高就开花,不再长了。因此,驻在海南岛上的部队,蔬菜是一个长时间没有解决的问题。
炮兵营刚刚进驻营房的时候,这个长时间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有时跑出几百里外,也买不到一点菜,就是买了点菜回来,去掉运费和耗损,战士们吃到口的也就不多了。那时虽然吃着量少质差的菜,却还超支了一笔菜金。实行实物供应以后,对小单位来说,菜价高低已不是影响伙食的原因,但是,从整个部队来看,蔬菜仍是个严重问题。许多菜要渡海到大陆上去买;甚至坐上火车到东北调运土豆,到山东调运大葱。根据这种情况,1955年初领导上提出了学习南泥湾种菜自给自足的精神,让海南岛上也常年长青菜的口号来。
炮兵营响应了领导的号召,动员大家在训练的空隙时间里种菜。他们刨开了营房周围的荒地,撒下了菜种。大家真是当作宝贝似的细心经营,中午太阳太热,大家怕晒坏了小苗,就跑出来浇水;下午休息的时候,有的用小锹,有的干脆就用手来把地耙松。今天盼,明天盼,希望青菜茁壮地成长起来。可是,事实和希望相反:有的小苗还没长几天就枯死了,就是费了很大劲种活了的一些萝卜,也长得又小又瘦不像样子。很多同志望着这砂土地说:老百姓的话是有道理的,这种砂土地再加上这种气候,怎么可能长出青菜来呢!
当时的炮兵营长朱鸿运同志可没有灰心。他动员大家再找找原因,看看究竟为什么种不好。炊事班长肖全均在家里种过菜,就找他来一起研究研究,一有空朱营长就到菜地里蹓跶蹓跶。后来,原因到底找到了,办法也想出来了。比方,有些小苗长几天就枯,那是因为浇水的时候,只顾用脸盆往苗上泼,却没注意把苗根土冲走了;有的是栽得不深,太阳一出来,地皮上干了,苗也就枯了;有的是根子里生了虫子,没有及时消灭;还有的是只在表面铺了一层肥料,起不了什么作用。根据这些情况,他们改进了浇水的方法,去年三月间全营动员,在菜地附近修了一条长八十多公尺的拦水坝,挡住了从山上流下来的水,彻底解决了水源问题。朱营长还首先试验了深栽西红柿苗的方法;供给排长戚连均等人,研究了杀虫、除虫的办法。营长种的西红柿又红又大,豆角、白菜也长起来了。营长到山东探家带回来的大葱种,和二连长到东北探家带回来的辣椒种,都在这炎热的石沙很多的土地上长了起来,并且一点儿也不次于这些种子在它们故乡土地上长出来的样子。
青菜铺满在营房周围,它们在全营官兵的爱护培植下,一天比一天出产得多、出产得好。这些菜不仅直接改善了炮兵营的伙食,并且生动有力地打破了海南岛夏天不能种菜的种种说法。


第4版()
专栏:

群众呼声
不要“看人下菜碟”
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干部慨叹:找房子住比登天还难。因为找不着房子,粮食局王奎同志的爱人今年春天从山西来了以后,只好一直挤在机关里;有的干部的家属,只好借住在亲戚家。是不是呼兰县房子太少,供不应求呢?不是,问题是看谁“求”,比如原苔屯区区委书记高秀章,一调到中共呼兰县委组织部不久,就找到了房子住;而且后来他嫌远又搬了一次家。县人民委员会卫生科孙科长也因为房子远,很快就搬到近的地方,而且房子还很漂亮。
我想不通,呼兰县房产管理处,为什么要“看人下菜碟”,对一些人是“有求必应”,而对另一些人“有求不应”呢? (晓 光)
让技术干部多钻研业务
我是一个中等城市的医务工作者,从参加工作后,每年都被调去参加国家的中心工作。如1953年作了三个月的统购统销工作,1954年又作了两个月的普选工作,1955年作了半年的粮食定量供应工作,紧接着又去作肃反工作。以致严重地影响了我对本身业务的学习和钻研。我希望领导上不要过多拉技术干部去作行政工作。  (章新民)
关心兔子还是关心人?
山东省高密县有些机关的办公室和干部宿舍,因长期没有修缮,一遇雨天就要漏水,以致影响干部的工作和休息。可是最近中共高密县委会却用了四十元的修缮费给兔子修了一所崭新的房子。这不能不令人奇怪,高密县的修缮费究竟是按照什么标准开支的呢?为什么这样关心兔子而不这样关心干部呢!
(褚金茂)
打破这种惯例
我们到工厂或机关去实习,在实习结束后总要送点礼物给他们,如锦旗、风景图片、石膏像等,这一笔费用由实习费内开支。据说这已成了惯例,目的是为了增强团结。我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和所谓增强团结并没有多少关系。应该打破这种不好的惯例。    (郭绍喜)


第4版()
专栏:

读者反映:一些大城市里,在雨天或者雨后泥泞的道路上,行人常常气愤而又狼狈地望着那些急驰而过的汽车的背影。
旁若无人           华君武作


第4版()
专栏:

侨居缅甸的前国民党人发表谈话
要求爱国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采取行动接受和平谈判
据新华社仰光17日电 一些侨居缅甸的前国民党人发表谈话,热烈拥护周恩来总理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号召,要求爱国的国民党军政人员采取行动接受和平谈判。
前国民党缅甸总支部监察委员、现任竖磅县广东会馆理事长李崇举,最近对仰光“人民报”的记者说:“周总理关于解放台湾问题的报告合情合理,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是最好的事情。”这位已有七十九岁高龄的老先生还说:“台湾一定会解放,海外华侨希望祖国早日完全统一,台湾人民也盼望早日脱离苦海。寄人篱下,梦想依靠外力是不能持久的。”他说:“国民党军政人员应该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响应周总理的号召和平谈判,使我国领土完全统一”。
仰光宁阳会馆理事李崇杰说:“周总理代表中央人民政府表示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步骤和条件,说明今天的新中国是宽宏大量的,祖国的大门是敞开着的。”他说,周总理所说的“我们是一贯主张全民族团结、一致对外的”使他感到非常兴奋。他说,现在是爱国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对周总理的号召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侨居仰光的老国民党员陈洪富说,周总理的报告真是深得人心,切合当前的形势。如果国民党不想作民族罪人的话,就应该接受协商,为和平造福。


第4版()
专栏:

渡海归来的戎华吉回家了
新华社福州16日电 从金门岛泅水归来的蒋军士兵戎华吉,十四日离开福州回安徽省当涂县戎根村故乡,和家人团聚。
他在返乡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领导机关发给他衣物、棉被、蚊帐、路费和补助金。他对这种热情照顾一再表示感谢。
戎华吉在福州期间,参观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工厂和学校。他从家信中知道他家里也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他说,回家后一定积极学习,努力参加生产。


第4版()
专栏:

乌鲁木齐各族人民迎接尔德节
新华社乌鲁木齐17日电 一年一度的尔德节即将到来,乌鲁木齐市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正怀着欢愉的心情迎接自己的节日。
这几天,市内数百家国营商业门市部、供销合作社和公私合营商店每天都拥满顾客,成千上万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族人民,川流不息地来选购节日用品。全市合作社各服装生产门市部特别忙碌,每天都有成群的维吾尔等族青年男女和母亲们来订制节日新装。乌鲁木齐市食品公司照顾信仰伊斯兰教各族人民宰牲庆祝节日的习惯,从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等地牧场运来了大批羊只,准备了七千多只活羊在全市各处供应,并制了大量清真糕点。市百货公司除了准备各种鲜艳服装、小帽、水果糖等物品外,还从塔城调运了四十吨为群众喜爱的方块糖,及大批羊油、植物油和面粉,分送到全市各供应点出售。鲜嫩的吐鲁番的无核葡萄、苹果、西瓜和甜瓜也源源上市。


第4版()
专栏:

帮助失业知识分子就业
广西各地举办训练班
本报讯 自今年初中央提出了知识分子问题以来,中共广西省委和广西省人民委员会的各级组织,都全面地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工作,对于社会上尚未就业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也积极地采取了各种措施,帮助他们就业。
目前,广西省直属各单位,已按工业交通、农林水利、财经贸易、文化教育等系统,分别训练了失业知识分子共二百余人,各专区、市也分别训练了失业知识分子共约一千人。省直属单位和各专区、市的训练班,多数已经在六月间开办,少部分将在七月间陆续举办。训练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我国宪法、五年计划、国际与国内形势等,通过这种学习,要求学员能提高爱国主义觉悟。训练期间一般是五十天左右,训练结束后,将根据国家需要和受训者的专长,分配工作。


第4版()
专栏:

新疆阿克苏垦区麦子成熟
生产部队进行大规模机械收割
本报讯 新疆生产建设部队阿克苏垦区部队的八万多亩冬、春小麦已先后成熟,并胜利地进行了夏收。今年的收割任务基本上由康拜因、机引收割机和马拉收割机担任。在收割中涌现出许多新的生产能手。
参加全国国营农场场际竞赛的胜利一场,出动了六台康拜因、八台拖拉机、三十二架马拉收割机和八架割草机。在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中,机器昼夜轰鸣,再也见不到往年用人工收割时那样密集的人群了。
在收割中,胜利一场孙绍华领导的康拜因小组,在六月三十日一个昼夜班的工作时间(十七小时零十六分)里,创造了收割小麦420.8亩的高额纪录,超过农场定额31.5%,荣获特级能手组的称号。袁家治马拉收割机小组创造了日割155亩的新纪录,超过农场定额55%。在农场实习的维吾尔族农民买买提·巴拉提,创造了每天捆20.5亩麦子的新纪录。
胜利一场今年的麦子粒饱穗满,经初步鉴定,丰产田每亩产量在六百斤以上,大田产量也普遍增加。现在已割完乌克兰零二四六号冬小麦和红冬麦,全部春麦可以在七月中旬收割完毕。(克 迅)


第4版()
专栏:体育新闻

三百多航空运动积极分子齐集首都
航空爱好者夏令营开营
本报讯 青年团中央举办的航空爱好者夏令营十八日上午在北京航空学院礼堂举行开营式。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刘西元、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马文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鲁鸣等在开营式上同夏令营队员们见了面。他们饶有风趣的讲话,博得队员们不断地鼓掌。开营式后,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航空模型代表队做了喷气式模型飞机等精采的飞行表演。
来自全国三十九个城市、包括汉、满、蒙古、回、藏、朝鲜、僮等七个民族的三百多名夏令营队员,都是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的青年航空运动积极分子。他们有的能够自制精巧的模型飞机,有的是已经有几十次跳伞经验的跳伞员。在夏令营期间,他们将听到有关航空知识和航空运动的讲座,参观各种飞机和飞机发动机设备实验室、陈列室,还要亲自制造各种模型飞机,参加跳伞运动,同北京——拉萨航线试航的飞行员座谈,举办夜行军和“星际飞行的时代已经到了”的月光晚会,参观飞机、滑翔机和跳伞表演,以及乘飞机空游首都等等。夏令营的活动预定到八月十日结束。


第4版()
专栏:体育新闻

陈镜开创造的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
被列为正式世界纪录
新华社18日讯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今天收到国际举重和健身联合会秘书长古路(法国)寄来的一封信,通知中国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今年六月七日在上海创造的最轻量级双手挺举133公斤的世界纪录,已经被批准为正式的世界纪录。
古路还随信把各项举重的最新的世界纪录表寄给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这个纪录表上最轻量级双手挺举133公斤的世界纪录旁边,印着中国运动员陈镜开的名字。
当陈镜开打破最轻量级双手挺举的世界纪录以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曾经按照国际举重和健身联合会的规定手续,把陈镜开所创造的新的世界纪录的材料寄给国际举重和健身联合会申请批准。按照这个联合会的规定,任何国家的运动员创造的新的世界纪录,都必须经过这个联合会的审查认为合格并且被批准以后,才能列为正式的世界纪录。


第4版()
专栏:体育新闻

世界纪录不是高不可攀的
甸义
我国二十岁的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曾经说过:“世界纪录对新中国运动员来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现在这句话已经得到了确确实实的证明。
有人说陈镜开生得一付典型举重家的体型,个子矮,肩宽臂短,两腿异常肥大。他在“前身膝蹲”时能举起一百六十公斤,这在世界上都很少见。所以说他能打破世界纪录是得天独厚。这话不错,可是也不全对。因为能打破世界纪录,毕竟是陈镜开勤学苦练的结果。
1953年4月,陈镜开生平第一次参加举重比赛——广州市拳击、举重表演会,获得了最轻量级第二名。在这次比赛当中,十七岁的陈镜开结识了前中南军区体工队的一位教练,教练告诉陈镜开,他在举重方面是有前途的,如果不坚持锻炼下去,是给国家浪费了人才。教练的话在他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久,陈镜开初中毕业,回到家乡广东东莞县石龙镇。就是在乡下,他还日夜幻想做一名举重运动员。陈镜开的父亲极力反对自己儿子练举重,因为在旧社会这是“那些耍把式的人搞的玩艺儿”。听谁的话好呢?陈镜开想还是教练的话有道理,新社会做什么都一样为人民服务。陈镜开坚定不移地到广州参了军。后来被选入了前中南军区的体工队。
在体工队锻炼一个多月,他得到部队首长的不断鼓励,进步很快,不久又被选入“八一”队来首都参加全国举重测验。这次测验中“八一”队许多队员都得了第一名,唯独陈镜开得的是最轻量级第七名。这对他是多么大的刺激啊!陈镜开下了更大的决心,留在“八一”队继续苦练,成绩一天天进步。
去年六月,陈镜开被选为中国青年举重队队员去华沙参加第二届国际青年运动会。这样,他父亲的态度也转变了,陈镜开在国外收到父亲的信,信中鼓励他努力锻炼,为国争光。
陈镜开在莫斯科时,同苏联举重运动员们一起练习,并且得到苏联举重教练员普斯特沃依特和奥西波夫的指导,短短几天他的总成绩就增加了四十二点五公斤。回国以后,苏联教练继续来信指导和鼓励他。陈镜开在北京体育学院学习的时候,仍然按照苏联教练员指引的方法锻炼,成绩不断提高。今年六月七日在上海同苏联举重队比赛的时候,陈镜开终于把133公斤重的杠铃用挺举的姿式举到头上,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这个消息传出后,陈镜开每天都收到大批祝贺信,他的父亲在最近给陈镜开的信中说,这次打破世界纪录“不仅是家庭闾里之荣,乃是国家之光”。
陈镜开已经在他的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争得了光荣,现在他正和他的同学们积极锻炼,准备参加第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附图片)


第4版()
专栏:体育新闻

中苏混合爬山队再接再厉
向六千八百公尺处继续前进
新华社慕士塔格山18日电中、苏混合爬山队队员十七日下午五时半(当地时间)向冰山之父开始第二次进军。这次他们将到拔海六千八百公尺左右的地方建立第四号高山宿营地。
十七日整天,阴云笼罩着慕士塔格山山腰。攀登六千八百公尺的高度,困难更多。那里氧气更加稀薄,气压更低,温度也急骤降低,当队长别列次基发出第二次进军的命令后,爬山队员们迅速地准备新的高山装备:极轻暖的毛衣、胸带、鸭绒手套和五天内所需要的各种水果,肉食罐头。每个人的随身带的物品达二十三公斤到二十五公斤。并且给气炉全部带上了航空汽油,以便在高山上容易燃烧。在第一次进军时气炉用普通汽油时,一锅开水要烧两三个钟头。
这次出发的前两三天,爬山队员都经过了爬山后心脏和血管功能的检查,一般反应很好。为了使队员在第一次爬山后迅速恢复体力,这几天伙食上增加了维他命B和维他命C,以及服用镇静神经的中药五味子酊。最近从苏联运来的新鲜黄瓜、蕃茄和苹果成了中、苏两国运动员共同爱好的食品。中国队员还做了一次水饺,和苏联队员共餐。
十七日第二次登山人数共三十人,其中包括新近到达山下的苏联功勋运动员、莫斯科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师阿·伊·西多连科和苏联运动健将符·科瓦廖夫。苏联队员伊万诺夫、切尔诺斯利夫、谢纳乔夫,翻译瓦西里佐夫这次没有爬山。


第4版()
专栏:

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航海运动队在广州珠江练习摩托艇编队  林 溪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