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三个好观众
石习之
就我知道的来说,有三个人的确可以说是会看戏了。
我说的是古人。
楚庄王是我想到的头一个好观众。他有一个姓孟的艺人,——这段故事,“史记”的“滑稽列传”记的明明白白的,也许有人忘记了,我就简单交代两句罢。他扮成庄王的宰相孙叔敖,唱着歌,说他辅佐庄王成为霸王,不料他死后,他的儿子贫无立锥之地。楚庄王听见骂他忘恩负义,不但不生气,反而接受批评,封了孙叔敖儿子一块地。他有雅量,还能痛改前非,很不简单。
古希腊有一位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好尖刻地讽刺人。他往往把真人搬上台来,所幸不演真事,因而有了更广的讽刺意义。他讨厌学究,死教书,死要钱,凌空设想,脱离实际,完全不知所云。他写了一出讽刺剧“云”,嘲笑这批教书先生。他们中间,人望数苏格拉底高,他就派苏格拉底做他戏上的箭靶子。戏开了,观众坐在半山腰,望见台上半空挂着一只筐子,苏格拉底坐在里头,出神冥想。这其间便见台下有一个看戏的站了起来,去掉帽子,露出他有名的四方秃顶,转向全体观众,喜笑颜开,说:“看呀,我就是苏格拉底!”
他是我想到的第二个好观众,不但不生气,反而凑趣。如果他不张扬,我想,他也许就格外自得其乐了。我的第三个好观众就是专爱写戏讽刺世态的莫里哀。他是一个法国人,离而今也有三百多年了。他写“夫人学堂”攻击男权社会的妇女教育。统治阶级人物为了反击起见,找人写了一出“画家像赞”揶揄他。人家以为他非藏起来不可了,不料他花最高票价,坐到台旁,不声不响,“和旁人一道笑他们刻画出来的他的形象”。(——他自己的话。)
如今我们是不是全会看戏了呢?如果我们个个“宰相肚里好撑船”,胸襟宽阔,只要剧作家的目的是在促使社会主义社会早日实现,那怕是讽刺自己,我们也肯恢恢大度,敬陪一笑,岂不是太好的事么?
不是吗?为了更广的讽刺意义,为了未来弟妹,为了我们的事业,小小“猴儿”在“剧本”月刊之后,又在“文艺报”过关。我们全会看戏了,所以一定要为“猴儿”撑腰。因为和它一同过关的,将有许许多多优秀讽刺作品,甚至于整个剧种(从讽刺短剧到世态喜剧)。


第8版()
专栏:

读者中来
给电影院工作人员休息时间!
太原市各电影院,长期存在着无限制的加班加点的现象,使得工作人员过度疲劳,不但没有法定假日的休息,也很少有时间来从事学习和料理家务,因此同志们经常苦恼。有的女同志因为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想把孩子送给别人。无限制的加班加点的实例是很多的。新片展览周期间,有的影院多到每天放九场或十场电影,工作人员从早上五、六点钟起一直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才能休息,电影院的会也很多。如今年四月开展放映、组织观众、宣传、服务态度的“四好”运动的时候,影院每天就是放映、开会,开会、放映。大众电影院有一天放了五场电影,映前映后就开了三次会。有一次直开到半夜十二点多,有些孩子多的母亲睡觉时已经两点钟了。
电影院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很低,工资最低的售票员,每月只拿二十多元。有的女售票员,因为长期睡眠不足,生下孩子来没有奶吃,只得订牛奶,加上糖果,饼干和雇保姆的费用,一个月就得花去三十几元,拿的工资,连一个孩子都养不起,更别说自己了。
为什么政府禁止经常加班加点和关于工资福利的规定或法令,总是贯彻不到太原市电影院来的?
一读者
千篇一律的内容提要
现在各个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作品都有“内容提要”或“内容介绍”。这对于读者来说是很需要的。但是,写法上却近于千篇一律,总是什么“语言精炼、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和教育作用”,“对青年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是写农村的,总是说:反映了农民新旧思想的斗争。如果是工厂的,就是歌颂了工业战线上的新人新事,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忘我的劳动,等等。我们希望出版社注意一下内容提要的写法,使它短小精干、文字有生气。 张国华
表示没有
南京图书馆颐和路分馆的报纸杂志阅览室里有一排黑色的放杂志的木架子,上面一格一格的贴着白纸黑字的杂志名签。有一张名签分明写着“考古学报”四个字,其下又用图钉钉着一张小卡片,卡片上有话写道:“要看此杂志请向借阅处借阅”。我是要看这份杂志的,于是填好借书条交给管理借阅的人。那位工作人员一看借书条就说“待我查一查。”他到办公桌上一查之后告诉我:“这份杂志一直就没有来过。”
“阅览室的杂志架上明明写着可到借阅处借阅的怎么没有呢?”我说。
“我们这样就是表示没有这份杂志。” 三 明


第8版()
专栏:

讽刺性民歌
袁水拍
长久离开农村,听不到农民的歌谣,又很少去听音乐会,而收音机里的音乐又似乎缺少这一门类(有一点,但少新鲜的),于是当我偶然听到浙江民间音乐歌唱团演唱的民歌(录音)的时候,竟高兴得叫起来了!
来自温州、金华、乐清、淳安、建德、泰顺、东阳等地的十来支没有作者姓名的短歌,无论在歌词、曲调以及演唱方面,都具有生活气息浓厚和情绪饱满的特点。多数是女声的独唱或齐唱。她们的声音好像是直接从心里蹦出来的。我仿佛看见她们欢笑活跃的一群,在南方的艳丽的大自然里,心境开朗地高唱着她们对生活的颂歌,也毫无顾忌地对周围世界表达她们的看法,给予评介。而后面的一类——讽刺歌,由于我自己更少听到,就更加觉得新鲜可喜了。
多么泼辣,多么痛快,又多么简洁!人物形象刻划得又是何等鲜明、突出(在篇幅极短的条件下)!有一首题为“李有松”,少女们为了自己的一个同伴被剥夺婚姻自主的权利而鸣不平,甚至毫不客气地讽刺起来了,骂起来了!可以设想,那个李家庄的李有松,以及类似李有松的那种“老古董”们,在这样的歌声下,是极其难堪的。社会变了,他却还是一个人孤独地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做白日梦!结果,胜利的显然不是他,而是新的一代。“故事”结局虽则没有详细叙明,却看得出,那老头儿毕竟落得一个“两手空空”束手无策,只好抹抹自己的胡子!
另一首同样短小的温州民歌讽刺一个只爱打扮不会劳动的姑娘,也很有情趣。
除了讽刺性的民歌以外,我所听到的浙江民间音乐团的节目中,还有东阳的“韭菜歌”(歌唱爱情),建德的“采茶歌”和金华的“小弟歌”(两首均歌唱劳动),以及其他以当地名胜、风俗习惯为题材的民歌,也大都是动听的,别有风味的。
听说它们将要作为全国音乐周的节目参加演出,作为听众之一,我乐于记下我的感想,用来告诉和我一样的音乐的外行和爱好者。


第8版()
专栏:

做父母—这是第二职业
——话剧“玛申卡”小记
陈心
“做父母——这也是职业……是每一个有孩子的人的第二职业,这个第二职业也就是教育新生一代公民的艺术。”
奥卡耀莫夫院士的这几句话,不仅激动观众的心弦,也更启发我们深深的思索,深深的反省。
这位老科学家终于明白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父亲,但是却“毁坏了儿子的一生”。他研究了五十年的古文字学,到老才由于孙女儿玛申卡而被一种新的科学吸引了,那就是做父母的科学。为了这,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止不住自己的激动要给共青团真理报写稿。
奥卡耀莫夫院士沉重地说:“我用拳头敲着贵重的钢琴,并且一生都以为我是在弹钢琴”?这一句相当有重量的话,值得每个父亲母亲沉思。
*
玛申卡的母亲维拉·米哈依洛夫娜,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扔开了女儿;而当她终于感到只能在女儿身上寻找幸福的时候,幸福已经离开她很远了。
维拉·米哈依洛夫娜有她自己的值得同情的遭遇。可是无论如何,在对待女儿这一件事上,她错了。
人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最关心孩子的。实际上,他们只是考虑自己的愿望,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生活。
他们只是想到:儿女是属于自己的。而没有想到儿女是国家的新生一代的公民。
*
是的,也还有一种根本没想到自己的神圣责任的人。他以为,对子女的责任,就是送他们进学校,给他们钱花,如此而已。
且看杜曼斯基父子吧。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像照镜子似地在儿子身上找到影子。在小维克托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杜曼斯基的虚伪、自私和庸俗。可是,我们能责怪小维克托尔么?当然,有团的组织在帮助他,教育他;如果做父亲的人给与儿子的不是消极的、足以抵销了进步因素的影响,而是相反的,儿子的进步岂不是要快得多么?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应该随着封建制度的消灭而消灭。我以为,现在应该说:“天下没有坏的孩子,只有坏的父母。”
*
列昂尼特这个人物,使人喜爱,也使人感动。他那么真挚地爱护玛申卡,就像对自己的妹妹、自己的女儿一样。为什么这样?这个英姿勃发的地质工作者当然不是为了像少女玛申卡那样天真地向往着的爱情,而是为了对年青一代的关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无私的、无微不至的体贴,这种对未来的共产主义建设者的深厚的爱和殷切的期望,岂不正是我们这社会里的一种极其崇高的美德吗?
所有的孩子,都跟玛申卡一样,虽然“生活在四堵墙里面”,但是他们的生活,不仅是家庭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心他们。
可惜的是,我们的社会里,列昂尼特还不够多。
*
所以说:应该感谢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将这个苏联名剧送到中国舞台上。这个戏,与其说是“儿童剧”,毋宁说是“成人剧”,它对每一个成年人(不管他有没有孩子)都是一本丰富而又生动的生活教科书。(附图片)
左图:玛申卡鼓起勇气,为祖父朗读狄更斯的小说,引起了祖父对青年时代的回忆,祖孙间的隔阂打破了。
新华社记者 章梅摄


第8版()
专栏:

短篇不短
 王占英
现在有些短篇小说,动不动就是万把字。明明故事短,硬要拉长,明明话不多,硬是往上凑。看上千把字,才只看到一幅夜景,或者才听到一片风雨声。
我们是多么渴望着读到像鲁迅、契呵夫的那些短篇啊!在两千多字的篇幅里,故事那么吸引人,人物那么栩栩如生,通篇结结实实,字字掷地作金石声。——然而,现在这种短篇几乎绝迹了。
这大抵是“短”工不足,而以长为能事。评论短篇小说的文字,也很少注意这个问题。
该短的短篇而不短,对读者来说,实在是一件不能原谅的事。


第8版()
专栏:

可喜的开端
杨西文
经常为观众所注目的电影宣传画里面,最近出现了一幅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宣传画——画家蒋兆和为影片“马兰花开”创作的宣传画。
我们的电影宣传画的制作水平是不高的。有些还脱离不了旧商业广告画的庸俗作风,有的却是生硬地搬弄西洋广告画的形式,因此出现在画面上的,常是一些跟影片内容关联极少的男女拥抱的场面,或者就是影片中某一镜头的原样翻版;没有什么艺术构思,形式,色调也一般化。这样的电影宣传画,看起来真使人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画家还没有重视电影宣传画,直到“马兰花开”的宣传画出现以前,还没有多少美术家参加这个工作。在“波兰宣传画和书籍插画展览会”上,我们看到了波兰画家为影片“最后阶段”、“失去了的童年”、“钦差大臣”等所作的具有高度艺术技术的宣传画的实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马兰花开”的宣传画吧。画面中心是影片主人公——马兰的朴素、优美的肖像。画家以其熟练的技巧,在着力于描绘人物外形特征的同时,也传达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从这个人物形象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年轻妇女,而不是一个死板的、无生气的画像。在画面的次要地位,画家又衬托地描绘了推土机和马兰花,这些细致的描写,不但概括地表现了影片的主题思想,也把影片的富有诗意的名字——
“马兰花开”很好地烘托了出来。整个画面是简洁而美丽的,结构也非常匀称。这幅画是用我国传统的彩墨画技法来绘制的,可以说是一幅具有民族风格的电影宣传画。
画家蒋兆和为“马兰花开”创作的宣传画,是一个可喜的开端。这幅画说明画家已经开始注意电影宣传画这种艺术形式,它预示着在这一艺术园地里,将开出鲜艳的花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