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尼赫鲁总理呼吁放弃冷战政策
强调处理裁军问题不能抛开中国
希望同铁托和纳赛尔的会谈有助于沟通国际分歧
新华社14日讯 伦敦消息:印度总理尼赫鲁十三日在离开英国去西德以前在伦敦机场上向记者说:在目前世界局势下,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放弃冷战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适合现代的情况的,如果你放弃了热战的办法,那末冷战就没有用处的了。”
他说,其次,“十分重要的是:中国的人民政府必须有代表参加联合国。不然的话,远东的一切问题就无法获得适当的处理。”他又说,在他看来,如果要处理裁军问题的话,显然“你不能抛开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指中国)”。
有记者问:“你上周在伦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不喜欢用中立这个字眼来解释你的国家的外交政策,你愿意下一个最后的定义吗?”尼赫鲁回答说,印度的政策是“一个打算同所有国家做朋友而不敌视任何国家的国家所采取的积极的、独立的政策”。
有记者问到,即将举行的他同铁托和阿卜杜勒·纳赛尔的会谈是否有助于沟通世界政局中的分歧,尼赫鲁说,他希望他们所做的一切事都有助于沟通分歧,但是“我们心中并没有抱着什么具体的目标,只是要了解一般的局势”。
尼赫鲁在谈到塞浦路斯问题时说,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印度支持英国政府的问题。“我们将实事求是地独立判断局势”。他又说,塞浦路斯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印度显然赞成自由,反对暴力。但是这个问题非常困难,随便提出建议是相当鲁莽的。
尼赫鲁谈到在伦敦同其他英联邦总理所进行的会谈时说,最有益的一部分是“我们大家在一起的会谈”。


第6版()
专栏:

印报斥杜勒斯攻击中立主义
据新华社新德里14日电 “印度时报”昨天在一篇题为“杜勒斯又来了”的文章中驳斥了杜勒斯最近又一次攻击中立主义的谈话。
这家报纸说:“杜勒斯认为中立国家是‘非常少’的。这典型地而且完完全全地是他自己的看法,因为大家都承认,参加万隆会议的国家大多数都曾经受到而且现在仍然受到‘中立’情绪的鼓舞。”
这家报纸接着驳斥杜勒斯的另一个论点说:“联合国会员资格和不参加集团之间也决没有任何不可调和的地方。这种会员资格并不使任何国家有义务要参加联盟和集团,如果说有任何抵触的话,那末这种抵触就一定是在那样一些国家的政策里面,这些国家虽然是(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的会员,但是却在联合国以外在所谓区域性防御安排中寻求安全。”
文章在指出美国官方负责人关于中立主义的谈话已经陷于明显的混乱状态以后问道:“美国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卿对‘中立,所下的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定义,究竟那一个反映美国政府的官方政策呢?”


第6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时报”说
杜勒斯以己度人才是“不道德的”
据新华社雅加达13日电 有影响的英文日报“印度尼西亚时报”今天发表社论抨击杜勒斯关于苏联援助的谈话是“无礼的”。
社论说:“我们的确替美国领袖们难过……杜勒斯先生和尼克松先生原不可能指望印度尼西亚、印度和其他中立国家会让自己受到恫吓……而这正是这种谈话的实际用意所在……这种不客气的或者不如说是无礼的谈话反过来一定会败坏美国在这些国家中的地位和声望”。
社论最后说,“根据自己的恐惧和怀疑来判断另一个人,肯定是——用杜勒斯自己的得意的字眼来说——不道德的。”


第6版()
专栏:

汉弗莱指责美国政府领导人
不该在中立主义问题上说话互相矛盾
据新华社14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汉弗莱十三日指责总统艾森豪威尔、尼克松和杜勒斯在中立主义这个重要问题上发表相互矛盾的言论。
艾森豪威尔曾经表示要尊重别国执行中立主义政策,而尼克松和杜勒斯则猛烈攻击中立主义政策。汉弗莱说:这种情况反映出政府的混乱,“异常缺乏行政领导”。他指责政府没有拟出一贯的政策。
他说:“如果世界其余部分变得相信(某些人已经这样相信了),美国外交政策听由一些不机敏的政客的轻浮和只图权宜之计的办法去处理,那么,付出的代价将是不可衡量的。”
合众社记者汉斯莱报道,某些美国的盟国、特别是英国对由于美国立场的混乱在亚洲造成的局势感到不安。


第6版()
专栏:

美参议员曼斯菲尔德不满美国在远东进行战争赌博
据新华社13日讯 华盛顿消息:最近曾经在远东广泛旅行的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曼斯菲尔德七月十二日在参议院发表长篇演说,要求全面地重新估计美国在远东的政策。他认为,美国所实行的政策在亚洲愈来愈失去人心,因此现在必须寻求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曼斯菲尔德认为,美国政府目前在远东奉行的政策包含着导致战争的危险。他说,艾森豪威尔政府比以前的民主党政府“更加鲁莽地”在远东“冒大规模战争的危险来进行赌博”。曼斯菲尔德在指出朝鲜停战的不稳定以后说,“在台湾,存在着一种比这更危险的局势。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所讲的话比使用的智慧要多,发表的新闻比决策行动要多。”
曼斯菲尔德对美国最近同菲律宾和日本的关系恶化表示忧虑。
曼斯菲尔德还说:“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日本的关系中发生了紧张状态。日本人还没有发展起自己的防御部队。但是在日本却滋长着一种日益强烈的对于在防务方面继续依靠美国的愤慨。日本人还在竭力要求归还小笠原群岛和冲绳岛……此外还表示对于他们同共产党中国的贸易所受到的限制愈来愈感到不耐烦”。
曼斯菲尔德在演说中并没有提出什么关于改变美国对远东政策的具体建议。他只是警告说,“美国对远东或任何地区的政策不能以油腔滑调的时髦话和巧妙的空话为根据”,而必须从“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出发。


第6版()
专栏:

摩洛哥申请加入联合国
新华社14日讯 纽约消息:联合国总部七月十三日宣布:摩洛哥外交大臣贝拉弗里杰写信给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提出摩洛哥要求加入联合国的申请。贝拉弗里杰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它的下一次会议上考虑摩洛哥的申请。


第6版()
专栏:

旧阴谋不甘丢弃 新形势难以抗拒
华盛顿在对苏政策上陷于混乱
——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公报”如此说——
据新华社14日讯 华盛顿消息:定在明天出版的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公报”说,美国在重新审查它对苏联的政策的问题上,正在发生混乱。
这家杂志刊载的史坦福的一篇文章里综述了美国盟国和美国政府内部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
他说,“政府领袖们接到了美国的盟友们关于如何对付俄国的一大堆意见。但是遗憾的是,这种意见是互相矛盾的。例如,西德总理阿登纳访问首都,劝告对莫斯科采取一种强硬的、怀疑的态度,而法国外长比诺来访问时,皮包里满是主张和平共处的论据。
“政府内部在如何对付克里姆林的和平姿态的问题上也是有分歧的。国务卿杜勒斯劝告继续执行一项他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收到效果的政策;但是史塔生却要求同苏联有较多的和较广泛的合作和交往。杜勒斯和阿登纳主张继续执行老的方针,而史塔生和比诺却竭力要求采取新方针。”
还有两个因素加剧了华盛顿的混乱,一个因素是总统的患病,另一个因素同即将到来的选举有关。
但是,这篇文章又着重指出,“正像有一些重要的因素在发生作用使美国对俄国的态度保持现状一样,也有另外一些因素在坚定不移地迫使有所改变。因素之一是世界舆论的趋势、世界中立国的趋势、我们盟友在数量上越来越多的趋势。由于英国人、法国人、南斯拉夫人、意大利人、印度人和其他等要求华盛顿接受莫斯科的橄榄枝,这种压力能够变成为不可抵拒的;而早晚华盛顿可能发现自己陷入这种普遍的趋势里。”
史坦福认为,在目前公认的原子僵局下,“美国除了同莫斯科求得一项解决而外,的确别无他法,不管谈判可能是多么徒劳无益。但是这意味着同俄国人联系、讨论,互派人员。”
史坦福的结论是:如果短期的因素似乎说明美国对待苏联的态度没有什么改变的话,那么长期的因素似乎是表明美国要不得不接受某种形式的共处。


第6版()
专栏:

吴庭艳诱杀和好教军队首领黎光永
据新华社河内14日电 西贡消息:吴庭艳当局七月十二日在西贡西南的芹苴用断头机处决了和好教军队的首领黎光永。
绰号三断(即巴卡特)的黎光永是在今年四月间被吴庭艳军队俘获的。他率领的几千名军队曾经给吴庭艳政权以很大的威胁。为了肃清这支反对派的军队,吴庭艳曾经出动了大量美国装备的军队在南越的西部地区进行长期的围剿。
据西贡的消息透露,吴庭艳是用阴谋捕获黎光永的。在捉住黎光永以前,吴庭艳曾经派人同他谈判停战条件。在谈判过程中,吴庭艳就设下圈套,埋伏好军队和特务人员,把没有防备的黎光永和他的随从人员抓住了。
在黎光永被捕后,零星的和好教武装继续在越南西部活动。


第6版()
专栏:

美国不让日本放宽对中国禁运
新华社14日讯 据共同社华盛顿消息,美国政府当局在十二日发表谈话,表示拒绝日本放宽对中国禁运限制的要求。
美国当局说,在两个月以前,日本和美国就在华盛顿谈判放宽对中国的禁运限制问题。美国也在考虑日本厂商要求准许扩大对中国贸易的意见。它又说,但是,美国不认为日本会毁弃过去它同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密切合作。
对于美国政府当局的这个谈话,日本方面权威人士说,美国的态度依然是强硬的。在短期内,美国不会改变态度。


第6版()
专栏:

“纽约时报”记者向泰国政府道歉
据新华社14日讯 泰国警察总监乃炮·是耶暖七月十一日宣布,不久前由于撰写侮辱泰国政府的文章而激起泰国舆论和官方的强烈反感的“纽约时报”记者罗伯特·艾尔登已经向泰国政府道了歉。


第6版()
专栏:

反对李承晚的暴虐统治和奴役教育
南朝鲜接连发生罢工罢课斗争
新华社平壤14日电 汉城消息,最近南朝鲜接连发生了反对李承晚暴虐统治的罢工、罢课和要求保障人权的斗争。
据南朝鲜报刊报道,庆尚南道水泥工厂建设工地工人五百人曾经举行罢工要求改善待遇。工人提出了提高工资和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七项要求,但都被承包这项工程的美国公司方面拒绝,美国公司并且还用解雇来威胁罢工工人。在这之前,大邱纺织工厂四百多工人举行了反对厂方解雇工人的示威,这一斗争得到另外六百多工人的支持。示威队伍虽然被警察武力解散,但斗争还在继续着。
在大田、议政府等车站曾经发生了铁路员工遭到警察以手枪威胁和被殴打的事件。铁路员工对这种蹂躏人权的行为非常愤怒,他们一致决议要求当局惩办这些不法警察。在庆尚北道安东地区,二百二十名铁路工人在六月间举行了反对饥饿政策的示威游行。他们沿路高喊“饿得活不下去”的口号,要求当局配给粮食。
在七月十日,汉城齿科大学全体学生开始罢课,以驱逐奉行殖民奴役教育政策的教授离开学校,学生们表示将坚持罢课到胜利为止。


第6版()
专栏:读者论坛

尼克松的惆怅
最近,尼克松带着颇为惆怅的心情说,美国在对待苏联的“和平行动”上面临着“痛苦的进退两难局面”。是什么原因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如果拒绝这些行动,许多国家就会把我们看成是战争贩子;而如果加以接受,我们就可能削弱我们的联盟”。
这段话是值得玩味的。首先,尼克松承认了苏联在采取和平行动;苏联一贯采取和平行动,这本来是最明显不过的事实。但是美国一些高级官员如杜勒斯之流却一直胡诌什么“苏联的侵略威胁”。副总统的话对于这些呓语是绝妙的讽刺。
美国一直想把自己打扮成温柔敦厚的“和平女神”,“和平”之类漂亮的字眼也被“威慑政策”的执行者背得烂熟。尼克松现在却承认许多国家“会把我们看成是战争贩子”。可是他还不老实。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似乎是:美国会被看作战争贩子,——而现在呢?还不是。用一个“如果……就会”的连词就想卸掉全世界人民的公正裁判是不可能的。死于美国炸弹的朝鲜孩子的鲜血还没有干,星条旗的军舰还盘踞在我国的台湾,……如果美国真的不想做战争贩子,就应该赶快接受苏联和我国的和平行动。美国只有采取积极的、具体的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措施,才能得到人们的谅解。
如果美国接受苏联的和平行动,是否如尼克松说的“可能削弱我们的联盟”呢?美国的“朋友”们对于美国的“冷战”政策已经不感兴趣,并且日益不满了。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制造紧张局势,毒化国际气氛,那么,美国的“朋友”们是不会像从前那样听话的。英国首相艾登表示要为美国苏联之间建造“桥梁”。法国外长比诺认为法国外交的主要努力应该争取“消除冷战”,并说对同盟的忠诚不应该带有过份的性质。愈来愈多的国家冲破了“禁运”的限制,愈来愈多的国家要求美国撤出在它们国土上的军事基地……当美国的“朋友”们感觉到应该消除冷战的时候,美国却拉着他们向相反的方向跑,这样做能“巩固”美国和他们的“联盟”吗?
那末,究竟是什么使美国面临着“痛苦的进退两难局面”呢?尼克松没有回答。尼克松还不坦白,他尚有“衷肠”未“诉”。让我们来代他说一遍吧:“过去我们拒绝了苏联的和平行动,制造国际紧张局势,因此我们被全世界人民称为战争贩子,我们遭到惨重的失败。看来这个政策是很难照老样子执行下去了。可是,如果我们接受了苏联的和平行动,那么,我们华尔街的巨大利润将随冷战的冰块消融。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怎么办呢?尼克松感到惆怅了。
上海复旦大学 彭建安


第6版()
专栏:

美国害怕台湾当局接受我国政府和平解放台湾的号召,使它再也不能保持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尼克松说:“今年气候不好,只怕炮弹发潮。” 华君武


第6版()
专栏:

比诺公开扬言
法军要继续留在突摩两国
据新华社13日讯 巴黎消息:法国外交部长比诺七月十二日在国民议会讨论北非局势的时候重申,法军不准备撤出突尼斯,也不准备放弃在摩洛哥的行动自由。
比诺说,关于法国和突尼斯相互关系的谈判已经遭遇严重困难,因为突尼斯首相发表了要求法军撤离的声明。他表示,法国政府不能接受这个声明。“法国不能同意把法国部队撤出作为地中海防御重要因素的比塞大(突尼斯)”。
比诺在谈到法国同摩洛哥的关系的时候说,法摩谈判正在继续进行。他表示希望赶快解决法摩军事合作问题。同时他表示,法国军队不能丧失在摩洛哥的行动自由,因为需要“保卫”阿尔及利亚。


第6版()
专栏:

欧游散记
赵风
(十二)
北方的威尼斯
荷兰的京城阿姆斯特丹,有着和威尼斯相像的运河,在街道上,岸上奔驰着汽车,运河上拥挤着游艇和货船。和威尼斯不同的是,这个城市到处可以看到现代建筑物和十七、八世纪的楼房并列在一起,形成了尖锐的对照,不像威尼斯的大运河上,尽是一色的古式建筑,显得那么古趣盎然。
在运河的两岸,老式的荷兰房子的最高一层总是货仓,在墙上安有一根铁的棍子,下面悬着一个滑车,人们可以从船上把货物絟在绳子上用滑车拉到楼房的最高一层处,在窗口和仓门就能把货物搬到楼房里去。据说,从前的阿姆斯特丹妇女要选择丈夫的时候,只要看看这家楼上仓门和滑车的数目多少,便可以推测自己的求婚者的家境如何了。这种滑车直到现在还是荷兰建筑物的不可少的装饰。因为,现代建筑的最高一层早已不用作货仓,甚至房子也不是建筑在运河的岸上了,但这些房子仍然安装着一个铁棍和滑车。不过,我们的荷兰朋友幽默地告诉我们:“现代的荷兰妇女早已不能单从仓门和滑车的数目来衡量求婚者的财富了。因为,对于现代人来说,住宅楼上的货仓再大也装不了许多货物的”。
壮观的海岸大堤
荷兰的水利建设是很好的。荷兰人民和大海作了长期的斗争。运河像渔网一样,水利驯服地为人们推动着巨大的风磨。在乡村,到处是很肥沃的牧场,到处是成群的荷兰牛。人们告诉我们,如果荷兰的水利系统被破坏了,海水将会倒灌进来,许多地方将成泽国。
到荷兰游览的外国人一定要去看一看有名的海岸大堤的。在这个长达几十公里的大堤上,可以开驶汽车;堤身高约二十公尺,宽也有十八公尺。潮水上涨的时候,坐在堤上特设的饭馆喝着茶,听潮水在窗口下敲打,别有风趣。


第6版()
专栏:

变沙漠为良田
——埃及解放省访问记——
廖训振
汽车在修筑在一片大沙漠里的柏油路上奔驰。连续两个多钟头,两旁几乎看不见一棵树或一滴水,只有几座破旧的英国兵房,或者偶然出现一群骆驼。沙漠的四周显得如此枯燥,缺乏生命和活力。我们一行十人都怀着同样奇异和向往的心情,急于想要知道究竟埃及人民是在怎样进行艰巨的尝试,把沙漠改造成良田。
前面突然出现了草绿色的树林和园地。几分钟以后,车子停住了,解放省交际处长拉基特先生早在那里等候我们了。
解放省省长侯赛尼少校满面笑容地在会客室和我们会面,他首先热情地祝贺我们两个国家开始了新的外交关系,他说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他请我们坐下后继续说:“来到这里就好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不要客气,你们可以尽量问你们所想要知道的东西。对你们来说,我们这里没有什么秘密,拉基特先生会给你们详细介绍,然后陪你们参观。”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埃及绝大部分的土地是沙漠,全国面积约三亿二千万费丹(费丹是埃及土地计算单位,每费丹相当于中国六·三亩),而耕地面积只占六百多万费丹。全国人口从1930年的一千二百万增至二千二百万,平均每人占耕地面积约为0.8中国亩。埃及政府在三年前就决定要开垦沙漠,首先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南方的一块沙漠上开垦,按照计划,在十五年内要开垦一百二十万费丹土地。这里成立一个新省,名叫解放省。在这个省里将建立十八个区,每个区包括八十个村,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工厂,如水泥厂、发电厂、制管厂、罐头厂、制冰厂等等,构成埃及一个新型的工农业中心。
现在,第一个村庄已经建立起来了,名叫奥姆·萨巴村,借以纪念一位年老的埃及女烈士,1952年她曾在苏彝士运河区英勇反抗英军,后来壮烈牺牲。这个村庄现在是全省行政中心,住着政府工作人员,并设有学校、医院、教堂、商店、邮局、电话局等等。每个村庄,他们计划要容纳二百三十户,平均每户四个人。
第二个村庄也建立起来了,叫奥马·查欣村,这也是一个烈士的名字。他是一位大学生,在1952年初组织学生游击队袭击了苏彝士运河区的英军,被英军逮捕枪杀。这个村庄现在是一个学员训练班:凡是要到解放省来工作的人,经过挑选以后,首先要在这里训练。学员来源一般是退伍军人,人口稠密地区的失业者和贫困农民。挑选条件相当高。学员受半年的训练,毕业后再移到另一个村庄去开辟他们新的工作和生活。
在这两个新村中,我们看到许多工人正在操纵着巨大的挖土机和压路机,在填平沙漠,以便种植农作物。几千年来从没有足迹踏过的辽阔沙漠,经过人工的开垦和科学的实验,证明这里的土壤是适于种植农作物的。小麦第一次在沙漠里生长出来了,甜瓜、黄瓜、扁豆、番茄、杨梅、花生、土豆、蕃薯,已大量出产并在市场出售,质量获得好评。花生、土豆已先后出口到德国和英国去。他们还计划要种十万棵芒果树和十万棵桔子树,一千费丹的瓜和大量的蔬菜,供应人民需要。
要把毫无生命的沙漠变成良田,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工程。但是,埃及人民并没有向这些困难低头。他们这样说:当他们决定要向沙漠进攻时,他们所带的武器就是科学、决心、信心和现代化的机械。的确,他们动员了一批勇敢的脑力劳动者,到目前为止,有八十二个科学家和大学教授参加了这个工作。他们组织了一批生力军,到现在已有工人一万四千人,他们组成一支机械化的队伍:九十匹马力的压路机每天要移动六百立方米沙漠,每个挖泥机每天要挖掘五百立方米的运河和水道。开垦工作正在以每天开垦五十费丹的速度进行着,到现在已有一万费丹土地被开垦,计划到明年六月底止要达到二万四千费丹。
水,是沙漠的生命。这里的人们用下面的几个办法来解决它:第一,是从尼罗河开了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水道,引水进来。水道用特制水泥砖砌成,防止在沙质土壤里漏水。第二,钻井,从五十公尺深的地下抽水。已经开了十五个直径十八英寸的自流井,每个井都足够灌溉一百五十费丹土地,平均每小时可出水八百立方公尺。第三,建立抽水站,从水道里抽水去灌溉。已建成了五个站,每个站可供应七百费丹。村里有自己的水塔: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约二十五公尺高,容量六十立方公尺。除水以外,在巴的亚附近还建立了一个主要的发电站,这个发电站的位置在二万四千费丹的中部,发的电可以供给照明、开动机器和抽水之用。
我们还参观了植物实验室,修理工厂和机械仓库。他们带我们看了中国政府赠送给他们的农业机械和电力机械。他们说,一旦新的工厂建成,这些动力机器就要搬进去用了。他们希望将来能够进口大量的中国机器和零件来开发这块沙漠。
开垦辽阔的沙漠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饲养家禽,发展牧畜是取得肥料的重要来源之一。解放省在这方面也很注意。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牧场和饲养园。他们计划每个村都要养四千只鸡,四千只兔子,一百十二头混种牛,二百头羊,这个计划已经首先在奥姆·萨巴村实现了。他们进口了大批外国母牛和当地的牛配种,提高奶的产量,使每头牛每天可产奶约六十磅。他们还鼓励养蜜蜂,每家每年至少产五十磅蜂蜜。蜂种和设备,由政府供应。因此,饲养家禽,发展牧畜,不仅可以获得肥料,而且供应了居民的需要,如牛奶、肉类、蛋等,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
解放省开垦的计划是巨大的,并且已做出了一些成绩。当然困难也不少。解放省省长这样说:“埃及人民长期受着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压迫,他们丧失了自信和自尊,我们要用事实来证明伟大的埃及人民的子孙是有办法的,是能够创造奇迹的。因此,这个工程,就完全是用埃及人民的双手干起来的,他们负责设计、施工和基本投资,不依靠外援。美国曾经四次企图拨款想在这块土地上插进美国的手,但都被我们严正地拒绝了。我们的做法,也许有些人不喜欢,但我们要坚决做下去。”(附图片)
水流经过了解放省的沙漠,河渠两边长出茂盛的庄稼。
解放省的年轻的农业工人在课室中学习文化和技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