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湖南江西农民开展群众性抗旱斗争
本报讯 湖南省广大农民正在向干旱和虫害作斗争。近二十多天来,全省大部地区均未落雨,有三百多万亩稻田缺水,其中有三十万亩已干得裂了缝。同时,全省有三百万亩田发生了各种虫害。湖南省今年扩种的一千五百万亩双季稻的早稻已接近成熟,丰收在望,最近的干旱和虫害,严重影响中稻和晚稻的增产。在受到干旱和虫害威胁的地区,大规模的向灾害斗争的行动已全面展开,全省二百四十个抽水机站的多台抽水机,正全部开动,一切水库、虹吸管等水利设备也全部利用起来。常德专区在六月底发动九十多万群众车水抗旱、百分之六十的稻田已解除旱灾威胁。黔阳县沅江农业社在抗旱中找到三处水源,修补了小渠道,全社稻田已可以得到足够用水。和抗旱同时,各地农民在治虫中也收到了成绩,醴陵、岳阳、攸县四百多个农业社,充分利用药械治虫,并发动群众捕灭,二十二万多亩田的虫害已经消灭。现在,湖南天气仍是久晴不雨,旱情仍在发展,各级领导机关正在继续组织力量,向自然灾害斗争。
本报讯 江西省二十天来除个别地区曾降暴雨外,其他各地都未降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受旱面积已达百万亩以上。为制止旱象继续扩大,战胜干旱威胁,确保早稻丰收,中、晚稻的生长良好,以及二季晚稻和其它各种秋熟作物能及时完成播种和栽植任务,各地均把领导群众开展抗旱防旱斗争,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之一,中共吉安地委已两度紧急指示各县,要求停止一切会议,深入乡村领导群众抗旱,并提出了“全党动手,书记带头,不战胜干旱,决不收兵”的口号。并抽调了八十名干部下乡,各县均成立了抗旱指挥部领导抗旱防旱工作。各地中共地、县委委员大都率领干部下乡领导群众抗旱。目前,各受旱地区已掀起了万人千车的群众性抗旱运动,在“车水如车谷、一滴水一粒谷”的行动口号下各地都要求做到“人停车不停,有旱不收兵”和“有旱则抗,无旱则防”,保证全面丰收。南昌专区全区每天参加抗旱斗争的人数已达二十六万多人,出动水车、足车等抗旱工具七万多件。仅丰城一县每天就出动男女劳力七万多人,各种抗旱工具三万多件,全县十八部抽水机正日夜运转不停的帮助群众车水抗旱。由于群众大力抢救,全专区已挽救受干旱威胁的水稻四十八万多亩。


第3版()
专栏:

甘肃河西走廊新棉区建成一座大型洼地水库
据新华社兰州11日电 甘肃省河西走廊产棉区民勤县一块七平方公里的洼地,现在已经变成一座水库。这座水库的蓄水量达一千三百二十七万九千多立方公尺。这座水库叫做西马湖水库,筑有长六千多公尺、高四点五公尺的围堤,有用钢筋混凝土修成的进水闸和出水闸。
民勤县的石羊河流域今年第一次种植棉花十万亩,是目前河西走廊植棉最多的一个地区。石羊河是由祁连山雪水汇集而成的,因此随着天气的变化,河水经常忽大忽小,影响农田灌溉。西马湖水库引蓄石羊河流水后,除使现有十万亩棉田在石羊河枯水期间也能得到灌溉外,还可以直接供给六万亩农田用水,扩大植棉面积。
据新华社兰州11日电 甘肃省中部经常遭受干旱威胁的永登、皋兰两县,正在兴修一条大型的灌溉渠道。
这条渠道起自永登县的满城附近,向东伸入皋兰县内,全长七十多公里。在渠身穿过山坳的地方,要凿数座隧洞和劈开二十公尺到三十公尺高的山咀,还要兴修两座土坝和二百六十多个涵洞、泄水闸、陡坡等大小建筑物。
明年这条渠道完工后,引用庄浪河水可以灌溉三十八万亩土地,每年估计可增产粮食七千一百多万斤。


第3版()
专栏:

湖北·安徽·江西用飞机除治红铃虫
新华社武汉11日电 长江两岸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棉花红铃虫联防区,今天开始用飞机喷洒除红铃虫的二二三乳剂。
今天早晨,一架草绿色的“安二”型飞机,迎着朝阳飞到湖北省黄梅县一片碧绿的棉田上空。它以每两分半钟喷洒五百亩棉田的速度,把大量的二二三乳剂喷洒在普遍现蕾的棉苗上。另一架飞机现在正在安徽省宿松县棉区,作地形和棉田分布情况的勘察飞行,准备喷洒。
湖北省黄梅县、安徽省宿松县和江西省彭泽县一带,是长江沿岸著名棉区之一。过去这一带的棉花,由于红铃虫危害严重,经常要减产两成到三成。为此,今年这里成立了鄂皖赣三省棉花红铃虫联防区。据联防棉区十八个虫情预测预报点报告,最近这一带棉区生长良好,但第一代红铃虫正在普遍发生,有的已经开始进入花蕾。于是,农业部门决定用飞机普遍喷洒药剂,以求彻底扑灭。


第3版()
专栏:

温州连作早稻丰收
本报讯 浙江省温州专区三百一十万亩早稻获得大丰收。据农业部门调查,全专区早稻总产量可达十一亿斤,比去年增产43%。全省闻名的水稻丰产区温岭县泽国区七万亩早稻,每亩可产600斤。加上晚稻产量,今年全区稻田每亩可产一千斤。
温州专区的农民,把双季间作改为双季连作以后,每亩可增产粮食一百五十至二百斤。


第3版()
专栏:

新疆农民大量种植各种菜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日电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即将修建的兰新铁路的沿线地区,各族农民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哈密、吐鲁番、昌吉等地农民,正在着手增辟菜园和播种白菜、萝卜、蒜、葱等各种菜蔬;有些地区还将重点建立温室、温床,扩大生产韭黄、蒜苗和番茄等冬季鲜菜。
从哈密到乌苏十多个县,即将新辟数千亩菜园,在今年九月到明年四月,将要向兰新铁路工地和乌鲁木齐等城市、工矿区供应各种蔬菜七千七百多万斤。


第3版()
专栏:

迎接烟麻收购旺季
各地训练分级检验人员
本报讯 根据农产品采购部预计:今年烤烟将比去年增产90%;麻类比去年增产43%。由于农业合作化的影响,农村出售烟、麻的日期、数量将要提前和集中,因而国家的采购任务十分繁重。
各地农产品采购部门为了增添和提高烟麻分级人员,正积极举办训练班。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受训人员已有6,361人。河南、山东、浙江等重点烟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基础较好,因此抽调了部分干部到贵州、云南、江苏、福建等新产区担任教师。
此外,农产品采购部通过对外贸易部商品检验总局委托上海、大连、汉口、青岛、天津等地商品检验局训练一批烟麻商品检验分析人员。 (郭乃盈)


第3版()
专栏:

山东改造商贩有成绩
绝大部分商贩参加了合作商店
本报讯 山东省的农村商贩的改造工作,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全省私营商业和饮食业从业人员共有二十一万三千多人,其中纳入国家各种改造形式的已经有83.6%,他们有的参加了合作商店,有的被吸收为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在改造农村商贩的同时,调整了农村商业网,根据对七十二个县的了解,凡百户以上的村庄目前基本上都有了专业的或综合的零售商店。有困难的小商贩都得到了适当的照顾。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


第3版()
专栏:

黄河上添置大批水文仪器
新华社郑州13日电 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在积极为黄河上的水文站添置新设备。添置的新设备,绝大部分用于测验流量。这些新设备有流速仪、重铅鱼、绞关、双舟、钢架过河揽、超短波收音机、浮标投掷器等。
测验流速的船只上用的绞关,是黄河水利委员会设计,经南京水利工程仪器制造厂试制成功,供起落重铅鱼用的。黄河水利委员会试制成的双舟,用于测验洪水的流速和流量时,又稳又方便。另外,还有一百多个测验河水含沙量的悬移质测验器,已分发给各水文站了。供分析泥沙用的可以称二千五百公分重量的天平正在制造,用这种新试制的天平分析泥沙,以前需要五人做的工作,现在有四人就可以完成了。


第3版()
专栏:

领导群众做好采集树种工作
新华社12日讯 全国将发动群众大规模地采集树种,来满足绿化全国规划所规定的造林任务的需要。
七月二日林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木种子工作会议今天已经结束。会议认为,要在十二年内绿化全国,每年造林的任务很大,所需树种极多。明年全国计划造林就需林木种子达一亿四千万公斤。但是,只要发动群众争取就地采种就地造林,自用自采,造什么林采什么种,自给有余地区支援缺种区,并大力提高所采树种的质量,中国有足够的树种,可以满足大规模造林的需要。
会议认为,当前各地采集的树种质量很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量种子采自发育不良的母树或条件悬殊的异地,遗传性不好;发芽率低;种子不纯和感染有病虫害的很多,亟须改进采种工作,提高种子的质量。这就须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合作社、对青年团员的采种技术指导。各地须首先训练指导群众的林业基层干部。
会议还决定了加强林木的种源调查来摸清种源情况,并划分采种区,挖掘树种潜力和保护母树,改进种子采集、检验、保管、调拨等工作,并改进采种工具和推广现有的优良工具。


第3版()
专栏:

各地抚育的幼林生长迅速枝叶茂盛
新华社10日讯 全国各地的幼林经过抚育后,生长迅速,枝叶茂盛。据从林业部了解,现在吉林省已全面结束了第一次抚育工作,辽宁省幼林的抚育面积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十倍以上,山东省抚育的幼林,已占今春造林面积的一半,有的已抚育过两遍。其他如山西、河北、湖南、浙江、四川、内蒙古等省区的幼林抚育工作进展也都很快。
由于今年的造林面积比较大,因此各地党委和林业部门都加强了对幼林抚育工作的领导,湖南、山东、浙江、吉林等省在造林工作结束后,专门召开会议布置抚育工作。福建、江苏、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也都先后发出了加强幼林抚育工作的指示。许多省区的农、林业部门还派出工作组到各地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各重点林区还组织了技术交流网。及时交流经验并组织参观评比。因此,今年各地的幼林抚育工作的质量都较好,一般都进行了中耕除草、松土、培土和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干旱的地区还组织群众进行浇水。


第3版()
专栏:

“农业社里谁当家”
新华社济南12日电 “农业社里谁当家”,这是十一日山东大众日报在社论中提出来的问题。
高级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的组织形式,但是怎样来管理这种规模较大的集体经济。依靠谁来管理好这种经济?大众日报说,根据各地反映,违背民主管理原则的情形,在许多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分社还很严重。主要表现是:社内的一些重大事务,不经社员民主讨论决定,干部说了就算;有些社干部不虚心听取社员的意见,特别是反面的意见;没有按照本社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办事,而是上领下派。结果挫折了社员的积极性,许多事情因此而办坏。
合作社的民主管理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社干部,缺乏管理几十户、几百户以至上千户的合作社经济的经验;而个体经济中的家长制作风对他们又有着深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农村党组织对他们具体帮助教育不够,在部署工作时不从实际出发,任务要求过高过急。而基层干部的强迫命令作风,也给社干部以极坏的影响。
那么,怎样解决现存问题,加强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呢?大众日报社论说:应当加强社干部民主办社的教育,树立依靠社员民主办社的思想;定期召开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对全社重大事情作出决定;加强合作社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农村党政领导机关在向下布置工作时,要照顾各个社的不同情况和条件。除了领导机关注意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之外,还应当经常教育基层干部树立有事和群众商量,办事走群众路线、尊重合作社民主管理原则的工作作风。


第3版()
专栏:

江苏省各地基层供销社推广营业员轮流休息制
本报讯 江苏省各地基层供销社正在积极推广营业员的轮流休息制度。现在已有一百六十多个基层商店在“小组营业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轮休制度,还有一千多个商店正准备实行。
江苏省基层供销合作社过去没有休息制度,工作过度疲劳,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也直接影响工作。商店里普遍存在着工作效率不高,差错很多的现象。轮休制度推广以来,受到广大职工的普遍欢迎,工作人员的劳动效率提高,工作差错和货物损耗也减少了。例如江宁县板桥门市部实行轮休制较早,过去月月有差错,实行了“小组营业责任制”和轮休制的一年多来,基本上消灭了差错,棉布损耗率从0.85%下降到0.15%,工作定额平均比过去增加了50%以上。
(周明朗)


第3版()
专栏:

争取每户社员都能增加收入
章元珍
保证90%的社员增加收入,这是高级社分配中应该掌握的标准。可是,如果能争取到90%以上甚至100%的社员都增加收入,那就更好。山西武乡县“五一”农业社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努力。
夏收之前,“五一”农业社的党支部,发现有些社员让孩子退学来参加劳动,有的自己拼命劳动。这现象引起支部的注意,他们就推动管委会算了一笔收入、支出、分配账,发现全社410户中,有韩丙炎等二十一户将要比去年减少收入,有九户增加收入很少。让孩子退学的,拼命劳动的,正是这些人中的一部分。社干部根据这种情况,着重研究了保证社员多增产不减产的办法。
他们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在原来增产的基础上,再想办法增产;在原来开支计划的基础上,再减少开支。全体社员大家商量想办法,在增产上,利用荒地播种豆类等作物180亩,预计每亩产粮六十斤,共可增产一万多斤,此外,支持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多养猪鸡等。在开支上,尽量做到多节约,少扣除。如原计划公积金占总收入的6%,经过研究,在不妨碍发展生产的原则下,降为5%,比原来少扣除了1,200元。行政管理费也更加节约。这样就使社员分配部分增加了二千多元,使九户增加收入不多的户,也能增加收入10%以上;减少收入的二十一户中,有八户也不减少了。
对其余减少收入的户,从生产安排上再加以解决。对有些劳动力少而弱或工分少的户,多给他们做活的机会。如韩丙炎技术高体力弱,一般活全年最多做190个劳动日,赶不上一般社员,让他多做技术活,收入就可比去年增加。又如史水明年迈劳动不强,做农业活全年只能做30个劳动日,收入比去年减少,让他放羊,一年最少赚八十个劳动日,收入就可比去年增加九元。另一种办法是组织家庭副业增加收入。如李相维因收入太少要退学,社帮助他母亲喂二只猪十只鸡,全年即可收入四十元,再作些轻微劳动,他自己假期再做五十个工,这样他就能坚持在学校学习。经过这样逐户仔细计算,多方面想办法,可保证绝大多数社员增加收入,但是还有十一户虽不比往年减少收入,生活仍有困难。这些户多属于五保户,合作社决定补助他们,保证他们的生活。这样使收入少的增多了,减产的不减了,担心的安心了,退学的学生也重新回到学校,社员个个积极劳动,不再发愁减少收入了。


第3版()
专栏:

舍近求远
(有些农业社不注意积肥,光依靠商品肥料的供应,结果社里增加开支,影响社员收入。) 汪小兀


第3版()
专栏:

高山区的喜讯
杨鸿德
“山高一丈,土冷三尺”,在海拔一千公尺到二千多公尺的高山区,是否能生长多季作物呢?四川省高山区宝兴县农民的经验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去年十一月份,当白雪复盖着骆驼山顶的时候,宝兴县陇东乡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碌地在山坡上进行第三次收获。
“高山一年能三熟”,社员开初都不相信。在合作社播种二季马铃薯的时候,社员姜月明老大爷和其他一些老社员都很耽心。姜老大爷说:“我六十几岁了,没见过收了春洋芋,还能种秋洋芋!”他还打赌,如果二季洋芋有收成的话,他愿把名字倒写。可是事实好像偏偏和他开玩笑。先锋社去年在海拔一千六百公尺到一千九百公尺之间的四亩土地里,用套种方法,种了两季马铃薯和一季玉米,平均每亩共收了马铃薯三千八百五十斤,玉米三百五十斤,比上年种一季的时候多收了五倍多,创造了高山区粮食增产的新纪录。套种的办法是:第一季马铃薯快成熟的时候,在马铃薯的空行内播种玉米;在玉米快成熟的时候,又在原先种马铃薯的行内再播种第二季马铃薯。当二季马铃薯收获那天,一百多个小学生前来祝贺丰收。原先不相信马铃薯能有收获的姜月明老大爷这时也高兴的说:“新社会名堂多,我们原先就想不到这些办法!做到老,学到老,过去没干过的,现在都要干了。”
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中共宝兴县委领导的重点社。这个社处在骆驼山的山脊和山腰地带,海拔高度在一千六百至一千九百公尺之间,地势向阳。无霜期大约有二百一十天,耕地多半是坡地,没有储水设备。土壤有中等肥力。
1954年春,县委领导这里的农民由互助组转为农业社以后,便在社里建立了技术研究小组和农作物试验部。一批农民技术员在县农业技术指导站的协助下,两年来,曾作过马铃薯春化、马尔采夫的新耕作法、磷肥对比等十二种试验。大多数都试验成功并在社里推广了。去年这四亩种三季作物的土地,就是技术小组的试验地。另外,他们去年还在拔海一千九百公尺以上高寒地带、土质很坏的二十五亩地上种了两季荞子,平均每亩共收了四百七十斤;接着又种了一季油菜。这些事实,都有力地批驳了当地的“一苗露水一苗草,两季庄稼靠不倒”的习惯说法。当先锋农业社得到了第三次收获以后,“高山一年能三熟”的喜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附近的村庄。
今年中共宝兴县委总结了先锋农业社一年三熟的增产经验,二月初召集了县、区、乡工作人员,农业合作社社长、生产队长和全体农村党员共三百多人参加的会议,介绍了这项经验,组织了讨论。二月下旬,全县又以区为单位举办了农业社技术员训练班,交代了这项经验的具体作法。全县绝大部分农业社都因地制宜地订出了改种一季为两季、三季的计划,并普遍开展了早马铃薯的播种工作。今年,全县高山区复种面积扩大40%。四十多岁的老农民余成亮意味深长地说:“一亩顶十亩,我们再不断的改进技术,接受新东西,何愁社会主义不到高山上来!”


第3版()
专栏:

送粮
新华社记者 康宁
七月三日早晨三点多钟,渤海南岸通往黄县城关的大路上出现了一支满载粮食的大车队。这是黄县曲谭乡农民在卖粮和交送夏季公粮了。
这个两千户左右的大乡今年小麦丰收。全乡要卖五十多万斤夏粮给国家,另外要交十万斤多点公粮。经过几个昼夜的突击,全乡各农业社就把六十多万斤粮食准备好了。卖的粮和公粮都是上坡地里的顶好麦子。为了把好麦交给国家,各社都是单收、单打、单晒的。这些麦子都扬了三遍,装袋以前又过了一遍筛子。
出发送粮的那个晚上,前进农业社直闹腾了一夜。社员们把粮食装上车直忙到半夜十二点,大家刚闭眼休息了一会,就又起来套牲口出发了。随车送粮进城的姑娘们更是一夜兴奋的睡不着。因为农业社预分后她们凭自己的劳动日已经分得了不少钱,这次进城都有自己的打算。而且不进城的姑娘还托她们买东西。比如随车进城的保健员邹素芳就接受了很多委托:买汗衫呀、袜子呀、梳子呀,各色各样的花布呀等等。她收到别人托她购布的布票就有十丈多,几乎都把她弄糊涂了。青年团员马香苓早就想进城照相,因此在出发以前着实地打扮了一番。约摸午夜三点钟的时候,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待出发了。可是天非常阴沉,满天乌云不见星。但是,车队还是出发了。社员们自动跑回家把炕上的睡席揭下来,每辆大车上都盖上了两张,下雨也不怕了。
今年卖粮和送粮的情景,可跟往年大不一样。只看看那股劲儿吧:一色的大车,车车是麻袋,袋袋一百五十斤。跟车的全是青壮年,每个生产队还派了两个青年妇女照顾车,一个是缝袋员——粮袋有了破漏由她负责缝补。另一个是背着精致的小药箱的保健员。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天刚亮,大车涌进了黄县城北关。几条大街塞得满满的。许多刚醒来的人都跑出来看:“好早啊,今年送公粮比往年提前了足有一个多月!”“合作化以后真是大变了样儿了!”
天快晌午了,粮食入仓了。送粮队有人催着回去,可是有些社员不见了。小伙子们和姑娘们不知从那里来的那么多劲儿?也没吃饭,也不休息,三个一簇、五个一群,早就溜到城里百货商店、供销社门市部、成衣局和照相馆去了。


第3版()
专栏:

国境线上的售货员
本报记者 陈勇进
这是我们祖国云南省的南边,最南边。在这里,大山连着大山,密林连着密林。在这里,村庄有时相距百多里,野兽威胁着人们。在这疏落的村庄上住着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傣族、僾尼族、汉族人民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这里,有一个为各族人民所喜欢的青年人——卜育轩。这里的姑娘们常把卜育轩的帽子摘下来给他插上花儿,有的姑娘就干脆在卜育轩的帽子上绣个花儿。卜育轩是个售货员,他见了人总要问问缺不缺东西。对这里人们的一点微小的要求,卜育轩也会使他们得到满足。曼买村的群众说,我们喜欢卜育轩的贸易小组赛过这里的花儿。
我访问卜育轩,是在勐海——云南省最南面的一个小镇子。卜育轩刚从六十里外的南糯山来到贸易公司里。他穿着褪色的绿军服裤,裤腿打着两个大补绽。他面孔有些苍白,身体也很消瘦,一口河南话里夹杂云南特有的土话什么“可是”“哪样”……。这不难想像卜育轩是个复员军人。
我们的军队1947年把卜育轩的家乡河南嵩县解放了,他父亲参加了工作队,不久,被国民党军队杀了。卜育轩埋葬了父亲,丢下放羊的鞭子,拿起枪杆,随着我们的军队南下了。军队来到这少数民族聚居的深山里,卜育轩常看到这里人民日常用品都是从外国来的,连每天吃的盐也是外国来的,并且非常贵。部队领导同志动员他到地方上来工作,地方上的同志又把他分配到贸易公司里来,并且叫他到贸易小组里去当组长。卜育轩真有点害怕。因为他没学过文化,怕账算不好,怕钱管得不好。可是这又叫谁办呢,当时贸易公司的经理对他说:
“贸易工作是党的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做好,群众需要的东西,不管多么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一定要有充分的劳动工具和日用品供应兄弟民族,要叫群众买到自己国家的东西。你对这个工作有什么意见吗?”
“党分配给我的啥工作都没意见,就是我不会上账算账,怕给党的工作造成损失。”
六月间,卜育轩和马殿东、王正强组成的贸易小组被分配到打洛去了。卜育轩一来到打洛就听说老虎吃人的恶消息。可是使卜育轩害怕的不是老虎而是贸易公司交给他们一批钱。一个没管过这样多钱的人,他心里是不会那么平静的。开始,卜育轩几乎不敢离开那些钱,夜里连觉也睡不着。
卜育轩的贸易小组来到打洛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房子。摊子摆不下来,他们就跑到山上砍竹子,自己盖房子。五、六天后房子盖起来了,他们搬到自己盖起的竹茅草房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愉快味儿。可是这愉快只不过一闪就过去了,刺激这几位贸易工作同志眼睛的是集镇市场上的外国货,那些布匹、肥皂……食盐每斤要五角钱。群众普遍认为自己的国家好是好,就是不会制造什么东西。各兄弟民族眼巴巴地望着工作人员,盼望他们给运些货物来满足世世代代从没满足过的要求。卜育轩在群众中调查了两天,他要知道这大山里的人们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区长还为他们召开了群众大会。
几天后他们公司里驮来了盐、布、烟卷、冰糖、肥皂和毛毯,他们还驮来了挂面、辣椒、粉丝和萝卜丝等等,把三间茅草房摆得满满的。这些没有见过中国货的中国人们跳着唱着跑到贸易小组里来,姑娘们满意地摸着花布,有的人用手沾一点点盐放在嘴里尝,然后笑笑,几驮货物很快就给人们抢购完了。傣族青年艾康感动地对卜育轩说:
“真不知道咱们的国家有这样多盐,有这样好的东西。”
“咱们国家的海盐多得像山儿一样大,”卜育轩说。
艾康那个青年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很惭愧地说:“自己对自己的国家实在太不了解啦!”
卜育轩等来到打洛不久,就使这里的兄弟民族购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时还完成了上级收购棉花的任务。这里的大人孩子都喜欢这个贸易小组,其中特别喜欢卜育轩。因为卜育轩对人那个忠实劲儿,不管你怎样挑选,就是换一百次他也不嫌麻烦,就是他吃着饭,有人来买东西,他也会马上放下饭碗来给你拿东西。
卜育轩在打洛的日子里,老虎曾在这里吃过很多的人。为这件事人们不敢到远处购买东西。别看卜育轩那个温温和和的劲儿,他的胆量很大,意志很坚强。在无月亮的深夜,他还独个儿在这深山密林里走路。他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什么是艰难。有一天,卜育轩去了解新货物的情况,一早从打洛到一百二十里路外的贸易公司去。太阳刚出来,他在一人多深的荒草灌木间的山路上行走。忽然,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传来野兽的吼叫。卜育轩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虎横卧在小路上。卜育轩大胆地走过去,他的眼睛直盯着那只像牛儿样的老虎,老虎那对像鸡蛋样的眼睛也在看着卜育轩,好像都准备战斗一样。卜育轩手里紧握着左轮手枪从老虎北面五六步远的草层里走过去。老虎无奈何地吼叫了一声站起来摇着尾巴走了。就在打洛这一带兄弟民族遭受猛虎侵害而不敢出来的时候,卜育轩和他的贸易小组,经常在夜里在国境线上去检查私运外国货的不法商人。
1953年2月,卜育轩被派去学习,学习了几个月,又被派到勐嵩去建立贸易小组。勐嵩这个地方的兄弟民族像打洛的兄弟民族一样,需要共产党派来的贸易工作人员。
卜育轩未来前就怕找不到牲口运货物,可是当他来到勐嵩的时候,傣族的不少群众说:你们成立贸易小组吧,驮东西要多少马有多少马。他们的业务迅速地扩大着,原来的一间小屋子不够用,群众又自动地帮助盖了五间房子。这一切,都使卜育轩感到必须更好地为这带大山里的兄弟民族服务。勐嵩人们提出要买铁锅、毛毯,第二天卜育轩就牵着牲口到景洪去驮。他看到私商卖的锄头贵,就又去调锄头。他知道傣族织布要红线,僾尼族要旋刀、棉毯,拉基族要土布。他尊重这里的各兄弟民族,学习民族语言。他对居住在勐嵩的兄弟民族的语言,都会说几句。姑娘们缺少针线、花布叫卜育轩捎;青年小伙们学文化缺少日记本、钢笔、墨水,叫卜育轩买;人们需要砍柴的斧头也找卜育轩。有时候,调来的生产工具不合用,他就找铁匠加工。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他就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