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我在福建视察中了解的情况
——陈绍宽代表的发言
我代表福建全省人民对于李先念副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廖鲁言部长所作的关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说明及彭真副委员长代表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表示完全同意。对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我也一样地同意。从1955年国家决算中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经济在过去一年又有了很大发展。在此基础上,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发展各项建设事业,并按照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而编造了1956年国家预算,这个预算是正确的,是完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全国人民一定会积极拥护和保证其实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是在初级合作社采用的示范章程(草案)的基础上改写的,初级社示范章程自去年公布试行以来,经过各地实践的证明是行得通的并且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赞同,为农业合作社所普遍采用。无疑的,现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公布后一定也会获得广大农民和合作社的赞同和采用,并对巩固提高合作社和发展农业生产将起重大作用。我们表示愿为1956年国家预算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的实施而努力!过去一年来,常务委员会从各方面积极地进行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做得很好,成绩是很大的,我们表示满意。
我是从福建来的,我想就福建的工作及在这次视察中所了解的情况作如下的发言:
1956年在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福建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执行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个工作战线上亦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经过去年秋季贯彻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后,克服了右倾保守思想,充分发挥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全省范围内,迅速蓬勃地涌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接着又出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农业增产运动的高潮。目前不论在城市或乡村,社会主义阵地已占绝对优势,广大人民正满怀信心地向社会主义迈进!
在农业合作化方面,福建省现已基本上实现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占总农户的60%以上,估计今年可基本上完成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农村小农经济的面貌已经根本改观了。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通过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及福建省关于执行这个纲要的规划的宣传,和由于本省各级领导干部分途努力,亲自指导,到处都出现了一片欢欣鼓舞的景象,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激发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性。原来认为山区没有前途,埋怨自己生在山区的,现在也看到了山区全变成“五谷丰登,人财两旺,森林茂盛,牛羊成群”,原来认为水旱灾害无法抵抗的,现在进一步明确了“人定胜天”的道理,开展了大规模的兴修水利运动,到处出现了“乡乡闹竞赛,人人争模范”的动人事例。
由于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村中的巨大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充分显示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因此,去年虽然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虫等自然灾害,但全省粮食总产量还能比1954年增产,达到77亿斤;其他油料作物、工业原料作物、茶叶、果产等都比1954年增产。今年粮食增产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增产13亿斤,即达到90亿斤,较去年增产16%,这是非常艰巨的生产任务,但是我们有信心可以做到。去年全省加强了冬耕,今年春收作物都获得丰收,目前庄稼健壮,早稻已经扬花结穗,再过两星期就可收割,丰收在望。今年粮食增产90亿斤的指标是可以完成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少农业社都增加了收入,有的社有98%社员增加了收入。
福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和全国各大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于今年一月起也实行了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全省绝大部分私营工商业已基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由于贯彻了为农业生产服务与农村经济相结合的方针,1955年福建地方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全省地方工业以超额10%完成国家计划,较1954年增长50%。今年初,学习了毛主席的指示,反对右倾保守思想,并贯彻“全面规划,加强领导,采取基本措施,推广先进经验”的指示后,各工厂企业广泛开展了劳动竞赛,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全省工业系统企业总产值计划修订后,较原来的1956年计划增加49%,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指标的23.5%。
福建省最大的古田水电站已经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于今年三月一日送电到福州,正式投入生产。它不仅为本省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且为国家水利建设培养了不少人才。在国防和交通建设方面,全省动员和组织了几十万军工、民工投入紧张的鹰厦铁路和南琯铁路以及其他重要国防修建工程。预计鹰厦铁路八月份可通车到南平,在本年内可全线通车,南琯铁路在明年上半年也可全线通车。福建人民对中央主持这些铁路的修建和铁道兵部队的努力非常感激和高兴,数十年的愿望从此实现了。这两条铁路对发展福建的经济及巩固国防支援解放台湾等都将起重大作用。
福建系在亚热带地区,植物繁殖容易,山林、水产、矿藏均属丰富,现在农林业正在大量发展,我们希望也可以在福建新建和扩建工厂,开发地下矿藏,充分发挥地方工业生产的潜在力量,使福建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对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手工业大部分已实行了合作化,充分显示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并试制了不少新产品,有力的支援了农业生产及满足了支前和出口的需要。
其他如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等,也都有很大的发展。
福建处在解放台湾斗争的最前线,福建人民担负着解放台湾的光荣任务。自从周总理在政协第二次会议上指示台湾问题之后,福建人民即积极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通过各种方式向在台湾和国外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展开宣传祖国人民和人民政府对待他们的宽大政策,并通过蒋介石的军政人员的家属作了许多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
福建与台湾仅一海峡之隔,福建人民与台湾人民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很关心台湾人民的生活,深切地期望着早日解放台湾,把台湾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但在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同时,我们福建人民时刻也没有忘记要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准备在必要的时候用战争方式解放台湾。
今后,我们福建人民更加紧密地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现有工作成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潜力和贡献一切力量,继续加强支前工作,为提前完成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争取早日解放台湾的胜利,为加速完成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第3版()
专栏:

文学艺术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
——文化部长沈雁冰的发言
请允许我脱略常规,不罗列事实,而就文学、艺术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作一个概括的说明。
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迄今将近两月;文学、艺术工作者纷纷讨论,表示了极大的兴奋,认为这是促进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繁荣和发展的极端重要的指示。
文学艺术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质量问题。今年上半年,剧场的上座率一般都不高。为什么?为的是缺乏新排的好戏。质量问题的关键何在呢?观众和读者的普遍责备是两句话:干巴巴,千篇一律。干巴巴的病源在于概念化;千篇一律的病源在于公式化,在于题材的狭窄。造成这两种毛病的原因不止一端,但总的说来,由于未能贯彻“百花齐放”,由于缺乏“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在戏曲改革工作中,是首先执行的,这几年来,获得了若干成就。然而“十五贯”的改编和演出,一声春雷似的惊破了我们的自满情绪。毋庸讳言,在这以前,我们的大多数的戏改工作者对于这个古老剧种的估计是很不够的。同时,对于传统剧目的挖掘工作也是不深又不广的。全国剧种,据现在所知,约计二百,传统剧目,何止数千,遗产如此丰富,英雄尽有用武之地。那末,为什么现在还有捧着金碗讨饭的情形呢?可以说,因为捧着金碗的人们脑子里还有不少清规戒律。而这些清规戒律之所以能够那样顽强地霸占在人们的脑子里,无非因为人们看问题不够全面、对问题不加分析,不善于淘沙取金。例如丑角戏就曾经在(而且部分地还继续在)“侮辱劳动人民”的标签下,以“尚待研究、必须慎重”等等方式,被封存起来。
在音乐、美术工作上,除了也有其他艺术部门所有的缺点而外,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整理和发扬民族遗产的工作,十分不能令人满意。国画家和民族音乐家是很努力的。正由于他们的努力,这两门的民族遗产有了新的发展。然而我们的有些领导工作者在推动国画家和民族音乐家的积极性、在发挥他们的潜在力量等等工作上,显然是做得很不好的。不但如此,还因为对于民族遗产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知识,以致领导思想不明确;还因为思想方法的主观主义,以致工作方法流于粗暴、武断;其结果将是主观意图虽然是要发扬传统,而客观效果却成为废绝传统。比如在对待国画的创作方法和教学方法上,就有这样的情形。
我们认为,按照“百花齐放”的方针,群众歌曲我们要提倡,交响乐也要创作;我们要学习西洋音乐和油画,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民族音乐、美术的继承与发扬。在国画方面,不论山水、人物、花鸟、工笔、写意,只要是“花”,就要让它放,鼓励它放。品种和风格,应当是愈多愈好。
我们认为,按照“百家争鸣”的方针,就应当容许文艺上有不同的派别,而且通过自由讨论、互相竞争,来考验它们的存在的价值。我们相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最善于从真实地反映现实中间指出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是最进步的创作方法;我们提倡而且宣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然而我们同时也坚决主张作家们在选择他的创作方法这一个问题上,应当有完全的自由,即应当根据自愿的原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的胜利,应当依靠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取得,而不应该依靠其他的人为的方法。至于文艺理论上和创作上的一些至今纷争未决的问题,古典文学研究中对于某一时代、某一派别、某一作家的评价,就完全应当采取自由讨论的方式,既不应强求一致,也不必匆促地作出结论。不具体分析作品的内容,而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庸俗社会学的观点,来进行文艺批评,曾经有过一时的流行,至今尚未完全绝迹;这种文艺批评常常以引经据典的方式来掩盖它的空疏和粗暴,又常常以戴帽子的方法来加强它的不公允、不合理的论点。这种文艺批评的清规戒律是非常多的。这种文艺批评所带来的不好影响是多种多样的,而最主要的则是妨害了作家们(特别是青年作家)的自由活泼的创造力,不敢追求新的形式和风格。
题材范围的狭窄和单调,是今天的文艺作品的通病。从表面看来,题材的狭窄和单调,似乎是因为作家和艺术家都描写了社会重大事件的缘故;但实际上,在文艺作品中没有得到反映的社会重大事件,还多得很。广大观众所厌倦的,不是社会重大事件在文艺作品中反映得太多,而是题材的大同小异,表现方法的千篇一律。广大观众迫切地要求我们的作品能够更多、更广泛、更复杂地反映我们时代的社会重大事件。我们认为:反映社会重大事件,现在是,而且将来也应当是文艺作家们努力的主要方面,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就排斥了其他的题材。只要不是有毒的,对于人民事业发生危害作用的,重大社会事件以外的生活现实,都可以作为文艺的题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炼钢厂,需要水闸,但也需要美丽的印花布,需要精致的手工艺品;在文化娱乐方面,如果我们只供给抒情诗、圆舞曲、翎毛花卉,群众就会有意见,但如果朝朝暮暮只给清一色的表现重大社会事件的作品,而且从形式到内容又不免千篇一律,那么,群众也会有意见,而且事实上已经有意见。自古以来,人民所创造的文艺就不是单调、生硬,而是包罗万象,多姿多采的。我们只有发扬这个优秀传统的责任,而没有破坏它的权利。
为人民服务,特别为工农兵服务,这是我们文艺的方向。这个方向是不容有所怀疑的。拿什么来为人民、为工农兵服务呢?“百花齐放”在原则上回答了这问题。如何最好地为人民、为工农兵服务呢?“百家争鸣”回答了这问题。在这里,必须承认“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作用,也必须确认理论批评上的“百家争鸣”不但不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而恰恰相反,可以纠正“一家独鸣”在理论上的片面性,可以克服主观和武断,从而最后地达到思想、认识的基本一致。
文艺理论和研究工作的“百家争鸣”,对于“百花齐放”将发生巨大的积极作用。我们有理由确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文艺花园里,不但已有的品种将日益繁荣,而由于“接枝”方法的更加进步(这是“百家争鸣”的后果),将产生无数新的品种,出现了空前未有的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盛况。
正确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还必须和发掘、培养人民中间的文艺潜力的工作,即大力开展业余文艺活动的工作,结合起来。
根据19个省、市和铁路工会等3个产业工会的不完全的统计看来,现有各种职工业余文艺组织21,700多个,参加人数30万以上。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以后,农村中原有的10万个以上的业余剧团和自乐班、歌吹会等,几乎全部归并到俱乐部,而俱乐部的发展年来极为迅速,例如四川省,在1955年全省仅有355个,但1956年内,广汉县1个县就要建立300个。这样活跃的群众业余的文艺活动提到政府各级文化部门面前的迫切问题,就是辅导。我们的辅导力量如何呢?全国现有群众艺术馆7个
(筹备中的10个),群众艺术学校16所,各省、市有音乐工作组26个,美术工作室24个,加上各地经常举办的短期训练班,专业艺术团体和工厂订立的辅导合同等等,力量仍嫌不足;特别是对农业合作社俱乐部的辅导力量,更远落于需要之后。
但即使在辅导不够的情况下,群众的文艺才能的表现仍然是蓬蓬勃勃的。1953年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1955年的“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第一届工人业余美术创作展览会”,以及本年四月间的“全国职工业余曲艺观摩演出会”,都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节目(其中有职工们自己的创作),和富有才能的业余演员和歌手。业余艺术队伍中这些优秀人才,给专业的艺术团体增添了新的血液。
文学方面,同样地,新人在不断地涌现,年青一代在迅速地成长。最近编选的百万字以上的“青年文学作品选集”,入选者共计188人,这个数字还只是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的青年写作者的总数的十分之二;这一支文学的新生力量,70%以上是工厂、农村、部队、学校、机关的业余写作者。他们的作品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完全成熟,他们的个人风格还在形成之中,但至少已经表示他们有一定的才能,有发展的前途。这样数目庞大的业余写作者也迫切地需要辅导,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曾经决定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善这一方面的工作。
如上所述,业余文学、艺术活动的开展,虽然时间还不长,但已经证明了人民的文艺创作的无限潜力。要贯彻文艺上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专业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固然必须努力,责无旁贷,而这样庞大的富有才华的潜在力量如果不加倍注意去教育、培养,便会给我们的文艺事业带来莫大的损失。在这里,不能不指出:有些基层干部对群众的业余文艺活动,不但不重视,甚至还把本位工作与文艺活动对立起来,认为业余文艺活动会妨碍工作,而加以各种限制;也有些基层干部过分强调业余文艺活动必须配合宣传中心工作,因而使文艺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趋于狭窄和单调,违反了群众的多方面的欣赏要求。另一方面,不少业余文艺组织还存在着讲究排场,不切实际,追求大型演出,浪费人力物力,以至妨碍工作的偏向。这都阻碍了业余文艺活动的健康发展,因而也会影响到新生力量的发育和成长。
代表同志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了我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将使文学、艺术工作者发挥独立思考,以宏大的气魄,努力于民族风格的文学、艺术学派之建立。文化行政部门有责任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方针政策的贯彻,但是,同样重要的,是要造成新的风气,使人人以摹拟因袭、生吞活剥为可鄙,使人人有取精用宏,成一家言的抱负。这就有赖于舆论的鼓吹,社会力量的支援。代表同志们负全国人望,有开创风气的力量。因此,我敢向各位代表同志们呼吁:请尽可能向广大人民宣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请严厉地监督任何方面的违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言论和行动。


第3版()
专栏:

国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贾拓夫的发言
我国轻工业还有相当大的生产潜力——某些轻工业产品的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必须强调产品产量、质量、成本和生产安全四位一体的思想——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领导——科学试验研究机构要研究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促进生产部门关心自己产品的销路实行按产品质量分等论价——切实注意发扬手工业的优点
现在我想就轻工业方面特别是有关产品质量的情况和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到这次会议期间,我国国内情况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中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为轻工业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大家知道,原料和销路是轻工业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而轻工业的原料和销路则大部分在农村,因此,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无疑地将使轻工业获得日益增多的原料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像以往几年特别是1955年某些轻工业生产在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上所遇到的困难,今后将会大大减少。当然,在有原料有销路的条件下,还要有相应的生产能力。实际状况指明,我国轻工业还有相当大的生产潜力,特别是在占有全国轻工业产值一半以上的原有私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广大的手工业方面,潜力更大。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就有可能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全面地合理地发挥这些生产潜力,再加上某些必要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就能够消化农业增产的原料,生产更多的产品供应市场。同时轻工业的发展还能为国家又多又快地积累建设资金,有利于又多又快地发展重工业。
当我们讲到发展轻工业的有利条件的时候,还应该特别指出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这个事实。还在1955年内,为了克服由于农业原料供应紧张在轻工业生产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全国广大职工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展开了增产节约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油脂工业在提高出油率和开辟新油源方面,原先提出增产十万吨植物油的任务,经过努力,完成了十三万吨。纺织工业在节约用棉增产纱布方面,酿酒工业在提高出酒率节约粮食方面,以及其他行业在提高出品率、节约原材料方面,也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1955年的农业丰收,为1956年轻工业生产准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又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热情和资方人员的积极性。因此,1956年一月以来,轻工业各厂相继出现了汹涌澎湃的增产运动的高涨。丰收加上高涨这就是1956年第一季度极大部分轻工业产品都能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的基本原因。而1956年全年轻工业的产值将比1955年增长17%左右。1956年4月间,纺织工业和轻工业先后召开了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约有1,500名先进生产者参加了会议,集中了600多项先进经验,正在组织交流和推广。这对于争取提前完成轻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
但是,必须指出,在某些轻工业产品的质量和品种方面,还赶不上产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1955年轻工业产品质量情况,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部分产品的质量比1954年一般有所提高,如制糖、大部分机制纸张、药品中的磺胺噻唑、特种轮胎的帘子布、某些绸布、出口布、毛纺织品、部分印染布的花色,以及皮革、陶瓷等,其中仅印花布增加新的花色即有两千多种;第二类是部分产品的质量原来就不好,1955年虽有若干改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肉类罐头、部分药品等;第三类是相当的一部分产品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则较严重,例如:某些食品、卷烟、药品、纱布、胶鞋、搪瓷、热水瓶、金笔、火柴、肥皂等,还存在着若干的质量问题:有些饮酒混浊、味淡,群众反映“是醋不酸,是酒不辣”;少数药片“顽固不化”;不少卷烟烟支偏松、偏细,烟味刺鼻、呛喉;部分棉布次布率上升,群众把它叫做“芝麻布”,部分色布缩水率大,部分花布颜色不牢固,有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某些质量不好的热水瓶群众称它是“冷瓶”、“定时炸弹”;有的金笔笔杆变形、笔尖粗、漏水,群众反映是“流鼻涕”;有的香皂是“皮香肉不香”。
应该指出,这些严重的质量情况,在1955年第三季度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指示改进产品质量以后,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某些质量下降的产品,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得到了不少的改进。根据上海、天津等九个省市对质量检查的统计,除了一部分质量基本上稳定的产品以外,今年第一季度较去年第四季度产品质量提高的,约有260种;但下降的仍有130种。可见轻工业产品质量情况,一面虽有显著的改进和提高,一面仍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必须继续努力,求得全面改进。
为什么某些轻工业产品发生质量下降的现象呢?应当采取什么办法来扭转质量下降的现象呢?
有人说,是原料供应不足,原料质量低劣或品种多变,影响了某些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一定的理由,因为原料的多少和好坏,对于某些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实很大。以棉花为例,过去几年每年第四季和下年第一季原棉质量较好,棉纱质量也就好些;下年第二、三季度原棉质量下降,棉纱质量也就随之下降。轻工业生产中,有些原料
(如烟叶等)和产品(如白酒)需要存一个时间,经过自然变化,才能提高质量,但由于供应紧张,工商库存一再压缩,低级、次等原料用得过多,也影响了质量。某些进口原料(如染布的颜料、做金笔尖的铱金和做笔杆的塑料等)和商业部门统配的原料(如棉花和油脂)的品种规格时常变化,也影响操作和质量。这些都是事实,我们必须看到这一点,并且应该采取一些必要和可能的办法来改善原料供应的情况。
首先,在原料调拨方面,要求根据目前的原料状况,加以合理调用,逐步改变过去原料供应忽好忽坏的情况,尽可能地做到根据不同的产品相应地调配原料。例如:高支纱和低支纱,饮料酒精和工业、卫生用酒精,食用植物油和制肥皂的植物油等,在原料要求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能够更加合理的调拨,就有可能逐步改变高级产品用低级原料和低级产品用高级原料的不合理情况。其次,要求逐步改善原料的质量,减少原料中的杂质。为了逐步做到这一点,生产部门和采购、供应部门可以经过协议,规定原料的含杂标准;并且在以后有计划地逐步改进原料的加工和分级工作。应该看到,改进原料的品种、质量和采购调拨工作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是需要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商业采购部门这几年来在种种困难条件下已经对改善原料的采购和调拨做了许多工作。因此,上述工作,只能是按照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逐步求得解决。
但是,原料的多少和好坏,并不是某些轻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的原因。事实上,造成某些产品质量下降的,还有另外一些原因,这些原因,比起原料问题来,我认为是更主要的。这就是有些工业部门和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忽视和技术管理工作的薄弱。
我们从各部门和各地区对产品质量检查的结果来看,首先是暴露了一部分同志,在思想上存在着片面观点和不重视质量的观点,把增产节约和提高质量对立起来。这是造成某些轻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我们在贯彻增产节约指示的时候,一般虽然提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增产、厉行节约”,但是,保证质量的要求和措施,往往不具体,而增产节约则有数字指标。有些同志对于生产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需要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因之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就忽视了产品的质量。若干轻工业产品在市场需要很大而原料供应不足时,采取了改变配方,减少用料,找代用原料等等措施,这是必要的,有不少是做得对的,是得到了增产节约的经济效果而又不损害产品质量的,但也有不少是片面节约,损害了质量的。为什么有的卷烟烟支偏轻呢?就是因为层层克扣用烟量的定额。为什么上海某些浅色花布色泽不鲜艳呢?就是因为普遍降低了染化料20%左右。为什么有些针剂用的玻璃管,耐碱、耐酸、耐热的效能降低呢?就是因为减少氧化铝和硼砂的用量。为什么有的风琴发音不正确,有的还不能发音呢?就是因为用锌合金制造的琴簧代替了铜的琴簧。棉纺工业对原料的杂质处理上,注意了“不浪费可纺纤维”,但是有的工厂就降低了除杂效率,增加了纱布的含杂。卷烟工业中注意了“梗中不带叶”,但是有的工厂就忽视了“叶中不带梗”。除杂不净,必然会影响产品质量。有的产品,由于“简化”包装,缩短了有效的存放期。上海国营食品厂的光明牌代乳粉,原来瓶装很好,改成纸盒装后,容易受潮、结块。所有这些,都说明片面的节约原料和不适当的使用代用品是不对的。
从这里,我们应该得出教训。那就是必须在广大职工中进行继续贯彻增产节约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强调在企业工作中产品产量、质量、成本和生产安全,四位一体,不可偏废,批判各种忽视质量的错误思想。同时防止由于强调“提高质量”而产生不顾原料消耗多少和不计产品成本的片面的做法。鼓励企业领导干部和生产工人重视质量;在考核企业生产计划的时候,必须考核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以此作为提取企业奖励基金的主要根据之一;在推行计件工资的时候,产品质量的好坏,应当作为工资定额计算的主要根据之一;并且规定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品种花色卓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的奖励办法,切实执行。
能否说,某些产品质量的低劣,是与企业管理落后和技术领导薄弱无关的呢?不能这样说,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表现在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产品(如金笔、针织、搪瓷等)尚无质量标准,或者是质量标准需要修正和补充;有些产品(如某些新药等)尚缺少保管时间和使用方法的说明。
不少企业,对工艺规程,贯彻执行得很差。有的不按照配方投料生产,有的不很好控制温湿度,有的不遵守操作规程。制造肥皂时,固体油有时多用,有时少用,造成肥皂软硬不一。有些胶鞋的配方不当,硫化时间和温度控制不好,影响质量。卷烟有时烤烘太热,偏干,碎屑多。榨油温度有的过高,油饼发焦。有的色布多轧、多拉,以致缩水过大;有的色布,染料配方不当,或染整工艺规程掌握不好,致使色布不结实、色泽不好。
不少企业,技术监督工作作得很差。有的对成品进行了检验,但很少对半成品和原料进行检验,有的对成品检验时,检验项目不完全,方法不科学,而仪器也不完备,只凭眼看、手摸、鼻子闻,往往相同的产品,检验的结果,却因人因时而不一样。少数检验人员工作不负责任,经常发生漏检现象,把次等产品当作好产品。
技术领导薄弱也是和技术力量不足有关的。在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中,技术力量特别感到不足,各省市主管业务人员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困难。他们认为这几年来地方工业的生产日益发展,而大专毕业生却增加得很少。
企业管理其他方面的工作落后,例如不少作业计划编制不当;经常加班加点,突击赶工;机器设备不按时检修;原料和半成品管理不好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
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和一些已有的经验来看,要从根本上扭转某些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必须加强技术领导,切实整顿企业生产技术工作。有关部门应该分别产品,限期修订和制定产品标准、原料配方和工艺规程,并要求严格执行。必须增添必要的检验仪器,充实检验机构,加强对原料和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工作。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投入下一工序;有害健康的产品(如坏药、不干净的食品等)不准出厂。必须很好地团结和使用技术人员。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总工程师制度,充分发挥总工程师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技术方面的领导作用和积极作用。
必须加强试验研究工作。轻工业部门的科学试验研究机构一方面要研究解决现有产品质量上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对轻工业产品的规格和花色的要求日益增高,要不断地设计和试制耐久、适用、美观的新产品。因此必须加强现有的工业试验研究机构,制定工业研究计划,解决试验研究工作中的设备、人才和资料的困难。此外,还要加强工艺美术设计工作,以改变目前在花布、陶瓷和搪瓷彩绘、鞋子式样等方面的单调、落后状况。密切和科学、美术工作机关的联系,并取得他们的经常的帮助。高教部应该考虑在高等学校中适当增加轻工业系科的比重,在分配大学毕业生时,适当照顾到轻工业方面的需要。
除了原料和生产方面对某些产品质量问题有直接的关系以外,有人说,在销售工作方面对轻工业产品质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意见,我认为也有它一定的道理的。
过去对许多轻工业产品实行了由商业部门统购包销的办法。这种办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必要的,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这就是使得生产部门由于它们不是处于直接对消费者负责的地位,往往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品种和销路感觉不深,关心不够。因此,有必要对今后产品的销售办法在现行制度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加以研究和改进,以促进生产部门更加能够关心自己产品的质量和销路,并增强对消费者的责任。同时,还应当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倾听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和批评。商业部门应该加强对新产品的试销工作,经常地及时地向工业部门提供消费者的反映,并对工厂在产品质量问题上进行严格的督促和检查,定期举行产品质量展览会,进行质量评比;重视有关质量问题的群众来信,并且认真加以处理;经常派人向用户访问;邀请各方面有关人士参加产品质量的鉴定座谈会。过去经验证明,这些办法都是对督促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为了促进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我们认为应当实行按产品质量分等论价,贯彻优质价高,次品价低的原则。一般可以目前纺织和日用品的产品质量标准作为现行价格的基础,产品质量高于现行标准者,相应提价,低于现行标准者,相应降价,这样既可以保持现行的物价水平,又可以鼓励提高产品质量。这一措施,希望工业和商业部门进行协商,先选择若干商品试行。同时,对于某些质量不好的产品,必须限期改进;实在没有改进条件的,应该考虑加以淘汰。
在去年产品质量检查中我们看到有些私营工厂和手工业的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比国营工厂还严重,但也看到有些私营工厂和手工业的产品质量、品种和花色方面,并不比国营厂差,有的还比国营厂好,有许多为人民所喜爱的名牌货,就是这些私营工厂生产的,因此,各地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组时,必须切实注意保存和发扬它们这方面的优点和特点。我国手工业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为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生产各种产品,而且能够制造技艺很高、闻名世界的高级艺术作品。这一民族遗产,我们必须保存下来,发扬光大。这次手工业合作化高潮基本上是健康的,大多数手工业在合作化后的生产是上升的。但是,有些地区在某些行业中,不顾具体条件,过早过急地集中生产和统一计算盈亏,盲目地办大社,并大社,以致生产困难,居民不便,供销失调,协作中断,产量、质量下降,品种花色减少。因而社员收入减少,生活发生困难。我们认为手工业在合作化中所发生的这些偏差和新的问题,都必须逐步加以解决,保证合作社社员的收入不减少,并且能够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员的收入,使他们保持高度的积极性来改进产品质量,增加品种花色,以适应人民的需要。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经明确指出:1956年应当成为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产品品种花色方面,做出卓越成绩的一年。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依靠全体职工和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个指示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