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根据有利生产和便利社员的原则
逐步扫除手工业合作社社员中的文盲
全国手工业群众文化工作会议作出决定
本报讯 五年到七年内扫除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组)社(组)员中的文盲,这是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筹备委员会四日到九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手工业群众文化工作会议上决定的。会议着重交流和总结了各地扫除文盲工作的经验,并研究了在手工业合作社中进一步开展文化教育工作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组)中有文盲半文盲约352万人,占全国现有社(组)员总数的75%左右。
会议认为:手工业合作社扫除文盲工作必须按照行业的特点,根据各社的具体条件,本着有利生产和便利社员的原则,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办学。一般的可以采取以社办学或几个社联合办学,也可以和职工、农民、城市居民混合办学。对不能坚持到校学习的社员,还可以采取上门教学和包教保学等形式。手工业合作社的扫盲工作,还必须贯彻执行“以社员教社员”的教学方针,主要动员合作社中有一定文化程度、热心扫盲工作的人担任扫盲教师。此外,也可以聘请社员家属和社外人士为教师。
为了顺利地开展扫除文盲工作,会议还研究了基层社的生产、学习、会议及文娱体育活动时间的统一安排等问题。
会议还讨论了开展手工业合作社的文化体育工作问题并在会上成立了中国手工业合作社体育协会。


第3版()
专栏:

八一农学院帮助农业社用科学方法管理农作物
据新华社讯 新疆八一农学院的教师和一批今年应届毕业生,结合生产实习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管理。由八一农学院师生帮助用科学办法处理了马铃薯、玉米等作物种子后,生长旺盛。马铃薯的苗长得很快,估计可以提早成熟;经过拌种的玉米不但禾苗茁壮,而且能抗御虫灾。由于农学院用科学办法帮助捕杀蔬菜作物生长期间发生的红蜘蛛、蚜虫等害虫,蔬菜也生长良好。
今年3月间,八一农学院同乌鲁木齐郊区民主农业社和幸福蔬菜合作社订立了生产技术帮助合同。八一农学院师生根据合同帮助农业社进行了春耕播种和田间管理。在播种期间,农学院学生为农业社训练了播种机手,向他们介绍了条播的方法。


第3版()
专栏:

清华大学研究生陈仁怀试制成自动电子轨迹仪
新华社17日讯 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研究生陈仁怀参考外国有关的文献,试制成一部自动电子轨迹仪。
陈仁怀十四日把他试制的这部轨迹仪作过一次表演。仪器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受一套电路控制着的三轮小车,小车所联结的放大尺前端有一颗探针。小车一开动,探针在电解槽中将探测到的电子运动的情况,反应到一套放大器和简单的计算机构上去,再通过控制电路,小车后面的铅笔就在一张方格纸上绘出电子运动的轨迹。
陈仁怀说:电子轨迹为电子光学的中心内容,设计新的电子管时,需要了解电子轨迹。他说:一般求电子轨迹的方法很费时,不能完全满足工程上的需要。利用电子轨迹仪就便利得多了。
陈仁怀试制这部自动电子轨迹仪,是在无线电工程专家孟昭英、张思虬的指导下进行的,他参考了许多文献,简化了过去国外制造轨迹仪的许多机件,但精确度还比较差,他用这部仪器的设计作为他的毕业论文,得到优等评分。


第3版()
专栏:

“高尔基选集”开始出版
新华社17日讯 人民文学出版社为纪念高尔基逝世二十周年,把他的二十多种主要作品重新编排成一套“高尔基选集”,今天出版了其中的五种作品。这五种作品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和“俄罗斯的童话意大利童话”。
高尔基的作品早在四十九年以前就开始介绍到中国来,到现在已经有他的七十多种作品译成中文出版。


第3版()
专栏:

发扬祖国医学遗产
“虎挣散”方剂治骨结核有效
据新华社讯 用中药“虎挣散”方剂治疗骨结核和关节结核的有效率,已经达到82%。这是旅大市骨结核和关节结核中医疗法研究小组,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研究,从二百个病例的临床疗效中观察的结果。
骨结核和关节结核,向来被认为是难以治疗的痼疾。1954年冬天,大连某疗养院副院长张一忱和中医师王栋国,共同研究用中药“虎挣散”方剂治疗这种病,后来又吸收郭清平、黄垂柳两位西医师参加,组成研究小组。去年一年到今年6月共治疗了三百多个患者。这些人都是经各医院确定为骨结核和关节结核的患者。


第3版()
专栏:

黄连应用在外科手术中
新华社成都17日电 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吴和光教授最近在一次大肠切除手术中,用中药黄连来代替手术前后用以抑制腹内细菌常用的药品:琥珀醯磺胺噻唑(简称SS)和链霉素,收到很好效果。
近两个月来,吴和光教授和临床外科教研组的医生们在几十个腹腔手术病例上都用黄连来代替这两种药品,也获得同样效果。临床外科教研组现在正总结这些经验,准备继续扩大黄连在腹部外科手术上的应用范围。
琥珀醯磺胺噻唑和链霉素是两种价格很贵的药品,病人服用黄连只相当于使用这两种药品所需价钱的十分之一。同时,黄连比这两种药品,还具有药性安全的优点,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


第3版()
专栏:

四川发现报春花新种
新华社成都17日电 世界上现有的植物学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八种报春花新种,在四川省高山地区被发现了。植物分类学家、四川大学教授方文培在六月初出版的四川大学学报上的一篇文章中介绍这些新种发现的情形。
这八种新种报春花的形态同已经知道的各种报春花都有显著差别。它们分别生长在四川省理县、天全县等地,是在四川特殊环境下形成的。
报春花是美丽的观赏植物。报春花属的植物,世界上已知的约有六百种。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报春花植物分布中心。五十六岁的方文培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四川进行植物区系调查研究工作。去年下半年,他开始研究他和其他植物学家从1935年到1955年在四川采集的全部报春花标本,参阅了世界上有关的植物学文献,发现了这些新种。


第3版()
专栏:

中国民主建国会杭州分会
举办会员生产经营汇报展览会
据新华社讯 中国民主建国会杭州市分会最近举办了一个工商业者会员生产经营汇报展览会。
展览会通过陈列的二百多件实物和文字、图画说明,反映了杭州市大多数工商业者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的进步。原胡庆余堂国药店经理俞绣章,他在被政府委派为国营杭州市药材公司副经理以后,为了搞好业务,亲自到绍兴县同杭州附近的笕桥区去组织货源和调查商业网分布情况,他最近已经被提升为经理。在公私合营浙江企业公司担任出纳员的私方人员徐春泉,连续五十二个月没有出差错。担任杭州百货商店第一批发部主任的私方人员朱耀辉,一贯对工作积极负责,在他领导下,第一批发部四、五月实现了竞赛计划,获得优胜红旗,他个人连续三次得到奖金。他们的事迹都在展览会上展览。


第3版()
专栏:

高尔基在教导着我们
——纪念高尔基逝世二十周年
曹靖华
1895年,高尔基在“鹰之歌”里说:“在勇敢者和精神雄壮者的歌颂里,你永远是活的模范、向自由、向光明的高傲的号召!”
这话用于歌颂作者,是极恰当的。他永远是我们的“活的模范”;是“向自由、向光明的高傲的号召”。作者一生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极丰富、感人,充满着革命战斗精神的伟大作品。
几十年来,高尔基对中国读者的影响是极深刻而且是多方面的。1932年鲁迅在“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谈到约在四十年前的黑暗时代里,我们一部分的青年已经“觉得压迫、只有痛楚,他要挣扎,……只在寻切实的指示了”。鲁迅指出:“那时就看见了俄国文学。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辛酸、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从现在看来,这是谁都明白,不足道的;但在那时,却是一个大发见,正不亚于古人的发见了火的可以照暗夜,煮东西。”
怀着光明理想和深厚同情的伟大俄罗斯作家,真实有力地倾吐了处在屈辱苦难地位的俄罗斯人民的苦衷,表达了他们对压迫者的愤怒和反抗,燃起了他们渴望自由、光明的火焰。这样的文学,正是已往处在灾难深重中的中国人民所梦寐以求的“照暗夜的火”。俄罗斯文学成了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并不是偶然的事。几十年来,俄罗斯和苏联文学在中国影响之大,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文学影响所不及。而俄罗斯和苏联文学对中国读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高尔基。
我们不妨听听“五四”时代一些人们的话吧。作家冯雪峰谈到他最初读到高尔基的作品,那时还年青,就受到深刻的感动,“得到一种对人类的‘美’的追求的热情和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反抗的力量。”(见1947年“高尔基研究年刊”)作家巴金在谈到他怎样译“草原的故事”的时候,说他当时“生活在这窄狭的笼中,我渴望着广阔的草原,高大的树林,以及那比生命还要宝贵的自由。然而现实的黑暗,给我摧毁了这一切。……”(同上)当时大多数中国青年,同他们一样地处在窒息得不能喘气的环境里,看见了俄罗斯“无产阶级革命的海燕”,闪电似的在我们的阴沉、灰暗的天空里飞翔,听见了“暴风雨”将要来到的战斗信号。他的“向自由、向光明的高傲的号召”,深深地激动了中国一代青年的渴望自由、光明的心。中国“五四”一代的优秀儿女,在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尔基所歌颂的鹰的雄健姿态,站到为中国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战斗的行列里,为推倒压迫者而进行了斗争。
几十年来,在中国社会的剧变中,无数的优秀知识分子,曾从高尔基作品中得到过启示、鼓舞和力量,走到革命道路上来,这生动的实例,也是举不胜举的。
“母亲”的译者夏衍,在十多年前,曾谈到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以及其他作品,曾对这“孤芳自赏”,出身封建社会的“书香子弟”,在“自我斗争”和“残忍地砍伐自己的过去”,走到“一切为人民”的道路上来,在“抛弃自己和人民隔离的一切身份上、思想上、习癖上、审美观念上的‘包袱’”,(同上)是起了极大作用的。这岂止夏衍一人如此?
瞿秋白说过:“高尔基的书是惊醒我们的书,这样的书要‘教会我们明天怎样去生活。’”解放以前,有一位在旧社会成长的诗人,有一个时期,正当他在思想、情感上处在极为矛盾、苦恼的时候,读了高尔基的“克里·萨木金的一生”,不禁使他捏了一把冷汗,他恍悟到自己有可能步萨木金的后尘。正是由于高尔基的指导,没有使他陷入萨木金的泥坑里。
郭沫若谈到高尔基对中国作家的影响说:“径直是超文学的。他被中国的作家们崇敬、爱慕、追随;他的生活被赋与了神性,他的作品被视为了‘圣经’,尤其是他的文学论,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决不亚于在苏联本国。文艺工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创作过程,普遍而深切地受着了指示。我们借此不仅可以知道应该如何去创作或创作些什么,而且还学习了应该如何生活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正因为高尔基给中国读者这种极深刻的影响,在反动时代,高尔基的作品,在中国也就遭到反动统治者的特别仇视和严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母亲”在中国不但被列为禁书,而且不知“有多少青年单单为了爱读这本书而遭遇到比沙皇更残暴的反动派的迫害。”(夏衍:“‘母亲’在中国的命运”)1932年夏,有一位在上海办刊物的国际朋友,打算除了印行定期刊物之外,还想印一些文学作品。他向鲁迅索稿,鲁迅就把我从苏联寄给他的莫斯科出版的中译本高尔基的“一月九日”交给他,并且写了一篇短序,可是,长期保存在鲁迅手中的中文的“一月九日”,还没有机会同中国读者见面,在印刷厂被没收了。中国读者长时间能见到的只有鲁迅的“集外集拾遗”中的“一月九日小引”而已。在反动时代,因为读高尔基的作品而受到监视,失掉自由的不知有多少人。
整整二十年前,高尔基逝世,当时北平文化界踏破了铁鞋,找不到一个开追悼会的会场。只得在城外借了一个教会学校的礼堂开会。这就是现在北京大学办公楼上的小礼堂。当时因为交通工具困难,成群结队的青年,冒着酷暑,不顾迫害,由城内徒步去参加追悼会!正如夏衍谈到“母亲”的中译本在中国反动时期长期受到压迫时所说的:要从中国青年人的心里除掉该书的影响,是绝对不可能的。“它鼓舞了我们中国人,它已经成为禁不绝分不开的中国人民血肉中心灵中的构成部分了。”高尔基的全部作品以及他的整个精神,同战斗的中国人民,都成了不可分的一体。(附图片)
高尔基画像 苏联 雅尔—克拉夫钦珂作


第3版()
专栏:

回忆关于高尔基的一些事情
苏联作家 尼库林
在莫斯科的以著名演员卡查洛夫为名的大街上,有一所不大的两层楼房。在前廊门上的三角楣饰上题着:
1931—1936年
高尔基
曾在这里居住
我们在这里看到并且听到了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最后几年的生活情况。他在这里曾同卓越的俄国科学家、政治活动家、先进的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以及他的读者和尊崇他的人谈过话。
初次看到高尔基的人,只是在同伟大的作家谈话的头几分钟感到侷促不安。很快地,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的好意和诚恳就征服了他们,亲切的、友爱的声调,他对人们和他们的生活和劳动的注意激励了来客。高尔基能使最不喜欢讲话的对方谈起话来。人们向他讲述他们怎样生活和工作,讲述像巨人般站起来的这个国家中所发生的新的、愉快的事情。
许多老朋友在那个时候都访问过这所房子和莫斯科附近的高尔克的别墅。
彼得·安得列耶维奇·萨洛莫夫从高尔基城来了,萨洛莫夫就是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的小说“母亲”中的巴维尔·弗拉索夫的原型。于是他们谈论着关于尼什尼诺夫哥罗得(现在的高尔基城)的老朋友,听他们谈话是非常有趣的:萨洛莫夫好像可以充当小说“母亲”和“福玛·高尔杰耶夫”的注释员。
在高尔基的写字台上,并排放着作家晚年的手稿和他初学写散文和诗时候的羞怯的尝试。当你回忆同高尔基的初次会见的时候,你就会想起接到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的信时是多么快乐,在信里边差不多总是评论到你不久以前出版的著作,评论你在杂志上发表的小说或特写。
有一次我接到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的一封信,信里严厉而公正地批评了我的一本新书,批评到这本书的情节的变动和缺乏叙述的严整性,最后并令人感动地附加一句:“这个批评没有得罪您吗?”人情味、帮助作家的愿望,使作家不要匆忙,而是要更深刻地、更考虑周到地去写,这就是高尔基对著作和手稿的批评的内容。
在高尔基读过的许多书上,都留有他用铅笔画的记号,不仅有细的线条和标记,而且有时也有对这本书的简短、严格的意见。这就是为什么高尔基的私人图书馆引起文艺批评家的特别兴趣的缘故。
我们屏住气息听了高尔基的充满真挚的激动的有关托尔斯泰的故事。高尔基在谈到托尔斯泰时,他的声音几乎颤抖了,眼睛闪着泪光,但是当他回忆起列夫·托尔斯泰性格的生气勃勃的特点的时候,他的脸上就立刻现出了微笑了。
在健康情况使高尔基不得不住在意大利的那些年份中,我们曾在索伦多他的住所里作客,我们总是惊奇于高尔基关于祖国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知道的那么多和那么准确。
就是在索伦多,高尔基也是和祖国一同生活着。信件、书籍、报纸、朋友的到达、苏联海员和苏联外交工作人员的访问点缀了异乡的这段日子。这里,在这所古老的、狭窄的房子里有着祖国的气息,甚至还出版自己的命名为“索伦多真理报”的墙报,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曾为墙报写过一些风趣的小品文。
……高尔基的工作日开始得很早。门铃响了,出现了一个带着装满了的重邮袋的邮递员。邮袋里面有信件、杂志、报纸、苏联来的邮件,其中不仅有中央的报纸,而且有时还有工厂小报。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一天的邮件,常常装满了邮递员的邮袋。
高尔基在索伦多从事“克里木·萨姆金的一生”的创作。那时,在他的性格上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我们有时发现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情绪上发生了一种不可解的变化。有时,他带着有点严峻、甚至是忧郁的样子在我们中间出现。这是在他写作“萨姆金”的那些日子里的事,他描写了人们的低贱的或残酷的行为,并且还长久地没有摆脱他所写的这些印象。这个伟大的人物有着不可思议的感受性。
在索伦多的日日夜夜就是这样度过的。有一次,大家终于使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来朗诵了自己的短篇小说。他有一种特有的朗诵的方法:最初朗诵的声音像是有些单调、缺乏热情,但是逐渐地、一页一页地、听者就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所吸引了。记得这是他写的短篇小说
“出发”,内容仅是描写渔民们从里海捕鱼场归来的情形。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垂下了眼睛看着书,读着,但是,好像他看到的不是一行行的字,倒是浪花和渔夫们的漂亮妻子……。
春天来了,高尔基赶忙着回到莫斯科,那里有大量的创作工作在等他。
在炎热的日子里,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就到莫斯科近郊风景区高尔克的一所别墅中去住。
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从别墅的凉台上看着他所熟悉的俄罗斯中部河流的景色,以及河对岸的绿树丛。
高尔基不论在什么地方居住都从没有一天放松过自己的工作。因此在莫斯科近郊的这个别墅中,也为作家保留了单独的工作室,他在这里度过了自己一生的最后的日子。
在这里,好像到现在还保存着生气蓬勃的火热的思想、活动和创造性理想的气息,仿佛仍然能听到这个伟大的人的声音,这个人就是这栋大房子的灵魂。
从巨大的窗口里仍然可以看到公园的绿荫,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清晨所最爱听的鸟的叫声仍然在啭鸣着,而在这个嘈杂的大合唱中他能分辨出每一个小鸟的声音,并能对自己的孩子谈到许多有关这些小鸟的最有趣的事。
高尔基在这所房子里也接待外国贵宾,如海伯特·威尔斯,法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爱德华·赫里欧和我们的伟大朋友罗曼·罗兰。
在高尔基家中的几个稀有的消遣晚会是令人难忘的,特别是为庆祝作家的儿子生日的那个晚会。
有一天,这里自动地举行了化装晚会。整个房子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高尔基就是这样善于轻松、自然和在转瞬间创造出这种气氛。我们用烧过的软木塞和面粉作化装材料,不知从那里搞来了几套化装的跳舞衣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不见了,然后突然穿着华丽的东方长衫、戴着土耳其帽,就像童话中的伊斯兰教教主似地出现了。而在整个晚间他都参加了年龄比他小一半的人们的游戏和滑稽表演……。这是一个多么生气勃勃、热爱生活和喜欢善意玩笑的人啊,甚至当他已经七十岁的时候还是这样。


第3版()
专栏:

原子能为人类幸福服务
——记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览会
蔡鉴远
走进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览会,人们会立刻感到:人类的智慧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苏联的科学家正努力使人类享受这种胜利的果实,使人类的生活过得更幸福。
展览会的序馆首先告诉人们,所有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化学元素,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任何化学元素的原子中央都有原子核。就在这肉眼不可见的原子核里,储藏着巨大的能量。十一年以前,美帝国主义者打开它使日本广岛、长崎的广大人民遭受到空前的灾害;现在苏联科学家打开它为人类谋取幸福。从这里的一系列图解,人们可以了解到原子核的构造和性质。重元素铀、钍、镭等的原子核能自发地蜕变,产生放射线。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原子核还可以用人工改变,创造出放射性同位素,这都可以广泛地用于为人类幸福服务。四大幅照片告诉人们,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已经在第六个五年计划里作了具体规划。苏联的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已经广泛用于为苏联人民谋取幸福。不仅这样,这里有一幅大地图说明,北京、柏林、索非亚、华沙、布达佩斯、布加勒斯特、河内、布拉格等地,也已经经常得到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五光十色的铀的矿石和矿物陈列在展览会第二部分的两个大玻璃柜里,共计一百多块,它们都来自苏联,其中几种是苏联最新发现的。为了原子能的实际利用,需要建立原子核反应堆,原子核反应堆获得能量的基本物质是放射性铀。从这些多采的铀的矿石和矿物,就可以提取所需要的放射性铀。苏联的科学家们在寻找铀矿上作了许多努力,方法很多,由徒步到利用汽车和航空。这里介绍了各种方法和有关的仪器。飞机上装备一套测量放射线的仪器,飞到广大的山区去,离开地面很低。如果地下矿物中有丙种射线放出,飞机上的仪器立刻有反应,并且自动把那些丙种射线的强弱情况记录下来。科学家们根据丙种射线的强度,就可以找到铀矿。一个好像照相机似的小暗室摆在这里,里面装有萤光仪。把已经采掘到的铀矿放在这个暗室里,从它发出的光采,人们就可以了解它的情况。一系列的研究铀矿的方法,这里作了介绍。
密密的森林里耸立着苏联科学院的原子能发电站。在展览会的第三部分,可以看到这个发电站的模型。它是1954年6月27日开始发电的,一直顺利地工作到现在。这个发电站的动力部分——原子核反应堆的模型,相当于实物的四十分之一,它虽然很复杂,但是每一部分都可以让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和它能力同样大的锅炉,每天需要一百吨煤,但是它每天只需要三十克铀。这里,人们同时可以看到二十万和四十万瓩的大功率原子能发电站的图解,它们将根据苏联第六个五年计划的规定被建立起来。功率为二千瓩和六千五百瓩的原子核反应堆的模型也陈列在这里,这两个反应堆是专供实验用的。
研究原子核方面的成就,在化学方面开辟了一些新的学科和研究途径。展览会的第四部分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辐射化学”是这方面很重要而且很新的一门科学。它研究放射线对物质的作用,不仅对原子核反应堆的结构材料有很密切的关系,对如何充分利用放射线也是头等重要的。如由原油提炼汽油,一般的方法比较复杂,现在采用含有放射性钴的装置,就变得很简单了。制造农药666的研究,由于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大大地方便了。分析化学的进展也很大,如原子核反应堆必用的材料石墨,所含稀土元素的总量不容超过百万分之五,这样的纯度用一般的分析方法是做不到的。现在只要把所要分析的物质放在原子核反应堆里,使具有放射性,然后分辨它带了那一种放射线、强度如何等,就可以检查出它所含的杂质量。这种方法最高可以分析到千亿分之一克的杂质。在原子核反应堆里,新生成的元素,可是一般的量都很少,要用百万分之一克来计算,用一般的方法不可能对它进行分析,现在有了“超微量分析法”来解决。这种分析法所用的试管只有一个大头针大,需要在特装的显微镜下进行。好比昆明湖里的水,总共只有一克的杂质,也能把它找出来。这里介绍了这些方法,并陈列着一系列奇妙的仪器。
十二瓶酒围在一个圆盘上旋转。圆盘上面装有记数器,每瓶酒经过的时候,记数器上的数字就跳动一下。这是一个工业上用的计数器。这个计数器里装有一粒小米大的放射性锶,每当酒瓶穿过挡住了放射线,它上面的数字就自动地作了记录。这样一粒米大的放射性锶,可以连续使用几十年。比酒瓶再小的东西或大如一列火车,也都可以应用放射性同位素记录它们。展览会的第五部分,生动地向人们介绍,苏联的科学家们是在工业上应用原子能的先行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钢的生产过程的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平炉炼钢,由于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就可以大大缩短冶炼时间,增加了平炉的生产率。又如高炉炼铁,对矿炉壁和炉底损坏程度的了解,以往只能凭经验,现在安上带放射性钴的装备,就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了解。
一个孩子左脸部长了大血管瘤,多么痛苦。医生给用放射性钴敷贴以后,很快痊愈了,孩子变得活泼可爱。展览会的第六部分介绍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时,举出了各种各样显示医疗效果很好的病例。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下眼睑癌,不仅效果好,而且很简便。在医疗上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比较多的是钴、磷、碘。使用钴,可以采取“敷贴”、“间质”或“丙种射线治疗机”等不同方法。从这里展出的图解和仪器,人们可以了解这些方法。两台丙种射线治疗机最引人注意。一台是近距离的,可以治疗人体皮层瘤子和其他疾病;一台是远距离的,可以治疗癌瘤和其他疾病。两台都使用放射性钴。远距离操纵的,患者和医生必须由很厚的墙分隔在两间屋子里,但医生可以从操纵台里特备的传话器同患者谈话。放射性同位素在诊断上也有许多用途。人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时组织内的血流速度,以前无法测量,现在可以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测量了。放射线的确可以为人谋取幸福,可是从事有关放射线工作的人们如果不注意防护,极容易受到它的伤害。这里特别介绍了各种防护方法和用具。增加特制的厚墙、远距离工作或缩短工作时间,是常用的方法。人们可以看到,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污染,必须穿着密闭的防护衣进行工作。当然,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们不仅要防护自己不受伤害,而且要设法防护周围的人们不受伤害。
一盆鲜艳的四季海棠,两个星期以前在花盆里施放了带有放射性磷的肥料。用测定植物活体内放射性磷的计数器对着它,可以看到花和幼嫩部分,放射线很多,根和衰老部分则很少。和这盆四季海棠一起的一系列图表标明,施肥位置、施肥深度等同作物生长、土壤水分等有密切关系,这就可以找出肥料效果最大的施用方法。从展览会的最后一部分可以看到,苏联的科学家们正努力在农业和生物学方面,广泛地研究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植物体中物质的新陈代谢作用、植物的营养等等情况,都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而得到了解。从这里陈列的图表可以看到,放射性铀分裂产物的射线对于豌豆、蚕豆、苜蓿、小麦、大麦等所起的作用,大部分可以使增加产量,但也有得到不好的效果的,这就需要进一步作研究。这里还介绍了许多对动物的有趣的实验。用放射线照射鸡的小脑,鸡进食的时候就出现典型的头摇晃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了解,对于人们研究生物体内的各种作用过程提供了更方便的方法。
人类幸福高于一切,这是苏联科学家们的工作原则,也是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工作原则。看完了这个展览会,人们心底产生一个共同的信念:人类生活将推向极高阶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