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布尔加宁写信给圣劳伦
希望加拿大促使裁军问题获得解决
新华社11日讯 据塔斯社十日消息:苏联驻加拿大大使楚瓦欣六月八日把布尔加宁的一封信交给加拿大总理圣劳伦。信中谈到苏联最近采取的大量裁减武装部队的决定,并且表示希望作为联合国裁军小组委员会的成员国之一的加拿大政府能够采取一些措施,促使裁军问题获得解决。
布尔加宁的这封信是在六月六日同给美、英、法、意、西德等国政府首脑的信同一天写的。


第4版()
专栏:

布尔加宁的裁军新建议引起广泛重视
美国和西德官方人士仍企图贬低这个建议的意义
据新华社讯 据塔斯社消息:布尔加宁就裁军问题给西方国家政府首脑的信件,受到法、英、美各国报纸的广泛重视。
巴黎全部晨报都刊登了布尔加宁信件的详细摘要。一些巴黎报纸还强调指出苏联政府的新倡议的重大国际意义。“震旦报”号召“认真研究东西方接近的条件和增多接触”。
英国“泰晤士报”外交评论员在评论布尔加宁的信件的时候指责美国方面的态度。他说,“杜勒斯已经说过,再减少武装部队的人数是同美国的利益不相符的”。这个评论员认为,美国之所以害怕减少自己的武装部队人数,是因为担心“它不能维持目前广泛散布的基地”。
在美国,纽约所有的报纸都在显著地位刊登了关于布尔加宁写信给艾森豪威尔的消息。
从合众社的消息中可以看出,美国官方人士已经开始采用老一套的办法,来破坏对苏联的建议的巨大兴趣。这些人硬说布尔加宁关于裁军问题的新信件是一种“宣传”。消息说,华盛顿“权威人士”认为,信中似乎“没有任何能够打开美苏之间在裁军问题上的由来已久的僵局的新建议”。
据新华社讯 布尔加宁给西方国家政府首脑的信件,在德国引起广泛的反响。
民主德国的报纸都欢迎苏联的新倡举。“新德意志报”说:布尔加宁的信里包含着目的在于使裁军问题的谈判摆脱僵局的具体建议。这家报纸指出,布尔加宁向西方国家提出的关于大大减少德国领土上外国驻军人数或者撤走这些军队的建议,对德国人民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民日报”说,这些建议对解决德国问题也是一个新的贡献。
据美联社波恩消息说,西德政府官员们以怀疑的态度来看待苏联最近的裁军建议。但是,西德社会民主党新闻处就布尔加宁的信件发表的评论里警告说,不要把布尔加宁的信件看作只是一种宣传而置之不理。新闻处的评论里认为,这表明苏联人真心希望裁军。应该考虑苏联要求普遍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真诚愿望。
美联社说,“这些评论表明现在西德政界人士中存在着对俄国政策的巨大分歧。”
据新华社11日讯 塔斯社报道,捷克斯洛伐克“劳动报”就布尔加宁关于裁军问题的信件发表评论说,苏联不是用言词,而是用行动证明它在致力于和平和保障各国人民的安全。“劳动报”指出,布尔加宁的信对解决德国问题有重大意义。因为德国就是双方武装部队对峙着的地方,如果能够裁减在德国的武装部队人数,就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欧洲的这个不安静的地区的事态的发展。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报纸也对布尔加宁的新建议表示欢迎。


第4版()
专栏:

世界工联向各国劳动人民发出号召
争取和平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
新华社布拉格10日电 世界工会联合会发表声明,号召各国劳动人民争取和平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
声明说,在阿尔及利亚有越来越多的军队投入了军事行动,因而造成了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和平事业的巨大危险。世界舆论都主张用和平方式以及本着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来解决阿尔及利亚的问题,避免流血、破坏和死亡,并且使阿尔及利亚人民摆脱贫困和殖民压迫。
声明号召全体阿尔及利亚劳动人民和法国劳动人民一致行动,来促进在阿尔及利亚实行停火,促成谈判。


第4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战事
在三个地区继续进行
新华社11日讯 阿尔及尔消息:最近十天中,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出动了几万人,接连向当地起义人民武装部队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法国的海空军也出动配合作战。
战事连续在三个地区进行:阿尔及利亚西部同摩洛哥接境地区,阿尔及利亚中部阿尔及尔附近的卡比利亚山区以及阿尔及利亚东部同突尼斯接境地区。
法军企图消灭在这些地区内的阿尔及利亚起义人民武装部队,但是法军远没有达到目的。例如,在卡比利亚山区,法新社的消息说,法军想同游击队激战的企图失败了,消息还说,法军所到的地方,“军队只看到空的村庄,居民有的在军队到达以前搬走,有的隐入丛林里了。”


第4版()
专栏:

国际新闻工作者在友好气氛中会见
新华社赫尔辛基10日电 在美丽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郊欧坦尼米,从今天起到十五日举行国际新闻工作者会见。这是各国新闻工作者为了加强友好合作互助和交流经验而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性的会见。
今天上午当地时间十时五十分,大会开幕。印度代表团副团长辛格任大会执行主席。辛格在开幕词中说,这次会见,经过各国新闻同业的积极筹备,今天在友好的气氛中开始了。他指出,这次会见是国际新闻工作者友好合作的良好开端。
芬兰进步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李德柏格夫人向大会致欢迎词后,大会秘书长、墨西哥代表马丁内兹代表发起委员会报告筹备经过,并且对大会的意义和讨论方法作了说明。
参加这次会见的有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南北美洲近四十个国家的二百多新闻工作者。中国以金仲华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了大会。
在会议期间,除全体大会外,还将举行三个委员会的会议和进行广泛的个人接触。三个委员会将分别讨论的问题是:一,保证新闻的客观和真实;二,消除阻碍新闻工作者间国际合作的因素,寻求途径便利于各国记者自由访问;三,寻求各种方法改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并且保证他们的职业荣誉。


第4版()
专栏:

驻在朝鲜北部的中立国视察小组
奉上级指示撤回板门店
新华社平壤11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开城讯:根据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指示,驻在朝鲜北部新义州、满浦和新安州口岸的中立国视察小组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典和瑞士成员已经在昨天和今天分别乘专车离开当地,暂时撤回板门店本部。
驻在这些口岸的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联络官曾分别举行宴会欢送当地的中立国视察小组,并且向他们赠送了礼物。中立国视察小组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典和瑞士成员在宴会上都对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联络官和当地政府给与他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帮助表示感谢。
在上述三个口岸的中立国视察小组离开的时候,驻在当地的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联络官、当地政府代表和群众都到车站欢送,并且向他们献了花。


第4版()
专栏:

我足球队在印第三次表演赛
以零比三输给印度足球协会联合队
新华社新德里11日电 中国足球队昨天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第三次表演赛,结果以零比三输给印度足球协会联合队。印度足球协会是西孟加拉省的体育组织。
印度足球协会联合队的第一个球是在比赛开始后十九分钟踢进的,它在上半场以一比零领先。
参观这场足球赛的有七万人。球赛由西孟加拉省长赫·克·慕克吉开球。球赛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这一次比赛是中国足球队在加尔各答的最后一次表演赛。
印度足球协会在当天晚上举行宴会,招待中国足球队。
中国足球队应德里足球协会的邀请,将在六月十七日在德里同印度国家足球队举行友谊表演赛。


第4版()
专栏:

印度副总统应邀到达波兰访问
西哈努克亲王离波前往巴黎
据新华社华沙讯 印度共和国副总统拉德哈克里希南博士,应波兰国务委员会和政府的邀请,在六月十日乘飞机到达华沙。
当天下午,印度副总统会见了波兰国务委员会主席萨瓦茨基和部长会议主席西伦凯维兹。
拉德哈克里希南将在波兰访问五天。
新华社华沙11日电 柬埔寨前首相西哈努克亲王和他的随行人员,六月十日离开波兰前往巴黎。
在机场分别的时候,波兰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诺瓦克和西哈努克先后讲了话。
诺瓦克指出,柬埔寨同波兰两国人民的友谊是建立在真正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西哈努克的访问和在波兰所进行的会谈,以及波兰和柬埔寨的联合声明,已经成为在更好地相互了解、加强和平和加强波柬两国之间的友谊的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步骤;成为有助于更加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一个因素。
西哈努克说,我们同波兰官方人士的会谈和同波兰人民的会见,使我们相信波兰人民对和解和和平怀有真诚和殷切的愿望。
西哈努克说,我们的会谈已经导致两国之间的完全的谅解。我深信,我们一致承认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和建立我们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将给我们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的繁荣和幸福。


第4版()
专栏:

也门王国太子巴德尔到达莫斯科
新华社莫斯科11日电 也门王国皇太子、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塞弗·伊斯兰·穆罕默德·巴德尔和随行人员今天下午五时乘飞机到达莫斯科。
在中央飞机场欢迎也门客人的有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别尔乌辛,副主席捷沃西安,外交部长谢皮洛夫等人。
各国驻苏联外交使节也到机场欢迎。
机场上悬挂着苏联和也门两国的国旗。巴德尔副首相在别尔乌辛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巴德尔在机场上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真理报”今天发表了社论,欢迎巴德尔,其中指出,也门皇太子的这次访问将有助于巩固近东和世界和平。


第4版()
专栏:

杜勒斯继续鼓吹“实力”政策
美国众议院用停止“美援”恫吓南斯拉夫
新华社10日讯 杜勒斯六月九日在依阿华州立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主张美国继续保持庞大的数达四百亿美元的军事费用和对外援助计划。
在演说中,这位美国国务卿大声疾呼地要求支持美国政府的援外计划。他抱怨国会削减对这个计划的拨款是不妥当的。
杜勒斯把美国用在这方面的钱叫做和平的“保险费”。他吓唬美国人民说,美国不能用“便宜的价格”来购买和平和安全,否则就要“增加战争的危险”。
杜勒斯用了许多话来说明美国的对外援助是符合于美国的利益的。他说,美国给外国以“援助”的目的是为了要“击败敌对势力……为扩张势力而进行的努力”,使那些接受“援助”的国家能够“维持它们自己的武装部队”,能够“对付国际共产主义的阴谋”。
杜勒斯说,在美国的援外计划中,“最大的开支是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他特别提到了朝鲜、越南和台湾存在着“战争的威胁”,并且说“这个地区今天处于明显的敌意的压力之下”。显然,杜勒斯在这里是想煽起对中国的敌对情绪。
虽然六月九日的美国报纸普遍刊载了布尔加宁向艾森豪威尔建议实行裁军的信件。但是,杜勒斯在演说里一点也没有提到美国对裁军的态度,他反而强调说,因为苏联对外国的援助增加了,美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继续执行也许还要扩大”美国的所谓“共同安全计划”。
据新华社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众议院六月八日通过了一个提案,认为应该考虑停止给予南斯拉夫以美国“援助”的问题,提案规定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来决定是否停止“援助”。
从众议院在六月六日开始讨论下一财政年度“援外”计划以后,惯于在国际上用停止“援助”来施加压力的许多美国议员,这次纷纷对南斯拉夫展开攻击。南斯拉夫领导人最近在苏联进行的友好访问是他们认为应当立即停止给南斯拉夫的全部“援助”的理由。
众议员凯利提出了一项提案,其中规定取消给予南斯拉夫的全部“援助”。
反映政府意见的众议院共和、民主两党领袖主张对这个提案加以修改,他们认为立即取消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结果,众议院以一百二十三票对九十五票通过了对凯利提案的修正。修正后的提案规定,由总统来决定是否给予南斯拉夫“援助”问题,而总统如果作出继续“援助”的决定,就应该确信“作为在过去向南斯拉夫提供援助的根据的南斯拉夫的政策没有改变”,确信继续给予“援助”是“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的”。


第4版()
专栏:国际札记

“倒霉的天才”
杜勒斯屡屡夸耀他的天才的发明——“旅行外交”。
今年一月,他计算了一下,在他任职的三年中,一共曾在世界各地“旅行”了二十二万六千六百四十五英里来处理“重大的问题”。最近,不过相隔四个多月,他的“旅行”纪录已增加到三十一万英里了。
杜勒斯把他的“旅行”外交,称为“改变”了“对国务卿这个职务的基本概念”。他说,他发见他在一次长途的飞行的安定的气氛中能够比他呆在国务院的办公室里“工作得更加有效”。
杜勒斯怎样理解“国务卿这个职务的基本概念”,局外人当然莫测高深;不过从美国国务卿所执行的外交政策来说,杜勒斯风尘仆仆满天飞,比起他的更多地呆在国务院办公室里的前任来,是否较有成效,人们是不难根据事实作出判断的。
杜勒斯争辩说:“一味用老式的交换照会的方法是愚蠢的。”而他的飞到各处地方同各国政府官员面对面地交谈的办法要有效得多。
在这里,杜勒斯承认了过去美国那种惯常坐在华盛顿发号施令的方法已经大大不灵了,需要国务卿劳驾亲自到各个现场去进行工作。但是,这个“新”的方法,在支撑破产了的“实力政策”方面,效果是否稍微好一点呢?
美国有名的专栏作家李普曼最近委婉地问道:“杜勒斯先生旅行过三十一万英里了,能说在全地球散布了良好的谅解了吗?”李普曼客气地没有提出正面的答案。
答案其实是并不难找到的。
只要举杜勒斯自己曾经最洋洋自得地吹嘘过的曾经把美国带到“战争边缘”的几次旅行作为例子:
一次是在1954年4月,他匆匆忙忙地飞到伦敦,又飞到巴黎,去策划扩大干涉印度支那战争,并要他的伙伴们同意美国使用原子武器来“炸毁中国共产党在华南的基地”。
另一次是在1954年年底和1955年初,杜勒斯访问东南亚,大肆恫吓和威胁说:美国在台湾海峡的战争打算“是认真的”。
这两次“旅行”甚至在美国的“同盟国”和杜勒斯的“同胞”中间也没有引起谅解。对杜勒斯的“战争边缘”叫嚣的抨击、怒骂和嘲笑,像巨大的浪潮一般,从世界每一个角落里,也从美国各阶层里涌出来,一致向他围攻,迫使这位夸口者不得不改变调子。
再说,今年以来,杜勒斯自吹自擂的新的几万英里的“旅行”——无论是参加今年三月举行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理事会会议或是出席五月举行的北大西洋公约理事会,都是最没有成果和最不受欢迎的。
杜勒斯最近承认:“世界正处在一个接连不断迅速发生的重要事件改变着欧洲、近东和亚洲的面貌的时刻”,这种新局势使美国的外交工作“更加困难”。
究竟是怎样一种局势使得杜勒斯感觉起“困难”来了呢?是这样的局势:杜勒斯的“旅行”要煽动恐惧,但——用杜勒斯的话——“恐惧情绪已经不再存在”;杜勒斯的“旅行”继续对他的盟国施加压力,但——再用杜勒斯的话——“盟国不再感到……必须消除分歧了”;杜勒斯的“旅行”硬要和平中立的亚洲、中近东国家屈服在他的“保护伞”下,但——还是用杜勒斯自己的话——“中立主义被认为是一个安全的、有利的方针”。
对于贩卖所谓“解放”政策的杜勒斯来说,最不能够使他泰然自若的大概要算他的这样一个结论了:“我们不能使世界上已经发生的事情恢复原状”。而恰恰是这一点决定了杜勒斯外交——不论旅行纪录多少——的倒霉的命运。
因此,如果可以说杜勒斯以他的天才发明胜过他的前任,那末用英国“观察家报”的话来说无疑更为恰当:杜勒斯有的是“倒霉的天才”!
(昔)


第4版()
专栏:

苏联舰队离都拉斯回国
据新华社据塔斯社报道 应邀到阿尔巴尼亚作友好访问的苏联舰队,在六月十日离开都拉斯港口回国。
这支由巡洋舰“库图佐夫号”和两艘驱逐舰组成的苏联舰队,在六月五日到达都拉斯以后,受到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热烈欢迎。许多劳动人民和人民军的官兵曾经到军舰上参观,和苏联水兵交换了礼物,并且彼此留下了通讯地址。苏联舰队的歌舞团曾经为地拉那和都拉斯的居民演出了精彩的节目。
率领苏联舰队的卡萨托诺夫海军上将,在九日举行了告别招待会。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出席了这次招待会。


第4版()
专栏:

苏联部长会议决定
取消中等和高等学校学费
本报莫斯科10日专电 苏联部长会议发布决定说: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普及中等教育建立更好的条件,并且使得广大青年获得更有利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决定自1956年9月1日起,取消苏联全国中等学校高级班、中等专科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费。


第4版()
专栏:

新词句,旧观念,留在冷战的死胡同
英“新政治家与民族”批评美国外交政策不适应时代潮流
新华社11日讯 伦敦消息:六月二日出版的一期英国“新政治家与民族”周刊的一篇文章说,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在最近演说里为西方政策现在面临的危机提出的补救办法是很“轻浮”和“不实在的”。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的演说中有的是高贵的字眼和表示善意的声明,“但是现实同言语并不一致,虽然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的谈话好像他们已认识到需要新的政策了,但是他们的基本政策实质上仍然未变。”
这篇文章指出,艾森豪威尔“并没有提出这样问题:世界分裂为几个军事阵营的局面是否可以或者应该结束。相反的,他问道,在新的情况下应该怎样保持这种局面。”杜勒斯并且在“建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应该‘进一步发展’以便‘为这一代和将来一代的需要服务’。”
文章认为,总统和杜勒斯是严重地误解了实际情况。“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虽然费了很多钱,却失败得很惨,它在欧洲日益不受欢迎”。“在杜勒斯吹牛说要把冷战的这个可怜的孩子(指北大西洋公约)‘发展’为‘完备的东西’的时候,他就表明虽然他用了新的词句,但是他仍旧局限于他的旧错误观念。”
这篇题目是“因玩忽而招致失败”的文章接着说:“杜勒斯有时间发表很多的演说,但是他很少时间‘忍痛地重新估计’他自己的臆断。当他精辟地讨论西方同盟的长期的将来的时候,共产党同盟却迅速地集中它的资源作‘和平竞赛’了。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要‘研究’怎样改造自己的时候,上星期共产党国家却在柏林开会全盘规划它们的经济计划。在国会一个外交委员会建议把给予在重新武装方面‘落后’的欧洲国家的美国军事援助移给可靠的盟国越南、泰国和台湾的时候,苏联却把它的工厂和人力转移到更有收获的用途上去。在苏联外交利用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时候,美国却同李承晚、蒋介石和吴庭艳连成一气,而美国的盟国又在北非和塞浦路斯进行殖民战争。在史塔生的研究小组拿出经过几世纪的贫乏的裁军谈判研究材料的时候,苏联政府却解散了花钱、浪费、不合时代潮流的部队。”
文章接着说:“有些时候,美国领袖们似乎看到了他们面临的挑战。他们注意到了苏联经济迅速扩大,它有能力‘集中它的资金,指挥它的人力,比任何西方国家更迅速、更大量地训练技术人员’。但是他们避免得出明显的结论。……就像艾森豪威尔总统一样以简直是魔术咒文一般的自由企业的优点作为答复”。
文章认为,美国目前是留在一条冷战死胡同的尽头。文章强调说,“西方必须迅速应付新的挑战,否则就在它的分裂影响下分崩离析;同时还必须进行自由贸易;必须有一个速度可以同共产主义国家现在的速度相比的经济扩充计划;必须迅速消灭殖民主义。如果能这样的话,就能进行和平竞赛。……到目前为止,已经看到和平共处的好处并且开始有效地利用这些好处来达到共产主义的目的的是苏联。而西方正在让机会溜掉。”


第4版()
专栏:

西德垄断资本在东南亚的经济扩张
王禺
重新崛起的西德垄断资本正在力求恢复和扩大它在东南亚的势力。
在西德垄断资本看来,东南亚地区有极重要的意义。目前西德天然橡胶来源的88%、锡砂来源的全部、黄麻来源的97%以及铬砂、锰砂等都需要依赖这一地区。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正在发展本国经济和建立工业,因而也替西德的机器和其他工业品提供了扩大销路的可能性。
战后以来,西德垄断资本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扩张活动逐年加强,它的活动范围目前已几乎遍布东南亚的所有国家。当然,西德垄断资本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活动是遭遇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剧烈竞争的。但是西德垄断资本在这种竞争中有其特殊的有利条件,例如:西德工厂设备和生产技术比较新。比起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来,西德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相对地高一些。此外,更重要的是:西德工人的劳动时间比英美法等国的工人都长些,而工资则相对地低于这些国家。因为有这些条件,西德的经济实力迅速获得了增强。西德钢产量已在1955年超过英国。
虽然战后最初几年内西德对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几近于无,但自1949年以后却有迅速的恢复。到1953年,西德对这一地区的出口已增加到1950年的250%。1955年西德对东南亚地区的贸易总额(将近三十亿马克)相当于战前德国对这一地区贸易的两倍左右。同时它在西德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达到5%—6%,在西德海外贸易(即除去对西欧大陆的贸易之外)中已占到20%左右。
西德垄断资本并不满足于今天所已经取得的地位。它正在千方百计地扩展它的市场。到目前为止,西德已经在东南亚地区内建立了稠密的使领馆网,直接配合西德垄断资本的扩张活动。德国垄断资本的代表人物沙赫特早于1951年就已经在东南亚巡视了一番。今年一月间西德副总理布吕希曾访问印度。二月间西德垄断资本巨头克虏伯曾访问印度、锡兰、泰国、巴基斯坦等国。与此同时,西德垄断企业的全国性组织“德国工业联合会”也在二月间派遣代表团到泰国、新加坡、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调查西德进一步开展对这些国家输出商品和资本的可能性。结合着这些活动,西德的所谓“东亚协会”也加紧活动起来。此外,西德经济界人士正在酝酿成立“技术咨询处”、“出口银行”和“亚洲问题研究所”等机构来专门负责进行对东南亚的扩张活动。克虏伯还提出了所谓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半计划”。
印度已经成为西德垄断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主顾。战前德国对印度的贸易规模本来不大,而且德国是处在入超地位。战后西德对印度的出口有极大的增长。1955年西德对印度的出口相当于1950年的七倍。西德对印度贸易的出超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西德克虏伯康采恩和“德意志机器公司”正在印度奥里萨省内以器材设备作为入股的股分来承建一个大型炼钢厂及其附属的住宅区。克虏伯水泥厂的工程已竣工。西德垄断企业“戴姆勒—本兹”公司、“克劳施·玛费公司”、“洛伯特波希公司”、法本集团的“拜耳染料工厂”和“霍克斯特染料公司”、“克鲁克纳—洪包特—德以兹公司”以及西门子康采恩等都正在准备在印度设厂。
印度尼西亚是西德垄断企业在亚洲最大的原料来源。它是西德的锡和天然橡胶的重要供应者。不来梅的“波格瓦特汽车和摩托工厂”采取和印度尼西亚公司合资的方式在苏拉巴耶建起了一座汽车装配厂,专门装配波格瓦特牌汽车。“德律风肯有限公司”在雅加达和三宝垅两地设立了收音机装配工厂。西德政府和垄断企业正在考虑在印度尼西亚进行更大规模投资。
在巴基斯坦,西德的克虏伯康采恩正在以供应器材作为入股方式来建造一座钢厂。巴基斯坦的铁矿勘探工作是委托克虏伯康采恩的勘探队来进行的。根据合同,国营的“巴基斯坦工业开发公司”在十年之内都有义务聘请克虏伯公司的专家担任顾问。法本集团的“拜耳染料工厂”和“霍克斯特染料公司”1955年6月与巴基斯坦政府签订了关于合资建立颜料厂的合同。“巴基斯坦电气工业有限公司”是由西德“通用电气公司”(AEG)设计的,并按照AEG康采恩的图纸进行生产。喀喇蚩造船厂的工程也由汉堡某公司所承包。西德最大的电影康采恩“乌发公司”目前正着手在东巴基斯坦首府达卡建立大制片厂。巴基斯坦是西德的棉花和黄麻的重要来源。
西德对缅甸贸易的特点是西德的大量出超。西德从缅甸的进口只相当于它对缅甸出口的十分之一强。“德意志机器公司”已取得建造仰光附近的炼钢及轧钢厂的合同,并已开始动工。
1939年以前,德国在泰国进口贸易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英国。战后这一地位被美国占去。西德垄断资本力图恢复它在泰国的地位。1937年12月签订的德泰条约已经在1953年重新生效。西德对泰国出口不断增加,1954年时总值达到九千万马克,相当于1950年西德对泰国出口的二十倍。国际垄断资本集团间竞争异常剧烈。西德资本家抱怨美元“援助”大大影响了泰国政府进口合同的分配。西德对泰国的贸易也是大量出超。泰国对西德的主要出口货是大米、橡胶和锡。1955年5月间泰国工业部长和总理銮披汶曾先后访问西德,与西德政府及经济界代表商谈关于西德资本“援助”泰国工业建设的问题。两国并签订了所谓“经济及技术合作协定”。
西德垄断资本对于开发泰国的富源(铁砂、褐煤和石油等)非常有兴趣。克虏伯已经提出在泰国建立钢厂的计划。西德垄断资本家认为他们定能击败日本垄断资本的竞争而争取到这一建厂合同。克虏伯公司准备把它所供应的全部机器和成套设备算作投资的股分。
由于美英垄断资本的强力抵制和日本垄断资本的剧烈竞争,西德垄断资本在菲律宾、锡兰和马来亚三地的扩张活动受到很大的阻力。西德虽然从以上三地取得重要的原料,但西德商品的进口受到限制,因此西德对菲律宾、锡兰、马来亚的贸易有严重入超现象。但是西德垄断资本还是在积极设法要把势力伸入到这些地区去。西德“戴姆勒—本兹”公司已在菲建立一座汽车装配厂。西德垄断资本还准备利用马尼拉自由港作为开展对东南亚扩张活动的据点。克虏伯在今年二月访问锡兰时曾表示对“开发锡兰丰富的钛铁矿很感兴趣”。他还表示愿意用供应开矿所需的全部机器和设备的方式入股。
卷土重来的西德垄断资本在东南亚所展开的广泛的经济扩张活动,引起这个地区内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复杂化和尖锐化。随着资本主义市场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这种矛盾将变得更加剧烈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