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观察家评论

  坦率的供认
“在朝鲜有停战,但是没有和平”;“在台湾……几乎每天都有军事冲突”;“在越南有停战,但是没有和平”。这是四月三十日杜勒斯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所作的声明中开宗明义的话。乍听起来,好像杜勒斯很关心和平。其实一点也不。杜勒斯一点也不关心和平。他关心的是美国怎样能够控制或侵占这些地区以及其他国家,例如他所提到的菲律宾,泰国和日本等,保持它们作为美国的“前沿阵地”。杜勒斯紧接着说:“从美国的观点看,这些阵地每一个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其中有任何一个失掉,就会意味着在西太平洋地区发生危险的突破。”
人们对于杜勒斯这种煽动紧张空气的腔调十分熟悉。一年多以前,杜勒斯发表过“三条战线”的战争叫嚣,为的是制造紧张气氛,以便有所借口好给马尼拉条约装上“牙齿”。而在不久前,他又鼓吹过“战争边缘”政策,企图恫吓中国人民,并且毒化国际局势。现在,杜勒斯又在朝鲜问题、台湾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上大发狂言了;这一次是为美国的“共同安全计划”(“援”外计划)作鼓吹,要求美国的纳税人继续勒紧裤带,用大炮代替黄油,支持美国政府的“实力”政策。
杜勒斯四月三十日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关于所谓“共同安全计划”的发言,实际上是再一次大张旗鼓宣扬美国一定要继续推行扩军备战,一定要继续实行军事威胁。他宣扬美国每年的军事开支,超过四百亿美元,其中90%用于加强美国的军事机器;另外10%是他所说的“四十亿美元”的“援”外计划,即所谓“共同安全计划”。杜勒斯说明了这种“援”外计划的性质:美国在本年度中,对外“援助”的开支83%用于军事“援助”,只有17%用于经济“援助”。而这种经济“援助”,仍然同美国的“安全直接有关”。杜勒斯毫不掩饰地宣称,如果对参加了美国所支持的军事集团的一些国家不给以经济上的“援助”,它们就“维持不了”目前的军队。这样,杜勒斯就供认了美国的对外“援助”的目的。
什么目的呢?就是美国出军火,受“援”国家出人力、物力、财力,受美国的支配行事。杜勒斯说得很清楚:通过这种“援助”,美国可以要“地球的各处”提供基地,“从这些基地,俄国可能受到毁灭性的攻击”。在这里杜勒斯没有说中国会受到什么,但是,这是不言而喻的。他开宗明义就重复了他念念不忘的三条战线:朝鲜、台湾、越南。可见他对中国的坏念头不但没有忘掉,而且是非常着重的。
杜勒斯摆出这种杀气腾腾的面孔时,好像完全忘记了他不久以前装出的所谓美国政策的“新面貌”。那时候,杜勒斯看到国际局势趋向缓和,和平共处的思想深入人心,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国际上进行了新型的平等互利的援助。那时候,他看到美国的外交政策在西欧遭到北大西洋集团同盟国的批评,在亚洲遭到和平中立国家以及日本、菲律宾等国的批评,在美国遭到美国人民、甚至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头脑清醒的人士的反对。例如,美国民主党的领袖史蒂文森在四月二十一日发表演说,指责共和党政府“死抱住它在同盟条约、援外、贸易和各种国际交流中所强调的军事方面”。这就构成了里里外外的强大压力。因此,杜勒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工作是更加困难了”。因此,他和美国的一些重要人士不得不宣称,美国拼凑的军事集团今后将着重于“非军事性质”的活动;他们宣传美国的对外“援助”已更多地着重于“经济方面”。但是,现在杜勒斯四月三十日的声明却坦率地把这种所谓新面貌的底子一下子给完全戳穿了。美国的“实力”政策并没有改变,美国对外“援助”的军事性质也依然如故。这种“援助”是为美国的侵略政策服务的。借助于这种“援助”,美国将在亚洲和欧洲继续鼓动扩军备战;借助于这种“援助”,美国将继续在别国领土上保持针对苏联、中国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军事基地;借助于这种“援助”,美国将继续推行它拼凑军事集团的作法来威胁主张和平中立的国家,并且制造国际紧张局势。归根到底,杜勒斯丝毫没有打算放弃倚靠军事来造成所谓“实力地位”政策,尽管这种政策已经破产,遭到了各国人民和许多国家的反对。
杜勒斯最近一会儿装成热爱和平,一会儿又满脸横肉,杀气腾腾。这正是反映了他所碰到的难以解决的矛盾。迫使他装出“新面貌”的种种压力正在继续增长;大势所趋,它们一定要推动局势进一步和缓,使他的“实力地位”政策完全失败。现在杜勒斯定要抗拒这种大势。他有意危言耸听,制造紧张气氛,想迫使美国纳税人拿出钱来,作为他继续抗拒世界大势、加剧紧张局势的资本。这就是为什么杜勒斯一方面拼命宣传美“援”已侧重“经济方面”,同时又拼命鼓吹要通过这种“援助”来建立“报复能力”和“巨大的威慑力量”的原因。但是,杜勒斯不妨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而世界大势却决不会听杜勒斯的话,它一定要走它自己的和缓局势的道路。杜勒斯的顽固,决定了他的失败。他想粉饰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切努力,不能不都付诸东流。


第4版()
专栏:

  匈捷分别发布第二个五年计划指示和指示草案
新华社28日讯 据塔斯社报道:匈牙利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示,四月二十七日在布达佩斯公布了。
指示说,由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1955年工业产品增为1938年三倍以上。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也有了发展,但是,发展的水平仍然落后于国民经济的要求。
指示规定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工业。1960年工业总产量将超过1955年水平50%到52%。五年内国民经济中的总投资将达八百亿福林(匈币名)。工业的投资将达三百三十到三百四十亿福林。在五年中,电力将增加67%,机床的产量将增为两倍以上,农业机器的产量将增加110%,拖拉机产量将增加112%。
在五年计划期间,农业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和把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胜利地推向前进。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供给国民经济的农产品,将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多27%。播种面积将进一步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将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多53%。五年中将有六百个农村电气化。
在今后五年中,国营贸易和合作社贸易的商品流转额将增加35%以上。
五年中职工的实际工资将增加25%,职工人数将增加到二百四十五万人。农民的收入将增加25%。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将开始实行逐步过渡到七小时工作日的制度,并且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完成。为了保护产妇和婴儿,法定休假期限从十二个星期增加到十四个星期。到1960年,每一万个居民将有十五个医生为他们服务。
五年中,高等学校的学生人数将增加40%。
这个指示在经过全国人民的讨论以后,将提交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审查。
新华社布拉格4日电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五月三日发表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1960年)的指示草案。根据这个指示草案,在新五年计划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将大体上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农业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将要占决定性的优势。
指示草案规定,必须保证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加速发展燃料和原料基地,尽量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广泛地实行机械化和逐步实行自动化,并且大大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的程度。
在五年中,工业总产量至少要提高60%,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约提高57%,消费品的生产提高40%。工业生产增长的十分之九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保证。
到1960年,硬煤的产量将接近二千九百三十万吨(即增加26%),褐煤将达到五千七百七十九万吨(即增加49%),电力将达到二百五十三亿四千万度(即增加68%),生铁将达到四百七十八万吨(即增加60%),钢将达到六百五十四万吨(即增加46%),机器和设备的生产约增加83%,拖拉机的产量要达到二万八千三百台,棉织品和毛织品的产量将分别达到四亿三千九百万公尺,和四千七百二十万公尺,肉类的产量要达到四十五万七千五百吨,猪油要达到五万七千五百吨,黄油要达到六万九千七百吨。
工业产品生产成本至少将减低16%。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将为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更广泛地和平利用核子能创造必要的条件。为了这个目的,五年中至少将有一个具有十五万瓩能力的实验性核子能发电站开始运转,将为建设更多的核子能电力站进行设计工作,并且开始制造广泛利用核子能的设备。生产铀和重水的工厂将在五年内开始建筑,并且将掌握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
在农业方面,指示规定粮食增加22%,甜菜增加11%,食用牛增加38%,猪增加35%,牛奶增加46%。五年中农业将得到三万六千三百台拖拉机和八千三百台谷物收获联合机。农业将进一步合作化。
在基本建设和建筑方面,五年的投资总额将达到一千五百二十六亿克朗,比1951—1955年间多61.5%。
在生活水平方面,指示规定国民收入至少增加48%,个人的消费至少增加三分之一,职工的实际工资增加约30%。


第4版()
专栏:

金日成接见中共中央代表团
新华社平壤4日电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日成五月四日上午接见了参加朝鲜劳动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团团长聂荣臻、团员王从吾和乔晓光。
接见时在座的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崔庸健、金一、朴金喆。


第4版()
专栏:

金日成应邀将访问蒙古
新华社平壤4日电 此间宣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元帅应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邀请,将率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到蒙古进行友好访问。


第4版()
专栏:

铁托定五月七日到法国访问
新华社4日讯 据南斯拉夫通讯社报道,贝尔格莱德五月三日宣布,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总统铁托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戈蒂的邀请,将在五月七日到法国访问。随同铁托前去的有南斯拉夫外交国务秘书长波波维奇。
在这次访问中,铁托和波波维奇将同法国总理摩勒和外交部长比诺举行会谈。


第4版()
专栏:

友好往来
△应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邀请来中国访问的巴西和平代表团一行五人和日本和平代表团团员七人,已在三日到达北京。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宁一应印度全国职工大会的邀请在五月一日晚上到达德里,他将参加印度全国职工大会五月六日和七日在苏拉特举行的第八次年会。


第4版()
专栏:

谋求德国工人政党之间的谅解
  乌布利希和格罗提渥写信给奥伦豪尔
新华社柏林4日电 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乌布利希和格罗提渥最近写给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奥伦豪尔一封信,建议谋求德国工人政党之间的谅解。
已经在五月三日的“新德意志报”上发表了的这封信说,阿登纳所执行的政策长此继续下去,对和平事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重新武装西德和西德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都加剧了欧洲的紧张局势,造成了对德国人民的威胁,阻碍了一切社会进步。通过相互谅解而使局势得到缓和是全体德国人特别是全德意志工人阶级的共同利益。尽管在工人的政党之间存在有某种分歧,但是全德意志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这一共同点就是相互谅解的基础。我们认为,要求得谅解,双方尽一切努力去消除妨碍着达到这种谅解的障碍是必要的。
乌布利希和格罗提渥在信中谈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根据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的建议而决定建议共和国总统赦免那些破坏法律、同各种间谍机关合作而自称是社会民主党人的人。信中说,我们认为,释放这些人会大大有助于消除不公平的责难和存在在全德意志工人的政党之间求得谅解的道路上的其他障碍。
这封信接着说,我们期待着社会民主党的领导在自己那方面尽一切努力来消除障碍。在这方面的步骤之一就是立刻停止德国社会民主党东部局的间谍活动,这一机关带有从事敌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活动的间谍中心的性质。
乌布利希和格罗提渥强调指出,我们随时准备研究就共同关心的一切问题交换情况这个问题。我们随时准备接待从联邦共和国来的社会民主党代表团,使他们能亲自看看,在我们共和国中建设起了什么。我们认为,这是促成工人的政党之间的谅解的正确办法。


第4版()
专栏:

  苏加诺签署废除圆桌会议全部协定的法案
阿卜杜加尼谈印度尼西亚的外交政策
新华社雅加达4日电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三日下午签署了废除1949年同荷兰签订的圆桌会议全部协定的法案。
这个法案是四月二十一日在国会一致通过的。随着总统的签署,这个法案即成为法律。
据新华社雅加达3日电 据印度尼西亚新闻社报道,外交部长阿卜杜加尼五月二日对这个通讯社的记者说:越来越多的青年国家,像锡兰、柬埔寨、叙利亚、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现在正在执行像印度尼西亚所执行的独立的外交政策。
他说,肯定地还有明显的迹象表明,印度尼西亚不赞成同大国集团结盟的看法正在逐渐深入到那些已经结成了军事集团的国家的人民的心中。
他指出,目的在于维护和平的独立政策是在最近以前在国际事务方面多多少少还没有发言权的这一部分世界首先提出的。他说:印度尼西亚从一开头就相信,这种政策是代替军备竞赛的唯一的办法,军备竞赛政策不可避免地将会引起战争。


第4版()
专栏:

  柬埔寨人民抗议菲律宾总统侮辱西哈努克
新华社河内4日电 据法新社金边消息:柬埔寨首都人民约一万人五月四日在国民会议大厦前面举行示威,抗议菲律宾总统麦格赛赛对柬埔寨前首相西哈努克亲王的“严重侮辱”。
据悉,金边东北的磅湛也在五月三日举行了同样的示威。
西哈努克曾经在四月二十五日揭露出菲律宾政府在他访问菲律宾期间粗暴地迫使柬埔寨放弃中立政策的事实。菲律宾总统麦格赛赛随即发表谈话,否认这件事,并且攻击西哈努克说“西哈努克亲王在这方面的谈话是虚伪和可笑的。”


第4版()
专栏:

  冀朝鼎在巴黎招待记者表示扩大中法贸易的愿望
  法国报纸对我国第一次参加巴黎博览会表示很大兴趣
新华社布拉格4日电 巴黎消息:巴黎博览会中国展览馆已经全部建筑和布置完毕,准备在五月五日开幕。
五月三日晚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参加巴黎博览会展览团团长冀朝鼎,在红墙绿瓦、金碧辉煌的中国展览馆中,举行了盛大的记者招待会。参加这次招待会的有各报纸、杂志的负责人和记者共约三百人。
冀朝鼎发表讲话说,这次中国馆一共展出约一千四百多种商品,这些展品体现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新成就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潜在力量。
冀朝鼎指出,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日益增加着各种工业设备、原料和若干消费品的进口。同时,各种传统的和新的出口物资的品种和数量也将不断扩大。他说,如果消除了人为的障碍,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同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正常贸易是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和广阔前途的。
冀朝鼎表示相信这次展出将有助于进一步增进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助于发展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法国各种不同倾向的报纸对于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巴黎博览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费加罗报”和“震旦报”的记者访问了中国展览团,并且发表了访问记。“世界报”和“人道报”等报纸刊载了关于中国展览团的消息或者中国展览馆的图片。“费加罗报”写道:“在将于五月五日开幕的博览会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无疑是中国馆”。


第4版()
专栏:

为使联合停战组织能够继续进行正常活动
  越方要求越南国际委员会对法方进行有效的干预
新华社河内4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讯:越南人民军方面要求越南国际监督和监察委员会进行有效的干预,以使日内瓦协定和协定双方签订的其他协议得到尊重和充分的履行,并且使负责保证日内瓦协定的履行的联合停战组织能够继续进行正常活动。这是越南中央联合停战委员会越南人民军总司令部代表团首席代表潘重慧少将在四月二十八日写给国际委员会的信中提出的。
这封信说,法兰西联邦部队总司令部代表团在中央联合停战委员会四月二十六日的会议上的声明和法方驻非军事区联合停战委员会的代表团四月二十七日的声明,不但都没有谈到法国政府和南越当局继续履行关于越南的日内瓦协定和双方签订的其他协议的责任,而且都擅自撤退了它驻联合停战委员会的代表团,从而公然瓦解了这些联合停战组织。信中指出,这是一个以破坏日内瓦协定的法律基础为目的的严重行动。法方必须对一切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负全部责任。
信中强调说,尽管法军撤出南越和法兰西联邦部队总司令部解散,法国政府和南越当局仍然必须派遣它们的代表前来中央联合停战委员会进行正常活动。


第4版()
专栏:

  尼赫鲁谈国际委员会继续在南越执行任务问题
新华社新德里4日电 据印度报业托辣斯消息:印度总理尼赫鲁五月四日在人民院说,在印度支那的国际监督和监察委员会已经同意日内瓦会议的两位主席的要求,“暂时”继续在南越执行任务。尼赫鲁又说,但是委员会曾经指出,除非根据日内瓦协定采取某些令人满意的步骤,否则它就将不可能在那里正常地执行任务。
在回答一位议员所提关于委员会安全是否受到危害的问题时,不管部长兼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团领袖梅农说:南越政府已经宣布,他们将保证保护委员会人员的安全。


第4版()
专栏:

妄图挽救军事集团免于瓦解
  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开始在巴黎举行会议
新华社4日讯 巴黎消息: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今天开始在巴黎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据这个集团的秘书长伊斯迈宣布,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最近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加强北大西洋国家的政治合作和经济合作的问题。伊斯迈还说:不可以期望这次会议作出惊人的决定来。
这个军事集团这次要着重讨论“非军事性合作”问题,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家一再坚持的结果。这些国家认为,为适应目前国际局势和挽救北大西洋集团免于瓦解,不应该继续强调军事方面的合作,而应该侧重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合作。在会议前夕透露出来的消息说,在这些国家的压力下,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已经准备在会上提出一个“四点计划”以经济援助来拉拢美国的盟国。
在这次会议的前后和会议期间,参加这个集团的各国代表还要在巴黎举行一系列会议。
五月二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法国外交部长比诺在一起讨论了“对苏联政策的估计”、近东情况、裁军问题、阿尔及利亚问题和有关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会议的问题。
五月三日,杜勒斯和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讨论了关于成立一个新的“核心内阁”以挽救北大西洋集团的问题。他们还谈到了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访英期间同艾登会谈的情况以及放宽贸易禁运、裁军和德国统一问题等等。同一天,法国总理摩勒和外交部长比诺同西德外交部长勃伦塔诺就裁军问题、德国统一问题、萨尔问题和有关这次理事会会议的问题举行了会谈。此外,杜勒斯还同勃伦塔诺和土耳其外交部长柯普路鲁分别举行了会谈。“西欧联盟”理事会也在这一天举行了会议。
英国和法国的外交部长将在今天会谈。据路透社消息,在五月六日,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结束后,美、英、法三国的外交部长还要举行正式会谈,同时“欧洲煤钢联营”六个成员国的部长们也要开会。


第4版()
专栏:

  巴黎报纸一致认为北大西洋集团的命运成问题
  美国报刊指出美国并不关心这个军事集团的经济合作
新华社4日讯 据塔斯社巴黎三日讯:巴黎报纸在报道将在巴黎开幕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会议消息的时候,提出了由于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而产生的这个军事集团的命运问题。
右翼的“费加罗报”说:“由于总的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组织应当改变自己的方法,在某些方面甚至应当改变自己的目标……”
“战斗报”在谈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会议的时候表示,杜勒斯不能够再对“西欧国家提出的新意见充耳不闻了”。这家报纸还认为,如果西方“继续采用已行不通的公式,西方政策就会有失效的危险”。
“解放报”也谈到北大西洋集团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这家报纸说:希腊、土耳其和英国为塞浦路斯而发生了争吵,这个组织在巴尔干和近东的整个侧翼实际上是垮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同东方恢复睦邻关系,并且趋向于明智的中立。甚至在西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阿登纳的意见,怀疑建立西德军队是否必要。冰岛首先要求撤退美国军队。法国把自己的精锐部队从西德撤出,派往北非。波恩拒绝继续支付维持占领军的费用,而使得对英国师是否要常期驻在大陆这一问题产生了疑问。这家报纸强调指出,这种情况证明:谁也不再相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了。
新华社据塔斯社纽约3日讯 美国报刊在评论五月四日在巴黎开幕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会议的时候说,美国不准备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员国所要求的在这个组织的范围内扩大经济合作的问题提出任何具体的建议。
“新闻周刊”说,杜勒斯表示愿意讨论改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的问题,这只是一种诡计,目的是想安慰美国的盟国和防止北大西洋联盟军事机构的瓦解。


第4版()
专栏:

  苏联代表在经社理事会上就“强迫劳动”问题发言
  揭穿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诬蔑
新华社4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3日讯: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结束了关于强迫劳动问题的讨论。
在理事会上提出了一个充满着粗糙的捏造的报告,诬蔑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中存在着“强迫劳动”。这些无稽谰言是美国政府、蒋介石分子和某些一直支持美国代表团的非政府组织制造出来的。
美国代表团在理事会中企图强迫理事会讨论这种谰言。美国代表在发言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进行了许多粗鲁的诬蔑。
苏联代表索波列夫揭穿了这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进行诬蔑的运动。他指出,这一运动的目的是要在某种程度上支持已经破产的不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政策,是要阻止世界各国大多数人民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扩大国际合作的强烈愿望。索波列夫列举许多事实证明,已经挣脱殖民压迫的枷锁的伟大的中国人民在进行自由的创造性劳动。苏联代表指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进行诬蔑运动的目的还在于,转移世界舆论和联合国机构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劳动人民的困苦境况的注意。
他指出,强迫劳动并不存在于人民已经掌握了政权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而是存在于那些存在着人剥削人的经济制度的国家。索波列夫说,例如,在美国,至少有七种形式的强迫劳动:偿债劳动,常常也就是直接奴役;根据签订的合同利用外国侨民的劳动,特别是利用墨西哥的农业工人的劳动;剥削监狱里犯人的劳动;剥削精神病院里病人的劳动;利用法院制订的禁止罢工的法令实行强迫劳动等等。
美国代表想在理事会上展开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诽谤运动的企图,并没有受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团的支持。
英国、法国、荷兰和其他若干国家的代表仅限于支持美国等五国决议草案,他们在发言中泛泛地谈到取消强迫劳动的必要性。
埃及、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一些国家的代表说,他们认为在联合国机构中利用强迫劳动问题来对个别国家进行政治指责是不正确的。
美国代表团担心自己的决议草案中的主要条款不能获得通过(这个条款的内容是谴责美国捏造出来的所谓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存在的某种特别的强迫劳动制度),不得不对这项条款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在这项条款中列入对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的谴责。
整个五国提案以十三票对两票(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获得通过。弃权的有三个国家:印度尼西亚、埃及和南斯拉夫。根据通过的决议,强迫劳动问题将提交国际劳工组织进一步讨论。


第4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起义武装人民部队
继续抗击法国军队
新华社4日讯 阿尔及尔消息:据法国方面五月二日发表的公报说,在整个君士坦丁省和阿尔及利亚东部的奥雷斯山区和内门特查山区,法国军队同起义武装人民部队继续发生激战。
法国当局还在五月二日宣布阿尔及尔附近的八个城镇晚上戒严,阿尔及尔附近的其他城镇和阿尔及尔一个多月前已经实行戒严。
法国的增援军队最近正在继续到达阿尔及利亚。


第4版()
专栏:

反对在阿尔及利亚采取军事行动
  法国后备军人举行示威
新华社4日讯 据塔斯社巴黎讯:巴黎报纸报道,法国人民日益强烈地要求和平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报纸说,一列载有九百名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征召去阿尔及利亚的后备军人的火车,在麦次城耽搁了四小时。原因是,士兵们反对在阿尔及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并且在居民的支持下举行了示威游行。在布勒斯特、埃弗勒和维奴夫—圣—乔治市,被征召的后备军人也举行了示威游行。示威游行者要求在阿尔及利亚实行停火。


第4版()
专栏:国际札记

  一场“骚动”
日本最近派出了农林相河野一郎到莫斯科同苏联举行有关渔业问题的谈判。据说,这个谈判还没有开始前,日本首相和外务相之间就“引起了一场骚动”。
事情是这样的: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鸠山在十三日发表谈话说,如果这个谈判达成协议,日本可能同意苏联的一项建议,由苏联在东京设立一个机构来处理有关渔业方面的某些问题。在此以前,鸠山还曾表示,这个谈判有可能发展成为恢复日苏邦交的谈判。不料,鸠山的这些谈话,却在日本执政党的某些人当中引起了“猜疑”、“不安”以至“恐惧”。作为日本首相最密切的助手和同僚的日本外务相,特地几次发表谈话,针锋相对地推翻他的首相的意见。据他说,“在东京处理渔业问题是不合理的”;河野的职权“只限于渔业问题的谈判”,但是他又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全权代表委任证书”。
这的确使人难以理解:解决渔业问题对于谈判双方都是有利的,这是一桩好事情,为什么竟在日本政府内部,引起这样一场“骚动”呢?
使人更不能理解的是:既要派代表同别的国家进行谈判,为什么又害怕解决问题呢? (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