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松江专区推广双季稻的经验教训
新华社记者 于生 古平
江苏省松江专区今年推广双季稻是按照123万亩的种植面积播种的,现在实种面积只有五十六万八千亩。这个规划的改变在种子、肥料和劳动力方面都受到了损失。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计划、劳动规划和小段作业计划也被打乱,需要加以修正。专区的领导方面在这一工作中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教训。
松江专区今年推广双季稻的过程是这样:在高额丰产运动中,松江专区规划种植双季稻一百四十万亩,占稻田面积44%。规划的根据是:自然条件经过科学鉴定适宜种植双季稻;1955年全专区有八十多处共一百零七亩双季稻获得平均每亩八百零四斤的高产量;农业合作化后的集体生产,解决了种植双季稻需要的更多的劳力和肥料。当时,干部和农民为大面积种植双季稻的增产远景而欢欣鼓舞,但也有一部分人有疑虑。晚稻地区的怕早稻种不好,早稻地区的怕晚稻收不成,稻麦两熟和棉粮夹种地区认为改种双季稻不保险。许多农业社的社员考虑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快要播种的时候,经过一再讨论,把双季稻的面积从一百四十万亩减到一百二十三万亩。双季稻的前季早稻播种要比单季早稻早,今年气候温度又比往年低。从浸种催芽开始,就碰到了技术上的许多困难,结果出苗率只有70%,其中又有30%的黄秧不能移栽。干部和群众普遍担心双季稻要落空。农民反映:为了种双季稻,提前把绿肥耕掉,双季稻又种不好,这是“打死儿子招女婿”,实在不合算。
插秧以前,中共松江地委召开了紧急会议,确定“量苗种植、保证成功”的方针。同时,提出有效措施防止这一改变可能带来的损失。结果,实种面积是五十六万八千亩。
中共松江地委书记李楚同志对记者说:“推广双季稻的工作给我们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在松江地区有条件种植双季稻,这是肯定的。教训是我们没有根据本区的具体情况慎重地全面考虑增产关键,头脑子热烘烘地订了个过大的推广双季稻的规划。几年来的事实证明,松江地区的稻麦两熟已经是有了把握的主要增产关键之一。1955年晚稻地区三个县二十七万亩大面积稻麦两熟田平均年产量达六百五十三斤,也有千斤以上的典型,可见稻麦两熟的增产潜力很大,奉贤县的两年五熟制,全县粮田每亩年产量在六百五十斤以上。双季稻是增产关键,但单纯地过分强调改种双季稻,是有很大片面性的。种植双季稻的技术性很强,大面积种植双季稻是农民生产习惯的大改革,我们仅仅根据双季稻增产的零星事例,没有进行过一个面的试种,就大面积推广,从落谷前的浸种催芽等准备工作开始就出现了技术跟不上去的严重情况。农民没有直接经验,不敢动手,等待技术员教怎样干就怎样干。全专区训练的五万多名技术员也只能根据技术纲要的条文进行技术指导,出了毛病也不知道出在什么地方。农民说我们‘放着有把握的事情不干而去做无把握的冒险’。这对我们是一个很中肯的批评。从领导思想上来检查,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在主观的增产要求下,确定规划时,强调有利的一面多,冷静考虑不利的一面少。有些基层干部也提出过许多困难,许多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农民当时疑虑面积太大,希望今年少种一点,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推广。这些情况,都没有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和自己的想法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在自己的头脑子发热的时候。”


第2版()
专栏:

制定改善全国职工生活福利的措施
全国工会劳动保险生活住宅工作会议开幕
全国工会劳动保险生活住宅工作会议二十一日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将根据必要和可能的原则,制定出进一步改善全国职工生活福利的措施。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赖若愚在会议上作了报告。他指出,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也是工会的重大责任。1953年批判了工会工作中的经济主义倾向以后,虽然使工会工作进一步面向生产了,在群众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又产生了不关心群众生活的偏向。他说,现在应该严肃地批判这一缺点,彻底地克服工会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并且要拟订出克服上述缺点的有效措施。
赖若愚接着指出,这次会议将研究提出关于修改劳动保险条例的建议,并且对职工群众的住宅、医疗、困难补助、食堂和生活供应、托儿所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问题,要研究出逐步解决的办法。
赖若愚说,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解决职工群众的各项生活福利问题,使职工群众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但符合职工群众的个人利益,而且符合整个国家的利益。这必将进一步鼓舞和发扬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社会主义积极性,对于深入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有着重大意义。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产业工会和地方工会的负责干部。中央各部、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也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各省(市)组织也应邀派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使用散装水泥好处多
建功
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为建筑工程的粮食——水泥的耗用量正在急速增长。我们习用的装运水泥的老办法是用结实而贵重的工业原纸制成纸袋,把水泥包装成每五十公斤的小包,再用车船送出去。这种办法已经不完全适合于大规模经济建设了。例如,1956年,我们用于包装水泥的纸袋将约为一亿三千万个,这些纸袋需要三万三千多吨工业原纸才能制成,要用两、三千个车皮来运纸或纸袋。每一吨水泥需要价值八元的纸袋。
苏联采用散装水泥的办法,即从水泥工厂仓库直接装车,从车厢直接卸车到搅拌厂或工地储库的办法,可以节约大量的包装费和包装材料。假使我国现在水泥量的一半采用散装的办法,每年在建筑工程中,就可以节约二千六百万元的纸袋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节省出一万五千吨工业原纸和一千多个运货车厢来。
使用散装水泥还能改善运搬工人和建筑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效率。直到现在,我们袋装水泥的装卸运搬工作还是颇为笨重的。在大规模的建筑工地或搅拌厂,工人们要大量拆用袋装水泥,常常处于飞扬弥漫的粉尘中,他们的健康受到粉尘的损害。采用散装水泥,就能使卸车和装车工作都由压缩空气来进行。用压缩空气装卸水泥比用人工,几乎要快一倍到二倍。这就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包装、装车、卸车工人;而且可以节省运货车皮。在工地或搅拌厂,散装水泥直接从储库进入搅拌机,水泥也不致因拆袋而飞扬弥漫了。
根据丰满水电站使用部分散装水泥的实际经验证明,散装水泥对保证水泥质量也有好处。
散装水泥的使用比较简易可行,其使用范围也颇为广泛。目前,在大型工厂或联合企业的建设工地上,设有集中的混凝土搅拌厂,使用散装水泥最为经济。只须建设二千或四千吨容量的水泥仓库和备置若干卸车的空气泵就可以了。仓库可用铁板建成,当工程竣工后,这种仓库和输送设备都可以搬到新的工地。大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预制混凝土构件厂,水泥制品厂,集中的大量民用建筑工地都可利用散装水泥。
要广泛使用散装水泥,主要的就是加强运输部门、使用部门和供应部门的协作,如:棚车的调配问题,装车的计量问题,工地卸车设备和仓库的建设问题等,都需要事先解决。


第2版()
专栏:

保存和发展首都的特种工艺
卞协
北京的特种工艺,历史悠久,产品精巧美丽,富有民族风格,并且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但是解放以前,由于手工艺人遭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残酷盘剥和压迫,技艺不但无法发挥,而且日趋衰退,快到解放的时候,有些行业已经人亡艺绝。根据北京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1954年年底的全面调查,在象牙、玉器等十八个自然行业中,技艺较高的艺人虽然还有163人,但是他们因被生活所迫,有的早就转了业,有的脱离生产当了古玩商人。这样就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一、由于艺人的转业,有些自然行业如戳纱、内画壶、铁花等,无人生产;二、仍从事手工艺生产的、能做精细活的艺人,因为生产情绪不高,使特种工艺品的艺术水平呈现出日渐衰退的现象;三、解放以前,艺人被生活所迫,无力培养徒工,解放以后因怕戴资本家的帽子不收徒工,生产合作社刚组织起来,吸收的徒工又很少,因而缺乏继承技艺的新生力量;四、艺人们对技艺保守秘密,各种技艺的精华大部分是放在老艺人的心里和手、眼之间,每一个老艺人各有一门特长,少一个老艺人就有绝一门专技的危险。
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从根本上保存和发展首都特种工艺的原则,和罗致老艺人保存绝技、培养徒工的方针,北京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从1955年开始加强对特种工艺工作的领导,着重做了这几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帮助老艺人归队,使已经转业的老艺人恢复原来的生产。根据全面调查的材料,在1955年年初,将转业从事缝纫并且参加了缝纫合作社的原戳纱艺人,单独组织了一个戳纱生产小组;将转业到某中学做杂工的内画壶艺人叶奉琪、转业卖白薯的面人老艺人郎绍安,安置在手工业经理部;聘请年老的象牙雕刻艺人王彬和雕漆艺人吴盈轩担任了象牙、雕漆两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对艺人这样安排以后,不仅恢复了多年来无人从事生产的戳纱、内画壶、面人三个类型的工艺美术品生产,并且增加了象牙、雕漆两类型工艺美术的技术指导力量。
其次,提高老艺人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为了树立榜样和鼓励老艺人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象牙、玉器、镏金、雕漆、绒绢纸花、地毯、宫灯、湘绣、花炮、内画壶、模型、面人等十八个自然行业的163个技艺较好的艺人中,选拔了二十七个优秀的老艺人作为骨干,其中象牙老艺人杨士惠、玉器老艺人刘德瀛、绒绢纸花老艺人金玉林、珐琅老艺人张殿洪等四人,被选聘为北京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其他老艺人一般都被选为合作社的理事或技术研究会的负责人,还有十一个老艺人参加了党课学习。同时,对于老艺人的工资,也分别根据他们的技艺特长和产品艺术价值进行了初步调整。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老艺人们的觉悟程度和工作热情。玉器老艺人刘德瀛甚至假日也很少休息;雕漆老艺人吴盈轩本来被分配作半日的技术指导工作,可是他整日工作,并且参加了创作新产品的工作。老艺人们这种自觉的热情劳动,也大大鼓舞了全体社员的劳动积极性,社员普遍反映:老艺人干活还那样起劲,钻研技术那么下工夫,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干了。因而一年来各合作社在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象牙合作社的产量比1954年提高了10%以上,质量比1954年提高了35%;玉器合作社做芙蓉石人的工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三分之一。
第三,组织老艺人和美术家之间以及老艺人之间的合作,并且成立了工艺美术品联社,专门领导特种工艺 的技术工作。一年来,通过邀请美术家到生产车间参观指导、供给样品、组织技术研究会等方式,使老艺人从技术理论到新作品创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如石刻合作社从前只做专供人们欣赏的产品,现在已经转到生产美术台灯;象牙合作社六个老艺人协同创作了二十九件反映现实的富有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新作品,象牙老艺人杨士惠目前正在创作大件艺术品;玉器老艺人许茂林还学会了新的技术。
第四,组织传授技艺和培养徒工的工作。一年来,在合作社的启发下,老艺人都积极传授技艺,中等技工和学徒工的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如象牙合作社有二十五个中等技工学会了象牙雕刻的全套技术;第一玉器合作社有十二个中等技工学会了做珊瑚等精细活,八个中等技工学会了做松石活。在培养学徒工方面,成绩更显著。1955年,在迫切需要继承人的象牙、玉器、雕漆、珐琅等四种自然行业的六个合作社中,吸收了五十名学徒工。一年来通过讲技术课、技术鉴定和中等技工包教技术等方式,这些学徒工一般都达到了过去学习三年才能达到的技术水平。(附图片)
为了改进和提高工艺美术品的质量,北京市工艺美术品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筹备委员会曾先后举办了玉器、象牙和珐琅专业小型观摩座谈会。这是珐琅专业的座谈会。 本报记者 袁毅平 王志渊摄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的手工业合作社采取新方式
适当安排不宜集中的社员进行生产
北京市的手工业合作社照顾有些社员不便于集中生产的困难,用新的方式组织他们生产。
这些社员中,有的是因为家庭人口多,负担重,本人集中生产后,家庭辅助劳动力不能帮助生产,收入减少;有的集中生产后,家中老弱无人照顾;有的本人年老体弱,上下班不方便。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把他们组织为分散的供销户,各自计算盈亏,或者实行分散生产,由合作社统一计算盈亏。对那些不适宜分散生产而家庭辅助劳动力较多的社员,就适当安排家庭辅助劳动力的生产,使他们能增加收入。
这样调整后,社员们都很满意。北河漕玩具生产合作社社员陀长山改为供销户以后,他家中的老人和小孩不但能得到他的照顾,而且可以帮助他生产。第五十五金生产合作社六十多岁的社员刘义清,在集中生产时每天上班要走两里多路,调整后现在已回家生产,她非常感谢合作社对她的照顾。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河北运输等部门制定帮助农民发展副业生产的计划
河北省运输、粮食、供销等部门,最近制定了带动农业合作社开展运输活动和支持农业社和社员从事加工榨油、制粉条、作豆腐、作凉粉、生豆芽、养猪等副业生产的初步计划。这个计划的实现将使农业社和社员获得三千一百二十多万元的收入。
上述各部门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在全省范围内适当扩大运输网,运输部门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签订运输合同,从五月到十二月,由农业社的运输大车完成一万三千三百八十多万吨公里的运输任务;由粮食厅增拨八千万斤粮食,有重点地扶持社员制粉、磨豆腐等副业生产;二、三季度将有一千五百五十多万斤的油料委托农业社加工。此外,供销社还积极收购和推销农业合作社和社员的副业产品。
计划中还积极鼓励农业社和社员发展养猪业,除帮助社员买到小猪和适当解决必需的饲料外,农业社和社员所养的肥猪,在完成国家派购任务后,可由社和社员自由处理,保证社员有适量的肉食消费。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淡季购麻也不能松劲
马皆明
今年原麻收购的情况很不好。第一季度,全国大麻仅完成收购计划的45%;苎麻完成43%。其原因,除去年部分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实际产量未能达到预计水平外,主要是某些地区采购部门的同志,有淡季松劲的思想,不积极深入摸清存麻数量,不积极改进采购方法,不协同工商行政部门加强市场管理。有人说:原麻上市接近尾声,农民手里存麻可能不多了。实际上不是不多,而是相当多。据山西省典型调查推算,农民存麻尚占商品量的40%左右。山东省有不少农户还存有二年前的原麻。这说明农村还有存麻,完成采购原麻任务是有条件的。
由于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春耕农忙时间提前,农民无暇上市售麻。同时,有些地区物资供应工作和采购工作没有很好结合,市场管理松弛。针对这种情况,采购部门必须相应地改变采购方法,配合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合作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物资供应工作,加强市场管理。最近湖南省不少地区的采购部门,派人下乡流动收购,配合商业部门和供销合作社,通过货郎担方式,一面加强宣传,一面供应农村需要物资,收购了不少原麻。汉寿县十一区木岭乡,原来每天收一百斤,流动组深入到村收购后每天收一千多斤。茶陵县组织了五付货郎担深入农村,两天就收购了四千六百多斤。这些事例,都说明只要针对新的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采购方式,改变老一套的等货上门方法,收购原麻任务,是可能完成的。


第2版()
专栏:

孙锡智和他的乳牛
方青 丁履枢

春节的傍晚,红色草原牧场的职工们都穿上新衣服去参加晚会,只有孙锡智坐在道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望着逐渐沉没的晚霞出神。
“这叫什么工作,天天围着牛屁股转!”
孙锡智是刚刚从山东来到黑龙江的。他的哥哥在红色草原牧场当锅炉工,一封信就把弟弟叫来了。但是信上并没有说明什么工作,来到以后才跟他讲的:
“别看不起放牛,咱们的牛奶,作成奶粉,哈尔滨、天津、上海,哪里都能去。”
“放牛?这算什么革命工作!咱家里 也有牛,也有驴。”弟弟不满地说。
今天过春节,大家都欢天喜地玩着,孙锡智却坐在一块石头上盘算着自己的工作,后来又想到了家里的人们……
“孙锡智,你怎么不去参加晚会,外边挺冷的。”孙锡智正在出神,没听见脚步声,冷不防听见有人说话,赶紧回头一看,原来是场里的张主任。
“不——冷……”
“我知道,你是对工作有意见,是吗?”张主任温和地说。
“……”孙锡智竟抽泣起来了。
“咱们生产很多很多的奶油、奶粉,供给人民需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就是给社会主义建设砌砖、添瓦。明明是参加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谁说这不叫革命工作!”
话虽不多,可是一下子就钻到“孙锡智的脑子里。在这以前,他所想像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摸不着边际的东西,不晓得怎样才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现在,他明白了,自己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分子。
从此以后,他安下心来。这是1953年的事。他那时才十八岁。

“3147”号牛脾气很躁,以前归张学有喂养,每逢挤奶,它常常抬起后腿来踢人。有一回张学有正坐着小板凳挤奶,它一蹄子踢到他脖子上;张学有很生气,拿起小板凳来,照着牛屁股上打了一下。这一下子可把牛惹急了,谁来挤奶也不行。孙锡智头一次给“3147”号牛挤奶的时候就被它踢了个跟头。但是孙锡智并没有拿小板凳打它,他反倒看出门道来了;他看到挤奶的时候,好像牛的乳头疼。他就站起来,顺着毛抚摩它,嘴里也在叨叨咕咕地跟牛说话:
“你怎么老踢人呢?我又不打你。奶头疼吗?呵?慢慢挤奶看看疼不疼,慢慢地……”
他叨咕着,手一直没有离开牛背,慢慢地,又抚摩着它的肚子和奶头,果然牛再没有踢他。他开始轻轻地挤奶,牛还没有动。他又抱着试验的态度,稍为用力挤一下,牛又开始不安起来,又想抬腿踢人。孙锡智就赶快停止挤奶,又抚摩它,又轻轻地挤,这样牛一次也没有踢过他。后来他跟技术人员研究,才知道这个牛是刚刚下完犊,有三、四个月没有挤过奶,乍一挤,奶头自然就疼了。现在,这头牛已经在他的照护下生活了三年。他细心地关照着它的饮食和休息,到挤奶的时候,孙锡智只要一摇晃他的铁桶,“3147”号牛马上就跑到他跟前来。他每天都要从它身上挤出二十多公斤牛奶。
孙锡智照管着十二头牛。他就像熟悉他自己的手指一样,把每一头牛的性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1954年夏天,有一头名叫“灰秃子”的牛病了。
这是个灰白花的小乳牛,到孙锡智手里的时候,还不满两周岁,孙锡智非常喜欢它。因为它没有犄角,孙锡智就给它起了个小名,叫“灰秃子”。在草地里,孙锡智只要亲昵地喊一声:“灰秃子!”它马上就会跑到他身边来。
“灰秃子”三周岁的时候,已经开始产奶;可是就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它在露天地里病倒了。孙锡智马上把兽医找来,给它注射了药针。又割来一些柔嫩的小草,给它吃。提来清凉的水给它喝,给它洗。为了不让太阳晒它,他还利用休息时间,找来一些杆子、草帘子、给“灰秃子”搭了个凉棚。
第二天,一阵东南风,卷来满天乌云,狂风暴雨同时袭来。孙锡智赶来看它的时候,狂风把凉棚刮跑了,大雨点子淋的“灰秃子”“哞哞”直叫,孙锡智赶快把自己的雨衣脱下来,给“灰秃子”盖上,一看没有盖严,就光着膀子找来个草帘子盖到它身上。接着又抱了些干草来,垫在它身子下面。
第三天,“灰秃子”起来了,它瞪着两只大眼看着孙锡智,舔着他的手……

三伏天,是草原上各种花草最繁茂的季节。碱草正在孕穗,整整齐齐的,像铺在大地上的一幅巨型的栽绒毯,在它的上面,还漂浮着一层各种不同颜色的花朵。
大群的牛静静地吃着草,孙锡智坐在草地上翻着他的日记本。这是技术员上课讲的饲养技术:
如果把一公斤燕麦作为一个饲料单位的话,那么一公斤最好的碱草等于零点四八个饲料单位。一头五百公斤重的乳牛,每产一公斤奶,要消耗零点四二个饲料单位。
孙锡智把日记本阖上,望着无边的草原,嘴里叨咕着:
“这是多么好的草呀,一公斤草就能换来一公斤牛奶!”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美丽的草原,爱上了自己在这个草原上所从事的全部工作。
“吃吧,趁着这个大好的季节!”他走到牛跟前去,看着牛吃草。
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前边的牛把草踩倒,后边的牛就不想吃,挺好的草踩坏了,牛还吃得慢。怎样才能不踩坏草呢?他想:不能把一群牛乱放,应当把它们排成一行,挨着往前走。因为牛吃草的习惯是一步一步向前直走,不拐弯。可是,牛不了解他的意图,不愿排着队吃草。孙锡智就慢慢地引导,训练它们。时间长了,牛居然能排成长长的一行,同时向前推进。孙锡智把这叫作“一条鞭式的放牧法”。
孙锡智把全部精力放在牛身上。他总是仔细地看着牛怎么吃草,怎么走动。起初,他发现牛总是背着太阳走。他试探着把一头牛牵过来,让它向着太阳。这不行,因为它睁不开眼睛,看不见草。背着太阳,眼睛却睁得挺大。他还摸到一条规律:牛老是迎着风走。他想,这是什么道理呢?孙锡智又试探着把牛倒过来,让它顺着风走,但是马上就看到它眼睛周围,落满了瞎虻、蚊子,咬的它不得安静。调转来,迎着风一走,瞎虻、蚊子都叫风吹走了。他还注意到,在下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晒,又没有瞎虻、蚊子,如果它还是迎着风走,雨点子又会淋的它睁不开眼。所以,每逢下雨,牛总是顺着风走。孙锡智每天都是按照这三条规律,根据天气的变化,决定选择哪一块草地,向什么方向前进。
场里技术员研究了他这些放牧方法,认为是合理的,于是给他总结成这样两句话:“迎风背太阳,雨天顺风放。”
晚上,孙锡智发现牛站也站不定,卧也卧不好,他一看,立刻就感觉到又是蚊子捣乱。“宿舍里都是点着草辫子熏蚊子,难道不能给牛熏熏蚊子吗?”想到这里,他立刻抱来一些干草,又在上面盖上湿草,在上风头点起来,烟刮到牛群里,果然把蚊子赶跑了,孙锡智非常高兴。
一天晚上,孙锡智又发现牛不大安静,以为又是蚊子咬的。出来一看,烟挺大,一头牛在吐白沫。病了吗?他急得头上直冒汗,就牵着它蹓蹓。走出这个烟熏地带以后,牛好了。原来是烟太大了,这样也会把牛熏坏的。
过半夜,孙锡智又出来看他的牛。风,凉咝咝地,好不清爽,草叶上落满了露水,一个蚊子都没有,——这不正是放牛的好时光吗?得到了队长的批准以后,他把放牧时间改为早出、晚归、中间休息。

由于细心的关怀,孙锡智喂的乳牛比全场平均产量高40%,因此,1955年他参加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这一年,产量最高的一头牛曾经产奶6,463公斤,今年,他计划让这头牛产奶7,500公斤。他放牧的所有的牛的平均产奶量也将由去年的3,792公斤,提高到今年的五千公斤。当然,这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智慧才能争取得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