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迅速做好烤烟苎麻预购工作
杨映录
为了鼓励农民按照国家计划积极增产烤烟和苎麻,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困难问题,国务院决定从1956年开始对烤烟和苎麻进行预购。农产品采购部已经制定了预购的具体办法,要求各地贯彻执行。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烤烟和苎麻的预购工作,这还是第一次。由于农产品采购部门刚刚建立,各级机构还不够健全,采购经验也很缺乏,而烤烟和苎麻的播种时间又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因此,抓紧时间、组织力量做好预购烤烟和苎麻工作,是当前农产品采购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有的地区对预购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直到现在预购工作还没有着手进行。少数地区的农产品采购机构尚未建立,有的地区虽然已经建立机构,但是还没有把烟、麻采购业务接收过来。显然,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情况,烤烟和苎麻的预购工作是无法开展的。
烤烟和苎麻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又是重要的出口物资,目前,我国的烤烟和苎麻生产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的需要。采取预购措施,正是为了帮助和推动农民积极地增产这两种作物。因此,各地农产品采购单位必须立即根据预购政策和预购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预购工作。现在还没有建立采购机构的地区,应当赶快建立,开展预购工作;已经建立机构但是还没有接管烟、麻采购业务的,应当从速接收,并且抽出一定力量及时进行预购工作,做到交接和预购工作两不误。
各地农产品采购单位应该向农民进行深入的宣传工作,使农民充分认识预购烤烟和苎麻对于国家和自己的好处,然后在自愿的基础上订好预购合同。预购合同的签订和定金的发放必需在播种以前完成,才能使预购工作真正起到鼓励农民增产烤烟和苎麻的作用。
在预购合同签定后,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生产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克服生产中的困难,做好育苗、播种、分蔸、移植、施肥等工作。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合作社要做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根据预售数量和实际需要合理地供给农民商品肥料。


第2版()
专栏:

让北京东晓市市场更加活跃起来
贾贵发
解放前,北京东晓市就是一个手工业品的集散地。解放后,市场的业务日趋繁荣。
据1952年的统计,全市场共有三千户摊商。其中手工业户约有二千户左右,多是上午在市场摆摊,下午回家生产。批发对象中,外埠商业和小贩占80%;他们来自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湖南、湖北、内蒙古、宁夏、陕西和东北各省的广大农村,以及天津、西安、沈阳、锦州、哈尔滨、长春、佳木斯等城市。市场上每天平均出入的人有五千多,每日交易额四万二千元左右。1953年,平均每日交易额达到六万三千多元,有些产品如帽子、蝇拍等,在旺季里,商贩们用飞机运输。
东晓市市场有以下特点:(1)产品种类多、花色齐全,包括棉织、针织、文教用品、金属制品、鞋帽、服装、日用小百货等二十七大类,三千九百多种,采购者在这里很容易把需要的货买全。(2)批发起点低,够三、五件即可交易;交易手续十分简便,看样选购,就地取货。(3)产品规格式样适合广大农民需要,价格便宜,适应当前农村生活水平。例如,有九角钱一打的小孩袜子;有三元多一打的帽子。
几年来,东晓市市场,在国民经济的改组改造中,特别是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高潮中,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自1953年以后,资本主义批发商业的阵地为国营商业所代替,东晓市对私营批发商的业务逐步由减少到没有。1955年的外埠批发对象,已经仅限于河北、山西、热河、内蒙古等较近省份的小商小贩,市场的业务日趋冷落。其次,1955年底,各地私营商业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曾一度打乱了原有的产销关系,来批货的小商小贩骤然减少,市场更显冷落。今年一月份,北京市手工业合作化高潮中,原在市场摆摊的手工业户,多在忙于组社,有的已经入社集中生产,市场上发生了缴摊照和撤摊的现象。根据当时的统计,全市场一千七百多户手工业者,有一百多户撤了摊子;还有很多摊子因为业务少,经常不摆出产品。就这样,市场的业务越来越少,连附近饭摊和看自行车的都没有生意可做。
为了恢复东晓市的经营特点,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和市人民委员会的指示,在中共崇文区区委支持下,我们先对市场情况做了调查。随即召开了各专业联社会议,研究了情况,决定凡过去在市场摆摊的手工业户,参加合作社后,仍然一律把摊子摆起来,并且尽量让原来的人员出来经营。同时,百货联社等十个专业联社,也在市场上增设了新摊。第二天,各行业中的八十一个基层社和十个专业联社,即摆出了九十一个大摊位(约占原来1,240多个小摊位的面积),摆出的产品有2,440多种,比未恢复前增加了两倍多。同时,把原来上午半天的营业时间,改为延长到下午四时。另一方面,让各社往外埠发信,把市场恢复情况告诉原来的主顾。
经过恢复工作,东晓市市场出现了新气象,外地的小商小贩,不断前来批货,恢复后的第一天,据十一个合作社的统计,交易额为一千八百元;第二天增为二千八百元。后来每日增加,从一月二十五日到三月十日,合作社的批发总额共四十二万元,平均每日约一万元。从现在市场的情况看,全场共有摊位2,526户,其中公私合营、联购联销和代销的批发摊商397户,占总摊位数的16%;手工业合作社九十一个摊位,包括社员1,734户,占总摊位数的68%;另有自产自销的单干手工业户140户,摆出的产品有二十九大类三千多个品种,其中本市手工业品占70%,公私合营摊商经营的轻工业品或外埠手工业品占30%。目前全市场平均每日销货额约四万元,其中手工业合作社约占三分之一,公私合营摊商的商品价值较大(主要是工业品),约占三分之二弱。商品销售地区主要是河北通县专区、保定、邯郸和北京近郊一带。最近本市国营和公私合营商店等,也逐渐到市场进货。外省仅河南、山西、内蒙古、东北等地有顾客来。
东晓市市场恢复以后,目前还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产销见面还有一定的阻碍。过去各地来东晓市的商贩都公私合营了,他们进货受到国营公司的限制。保定公私合营胜利号采购员谢学增反映,到北京进货要先做计划,报公司计划科审查,业务科批准,然后转批发部核对,确属公司缺货或无同类商品代替的时候,才许直接进货。谢学增过去每四、五天到东晓市来一趟,现在一个月才来一两趟。一月份,包头兴隆商店在东晓市进了六百多元的货后,接到本店来信说,没有计划,公司不让进,因而退货。我们提倡产销直接见面,让各地基层商店自由到东晓市直接选购,这对满足消费者需要和对商业经营以及手工业生产,都有好处。
(2)由于农村购买力提高,有些商品脱销。全市棉织社每月只能生产帽带二百盘,而在春节前,市场上一天就卖了一百二十盘。小鞋带的月产量虽然由八百罗增加到二千二百多罗,但是仍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销于农村的廉价产品,如二、三角钱一条的毛巾等更供不应求。这种产销上的矛盾,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势必日将扩大。我们手工业合作社必须充分估计农村购买力提高的情况,逐步增加各类产品,特别是廉价产品的生产量,以满足广大农村的需要。
(3)价格问题。有些商品同货异价,如文教联社的水彩画颜色,在市场上售价每打一元二角,而有些摊贩由该联社进的此种商品,也摆在市场上卖,每打一元四角。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今后必须加强市场的价格管理工作,相同的货品,价格应该一致。
(4)合作社的业务人员多,有浪费现象。如两个竹藤社在市场上有六个业务员,每天销货额只一百元左右。百货联社十八个单位在市场上有四十四个业务员,每天销货额只一千元左右。金属联社七个单位设了八个业务员,每天销货额只一百多元。因此,开支大,收益顶不住经营费用。今后各个专业联社应该根据业务情况,把小摊联成大摊,减下一部业务人员回社参加生产。


第2版()
专栏:

继续坚持勤俭办社
河北省遵化县建明农林牧生产合作社主任 王国藩
我们西铺乡是一个山多地少、石多土薄的山村。在1952年春,我们二十三户贫农建立了一个农林牧合作社,当时仅有三条驴,富裕的人叫我们“穷棒子社”。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全体社员艰苦劳动,勤俭办社,改变了穷困的面貌。粮食产量由过去每亩120斤提高到305斤,不仅能够自足,而且卖余粮三万多斤;一千四百亩山荒、六百亩沙荒变成了绿林;六百多亩梯田也栽上果树;并且积累了牲畜三十二头、猪十四头、羊103只、车五辆及其他农具等共价值一万二千多元的公共财产。今年一月,我们全乡的四个初级社就合并升级,成为一个全社会主义的合作社。
在合并升级以后,社里有少数领导人员和一般社员,特别是新社员,借口搞大生产,主张闹阔气。对社员私有的102头驴不愿接收,主张外卖换回大骡大马;主张卖掉铁轮车,换上胶皮车;主张一下子废弃旧式农具,全使新式农具;还主张把牲口笼头、缰绳及一切旧家具,全换上“一色新”。他们认为:不这样就不像高级社的样子;社没力量办,就该向政府请求贷款。针对这种思想情况,我们就以建明社勤俭起家的生动事实教育社员,要求每个社员继续发扬勤俭办社的精神,并且说明了增产和节约的关系:不能一只手生产来,另一只手浪费去;只有增产和节约结合起来,才能增加社员实际收入。我们还算了个账:一头骡子价值五百多元,一头驴只值五、六十元,得卖十头驴才能换回一头骡子;而在使用上,一头骡子怎么也顶不上十头驴;再说,现在也没有那么多骡子,驴、牛还是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缺少的动力。这样,就统一了全体社员的思想,提出了“发扬勤俭办社的光荣传统”的口号。这口号立即成为每个社员的行动纲领。例如社里的民校,学员有420多人,还有二十七个炕头学习组,夜间学习人多,需要汽灯和灯油;为节省社里的开支,学员们提出也“到山上去取”(打柴)。他们利用自己的零星时间,共打柴二万四千五百斤,卖了196元,买了四个汽灯和二百斤煤油。大家说:“咱们是以生产助学习。”
同时,对社员进行了艰苦劳动的教育,并且根据我们社的条件,挖掘了生产潜力。今年计划粮食亩产595斤,比去年提高95%(按并社前四个社的平均生产水平作基础,下同);棉花亩产皮棉六十五斤,比去年提高75%;花生亩产四百斤,比去年提高81%。保证增产的措施,除了全面推行密植和改进技术管理外,每亩施肥一万到一万五千斤;新开和扩开渠三道,打井、锥井十四眼,水浇地由190亩扩大到1,112亩,把能浇的地基本上变成水田;垒缓水坝十八道。全社还有荒山二千五百亩,今年要种树一千亩,明年全部绿化;还有梯田三百亩,今年全栽果树(已经育苗七亩)。为了实现这个计划,社员们以高度的热情展开了生产竞赛,掀起了空前未有的生产高潮。每天参加各种生产的人数,达到1,478人,除男女整半劳动力全部参加外,有轻劳力的人也参加了。青壮年打井、开渠、挖黑泥,一部分妇女和老头拾粪、烧肥、扫街土。到二月,全社已经积肥五千多万斤,每亩平均达到八千五百斤。打好井四眼,扩修好渠二道,共可浇地642亩;缓水坝早备石头,正在动工。挖了倭瓜垵七万三千多个,能产倭瓜十万零九千五百斤。在荒山种树五十亩,在沙荒林中补栽树一万三千多棵。此外,还打柴六十八万四千斤。
为了继续坚持勤俭办社,节约开支,杜绝浪费,保证增加社员实际收入,经社员讨论,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牲畜、车辆适当分配到生产队。每队一头骡子、二头牛、四头驴、两辆铁轮车(有的一辆胶皮车),包种包收420亩地。对牲畜、车辆评议出使用年限,按折价由队包起来,保本保值。
(二)牲畜草料由队包干。规定骡马每天每头喂料一斤半,牛驴每天每头一斤。按着农活闲忙适当调剂,农忙时骡马每天每头二斤,牛驴每天每头一斤半。饲草骡马每天每头十五斤,牛驴每天每头九斤。各队确定专人饲养作到“三勤”(勤添草、勤饮水、勤打扫棚)、“四净”(草净、料净、水净、棚净),保证牲畜健壮。
(三)对各种农具,大型的折价归社,分配到队;中型的私有伙用,保本保值;小型的自备自用。农具修理费也包干,每亩地平均一角三分,每队全年六十元。
(四)社内办公用具,统一购买,定量使用。每月开支最多不超过三元。
(五)严格财务开支手续。五元以下由主任批准,五元至五十元由管理委员会批准,五十元以上由社代表大会或社员大会批准。各项开支作到日清月结,按月向社员公布账目,逐项审查。
(六)奖惩严明。对各项财务包干,超过的由队或个人负责,节余的20%归社,80%奖励队或个人。对公共财产,爱护的表扬,不爱护的批评;如有损坏和遗失,追查责任和原因,适当赔偿。有贪污盗窃行为的严格处理。


第2版()
专栏:

制造更多的大理石
大理石产在云南省西部洱海边上的点苍山,从事加工制造大理石的是山下民家族聚居的文笔村,据说,他们开采大理石有一千多年历史,有着丰富的开采经验和鉴别花纹及加工的技术,能根据大理石上的花纹制成像有水墨画一样的石屏、石桌、花瓶和其它物品;也能加工制作各种晶莹光滑的大理石建筑材料。这些产品早在几百年以前就远销国内外各地。
今年文笔村的二百八十多户民家族人民都参加了合作社。他们已经公开了世代相传的技术,初步交流了经验。今后将能更多地加工制造这种驰名世界的大理石了。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第一汽车厂基本生产车间开始成批流水试生产
第一汽车制造厂底盘、金属品、附件等基本生产车间,已经在二日上午开始成批的流水试生产。这次流水试生产,将进一步考验这些车间的设备、材料、工卡具,以及工人的技术水平,能否适应大批流水的有节奏的正规化生产的要求。这次流水试生产,还将加速车间的各种组织建立起生产管理秩序,完成正式生产汽车的最后的准备工作。
目前以底盘车间为主的第一次流水试生产,是在几十条生产线上进行的。车间各工部和各个机床,都被滚筒、电滑车等运输设备联结起来成为一个复杂而很有秩序的生产整体。各种零件的毛坯,分别按照自己的路线,挨次地从排列在加工线上的各种机床上通过,最后通过清洗和检验,便成为一批批合格的汽车零件。
在底盘和金属品车间中一行行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各种机床上,工人们只需要仔细地把零件装卡好,其余的动作就都由机床自动地去执行。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鞍钢建设公司成立动力站
鞍山钢铁建设公司最近成立了动力站,统一管理各施工单位的动力供应工作。动力站成立以后,把各个工地的动力设施,如临时变电所、空气压缩机站、锅炉房等集中管理起来,按照计划供应各个工地需要的水、电、风、蒸汽等。这比过去分段进行动力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系数。
(冯世明)


第2版()
专栏:

吉首县苗汉农民播种早熟作物
湘西苗族自治州吉首县的苗族和汉族农民正在挖过来的坡地上积极播种早熟作物。
早熟作物历来是苗、汉农民的接新口粮。但是在过去,早熟作物的挖地播种和紧张的备耕挤在一起,每年只是临时忙挖些地播种,每亩地的产量很低。今年,70%的苗、汉农民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们普遍提早播种季节,争取一年两熟到三熟,并且计划扩种双季早玉米一千五百亩。在春节那天就都开始了挖地,并且由专人负责浸种催芽,吉白乡庄稼社的种玉米能手苗族石绍能,在二月十五日就进行了双季早苞谷催芽,采用苗床育秧,到三月十六日秧子有一寸多时就直栽到地里了。山区天气冷兽害多,坪阳乡团结社在种早玉米的凹里上了牛粪,外盖上松枝,以便保温和防兽。许多农业合作社还在春养地里夹种上早谷子。
现在,全县已经播种各种早熟作物近五千亩。这些早熟作物可收获粮食五十万斤。


第2版()
专栏:上海零讯

上海零讯
★上海市国营大孚和公私合营正泰等四家橡胶厂,四月份将有四十五万双新规格的胶鞋供应全国各地。这批胶鞋的特点是鞋楦宽阔、肥大,鞋后跟着力处的厚度比旧规格增加一公分,舒适坚固。
★我国许多著名的菜肴、点心、水果今年都要制成罐头食品。上海六个主要的罐头食品工厂在第一季度已经制成了二十五种;准备试制的还有一百多种。
★上海市国营、公私合营工厂,从1955年第二季度以来,已经建立了三百个以上的青年团监督岗。这些监督岗在巩固劳动纪律、督促企业改进管理等方面起了不小作用。
★三十八名原属上海工业部门的高级技术人员,陆续到北京、兰州等地参加国家的重点建设。这些高级技术人员当中,有五人是公私合营厂的私方人员,他们对于有机会参加国家的重点建设感到非常高兴。


第2版()
专栏: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

争取时间,快速出图
本报记者 傅冬
一年前的一天,夜已经很深了,青年技术员张凤台躺在床上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他的心里像浪潮一样翻滚沸腾。白天青年团支部组织委员跟他曾谈到超龄青年团员退团的问题。这时他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情不自禁的想到,自己这一年究竟作了些什么呢!
张凤台还清楚地记得,1954年4月刚从学校分配到鞍山黑色冶金设计公司时的兴奋心情,当他站在大型轧钢厂里,看那轧钢机自动地把一根根很粗很短火红滚烫的钢坯轧成细长的钢轨的时候,他高兴得很久都说不出话来,他幻想着自己马上就会设计这种轧钢机。
可是,哪想到正式分配工作的时候,却把自己分到冶金设备科开闭器小组。当上级叫他画开闭器零件的时候,他真是一肚子的委屈:这开闭器就像个枇杷似的,有什么好画呢,何况自己还是打下手帮别人画。这种想法使他一直提不起劲儿来。
有一次,张凤台画电话分线盒的标准图,他觉得这五寸大的小玩意也只要画一、二张图就可以了,根本没放在眼里。他连铅笔都没好好削一削就画起来了,结果画出来的线条有粗有细,画的圆形也不够圆。该到画钻孔的地方,他画成了丝孔。本来这事挺简单,只要开口问一问老同志就行,可是张凤台觉得钻孔和丝孔差不多,错了也没什么。他就这样稀里糊涂把图交上去了。这张图不久就给退回来了,要全部返工,图上面小组长用红笔改得一蹋糊涂。张凤台重画了一遍,送给苏联电讯专家,专家又提了很多意见,并且说改好后再拿给他看看。张凤台画了第二遍,又没有通过。电讯科苏联专家批评他:“画的太草率,比例尺不准。”冶金设备科的专家那得莫夫把他叫去说:“不要以为电话分线盒小就不在意,你画的这种标准设备将来要大批生产,错一点就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这套图他前前后后画了一个半月也没画出来,最后还是请科里最好的制图员给画完了。张凤台想到这里,满脸发烧,两颊觉得热辣辣的。
想着想着,他又想起前些天批评科里一个同志的事情。这个同志画起图来挺有几下子,组织上调他去鞍钢基本建设设计处工作,他说什么也不肯。他觉得组织上不重视他才把他调走。在团支部大会上许多团员批评了他。张凤台想:“自己一天到晚老想着画大机器,不好好画小零件,这种思想上的毛病不是和被批评的那个同志差不多吗?”想到这里,他恨得骂起自己来。接着,他又想到团对自己的关怀。工作中,团支部书记经常来问他:“工作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需要人帮助?”他越想越难过,眼前又浮现了制造单位到科里交涉改设计图时的情景。制造单位费了半天劲按设计图作出的机件,好多合不拢、按不上,只好把图退回来叫改,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损失。不多天以前,科里有个同志设计二米开闭器,只画错了一个地方,就损失了七、八百元,拖延了半个月的按装时间。怎么能消除这种现象呢?
有一天,团支部开大会。二十岁的时梅芬在会上介绍她的先进工作经验。时梅芬是冶金设备科的制图员,图画得非常好。这个姑娘也是科里的活跃人物,她除了担任工会组织委员的职务,还上夜大学。她每天都是事先把第二天的工作了解清楚,做个安排,第二天就照着计划做。张凤台听了以后心里想,时梅芬这个办法倒挺好,自己为什么不也作一个计划呢?以后他每天下了班,就记下今天作了些什么、工作中发现什么问题、明天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这样记了一些时候,觉得自己的工作开始有规律了。
五月,来了一个新任务,绘制倾动机械。张凤台是这个绘图组的负责人。他必须先作出技术设计,小组里其他十几个同志才好帮着作施工设计。当他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心里很着急,能不能在一个月里完成十五张定额呢?这个问题连他自己都回答不出。他画了一年图,一直没个准数,这一次是三天一张,下一次也许是三天半一张,有时候在画中间,大家说笑,画错了擦了重画,这样就拖得更久一点。可是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总是拿三天画一张做标准订计划。想到这里,张凤台好笑起来,这就像一个人天天吃饭,吃了多少年,还不知道自己一顿吃几碗饭一样。测量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结果一试,两天能画一张。以后他就按自己的能力、任务的特点、影响工作的各种因素订作业计划,用“工作日记”总结和检查。
张凤台有一天在办公室走廊的黑板报上,发现朱介圭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很吸引他,他一口气读完了。朱介圭在文章里讲他自己怎么样在一个月的功夫里画了二十一张设计图。这件事给他很大的刺激。朱介圭和他是同班同学,过去一块儿在东北工学院念书,看人家这一年多进步成什么样子,而自己一个月画十四张图还是勉勉强强的。应该向朱介圭好好学习呵!他一面走一面想。朱介圭讲的不错,除了在画的方法上改进外,工具的准备也很重要。
有次,科里加班赶制电话分线柜的施工设计图。张凤台不熟悉这个工程,所以早就同小组的葛荣家说好,麻烦葛先把参考图和计划图准备好。真怪,那一天他一口气画了四张像报纸那样大小的图纸。夜里回到宿舍,他坐下来细细回想白天的工作,什么原因使自己一下子画那么多图呢?他回忆起平日工作的忙乱劲儿。常常正画中间,忽然发现要参看参考图才能画下去。到图库去借,得自己在柜子里查卡片,一翻就是半个钟头,有时找了一、二个钟头还找不到,不得不回到办公楼向老同志打听。卡片找到了,资料员最快也要十几分钟才能拿出来,自己还要清点一遍,上百张图纸,数就要数一阵。图由库里出来要经过很多手续,还要开出门证,图库和自己都得盖章。更可怕的是有时找了半天,拿回去的图连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有时候正集中精力画图,铅笔断了,又没有备用的,找小刀削铅笔也要花不少时间。他深刻体会到严肃地对待每一件细小工作的重要。看起来,一把小刀、一张参考图和一个伟大的工程比,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难道不正是有许许多多的设计人员,因为没有认真地做好这些“琐事”,而白白浪费掉不少可贵的时间吗!
这样,张凤台从工作的教训中总结了这样一条:“严肃地有计划有准备地工作,争取每一分钟时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关键!”这不单是一个工作方法,也标志着张凤台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因为只有全心全意想做好一件工作的人,才能够珍惜时间,有效地把自己的工作全面地组织起来。张凤台自己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在张凤台的“工作日记”里,再也找不到一个月画十几张图的数字了。从去年八月起,他就突破定额不断地创造新纪录,到今年一月,像报纸那样大小的图纸他能够画三十二点九张,质量都是头等的。他一个人作两个人的设计工作。
如果全国的设计人员都能像张凤台一样,把工作效率提高一倍,那就等于大大加强了我们的设计力量,那就会改变目前设计赶不上施工的状况,那就会加快工业建设的速度!


第2版()
专栏:

寻找更多的地下矿藏
中南地质局404地质勘探队在桂西僮族自治州一带进行勘探,完成了国家的勘探任务。这是化验员正在化验404地质勘探队钻探出来的矿岩的含矿量。
赵黄岗摄(广西日报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