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精简表报
西北工程管理总局在最近检查基层工作中,发现工区和工段要经常填报120种表报。其中一种表上有1,280多个数字,一个人用电动计算机计算,需要四十个小时才能把表上的数字算清楚。每一张表报都需要人统计,要人填写,并且要经过领导人员审查。西北工程管理总局帮助工区、工段,把120种表报减少到55种。看情况,还可以再减少一些。
许多单位虽然一再要求精简表报,可是表报过多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表报过多过复杂,填表报的人就忙不过来,表报也会出错。这不仅不能用以作指导实际工作的依据,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领导机关派人检查基层单位工作的时候,也应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帮助基层单位精简那些重复的、不大必要的表报,减轻那些直接或间接做表报工作的人员的负担,以便集中力量把必需的表报工作作好。


第2版()
专栏:

举行产品质量展览
徐州市公私合营大上海火柴厂,最近举行了一次火柴质量展览会。在会上,展出了每一生产工序的次品和废品;用大幅彩纸贴上了许多批评本厂火柴质量不好的人民来信,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百货公司一度不愿销售本厂产品的情形。在文字说明中,指出产生废品、次品的原因。在最显著的地方,陈列了十二个先进工人和一个先进小组的实物和操作经验说明,以及地方工业部颁布的火柴质量标准样品和文字说明。
参观的人,都感到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着想,提高产品质量。连过去不重视质量的人,也都重视起来了。
这样的展览会,可以教育职工关心自己的产品是否受到市场的欢迎,使他们知道产品质量低劣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从而自觉地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第2版()
专栏:

用“工分牌子”记工分
安徽省肥西县肥光农业生产合作社,从今年春天开始,采用了“工分牌子”代替“劳动手册”记工分的办法。这个办法是根据工作定额和报酬标准计算出全社全年开支的总工分数,制作出分数多少不同的工分牌子。工分牌子的总数由社里会计室掌握,根据各生产队的工分开支计划把工分牌子发给队的记工员,记工员再按每个社员每日应得工分数发给工分牌子。同时,记工员把每日支付的工分总数记在工簿上,每五天公布一次支付总数,并且上报会计室。到分配的时候,每户社员以所得工分牌子到会计室登记,换取联单收据。
肥光社自从采用“工分牌子”记工的方法以后,简便了记工手续,节省了记工时间。同时,社员再不怀疑记工员给他记错工分,生产更安心了。


第2版()
专栏:

大吃一惊和深入领导
本报记者 陈迹
二月的长春还到处结冰,长春机务段的司机们却自毫地说:“咱们这里没有冬天。”在多拉快跑的社会主义竞赛中,全段司机忘记了冬天的严寒,早在二月十日,提前三个月实行铁道部规定的夏季牵引定额——二千七百吨,比去年牵引定额多拉四百五十吨。为了进一步多拉快跑,有些司机又提出开展日产一百万吨公里的运动。三月初,十多名司机能够拉到一百万吨公里。
这种空前高涨的社会主义竞赛,是普遍提高铁路工作的伟大动力。铁路领导工作人员,必须迅速采取措施,把群众的热情引导到普遍提高铁路工作的途径。可惜,长春铁路分局有些领导工作人员,却认为群众不能迅速突破定额。当司机们突破今年二千四百吨定额的时候,他们奇怪:天气这么冷,从来都很难拉到二千四百吨,怎么还能突破呢?当司机们普遍向二千七百吨定额迈进的时候,他们又说:坡道这么大,难道所有的司机都能拉这么多吗?当所有司机在四十天时间内突破二千七百吨定额的时候,他们才大吃一惊:怎么跑得这样快?
因为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拿不出具体的措施来,在运动的开头,没有普遍推广先进经验,有些技术差的司机发生拉不动的事故,打乱列车运行图。这些领导工作人员,没有认真研究为什么会出事故,就只笼统地认为:“多超轴,就会多出事故。”机务科副科长耿绍周天天关在房里,根据这个原则拟计划,只许他认为能超轴的司机超轴,不许他认为不能超轴的司机超轴。一月二十六日,有位司机主动要求超轴牵引二千九百九十吨,耿绍周说:“这个司机不行,决不能拉这么多。”但是耿绍周说出这话没有多久,这位司机不但安全地拉了二千九百九十吨,而且还提前几分钟到达目的地。有几次,司机们要求车站多编几辆车,耿绍周说:“不能多编了,多编了就不许拉。”司机们很气愤地问道:这叫什么领导?车务科科长王志芳也说:“老耿,你压不住群众情绪,看你怎么当科长!”可是,领导耿绍周的人却认为“这才叫做领导”。他们曾经坐在办公室发出指示,要长春铁路分局有步骤地开展超轴。所谓的步骤就是“四月份拉二千七百吨”。许多人听了这个意见,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二月十日能够实现的定额,偏偏要拖到四月去实现呢?
有一种理论认为现在的机车蒸发能力不够,拉二千七百吨,就不能爬过困难的坡道;要想爬过困难的坡道,就得增加一台机车。有些领导工作人员根据这种理论,批准长春机务段在困难坡道地方增加一台机车。但是,富有创造性的司机们没有增加机车,也拉了二千七百吨爬过困难的坡道。这些领导工作人员不知道这个活生生的事实,居然还在说:可以增加补充机车。不仅如此,有些人还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必须把小水柜的机车改成大水柜的,才能超轴。司机们没有受这种经验的束缚,用小水柜的机车也都超轴了。
长春铁路分局党组织和行政部门检查了这种领导落后于群众的严重情况,认识到有些领导工作人员所以犯右倾保守思想的毛病,是在于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分局局长、副局长、政治处主任和工会主席等到群众中去,找办法,拟定措施,积极领导司机超轴。在群众中,不断发现薄弱的环节,积极采取措施。许多领导工作人员亲自组织超轴的列车,并且同司机们一道研究超轴的经验。他们发现有些司机不但能多超轴而且很安全,有些司机不但拉得少而且出事故;有些司机既能多拉又能省煤,有些司机既不能多拉又不能省煤。他们分析了这种情况,决定把先进司机的各种经验,汇总起来,编成超轴手册,向每个司机讲授。同时,还组织善于超轴的司机跟随不善于超轴的司机去开车,推广先进经验。做了这些具体的组织工作,就帮助技术条件差的司机克服了拉不动的缺点。全段司机都普遍提高,人人能够多超轴。长春铁路分局领导工作人员又具体分析了运输组织工作的情况,发现因为调度指挥工作不好而影响超轴的落后现象。有些不该在坡道前面车站停车的,却要司机停车,使得司机在爬坡道时发生困难。由于机车和列车卸接得不好,质量良好的超轴一度不能实现。针对这些缺点,提出全面改善铁路工作的措施。领导人员随时检查这些措施执行的情况,消除那种因为运输工作不善而妨碍超轴的落后现象。司机们眼看领导方面这样具体地积极领导,都进一步提高超轴的热情。一月二十四日只有28%的司机能超轴牵引二千七百吨;过了十多天,所有司机都能拉二千七百吨。
长春铁路分局在全面采取措施加强领导的同时,也反对了“只管超轴,不管质量”的片面观点。有些人认为:“群众一起来,出些事故没有啥,”不把超轴同安全、列车按规定钟点到达和节约结合起来。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拉得多,一方面多费煤;上行拉得多,下行拉得少。空跑的机车正增加。运缓事故还发生。下行的司机不愿多拉空车,一趟只拉七八百吨,比拉上行重车还少拉二千吨左右。这种不平衡的状况,需要继续加强全面的领导,批判那些离开经济效果而搞超轴运动的不正确思想。


第2版()
专栏:

改进农业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工作
卫广平、罗汗云
中共四川省南充地委重视改进农业生产合作社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目前全区二万一千多个合作社在会计工作方面都建立了正式账簿;这些社还通过制定财务收支计划和物资供应计划,加强了春耕生产准备工作。
南充地委从哪些方面改进了对农业社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呢?
一、建立和健全财务会计辅导组织,加强辅导工作。全地区各级领导机关都建立了财会辅导组织,设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地委农村工作部设专职辅导员五人,县委农村工作部一般设有专职辅导员三至五人,区、乡各设专职辅导员一人,为了壮大辅导力量,专区、县、区、乡还从财经部门(银行、供销社、税务局、粮食局)聘请了熟悉会计业务的干部担任兼职辅导员(专区五人,县五至七人,区三至五人,乡一至二人),组织会计辅导组。为了创造经验,指导全面,专、县、区都建立了重点乡,乡设立了重点社,专职和兼职辅导员都直接联系一个社,积累经验,指导其他社的工作。各地兼职辅导员除担任帮助新社建账、老社预支分配、分配决算等任务外,一般每月以五至七天参加财会辅导工作。为了使辅导工作经常化,各地还建立了定期的会议、汇报、业务学习等制度。
二、组织会计互助组,举办会计夜校,提高会计业务水平。全地区的会计虽然都受过训练,但是现在仍有不少社的会计业务能力较弱。为了帮助这批会计熟悉业务,除由县、区举办短期训练班外,还根据社的距离远近,会计能力强弱,建立了会计互助组。这些组每五天集体查账记账一次,有的还采取会计联合办公方法,相互帮助。对于能力特别弱的会计,就固定由强的会计,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进行帮助。此外,又以联社为单位
(五个至七个社)成立常年会计夜校,吸收会计员、出纳员、保管员、记工员和青年积极分子参加。现在全专区已经建立了会计夜校三千多个,普遍于二月十五日左右开始了学习。会计夜校都以能力强的会计二人担任校长和教员。学习内容是根据学员的业务程度和每段的工作内容来决定。如有很多记工员、出纳员写不来阿拉伯字,不会用小数点,对这些人就以学习阿拉伯字和打小数点作为第一课。在老社结账、新社建账的时候,会计员就着重学习会计科目,学习记账、转账方法。由于学习内容集中,又同当前工作紧密结合,教学效果很好。
三、推行统一的账簿、手册、表格和工牌,建立简便易行的比较正规的财务会计制度。过去由于账簿形式不统一,有的社账目太复杂,给会计建账造成很大困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南充地委推行了分类比较简单的统一的账簿。目前合作社只设置了四本账:即日记账、分类账、明细分户账、劳动工分账。设置了四个登记簿:即土地股金登记簿、库存物资登记簿、固定财产登记簿、产品登记簿。给社员发了两个手册,一是记载社员做工分的劳动手册,一是记载社员入社土地、股金、生产投资、临时借支、预分等经济往来账目的社员经济往来手册。采用这两个手册以后,社员普遍反映很好。此外,还制定了开支审批、单据、账目检查公布、物资现金保管等四个制度。这样就初步改善了农业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工作。


第2版()
专栏:

510车间变样了
本报记者 袁良
510车间是沈阳化工厂的一个主要车间,全国好多造纸、颜料、油脂等工厂,都靠它供应火碱。在过去很长时期内,它一直是全厂最落后的车间。车间里,蒸发缶、预热缶、操作台上到处是白花花的一片,在上千的管道开关上,碱水滴滴??地漏个不停。这样损失掉的火碱每月就有一百吨左右,以致月月不能全面完成计划。厂部一半以上的精力都花在这个车间里,也不能根本解决碱的损失问题。
现在,510车间的样子变了。蒸发工段连续创造新纪录,日产量达到四十七吨,比计划提高14%。碱损失率已经从11%降低到2.72%。每组蒸发缶的日产量平均由去年第二季度的十五吨,提高到目前的二十二吨多,把十二吨的设计定额远远抛在后面。蒸汽定额也由去年第三季度的七吨多降到目前的五吨多。现在再走进车间去,看不见“白花花一片”了。
510车间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学习了先进经验,树立了先进思想。
1955年上半年以前,因为没有在群众中树立严格的节约观念,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碱损失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后来,报纸上介绍了鞍山钢铁公司中板厂推行班组核算的经验,化工厂领导上得到了启示,组织510车间开展了以班组核算为中心的劳动竞赛。他们一点一滴地算细账,用事实批判了职工中“洒一点、掉一滴没关系!”等错误思想,树立了“积腋成裘”的严格节约观念,掀起了消灭点滴损失的群众性的活动。下了班的工人主动帮助在班工人检修,几天内就把数千个开关修好。洒在地下的碱,那怕是一星半点,工人们都回收到缶里去。
碱损失的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又出现了如何降低蒸汽定额的问题。那时候每蒸发一吨碱所需要的蒸汽是13.9吨(国家定额是十二吨)。他们采取技术措施,在老式蒸缶上改单效为双效蒸发把蒸汽定额降低了一半。接着,他们又推广了热水洗盐的先进经验,学习了锦西化工厂安装专门的取盐器的经验,使得蒸汽定额进一步降低,产量稳定地逐步上升。
去年10月,车间领导上发现生产管理赶不上去,就努力派车间副主任、值班主任和工长到511车间去,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回到车间后进行了专题总结,又结合学习石油六厂建立巡回检查制度的经验,健全了车间生产管理制度,克服了生产管理上的混乱。他们又加强了对树立先进思想,推广先进经验工作的具体领导。针对各班操作方法不统一的情况,通过生产会议研究各班操作的特点,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操作方法,制定为统一的操作规程。随后又推广了王德印的先进操作经验,使每组日产量由十八吨多提高到十九吨多。
这时,阻碍推广先进经验,阻碍生产进一步提高的本位主义思想开始暴露出来。有的人为了讨公家便宜,用破坏操作规程的办法骗取超额奖金。第三班采盐主手刘景春在快要交班的时候,看见蒸发缶里碱液的浓度已经达到六百颗粒,马上就可以出碱了。按照操作规程,应该交给下一班去完成,但是他为了增加本班的产量,多得计件工资,便跟蒸发工龙在海共同作弊,把缶里的碱液偷偷倒出一部分,作为本班生产的半成品,又向缶内加进了稀的碱液,直接危害到车间生产任务的完成。
车间党支部通过刘景春的典型事实,结合如何保证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问题,使工人群众认识到“一个老鼠坏一锅汤”的道理,发动群众大量揭发过去工人中“心照不宣”的“公开的秘密”。处分了错误严重的,表扬了整体观念强的职工,压倒了邪气,发扬了正气,建立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接着开展了同工种生产竞赛,并且用主要力量帮助车间内的薄弱环节,让落后赶上先进。这样,原来本位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的第三班,在今年一月份又变成最好的一个班了。


第2版()
专栏:技术上的新成就

技术上的新成就
小口径无缝钢管轧制成功
小口径的无缝钢管在上海轧制成功了。第一批直径三十五公厘、二十六公厘和二十一公厘的无缝钢管已经运到广西省的机械工厂去应用。上海市第二重工业局和有关的专业公司正在筹划添置设备,准备正式投入生产。
这种无缝钢管,是由一家原来制造无缝钢管的公私合营永鑫五金制造厂试轧成功的。上海工业中应用很广的小口径钢管,原来是用钢板焊成的,耐压力很低,不能作为锅炉管等必须耐高压的钢管,以后就把鞍钢和进口的无缝钢管加工拉细,很不经济。
缩短炼钢时间的新方法
本溪钢铁公司钢厂制钢车间二号炼钢炉工长王凤仁,研究出缩短熔化时间的新方法。三月二十七日,王凤仁工段炼一炉钢的熔化时间比国家指标缩短二十分钟,创造了缩短熔化时间的新纪录。这个方法出现以后,解决了制钢车间普遍存在的延长熔化时间的问题。
王凤仁缩短熔化时间的方法,是把造渣原料先装进炉内,在炼钢原料熔化的时候,造渣的原料也同时熔化了,并且浮在熔化了的钢水上面,护住了钢水的温度。过去,造渣原料是加在钢水里,因此延长了熔化时间。
测量电话线路发生障碍的仪器
一种新式测线器——“脉冲测试线路障碍器”,最近在太原市邮电局试制成功。现在,假若数百里外的电话线路上发生了什么障碍,坐在载波室里的太原市邮电局的工作人员,就可依靠这种新式仪器在五分钟内准确地测出障碍发生在那里。
这种“脉冲测试线路障碍器”,是苏联电讯事业的最新技术成就。太原市邮电局技术员郑乐亚根据苏联电讯技术杂志试制成功了这种仪器。
“浮游选矿机”试制成功
一台“浮游选矿机”在沈阳矿山机器厂试制成功。这台选矿机,是根据苏联六AM型浮游选矿机图样试制的。它的用途很广,可以供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硫化、氧化矿石的分离精选,也能适用于非金属矿石的选矿。另外,还可以利用它把矿石分级以后所剩矿粉当中的有用原料选出来。这台选矿机经过鉴定,完全合乎技术标准。
粗瓷器的窑位里烧出细瓷器
景德镇最近出现了一种生产细瓷器的新方法——“低温白釉”。这种方法能够在历来只能烧炼粗瓷器的窑位里烧炼出细瓷器。
创造这种新法的是景德镇市老艺人冯宗镇。他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经过专门研究,把釉矿石和石灰石进行适当配合,并且把它涂在瓷坯上进行烧炼,结果在过去向来不能烧炼细瓷器的温度较高的窑位里,第一次烧炼出了洁白的细瓷器,为大量生产细瓷器开辟了道路。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各地建立九千八百多个农具修配站
全国各省、区手工业生产合作部门根据“以区建站”的规划,正在积极建立农具修配站,支援农民春耕生产。到目前为止,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广西、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十六个省、区已经有了九千八百多个农具修配站、组。据河北、河南两省的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农具修配站已经为农民修配了近九十万件大小农具。
这些农具修配站大都建立在集镇、中心乡村和县城。为了便利偏僻乡村的农民,各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还组织了流动修配小组,有计划的在偏僻乡村进行“预约、定期、定点”的流动修配。许多农具修配站同生产合作社签订了包修、包供结合合同。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广东省增产粮食的两项重要措施
林里 吴尔祥
广东省在制定农业生产规划的时候,把消灭水旱灾害,开辟肥源,做为实现各种农业生产改革、增产粮食的两项重要措施。
两年消灭普通的水旱灾害
广东有种植稻谷的田地四千多万亩。其中,有灌溉设备,水量基本充足的田地是一千五百万亩;有灌溉设备,但是水量不足的田地将近二千万亩;毫无灌溉设备的“望天田”,是六百万到七百万亩。自从去年冬天,按照“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增修水利工程以后,仅在近三个月中,全省就增加了三百万亩稻田的灌溉设备。同时,还整修和改善了七百万亩稻田的灌溉设备。因为有了这个成绩,广东省又一次修改了原订的水利计划,决定在今明两年期间,消灭普通的水旱灾害。
为了总结水利工作的成绩,交流战胜水旱灾害的经验,广东省最近举办的农业生产展览会,特别设立了一个水利馆。
水利馆的第一部分展品,是对广东自然条件的分析和介绍。从这些分析和介绍来看:广东在发展水利事业方面,有它的有利条件;但是也有它的特殊困难。有利条件是河流纵横,只中型和大型的江河就有三百多条;同时,雨量充足。困难的是雨量不匀,河流分布不均,雨水又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不能满足一年三熟作物的需要。广东地处亚热带,蒸发量特别大,十天八天不下雨,就会形成旱灾。
这几年来,广东在水利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且获得了巨大成绩。单是近三年来的水利投资,就有7,591万元。这只是国家的投资,也只占整个水利工程费用的23%。为数相等的国家贷款和数量更大的群众自筹款项,都没有计算在内。人们用这些钱,修建了山塘水库45,118处,打了水井47万眼,陂圳渠道202,593处,还有其他许多水利工程。
展览会展出水利建设的成绩,又着重展览了去年的抗旱斗争。去年四月以前,广东境内连续二百多天没有下雨,出现了数十年来所没有见过的旱灾。但是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当地人民把一千九百万亩的受灾土地,缩小成了五十七万亩。在严重的旱灾威胁下,广东的粮食总产量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出现了三个粮食千斤丰产县和九百多个千斤丰产社。在这当中,广东人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斗争,也出现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事迹。潮安、澄海和揭阳的人民创造了封锁韩江、取得农田用水的办法。在这以后,广东就在东起韩江,西至雷州半岛的大小河流上,掀起了普遍地封江堵河的斗争,迫使全省河流在21,448个地方倒流。在河流较少的粤西各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打井运动。总计全省在这一时期打井423,861眼,超过了以前几年打井数量的八、九倍。在近山水远又不易打井的地区,人们用“龙骨”水车,接成长长的吸水道,把远在江河的水流吸上来。广东人民的英勇斗争,不仅使广东省1955年的粮食产量稳定在1954年的水平上,而且增加了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勇气。
许许多多的实例说明:广东省能够在两年内消灭普通的水旱灾害。
广泛开辟肥源
增施肥料也是广东省实现农业生产改革、增产粮食的另一个根本措施。从广东省农业生产展览会的第一馆内可以看出:广东省的肥料来源是极其丰富的。由于气候温和,广东省有一千多万亩冬闲田,都可以利用来种植苕子、紫云英等绿肥作物;野生绿肥到处都是,目前已经知道名字的野生绿肥就有一百多种。近河的地区有取之不尽的河泥。有水塘的地方可以挖掘塘泥做肥料。广东省海岸线很长,海泥、海草、海藻、海螺、贝壳等都是上等的肥料。房屋上、墙上的旧土,村庄周围的垃圾,也都可以大量利用来肥田。人畜粪尿和各种作物的秸秆,过去也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潜力还很大。
几年来,广东省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领导群众大力积肥,初步克服了肥料供应不足的困难,保证了农业增产的需要。许多农田由于施用农家自积的肥料,使瘦田变成了肥田,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展览会里展出了两块田土,一块是从南海县岳利沙村弄来的,土层很厚,土质松软,土色深黑,这是连年施用垃圾等土杂肥的结果,每亩年产稻谷1,120斤;另一块是南海县?岗区农民欧英的田土,因为他长期单纯施用硫酸铵,土质硬实,有机质缺乏,酸性强,每亩产量只有570斤。很明显,施用各种土杂肥和绿肥,对改良土壤、提高粮食产量有显著的功效,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地区,农民就是依靠挖掘河泥、塘泥做肥料,保证了水稻间作改连作的肥料需要。从去年冬天到现在,这里的农民已挖河泥够上八十多万亩田,每亩上河泥六百担,加起来,就相当于施硫酸铵一百多万担,也就等于节约了二千多万元的肥料投资。
展览会上许多实物、图表、模型都生动地证明了:只要发动群众去发现、搜集,农家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稻千斤丰产县潮安县的农民,过去大都是使用商品肥料的。近年来,中共潮安县委发动群众大量收积垃圾、人畜粪尿、塘泥、河泥等作肥料,就初步地满足了农民增产的需要。同时,县委又发动区乡干部深入到农民中间去发现肥源。他们在古板头乡的一个老农民那里了解到埋藏在地底下的丰富的海泥。这种海泥含有有机质40%以上,是上等的肥料。这个发现为全县农业增产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一向认为无肥可积的地方,现在有的平均每亩已积肥一万斤以上。全省在这两、三个月间,就积了二十亿担的土杂肥,比1954年全年的积肥量多出一倍以上。
改进保肥和施肥技术,是提高肥效、节约肥料的一项重要工作。展览会里一张图表告诉我们:只要能够充分地合理地利用人畜粪尿,全省肥料问题就可以基本上解决。但是目前不少地区还是人无厕所,牛无栏,猪无圈。许多粪坑没有加盖,有的还把人畜粪尿混合草木灰积沤施用,有的把家畜粪晒干了下田,减低了肥效。展览会里的另外一张图表告诉我们:人畜粪尿没有加盖,一个月损失氮素30%;如果混合草木灰积沤,三天就损失氮素27%。可见在这方面的浪费有多么大。但是广东省农民也创造出许多先进的保肥和施肥的方法。潮汕地区用口径很小深坑贮藏人畜粪尿,平时可以把人畜粪尿、污水、绿肥、菜屑等都积藏在里面,沤到腐熟了才使用。如果能够把潮汕地区的做法在全省推广,所有的人畜粪尿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展览会上还介绍了各种先进施肥方法。采用混合施肥方法,有机质肥效可以提高三倍。颗粒肥料是用堆肥粉和化学肥料混合制成的粒状肥料,施用很方便,肥效可以提高两倍。集中施肥是农民固有的节约施肥的方法。但是目前广东采用这些先进的施肥方法的人还不多,如果积极推广这些施肥方法,就可以节约肥料一半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