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春耕季节里的千斤县——潮安
阳春三月,从长白山到大、小兴安岭,从内蒙古草原到柴达木盆地,从戈壁滩到青藏高原,数不尽的山谷,望不断的沃野,到处还是皑皑的白雪,未解冻的冰河。就在这同一个时间里,祖国南方的全国第一个千斤丰产县——潮安已经是桃花朵朵,李花片片。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及时地在这里开始了。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基本上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的潮安全县农民,响应全国丰产模范汪汉国、林炎城的倡议,热烈开展社会主义农业增产竞赛运动,为争取全县在今年提前达到1957年每亩1,230斤的增产指标而辛勤地劳动着。
右图:陈桥乡农牧业生产合作社第四生产队的队员正在撒第二期早稻秧。 摄影:本报记者 纳 一
刘陇乡第一社第三生产队的队员们正在大面积的土地上耙田。
中共潮安县委员会杨旭同志,正同陇美乡的干部一道检查复种冬小麦的生产情况。
刘陇乡技术传授站的工作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在水田里使用双轮双铧犁。
大量种植绿肥是保证水稻增产的主要条件之一。潮安县池湖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正在这里研究新种绿肥的生长情况。
陈桥乡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多种经营,除修建了牛舍以外,还新修了鸡舍。
为了在收割水稻以后,及时排水便于耕地,刘陇乡的农民在地边上新开了一条排水渠。
池湖乡“五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在今年二月转为高级社。转入高级社后,社员们正在讨论耕牛作价。
潮安县的农民正在潮州市举办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展览会里参观。
池湖乡“五一”农业生产合作社技术传授站站长谢合想,在技术推广站的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
今年只有18岁的姑娘周惠珍,一面在小学校里读书,一面担当乡里的保健工作。由于她工作积极,学习努力,已经被评为潮安县的保健模范。
下张乡第三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有370多人报名学文化。一个学习小组正在这里温习功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