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2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于滋潭的发言
主席、各位委员、各位同志们:
我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造纸科学工作者。这次能参加政协会议,我感到非常兴奋和光荣。这次会议增加了100多位新委员,同时还有600多位各界人士列席。这种情况,一方面正如周总理所说的: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比以前更加广泛,更加强大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民主作风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扬。
周总理和大会各位负责同志的报告给我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我完全拥护。报告中所提今后的有关任务,我准备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积极努力贯彻执行。今天我想就
“我们必须动员知识分子的一切力量,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问题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这项任务是必须的,同时也是可能的。“方针政策决定以后,干部决定一切”,因此我以为我们应当从多方面想办法,加速进行高级知识分子的培养工作。如果说“今后12年内至少要培养出100多万高级知识分子”,而我们目前高级知识分子(包括讲师)又仅只有10万多,怎么办?采用一个老师配几个徒弟的办法是好的,这样可以运用专责制,也便于考核教学效果。但毕竟我国目前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名师还很少,高级知识分子在各个科学部门的分布也极不平衡,同时高级知识分子本身在各个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任务也都很紧张,工余的教学时间毕竟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带徒弟的方法基础上,还须考虑辅以既省人力、又收实效的辅助办法。假如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地采取“录音代口授,幻灯代黑板”,不仅可以克服名师时间不足的困难,并可收到较为广泛的效果。录音、幻灯用之于教育界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还不曾被广泛重视,特别是作为提高教学的劳动效率,作为一个名师、名科学家、名工程师有系统地运用在教学方法上在我国还是不多见的。这个办法,有下面几点好处。
一、可以节省名师教学时间——教材中的一般性或基本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运用录音和幻灯,免得年年、班班重复,浪费时间。在教学基本内容不变更的情况下,这些录音和幻灯是可以在较长的时期内加以利用的。这样,名师只须利用较少的时间口授一些疑难解答的补充内容或口授在录音以后所发现的科学新成就。
二、可以扩大教学对象——一个老师带几个徒弟这是基本的,但其他听录音授课的学生也还可以作为名师的间接徒弟。这些学生的间接老师可以是工人,可以是农民,也可以是大徒弟或一般的做实际工作的科学工程技术人员。但是这些小老师也必须在名师的教学计划之下规定专责制度,也要考核教学成绩。如果这样学出来的成绩经过考试及格是副博士也好,博士也好,都应当给以适当的学位。这样带出来的学生,既得到了名师的理论指导,也得到了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的指导。如果学生肯于认真学习,教学效果是不会坏的。这样做也许还可以促进科学研究机关和工程技术部门的协作和联系。
三、可以便于进行教学辅导——要求名师经常给学生们做辅导工作,一般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有了录音和幻灯的辅助,那么辅导人员也可以通过手边名师的录音和幻灯片等教材,结合实际随时进行自我研究,不至于受到名师时间不足的限制。辅导人员可以通过录音和幻灯来帮助徒弟,进行辅导工作。
四、可以保证教学时间不因名师时间不足或偶然发生事故而中断——最近我听名说书家连阔如同志讲秦汉演义。有一天广播电台报告连阔如同志因病停止播讲。改成连阔如同志水浒传的录音广播。听众正在等待秦汉演义的下回分解,忽然中途停止当然有些失望。我想,听名师讲课的学生也是不希望老师因故中断教学的。但是我们的名师不多,有一个顶一个,他的工作必定非常繁忙,加上必要的政治活动,说不定那天因故不能上课,或者也会碰上因病停课几天,这就妨碍了教学进程。补充性的教学,在时间上可以比较灵活些,如果基本性的教学一中断,下面就不好接下去讲。这不仅同听连阔如同志说书一样必然会令人感到失望,而且多少也影响了国家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培养计划。
以上的一点不成熟意见,如果是有益于在较短时期内把我国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到世界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水平的话,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以考虑并着手筹划和组织推动起来。同时还希望各界朋友们和同志们,能就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我国科学文化水平问题,多考虑一些具体办法,以响应贯彻周总理所提的这一伟大光荣任务的号召。只要大家想办法,大家齐心努力,我相信,这“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是一定会进行得更加顺利更加迅速的。
我个人保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知识,克服缺点,提高科学技术理论水平,争取做一个红色的工程技术专家。


第5版()
专栏:

梁漱溟的发言
我完全拥护周恩来主席的政治报告,我亦非常同意李副主席、郭副主席、陈副主席、董副主席和陈伯达同志先后的5个报告。所有这些报告都应该由大会作出决议,把它作为我们的指针。这两天来,许多位同志都有很好的发言,使人感动,使人振奋,见出了人心的团结一致。我在这里亦必须说几句话。
大家都知道,在全国出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之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都出去到全国各地视察,我亦曾随着政协同人去到了甘肃省。在那里约有50天,对于农工商各业都在向着社会主义前进的途程中怎样前进,是亲自看到一些的。我看到兰州市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手工业的合作化,看到榆中县、皋兰县各处的农业合作化。就我所看到的来说,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和手工业的合作化是稳步前进的——前进的不慢,可是很稳。农业方面呢,进展的好像太猛,然而至少基本上是健康的。在座的大家同人都是关心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假如各位因为没有去那里看过而问我说:你看了觉得怎样?我将说:我很满意。关于甘肃省的一切视察工作,我们一同去视察的三个人已经做了书面报告,有几万字,不预备在这里说。我只把农业合作化问题再说两句,使我上面的话,不致太笼统。上面所说农业合作化的进展好像太猛的话是怎么来的呢?因为在榆中、在甘肃原来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只不过农户总数的20%左右,而现在提高到80%以上接近90%了;这不是好像太猛了吗?但为什么上面说它是健康的发展呢?因为我们在各处视察中,还没有粗制滥造的印象;相反的倒看见一些工作细致不苟的情形;在整个视察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也许个人能力太差,时间有限,不够来发现问题的。然而这难道不可以说它基本上是很健康的吗?
何以这样说呢?因为我联想起来那天周总理政治报告中的一段话,亦联想起几年来毛主席迭次给我的指教。政治报告中讲到知识分子的改造一段话,曾说要通过三个互相联系的途径,这就是要通过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要通过自己业务的实践,要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像出去作实地视察,不正是那头一层吗?通过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最能使旧知识分子思想转变。周总理在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做关于知识分子的报告内说得更充分更详细,试取来参看就明白。领导党和毛主席一向是着重这一点的。我自己算计,从1950年春天到北京起,以至51、52这两三年内,主席总是指教我要出去多多接触实际,耳提面命先后共有四次之多。有的我接受而出去了;有的迟之又久而后接受;有的竟不接受。特别是52年夏天主席要我出去作社会调查,我竟没有接受。在这次视察收到接触实际的效果后,才体会到主席的用心,深深抱恨自己过去是太辜负主席爱厚之意了!所以这次视察,在多数代表和委员们是可以起很多作用的,在我怕谈不上,只要收到一些自我改造之功,亦就算完成任务。
去年(1955年)一年从1月到12月各方面曾对我展开思想批判运动,我在这种运动中感受如何、反应如何,我应当在这里说一说。因为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它要紧就在作全国团结工夫。不论它是一个人的事情或者也正是大家所关心的,我应当向领导以及各方面朋友坦白地说出来。
去年一年对我的思想批判除了见于报纸和杂志所刊载的而外,还曾在科学院开过几次座谈会。在报纸杂志上,我还没有作过任何表示,只在一次座谈会上,我曾表示我拥护这一批判运动。当时郭沫若先生说,他对我说的话是否“由衷之言”要打个问号。他这一问问得很好,现在我就从这里说起。
我表示欢迎各方对我的批判,拥护这一次批判我的运动,郭沫若先生要打问号那就是说:你内心里真是这样吗?怕不见得!对的,我内心里并不像口里那样简单直捷。内心是有矛盾有斗争的。说出来的话,只是反复思索后归结下来的几句话,就显得简单直捷而已。古人有“闻过则喜”的话,我在去年看到的各篇批判文章,还不能每一篇的每一处都心悦诚服。那么,有没有抗拒心理呢?有的,不过终于克服了它。时时有新的刺激,抗拒心理亦不断下去又起来。可是因为正面克服它的力量亦不断起来而且增强,所以归根结柢还是没有不能克服的。唯其克服了它,那么,就不算“言不由衷”吧。
现在就是要说一说,它是怎样终于被克服的。
第一,就是自己问自己,在过去多年来从思想到行动是不是错了。自己点头,是错了;既然是错了,还有什么话说?难道要说:我错的还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子,还没有那样厉害?这个话说出来,太没意思了!不向自己错处去追根究源,自己对自己负责任;却抗拒批评,真是不堪造就!
说到这里,要说出我对自己错误的认识。
我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过去有几次亦已经明白点出了。这要紧只在一个地方,一个最根本的地方,那就是在阶级问题上。过去我过分强调中国的特殊性,一贯地拒绝以阶级眼光看中国社会,以阶级斗争来解决中国问题,满相信自己超身在阶级外,原来恰是站在具有反动性的那种阶级窝臼中。这样,多少年来就实际在作着反革命的事,却自以为是革命,还以此号召于人。这比之于不革命的,或者简简单单反革命的,所起的作用大不相同。它在阻挠着革命,妨害着革命,表面上还好像不够反动而其实反动力更大更强,问题严重多多。因此,尽管有的文章对我批判的许多地方与过去事实不尽相符,心里有时似乎还不服气,而早已用不着什么不服气了。心里不服气,那就是没觉悟,没出息!
克服首先就是这样克服的。还有第二。
第二,就是要把今天的我和过去的我分开。今天的我不要纠缠到过去的我。这亦是在认识到阶级立场这回事是真有其事,才懂得要分开的。过去我不大信所谓阶级立场的话,不从阶级不同来分别人,只从各自信念主张的不同来分别他。把国民党同共产党同自己乃至其他一切人都只从其主张趋向不同那地方来看,绝不认为有什么阶级的区分。像今天我们都懂得不站在人民一边,就站在反人民一边,就会是人民的公敌。而我从前却不懂这个,不信这个。当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号召开新政协,亦即人民政协,我竟然写信给毛主席说,请恕我不来参加。甚至全国解放了,1950年我到京后,领导上又复邀我作特邀代表,而我最初回答仍然是说最好不必摆我在里面,把我留在外边吧!留在外边?不是留在人民外边了吗?这岂不是笑话!然而在今天看起来好笑的事情,正是五年前我所做的事。自从懂得阶级立场的道理,晓得自己过去错误之后,当然转归到人民立场上来,不肯站在反人民的那一边。说今天立场已经站稳是不敢的,但在意识上总要把今天的我与过去的我分开来。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今天的我又因过去的我受人批判而起抗拒心呢?假如今天为过去的事而起来分辩的话,不是又转回头去了吗?这不可以。
这就是第二。再说到第三。
第三,就是慢慢懂得过去自己的反动行径是可憎恨的。初初明白过去是错误的时候,亦不过晓得了就是了,亦不过意识上前后有分别罢了。要立场转变过来,真不那么容易。这从自己对过去的反动行径悔恨憎恶不够上来看就是一个证明。说你过去那样做法都错了,都是反动,都是罪恶,你承认不承认?说起来亦承认,只是麻麻木木不起罪恶之感,对它憎恨不够。果真站到人民立场上来,岂能如此。然而生活在人民的国家里随处随时都可能给我以启发教育,旧立场还是慢慢会变的。可以说解放后几年的生活过程,整个就是我认识错误逐渐深入的过程。去年有两件事可以拿来说一说。
一是偶然看到“高尔基论美国”一书。在距今50年前——1906年高尔基初到美国去,许多新闻记者以及如此之类的人集会欢迎他。他对他们说了许多话,却几乎就是痛骂他们一顿。说你们这些知识分子靠资本家吃饭,为资本家服务,好像也没有直接为非作恶,但你们却帮助着维持这罪恶的渊?——资本主义社会的局面。大意如此吧,原词记不得。从他的话里让我们深深领会到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哀矜和痛恨。正由于他满腹的哀矜痛恨之情,使得他对他们就没有什么虚文客套。不禁让我联想到自己身上,自己过去不亦是帮助了某种罪恶局面的维持吗?在革命要求真切的人看我,多么讨厌,多么可恨!体会到此,猛然间一种愧耻憎恶感情映现到心上来。此时一切抗拒批判的心理就消逝不见,不待克服了。
又一次,是看了“激流之歌”的电影。就在看的时候,它那种反剥削、要革命的感情气氛好像传染到自己身上来,与它相应和。这时亦就领悟到自己以前那种阻碍着革命,多么招人愤恨。到此时那里还有抗拒批判的心?
前面说,时时有新刺激,抗拒心理不断地引起,可是正面克服它的力量亦不断起来增强,就是指这些,而不仅仅指这些,还有第四。
第四,就是自从共产党领导建国以来,我们的成就是太大了。国内建设进步一日千里,国外外交军事光荣胜利,国际威望日隆,都是从来没有的事情,甚至是原来不敢期望的事情,令人兴奋感动的落泪。就是这个吸引人鼓舞人的力量太大了。它使你心胸顿然开阔、奋发、忘记一切琐琐碎碎支支节节的个人私事;使你热爱祖国,热爱政府,团结的感情加强,泯忘了彼此。这些事情既时时在你眼前,而新的规划(五年建设、改造黄河等等)、新的收获、新的胜利(甘肃的实地见闻,今天全国社会主义化的伟大胜利等等),继起迭出,又在欢欣鼓舞着你,谁不想投身在行列之中,随到大家一堆往前走!就在这种伟大的感召鼓舞之下,我不可能有别的心情,只有甘心情愿尽力拥护政府所倡导的一切运动——包含批判我的思想运动在内,让一切事业进行得更顺遂。
以上这些话都是在说明我自己,深知自己不够之处还是很多的。希望政协同人不吝指教!


第5版()
专栏:

胡耀邦的发言
各位委员和各位同志:
周恩来主席在报告中所列举的数字和详尽的分析,使人信服地看到,这半年多以来,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个胜利的局面下,我们大家来讨论和接受摆在我们面前的许多新任务,这就指明,我们不但应该而且可能把我们伟大的事业“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推向前进。
这些任务,给全国青年带来了更重大和更光荣的责任。我代表青年团中央和全国青联说些意见。要求主席多给我几分钟时间。
我要先从农业讲起。因为我们的党把全国一亿农村青年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活动分子和突击力量。半年来的事实证明,我们这批听了党的话浑身都是劲的农村青年,确实没有辜负党的期望。例如,去年秋冬两季,全国就有6,600万青年组成了18万个青年造林队,在546万亩的荒山荒地上,种植了各种树木21亿多株。又如,在同一时间内,全国有7,000万青年掀起了向青草向塘泥进军的千车万担的积肥运动,共积肥3,500多亿斤。再如,在去年冬季以来的大规模的打井运动中,青年们发挥了最高的积极性,单是山东一省所打的40万眼井中,就有244,000多眼是青年突击队员打的。再如,在最近发起的消灭麻雀、老鼠的运动中,据九个省市的248个县的统计,这些地方的青年少年就已经消灭了1,550多万只。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能一一列举。团中央现在正举行团的省市委书记会议,会议已经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作出了26条规划,我们准备定名为“中国青年为实现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奋斗纲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进行切实的组织工作,我们就一定可以把全国农村青年的生产积极性,引向一个新的高潮。
我要接着谈资产阶级子女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问题。全国资产阶级的青年子女大约有170万,其中有50万已经参加了国家各个建设部门的工作,有80万在大中学校中学习,有10多万在原来的资本主义企业中服务,有20万因为没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或其他原因在家中赋闲,此外,还约有7万多接受了父兄的产业,当了资本家。几年来,他们从活生生的实际生活当中,体验到我们党对他们的关怀,看到祖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不但能够划清剥削和劳动的界限,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而且能够在这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积极地帮助自己的父兄接受公私合营。我们也看到,大批年轻的资本家能够积极地去“掌握自己的命运”,站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前头,成了公私合营中的积极分子。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地鼓励那些已经接受公私合营的工商界青年在清产核资、统一安排和搞好生产中继续起带头作用;我们要有计划地帮助他们中间没有劳动技能或者劳动技能不高的人学会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我们还要帮助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改造和提高自己。对于那些确实已经具备了入团条件的人,我们将按照团章把他们吸收到团里面来。我们相信,只要他们作同样的努力,立志作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儿女,他们就一定能够使自己成为建设祖国伟大行列中的大有出息的一员。
我想着重谈谈我国青年首先是知识青年应该如何向科学文化进军的问题。
我们的党和毛主席号召我们迅速地赶上世界科学的先进水平,以便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在我们看来,这不但是对长一辈知识分子的号召,也是对中国的整个年轻一代的伟大号召。如果我们想到现在世界的科学是那样地突飞猛进,我国的科学还掉队得那么远,想到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科学遗产是那样地贫乏,老一辈的科学家的数量又是那么地少,我们就更加感到这个伟大号召对中国青年的严重意义。
我们的国家现在已经有了280万个高中以上程度的青年知识分子,其中又大约有90万个具有大学和专科以上的程度。这是我国知识界的新一代,是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直接的后备军。几年以来,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响应着党和国家的号召,生气勃勃地向苏联学习,向老一辈学习,向科学进军,向文化进军。现在他们中间已经有20万个成了我国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有7万个成了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有8万个成了优秀的医务工作人员,有5万个成了优秀的财经贸易干部,有10万个成了优秀的中等学校以上的人民教师,有3万个成了优秀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和运动健将,还有10万个在国家其他机关中工作。
为什么我们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能够成长的这么快呢?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他们能够按照党所指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前进。
按照党所指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前进,首先就是表现在他们能够把向科学进军的热烈愿望和远大理想同顽强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他们能够刻苦用功地学习,并且努力把学来的东西加以消化;他们既能够虚心地向长辈们学习,但是不以前人的成就为满足,而敢于大胆地创造;他们任何时候都不气馁,敢于向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宣战;他们能够始终如一地贯注党所教给的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只有毫无顾虑毫无留恋地跟着时代前进而前进的人,才是不可战胜的人。
按照党所指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前进,还表现在他们能够把钻研本行的业务和关心政治正确地配当起来。他们懂得我们的党是要他们成为精通本行业务的各种红色专家,因而他们能够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本行的科学和技术。同时他们又知道,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先锋战士,必须关心政治,不关心政治只能够成为自私自利或者眼光短浅的庸人,因而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把个人利益服从于人民的整体利益,能够自觉地高兴地去学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努力去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努力去通晓我们党的基本政策和同他们业务有关联的政策。正是由于他们能够这样做,他们在工作中就经常感到温暖,感到有一股无穷无尽的力量在指引着自己向前飞奔。
但是,我们决不是说,所有的知识青年都是这样做了。在他们中间也还有“懒汉”和怕困难的人,幻想着世界上有什么超智慧的飞机,能够坐在这样的飞机上去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而用不着自己下苦工夫去钻研。也还有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因而不能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周围事物的人。我们想着重指出的是还有不少的青年同志,对知识分子老前辈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他们往往只看到许多老前辈的不足的方面,而低估了他们的进步,特别是没有看到许多老前辈在科学技术上的学问和经验是值得自己学习和尊敬的。正是因为我们有些青年同志存在着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就使得许多怀着满腔热情想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教给年轻一代的老前辈,不能愉快地放手地向这些青年同志传授。我们必须坚决地纠正这种偏向。我们当用一切的努力,使所有的知识青年都懂得,要好好向一切有学问的前辈虚心领教。只有如此,中国青年才能够像党所教导的那样,把祖国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和宝贵的遗产全部地继承下来。
向科学文化进军,还要求更多更多的青年能够成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强大源泉。现在我们党对于扩大高级知识分子的队伍正在采用下面的三个办法:一个办法是要挖掘高等学校的潜力,增加高等学校的学生;再一个办法是要组织已经参加了工作和生产的几百万个中级知识分子,认真地利用业余时间努力进修,使他们在若干年以后能够从中级升到高级;还有一个办法是要在青少年中提早扫除文盲和实行义务教育,以便使他们也能够在若干年以后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知识分子的队伍中去。这的确是三个好办法。如果我们按照这三个办法去做,就意味着我们向科学进军已经组织好了三支巨大的后梯队。再加上10万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前梯队,我们就有了四支强大的部队,任何最坚固的科学堡垒,我们都可以经过努力把它拿下来。为了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我们青年团就要加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团的工作,为协助学校行政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在这些学校学习的同学,就要发挥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为着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材而刻苦用功。为了要做到这一点,第二,我们就要认真地同教育部门和工会一起,用举办业余大学和组织各种科学小组、召开科学技术会议等等办法去领导青年的业余学习和进修。根据苏联1932年到1937年的统计,那时苏联的新专家有一半左右就是从业余学校中培养出来的。我们现在在工作岗位上的几百万个普通青年知识分子对于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可以把自己变成精通本行的红色专家的这一点,也应该具有同样的信心。为了要做到这一点,第三,我们还要认真地同教育部门和妇联抓紧扫盲工作。去年冬天以来,城市和农村参加扫盲学习的人,比前年超过两倍,参加扫盲组织的人,已经有好几百万。但是我们认为还很不够,我们还要使扫盲运动更加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为了向科学文化进军,我们还要大大提倡担任着各种不同工作的干部努力学习本行的科学知识。我们青年团体有这样一条好处,就是各种部门都有,“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我们认为,只要我们的干部在工作中认真地钻研本行的科学知识,只要我们按照毛主席所指示的那样,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我们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踏实一些,就可以对各种专业知识青年的团结和帮助得更好一些。
各位委员和各位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大家都感到无限的兴奋。因为把我国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科学发达、文化昌盛的大国,这并不是什么遥远的想望,而是我们这一代完全有把握做成的事业了。我们应该感谢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在这个大好的时光里,我们深信,中国整个年轻的一代一定会发出更大的光和热,朝着我们党和国家所期望的目标,跑步前进。


第5版()
专栏:

楚图南的发言
主席、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周恩来主席的政治报告中曾经提到,“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在建设中所获得的辉煌成就和一贯坚持的和平共处政策,赢得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民的广泛欢迎和支持。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同一切愿意保持和平的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也日益发展”。我国一年来对资本主义各国的友好活动和文化交流工作,正是服务于这一政策,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一年来,我国通过艺术、科学、医药卫生、体育、教育、翻译出版、电影、展览会及资料交换等多种多样形式与资本主义各国进行友好接触和文化交流,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这对于扩大我国的和平外交的影响、争取团结国际友人和扩大国际和平力量,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尤以在艺术表演方面,无论从分量上、从效果上看,在一年来的工作中都显得最为突出。我国的艺术团体应邀访问了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北欧和西欧各国。就中以访问西欧和北欧的艺术团,因为经历的时间长,访问的国家多,且多是第一次到这些国家,受到了这些国家中的广大人民的欢迎和政府方面的接待,因而增进了我国与各国人民间的互相了解,使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友好联系和文化交流,有了极为良好的开端。特别是到西欧的艺术团,虽然也曾访问了东欧的兄弟国家,但主要是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使我国与西欧许多未建交的国家开始有了接触和增进了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在国际活动中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其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
到西欧的艺术团,经过8个多月的时间,访问了9个国家的31个城市。到北欧的艺术团(即中国古典歌舞剧团),经过了三个半月的时间,访问了5个国家的17个城市。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访问,不仅把中国的古典戏剧和歌舞艺术介绍给欧洲各国人民,也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带给了欧洲各国人民。因此,凡是艺术团所到达的城市,都毫无例外地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我国艺术团一般都是在这些国家中有最高地位和广泛影响的国家剧院演出。所受到的热烈欢迎,据外国的朋友们说是很少见的。演出前买票拥挤,有的在两三天前,戏票即已卖完,有的天未明即起来排队买票,有的两人合购一票,有的打着小旗子征购戏票,有的从外地乘车、乘飞机赶来,有的在戏院里破例卖站票,在西欧且有人以原票价15倍的高价购买戏票。在演出闭幕时,群众热烈鼓掌、顿足、跺地板或起立欢呼,或献花致词,以至于谢幕达二三十次之多,更是常事。此外艺术团与各国的艺术家、文化界、教育界人士亦经常举行座谈会、联欢会等,交换关于文化艺术的见解和交流彼此的工作经验,因而增进了彼此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各国的政府也给与艺术团以各种程度不同的支持、协助,乃至于郑重的接待。所以有些国家的报纸,都以为中国艺术团的访问是这些国家中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丹麦的报刊上甚至有人制造出一个新的名词“黄热”,来形容人们对于中国艺术的爱好和对于中国艺术家的热烈欢迎。当然我们是不会忘记他们这种诚挚的友谊的。我们也知道他们所给的荣誉,乃是给与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的伟大的创造者中国人民的。
欧洲各国人民,特别是欧洲的艺术界,对中国的戏剧艺术一般地都评价得很高。仅在北欧各国的访问中,我们即搜集了约25万字以上的评论文字。除了极少数的报纸和艺术家们有不同的意见外,一般地对于中国戏剧艺术有着下列的认识:
一、中国的戏剧艺术由于它和人民的联系与现实结合,富有人民性和生命力。它的丰富的想像力、它的细致入微的表现方法,以及它的健康的幽默感、高度精确的节奏感和卓越的武功,使它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特的艺术。他们认为这是“在生活中微笑的艺术”,充满了饱满的生活力和乐观情绪。这正如法国名诗人克劳德·罗阿所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团的华丽、喜悦和机智的演出,可以说是一种全民的演出。在这里描绘了民族的历史,显示了民族的感情,表现了民族的性格,蕴藏了民族的精英。”一些报纸也说“中国古典戏剧的特点在于它的真正的社会现实性,通过戏剧,人民表达着他们的共同的和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法兰西观察家报”。对于我们的表现方法,如没有船的船,没有门的门,没有针线的针线,他们的报纸是这样说的:“我们压倒一切的感觉是:仅只以人的身体的模仿与动作来表演的可能性是多么的无穷无尽啊!”挪威“民族报”。对于我们的武功,他们甚至于这样说:“技术之于他们,犹如双翼之于小鸟,根本没有那种沈重的感觉。连在空中翻两个筋斗,也如同大笑一场一样的干净利落。”瑞典“哥德堡贸易海运日报”。
二、中国戏剧艺术的综合性,在创作上高度的融合了歌唱、舞蹈、哑剧、道白、武功、音乐、美术各方面成为一种完整的统一的整体而又各有重点,灵活变化,使人既感到无限丰富,也使人感的到无限完美。这正如芬兰的报纸所说的中国古典歌剧“把歌唱、音乐、舞蹈、哑剧、武功和戏剧道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西方观众来说它在艺术的表现方面打开了一个十分新鲜和动人心魄的天地”“赫尔辛基新闻”。在丹麦、也有着这样的评论:“中国戏剧典型地表现了对于我们说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生活的现实与艺术形象化的结合。秘决就在于:以和现实毫无关连的艺术手段来表现现实。根据大多数现代戏剧理论家的意见,中国戏剧应该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它和人民和传统和现实有着联系,而是一种完全脱出自然主义的戏剧。形式严格但充满了想像力,稳静、生动、想像和现实。一种艺术,它保留了戏剧形式的联系。它不限定时间,却紧密熔化在时间里。”“社会民主党人报”。
三、对于新中国保存和发扬了古典文化艺术,认为这是新中国的文化政策,“对过去负责也如同对将来一样的负责”。各国都有不少的人,著文以中国旧时戏剧舞台情况和新中国戏剧的新面貌的对比来看新中国戏剧艺术的革新和发展。他们认为“新中国赋予古老的文艺以复兴”丹麦“国土与人民报”;认为“京剧第一次送到了西方的国家,使人们看到产生这种绝妙的戏剧形式的古老的中国,也使人们看到了很好的照顾并发展它的新中国”瑞典“每日新闻”。而以自己亲身的体验作为证明的则是伟大的喜剧家卓别麟。他赶来巴黎看了艺术团的表演后,他说:“30年前我曾经到过中国,我看过同样的剧目的演出,但是情节冗长,内容混杂着珠宝和糟粕。现在看见了这种全新的演出,我不能说什么别的,我只能说这就是新中国!”
所以,通过艺术团对于各国的访问,不仅是介绍了中国艺术,也通过艺术使各国人民认识新中国的面貌,因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并促进了我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这对于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的崇高事业,无疑地是有着一定的贡献的。当然,这些成就的获得,一方面是我国人民的革命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一方面是毛主席文艺方针的正确,使传统的文化艺术得到发扬并在国际上获得了伟大的胜利。而过去我们对于这种情形认识不够,也估计不足,因此我们的工作主观的努力总不能满足或不能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从这次艺术团的访问演出所获得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和我们在这次工作中所受到的锻炼和教育,我想我们所有从事于文化、艺术工作和友好活动的同志们,首先应该深切地了解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是符合各国人民的愿望和有利于国际合作和世界的和平事业;其次也应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对于世界的贡献和所能发生的影响,有着正确的估计和充分的认识;第三、特别是参加艺术团工作的同志们,不要因此骄傲自满,而是更要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我们的艺术,创作和排演更多、更好的新剧目,来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需要。能够这样,我相信,我们必能怀着百倍信心,继续发扬光大我国的文化、艺术并主动积极地来开展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工作。这对于争取继续和缓国际紧张局势和巩固世界和平,对于保卫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都是有益的,是必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