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苏联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榜样和伟大的援助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先念
今天是中苏友好的伟大节日。六年前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六年以来,建立在新型国际关系基础上的中苏两国人民的兄弟友谊和互助合作不断发展,日益巩固。历史证明:中苏两国人民的强大同盟是远东和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中苏两国之间的互助合作,对两国经济的共同高涨,特别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了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革命就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进入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我们知道,要在一个拥有6亿人口、经济和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国家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必然要遇到很多困难。然而,目前我国毕竟是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列宁的过渡时期的学说为指针,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丰富经验作榜样,而且,特别是有苏联对我国的伟大无私的援助,再加上其他有利的国际条件以及我们自己的发奋努力,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就有了极其优越的条件,我国人民迅速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证明: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分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如果没有文化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也就不可能实现。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对于决心要把自己的祖国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人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因为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运用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才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地向前迈进。
中国目前正处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中。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开始实行的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根据这个总任务制定的。由于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目前,全国农村中的几亿农民已经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到今年1月底止,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占全国总农户数的78%。全国手工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已经进入了高潮。目前全国已有70%以上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规模和速度已大大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新高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种新的形势的发展,同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运动正在广泛地展开。全国知识分子正响应党的号召,争取在12年内,即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末,使我国最急需的科学部门能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事业发展得如此迅速,因此毛泽东同志说:“大约再有三年的时间,社会主义革命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有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在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完全可以迅速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把祖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具有高度文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给予我国以伟大的、长期的、全面的、无私的援助。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中苏两国之间的其他协定,苏联通过贷款、贸易、科学技术合作、派遣专家、供应设备等各种方式来援助我国的恢复和建设事业。根据1953年和1954年缔结的协定,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设的156项工业企业,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业建设的中心。这些工业企业的建设将改变我国经济长期落后的面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坚固的基础。为了完成这项伟大的建设任务,从勘探地质,选择厂址,搜集设计基础资料,进行设计,供应装备,指导建筑安装和开工运转,供应新品种的技术资料,直到指导新产品的制造等等,苏联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彻底的援助。苏联提供的设计都是苏联最新的技术成就,苏联给予我们的设备都是头等的最先进的设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计算:到1955年年底为止,这156项工业企业中已有29项全部或部分投入生产。此外,在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各部门中,例如农业、水利、林业、铁路、交通、邮电、建筑、地质、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部门中,我们都得到了苏联的多方面的援助。
苏联对我国援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通过科学技术合作对我国进行经常的科学技术的援助。1954年签订的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使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更加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前发展,更有效地促进两国经济的共同高涨。根据这项协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得苏联越来越多的援助。这些技术资料都是最先进的和精湛的,都是我国建设所必需的,而且是数量巨大的。苏联除了向我国提供技术资料以外,还派遣大批具有精湛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帮助我们,向我们介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各方面的先进经验。苏联专家的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忘我的劳动态度,受到我国人民的普遍尊敬。同时,苏联还大量接待我国各种专业考察专家,并接受我国的留学生和实习生,帮助他们学习苏联生产建设经验。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通过科学技术合作,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我国就可以在科学技术方面摆脱落后的状态,进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轨道。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苏联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给予我国的真诚无私的帮助。苏联已经计划为我国建立一个发热量为6,500瓩的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并且帮助我国训练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科学家和技术干部。为了进一步帮助我国发展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去年年底苏联又特别派遣一个由杰出的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前来我国,向我国科学家介绍日内瓦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的成果。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能在短期内掌握世界最先进的原子能科学技术,无疑地,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根据1950年和1954年的协定,苏联还给予我国总数为3亿美元和52,000万卢布的长期优惠贷款。六年来,中苏两国的贸易也在不断发展,1955年中苏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较1950年增加了四点三倍。通过这种贸易我国可以得到大批的价廉物美的整套设备和器材。这种优惠的贷款和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贸易关系,加速了我国恢复和建设的过程。
苏联对我国的伟大无私的援助是建立在“互相帮助和求得共同经济高涨的真诚愿望”基础上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深刻体现。今天,它已经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开花结实。中苏两国人民的互助合作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建设事业,有利于中苏两国的繁荣和进步,而且有利于世界和平。
我们今天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六周年的时候,正逢到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开幕日。在这次代表大会上,苏维埃人民的优秀代表将总结出苏联建设的新的经验,制定使苏联向共产主义的道路更加前进一步的宏伟的建设计划。中国人民除了对我们的伟大的援助者表示感谢以外,我们还将要从苏联新的建设经验和建设计划中吸取无穷的力量,加倍努力,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早日胜利完成。


第3版()
专栏:

祝伟大的友谊更加扩大和巩固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伊·捷沃西安
中苏两国人民今天都在庆祝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六周年。
这个条约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文献,它体现了建立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和真正兄弟般无私的合作的基础上的新型国际关系,这种合作的目的就是要最迅速地发展每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并巩固全世界的和平。
所有已经走上和正在走上民族复兴道路的国家的人民都懂得这种以完全平等和相互尊重民族利益的基础的新关系的实质。这种关系是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根本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竭力以各种手段扩大垄断资本的利润,削弱其他国家的经济,使这些国家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并在各国人民中引起敌对和民族纠纷以便控制和奴役他们。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沿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前进的各国间缔结的类似的条约,扩大着经济合作的范围,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能够互相配合,并在它们中间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以便最好地利用每个国家所拥有的天然富源、技术设备和全部生产潜力。这种密切合作良好地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的物质福利,并加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
过去六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赢得了巨大的胜利,并正在满怀信心地向把自己自由的祖国变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伟大目标前进。
在这个不长的、但却富有革命内容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巩固了,中国人民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并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顺利实现了工业、农业、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国家进一步强有力的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重工业——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学说为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争取顺利完成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斗争。
苏联人民根据自己的经验懂得,开始使一个落后的国家工业化是多么困难,他们知道这是同为了光明的未来而暂时忍受某种物质的缺乏相联系着的,同时他们也知道,如果劳动者不是为资本家,而是为自己、为人民的利益工作,那末人民的力量和潜力是取之不竭的。
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而且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下,开始恢复战争和武装干涉年代遭受破坏的本国经济。只须指出,最后决定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发展的钢的生产量,在开始恢复时期的1920年总共只有194,000吨,而革命前俄国(1913年)钢的最大生产量是430万吨。苏联人民在1928年使钢的生产量达到了这个水平,而到1937年,由于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钢的生产已经达到1,770万吨,1955年生产了4,520万吨钢。
苏联工业的其他部门也在以高速度发展着。煤的采掘量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的3,550万吨增加到1955年的39,100万吨,石油的采掘量从1,160万吨增加到7,080万吨,电力生产由50亿度增加到1,700亿度。在这同一时期所有工业部门的总产品量增加到二十倍,而生产资料的生产量增加到三十九倍。作为一切工业的心脏的机器制造业增加到九十三倍。
这样发展生产的高速度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在它最顺利的发展时期都不曾有过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在1941年到1945年间,苏联人民曾手执武器捍卫自己的自由和独立,粉碎了敌人,以后又恢复了为战争所破坏的经济,只是到1948年才达到了战前1940年的工业生产水平。
我国各族人民所经历的道路明显地表明,粉碎了奴役的枷锁并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解放了的人民群众能够完成多么伟大的事业。
工业,首先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的迅速优先发展,在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得到鲜明的反映。在过去三年中,勤劳的中国人民表现了在本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造性的忘我工作的范例,并在执行五年计划中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只须指出,根据初步材料,在每年递增17.5%的速度下,工业品总产量已增加了62%。钢的产量增加了近一倍,煤的采掘量增加近50%,石油增加了一倍多,电力生产增加了70%多。同时,五年计划中规定开工的694个限额以上的企业,已经有271个投入生产。
中国劳动人民已获得的成绩和高度的热情,使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的提出在实际上成为可能。
苏联人民衷心地感到欢乐,并真诚地祝贺中国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在国家工业化事业中获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的劳动农民在1955年光荣地工作了一年。1955年获得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丰收——18,000万吨谷物、150万吨棉花。目前,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着巨大的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的纲领。劳动农民响应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号召,热情地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约有9,300万户,即全体农户的78%走上了这个发展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人非常注意公布在报刊上的1956—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这个为千百万农民提出了明确目标的宏伟计划,引起了全体苏联人民的赞美。我们相信,提高农业和改善农民群众物质福利的巨大任务,在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会成功地实现。
中国劳动农民选择了走向幸福和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件事,对于实现了农业社会主义集体化的苏联人民来说是很了解的。苏联人民希望中国劳动农民和全体人民在实现大规模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方面获得全胜,并在这个基础上在最近几年内使农业生产力空前发展,使工人阶级和农民牢不可破的联盟进一步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进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及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具有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的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因而创造了缩短从前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所规定的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时间的可能性。
加速农村和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国家工业化和奠定牢固的社会主义基础创造了更多的有利条件。
中国共产党不倦地致力于人民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着使广大群众学习技术文化的巨大工作,关怀地培养工程技术干部和经济干部。中国人民正在顺利地培养着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能担当重任的人民知识分子,因为没有大量的人民知识分子,就绝不能解决提高国家的工业和文化的任务。
我们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可以知道,培养这样的知识分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需要巨大的努力和相当的时间。尽管是有困难的,但苏联人民在自己亲爱的共产党领导下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并培养出为数众多的真正的人民知识分子的干部。现在,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550多万受过高等和中等专门教育的专家。苏联人坚信伟大的中国人民也会克服这方面的一切困难,成功地完成培养大量人民的知识分子干部的任务。
苏联人民也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成功地完成在国民经济中采用现代世界科学和技术成就的任务,一定会实现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达到先进的世界科学水平而展开大规模发展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工作。
苏联人民作为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和兄弟,认为在这项事业中尽力帮助中国人民是自己的责任。来到苏联学习的中国工人和专家们,在掌握各种生产的技术设备和技术规程方面受到最亲切的接待和帮助。而我们那些去到中国工作的专家和工人,都把前往中国看做是高度的荣誉和信任,努力更好地把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中国同志,同时他们也从中国人民古老的文化中接受了一切最优秀的东西。在苏联专家的技术合作下建筑着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工业企业。苏联参加建筑和改建的共有156项企业。
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平等的经济关系为了我们两国人民的利益在一年年扩大着。我们两国的对外贸易顺利地发展着。从1950年到1955年的时期内,相互间的对外贸易额扩大了四点三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贸易额中,苏联占50%。
莫斯科—乌兰巴托—北京铁路的完工和通车以及阿拉木图—乌鲁木齐—兰州铁路线的建设,对于扩大我们两国的经济联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各方面的文化联系也在日益巩固和扩大。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六周年纪念日,正好是苏联共产党和全体苏联人民生活中意义重大的事件——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幕日。这次代表大会将要总结我国在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中所获得的光辉胜利,并决定苏联向共产主义进一步前进的道路。
苏联共产党是以巨大的成就来迎接自己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了。工业总产量在5年中增加了85%,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了91%,而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的总产量增加了1.2倍。共产党和苏联政府提出的开垦荒地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1955年苏联谷物总收获量大大超过1954年,同时玉蜀黍的收获量一年之中就扩大了2.6倍。5年来,日用品的生产扩大了76%,即比战前1940年水平增加了一倍以上。
第五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现,保证我国经济威力的进一步高涨和苏联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建立了一切必要条件,以使在和平的经济竞赛道路上在历史上极短的时期内解决一项基本的经济任务——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将讨论并通过关于1956—1960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5年内规定工业总产量增加65%,谷物收获量达到年产110亿普特。这比任何语言都更鲜明地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取之不尽的潜在力。
完成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将是对进一步巩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事业的伟大贡献。
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草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博得了广泛的友好的反应,兄弟中国的人民非常热情地欢迎这个草案。这是我们苏联人感到特别珍贵的。
我们高兴地理解到:苏联人民建设性劳动的成就鼓舞着中国劳动人民走向新的胜利,正如中国人民的成就鼓舞着苏联人一样。
我们两国人民需要和平以实现巨大的建设计划。因此苏联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尽一切力量来维护和平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愿望上是一致的。
我们两国政府遵循着这个高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推行和平政策。全世界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争取和平和各国人民友好的积极战士所起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万隆亚非会议的积极参加者之一。苏联欢迎这个会议的旨在维护和平、发展国际合作、反对殖民主义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和外交部长周恩来同志关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缔结一个集体和平公约的建议以及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努力,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爱好和平的政策的实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力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同美国开始了谈判,并始终不渝地争取谈判成功,以消除由美国政府的行动所造成的中国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一和平政策,周恩来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一月会议的报告中得到新的有力的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信在一天天地增长。因此,到现在还不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权利,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苏联政府一贯主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并且主张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个岛的不可争辩的权力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
各国人民满意地注意到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这种缓和是由于苏联政府采取这样一些重要措施的结果所达到的:同奥地利缔结和约,苏南关系的正常化,苏联放弃芬兰波卡拉半岛的军事基地,裁减自己的武装部队64万人,关于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的建议,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参加四国政府首脑日内瓦会议。还必须指出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和缅甸联邦总理吴努的访问苏联。布尔加宁同志和赫鲁晓夫同志的访问印度、缅甸和阿富汗以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关于缔结苏美友好合作条约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信件是苏联和平外交政策的显明表现。
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这些和其他一些旨在进一步和缓国际紧张局势和巩固和平的具体措施,都是从各国(不问其社会政治制度如何)和平共处的列宁原则出发的。我们坚决地相信,尽管企图保持国际紧张局势、继续军备竞赛政策和拼凑侵略集团的某些西方国家的反对,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一定会以胜利告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人民的伟大友谊是我们正义事业的胜利保证,这种友谊是争取和平和自由、幸福和愉快生活的斗争中不可摧毁的力量。为这些伟大思想而斗争的战士的数目在一天天地增长。我们是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广泛开展起来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新的强大高涨的见证人。
在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六周年纪念日,苏联人民谨向自己的朋友和兄弟——伟大的中国人民——致以热烈的敬礼,并祝中国人民在解决把中国变为一个工业化的强国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中获得新的胜利和创造性的成功。
祝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和强大的同盟——世界和平的可靠支柱日益扩大和巩固。


第3版()
专栏:

北京郊区中苏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命名典礼大会
左图:北京市郊石景山区的中苏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在2月13日举行命名典礼大会。苏联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海秋(左二)和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秘书长钱俊瑞(左一)、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张友渔(左三)等参加了大会。 新华社记者喻惠如摄
下图:北京市郊石景山区中苏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命名典礼大会会场。 新华社记者喻惠如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