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依靠广大群众消灭浪费粮食现象
北京市开始整顿粮食统销工作
新华社4日讯 北京市在12月份全面展开整顿粮食统销工作,消灭浪费粮食的现象。
领导这一工作的办公室已经成立,各区也都已经和正在建立专门机构,并调配和训练了大批干部。他们将根据“实事求是,节约够吃”的精神,依靠广大群众对人食用粮、行业用粮、饲料用粮,进行一次普遍的检查和整顿,堵塞各种漏洞,核实粮食供应数量。
根据北京市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在全面检查居民口粮供应时,要核实每户人口。对那些不缺报缺、缺少报多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核减。对于少数按定量标准确实不够吃的应该先在居民间组织相互调剂,调剂后仍不够吃,由政府调剂解决。在机关、团体、厂矿和企业中,党、政领导人要亲自负责,对本单位的用粮情况作一次认真的检查,核实人口和粮食需要量,并且坚决执行粮食预决算制度,每月月末结余的粮食或粮票要上缴国家或在下月购粮时扣除;入伙人员或会议招待用粮要严格执行收粮票制度。行业用粮必须控制在国家计划指标之内,不能任意增加。粮食部门和饮食业管理部门对各户的用粮计划,要根据行业类型、季节变化和地区需要,认真地进行审核和调整。各粮食加工厂、粮店、仓库等单位要继续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坚决消灭浪费粮食的现象,保证从12月到明年6月的七个月内,为国家节约七百万斤粮食。
北京市从11月开始,实行面粉比例供应以来,销量已逐渐开始下降,往常每月面粉销量是一百四十多万袋,11月份下降为一百一十万袋,扭转了过去几个月来粮食销量一直上升的趋势。


第3版()
专栏:

  江西粮食生产技术会议作出总结
  “三变”确是增产的有效办法
  但必须因地制宜坚决纠正强迫命令作风
新华社南昌4日电 江西省最近举行粮食生产技术会议,检查和总结了今年全省农业技术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这次会议指出,江西省几年来推行以变一季为两季为主要内容的
“三变”,已经证明是增产粮食的有效办法。今年全省有两百万亩中稻改种早稻,普遍获得了丰收。同时,这些土地上秋季作物播种期比过去提早,在秋旱较轻地区秋季作物的产量也有提高。但是今年推行“三变”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有的地区不顾水利、劳力、畜力等条件,过多地扩种双季稻。少数地区不适宜种双季稻的冷浆田,改种了双季稻。有的地区早稻收割以后,原来习惯于复种产量高的大豆、红薯,今年却改种了晚稻。这些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有的地区在改进农业技术方面出现了强迫命令的错误做法。如瑞金县在推行适当密植的时候,不分土质好坏、秧苗够不够等具体条件,硬要一律做到七、八寸株行距。干部一手拿尺,一手拿绳,不合规定标准的就勒令拔起重插。结果,由于秧苗不够和插秧延迟,造成了减产损失。此外,有的地区把只在小块地上初步试种成功的耕作栽培经验,不经过重点试验就普遍推广。有的农业技术干部不和群众商量,自以为是,标新立异。这些也都造成了减产损失。
会议检查了这些情况,认为明年仍然应当积极推行“三变”,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必须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盲目乱变。在推行“三变”中,必须要全面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水利设施、肥料来源、劳力和畜力安排、原来栽培习惯、收益大小以及群众是否自愿等各方面,要坚决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中,一方面应当提倡积极工作,刻苦钻研的精神,另一方面必须坚决纠正强迫命令等错误作法。
经过检查和讨论,会议制定了江西省1957年农业技术指导要点。


第3版()
专栏:

  “万斤薯”丰产纪录
  在福建许多地区出现
新华社福州3日电 福建省今年有许多地区出现了“万斤薯”的丰产纪录。福建省主要甘薯产地——晋江和福安两专区的一万多亩甘薯田,预计每亩产量都可以达到一万斤左右。这些“万斤薯”分布在高山、平原、沿海、海岛、丘陵等各种自然条件、土壤性质不同的土地上。在莆田县的二十七亩新开荒的山地上也出现了“万斤薯”。
各地大量出现“万斤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今年各地认真地推广了余大干改良土壤、精耕整地作大畦、分期分层集中施肥等培育“万斤薯”的丰产经验和技术改革措施。晋江、福安、龙溪、南平四个专区,今年约有五十多万亩甘薯田是因地制宜地运用余大干的经验来培育的。这些甘薯田一般都比往年产量提高一倍或二、三倍,有不少田每亩产量达到一万斤。
福建各地今年在推广余大干丰产经验时是取得很大成效的,但在少数地区发生硬搬硬套现象,结果造成减收,甚至“万斤薯”成了“万根须”。


第3版()
专栏:

  “紧”从何来
  贺笠
最近我和河北的一些农村工作干部和农民谈起农民生活的问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反映:“太死巴”,“太紧”。
所谓“死巴”,归纳起来有两个主要内容:
第一是许多农业社的劳动时间赶的太紧。许多社到现在还没有作好短期的劳力安排,把某些不必要集体作的活,分别订出工分包给社员,使他们能够机动地处理自己的时间。现在多数农业社是每天从早到晚打钟上地,集体作活。工作完了,还要评工评分,检讨思想。社员天天没有闲时,月月没有闲日,有时候想赶个集,串个亲戚,也怕请假受批评。我们在一个合作社里看,每个社员分红的劳动日不过二百多个,上三百的都很少;但是事实上很多社是定额很高,记分偏低,一个全劳力一天也只能做七、八分,一个半劳力只做三、四分或四、五分,再加上义务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确没有多少休息时间。所以有些社员说:“集体化是好,就是紧得受不了,不自由!”
第二,正由于集体劳动赶的太紧,所以有些社员个人经营的自留地就没有很好地经营;有的地甚至都荒了。许多农业社除了农业以外,副业也是一齐包干,只准社员在社内参加副业,连小副业也不准社员自己经营。社里对农副业收入的分配,却都集中在麦收和秋收时间。这样,一个农民在一年之内除了6月和10月能够分到粮食和钱以外,其他十个月都没有什么进项,常常连称盐打油的钱都没有。农村里一年总有几次集会,特别是过庙会,媳妇姑娘都喜欢去看看热闹,但是没钱。山区的人家过去都有果树,孩子们有果子吃。现在入了社,有的只给社员一家留一棵,有的一棵也没留,孩子们嘴馋,但是现在只能望着果树流口水。
总之,过分强调集体的结果,使社员个人和家庭生活受到很大限制,使农民感到不方便。
在农业合作化以前,个体农民的“自由”,例如所谓“四大自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个体农民有了这种自由,就可能向资本主义发展,因此必须加以限制。但是,我们绝不能反对和限制农民正当的生活上的自由。
今年是基本上实现高级合作化的第一年。多数农业社家底空虚,许多农村工作干部缺乏管理集体生产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发展生产,集中力量搞好集体事业,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个体利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情况不应该继续下去。因此,在生产的安排上,除了继续强调发展公共经济之外,还必须对自留地、家庭副业、小副业和经营这些副业的时间给以必要的安排。副业收入应该经常分配,使社员经常有零花钱。在紧张劳动之后应该有定期的休息。白天农活比较多的时候,夜间应少开会。在一段农忙之后,应结合节日、会期,有意识地布置休息。每当年头岁尾,应当“闹红火”,使社员们的文化生活活跃起来。


第3版()
专栏:

  浙江蚕茧增产
  比去年增加近六万担
新华社杭州4日电 浙江省各地晚秋蚕的饲养工作结束。据省特产部门统计,今年全省春、夏、秋蚕茧总产量达到五十五万多担,比去年增加近六万担,比解放初期增加一倍半。各个养蚕季节每张蚕种的单位产量也都比往年高。
今年各地还出现了许多蚕茧丰产纪录。奉化县五一农业社饲养的八张春蚕种,每张平均产茧量高达九十一斤半。著名的蚕茧丰产模范董大妈所在的嵊县崇仁第一农业社,饲养三十六张夏蚕种,平均每张产茧六十斤九两。杭县友谊农业社饲养的二十张晚秋蚕种,平均每张产茧六十五斤半。
据浙江省丝绸公司鉴定材料,到第三季度为止,浙江省蚕茧所缫的丝可以达到双A级,而去年是不到A级。1952年缫一担生丝需要三百六十一点六斤干茧,今年只要两百九十四斤干茧就够了。
今年浙江省的养蚕地区,除了原有的三十七个县、市以外,还有新发展的二十七个县。这些新蚕区农民试养的成绩很好,有的产茧量高于老蚕区的一般产茧量。还有很多地方试养晚秋蚕成功。今年各地普遍推广了以高温快速养蚕法为中心的先进经验,促进了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并且一般都缩短了两天到三天的饲养时间。


第3版()
专栏:

  海南岛多文农业社
  创双季稻丰产新纪录
本报讯 海南岛临高县多文乡多文农业生产合作社创造了全国双季水稻最高产量纪录。该社的“多红田”(土名)一亩二分,早造收稻谷一千四百八十四斤(晒一日后过秤)、晚造收稻谷一千二百一十五斤(晒两日后过秤),这丘田平均一亩年产干谷二千二百四十九斤。这个产量数字比广东省揭阳县云光农业社今年的一点八八亩丰产田的产量还多三百二十一斤多。该社有二百九十二亩双季稻丰产田(占全社双季稻面积12%强),每亩年产干谷一千斤以上,其中有五十六亩每亩年产干谷一千五百斤至一千六百斤。
多文社于去年秋收和今年夏收接连创造每亩千斤的丰产纪录。今年吸取了以往的丰产经验,推行了以小棵密植为中心的技术改革,因而获得了大面积丰产。 (新海南报编辑部)


第3版()
专栏:

  红五星农业社大量养鸡
天津市红五星农业社今春孵育莱克亨鸡六千五百只。他们采取了温室育雏的办法,加强了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工作,使小鸡的成活率达到91%以上。养鸡以来,没有闹过疫病。这群鸡已开始生蛋。据该社养鸡组长估计,每只鸡一年平均可生蛋一百八十枚;三千只鸡一年至少可获利三万元。    熊大沸摄


第3版()
专栏:

  浙江的茶叶
  李联标
浙江是全国有名的茶叶产区。1933年全省年产量曾达五十万担,著名的茶有杭州的龙井,遂淳茶区的眉茶,平水的珠茶,温州的红茶等。抗战时期,茶叶销路受阻,茶园荒芜,以至在1949年解放时,全省年产量仅有十四万三千多担,茶园面积三十一万多亩。
解放后,茶叶有了销售市场,荒芜了的茶园得到恢复,茶叶产量、品质逐年提高。目前全省已有九十八万九千多亩茶园,分布在七十三个产茶县、市。今年的计划产量为四十六万担,相当于1949年的三倍多,为战前最高年产量的92%。茶叶的品质,从国家历年收购毛茶的价格上升幅度来看,也有显著的提高。
目前全省生产的茶叶主要有四大类,以炒青绿茶(包括眉茶和珠茶)为最多,约占总产量的54%;其次是烘青绿茶,约占26%;第三是红茶,约占15%;第四是扁茶
(包括龙井、旗枪及大方茶),约占5%。炒青绿茶和红茶,都是外销茶。解放以前,以运销英、美及北非等国家为主,目前则以运销苏联和新民主主义国家为主,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建立了贸易关系,北非市场也已逐渐有了恢复。此外,还扩大到北欧、北美、中亚及南洋等地。内销绿茶,更普及全国各地。解放后六年来生产的茶叶,仅国营公司经营的部分,如能全部组织出口,可换回钢材四十五万五千六百零八吨,或钢轨三十九万八千六百五十七吨;换回钢轨可铺四千六百多公里长的铁道。
浙江的自然条件是有利于茶树栽培的,茶树在生长期内有足够的温度和雨量,但雨量分布还有不均匀的现象,一般是5、6两月份多雨,7至9月份容易发生干旱。茶树一般生长在红壤和黄壤上,土壤酸性,有机质比较缺乏,因此施肥是茶叶增产的首要关键。浙江茶树多分布在八百公尺以下的山地和丘陵地上,最高的天台山云雾茶生长在九百多公尺的高山,但著名的狮峰龙井茶产地高仅二百四十公尺。根据农民经验,在同一地区高山茶叶的叶质比较柔软厚实,不易变老,成茶滋味醇和,香气浓而长久。
浙江由于种茶的历史悠久和地理条件的适宜,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栽茶和制茶经验;农业合作化的发展,部分地区生产水平有了提高。如1955年杭县留下镇杨家牌楼农业社在三十八亩多的采摘茶园内生产旗枪茶叶七千四百四十一斤,每亩合产干茶一百九十三斤多;同年在杭州市十月茶叶社有十五亩丰产茶园,达到了平均每亩产旗枪茶三百四十六斤的纪录。说明提高茶叶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在力很大。
解放后几年来浙江省虽然在总结群众先进经验、推广制茶科学技术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做得很不够。如在茶园管理方面,施肥还很不普遍;水土保持工作做得很差;中耕除草尚不及时;部分地区茶园间种粮食作物过多、过密,特别是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以后,茶园间种更有增涨的趋势,因此造成茶叶减产;茶树病虫害还未得到有效的遏止;茶树修剪工作尚未展开。在茶叶采摘方面,还有不少地区是采用“留顶养标”(即养顶芽)的落后采摘方法。夏、秋茶采摘不广、不多,也不平衡,也是茶叶增产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浙江茶叶的发展前途是无限广阔的,全省茶叶生产的初步规划,到1962年,茶园面积发展到二百三十万亩;产量达到一百四十五万担;1967年的茶叶产量达到三百万担。这个任务根据今年全省在恢复和发展茶园的进度来看是可以完成的。今年新发展的茶园已有十五万五千多亩,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采用了条播密植法;恢复荒芜茶园五万五千多亩;两项共达二十一万多亩。超额完成今年春季以前计划发展二十万亩茶园的任务。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来实现这个光荣的任务。


第3版()
专栏:

  绥德水土保持试验场
  也平
过去,在陕北绥德地区,看到的是一片黄土高原和纵横的沟壑,山上没有草,沟里没有树,一阵黄风过后,半天不见太阳;一阵暴雨过后,山沟里积满了黄色的泥浆。勤劳的人民多少年来就希望把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从根本上加以改造。人民的这个美好的愿望,如今在绥德水土保持试验场已经开始变为现实了。
出绥德东门不远,山沟两旁陡坡上,就不断看到小片浓绿。再向前走,绿色越多了。这就是绥德水土保持试验场。这个场的面积不大,所有坡地和荒崖峭壁都在内,约有两千多亩地,占着好几个小山沟,好像无边黄土海洋中的绿色孤岛。它像绿宝石一般地照亮了周围千千万万农民的心。
从试验场本部出发,向第一条试验沟走去,有大片鲜嫩的草木樨和三年生的刺槐幼林保护着陡峻山坡。绕过陡坡林区,到了山坡上层的缓坡地带,脚下是许多小区,有的小区还是稠密的嫩草,有的小区里已开放了无数缤纷的小花。这就是牧草引种观察区。通过观察比较,把许多适宜开展的外省的和国外的优良牧草选出来,有些牧草已经大量推广;有些正在大量繁殖,准备推广。
第一试验沟的沟头,是一个不小的簸箕掌,三面坡上的洪水都在这一点上落入约三十公尺深的山沟。以往每逢暴雨,沟头总要向前发展十几步。历来不知道多少平缓的沟掌被冲成了峭壁荒沟。现在,这个沟头已经停止发展了。看吧:簸箕掌上的上下三条梯田埂,直如三条战场防线,层层控制着水流,不让洪水集中到沟头来。防线以外,又是宽宽的牧草带,草带外边临接塌方严重的地畔是灌木带。这些草带和灌木带向沟头两边延长,弯弯曲曲地跟着峁边前进,宛如一条美丽的绿花边,保护着整个上层土坡。从头尾相连的绿带看来,这座山坡边沿的塌崩已经中止了。山顶上是树种组合试验区,山顶有柏树、刺槐、榆树、椿树等树木,还有直接从延安以南的老林移来的一百几十种苗木,现在大部分也成活了。据引导我们参观的同志谈,春天这里还大片地开放了山桃和山樱桃花。在山坡上还种植苹果和葡萄,这些果树都生长的很茁壮。
第二个山沟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九公尺高的大型淤地坝。从外面一看,就知道这个土坝是在同暴烈的山洪作斗争中保存下来的,土坝的外半部全部被水冲掉了,全线完整的坝顶,挡下了满库泥浆,淤成展平的十多亩良田。
就是这种坝地,具有巨大的抗旱丰产潜力。据场里的同志们介绍,去年空前大旱灾中,全县平均每亩只打三十三斤秋粮,坝地的产量是每亩二百八十七斤十二两。试验场已经淤平的坝里,现在已打成能浇地二十亩的一个水井,即将实行一年两熟制的灌溉耕作。说起这个井,也是一个奇迹,井是在干沟的石板底子上打的,谁都不信能打出水来。水土保持站的工程队长田利贞,是老河工出身,他不顾别人讽笑,总是一钻一炮地向下打,结果只打到五公尺深,泉水就冒出来了。一边掏一边打,工人吃一顿饭的时间,水位又到一公尺半高。按照绥德专区十二年规划的草案,八个县一共要打坝淤地四十五万亩。旱坝地产量最高每亩可达三百斤,如果改为水浇地,改一熟为两熟,每亩可产七百斤,四十五万亩共可产三亿一千五百万斤,比目下全专区的常年总产量还高。试验场准备在秋后和明年春前全部实现一坝一井,普遍灌溉。这种井浇地在当地是一种顶便宜的增产措施,因为按照古老方式在旱川地打井,一个井要用三、四千元,至多能浇二十亩地,每亩均摊一百五十元至二百元。引沟水灌田的中小型水利的投资,往往每亩也需要一百元以上。但在坝地打成的这一眼井只用了一百五十元,也能浇地二十亩,每亩只要七元五角就够了。附近群众十分高兴,已有坝地的农业社都准备照样干。
看过水井,我们转弯改向西北行,进入一个小拐沟,从这里上山,远远看见满山绿化的主要林区。在一行刺槐树下的那片麦槎地,出现过丰产的奇迹。去年陕北空前大旱,全专区的小麦每亩平均只收十三斤,但试验场的这一块草田轮作地,每亩竟收了一百六十六斤。
走过林区边沿,到了试验场中心地带的气象园。这里除了观测气象,还管理着二十四个“径流小区”。今年是建场三年半来暴雨最多的一年,幸亏全场有重重叠叠的梯田埂和水平沟挡着,每亩坡田平均拦泥量达十二公方之多,泥水下山还不严重。
转过气象园,向北经过主要林区,就进入全场最重要的农业试验区。三年来这里每亩平均产量从来没有少于一百七十斤,有时还超过二百斤。原因只是通过梯田沟垅耕作,控制了水土冲刷,并增施了一些肥料。在这里,我们初步看见了山区农业生产的前景。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独木河农业社
  捕捉活鹿增加了收入
本报讯 黑龙江省虎林县独木河乡独木河农业生产合作社从今年5月到10月,已经捕获了二十一只活鹿,卖给国营贸易机构以后,得到了七千多元的收入。
独木河乡是个山区,农民除种地外,把狩猎作为常年的副业生产。过去他们的狩猎方法是:把鹿打死,然后取出鹿茸或鹿胎。今年,农业社响应政府提出的捉活鹿(这样可以增加鹿的繁殖)的号召,创造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用窖子活捉鹿的方法,一共捉了二十一只活鹿。每只活鹿的售价比死鹿高出三倍多。如果活鹿是带茸的公鹿,收购部门还另外照付鹿茸的价格;如果是带胎的母鹿,收购部门每只多付一百五十元鹿胎的价格。这样,独木河农业社因为猎获活鹿而比去年增加了很多收入。 (赵勇智)


第3版()
专栏:编后随笔

一个喜讯
浙江省蚕茧增产的消息,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喜讯。
这是组织起来的农民对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巨大胜利。浙江是我国蚕茧的重点产区之一。今年夏天,浙江省遭受了特大台风的袭击,许多桑树被摧毁了,许多桑树被伤损了。许多人都曾经忧虑这场严重的灾害会使浙江全省蚕茧减产,因而也担心这会给丝织品出口任务的完成带来严重困难。对灾害进行斗争的结果,浙江蚕茧不但没有减产,而且增产了。
这也是坚持正确的领导作风的胜利。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有些地区同别的省的某些区一样,发生了过分偏重粮食生产、忽视桑蚕生产和其他副业的偏向,有些地方曾经挖掉桑树改种双季稻。浙江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及时纠正了这种主观主义的错误,加强了对桑蚕生产的领导,大力推广了先进的养蚕经验。因此,今年不但蚕茧总产量增加了,单位产量也提高了。
有了比较正确的领导,群众就会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


第3版()
专栏:编后随笔

规格和价格
买卖商品,少不了要讲究规格。商品的规格应该是公平交易的一种尺度。但是,有些国营商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待规格的态度却很随便。规定规格标准的时候,就规定得不准确,掌握它的时候,更是漫无标准。同样的商品,收购的时候对规格掌握得紧,出售的时候对规格掌握的松;产品多的时候对规格掌握得紧,产品少的时候对规格掌握得松。
尽管国家有正确的价格政策,可是,如果在商品规格的掌握上很不合理,那还能谈得上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吗?那些以为规定规格的大权在握,就可以随便糊弄生产者的人应该懂得:这样做,既不利于发展生产,难道能够有利于完成采购任务吗?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对苹果收购工作的一些意见
辽宁南部苹果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80%以上,担负着我国苹果出口的重大任务,苹果收入在当地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近年来,不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国营农场反映,在收购苹果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因此我站同盖平县委财贸部在最近联合邀请了熊岳附近的一些生产合作社,国营农场和水果采购站等单位座谈对收购工作的意见。这些意见如下:
一、收购规格过严过高,往往把一些本来可以外销的苹果控制在等外,不能外运,这不仅影响了90%以上的社员增加收入,尤其重要的是使外地不易吃到苹果,使产地过多的消耗,甚至造成浪费或过多的流入造酒厂。
二、在收购规格上有的规定不妥当。如规格要求一等苹果梗锈只限梗凹内部,试问梗锈在苹果外部是否会影响到食用价值呢?不会的。梗锈常是某些品种的生理特征,所以这种规定是不适当的;又如一等苹果不允许有叶磨(就是在幼果期,果面上因被叶子磨擦了一下而后期形成了一种黄褐色的征状,其实,它既不影响外观,亦无损于品质)。另外,收购单位要求一、二等的苹果的果形、色泽必须正常,否则降级低价收购,这个要求是同水果采购站规定的收购期过早有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三、水果采购站从收购的三、四等苹果中挑选出很多合乎出口标准的一、二等苹果,这显然是一种压等的作法。(编者按:从试验站寄给编辑部的样品中看,水果采购站对不影响苹果质量的梗锈和叶磨确实有挑剔的嫌疑。)
四、收购标准规格,应根据品种特性分别制定。如在直径大小要求上红香蕉和晚沙布有区别,因红香蕉果实大,晚沙布果实小,假若红香蕉果实直径在35—40公厘,果实根本没有具备品种应有的优良风味,但收购部门也把这样的苹果销售到国外去了。
五、收购期过早,这对生产单位的产量和果品质量有极大影响。如红玉、倭锦两种苹果在9月1日就开始收,距成熟期尚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据经验,这两种苹果以10月16日收获,风味最佳,贮藏力也强。收购站在11月1日就开始收小国光苹果,实际上以11月4日收获为最好。当然,为了避免风害落地损失,生产部门可以根据气象预报适当提前采摘。
六、水果采购站对收购标准规格掌握不住,有时高时低和先紧后松的现象。如在收红玉、倭锦、红香蕉苹果的时候就很严格,在收国光苹果的时候就稍放宽了一些,到了收购末期,因为苹果少了,更加放宽。这种作法是不合适的。
上述收购苹果中的一些问题,虽已引起中共盖平县委的重视,并有了一些改进,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合理地解决,希望能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否则会给果树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因素。(编者按:编辑部已经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取得联系,关于苹果收购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将由他们负责研究解决。)
辽宁省熊岳农业试验站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这里为什么买不到桐油?
  ——希望商业部门合理调整桐油价格
10月14日,我和几个同志到了安徽庐江县的同大农业社。这个社在一个大圩里,全社有七万四千多亩水田,还有四百零八只鱼船,冬春两季,在巢湖里捕鱼。
我们的船开到大社门口上了圩,不论走到那里,只要一和社里的干部或者社员谈到今年的生产的情况,大家一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买不到桐油?
为了弄清楚情况和原因,我们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座谈会开始没有多大时间,大家就接连不断地提出社里迫切需要桐油而又非常缺少桐油。四百零八只鱼船,今年上一次桐油,就要一万五千多斤,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巢县水产公司买到了一万二千斤,还差三千多斤没有来路。社里的水车、犁、耙、打稻桶、挑粪桶、马桶、洗澡盆,以及许多水田用的农具,都需要桐油,也都买不到。一个年老的社员说:在往常年,一般农民平均每家一年大约要用十五斤桐油,如果按这个比例推算起来,全社就要用十二万六千斤桐油。而今年得到的实际供应数是多少呢?大家叹了一口气说:如果不算从水产公司搞来油鱼船的那一万二千斤(水产公司供给桐油,是因为他们需要买鱼),可以用来油农具的,只有八百斤桐油,仅仅达到需要数量的一百五十八分之一。
对于这种情况,社员们表现了极大的忧虑。他们说:全社有三千零八十六辆水车,上了桐油的水车辐子能用三年,没有上桐油的水车辐子一年就用坏了;上了桐油的水车桶子能用十年,不上桐油的水车桶子两年就用坏了。犁、耙也是一样,年年上桐油的,可以用上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不上桐油的,顶多二、三年就用坏了。一个生产分队长说:三千零八十六辆水车,今年一年还没到头,已经有三分之二的水车辐子走了样子,大家算算,一辆水车入社时平均折价二十八元,总共就要八万六千多元,买新的水车更贵,一辆就要三十二元,这样下去,该是多大的损失!接着大家又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事例,说明社员们对于买不到桐油的焦急的心情。有些老年社员对于没有桐油感到生气,他们说:再过二年买不到桐油,连八十岁的老头子也得学木匠了(意思是说没有桐油,农具坏的多)。许多人都问:从前那些桐油,现在弄到那里去了呢?到会座谈的人们作了下面的回答:
1948年,临解放前,买一斤桐油要十四、五斤米;1949年春天,刚刚解放不久,还有奸商操纵,桐油市价不稳,曾经涨到买一斤桐油要二十多斤米;从1953年以后,一斤桐油只要五斤多米。生产队长徐太云说,这是他记得事情以来最便宜的价钱。今年,桐油市价略高了一点,也只六角三分一斤,折合六斤来米。
但是,山区桐油的收购价格怎样呢?
社员张家仓说:他有一个亲戚,家里原来是有桐油树的,但是由于这几年来桐油卖不上价钱,便把他家的桐油树砍了。参加座谈会的区委副书记也说,他到芜湖地委开农业社主任座谈会的时候,曾经问过山区一个合作社主任,为什么今年老是买不到桐油?这个主任回答说:剥桐油果子,一个人一天只能剥得二斤,每斤只能卖上一角半钱,合共不顶半担柴钱,要是让它烂在树上,保管没人摘它。同大社的副主任吴兆林,今年到舒城县山区马槽去买桐油,山区的群众说:你还来买桐油哩,再过三年,桐树还怕要断根了。
为了保证国家建设中对于桐油的需要,为了使社员们能买到桐油,大家一致要求国家管理桐油的商业部门,不要单单只是限制桐油供应的数量,而应该合理调整桐油价格,提高山区农民栽植桐树的兴趣。
惠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