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回忆相猪
  谢觉哉
相马有马经,相牛有牛经,相猪也有猪经。小时候在一个农民家里看到一本草纸印的相猪的书,可惜当时不知道注意。但是,我乡的农民,谁都知道一点子那样的猪好喂、肯长,那样的猪不好喂、不肯长。
同一个母亲养出的儿女,高矮肥瘦不是一样;同样,同一个母猪养出的小猪,它们长成的速度、大小,也不一样。
“买猪仔、看娘种,买狗仔、看爷种”。这句在我们乡里流行的话,是否有科学根据,暂不管它。但我们乡下养母猪的定要选择好的小雌猪。架子高大的母猪,下的小猪多而且壮。“猪婆子到老一刀阉”,好的老母猪阉后,积膘快,可以长到二三百斤的肉。
我家没养过母猪,我的邻家养过。侍候母猪同侍候产妇一样,晚上要有人睡在猪圈旁,生一只侍弄一只,放在软草窝里,要捧着它去就奶,要防备被母猪压坏或咬它。喂小猪,用白米粥,比现在有些厨房煮的稀饭要好。要有适当场所供小猪运动。这样养出的小猪:肥嫩、活泼、有力,易于长大。
流沙河(离我乡二三十里)是著名产小猪的地方,百里以外的人都去那里买小猪,也有贩小猪的人冒称是流沙河的,可见人们对小猪质量的重视。后来流沙河养小猪的经验逐渐得到传播,买小猪的不一定要去流沙河,但流沙河养母猪的仍然多。
买小猪和架子猪都要很好选择,不一定每个好的小猪都能长成好的架子。同样的槽户,顶好的架子,在积膘时每月可长二十多斤至三十斤肉,不好的只能长十来斤,而且长不很大。何叔衡同志家里喜欢养大猪,大的有三百斤以上的肉,毛主席到过他家里,何老太爷最得意的是请毛先生看他的大猪。他们有一套相猪的经验:如嘴要短,耳要大;皮薄脊毛稀,屁股一斩齐;脚的大小要均称,不要“夹裆”
(后腿向里弯);吊肚子猪不长油,拖肚皮猪易肥但长不大等。
养猪要有好饲料,是不待说的,但不一定要多花粮食。我父亲不是一个体力劳动者,但煮猪食、调猪食、打扫猪圈,是亲自动手的。青饲草要斩的细、煮的烂,调时要用手搓过,防止有硬的东西在里面。猪食过热过凉,都妨碍猪的生长。猪食内要用糠,“不喂糠,不塞肚”,孙猴子骂猪八戒是“馕糠的夯货”,可见喂糠是由来已久。猪吃食是囫囵吞下,不细切久煮,不能消化。精饲料要有一些,但不要光吃精饲料。我在山东见一个农业社的猪槽,全是麦麸皮,我以为是不合算的,猪肚皮很大,吃下一肚皮精饲料,不可能马上长出很多肉。
养猪要侍弄得好,要饲养得法,要靠劳动。养猪的劳动,妇女、老人以至小孩都干得了。
“富人靠读书,穷人靠养猪”,其实富人也靠养猪。我在一个大地主家教过蒙馆,他家养有二、三十只猪,猪圈在一个大院落里,冬温夏凉,猪睡在离地一尺多高的地板上,很干净。冬天腌上十多只猪做很考究的腊肉,很好吃;我在那里教一年书,吃腊肉的日子很多。中小地主、富、中、贫农都靠喂猪,只是喂的多少、大小不同,贫农喂不起大猪,长成架子就卖了,另外买进小猪。
说猪脏,是人使它脏的。其实猪爱干净,总拣干净的地方睡。睡和拉屎尿的地方它知道分开,只要你有此设备。
猪也知道听人话。比如圈内加入一只陌生的猪,就要打架,打架可以使猪退膘,这时要进行教育。教育的方法是用鞭子,边打边骂,打二、三次,它们就和好了。
猪要关起,尤其是积膘的时候,让它吃了睡,睡了吃。所以平常骂那些只吃喝不劳动的人叫做“喂壮猪”。
记得在上海一个弄堂里,看到一块“贩运名猪”的招牌;“名人”“名马”的称呼是熟悉的,“名猪”在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上海的“名猪”是怎样的,我不知道;但如我乡的猪,黑白相间、毛色好看、皮薄、肉厚、背宽、腹大、腿壮;杀后破肚时有一股热而香的气冲出;吃起来肉香汤甜。可以称得起“名猪”。
我不是一个养猪的而是一个吃肉的。不是养猪的讲的话也许不对头,是外行。是一个吃肉的,常感到现在市面供应的猪肉的质量不及我以前吃过的那样好。我希望在发展生猪生产的工作中,除开调整购销价格,使养猪的有利可图;调整饲料的供应,使不因缺乏饲料而少养;农业社集体养和社员私养同时进行之外,还应该广泛地收集民间饲养母猪、小猪、选种、相猪等经验、技术,加以研究推广,不仅要使猪的数量增加,而且要使猪的质量不断地得到提高。
顺便谈谈几十年前我乡的猪肉购销关系。宁乡通船的地方,肥猪运销城市直运到汉口。交通不便的地方,只是就地“杀卖”。我小时候看父亲养猪,逐渐对猪发生兴趣。每见猪长得正好,屠坊一位老头忽来赶去的时候,有点茫然;过一天我父亲提了一筐子肠油(水油)回来,尤其不解。我问:“为什么我家养的猪,屠坊里只给我们一点油?”父亲听了笑,其他人也笑。难道我的话讲错了么?我想一点没有错。这个闷葫芦,到几年后我十岁多了才解开。我们那里屠坊买猪,杀后称猪的壳壳,每斤制钱八十文,屠坊卖肉,每斤七十二文,买价比卖价高。肠油退猪主,不管多少照猪价扣十分之一;板油连在猪壳上过秤,但屠坊出卖板油,一斤抵二斤肉的价;肠肚心肺不算钱,屠坊仍搭在肉中卖出。这样:二百斤的肉猪,猪价一十六串,屠坊仍可赚约二串至三串的钱。


第8版()
专栏:

  群众的鉴定
  长任
在湖南省宁乡县一个普通的农业社里,社干部有一次和我闲谈起他们办社过程中许多经验教训的时候,他们都自然地对曾在这里帮助他们工作过的县、区干部作出了公正的评价。“这件是某同志帮助搞的,处理得好。”“那件事么,是某同志在这里强迫命令干起来的。”
他们告诉我,这个社里原来有一个社主任,因为他自私自利,强迫命令,最近被社员们改选掉了。现在又选了一位新的主任。我就问:“既然知道这个人不好,当初为什么选上他担任社主任呢?”社干部们笑着说:“这都是李同志在这里包办的。社员原来就不愿意选他,因为李同志看中了他,就向社员保证,他当了社主任一定会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李同志左打通思想,右说服教育,社员只好马马虎虎地举了手。”
一提起李同志的事来,大家的话就多了。有个社干部说:“李同志是强迫命令的大王。”他接着嘻嘻哈哈谈起春天一件事情:那时塘里还结着冰,李同志为了掀起积肥高潮,就逼着社员下塘挖塘泥,社干部更是被逼着带头下到结冰的塘里去挖塘泥。果然,挖塘泥取得了一些成绩。于是李同志向上汇报,说是群众的生产热情如何高涨。
曾经带头挖塘泥的一位社干部笑着说:“其实那时候谁真正愿意下水呢?就是因为李同志紧催着,我们是咬着牙带头的。”
这些事情在社干部们的脑子里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当李同志走了,事实证明李同志做下了一些蠢事之后,他们一提起来,就把这些当作笑料。这一笑之间,是多么尖锐的批评啊!
自然,那些作风好的,为社里办了好事的工作干部,虽然他们走了好久了,但人们一提起他们来,言词中都带着赞美和敬意。
当时我就想:要是李同志在离开这个社之后,再来看一看他当时帮助工作的效果,听听群众的评论,那对他该有多大的收获!如果李同志的直接领导要检查李同志过去的工作,组织部门要了解下乡干部的思想作风,大家能常常下来听听群众的评论,那他们又将获得多么重要的群众对我们干部的鉴定。


第8版()
专栏:

  湖底森林
  闻山
你到过东湖吗?武昌的东湖,是个美丽的地方。
东湖,它四周没有滇池边上巍然耸立的悬崖峭壁,没有映漾在水波上的彩色的云影,风波也没有滇池那么大。但东湖有它自己秀丽自然的姿态。这儿有软绵绵的留人脚步的浅草地;像十五、六岁的女孩子的小柳树,轻柔的枝叶婆娑着地,好像除了鸟儿,就没人和它们亲过。靠着湖边,柳叶的浓荫下,一两只洁净轻巧的小渔船,露出半个船头,船边遮掩着圆圆的荷叶,真像芥子园画谱里的景色呢。
但东湖最美丽、最引人遐想的是那满湖绿幽幽的水草。
离水面三尺两尺,在碧琉璃似的湖水底下,翡翠绿的水草茂盛地生长,缠绕交结,平铺着像一块连绵不断的绒毡;船底就从这毡上轻轻滑过。当木棹拨动水波,那向上生长的草便轻轻摇摆。据说在我国南海海底,有许多海底森林,长着数丈高的名贵的大树。看着这绿色的枝叶,你就不能不想一下,在这深幽幽的湖水里,这究竟是长了多高的“森林”的树梢?听说,东湖里有长江特产的江猪,有上百斤的大鱼。它们,可不都藏在你下面的绿色的“森林”里?!你低下头细心地往水草里看吧,有多少自由自在的鱼儿,正在里面玩着捉迷藏的游戏。这是另外一个世界,可惜你是另外一个种族,不能和它们在一起。
湖底的“森林”,是美丽的,但对人也是危险的。有人在水草里丧失了生命。我随手捞起一截像孩子手臂那么大的水草,这就是和我放在玻璃缸里跟小金鱼在一起的那种水草呵,它们居然是属于同一种族的呵!可在东湖这个庞大的容器里,这株水草长的多么健壮!粗硬的深绿色的茎叶,证明它有强盛的生活力。谁知道它的身子究竟有多高呢?谁知道它的牵连不断的躯体,又有多大呢?而在我的玻璃缸里的水草,因为缺乏养料和阳光,在那一点儿水里,已经瘦弱得像棉花的纤维,通体透黄,而且变得像手指那么小了。
在东湖边,有一池睡莲,盛开着白色的红色的花,像合捧的手掌那么大。那大而圆的叶子,在阳光下,绿油油地发光。这多好呵!我也看见过它们的被囚禁的姐妹,在北京精致的石雕的花盆里,娇小而可怜,叶子比茶杯口大不了多少。它们生活着,只是人们生活里的一种装饰。
为什么海燕那么矫捷?因为它们在海上的风暴中成长。为什么大雁的翅膀那么强健?因为在它们翼下,年年滑过千里万里的路程。兄弟们呵,到强烈的阳光、狂暴的风雨中来,勇敢地接受战斗生活的磨练!


第8版()
专栏:

  酒泉的传说
  锺敬文酒泉城外有个泉湖公园,高柳明湖,风景好幽丽;那个凉亭遮荫下的小池,更有它动人的一段来历。据说,从前有位英勇的将军,在边境上打退了来犯的敌人,皇帝为了酬报他的功劳,远远地送来御酒一瓶。将军拜谢了皇帝的恩赐,却没有把珍贵的奖品私自享用,他知道战胜不是由于个人的豪勇,没有弟兄们,他什么也不会成功。可是,事情有点使他为难,一瓶酒,怎样叫全体弟兄都尝遍?灵机一动,他把酒倒进那口清泉里,这样,众弟兄都尝到了它的芬芳。这个传说产生自远古的年代,到今天,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星霜;可是,对于我们,它还是这样新鲜,时间好像只能增益它的光焰!


第8版()
专栏:

  惊险里面有情趣
  ——南斯拉夫影片“当机立断”观后
  何坪
过去看过一些惊险片,它们给我的印象只是:情节环环紧扣,气势咄咄逼人,从头到尾,紧张得叫人喘不过气来;但在看了南斯拉夫影片“当机立断”以后,却觉得惊险片里面也应该有一些别的东西。
“当机立断”这部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若干惊险成分。整个剧情发展中时有奇峰突起,使人捉摸不定;许多场面呈现出的紧张气氛也的确使人心里惴惴不安。可是除此以外,它也插入了很多非常诙谐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而且这些描写是和影片的主题紧紧相连,是和剧中人物的身分密切吻合的。这样一来,就使得影片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使得人物的内心活动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现;而影片也就不只是起了向人们讲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的作用,却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了。
从影片里面,我们首先知道的是:一位著名的医学教授接受了一个伤势垂危的病人。这是一个已经落到敌人手里了的地下运动领导人,教授正在考虑如何把他从死亡和敌人的魔掌里拯救出来。我们看到的是额上满是汗珠的正在动手术的教授,屏声静气地环侍在他周围的医生和护士,以及显示受伤者病情危急的量血压的仪器和输血的器械等等。紧张的气氛四处弥漫着,观众心里打了一个疙瘩:受伤者能不能救治?能不能逃出敌人的魔掌呢?
与此同时,观众又看到了和这些情节同时发展着的另一场戏。护士玛利亚正在为押送犯人来的敌军官兵注射“血清”(实际上是安眠针)。官兵们互相嘲弄着,说些无聊话。然而从这些话中,我们却看到了他们卑劣的灵魂:他们只想得过且过地趁机作乐,同时也为自己朝不保夕的命运耽忧。对于他们除了鄙夷之情外,再也没有别的了。这些情节,表面看来,似乎缓和了剧情发展的紧张局面,使得观众得到了暂歇的机会,实质上却把戏带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因为打过安眠针,使得这些糊涂的家伙进入梦乡以后,爱国者们才能趁机帮助地下运动领导人逃脱。
教授和地下工作者弗兰西斯等人化装成送丧的人,把装在棺材里的地下运动领导人护送出城了。他们把棺材抬到密林里去。正在这时候,几个敌军出现了,他们认出了林子外面的马车是弗兰西斯的,便高叫起弗兰西斯的名字来,问他在干什么。弗兰西斯怎么回答呢?硬拼是不行的呀?观众这样耽心着。但是弗兰西斯却提着裤子,带着尴尬的表情,从容不迫地从树林里出来了。住在乡里的人在树林里大小便,不是平常的事吗?难怪敌人和他开了一句玩笑就深信不疑地走了。
类似的许多巧妙的插曲,在影片里在在皆是。而因此,爱国者英勇、机智的形象更加突出,敌人也显得更加无能、残暴和昏庸了。


第8版()
专栏:读者中来

  请不要乱“挖角”
北京市的民间职业曲艺团体目前碰到了一个极为恼火的问题(这也是解放后几年来经常碰到的问题,不过今年这个问题来得特别严重),这就是各地纷纷到北京市各民间职业曲艺团体“挖角”的问题。各地组织说唱团体,我们北京市曲艺团体也有责任去支援。在照顾双方的需要和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正式手续,是可以约请演员的。可是有些来约演员的团体却不按合理的手续去办,而采取了“只要约好角,不怕多花钱”的办法。
举例说吧: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派人到北京来物色曲艺相声演员,但他们既不找北京市文化局,也不找有关团体的团委会,却通过私人关系或师徒关系,以较优厚的报酬等条件拉拢北京市曲艺三团的演员六人去参加他们的说唱团。被约的演员先后要求退团,其中有两个人竟不辞而别。此事呈报过北京市文化局,但迄未得到解决。
辽宁省歌舞团到北京约演员,有关方面已给他们介绍了三位演员,可是他们派来的人到北京曲艺团联系有关事项时,竟抛开前约不谈,另对团内的一位山东快书演员进行了侧面动员,那位演员也就提出了退团要求。又有某男演员说,有三个单位约他,答应给他多少报酬等等,也引起了团内其他同志的思想动荡。
新华曲剧团有两位主要演员也在9月份被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以高薪约走。
来约演员的各单位,所约对象大都是各民间职业剧团的骨干。而且这些来约角的单位,大都是国营团体,条件优越得多。因此,他们到民间职业剧团来约演员,就给后者造成了很大困难,不仅影响到民间职业剧团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目前的工作和经营问题。这类问题,在京剧、评剧等戏曲团体中也存在。各地需要曲艺或戏曲方面的人材,而北京这类人材较为集中,这是可以适当地加以调整、安排的。但目前的这种“挖角”办法却不是好办法。有关主管部门是否应该考虑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呢?
北京曲艺团 曹宝禄
北京市曲艺三团 孙宝才


第8版()
专栏:

  浙江的民间泥塑
  葛克俭 贺鸣声
泥塑是最富有民间传统的艺术之一。过去大都塑造庙宇的神像和佛像,差不多都是“彩塑”(在泥胎外涂以色彩)。民间泥塑艺人一般都能塑能画,也能做纸扎、剪纸、漆绘……等,可说多才多艺。有一部分艺人则专做儿童玩具。
浙江的民间泥塑艺人很多,现以乐清县的年青艺人陈鹤亭和南式仁最为突出。陈鹤亭的“将相和”、
“读给爷爷听”、“老妪解诗”、“杜甫”,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在国内获得很高的评价。他的作品形象真实,人体解剖、比例都很准确,尤其注意人物内心感情的刻划。他过去就是塑佛像、神像和画门神、壁画的。
南式仁的作品以表现动态见长。他塑造的人物形象,经过适当的夸张,表现得很生动。他所作“武松打虎”、
“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
“醉打蒋门神”等一套描写武松的组塑,达到民间泥塑的高度水准。有人把他和北方的“泥人张”媲美。(附图片)
  杜甫像(泥塑)       陈鹤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