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6-12-03

1956-12-03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丰收的“莲花”农业社(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丰收的“莲花”农业社<br/> 贵州省龙里县莲花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今年2月间建立起来的。社里的布依族、苗族、汉族社员精耕细作,今年的水稻产量比去年增高60%以上(三千六百六十二亩水稻,每亩平均八百五十斤左右),加上各种副业生产所得,全社96.4%的社员都增加了收入。<br/> 南沙摄(新黔日报社稿)(附图片)<br/>  左图是在初冬的阳光下,社员们忙着翻晒谷子。<br/>  莲花社喂养了大批肥猪和十二口母猪。由于采用“约克”公猪配种的方法,母猪生出来的猪崽特别肥壮。<br/>  为了防止小麦发生黑穗病等病害,他们正在使用化学药粉拌种。<br/>  各族社员成群结队送公粮、卖余粮,支援国家建设。<br/>  苗族青年妇女在“姑娘田”里种出了颗粒丰满的小米和大南瓜。姑娘田是在建社时尊重少数民族妇女风俗习惯留出的针线田。<br/>  晚上,社员们欢聚在一起,收听各地的广播。<br/>  紧张的秋耕秋种工作开始了,饲养员冯友文负责喂养的十多条耕牛个个肥壮,从不退膘。他还割了青草,晒成青干草作为耕牛保膘的冬粮。<br/>  建社后,改变了不犁田过冬的习惯。现在耕田队的队员已投入紧张的秋耕中。

在青岛海产博物馆(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在青岛海产博物馆<br/> 青岛海产博物馆的前身叫水族馆,是在1932年建立的,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五年了。1955年7月青岛水族馆和山东产业馆合并,改组为青岛海产博物馆,并扩大、充实了海产水族的陈列范围和内容,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专门化的海产博物馆。<br/> 现在它不仅是为我国海产研究提供宝贵科学资料的地方,而且也是我国一个著名的可供游览参观的名胜。<br/>    赵朋 徐倬斌 高粮 刘长忠 摄(附图片)<br/>  青岛海产博物馆外景。<br/>  观众们在参观海豹。<br/>  渔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经常将捕到的新品种送到海产博物馆来。<br/>  海产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标本。<br/>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的专家们正协助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校的学习生作文昌鱼的研究工作。<br/>  福氏鹿角珊瑚<br/>  海帆<br/>  法螺和蜘蛛螺<br/>  鹦鹉螺<br/>  海星<br/>  柳叶鱼<br/>  鲐鱼<br/>  马面鱼<br/>  海马<br/>  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