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九个煤炭基地忙建设 二十四对矿井庆完工
新华社20日讯 新华社记者王良报道: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九个新的煤炭工业基地正在加紧建设。这些新的煤炭工业基地预计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陆续建成,多数基地每年的产煤能力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万吨左右。
在煤的蕴藏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的华北地区,正在进行建设的新的煤炭工业基地有内蒙古包头附近的石拐子和山西的汾西、潞安和轩岗。这四个新的煤炭工业基地是为了满足包头钢铁联合企业的炼焦用煤和华北地区日益增长的工业用煤而建的。目前在这些基地上正在施工的有六对矿井。
在华中地区,新建的煤炭工业基地是河南省许昌以西的平顶山和安阳以西的鹤壁。平顶山周围几千平方公里的地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工业用煤和炼焦用煤,现在已经有三对矿井的井架矗立起来了,其中有一对矿井明年就要投入生产。不久,这里还将有一对现代化的大型矿井开工兴建。这个新的煤矿将是未来武汉钢铁联合企业炼焦煤的供应基地之一。鹤壁矿区目前正在施工的有三对矿井。
西北地区目前煤的产量很少,现在的工业用煤很大一部分是从东北、华北运去的。为了供给西安、宝鸡等新的工业城市的动力用煤,在陕西著名的黑腰带渭北煤田的中心——铜川,正在建设一个新的煤炭工业基地。在这个基地上正在施工的有三对矿井。其中今年开工兴建的桃园平洞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对现代化矿井。在甘肃河西走廊的山丹新建的一个煤炭工业基地,主要是供应兰州的工业和兰新铁路兰州到乌鲁木齐一段的火车用煤。
在西南地区新建的中梁山煤炭工业基地,不久前又有一对北矿井开工建设。这对矿井和去年开工的南矿井都是西南最大的现代化矿井。这两对矿井设计能力的总和,相当于四川九个主要煤矿今年产煤量的五分之四以上。
据新华社20日讯 今年国营煤炭工业有二十四对矿井建设完工并且投入生产。这些新矿井设计的采煤能力达七百七十三万吨。
今年投入生产的矿井中有十四对是新建井,有六对是改建井,还有四对是恢复的矿井。
7月间投入生产的黑龙江鹤岗煤矿兴安台竖井,是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最大的现代化竖井之一。这对矿井投入生产后产量正在稳步上升。11月份的采煤量比8月份提高了近一倍。
今年投入生产的大型矿井还有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帮助下自己设计的淮南煤矿谢家集二号和三号竖井。这两对矿井投入生产后,使这个长江下游工业用煤的主要供应基地的采煤能力有了很大增长。
其余投入生产的二十一对矿井分布在山西阳泉、辽宁阜新、黑龙江双鸭、江西萍乡、河南焦作等十个矿区。
连同第一个五年计划头三年建成的矿井在内,全国国营煤炭工业已经有一百一十六对矿井建设完工并且投入生产,在这些矿井达到设计能力以后,产量将达三千三百九十多万吨。


第2版()
专栏:

民用航空提前完成五年计划
建立了以北京为中心连结三十九个城市的运输网,开辟了九条国际航空线
据新华社20日讯 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提前一年零十五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据民用航空局统计,到12月15日止,今年民航局客货运输总周转量达到一千七百多万吨公里,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计划指标的3.8%。五年计划规定的1957年旅客、货物(包括邮件)运输量和旅客、货物的周转量四个指标,也都超额完成。
在提前完成五年计划中,我国民用航空的飞行人员还一直保持着安全飞行的良好纪录。
在五年计划的头四年中,民用航空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北自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南到海南岛的海口,西起新疆的喀什,东到上海连结着三十九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中国——苏联、中国——越南和中国——缅甸等九条国际航空线也已经先后建立起来,并且同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联运。现在我国已经有航空线一万九千多公里,比1952年增长45.4%。另外,由北京到西藏高原的拉萨和由北京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塔尔丁等航线,也在今年试航成功。
和增加航线的同时,还增添了许多飞机。按飞机载重吨位计算,现在比1952年增加了80%以上。在各航线和港站上,还相应地增加了保证飞行安全的新式通信助航设备。在北京近郊正在兴建一个用最新的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的航空港。这个航空港的第一期工程在明年完工后,各种类型的飞机都可以日夜在这里起飞和降落。


第2版()
专栏:

明年将建设九个大型森林采伐企业
据新华社20日讯 我国明年将兴建九个大型森林采伐企业。这些新企业的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开始。
由几百名技术人员正在加紧设计的这批新企业,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长白山林区以及四川省一些林区。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估计那里的森林蓄积量至少在七亿立方公尺左右,明年在那里施工的两个新企业完工以后,每年将为国家提供二百五十万立方公尺以上的木材。小兴安岭以盛产红松著名,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木材产地,明年兴建的两个新企业完工以后,这个林区每年生产的木材将由目前的二百四十万立方公尺增加到三百多万立方公尺。现在,连接这些新企业的铁路线,有的已经开始铺轨,有的正在准备建筑。
但是这批新企业完全发挥它们的效果,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据森林工业部有关方面说,这些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寒冷的北方,每年只有四、五个月的施工期,地区荒僻、交通不便,物资供应相当困难,而工程量却很大,单是计划在密林里修建的森林铁路就有两千多公里。因此,一个新建企业从勘察设计、施工到完全发挥生产能力,总共需要五年到六年的时间。


第2版()
专栏:

路轨铺到闽江桥
新华社福州20日电 南(平)福(州)铁路19日上午铺轨到了闽江大桥西头。从南平铺到这里是八公里。当铁道兵铺轨部队的铺轨列车驶近闽江大桥的时候,正在大桥工地上紧张施工的铁道兵桥梁部队官兵和民工们都拥上前去欢迎。几艘从大桥下驶过的轮船上的旅客们,也向铺轨部队和民工欢呼致敬。


第2版()
专栏:

盖起来又拆掉
 成集
长春市建筑工程局第一工程公司第三工程队的职工,一直都在痛心地谈论一件事情:他们今年快要盖好的一座三层楼房,遇到一场大雨,就东歪西斜,摇摇欲倒;最后不得不全部拆掉。
一百多个工人来到了这座快要倒塌的新楼房前面。他们这次来,不是盖房子,而是拆房子;不再是一块块地砌上砖石,而是一块块地拆掉砖、石和灰浆。他们多么难过,他们问道:“为什么这样白白糟蹋国家财力呢?”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共损失国家财产两万两千元。
这座楼房盖起来又拆掉的原因何在呢?调查的结果是:在新建这座楼房以前,没有勘探,没有弄清楚地质情况,就仓促设计。现在看来,这个设计是错误的。长春市建筑工程局事后追查原因,进行勘探,才发现原设计的楼房基础,很不安全。基础的承载力不够,下面又有大量淤泥,土壤的有机物含量也过大。在这样的基础上,是不能建筑三层楼的。但是设计之前,没有勘探,不知道这些情况,所以盲目地决定在这种危险的土壤上新建楼房。下了一场雨,就很快地暴露了这个错误。就是不下雨,这座楼房迟早也要出毛病。有人说:这场大雨下得好,要不然,三层楼房都盖成了,住了人,再出毛病,就更糟了。
许多教训早已证明:没有勘探资料,就不能盲目设计。长春市建筑工程局为什么忘记这种教训,偏偏不勘探就盲目设计呢?据说是为了“快开工”。在设计的当时,有人提过意见,要求取得勘探资料,再做设计。但是,长春市建筑工程局领导人员觉得要勘探,就需要时间,就不能快开工,所以不接受这个意见,决定在没有勘探资料的条件下,快些做出设计,进行施工。这种“快”的结果是什么呢?是盖起来又拆掉。
我们有些同志只喜欢“快”,总不大爱听“稳”。但是“欲速则不达”——没有稳固的基础,盲目地求快,是快不了的。(附图片)
——你摆得太快,不稳的!
——我是学爸爸设计的大楼。肖里


第2版()
专栏:

勤俭朴素的苏局长
在沈阳市建筑工程局里,人们一谈起苏简来,都说他是一个一贯勤俭朴素的局长。他没有架子,不讲排场,至今保持着战争艰苦年代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有一次,苏局长和建筑公司经理、工程师到一个偏僻的工地去检查工作,路上积满了水,车过不去,怎么办呢?苏局长一句话没有说,淌着水就过去了,工程师和经理一看,也都挽起裤腿跟着到了工地。
还有一次,局里有七、八千基本建设工人准备冬训,可是为这些建筑工人修的房子还没有完工,大家住的房子不好,情绪不很稳定。就在这个时候,苏局长挟了一床薄被和工人们挤在一个用跳板搭的床铺上睡觉。在同工人相处中,他耐心地向工人进行教育,勉励他们克服暂时的困难,半月以后,房子和暖气都修好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宿舍去住。
苏简的生活也非常艰苦朴素。局里的同志都知道苏局长有几套衣服:夏天有两套洗得发白的制服,冬天有三年换一回面的青棉袄。他经常吃高粱小豆饭拌豆腐。大家看他粗茶淡饭、穿装打扮,都很佩服。
苏简这样省吃俭用并不是为了攒钱,他并没有什么积蓄,除了订一些报刊、杂志外,剩下的钱大部都用在帮助生活较困难的人。头两年,当他还是供给制的时候,帐上没有一笔是他个人的开支。一些生活上的细节他也不苟且。在实行供给制的时候,洗脸盆的底子漏了,他本来可以领个新的,可是他没有领,换了个底又继续使用。公家给他个白铁壶,他总怕被水沤坏了壶底,每天上班前都把水倒尽倒放着。
这样俭朴的生活对他来说是早已习惯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艰苦的年月里,他常常把菜金、粮食节省下来给有病的同志们;在打游击战的时候,他忍受着受伤的腿的疼痛,把马让给带孩子的女同志骑。他常常自己洗衣服,补袜子。
局里的同志都很佩服他始终保持这种优良的作风,大家说:苏局长可真俭朴到家了。可是,他自己总是谦虚地说:“这算什么俭朴,比起以前战争时期来舒服得多了。”
新华社记者 阮秀芬


第2版()
专栏:

节约生产用电
 郑喜财
目前,全国有二十三个地区缺电,一些厂矿的正常生产已受到影响,因此节约用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节约用电中,节约生产用电尤其重要,因为生产用电约占全部发电量的80%。
几年来,我们的厂矿企业学习和创造了许多节约电力的先进经验,推广这些先进经验,对节约生产用电,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可惜由于一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存在着种种思想抵触,这个工作做得并不好。
有些企业的领导干部只是埋怨发电部门供电不足,认为生产用电已经达到节约的顶点,因而不再积极地挖掘节约电力的潜力。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相反,应该说随着工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设备的调整,在生产中节约电力的可能性是愈来愈大了。例如济南面粉厂由于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今年产品的单位耗电量就比去年下降了23.3%。南通天生港电厂协助用户调整了生产设备,四个半月就为国家节约了电力八十七万度。如果我们只看到过去在节约生产用电方面的成绩,以为潜力已经挖得差不多了,而看不见节约生产用电的各种积极因素的增长,我们就作了保守思想的俘虏。
不注意生产中节约用电的另一种想法,是电力在生产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小,节约电力对本单位的“油水不大”,因而本来能节约的也不节约了。许多厂矿在生产中还没有做到停机停电,或者无限制的加快机器转速,使电力消耗于非生产性的摩擦和热耗上。显然,这种想法和作法都是不对的。节约一度电力就可以多织出三十尺白细布,多生产出一袋面粉,多炼出一公斤优质钢。难道这是“油水不大”吗!节约一分电力,就等于给国家经济建设增加了一分投资,一分力量,一分保证;浪费一度电力就给国家经济建设浪费了一分投资,减少了一分力量。一句话,自己节约了电力就是支援了别人,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节约电力同其它各项节约工作一样,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复杂的工作。要把生产中节约电力的工作做好,就要有适合电力特性的一套方法。因为电是用手拿不着,用眼看不见的东西,而且目前许多厂矿安装的电表较少,集体用电的单位越大越不容易看到个人节约的成绩。因此,企业部门除了在思想上扫除障碍提高节约用电的认识,树立节约用电的风气外,还应该制定一套奖励制度,在检查生产时把节约电力作为检查的内容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最经济最合理的使用每一度电力。


第2版()
专栏:

河水引到克拉玛依
据新华社克拉玛依20日电 玛纳斯河到克拉玛依的引水管线工程,有二十公里长的一段已经竣工放水。18日上午十一点零五分,在这条引水管线的起点——玛纳斯河支流上的中拐水站打开进水闸门以后,河水流进管道,以每秒一公尺以上的速度前进,下午四点二十分,水流到达了预定放水地点,泻入这里的临时水库。水管线的建筑工人们在水库岸边升起三堆旺盛的篝火,欢迎玛纳斯河水的到来。
这段水管线修通放水以后,克拉玛依油区用水就可以就近汲取了。目前,引水管线建筑工人还在日夜赶工,争取早日修通全部管道。


第2版()
专栏:

买不到奶粉怎么办?
今年七、八月以来,市场上的奶粉经常脱销,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婴儿的母亲们,因为买不到奶粉,焦急万分,纷纷来信指责商业部门为什么不给孩子们准备奶粉。我们诚恳地接受这些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反映给有关生产部门。
目前奶粉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生产量赶不上消费需要。工业部门虽已采取积极增产的措施,但由于原料——鲜牛奶不足,只能逐步地增产,不可能一下子满足需要。
那么,当前婴儿吃什么呢?据我们了解,目前市场上有几个牌号的代乳粉和乳糕,如人人天乳、鹿头代乳粉、光明代乳粉、健儿奶糕和鹿头奶糕等,质量都很好。根据中央卫生研究院周启源教授的实验证明,这些牌号的代乳粉和乳糕的营养价值和奶粉、鲜牛奶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从他在实验时所拍的婴儿照片看,有很多吃代乳品的婴儿,同吃奶粉和鲜牛奶的婴儿一样胖,另外代乳品的价钱比奶粉和鲜牛奶的价钱也便宜,因此我们建议消费者试用。 中国糖业糕点公司


第2版()
专栏:对批评的反应

对批评的反应
作好运输工作
山西省交通厅运输局长治分局来信:人民日报10月13日发表了“邯长公路上的纠纷”,批评我们存在着本位主义的错误思想。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为了彻底搞好邯长路的运输,我们坚决纠正过去的错误和缺点,并建议上级领导机关调整河北和山西两省的运输比例,责成当地党、政加强对运输工作的领导,定期检查、进行监督。
技术人员的休息时间已经解决
阜新矿务局来信:人民日报9月9日发表的“珍惜工程技术人员的时间”一文中对我局的批评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已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的特点,安排了他们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本溪矿务局办公室来信:人民日报9月9日批评彩屯矿不珍惜工程技术人员的时间一事后,我局已着手帮助该矿改进领导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以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休息和学习时间。
工资问题已经处理
山东济宁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来信:人民日报11月2日发表了读者魏延堂批评我市前进红炉社工资一再降低的事实是确实的。现在,我们已经作了妥善处理。


第2版()
专栏:

在新问题面前
本报记者 曹葆铭
6月,在武汉长江大桥工地上,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大桥钢梁已经铆了两个来月,大家还不知道怎样才能铆好。长江大桥的钢梁要铆一百万上下的铆钉,铆工质量的好坏,对大桥钢梁的寿命起着决定的作用。专家们翻阅了许多参考书,书上的记载却一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显然这是个新问题了。
长江大桥钢梁架设工程从7月开始铆铆钉,刚铆了几天,新来的铆钉专家茨尔柯夫便检查出铆钉铆的有“飞边”、“偏心”等不合规格的现象。为什么铆不好呢?钢梁拼铆施工的主管工程师罗其斌去请教茨尔柯夫专家,专家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为这件事我已经有五天没睡好觉了,也没弄清楚为什么铆不好。”罗工程师又去找工人们商量,很多工人都说:“铆钉炉不好烧,铆钉枪不好使!”罗工程师了解铆工们的脾气,凡是工作上出问题,他们总是要对工具闹一阵意见的。他没有找出原因来。
按理说,大桥钢梁的铆钉枪手们都是六级技工,技术水平不算低。他们的铆钉炉经苏联专家修改过八次,他们的铆钉枪也是从五个国家的产品中挑选出来的,设备条件是最好的。……
一天下午,茨尔柯夫专家告诉罗工程师:今天这片钢梁斜杆拼的好,螺丝也扭的紧,我们夜里来试试究竟能不能铆好。”罗工程师见专家五天没睡好,要专家回去休息,由他来试验。晚饭后,他又去找工人们商量。他问一个姓陈的老铆工说:“你过去不是铆的挺好,为什么这次铆不好呢?”谁知老陈却回答说:“我两年没铆了。”他又问了几个工人,有的说:“我四年没铆了。”有的说:“我见都没见过这样长的铆钉。”这才使他若有所悟:“恐怕问题就出在操作不熟练技术差这方面吧。”但他又拿不定主意,想找个技术更高的铆工来试验。碰巧,一个工人向他推荐说:“我们机械经租站的宋大振是个七级工,技术挺好,经验多。罗工程师当时就写了封信,请他来试验一下。这时已经夜晚十点钟,宋大振一见这信,披上衣服赶到了工地。
拼铆中队的几个负责人陪着铆钉枪手宋大振试验到深夜两点钟,先后在三个组铆了二十八个铆钉,没有“飞边”,没有“偏心”,每个钉头都与钢板贴的很紧。茨尔柯夫专家第二天上班一见这些铆钉,就很高兴地说:“这不是铆的很好吗?就这样铆!”
拼铆中队立即推广了宋大振的经验,也总结和推广了烧钉工人刘茂林、李长生的操作经验。“飞边”,“偏心”和铆钉的外表质量问题解决了,钢梁架设工程的进度也加快了,十多天便跨上了第一号桥墩,架好了第一孔。这时,宋大振又在琢磨另一个问题:“大桥的钉子这样长,从两头看,铆钉是将眼孔填满了,不知道中间是不是填满了?”他便用一个冷钉塞到眼孔里去试,试的结果,冷钉在眼孔里晃晃荡荡,证明眼孔缝隙很宽。他又用卡尺量了量,发现眼孔的直径是二十六点六公厘,而铆钉钉杆只有二十四点七公厘,两者之间差一点九公厘。他便去问罗工程师:“铆钉中段不能将眼孔填满,算不算质量不好?”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顿时将罗工程师问住了。从前铆合钢梁,只用小锤敲敲,如不麻手、不活动就算检验合格,而现在长江大桥是先用大锤打,再用小锤敲,检验的比过去严格多了,但也没注意铆钉是否填满了眼孔。想不到宋大振这个爱动脑筋的工人却提出了这么个问题。罗工程师回去查书,反复看了多少遍,也没有找出明确的答案,而这时钢梁拼接的任务很紧,便把此事搁下来了。
十多天以后,宋大振又把这个问题向局里施工科提了出来,并问:“这是不是对质量有影响?”负责质量检查的平光汉工程师一听这话就连忙追问道:“这种填不满的铆钉有多少?”“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这时,平工程师急了。因为这时已是9月,钢梁已铆了两个月,却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平工程师从钢梁上铲掉几十个铆钉来检验,发现有73%以上的铆钉都没有将眼孔填满。
这个新的发现立即震动了大桥工地!
工程局立即下命令说:“在铆钉的质量问题没有解决以前,钢梁停止向前拼接。这时,罗工程师领着宋大振去找专家格里佐夫。格里佐夫专家量了量铆钉钉杆的直径,又翻了翻苏联的技术规程,思索了一阵说:“苏联的标准也是这样的,还是铆下去吧!”接着他又提出了操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他们两人一回来,便合计着按专家的建议来进行试验。罗工程师还怕操作不合要求,又找钢梁拼铆中队的负责专家秋俩也夫去亲自指导。
试验那天,由最好的烧钉工人刘茂林掌炉,由宋大振掌枪,罗工程师与秋俩也夫专家在旁指导。每烧好一个钉子,专家点头说:“行了。”才递过去开始铆。这天一共试验了十个铆钉,铲了八个来检验,结果证明:按照专家建议操作,便能将铆钉蹬粗一点四公厘左右。苏联专家们也比较满意地说:“质量提高了一步。”
这时候,铆钉质量还有个问题没有解决:究竟铆钉要充填到什么程度才算将眼孔填满了?我国桥梁上没铆过这样长的铆钉,也没有这样的技术规程。专家组长西林直接跟莫斯科通了几次电话,索取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他要来了一个不得超过零点四公厘的数字。按照这个标准来检验,连成绩最好的宋大振也只在零点五以外,没有达到标准。这马上又在大家思想上引起了新的问题。罗工程师翻了许多参考书,有的书上谈到一百二十公厘以上的长铆钉应该采用特种形状的铆钉,有的书上谈到钉杆与眼孔只能相差一公厘,这样才能在铆合后填充到满意的程度。罗工程师便认为铆钉钉杆制造的细了,但又拿不定主意。他便拿着书去找格里佐夫专家研究。格里佐夫当时就建议制造二十五点八公厘粗的特种形状的铆钉来进行试验。制造的铆钉粗了,再加上宋大振蹬粗钉杆的经验,一试验,便达到了满意的充填程度。
这时已到了9月底。在苏联休假的吉赫诺夫专家回局里来了,同时带来了一份最新的技术规程和检验仪器。这份技术规程是苏联今年6月解决伏尔加河斯维尔雅斯大桥工程的问题时才制定出来的。其中对铆钉质量的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和眼孔、铆钉的大小、铆钉形状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局里的苏联专家们又和我国工程师一起,根据这套规程,并结合宋大振等人的操作经验,制定出一套适合长江大桥的技术规程来。10月初,局里又邀请山海关桥梁厂的同志来开会,共同决定从铆钉设计、铆钉制造方面改进,将铆钉改成锥体形状的钉头和锥体钉杆的铆钉,同时又组织宋大振、刘茂林等人到各组去作示范表演,推广先进操作经验,这样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钢梁铆合的质量问题。从10月起,长江大桥钢梁的铆合质量便达到了95%以上,比国家指标高出5%。学习成绩最好的王海泉青年铆工组还达到了99%的合格率。
在最后的一次会上,山海关桥梁厂有个工程师问道:“我很奇怪,为什么长江大桥在铆了两个多月后才发现这个问题?”罗工程师当时没说话,会后却向这个工程师反问道:“为什么山海关桥梁厂制造了四十年的钢梁也没发现这个问题?”这个回答好像有些不虚心,但罗工程师解释说:“我的意思是说,这是个新问题,这不仅在长江大桥,而且在我国桥梁史上也是个新问题!”


第2版()
专栏:

加速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右图:大桥的桥墩基础工程,已经基本上建筑完成。
 新华社记者 严震南摄
下图:在架设钢梁的同时,大桥公路面的建设工程也在迅速进行;钢结构做了两孔多,公路面的桥面板,也铺设到了二号桥墩。巨大的吊机正在吊装桥面板。 李季春摄(湖北日报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