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全面开展冬季生产 争取明年更大丰收
陕西省、河南省
加强小麦田间管理 浇水保墒追肥补苗
陕西省各地正在纠正忽视冬小麦田间管理的现象,开展群众性的抗旱积肥施肥运动,争取明年丰收。
在有条件的地区,冬季灌溉使许多麦田获得了急需的水分。各国营渠道灌区提早开始灌溉以后,到12月7日以前已经灌溉了四十九万多亩。各地农业社经营的渠堰、水库、水井等,也大多数开始放水。北部有些地区降雪以后,农民正在运雪入田。渭北高原上离水源较近的地区,农民正在担水浇麦,没有水源可以利用的地区,农民正在麦田里碾耱保墒。全省整修或兴修的各种水利工程,也正在加紧施工。关中平原新修的全长七十三里的泾惠渠第九支渠,最近已经完工试水,不久将正式放水灌溉麦田。
由于今年全省秋田面积扩大,冬小麦冬季所需追肥一般都感到缺乏。从11月下旬起,黄陵、咸阳、武功、兴平、宝鸡等县农民提出十多种开辟肥源的办法,并且先后投入突击积肥施肥。榆林专区正在继续推广采用当地蕴藏的泥炭作肥料。
今年陕西省的冬小麦大部分生长良好。现在正是冬小麦分蘖、扎根的重要生长阶段,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但是,有些地区的农业社却放松了这一工作。它们有的把主要劳动力投入冬季副业生产,有的等待整社、并社,有的对麦苗生长较好盲目乐观。还有一些地区的乡、社干部参加县的会议时间过多,影响了对生产的领导。此外,关中平原秋末以来降雨量约比去年减少一半多,播种较迟的冬小麦有的受旱枯死。因此,中共陕西省委员会在12月初指示各地抓紧及时做好冬季灌溉和积肥施肥工作;副业生产也需要大力开展,但是不能影响农业生产。中共陕西省委员会农村工作部和陕西省农业厅都已经派大批干部下乡,督促各地加强冬季生产。
(新华社)
月余未雨,河南省各地展开了抗旱浇麦运动。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经浇过的冬小麦田约有五百万亩。同时,不少冬小麦田施上了追肥,缺苗的地方也补种了麦苗。
据河南省水利厅负责同志谈,冬季浇麦能使麦子根深苗壮。土地封冻前,浇麦最适宜。目前河南省虽然土地初冻,但是浇麦还是可以的。浇麦的时候,应当注意浇透浇匀。在早晚结冻的情况下,可以在白天浇水,让浇的水在结冻前全部渗入土内。浇水之前,麦地应当先行镇压。如果遇到随浇随冻的情况,应当停止浇水。  西华县李庄经过调查证明,浇过的麦比不浇的麦叶长一寸,根多四股到六股。 
  (新华社)
四川省西充等县
开展五查五比运动 克服缩手缩脚情绪
四川省西充、阆中等县的许多乡村和农业社,在组织当前农业生产中开展了“五查五比”运动。这些运动是针对这些地区的部分干部在批判领导农业生产中的主观主义以后,产生了缩手缩脚和否定一切先进生产技术的情绪,由当地中共支部领导开展起来的。
西充县鼓桥乡,在不久前批判了今年农业生产中盲目增种、间种和订生产计划指标偏高偏大等主观主义作法后,有些干部怕别人说他们是主观主义者,不敢放手领导生产;有些农业社也完全否定了增加复种面积这一先进增产措施,以致全乡的增种、间种工作都做的不好,油菜、小麦等作物的生产计划也订得比较保守。中共鼓桥乡支部发现上述问题后,首先帮助和领导全乡农业社实事求是的总结今年农业生产上的经验教训,肯定成绩,分清是非,分析今后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找出今年的生产漏洞和明年的增产窍门,以鼓舞干部和社员的生产热情。然后,组织全乡农业社开展“五查五比”(即查增种间种、补窝全苗、油菜面积、红薯保管、耕牛养护;比利用土地、执行计划、耕作质量、生产管理、家禽饲养)的红旗竞赛运动。近十多天来,这个乡的生产面貌已经大大改观,全乡超额完成了增种、间种计划,并积了数十万斤青肥,作好了保护耕牛过冬的工作。
阆中县双龙乡、长寿县葛兰乡、新繁县禾登乡等数十个乡开展的“五查四比”和“再增产”等运动,都针对本乡干部、群众思想情况和生产漏洞提出了奋斗目标,对克服当地干部、农民对生产的消极思想和保守思想,组织当前生产,掀起生产热潮,都起了良好作用。
(新华社记者宋禾)
山东省聊城专区
纠正忽视农业倾向 全面加强冬季生产
山东省聊城专区的许多农业社,出现了抓住副业、忽视农业生产的倾向。
聊城、茌平、冠县、范县、阳谷等县的相当一部分农业社,都把大批人力和畜力投入副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受到损失。平原县建国农业社的二百多头耕畜,有一百七十头出外搞运输,社里的两千多亩冬闲地仅冬耕了一半。这个县的佛堂、小管、丁王庄三个乡,70%以上的人力投入副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据记者了解:主要是因为秋收分配迟缓和在分配、劳动定额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没有及时解决;其次是由于政治思想教育差,使部分社和社员只看到眼前搞副业的利益而忽视了农业生产;基层干部在批判了忽视副业生产的错误以后,没有全面的安排农副业生产。
现在,中共聊城地委和各县领导机关,已经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且正在结合整社总结一年来的生产经验,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把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组织起来,开展以增产粮、棉为主的农副业生产运动。
(新华社记者宋杰)


第3版()
专栏:

学会运用集体经济的民主管理制度
郑毅
许多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有一套民主管理制度,一些重大问题也常常根据民主管理的制度办事;但是,常常总是没有能够充分发扬民主,社员许多好的意见不能集中起来,或者集中起来了也不能实行;结果,民主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主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的领导干部缺乏运用民主管理制度的经验。河北省玉田县大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干部,由于逐步学会了运用社员代表大会和集体领导的制度,基本上贯彻了民主办社方针,社的生产管理渐渐走上正轨。这个社今年虽然遭受了水涝和风灾,全社三万四千多亩粮食作物仍然获得了丰收,每亩平均产量比去年增加34.7%;全社二千四百九十四户社员,95%增加了收入,过起了比往年更为丰裕的日子。
怎样开好社员代表大会
大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各个生产组都有社员代表。全社一百四十六个生产小组,就有一百四十六名代表。社里规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到11月,社员代表大会已经召开了四次,讨论和决定了制定社章、财务管理制度、生产计划、奖惩办法、劳动定额和预分方案等重大事情。这些事情,都是由管理委员会拟出草案,提交社员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以后通过的。各种方案和制度,大体上都作到了切合实际和公平合理,取得了社员的拥护。
这个社在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这件事情上,并不是一开头就作到了充分发扬民主的。在1956年1月下旬召开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的时候,社的筹备委员会事先拟出了社章草案和劳力安排、生产计划和建立社务管理委员会的初步意见,提请社员代表大会讨论。会议只开一天,议题却太多,社筹备委员会作报告占用的时间又太长,讨论的时间挤得很短,代表们没有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加上有些社干部对代表们的意见尊重不够,代表一提意见,干部就马上“解释”,使代表们感到领导干部不虚心,降低了提意见的积极性。同时,有些代表也有一种依赖思想,认为“这些草案都是经过乡、社干部们讨论制定的,比我们想得还周到,不会出错,用不着提意见”,在会上就不去动脑筋考虑问题。结果,这次会除选出了管理委员会和代表们对社章草案提出了几条意见以外,生产计划和劳力安排等重大问题,都没有怎么讨论就草率地通过了。会后,社员们的意见很多。
社务管理委员会总结了这个教训,在3月间召开第二次社员代表会议的时候,就事先进行了研究。他们决定:议题要少,讨论的时间要多,还要给代表们留出充分的考虑问题的时间,并要求管理委员耐心听取社员代表的意见。管理委员会要把各种意见加以综合研究,合理的意见要采纳,提交代表大会通过,对不够正确的意见也要加以说明。这次大会主要讨论劳动定额问题。开会的时候,管理委员会只用一个钟头的时间作报告,用一天的时间让代表们充分讨论。在讨论当中,反复对代表们进行了民主教育,说明社员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讲解了集思广益的道理。这样,代表们积极性很高,都作到了畅所欲言。对管理委员会拟定的劳动定额草案,提出了许多意见。
最后,共修改了五十六项不妥当的农活定额,增添了十三项农活定额,削减了三项农活定额。方案经过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以后,又组织代表们分头向社员进行了传达,以队为单位组织社员们逐条讨论。这样,工作定额为广大社员所掌握,提高了社员们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生产积极性。这以后,社的领导干部有了民主管理的初步经验,社员代表大会一次比一次开得更好了。
怎样实行集体领导
大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当中,推选出七个人为主任和副主任,组成常务委员会,负责执行管理委员会决议和管理社内的日常工作。最初,由于社主任们都缺乏管理大社的经验,没有明确的分工;工作来了,有的主任就乱当家;需要全社统一规定的问题,也由个人擅自决定,以致社干部与社干部、队与队之间互相有意见,给经营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例如,第八生产队要求买两头大牛,向社副主任杨思源和杨万来请示。这件事是全社的比较重大的财务开支问题,必须经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但杨思源和杨万来却擅自批准了第八队用四百二十元买来了两头大牛,引起了各队的不满。
乡党委会发觉这种情况以后,建议管理委员会开会讨论,批判了这种擅自决定重大问题的做法,强调严格遵守集体领导原则,并规定:凡需要全社统一规定的问题,必须提交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这样,社主任擅自作主的现象是克服了。但是,社主任们又产生了怕犯错误的思想,什么事情也不肯当家了。于是,事无大小,一律要提到管理委员会讨论。例如负责烧砖的社员刘凤等十几个人,因为从窑里往外挑砖,既压肩头又容易磨破衣服,向管理副业的副主任梁树华请求买布做“护肩”。按烧窑的规矩是应该给买的;而且开支不大,只用十几元钱就够了。这样的事,本来副主任是完全可以作主的;但是梁树华却一直没敢答应,总是推:“研究研究再说吧!”这件事一直拖了三个多月也没有解决。一直到十几个负责烧砖的社员提出不愿干了,才迫使梁树华把这个问题提到管理委员会会议上讨论解决了。社里的许多问题,都由于没有人敢于负责,堆起来不能及时解决,这给社里的生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社员们意见很多。
在10月初,社管理委员会连续开会对领导问题进行了检查和讨论。根据过去一段的教训,大家一致认为:要想办好大社,必须在集体领导的原则下实行分工负责;否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各委员们这才作了明确分工。七个常务委员当中,由主任一人负责掌握全面工作,由两个副主任管理农业生产,两个副主任管理副业生产,一个副主任管理社内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一个副主任掌握妇女工作。规定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常务委员会五天召开一次会议;平时常务委员轮流值班。各队队长或社员来谈问题,由值班的常务委员负责处理。个人可以决定的就马上处理;需要讨论决定的开会时再提出来;需要马上决定而个人又不能决定的事情,可以和其他常务委员临时碰头商量决定。这样,别的常务委员就可以经常深入各生产队检查和指导工作,各种事情也有人负责了。
为了使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具体划分了各个常务委员的职权范围,使大家明确地认识到:分工而不负责任,同样是违反集体领导原则的行为。
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以后,工作大有改进。如副主任梁树华和杨思源分工管理副业生产,他们听取了社员们的意见,积极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很快地组织起四十二架织布机、五十多座粉房、十二辆胶皮车、一个染房和一个榨房,开展起来了织布、打草袋、磨粉、运输、染布、榨油等副业生产。
管理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们,因为能经常深入各队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发动社员提合理化建议,加上社里多方动员,奖励提合理化建议的人,社员提的合理化建议也多起来了。如社员张茂贤、崔凤仪等建议打玉米叶子贮存作饲草,解决饲草问题。社务管理委员会采纳了这个意见,组织全体社员打玉米叶子,共计打了一百万斤,价值三万元。第二十四生产队队长刘凤林提出了用稻草打席子代替苇席苫垛;只这一项建议,就为社节省了四千多元的开支。到11月10日为止,全社社员已提出合理化建议一百四十八件,被采纳的有一百一十一件。这些建议,已经或者将要为社里增产节约大量财富。


第3版()
专栏:

川西平原各县商业工作人员
提出三千件增产节约建议
使各商业部门计划大都完成或超额完成
新华社成都18日电 新华社记者喻权域报道:川西平原十七个县的商业工作人员,从今年6月到现在已提出了三千件有关增产节约的建议。由于许多合理化建议的采用和推广,各商业部门的各项计划大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
仅百货公司系统三季度的商品流转费用就比原计划降低0.04%,资金周转加速零点一二次。
这三千件合理化建议涉及到商业部门的每一个环节。邛崃县百货公司营业员创造了一种“跟吊牌售货法”,他们利用不逢集顾客少的时候,给每一件商品都吊上一块写着品名和价格的小牌,顾客看到商品就可了解价格,不必逐件问价。商品卖出后,营业员取下牌子作为记账依据,这样,顾客很方便,商店也避免了记账的差错。这个县的百货公司仓库过去很混乱,进出货慢,损耗大。最近他们接受仓库管理员们的建议,采用了分仓分类办法堆放货物,并改进了劳动组合和管理制度,现在每十吨货的进仓(或出仓)只需要六小时,比规定的时间二十四小时少十八小时。同时,每季度的商品损耗也比过去大大减少。崇庆县食品公司屠场工人,改进杀猪方法,将杀猪时所需人数由三人减少为一人,什邡县食品公司剥猪皮工人何德福,改进剥猪皮的程序,节省了一半人力。
粮食仓库的鼠洞,过去不论是用水泥还是木板补起的漏洞,老鼠都有本事咬穿。温江县合盛乡仓库工作人员,最近试验用本地土产慈竹上的笋壳补洞后,老鼠怕笋壳上的毛刺,都避而远去,不敢接近,最近,他们正在研究用笋壳(本地很多,价钱也便宜)把整个仓库的木制部分包起来,以根本杜绝鼠洞。


第3版()
专栏:

上海公私合营棉布百货行业
精简上层机构 充实基层商店
据新华社上海电 上海市公私合营的棉布和百货行业在今春社会主义高潮中,为了领导基层商店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曾成立了八十多个公私合营的区店和区工作组,有近千名管理人员。当时这样做是必要的;但是高潮过后,机构就显得臃肿和浪费。
现在,这两个行业缩减到三十个区店,减少了近一半的管理人员,仅行政管理费用开支每月就可节约三万三千多元。领导作风也有了改进。
从区店精简下来四百五十多名管理人员大部分被分配到基层商店去充实商店力量。黄浦区裕丰棉布店,过去在店里的经常只有四个半营业员,难于照顾众多的顾客,现在已增加到每天有七、八个营业员。大昌祥棉布店新近从区店调来一个副股长当店副主任,由于这位副店主任在采购方面颇有经验,及时采购到消费者所需的棉布,改变了门市部长期供不应求的现象。


第3版()
专栏:

扩大了播种面积 增加了经济作物
提高了单位产量 开展了多种经营
新疆地方国营农场开始有盈余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国营农场今年扭转了不能自给的局面,根据三十七个专区、自治州和县的农场统计,共可盈余二十万五千二百多元。
今年自治区各地方国营农场接受了往年亏损的教训,在扩大播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开展多种经营等四个方面,比往年大有改进。全区四十五个地方国营农场,今年播种面积超过原订计划17.7%,共达六万七千多亩。各农场大都贯彻了采用优良品种,利用新式农具耕作,施肥,勤浇浅灌等增产基本措施。因此粮食和油料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去年提高了34%和40%。籽棉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二百六十二斤,其中麦盖提县农场的产量更高达每亩四百六十斤。
过去被各农场忽视的副业生产,今年也普遍受到了注意。农场在饲养家畜、家禽和其他多种经营方面增加的收入,已经占到农业总收入的20%。


第3版()
专栏:

降低成本 减少开支 提高产量
四会县农场改变了连年亏本的状况
本报讯 广东四会县试验农场今年的水稻产量,平均每亩达到了一千零五十斤,全年盈余两千四百一十二元。这在四会县试验农场说来,还是第一次。
这个场从1953年开办以来,由于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要使庄稼出人头地,起示范作用,就要不惜工本”,所以历年生产成本很高,总是入不敷出。拿1954年来说,水稻每亩平均产量虽然达到了七百多斤,比周围农民的亩产量多出一百多斤,但全年水稻总收入(八千六百九十元)还不够商品肥料、农药和雇散工的支出,亏本一千六百元。再加上行政管理费用开支过大,几年来,这个只有一百二十多亩耕地的小农场,每年都得国家补贴五千多元。
今年备耕工作开始,农场领导上吸取了往年的教训,逐步改善经营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制,并在生产上注意了节约,因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过去全靠商品肥料,今年用的肥料八成是自积的,光这一项就比往年减少支出三千三百二十九元。而且由于这个场的稻田是砂质土,多施塘泥和有机肥料的结果是,改良了土壤,提高了产量。
在行政管理费的开支方面,领导干部今年还能以身作则,克服浪费。如晚造开耕的时候,做总务工作的同志打算给场长买一辆自行车,场长说:“跑跑路不要紧,等场的经济好转再买吧!”结果将这笔款买了几只木艇回来运肥料。这件事影响了场里的工作人员,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逐渐形成了。以前场工不爱惜公共财产,牛绳拉断了一些,粪桶有些漏,就丢在一边,现在,场工趁空闲的时间自己修理了。今年一年,就修好木桶三百对。新建谷仓、修理宿舍、厕所都自己动手,不雇散工。以上就一共节约了九百五十元。场工们还自动开垦了三亩荒地,一亩种黄麻制绳,两亩种烟叶配制杀虫粉,这又减少了一笔开支。
由于生产成本的降低、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减少,再加上今年水稻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了一千零五十斤(全县第一个千斤丰产单位),所以年终结算的结果是:稻谷和经济作物、副业的总收入共一万五千一百零八元,除去生产成本、行政管理费、职工的工资等支出一万二千一百五十五元,还盈余两千九百五十三元。这不仅扭转了历年来的亏本状况,而且还使农场真正发挥了示范作用。周围的农民以钦佩的眼光注视着这个场的变化,参观访问,要求换良种的接踵而来了。农民们认为,每亩稻田能产一千斤,在肥沃的地区并不稀奇,但是这个场处在砂土地带,和这个场接连、自然条件相同的丰仓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每亩稻田年产不过七百多斤,所以他们都表示要向农场学习。
(南方日报)


第3版()
专栏:

为何争吵?
  陈勇进 秦军光
云南玉溪专区是烤烟的主要产地,今年全区种植烤烟四十多万亩,国家预计要在这里收购烤烟七千二百多万斤。
往年在10月间,收购工作可以结束;今年从8月初开始到11月间,收购任务三分之一还没有完成。为什么今年的收购工作进行的如此迟缓?因为收购烤烟的时间,多被吵架占去了。
在玉溪县,农业社和采购站吵架的事情天天发生。农业社说采购站压级压价,采购部门的人却说今年烤烟质量没有去年高。中共玉溪县委书记刘子钧同志认为:有些农业社种烤烟经验不足,生产管理不好,影响了烤烟质量;可是无论如何全县平均单价也不能只合四角一分到四角六分一斤。采购部门的同志认为当地党委同农业社是站在一边说话,有片面群众观点。烤烟收不着,使得一些财经部门也在叫苦:税务局嚷着采购局不收碎烟、杈烟、级外烟,因而不能完成税收任务;供销社说不能加工土烟和烟丝了;银行也说影响了货币回笼的工作。
8月间,玉溪县采购的烟叶在验收的时候被认为提高了等级,不合规格,被扣了七千元。县采购局很着急,他们召开了会议,李局长向各采购站的人说:“今后那个站收的不合规格那个站负责,那个人收的不合规格那个人负责。”接着采购站也紧张起来了。他们按照县局的布置除不收杈烟、碎烟、级外烟外,在评定等级上有“宁低勿高”的思想,把分级扎把不清的烟一律往低处评。种烤烟有十几年经验的郑井、郭井、赵桅、宋官等乡的农民不同意采购站压级,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样品收购,而采购站推说“没有”样品。于是争吵起来了。争吵没有结果的时候,有些农民把烤烟背了回去,有的人连吵带骂把烤烟撒在采购站的院子里和大街上。洛河乡把二千多斤烤烟撒在街上不要了,回到家里又把长在烟棵上的杈烟用刀砍了当肥料。有些农业社把烤烟存起来不卖了,因此有些乡的采购站,一天只能收到三、五百斤烟。
中共玉溪县委会研究了这种情况,决定抽调县委副书记和各区区委副书记各一人,负责领导烤烟收购工作。同时又总结了瓦窑、高仓、高桥等乡走群众路线的先进收购经验,在全县推广。对于采购部门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的作风以及农民中的片面观点都提出了批评,同时又组织了一部分工作人员对已收购的烤烟进行复查。复查结果,采购部门需要退补将近七万元的钱给三十个乡的农业社。可是,采购局的干部从上到下都怕群众捣鬼,怕党委跟农业社站在一起,怕按着群众评的等级收下来交不了差要自己负责;因此“顶牛”吵架的事情,至今还没有完全消灭。


第3版()
专栏:

广东全面开展畜禽防疫工作
牛猪鸡死亡率降低
本报讯 广东省今年全面开展了家畜家禽的防疫注射,耕牛、毛猪和鸡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今年因患各种传染病而死亡的耕牛比去年减少42.8%;去年全省死亡的猪达六十三万只,今年到10月为止,仅死亡三十万头;鸡的死亡数也比去年大为减少。
广东省的家畜家禽防疫工作是依靠五十三个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四万七千多个防治员、检疫员、中兽医、饲养员等协力进行的,他们总共为农民的一百九十八万多只畜禽注射了防治猪肺疫、猪丹毒、牛瘟、鸡瘟等疫病的疫苗,同时,有重点地进行检疫和疫区封锁。目前,各地正准备大量训练兽医基层人员,准备明春开展群众性的防疫运动。       (李少球)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力求减少商品流转环节,适当调整农副产品价格
羊皮购销差价过大 原因是中间环节太多
河北省张家口专区商业部门在羊和羊皮的收购价格同销售价格上相差过大,引起农民不满。
这个地区农民的羊在折价入社时,一般每只平均十元到十二元,可是,今年秋季卖给当地食品公司和供销社的价格每只平均只有五元到七元。羊皮收购价平均每张不到三元,而农民向供销社买一件上身皮袄平均需要四十元,但是,如果是农民自己熟皮,自己做皮袄,四张皮子四个工就可以做出来了。按照供销社收购羊皮每张三元计算,四张皮子合十二元,加上人工,还要比供销社卖出的皮衣每件便宜二十四元。
为什么羊皮的购销差价这么大呢?据了解,主要是收购部门中间环节多和利润大所造成的。比如从收买皮子到出售皮袄,中间需要经过七、八个环节:基层供销社把羊皮收买上来后送到县供销社,县社送到专区社,专区社再送到农产品采购局,然后经过加工厂制成熟皮,再由供销社逐级下放到基层社,卖给农民。同时,张家口地区没有皮毛加工厂,所收购的皮毛,还要运到石家庄去加工,往返的运费,也加大了皮毛制品的成本。
我建议商业部门改进经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商品流转环节,以便适当降低商品成本。这样,不但会使农民满意,而且会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      林虓
生漆收购价格太低了
生漆是我国的重要特产之一,主要出产在贵州、湖北、四川、陕西等地。生漆具有高度的防腐、御酸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涂料,用途很广。钢铁、木材等建筑材料和生产工具,涂上漆就可以提高使用价值,延长使用时间。用生漆涂制的用具,不但经久耐用,而且色泽美观。福建的脱胎漆器,北京、江苏的雕漆,都是用生漆制成的。
生漆是漆树的树脂,漆树是一种多年生的落叶乔木,分大木漆和小木漆两种,大木漆树栽培八年左右开始割漆,一株可活到三十年左右;小木漆树栽培六年左右开始割漆,可活二十年左右。土壤肥沃、发育良好的漆树七年可割三次,发育不好的五年可割两次,每次可以割到一市斤左右的生漆。
我国是一个产漆的国家,过去生漆不但能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还大量销到国外。可是这几年来,生漆生产发展得很缓慢,而国内外的需要量却越来越大,这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紧张情况。生漆生产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收购部门对生漆的生产特点认识不足,收购价格偏低。
漆树生长慢、产量少,而且割漆技术性强。生漆的质量好坏、今后产量的多少、漆树的寿命长短,都和割漆的技术有直接关系,割漆还需要强的劳动力,要爬上几丈高的漆树。而且生漆含有毒性,体质较弱或对生漆有敏感性的人,割漆会中毒生漆疮。但是在制定生漆收购价格的时候并没有充分地注意到这些特点,定得偏低了。今年虽然各地曾作了些调整,但农民还是感到吃亏,不愿采漆。土壤肥沃发育较好的漆树,每棵树二十年才割到六斤漆,每亩栽培三十棵,二十年共收割一百八十斤,若按湖北省现在的收购价每斤一元六角计算,共收入二百八十八元,每亩每年平均收入十四元四角;可是种茶叶每年每亩地就可以收入七十三元五角。这个地方过去是一斤生漆换二斤木耳,现在是一斤木耳换两斤生漆。农民看到采割生漆不如经营别的经济作物有利,不但不培植新的漆树、不积极寻找新漆林,就连应该收割的生漆也没有兴趣去收割,甚至把漆树砍掉改种茶树,给生漆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我国有很多地区适合漆树生长,在南方各省还发现了很多野生的漆树林。如果各产漆地区有关部门重视了生漆生产的领导,又规定出合理的收购价格,生漆生产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陈信
两地相距二十里一担桐子价格相差十多元
今年,浙江省于潜县每担桐子的收购价是二十元四角,安徽省宁国县每担桐子的收购价是三十二元,相差十一元六角(于潜县和宁国县相距仅二十里)。于潜县农民见宁国县收购价高,便不愿意把桐子售给本县收购站,而越过峭峻的“千秋关”到宁国县去出售。于潜县比宁国县交通便利,过去有些产品,都是由宁国流向于潜的,没有从于潜倒流到宁国去出售的。可是,今年已有十多万斤桐子倒流到宁国去了,形成财力和人力的浪费。
群众对两个毗邻地区收购价不一致,很有意见。有的农民到于潜采购站要求退回已出售的桐子。这种情况,不仅引起农民的不满情绪,也使于潜县油脂部门的原料供应受到影响。
于潜县收购桐子价格低,据说是浙江省粮食厅指示执行的。有关部门应检查解决这些问题。
姜遇文


第3版()
专栏:

剑麻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盛产剑麻。剑麻纤维坚韧,不怕咸水侵蚀,适宜于船舰上做缆绳用。图为当地农民在野外剥剑麻,准备卖给国家,支援国家建设,增加副业收入。
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