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浙江省盐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节俭成风气 数年如一日
从上到下一贯艰苦朴素,行政费用年年都有节余
本报讯 据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省盐务局的工作人员,在机关负责同志带动下,数年来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自从“三反”运动以后,中共浙江盐务局党组经常用“三反”中有益的教训和党的艰苦朴素传统来教育党员和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在同志们的思想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以四位局长的生活情况来说,他们和局里其他同志一样,也是住在经过改造的一座祠堂里。他们四人都住在楼下,因为房子质量差,楼上的人一活动,灰尘就从天花板缝里漏下来。办公室曾计划把这些房间都粉刷一遍。事情被副局长罗义文知道之后,他考虑到:每个房间的粉刷费照一百元计算,合起来就是一千八百元。他不同意这个办法,嫌花钱太多了。经过征求另几位局长的意见,大家决定买一些竹席钉在楼板上。这就替国家节省了一笔开支。局长们都很注意节约汽油,凡是一些私人活动,他们很少使用公家的汽车。
由于领导干部注意节约,其他同志也就都注意节约。比方说,解放七年多来,盐务局一百多人的主要办公用具,几乎全是解放时接收下来的。时间长了,桌椅油漆脱落、裂面、断腿现象总是难免发生。这时,虽有个别人提出以旧换新的意见,但有关部门总是一面说明节约的意义,一面找人进行修补、油漆,不肯轻易丢掉。有些科室经常自己动手修理办公家具。机关里二十多辆脚踏车也都是七、八年以前的,看起来虽很破旧,用起来却都很轻便,原来这些车子都是由汽车驾驶员屠柏青自动负责进行修理的。去年一年,他一个人就为国家节省了脚踏车修理费四百十一元。几年来,他们除重要的公事用个整齐的信封信纸以外,一般来往信件,所用的信封信纸全是自己用废纸做起来的。特别是传达和公务员同志,当他们坐下来的时候,就顺手做起信封来。他们说:“搞这种副业已好几年了,习惯了。”记录本和普通用的统计表格,也多是同志们用废纸制成的。原料虽是用过一次的纸张,但装钉和印刷却很别致。如果谁对公家财物马马虎虎,在这个机关是很难不受别人批评的。比方说,几根大头针丢在地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公务员同志扫地的时候,总要一根一根拣起来。次数多了,他准要把这种现象写成稿子,登在黑板报上。开始,曾有人对这种作法感到别扭。如今,大家都认为互相监督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办公室副主任尹辅仁说:“我们根据必用的一定用、可用可不用就尽量不用的原则,几年来我们的行政费用年年都有节余上交。这和同志们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分不开的。”
盐务局的办公室和宿舍都很老旧。为了改善环境,几年来,盐务局的全体人员,都经常挽起袖子参加大扫除。一走进盐务局大门,所看到的虽然多是古老的木柱、门窗,和陈旧的桌、椅、橱、箱等。但是,经过勤恳的主人们不断整理洗刷,看去都很整齐清洁。从1954年开始,他们连续获得杭州市机关卫生甲级优胜单位的光荣称号。今年8月间,台风过境时,有好几间房子被风吹倒了。盐务局的同志就自己动手清理被损坏了的房屋和家具,还把清理的废料都变价上缴国库了。机关事务管理局看到这种情况,根据必需的原则,就主动拨款为盐务局盖了一座二层楼办公室。
新华社天津17日电 新华社记者黄军报道:天津市税务局是全市各机关行政费用开支最少的一个。一天上午,我特地到这个局访问。
我首先访问的是总务科。副科长魏世岚对我说,从今年1月到11月底,全局及所属系统行政费用的开支已经节余了三万二千一百多元。最近三年来行政费用年年都有节余,1954年节余五万五千多元,1955年节余六万二千多元。他说,他们机关一向注意贯彻“可开支可不开支一般就不开支”的精神。市局和九个区分局所有值十元钱以上和能用一年以上的家具,都登记在帐册上,可以随时根据多余或不足调剂使用。加上税务局的人员没有增加,因此,去年和今年全局都没有花过一文购置费。
这位副科长认为,节约在他们机关里已成为全体工作人员自觉的事情,于是他带领我参观他们的各个地方。最先我们来到了文书档案科,油印员陈国梁正在印表格,当他把每一张腊纸印完后,不像许多油印员通常所做的那样,把它扔掉或者烧掉,而是小心地用刀把废腊纸上沾带着的很多油墨刮下来重新使用。陈国梁说,由于他这样做,每一盒油墨可以多印出七、八千份文件或表格。
这个局有局长和两位副局长,按市人民委员会规定,可以有两辆汽车,但他们只共用一辆。据汽车司机魏恩科谈,局长们只是到远处开会或工作的时候才使用汽车,平常上下班,他们都骑自行车。
为了了解这个局能够这样朴素这样节约的原因,最后我访问了局长李文全。他说,他们这个机关是个为国家理财的机关,税务工作人员们一般都知道人民和国家的收入是来之不易的。自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以后,他们每年都进行一次反对贪污浪费、提倡增产节约的检查和教育。去年全体干部还共同制定了税务工作人员守则,规定每一个税务工作人员要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反对铺张浪费和享乐思想,发扬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他谦虚地说,他们的节约成绩并不是很大的。他们最近正在贯彻中共中央二中全会的精神,在全局的干部中再进一步地进行一次艰苦朴素的教育。


第4版()
专栏:

西昌专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
六百多人参加工作
新华社18日讯 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杂居的四川省西昌专区,目前已经有六百二十八名进步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参加了工作。这些上层人士包括彝、藏、蒙、回、苗、傈僳等民族,分布在政法、文教、财经等岗位上工作。他们当中担任县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或相当于县级职务的有四十七人。
这些上层人士都积极赞助民主改革。各县在改革过程中,曾经邀集三百多个上层人士,组成四十一个视察组,到改革地区进行视察,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会理县组织到猫猫乡去的视察组,视察后对这个乡的改革工作提出了一些正确的建议,人民政府都加以采纳,克服了工作中的一些缺点。有的上层人士,还积极向亲友和家人宣传和平改革的政策。有的甚至不顾风雪,背起干粮,到深山老林去说服对民主改革有顾虑的人。


第4版()
专栏:

福建前线部队中的工程师和医务人员
想各种办法为国家节省资材
据新华社福建前线17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医务人员等为国家节省大批资材。
在营房设计中,工程师丘駺观察了许多当地的民房建筑,想到根据福建省风大、雨多和不下雪的自然条件,屋面的坡度可以比北方平。他向领导上提出的这个合理化建议被采用以后,在今年营房修建中,就节省了二万多立方公尺木材和五百五十万块瓦片。
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建筑容纳七百人的食堂五十多座。某部新建一批船只的时候,工程师黄一和技术员们为了不浪费一寸木材、一根钉子,在设计中反复计算,结果造价降低了21%,而且质量良好。
福建部队的许多医院正在采用一些价格低廉的中药代替西药。某医院院长董道恒和军医们用中药白头翁治疗痢疾,比用磺胺等西药要便宜一半以上,治疗的效果根据临床实验证明比西药还大。现在,这个医院正在组织员工们上山采摘药材,自己加工复制。


第4版()
专栏:

中共鞍山市委员会认真处理人民来信
新华社鞍山17日电 中共鞍山市委员会今年处理了一千五百多封人民来信,接待了将近六百次人民群众的访问。对人民来信和访问中揭露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都经过详细调查以后进行了妥善处理。
鞍钢总机械师的制图员王守义曾经提出一项改进梅花头铣床的合理化建议。但车间的中共支部书记徐国燕却认为王守义是为了个人要领奖金和戴光荣花才提出这个建议的,很长时间不让王守义进行试验。经过市委调查以后,证明改进后的梅花头铣床确实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两倍以上。在今年第二季度,王守义便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支部书记徐国燕受到了批评。
通过人民群众来信和访问,也纠正了许多工作分配不适当的情况。鞍山冶金建筑总公司所属厂外水道公司,分配三百多名有技术的工人干了三、四年挖土、抬土工作,使这些工人长期荒废了他们的技能,生活也发生困难。这些工人写信要求市委帮助解决。市委了解真实情况后,督促厂外水道公司,设法帮助他们按照各人不同技能分配了合适的工作。
通过人民来信和来访还解决了职工福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鞍山市粮食局仓库的工人没有住宿地方,二千八百多名工人没有一个澡塘。市委调查以后,督促粮食局修盖了工人宿舍,澡塘问题也正在设法解决。
此外,通过人民来信和访问还解决了工资不合理、违法乱纪、贪污浪费等各种问题,并帮助一部分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
现在鞍山市不少工厂矿山和区委也都设立了人民访问接待室,准备进一步改进和人民联系的工作。


第4版()
专栏:

在苗儿乡最受尊敬的人
 解供
1953年4月,汽车在湖南龙山县山间公路上颠簸前进。乘客中有一位身着军服满面风尘的老人。他凝神地望着车外的青山,时而皱起眉头,时而眉开眼笑。
这位旅客是刚从前线复员回来的一位老军人。他名叫张全明。他在想:怎样才能把社会主义带给家乡,使这个贫穷的山区变成遍山财富的地带?他在想怎样运用自己的资助金,帮助乡亲们发展生产?一路上他默默地盘算了一切。可是他就没有想到自己住的地方。要知道他在故乡并没有半间房子呀!
张全明是一个有二十二年党龄,在部队中转战了二十一年的老军人。他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全部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军队中当过战士、连长、代理营长和运输科长。当他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六十来岁的老人了。
张全明回乡的消息震动了苗儿乡。乡亲们尊敬他、关怀他,决心让这个为人民奋斗了半辈子的老红军战士在家乡安度幸福的晚年。但是,张全明不这么想,他说他回乡来是要和乡亲们一道建设新生活的。乡政府给他拨出了一间房子。他得知这是小学校的课室以后,坚决谢绝了。他说不能耽误孩子们学习,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安身。群众要帮他盖新房,他更不肯,坚持着修了一个简陋的小房。
从打下车以后,张全明就开始了劳动生产。
1954年6月,庄稼长得遮天盖地。人们看着绿缎子似的禾苗,止不住心头高兴。可是出人意外:起虫了。
张全明带领乡亲们捉虫,整天在田里撒石灰。太阳晒得他头昏脑胀,石灰水浸破了他的脚皮,流出了黄水。他仍然鼓励群众紧张地工作。一场斗争过后,虫子被消灭光了。秋天,乡亲们望着沉甸甸的稻穗,挑回金黄的谷子时,都不免高兴地谈论着张全明的功劳。
冬天来了。山里的冬天特别寒冷。每天,当全乡的人都还睡早觉的时候,就有人背着镢头上山开荒去了。这又是张全明。乡长劝他休息,他说:“我闲不住,劳动紧了倒舒服。”二十天里他冒着寒霜冷风开出了一大块荒地,并把六块荒地变成了水田。这些田在1955年收了七百五十斤谷子。
旧习惯是推广先进经验的重要障碍。当政府号召提早插秧时,群众说:“二月清明不要忙,三月清明早下秧。”这年是二月清明,群众不肯动手。张全明一面苦口婆心地向群众解释提早插秧的好处,一面带头下田插秧。群众看他那样,大家也都积极干起来了。由于提早插秧,这年防止了虫害。政府号召改进耕作技术,他带头精耕细作,均匀密植,合理施肥。有人替他担心,可事实给这些人作了回答。他田里长了一片好禾,收成比往年增加了30%。
推广先进经验的绊脚石就这样被张全明搬掉了。
1953年苗儿乡还没有一个互助组。张全明回乡以后,和张中林等八户组织了第一个互助组。秋收过后,原来这八户缺粮户有两家有了余粮。事实教育了那些单干的农民,全乡很快出现了二十一个互助组。
走完合作化的路程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这需要艰苦的工作。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公布以后,苗儿乡的贫农和积极分子一心要组织农业社;也还有人犹豫不决,准备看看再说。干部呢,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他们存在着“无穷的忧虑”,认为群众基础差,打算偷偷地搞几户试办一下。但是张全明却主张大张旗鼓地搞,他说:“搞社会主义又不犯法,为什么要偷偷地干呢!”他一面坚决向保守思想斗争,一面用老解放区的真人真事向群众宣传。群众的顾虑慢慢消除了,全村六十三户终于有五十四户要求入社了。
正月14日,苗儿乡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诞生了。张全明被选为社里的政治指导员。
去年,有一天张全明在岩石沟割草,这里的一个泉洞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把这股水送到地里,旱地不就变成稻田了吗?张全明为想这事,好几个夜晚没睡着觉。他把这想法告诉乡主席龙顺富,得到了老龙的同意。老龙嘱咐他马上做出计划。
张全明连夜订出了工程计划,今年正月,在农业社成立大会上一公布,就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大会当场作出决议,第二天便动工了。按照张全明事先的安排,大家分头动手,五天时间就修成了一里多长的水沟。社里十九亩旱荒地从此变成了很好的水田。
大家挖新沟的泥土还没拂下,就开始整修旧沟的劳动。这时张全明更忙了,勘测路线啦,检查质量啦,……整日不停。
不久,二十六条旧沟修好了。漏水的沟再也不漏了。社里六十六亩稻田在天旱时有了充分的水量供应,解除了旱灾的威胁。
张全明处处为广大群众的利益着想,三年如一日地辛勤劳动,获得了干部和群众的高度信任,乡亲们有啥心思都愿找他说。村干部有什么困难也来找他商量解决。他成了苗儿乡最受尊敬的人。(附图片)
江荧 插图


第4版()
专栏:

无底的“百分比”
百分比原是为了具体说明问题而采用的一种统计方法。但是,现在却有人将它变成一种自欺欺人的数字游戏。不信,请看不久以前中共四川宜宾县白花区委对兴隆乡小春播种面积的布置吧!白花区委要求兴隆乡播种的小麦占总面积的36%,大麦占32%,胡豆占14.5%,豌豆占20.43%,油菜占10%。把这几个百分数加起来一共是112.93%。这样的要求叫兴隆乡如何去完成呢?因为还有12.93%的农作物无“立足之地”,兴隆乡的农民不能把他们种在天上呵!这种情况,不知道白花区委在布置工作之前是否计算过?
在这样一些“百分比”的布置下,用百分比来“应付差事”的情况也必然会出现。还以白花区的事为例:白花区应隆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向乡里汇报:“小春肥料还差30%”……一连串的百分比。当场有人问:“你们社共需多少肥料,现有多少?”主任脸红了,回答说:“说老实话,实在没有底。”
据说,这种“实在没有底”的情况,有关领导机关是知道的。但是,从今年春天起,中共宜宾县委办公室就一直规定要各区汇报数字,基层干部拿不出准确数字,只要估计出一个百分比也就“完成了任务”。试问,要这样的“百分比”,这样的“完成任务”,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什么好处呢?


第4版()
专栏:

“文抄公”的总结
黑龙江省明水县胜权乡的第三季度工作总结到11月9日仍未上交。县委提出批评,乡总支书记着急了,但又忙得抽不出时间来亲自执笔,于是就交给文书去代写。文书拿起笔来,写了一段开场白,便无话可说,因为他没有掌握情况,而手头又没有材料,怎么办呢?只好做文抄公,翻翻刊物、简报、通报,东摘一段,西抄几句,总结终于拼凑出来了。
下级机关以这种态度来对待总结,对他们本身的工作没有好处,对领导机关也没有好处。不知有些领导机关伸手向下边要总结报告时是否考虑到这个问题?


第4版()
专栏:

友情的交流
本报记者
12月16日是中缅两国边境居民联欢的节日,也是中缅友好的节日。
“中缅人民是一家,没有东西能将我们分离。”——这就是今天在中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进行的全日边民联欢活动的主调。这次联欢,由于两国总理及缅甸其他贵宾的参加而有了特别的意义。傣族人民把这叫做“自古未有的大摆”。大摆在这里也就是大欢乐的意思。
九时半,在广场旁边的大礼堂里开始了中缅两国边民代表之间的聚会。八百个中国边境各族居民的代表聚集在这里,和从边界那一边来的一百多个民族代表打混在一起,用相通的民族语言友好地交谈着各种话题。礼堂的墙上贴着象征和平友好的缅甸剪纸:一种象和花篮的画案。
总理们和其他缅甸贵宾也来了。他们的到场,引起一阵活跃,人们都起立鼓掌欢迎,摄影师忙着寻找合适的镜头。
在大家坐定以后,周恩来总理给缅甸来的贵宾们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各族领袖相互作了介绍。新相识的朋友们就围成一圈一圈攀谈起来。
这时候,周恩来总理和吴巴瑞总理走到了中缅边境各族代表的面前,一一地询问他们的民族成份,讲什么语言等等。遇到中国的少数民族代表,周总理就介绍给吴巴瑞总理;遇到是缅甸的边境民族代表,就由吴巴瑞总理介绍同周总理握手。但是不久,这件事情就变得有点复杂起来。中缅边境两边的居民本来就长得一样,而且本来就是同族,不过到了边界的另一边,有了一个新的名称。例如我们叫傣族,缅甸却把这种民族叫作掸族。这种同族同种的关系使得有些代表很难区别出来是缅甸的还是中国的。两位总理都笑起来了,他们相互同意,两边的人民实在是一家,长得一样,穿着一样,讲的话也一样。周总理把两手手指交叉起来向吴巴瑞总理说,两国人民的关系就是这样密切地交错在一起,分不开的。吴巴瑞总理应声说:所以争执是不好的。斑老地方的佧瓦族王子过来了。周总理立刻把他介绍给了吴巴瑞总理,并且告诉吴巴瑞总理说,因为历史的原因,王子兄弟俩被分隔在边界的两边,他们很想能够搬在一起。吴巴瑞总理点头表示他对这种愿望的谅解。宾主之间的交谈就是在这样不拘形式的友好气氛中进行着。
在交谈过程中,又一次证明了两国边境居民间有着传统的亲密关系。原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副州长司拉山就是缅甸克钦邦议长杜瓦藻朗的学生,又是克钦邦邦长吴赞塔信的同学,他们曾经同窗过三、四年的时间。接着又发现,缅甸现任民族院议长萧恢塔夫人和斑老佧瓦族王子还有着亲戚的关系。议长夫人解释说,她父亲是名气很大的,所以许多人都愿意娶他的女儿为妻。
自由友好的交谈进行得非常热烈,许多边民的代表都表示这样的会见很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盍加当说,他是从凉山用五天的时间赶到芒市来参加这次联欢盛会的。在凉山一带,我们边民和缅方边民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这样的联欢很好。一位克钦邦的代表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副主席雷春国交谈了很久。他对雷春国说,他过去未曾到这边来过,这次来和这边兄弟们在一起感到非常高兴。
时间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一个多小时以后就要举行边民联欢大会了,友好的会聚才告结束。但是有一些代表在一起谈得非常投机,等到招待人员来催他们去吃饭才把谈话中断。
这时广场上已经热闹起来,各乡的人民打锣击鼓地一队队向广场走来。正午的太阳晒得人还是有些热的,许多人带着傣族的笠帽,一些妇女头上顶着一块手巾,也算得一种特殊装束,却有遮阳的作用。许多傣族妇女都带着一把黑布的凉伞,同她们的黑衣黑裤黑头巾配成了有特色的一套。
炎热的太阳和由于干燥和践踏而飞扬的尘土,丝毫不减弱人们的兴致。越来越多的人聚到广场上来参加这次边民联欢的盛会。
三时,到会的人已花花绿绿地坐满了半个广场,还有人在陆续来到。总计人数在一万以上。他们除了带来了友好的心情,还带来了好几队传达喜悦和友情的舞蹈。在等候总理们的时候,他们就在场子上跳开了。这里有傣族的象脚鼓舞,有瑞丽地方来的鱼舞,由一圈男女围着一个挂着鱼形纸灯的人跳舞。这些男女青年的服饰,特别是女子和挂鱼灯的人的服饰和缅甸民族服饰看不出任何区别,而且舞的身段和手的动作,非常接近于缅甸民族舞蹈的风格。汉族,的龙灯也舞着来了。
三时过后,总理及贵宾们在群众的热烈掌声中登上了大会主席台,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开始了。
第一部分程序是讲话。所有的发言都贯串着亲切友好的感情。吴巴瑞总理的发言很打动人心。他指出中缅两国人民历来都互相看作亲人,两国政府的关系,二千年来也一直是少有地友好的。中缅两国是唇齿之邦,休戚相关的。两国的友好关系将会万世长存。他引缅甸成语:“敬人者,人亦敬之”,来比喻建立和巩固友好关系的意义。他并非无端地提醒中缅两国人民要以互相谅解的态度来防止外来阴谋的干涉。群众多次的热烈鼓掌证明他的这些话引起了普遍的共鸣。
周恩来总理向吴巴瑞总理表示了欢迎之意,会场顿时掌声和欢呼声雷动。从吴巴瑞总理的发言中,边民们显然感受到了真切的友情。
周恩来总理的讲话是诚挚而亲切的,他形容这次联欢大会充满的是兄弟姊妹团聚的和睦喜庆的气氛。他用生动的言语说明边境两边居民同文同族的紧密关系。他告诫我们国家比较大,一定要永远谦虚谨慎,应坚决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坚持五项原则,发展友好关系。他的话不仅打动了中国边民的心,而且感动了缅甸的贵宾们。在他讲完话时,吴巴瑞总理和他紧紧地握手。
缅甸克钦邦邦长吴赞塔信和掸邦副邦长苏比在他们简短的发言中都强调了边境两边人民有许多共同的地方。苏比说,就在今天,到这里来参加联欢的两边的居民很多人就找到了亲戚,作了友好的谈话。他们的话受到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刀京版和副州长雷春国的呼应。意见都沟通,友谊之流畅通了。
一个接着一个的发言激荡着人心,场地上看不到困倦的现象。讲话在一片锣鼓、掌声和欢呼声中结束。
在短时间休息后演出的几个民族舞蹈,都是中缅两国文化上很多相同地方的活的证明。很难说,是我们的民族舞蹈跟缅甸的相像或者是缅甸的民族舞蹈跟我们的相像。的确如吴巴瑞总理所说,缅甸文化中有中国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也吸收了缅甸的成份。中缅两国之间长久以来就是这样密切联系着的。
作为联欢日程最后一项的晚宴,把这一次有两国政府领导人参加的联欢活动又推进了一步。宴会是在正常平静的空气中开始的。友情也奔放起来了。谈话越来越热烈而友好。
亲戚的气氛笼罩了各个席间,这是一点不假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刀京版在前一排席间找到了他的亲戚——缅甸县长吴昆翁甲,副州长司拉山也找到了他的近亲杜瓦藻朗。刹那间,大家喊起来“亲戚关系,干杯干杯”,其他的人也随着他们干起杯来。中缅两国军官席上,也发出了中缅两国军官是兄弟的声音,随着而来的是叮叮噹噹的碰杯声。
缅甸掸邦邦长藻昆卓兴奋地从席间站出来要向大家说几句话,他说:“从今天情形看来,我们之间不存在边境问题,过去有过误解,现在经过总理们的努力,一点误解也没有了。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我们兄弟姊妹间的友谊,发展这种友谊。我们之间就决不会存在任何困难”。他的这篇简短而充满真情的即席演说,引起不断的掌声。吴巴瑞总理站起来讲话了,他再一次地强调,中缅两国人民的关系是朋友、亲戚,是胞波(即“同胞兄弟”的意思),并祝两国未来友谊的日益发展和巩固。他的每一段讲话,人们都热烈地鼓掌。周恩来总理以一席热烈的讲话宣布宴会的结束。他说中缅两国是山连山、水连水,住一个地方,喝一条江里的水,边境问题不能把我们这种朋友、亲戚和“胞波”的关系分开,现在更是亲上加亲。他举起一杯茅台酒向大家提议:让我们大家再喝一杯强烈的酒,看完歌舞,睡个好觉,明天再回到我们的亲戚的国家里去。他这席话博得满堂的欢声。
在晚会演出前的休息时间,周总理引缅甸政府及邦的领导人到外面院子里,一一给他们赠礼。礼品中有一种名贵的兰花。它的四季常青和幽香是中缅友谊永远发展的象征。院子里铺着一层松针,按照云南地方的习惯,这是一种最隆重的欢迎。在这些松针上,两国的总理和其它政府领导人,臂膊紧挽着臂膊地站成一排,摄影记者忙着把这象征着中缅紧密团结的镜头拍了下来。在节目演出完毕时,周恩来总理陪同吴巴瑞总理及夫人和吴觉迎副总理到台上给演员们赠花。他们和演员们在一起照了像。这时台下响起了秧歌的曲调。兴致勃勃的周恩来总理手里拿着两个彝族跳舞用的“烟盒”(一种由烟盒发展而来的乐器)随着音乐的节拍带头就跳了起来,吴巴瑞总理虽然不熟悉中国的秧歌,但是也跟在周总理后面扭舞起来了。顿时,全台上的人都卷进到这欢乐的舞蹈里了。音乐奏的更加响亮,台下的人用步声和着拍子。这一自由不拘的欢舞场面继续了好几分钟才平静下来。客人们和代表们逐渐散了。晚会结束了。缅甸来的贵宾们明天就要回缅甸去。但是通过这次联欢所表露出来的友情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将永远不能被遗忘。


第4版()
专栏:

广州市华侨新村已建设成为广州市最美丽的花园住宅区,有楼房五十余幢。图为该村的一角。
陈福北摄 (南方日报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