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约旦国王主张阿拉伯联盟各国采取有效措施
迫使以色列侵略军撤出加沙
埃及警察部队准备接管塞得港
新华社16日讯 安曼消息:约旦国王侯赛尼15日在给沙特阿拉伯国王沙特的信里说,如果以色列拒绝从加沙地带撤军的话,阿拉伯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应该采取措施迫使它撤退,以恢复侵略发生以前的局面。
侯赛尼在信中说,以色列当局继续占领加沙地带和位于亚喀巴湾入口处的红海上的两个小岛,这就违反了联合国决议和11月初在贝鲁特举行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所通过的决议。
联合国决议规定以色列侵略军应该撤退到1949年以埃停战线后面去。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的决议规定,如果以色列不把它的军队立即和无条件地撤到停火线后面,与会国将根据联合国宪章和阿拉伯集体安全条约所承担的义务采取有效措施。
新华社16日讯 开罗消息:据开罗电台15日晚报道,将在英法侵略军撤退后接管塞得港的埃及警察部队已经作好了准备。这支部队由一千人组成,他们将从苏伊士运河区的伊士美利亚前往塞得港。
据塞得港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司令恩霍尔姆(丹麦人)在15日说,英法军的撤退远远落在计划后面。撤退工作原订在15日完成。恩霍尔姆说,现在可以期望在
“圣诞节以前的某个时候”完成。据他说,撤退的推迟是由于法国在运输上的困难。


第6版()
专栏:

英军仍在塞得港绑架抢劫
埃及向联合国提出抗议
新华社16日讯 开罗消息:埃及情报司司长阿卜杜勒·卡德尔·哈特姆12月15日宣布,埃及政府已经在12月14日对在塞得港的英军非法闯入并且抢劫私人住宅一事向联合国提出抗议,并且要求制止这种违反国际法的纳粹式的行为。
哈特姆说,埃及也抗议了英军偷窃私人汽车的行为。抗议书说,这些汽车已在英军自塞得港撤退期间运走了。
哈特姆说,埃及也要求立即释放被英军抓去当作人质的一些埃及社会名流。
哈特姆说,埃及当局没有得到关于“据说联合国部队在塞得港受到袭击的情报”,因为“在那个地方维护法律和秩序的责任仍然由英国人担负。”
同时,英法侵略军借口英法军队和联合国紧急部队受到袭击,在12月15日突然把塞得港阿拉伯人居住区包围起来,进行挨户搜查,并且拘捕了近一千名埃及人。
新华社16日讯 塔斯社开罗15日讯:英法司令部仍然不允许外国和埃及记者到塞得港进行采访。14日,一批联合国紧急部队随军记者得到联合国紧急部队司令的许可,到达了塞得港南面的印度部队驻地。
据报纸报道,英法司令部对记者这一行动居然提出了抗议,认为这些记者是“非法渗入”塞得港区的人。英法司令部要求联合国紧急部队不允许记者接近英法军队驻地边界。英法司令部这些行为引起了外国和埃及记者的愤慨。


第6版()
专栏:

中东人民的死敌
格拉布任伊土联军顾问
新华社讯 塔斯社开罗13日讯:据中东通讯社记者自安卡拉报道:据悉,前阿拉伯军团司令、英国将军格拉布被任命为伊拉克—土耳其联合司令部顾问。
据报纸报道,这项任命使阿拉伯国家政界人士深为愤怒。
“共和国报”写道,格拉布将军是以参加反对阿拉伯国家的独立的阴谋活动出名的,他被委托的任务是在阿拉伯国家之间散布不和的种子。
(编者注)格拉布是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死敌。他早在1920年就参加过镇压伊拉克的独立运动。1930年任约旦“阿拉伯军团”总司令后,成了英国统治约旦的太上皇,有“约旦皇帝”之称。他曾千方百计地想把约旦拖进巴格达条约,命令“阿拉伯军团”部队向反对巴格达条约的示威群众实行过血腥的屠杀。但是,约旦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约旦国王在今年3月下令解除了格拉布的“阿拉伯军团”总司令的职务,把他撵出了约旦。


第6版()
专栏:

叙利亚要求召开阿拉伯联盟会议
反对巴格达条约集团的阴谋
宣布在侵埃军队撤出前不许外国公司石油过境
新华社15日讯 大马士革消息:叙利亚要求在英法和以色列军队撤出埃及以后立即召开阿拉伯联盟会议。叙利亚报纸和大马士革电台清楚地说,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反对加强巴格达条约,并且回击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预定在安卡拉举行的会议。
据新华社15日讯 贝鲁特消息:叙利亚公共工程部长麦吉德丁·贾布里14日在黎巴嫩首都说,在所有外国军队还没有从埃及(包括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撤出以前,叙利亚将不让外国石油公司的石油流过叙利亚的领土。
贾布里对记者说,叙利亚政府决不出钱修复在英法对苏伊士发动攻击以后被切断的油管。


第6版()
专栏:

英国财政大臣
主张设法裁减军费
新华社15日讯 伦敦消息:英国财政大臣麦克米伦在出席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会议后在14日回到伦敦。
他在伦敦机场上向记者们说,英国整个军事预算的费用是它的经济所负担不了的。英国应该设法裁减军费。


第6版()
专栏:

尼赫鲁路过伦敦发表谈话
希望很快解决苏伊士问题
新华社16日讯 伦敦消息:前往美国访问的印度总理尼赫鲁15日上午从新德里抵达伦敦,同英国首相艾登举行了一次会谈,并且在当天晚间乘飞机前往美国。
尼赫鲁在伦敦机场告诉记者们说,他同艾森豪威尔将要举行的会谈并没有议程,他们只是“将试图交换彼此对对方的观点和看法的估价和谅解”。他认为,他和艾森豪威尔的讨论中将涉及中东和匈牙利的局势问题,可能还有裁军问题。
尼赫鲁在谈到苏伊士运河问题的时候说,局势“比过去有希望了,但是显然还存在着困难”,他表示希望能很快地解决这些困难问题。
有记者问尼赫鲁是否要就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解”,尼赫鲁回答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不是一个调解人,我不准备调解任何具体问题。”他又说:“我们同中国友好并且也同美国友好,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假如美国同中国也友好,或者至少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那我们将是非常高兴的。”
尼赫鲁在到伦敦之前在途经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对记者发表谈话说,他相信世界性的武装冲突的危险已经减退。他认为,“苏联领袖们并不要战争”。他说,匈牙利问题“应该冷静地来解决,不要表示愤怒,不要刺激各个有关方面”。他又说,印度是主张苏联撤军的。


第6版()
专栏:

英国在尼泊尔领土募兵
达兰居民要求政府阻止
据新华社新德里15日电 “印度时报”报道,英国正在尼泊尔东部、印度大吉岭区边界上的达兰建立募兵办事处,招募当地的廓尔喀人去给英国人当兵。
1953年英国和尼泊尔签订的协定允许英国在达兰建立募兵站。
报纸的消息说,达兰的居民反对英国人在当地募兵。住在当地的尼泊尔人已经向他们的政府送去一份备忘录,要求政府阻止英国募兵。消息说,这项备忘录表示,当地人民将要采取行动来进行抵制,如果英国在这个地方进行募兵的事没有被制止的话。


第6版()
专栏:

龟田东伍刚到东京就被警察无理逮捕
新华社15日讯 东京消息: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副秘书长、日本和平人士龟田东伍在昨天晚上乘飞机回到东京羽田机场后被警察无理逮捕。
他在昨天晚上十一时半被带到神奈川县保土谷警察署进行了讯问,并且被扣押。警察署将在今天进行正式审讯。
同龟田东伍同机回国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委员金子健太已经回到他在东京的家里。


第6版()
专栏:

为政府困难处境找寻出路
印度尼西亚政府各党讨论政局
据新华社雅加达15日电 报纸消息说,印度尼西亚参加政府的各政党的代表,定于今天举行会议。据“印度尼西亚新闻”说,这次会议是为政府面临的困难处境寻找出路。
据报纸说,外交问题、陆军问题和卢比斯事件将成为这次各政党代表会议的讨论中心。
近来印度尼西亚各党派经常在讨论现内阁的地位问题。马斯友美党的一部分人士猛烈攻击现内阁,认为应该撤换或改组现内阁。现内阁各党派中较为普遍的意见是认为在目前制造内阁危机是不合时宜的。
“印度尼西亚新闻”说,苏加诺总统已经拟定了一个解决当前困难问题的方案,他将召集各党派领袖和社会人士来共同讨论。
据新华社雅加达电 印度尼西亚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12月12日晚上在国会的全体会议上,就前陆军副参谋长卢比斯发动政变阴谋的经过提出报告。
沙斯特罗阿米佐约的报告证实了卢比斯图谋用武力绑架陆军参谋长和政府部长,解散内阁,逮捕一些党派的领导人物,并且解散国会。卢比斯还准备在首都雅加达进行恐怖活动,挟持总统接受他们所提出的方案。
沙斯特罗阿米佐约说,同卢比斯事件有关的十四名军官已被软禁或免职。
他还说,政府对反叛军官采取坚决的措施,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武装部队特别是陆军的完整。
据新华社雅加达电 卢比斯14日在报纸上发表了他潜逃之后的第二封公开信。
卢比斯在信里提出了他出来自首的条件,他要求成立一个由最近辞去副总统职位的哈达和波乌诺领导的“事务内阁”,并且调换陆军的领导人。(波乌诺是日惹苏丹,曾经在1952年担任过国防部长)
卢比斯在信里指责了总统、总理和陆军参谋长。


第6版()
专栏:

西方在运河问题上玩弄新诡计
仍然企图迫使埃及接受国际化计划
新华社16日讯 合众社15日从巴黎发出的一条消息说,据一位“高级外交人士”透露,西方国家正在酝酿提出一个解决苏伊士运河问题的“新”计划,这个计划将设法在“保证运河不受任何国家的政治影响”的借口下迫使埃及在“原则上”接受运河“某种程度的国际化”。
据透露,这个计划打算在承认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和经营权的同时,要求埃及让美国控制的世界银行来“资助”改进这条水道的工作。计划还要求埃及的运河管理局同运河使用国“合作”;在这方面,有消息说,“运河使用国协会”打算派一个代表驻在运河区。
消息说,美国、英国和法国在过去几天里曾经在巴黎秘密讨论过这个计划,并且同其他一些运河使用国进行了磋商。
合众社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离巴黎回华盛顿以前,还特地为这件事会见了“运河使用国协会”的主席巴脱尔斯。据说,美国表示决心要“通过联合国”来迅速解决运河问题,并且决心在这方面“尽量提供帮助”。


第6版()
专栏:

美菲基地协定使菲律宾人忍受不了
菲议长说不能在裁判权上让步
据新华社15日讯 美国康涅狄格州新港消息:菲律宾众议院议长劳雷尔12月13日在耶鲁大学讲话时说:“我们菲律宾人不能在(美国在菲律宾的)基地的司法裁判权问题上让步”。
劳雷尔说,这个协定的片面性在最初几年中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事件,这些事件使得甚至以能够忍耐著名的菲律宾人也忍受不了”。他说:“发生过(美国军事)基地人员或他们的从属人员的车子辗死儿童、损害财产以及车子急忙溜入基地以逃避惩罚等事件”。
劳雷尔说:“我们坚决认为:菲律宾当局应当可以在所有基地上推行菲律宾的法律”。


第6版()
专栏:国际点滴

国际点滴
“血液银行”
据南朝鲜的“东亚日报”报道: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在汉城开设了一个“血液银行”,收买南朝鲜人民的鲜血。他们还雇用了一批人在“血液银行”附近喊叫:“卖呀!滚热的血!”以诱惑贫苦的无以为生的人去卖血。据“京乡新闻”说,在庆尚南道的卖血者中,学生占50%,工人和失业者占40.8%。住在永登浦的一名高等工业学校学生申东均,因卖血过多而死亡了。
吹牛俱乐部
法国巴黎的拉丁区,有一个专门“吹牛”的俱乐部。这是一个奇特的然而十分无聊的娱乐组织。谁要加入这个组织,必须能够对答如流地应付一大堆莫名其妙的问题。它的会章规定,每个会员必须知道怎样吹牛,怎样才能不使自己所吹的东西发生矛盾。而且,每个会员每年须缴一百法郎的会费。如果发现有会员说实话而不说谎话,那就要处罚这个会员五个法郎。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吹牛”也成了娱乐,成了买卖,成了生财之道!
种族主义者的游泳会
英国在马来亚的怡保市举办了一个游泳会,这个会竟明文规定不许亚洲人参加,甚至连到里面去参观也不许。怡保市的议员西尼瓦沙指责说,这个游泳会的规定是可耻的。他要求市政当局取消这个规定。


第6版()
专栏:

艾登回国 机场冷落 政府前途 吉少凶多
新华社伦敦16日电 本社记者彭迪报道:英国公众怀着严重怀疑的心情来对待艾登首相从牙买加归来。
虽然大家都欢迎首相“身体康复”归来,但是许多人都表示怀疑他在政治上是否能够领导英国摆脱由于他的中东政策而陷入的困难,许多人都希望改变政策,更换领导人员。
“经济学家”杂志的反应是具有代表性的。这个杂志一直到艾登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都是忠实地支持政府的政策的。“经济学家”昨天在社论中问道:首相“本人是否能够领导国家朝着新的方向前进”呢?这个杂志说:如果说在艾登继续担任领导的情况下政府是不可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的,那末“继续顽固地、不顾一切地勉强执政”,对保守党和国家说来就是再坏不过的下策了。
据“经济学家”说,另外一条道路就是更换首相或者举行大选。
但是,从艾登首相昨天从牙买加到达伦敦飞机场以后向报界发表的第一篇谈话看来,他根本不打算主动倡议更换政府领导人员和改变政府政策。他表示自己迫切希望继续工作,他说:“你们知道,我外出是为了使身体康复,我现在已经绝对康复,可以恢复职务了。”接着,他又为他的中东政策辩护说:“我确信,比我在从事社会活动的整个时期着手进行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更加确信:我们的做法是对的。”
在艾登到达机场的时候,机场上听不到一点欢呼声,在他向记者们宣读他的谈话以后记者一个问题也没问他。阴沉的气氛是一种不吉利的预兆,说明首相在今后几星期中很可能会碰到风暴。虽然艾登的中东政策总的说来是得到他的党的支持的,特别是得到右翼的苏伊士集团的支持的,但是这里的人士相信艾登应该对在埃及进行军事侵略的政策负主要的责任。当时同法国和以色列一起作出进行军事干涉的决定的时候进行得非常秘密,在宣布这个决定以后甚至连议会内大多数保守党议员都大吃一惊。当政府在国内外的压力下不得不决定撤退入侵部队的时候,发动进攻的政策的主要决策者艾登不得不避开国内的政治争吵躲到牙买加去。
这里政界人士一般的看法是,艾登还可能再熬过几次国内的政治争吵,但是由于他的政策遭到了彻底失败,前途是不会长久的。现在就改变政府的领导,对于执政党说来是打击太大了,反对殖民制度各国人民的胜利也太明显了。因此,他们愿意不惜代价,暂时支持艾登。


第6版()
专栏:开罗通讯

“祖国需要我们”
本报记者 蒋元椿
要不是陪伴的埃及朋友向我们说明,要不是有一群身穿便服的教师在门口相迎,那末你准会把它当成兵营了。从前门直到后院,到处可以见到军人们在活动。他们用标准的军人气概向我们敬礼。在运动场上,有许多队在接受基本训练。在一些桌子旁边,机械士在修理着一些英国汤姆枪和苏联步枪。这儿盛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苏联武器很好用,也容易学会使用,埃及青年们都很愿意拿到这样的武器。
这儿确实不是一个兵营,而是开罗市北区的一所男子中学。自从反抗英、法侵略的抵抗战争爆发以来,这所学校已变为本区的国民警卫队的司令部。我们所见到的军人并非是正规军人,而是应征接受军事训练、保卫祖国的国民警卫队队员。
司令官是一位魁梧英俊的上校。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防区的军事部署情况。全区分成三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位少校指挥,他的职责是把市民编入国民警卫队和其他队伍里,以保卫本区。他们从战争爆发后坚决要求参军的成千上万的青年和学生中,挑选出十八岁到二十一岁的健壮青年,施以对敌巷战训练,以便危急之时可以逐街逐道地展开有力的战斗。
站在本区地图面前,司令官向我们讲解了迎击敌人的作战计划,然后又谈到国民警卫队的事情。国民警卫队大约是在三年前建立的,参加的有学生、工人和各阶层的青年。在学校里还成立了青年营。在我们访问的这所中学里,就有一个青年营,有两百名学生参加。在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之后,群众抵抗运动组织起来了。埃及政府建立了民族解放军,来统一指挥所有这些力量。因此,民族解放军包含三个部分:国民警卫队、青年队和群众抵抗运动。群众抵抗运动在塞得港人民的反抗斗争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参加国民警卫队的不仅有小伙子,还有姑娘们。她们叫女子警卫队。在一所女子学校里,我们看到了二十名穿着国民警卫队制服的姑娘,正在操场上上操。她们在卧倒和射击;枪声的回响在校园里和邻近建筑物里震荡着。她们的脸上没有脂粉。她们使人想到这个伟大时代的艰难困苦。她们表现了不亚于小伙子们的热诚和决心。
这所学校里有一个输血站。在一间房间里,两个青年向祖国献出了他们的热血。其中一人名字叫卡默尔·阿哈默德·厄·纳拉,是个年仅二十四岁的教师。他说:“我们的祖国需要我们,因此我很愿意献出我的血。比起在前线的牺牲来,我的血只是大海中之一滴。”他告诉我们说,他在战争爆发后,就参加了急救站和消防队的工作。
在开罗,全市都设立了急救站和医院。在我们所访问的另一个区里,有十一个急救站。它们都设在学校里,学校的教师、员工和医生都参加了工作。战火爆发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就在一条幽静的街道上的一所女子学校里设立起一所医院。它有三十个床位,这原来是学生们用的。这所医院接收了一百四十八名从西奈半岛运来的伤员。由于战争时间的短促,其他许多医院和急救站还没有接收过伤员,但是它们全都时刻准备着,以便一旦敌人发动进攻时就可以工作了。
在这些医院和急救站里,许多妇女(大部分是中等人家的主妇)在接受一至四周的医务训练。在一所女子体育师范学院里,有两百名左右妇女接受这种训练。我们听说她们的课程是,学习十天、实习十天、军事操练十天。在操场上有两个妇女小队在上操。从她们的服饰看来,大部分系来自富有之家。
开罗的妇女不仅在医院里工作,而且还组织起来为军队和逃难者缝制衣着。在开罗,这种缝纫和急救的中心站有十五个。跟急救站和医院一样,这些中心站都是由教育部领导的。我们访问过一个这样的中心站。每个房间里传来了缝纫机的??声。老老少少的妇女,坐在缝纫机前赶制被单、制服和阿拉伯袍,帽子和难民的臂章。原材料是政府供给的。在这个中心站里工作的,有三百名女教师、女学生和主妇,其中一半人在缝纫,另一半人担任急救。
在一所现在已成急救站的女子中学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标语:妇女在战争中的职责是,鼓励丈夫和儿子参军,参加缝纫和急救工作。但是,很明显,开罗的妇女并不限于做这些工作,她们还直接参加军队,去保卫她们的祖国。
如果需要的话,埃及青年和妇女们愿意向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切。他们十分清楚,当敌人还没有放弃侵略的野心的时候,他们必须时刻准备着战斗。 (12月15日)


第6版()
专栏:

西德垄断资本在中近东卷土重来
王禺
在埃及把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英、法发动侵略埃及的战争以后,西德政府的态度在表面上似乎装得不想积极干与的样子,但是在骨子里却是存着一种“隔山观虎斗”的打算。许多资产阶级报刊纷纷透露,西德垄断资本对于英、法在中近东地区所遭遇到的巨大困难和失败显然感到非常高兴。他们认为,英、法的困难处境是他们进一步插入中近东地区的一个大好机会。不久前,鲁尔区大资产阶级喉舌“工业快邮报”就写道:
“在目前的情况下,中近东各国较以往更甚地期待着其他欧洲出口国——特别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能体谅其经济上的困难。……目前正是西德在中近东进行活动的最有利的时机!”
西德垄断资本这种态度的背后明显的隐藏着它们渴望在中近东卷土重来的野心,同时也反映了西德垄断资本和英、法以及美国的垄断资本之间在中近东地区的深刻的矛盾。
在第二次大战之后,在中近东有过不小影响的德国帝国主义的势力曾经是暂时被逐出了这个地区。但是,德国垄断资本从来没有放弃他们重新加入帝国主义争夺中近东地区的市场和原料的斗争的想望,并且在他们逐渐恢复了经济上的实力以后,就积极投入了这一斗争。这样就在争夺中近东地区原料和市场的已经十分紧张的英美矛盾之外,又增添了英德和美德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帝国主义间在这一地区的明争暗斗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起来。
西德垄断资本在重新加入中近东地区的贸易战争时,一方面仗着它在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某些有利条件,一方面也巧妙地利用战后中近东各国人民反对英、法殖民主义统治的情绪,乘机扩大西德商品的销路。近几年来,依靠了这种经济和政治的双管齐下的办法,西德对中近东地区的贸易已经有了迅速的发展。在1952年时,西德对中近东的出口已超过全德1936年对这一地区的出口水平。从1953到1955年的三年中,西德对中近东出口又增加了50%左右,使它在这个地区的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仅次于英美两国,而居于第三位。这一扩张速度是西德垄断资本战后在任何其他地区所不曾达到的。
西德垄断资本势力首先向土耳其渗入。战前土耳其是德国垄断资本的势力范围,当时德国曾一度在土耳其进出口贸易中占到将近一半的份额。在第二次大战之后,从1952年起西德又在土耳其进口贸易中跃居首位,占土耳其进口总额的25%;到1955年,土耳其的美“援”增加之后,这一首位就被美国垄断资本夺去了,西德的进口减少到只占总额的17.6%。但是目前土耳其依然是西德垄断资本在中近东的最主要销售市场和最重要的原料供应者。同时西德垄断企业在土耳其的投资活动也比在中近东其他国家都更加活跃。
战后西德垄断资本利用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夺得了一部分英国货的市场。从1949年到1953年,西德对埃及出口增加了二十五倍。1952年西德在埃及进口贸易中尚居第六位,1953年即一跃而至第二位,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在经过剧烈竞争之后,英国在1955年又争回了首位,压倒了美国和西德。1955年三国在埃及进口中所占份额是:英国13%(1950:21%);美国12%(1951年曾达到28%);西德11%,相当于1938年的水平(1950:3%)。从这些事实里反映出英、美、西德三国垄断资本间竞争的剧烈。
在伊朗,西德垄断资本也利用了伊朗人民的反英情绪而展开了广泛的活动。战后英国垄断资本在伊朗的地位曾经由于美国的侵入而大为削弱(伊朗分得美国对中近东“援助”的66%),在西德垄断资本重新进入伊朗市场之后,英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就受到两方面的进攻;同时西德和美国垄断资本间的竞争也日趋剧烈。例如西德对伊朗的汽车出口在1953到1954的一年内增加了十倍,使美国汽车的销路大受影响。在化学品的销售方面也有类似情况。美国垄断资本对此颇为不满。在1955年的伊朗进口中,美国居第一位,占26.3%;英国居第二位,占24%;西德居第三位,占23%。三国暂时保持着“鼎足三分”的相对均势。
在叙利亚和黎巴嫩两国,西德和法国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也是十分剧烈的。而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西德原油的主要供应者),由于美、英垄断资本有着强大的优势,西德商品较难进入这两国的市场,因此西德对这两国的贸易一贯处在入超的不利地位。但西德在这两个国家仍然夺取了某些阵地。例如:西德垄断资本竟能击败其他帝国主义竞争对手而在伊拉克承包了总值不下三亿马克的多项工程。
很明显,西德垄断资本在中近东各国的扩张不仅节节打入了英法垄断资本的传统市场,而且也已开始威胁到美国商品在这一地区的势力。而更重要的是,西德垄断资本已开始闯入一向为美、英垄断资本所把持的禁区——中东石油业。自1954年秋季以来,西德石油业垄断集团先后在地中海沿岸的也门、土耳其、希腊、埃及等一系列国家取得了钻探和开采石油的特许权。这一事实已引起美、英垄断资本的不安。但是西德垄断资本对此还并不满足。西德“工业快邮报”在今年3月29日更公开提出了“中东石油国际化”的口号。这实际上是要求让西德垄断资本能更大规模地参与对中近东石油富源的掠夺。在西德垄断资本看来,中近东的原料和市场对他们的经济扩张显然是十分重要的。西德石油精炼工业的生产能力很大,但所需原油本国只能自给三分之一,其余完全依靠进口。而进口原油的87.5%左右是来自中近东的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等地。西德自中近东进口的其他重要原料在其所进口的各该项原料的总量中也占有颇大的比重。例如:铬砂(占西德全部铬砂进口的60%)、黄麻(占45%)、铜砂(36.8%)、烟叶(30.6%)、硫磺石(29.2%)、原棉(21.7%)。另外食油、谷类、水果等也在西德进口中占有一定的数量。在西德对中近东的出口中,机器、电器设备和运输工具占45.1%,其他制成品(主要是钢铁制品、光学及科学仪器和纺织品)占39.6%,化学品(肥料、动力燃料、药品)占11.8%。西德对中近东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在目前已约占它的海外贸易(即除去对西欧贸易)的四分之一左右。不仅如此,西德在中近东的贸易,还一直有着大贸易顺差。在1955年西德对中近东各国的出口总值将近十六亿马克,自中近东地区的进口总值十二亿六千四百万马克。但是应当指出:在西德从中近东的进口货中原油占32.8%,而原油却并不属于各出口国而是属于美英石油垄断企业的。如果除去原油这一部分,那么1955年西德从中近东地区的进口总值只有六亿马克。这笔大量的贸易盈余已被西德垄断资本用来作为政治上和经济上施加压力的手段,以便自己的势力更深入到这些国家里去。
可以看出,西德垄断资本现在想乘英、法之危进一步向中近东实行扩张,这无疑会使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原料和市场的斗争更加尖锐起来。


第6版()
专栏:

足下无情  振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