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广东各地普遍展开宣传
教育农民不做纯商业活动
许多经商农民已经回乡生产
新华社广州15日电 新华社记者梁福擎报道:目前广东省各地正展开一个教育农民不要做纯商业活动的宣传运动,帮助农民弄清农民贸易的界限。一支由财经干部组成的为数达百多人的宣传队,已开始在各个主要圩镇上活动,向农民解释国家领导下自由市场的政策,说明农民弃农从商对生产的危害。在农村由乡干部召开农业社社员大会进行宣传。高要专区抽调了一百二十名干部下乡帮助区乡干部对农民进行教育。有些地方还举行了允许农民自产自销的商品品种展览会。
同时,各地加强了市场的行政管理和采取了一些经济措施。兴宁、新兴、郁南等县已分别缩小了某些商品过大的地区差价,并组织有牌照商贩经营他们过去没有经营而目前又为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四会、阳江等县的农业社对一些一贯从商,目前又不宜从农的社员,也作了安排,指导他们从事正常的农民贸易。有些农业社员从商是因为收入少,生活困难,农业社正设法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台山、新兴等县还召开了农产品交流会或成立农民贸易服务部,以扩大正当的农民贸易。
宣传和具体措施结合进行的结果,许多地方农民弃农从商的现象已大大减少。新会县经商的农民已由一千八百六十人减到六百三十二人。从化县经商农民已全部回到农业社生产。据德庆、灵山等九个县在十个墟镇的调查,其中有六个墟镇已没有农民经商了,另四个墟镇经商农民也减少了50%到90%。


第3版()
专栏:

昌都农牧试验场
试种大批良种成功
本报讯 据西藏日报消息:昌都农牧试验场从1953年建场以来,到今年10月已经培植成功了农作物优良品种二百三十四种。
今年农场培植成功的马铃薯有三十一种,其中有紫皮一号和红皮一号。据农场的工作人员说,从试验情况来看,昌都地区是个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区。今年从外区引进的品种,一般都比原产地块大。如从四川引进的品种,最大的每块只有一百二十五公分重,而在这里培植的最大的每块可达到四百八十公分。农场明年将在昌都地区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河谷地带,大量种植马铃薯。
农场试种成功的麦类也很好。如栽培的苏联冬小麦每亩产量可达八百二十二斤。这个品种耐寒抗旱,抗病力强。还有二十六种春小麦也已经试种成功。如南大2419小麦,每亩产量达六百斤,比当地品种产量高75%,还比当地品种提早十五天左右成熟,抗病力强。
农场由西北农学院移植来的桃子每个有二两多重,比当地的要大两倍多。今年2月从东北移植来的国光苹果树也长得很好。
昌都农牧试验场,已整理出本地的五十六种青稞品种,并计划在今后三年内继续搜集研究,选择出几种优良品种在全区推广。


第3版()
专栏:

把事业费用在人民事业上
高长任
湖南省财政厅监察室检查了安仁、桂阳等十五个县的财政总预算,发现各县在购置费的开支上,都有程度不同的铺张浪费现象。这种浪费现象特别普遍而严重的,是在县的农业、林业、水利三个部门。
安仁县农业局今年花一千二百元买了自行车、照相机和收音机。桂阳县前农林水利局(现在已经分成三个局)在今年上半年召开过四次会议,借会议之名,买了四部自行车、五座闹钟、七个热水瓶和一些别的物品,也是花了一千二百元。这些物品,会后就由这个机关里的一些负责人私自取用了。隆回县农业局最近又订了一个类似的花一千五百元钱的计划。据九个县的农、林、水利部门统计,像上述的开支,已经达到五万多元。就在12月上旬,湖南省财政厅监察室还不断接到下级监察机构寄来类似的材料。
为什么各县的农、林、水利部门花钱这样突出呢?原来他们“钱多”。这笔钱不是预算中的行政经费,而是国家拨给他们为发展农、林、水利事业的经费。今年,许多县的这笔事业费没有花完,于是,这些单位的负责人便利用种种名目来任意开支。而有些县的人民委员会对他们这样随便花钱,也照样批准,因为这样既可以照顾干部情绪,也不致影响县里的财政总预算。
且不说把事业费随便用于其他的开支是违反财政制度的,就来看看他们买的这些东西是不是工作上真正必需的吧!湖南农村的道路是狭小崎岖的,干部下乡很难利用自行车。结果,他们买的自行车的唯一用途,便是供给这些单位的负责人在不大的县城里骑着车逛街兜风。而照相机也是供他们私人使用。还有一些单位买的打字机、计算机,一年很难用上几回。
据湖南省财政厅监察室检查,挪用事业费作挥霍性开支的,除了农、林、水利部门之外,在其他单位也普遍存在。这里,我不想替这些部门的负责人戴上许多大帽子,只是建议各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在明年事业费的开支上,订出一个严格的制度;并且希望那些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今后把事业费真正用于人民的事业。


第3版()
专栏:

发扬民主办好公私合营商店
西安市举行十个行业的职工代表大会
新华社西安13日电 西安市最近举行公私合营百货、钟表眼镜、鞋帽等十个行业公私合营商店职工代表大会。这些行业公私合营以来,这是第一次举行职工代表大会。
这次代表大会发扬了民主,代表们在会上共提出有关经营管理、企业领导作风、工会工作等意见一百四十多件。根据这些意见,市百货公司已经决定在各公私合营企业中逐步建立民主管理委员会,使职工今后能够更好地和商店经理一道管好企业;对目前企业内的经营管理制度,也决定吸收职工的意见,加以检查和改进;关于某些行政机构人员臃肿的情况,将加以调整,把过多的人员抽出加强门市部的工作;对过多过繁不合理的报表、手续也将逐步简化。大会对职工学习、生活福利等方面提出的意见,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准备逐步加以解决。
这十个行业的商店自从今年年初公私合营以来,职工在协助清产核资、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团结私方人员和改造企业等方面,都做出了成绩。但是,大部分商店都没有及时地建立一些民主管理制度,有的公股代表对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注意不够,使许多职工对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在这次大会召开以前,这十个行业曾经普遍举行了商店全体职工大会,广泛地收集职工意见。工会系统除了派出专人深入各商店直接征求职工意见以外,还在许多商店设有专门的意见箱,吸收更多的意见,为开好这次大会作准备。


第3版()
专栏:农业珍闻

闽橘在山东开花结果
山东省滕县临城区钟家口村老农民钟衍胜,把吃过的闽橘种子种在花盆里,到春天移栽到大盆,定植后又移栽到缸内。冬天寒冷的时候搭棚御冷;天暖了,将棚拆去。近四年来,定植的六株已陆续开花结果。最大的两棵,今年一棵结了一百一十四枚橘子,另一棵结了一百零七枚。这些橘子,皮薄水多,味甜香,能比上顶好的闽橘。
(据山东大众日报)


第3版()
专栏:农业珍闻

一蔸甘薯七十二斤重
湖南涟源县山圹农业社栽培的甘薯,获得了显著增产。据11月13日验收的结果,全社种植的一千九百三十六蔸甘薯,共收薯块六万七千三百三十六斤,平均每蔸三十四斤多,比去年种植的一百一十六蔸甘薯,平均每蔸十五斤多,超过一倍以上。其中最大的一蔸重七十二斤,最小的一蔸也有十五斤重。
这个社栽培甘薯,已有好几年的历史。他们选用的种子是生长快、产量高、在当地栽培多年的“江西薯”。    (蔡福生)


第3版()
专栏:农业珍闻

一朵大棉花十七个瓤
江苏省国营奉贤机械农场棉田里,出现了一朵特别大的棉花。它周围有十一个瓤,中间还有六个瓤,共十七个瓤;而通常一朵棉花只有三个到六个瓤,这朵大棉花净重四钱一分七厘。
奉贤机械农场准备明年把这朵大棉花种籽单独播种,以便加以试验研究。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农业珍闻

一个冬瓜重五十五斤
云南会泽县龙潭乡红巾农业社种出的冬瓜,最大的有五十五斤重、一匹马只能驮两个。
今年,这个社种了九十六塘冬瓜,一窝瓜结六个到七个,除掉瓜小时扯掉的不算外,最近又收得老瓜有七千多斤。
现在,社里留下的四个瓜,每个都有五十四斤五两重。其它最小的也有二十斤重,平均一个有三十多斤重。     (昭通报)


第3版()
专栏:农业珍闻

一胎生了两条小牛
云南普洱县普义区普勇乡第二农业社的一条老母牛,最近一胎生下了两头小母牛。由于社里的饲养员精心照管,还用豆浆加上盐巴代替牛奶喂养,两头小牛都长得很肥壮。据社员们说,这头老母牛已先后产过六头公牛和五头母牛了。
(普洱报)


第3版()
专栏:农业珍闻

大红鸡一天生三个蛋
福建省莆田县笏石第二饭店养的一只母鸡,在11月4日一天里,一连生了三个蛋。最大的一个重二两九钱,最小的一个重二两六钱,三个蛋共重半斤多。这只母鸡是大红鸡,体重六斤。这个消息曾经轰动一时,附近的居民纷纷前去观看。
(据福建日报)


第3版()
专栏:

对批评的反应
人民日报11月19日第三版刊登了“糠里有米,仓里有虫,销粮不按制度办事”的批评后,我们粮站十三位同志除对作者周秀林同志表示感谢外,已对工作进一步作了检查。所以产生这些严重的问题,主要是我们政治思想领导薄弱,平时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上级指示不认真研究执行,也不主动争取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对业务学习也不够。今后我们要改善企业管理,弥补过去的损失。
四川铜梁蒲吕区粮站


第3版()
专栏:

粮棉良种推广面积达七亿多亩
对全国粮棉增产起了很大作用
新华社15日讯 良种推广工作在今年获得了极大成绩。
据正在进行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统计,今年粮食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六亿八千多万亩,棉花良种推广面积达八千四百多万亩;同时,今年省间调拨的良种达到十二亿多斤,这个数字比1953年到1955年三年的总数还要多四亿多斤。大批粮、棉良种的及时调拨和推广,对今年粮棉作物的增产起了很大作用。
在今年的良种推广工作中,各地群众性的选种、留种和建立种子地的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仅据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青海、江西、广东等省二百多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在今年夏秋两季选出的各种农作物良种就有三亿一千九百多万斤,并且评选出不少优良的农家品种。此外,山东、吉林、湖南、广东、福建等五省农业社种子基地繁殖的良种也在十亿斤以上。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甘肃、辽宁、吉林等九省还在八十多个县内选择有条件的地区,用组织良种繁殖区或繁殖社、采取订立合同预约繁殖、预约收购的办法,有计划地给农业社繁殖和供应了大批良种。
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良种的繁殖、推广和经营管理以及技术指导工作,已决定在全国各县建立专门的种子机构,并且有四百多县的种子机构已经建成,没有建立的也正在积极进行筹建。全国二千多个专、县示范繁殖农场,今后也将有计划地加强当地良种的繁殖和供应工作。


第3版()
专栏: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决定
统一领导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新华社郑州15日电 黄河水利委员会召开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历时七天,昨天在郑州闭幕。
这次会议总结了一年来水土保持工作大发展中的基本经验,并且提出了下一年度的任务。1957年,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山东、青海和内蒙古七个省区,共计划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两万五千九百平方公里。这比1956年的计划有了适当的收缩,但是保证了重点。明年,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河支流无定河、泾河、渭河流域,控制的面积占全年计划的80%左右。
会议根据已有的经验,一致认为:执行“全面规划,综合开发,沟坡兼治,集中治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掌握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首先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开展“坡地梯田化,沟地川台化,川地水利化,荒山荒坡绿化”运动,可以逐步使山区的农、林、牧和副业等多方面的经济,都得到发展。从会议的讨论情况中看来,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门之间要取得更好的配合。因为经验证明,培了地埂,修了梯田,如果不植林,不采取适合山区的措施,只靠山坡里的田间工程,仍然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增加生产。所以在一个山区之内,建立各部门工作的统一领导,是必要的。
根据已有的经验,会议认为,水土保持工作一般应该以小流域为单位,先由上游到下游,由小沟到大沟,先治坡面和支毛沟,后治干沟,成坡成沟的集中治理,综合开发。要求治一坡,成一坡,巩固一坡;治一沟,巩固一沟。同时,也要积极治理对综合利用效益大的干沟,以配合支流治理和三门峡水库工程。会议特别强调水土保持的集中治理,因为农业的合作化给集中治理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会议认为,把水土保持这项改造自然的工作做好,必须加强科学试验研究,推广成熟的水土保持经验,科学地总结群众已有的经验,并且用参观学习和开办短期训练班的办法来培养技术干部。
会议指出,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工作,因此劳动力的组织就不能偏大、偏宽;要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全面规划劳动力,贯彻按劳取酬政策。只有把农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群众的积极性,逐步完成这一艰巨事业。
这次会议对于编制“黄河中游十二年水土保持工作规划”的计划方面,交换了意见。


第3版()
专栏:

洞庭湖堤垸冬修工程开工
本报讯 二十二万民工正在从事洞庭湖堤垸冬修工程。洞庭湖区堤垸经过几年来的大力整修以后,抗洪能力显著提高,今年保证了湖区大面积丰收。今年堤垸冬修的方针仍然是在继续加固险要堤段、大力清除隐患、重点整理洪道、保障大堤安全的前提下,集中主要力整修垸内沟港湖泊等排洪系统,以便逐步减轻渍旱灾害。今年整个洞庭湖区堤垸的冬修计划任务共计土方达四千六百八十八万公方。
(方罗山)


第3版()
专栏:

访打渔张引黄灌溉试验站
新华社记者 宋杰
最近记者访问了渤海湾附近的山东省打渔张引黄灌溉试验站。这个在1953年冬建立起来的试验站,已经为今年开工的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提供了一系列的资料,同时也显示了开发渤海湾附近几百万亩盐渍化荒地的美好远景。
当记者来到这里时,试验站各试验区的粮食作物都已经收割完毕,但从那些结桃累累的棉棵上,仍能看到丰收的迹象。这个站今年播种的七十一亩冬小麦已经浇过了冻水,像马鬃一样的麦叶复盖着垄背,预示着明年更大的丰收。但这个站周围的广阔平原,却还是一片荒芜。
试验站的孙工程师引导记者参观了他们为庆贺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首次放水浇地而陈设的展览室。展览室的第一部分的图表说明:这个站现在种植的五百余亩土地原来都是荒地,其中占20%左右的粉砂壤土地,由于含盐量达3%以上而寸草不生;另有占50%左右的粉砂壤土地,含盐量为1%左右,也仅能生长一些芦苇、马绊等耐碱的杂草。这个情况就是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所要开发的、纵横二百余里的滨海平原的缩影。看到这里,我不禁自问:这样的盐渍化荒地,真的能变为良田吗?但是当我看了展览室的第二部分,原来的怀疑就消失了。
这个灌溉试验站从建站后的第二年,就开始利用虹吸引黄灌溉的办法,在开垦的五百多亩荒地里,根据不同的土质和含盐率灌溉不同的水量,进行了一次冲洗排盐,使土质的含盐率由原来的1%到2%,下降到0.2%左右。当年种植的棉花和小麦,出苗率达75%到90%以上,棉花平均每亩产籽棉一百五十斤,小麦每亩产二百八十九斤。经过连续三年的灌溉试验,现在土壤含盐率已下降到万分之几,对农作物的出苗和生长已不起危害作用了,因而产量大大提高。在粉砂壤土地里(即芦苇、马绊地),小麦每亩产五百五十四点九六斤,在原来寸草不长的光板地里,每亩小麦也产到五百一十斤。今年这个站试种的二百多亩棉花,一般的每亩产籽棉三百五十斤左右,最高的达四百六十五斤。孙工程师说:“我们几年试验的结果证明,在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建成以后,这里的盐渍化荒地,经过黄河水的冲洗灌溉,再加上农业技术措施的配合,几年后就会变辽阔的荒原为肥沃的良田。
几年来,这个站还进行了轮作、复种和在同样的土壤里种植多种作物的试验。今年这个站种植的棉花、小麦、谷子、大豆、玉米、花生等十多种作物,都获得了高额产量。复种的玉米或大豆,连同夏季收获的小麦,每亩年产量高达六百七十三斤到九百零五斤。
当我离开这个试验站时,一路上还在回忆着王副站长的话:“等你再来的时候,这个瘠薄的滨海平原就要大变了。”一幅碱地变良田的图画展示在我眼前。


第3版()
专栏:

打渔张引黄灌区的渠首引黄闸开始放水
右 渠首引黄闸及第一期土方工程的完工,给灌区内的五星农业社灌溉了一千六百亩农田。图为这个社的社员,正在用黄河水灌小麦。
下 这是已竣工的渠首引黄闸全貌。它长达八十九点六公尺,高九公尺,设有十二个钢闸门,在常年平均枯水位的情况下,引水量为一百二十秒公方。 新华社记者 高文献摄


第3版()
专栏:

五指山上的一朵鲜花
季音
我们离开了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通什,去不远的番茅村访问海南岛第一个黎族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番茅农业生产合作社。
像海南岛的许多村庄一样,番茅村的周围全是一片密密的热带植物,木薯树、槟榔树、木瓜树、椰子树……,以及各种我们叫不出名的树木,像一座绿色的屏风把村庄围在中间。据说,这是为了保护村庄不受台风的袭击。我们穿过树林,走到村口上,合作社的几位同志已经迎出来了。他们把我们带到一间相当大的草房子里。看来这里是合作社的办公室,四壁上挂满了锦旗。番茅合作社不只是因为它是海南岛最早成立的黎族农业社而闻名,同时也以它的优异的生产成绩而闻名,它曾得到过许多次奖励,1955年它又被评为广东省一等模范农业社。这些锦旗,都是他们的荣誉的记录。
番茅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吸引人的是:它是在“合亩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高级社。“合亩制”是一种近似原始公社的生产方式,过去普遍流行在五指山区的黎族人民中间。从“合亩制”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跨越了几个历史阶段。番茅村的黎族弟兄们是怎样完成这个历史的飞跃的呢?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又是怎样?这是大家很感兴趣的问题。就在大草房里,合作社社长王元昌给我们作了一次有趣的谈话。
“在成立合作社以前,我们全村都是实行‘合亩制’的。以家族为单位,大家共同劳动,按人平均分配。一个单位就是一个‘亩’。每个‘亩’有一个‘亩头’,这个‘亩头’都由家族里的长辈来担任。我们村过去有四个‘亩头’,我就是当中的一个。
“1954年12月,我们村的三个‘亩’和一户单干户,直接组成了一个初级农业社,我被大家推选为社长。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就增产35%,打了一个大胜仗。今年1月,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许多邻村的‘亩’都要求加入,就扩大为四十二个‘亩’联合的大社。现在我们的社包括附近的七个村,共有一百五十八户。
“黎族人对参加合作社都很高兴,因为我们本来就有集体生产的习惯。在汉族地区那些因为私有观念而引起的麻烦事,在我们这里不多。但我们也碰到了许多特殊的困难。例如我们黎族人有一种风俗,一个月中约有十天被叫做‘忌日’,逢‘忌日’都不出工,说是下田就会碰到灾祸。我们村里人害怕参加合作社以后‘忌日’也要下地劳动,所以开头都不敢参加。因此,在最初不得不迁就他们的这种迷信思想,‘忌日’不下田。后来合作社里的先进分子,用亲身的事实来消除大家的迷信。我和社员王道才两个人,先在‘忌日’里偷偷地干活,并没有什么‘灾祸’降身;以后我们就公开在一个‘忌日’里下地耕作,大家听说后都赶来看,过后果然平安无事。我们又把“忌日”不下地的损失账算给大家听。大家的思想渐渐通了。现在我们社里逢‘忌日’社员都照常劳动。不过在别的黎族社里,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最初组织合作社的时候,有些‘亩头’也有顾虑,他们怕入社后收入会减少。社里便暂时保留了‘稻公’制度(即在收获的时候,每亩地多分给‘亩头’一把谷)。后来合作社增产很快,大家收入都有增加,‘亩头’安心了,‘稻公’制度就取消了。
“文化低也是一个极大的困难。我们村里找不出一个能记分算账的人。后来政府派了两个干部来帮助,同时建立了业余学校,训练记工员。正巧这时候有解放军里的三个黎族人复员回来了,他们在部队里学了一些文化,便担任了社里的记工员。”
社长王元昌最后说:“上面说的这些困难,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们合作社的重要工作是改革农业技术,保证增产粮食。这是又一件大事情,我带你们去看一看,你们就会明白的。”
我们离开了合作社的办公室,去参观社里的庄稼,看他们正在进行的农业技术改革工作。
我们沿着田垅走去,两旁都是沉甸甸的垂着头等待收割的好稻子,在夕阳里金光闪闪。一群群头戴尖顶斗笠、脖上套着项圈的黎族妇女,不熟练地挥舞着镰刀在收割,田间传出了一阵阵清脆的笑声。在田边上,合作社的一位同志告诉我,她们都是才学会用镰刀的新手。过去这一带黎族割稻都不用镰刀,而是用手捻稻,九个人一天只能捻一亩。现在改用镰刀,虽然还不熟练,一天割一亩稻子只要三个人就够了。他说:这一带黎族人民中保留着不少类似用手捻稻的落后生产习惯,现在正在逐步地改变。例如,过去他们耕田都不用犁,而是采取“用牛踏田”的办法,把一大群牛拉到田里,把泥踩烂,然后插秧耕种。现在他们已经全部用犁,实行三耕三耙。过去稻田里青草和稻子一齐长,现在已经开始用中耕器除草,一季稻要除草两三次。他们还用黄泥水选种,用666粉杀虫。过去种地没有什么水利灌溉,也不施肥。今年种早稻的时候,他们第一次学会了用人粪肥田。社里还开掘了第一条灌溉水道,它可以灌溉一千多亩地。
合作化加上农业技术改革,仿佛使土地恢复了青春。过去,这里一亩地常常只能收到百来斤谷物;成立合作社以后的第一季早稻,每亩就收了一百九十一斤;今年的早稻每亩收到了二百八十三斤,实足增加了一倍。
“这一季晚稻还要好,”王元昌展望着眼前一片金黄地弯倒着的稻子,眼睛里亮着愉快的光采,他说,“我看这稻子一亩打四百斤没问题。”
我们在村边合作社的一座谷仓前停了下来。这是一座小小的草房,屋子里竖着几排竹架子,架子上挂着一串串黄色的谷穗,地上撒满了掉下来的谷子。
这一带黎族人民大都没有粮食仓库,他们把稻子捻下来后,就一串串地挂在门口一个高高的竹架子上,要吃的时候就随时去取。我们在来通什的路上,曾经看到好几处这种“露天粮食”,它不用提防有人来偷窃(黎族人是不偷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但却有鸟雀来吃。因此,架上的粮食常常是人吃一半,鸟吃一半;再加风雨的吹打,粮食的浪费很大。现在,番茅合作社的谷仓已搬到屋子里面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惜这个做法还没有在黎族农民中普遍推行。
我们在这个小小的黎族村庄里走了一转,还去看了几户社员的家庭。黎族人民的生活显然还是很简陋的,房子都异常矮小,没有窗户。他们甚至还没有固定的炉灶,只用几块砖临时支起来烧饭。落后和贫困还没有完全离开他们。但合作社的同志说:番茅村人民今天的生活,比过去不知道已经好了多少倍了。解放前,番茅村黎族人民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经常受饥寒的威胁。解放以后,尤其是组织合作社以后,收入普遍增加,生活大大好转了。过去村上没有一顶帐子,现在大都有了蚊帐(在五指山区,四季都有疟蚊,帐子是最重要的生活用品)。过去许多人没有衣服穿,终年赤身露体,现在每人都有了衣服。过去烧饭用瓦盆,现在家家都有了铁锅。过去没有或很少被子盖,现在家家都买了新被。过去提水用瓦罐,现在有二十五户已经用水桶了。过去从来没有过买菜吃的事情,现在常常三三两两的跑到通什,去买咸鱼、青菜吃。村子里现在有四个黎族孩子在通什上学,这是村子里第一批出现的学生。……合作社的同志用骄傲、激奋的口吻,如数家珍似地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他们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并且不断地指点给我们看,哪些是新修的房子,哪些又是刚买的农具。
太阳已经消失在五指山的丛林后边。我们因为还要赶回通什去,便在村边和这群热情的黎族兄弟们告别。走出村不久,天全黑了。远望通什市,这座五指山上的新城市已经亮起了电灯,一片白色的灯光照耀着五指山的夜空。(附图片)
番茅农业社的黎族农妇在田里收割稻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