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新企业源源投入生产,旧厂矿面貌一新
鞍钢提前完成五年计划
四年中总产值提高二点三倍,总成本降低一亿三千多万元
新华社鞍山14日电 新华社记者徐放报道:鞍山钢铁公司提前一年零一个月达到了1957年的生产总值水平。商品总成本和主要产品中的生铁、钢材的产量,也都提前达到了1957年的水平。此外还有锰矿石、铸铁管、铁合金等六种产品产量达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指标。
从去年12月初到今年11月底,鞍钢生产的总产值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提高了二点三倍,钢材产量提高了一点八倍,生铁产量提高了二点三倍多。在近四年中,鞍山钢铁公司采纳了职工们提出的三万七千多件合理化建议,创造了将近四千万元的财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在迅速提高,今年11月份鞍钢每一个工人平均能创造二千四百四十多元的价值,比1952年11月增加了一千四百五十多元。
鞍钢在苏联政府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设了许多新的厂矿。从1953年到现在,已经有五座新的自动化高炉、八座新型的炼焦炉和十几座新建、改建的平炉投入了生产。新建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第二薄板厂的生产能力都超过了原来的设计标准。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近四年中,鞍钢的职工用高度的热情和智慧日新月异地改变着许多旧厂的生产面貌。解决了初轧厂大马达长期以来存在的发热等问题,并且改造了连轧机,从而大大提高了初轧机的生产能力,使今年11月份全厂每小时轧钢的数量比1952年平均提高了89%。过去劳动条件很坏的小型轧钢厂、装钢、推钢、压延、卷线等工序,现在大多已经改成机械化自动化。在鞍钢许多厂矿的现场上,可以看到过去那些笨重的人力劳动已经由机器代替了。
鞍钢的职工们学习了许多苏联新技术,也互相交流了不少先进经验。炼铁厂使用了高碱度的烧结矿,推行了蒸气鼓风和高风温操作等新技术以后,高炉利用系数今年1月到11月平均达到零点七三五,同1952年的零点八七三比较,生产能力提高了22%。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量也从1952年的八百九十七公斤减少到七百六十公斤。炼钢厂自从把七座平炉改为铬镁砖炉顶以后,更有效地推广了快速炼钢的先进经验。第一炼钢厂今年1月到11月份平均每平方公尺炉底面积所生产的钢锭量已经从1952年的五点七八吨,增加到七点一七吨。
新华社鞍山14日电 鞍山钢铁公司到11月底为止,已经提前一年零一个月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降低商品总成本的任务,共计为国家节约了一亿三千六百七十多万元。
鞍钢商品总成本的降低,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对地降低了固定费用和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定额的结果。在1952年鞍钢平均需要五个工人所创造的价值,现在只要两个工人就能够完成了。在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定额方面,1952年每炼一吨钢铁需要八百八十三公斤焦炭,而今年11月只要七百二十九公斤;每炼一吨钢所消耗的钢铁原料,也比1952年减少了三十公斤以上。钢铁工人们还开展了节约运动。今年到11月底为止,全公司降低的成本总额比去年实际降低成本额增加了将近一倍。
目前,鞍钢许多厂矿还在进一步制定节约措施计划。化工总厂原定第四季度比计划降低成本六十多万元,厂长、党委书记组织职工讨论,提出了五十二项节约措施,到12月初,降低成本的指标增加到了一百六十万元。炼铁厂原来认为今年的成本将超支八十万元,可是经过职工讨论之后,不但可以不超支,而且可以比计划降低。


第2版()
专栏:

川西水泥厂动工
本报讯 我国最大水泥厂之一的川西水泥厂已在剑门山麓宝成铁路马角坝车站附近施工。
川西水泥厂的规模与新建的大同水泥厂相等,计划在1959年建成,投入生产后,年产量将比目前四川最大的重庆水泥厂大两倍多。这个厂的厂区紧靠宝成铁路,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都很方便。 (刘忠兴)


第2版()
专栏:

兴建兰铜铁路
本报讯 一条从浙赣铁路金兰支线上通往新安江水电站的兰(溪)铜(馆)铁路,最近已正式动工兴建。
这条铁路全长近六十公里,预计在1957年9月份基本完工。
(江吉明)


第2版()
专栏:

对工程负责到底
化工部第八机械安装公司重视收尾工程
新华社吉林14日电 化学工业部第八机械安装公司坚持对国家建设工程负责到底的原则,发动职工群众做好了吉林肥料厂的收尾工程。
这个公司在今年5月到10月间,给吉林肥料厂安装了大量设备和管道。但是后来发现,在已经安装的一些设备上拖了很多“尾巴”,影响了交工试车。例如有的设备上缺螺丝,有的少电源,有的没有刷油、防腐。
根据以上情况,11月初当设备安装工作进入收尾阶段的时候,这个公司召开了党代会,决定发动群众做好完工收尾工作,保证设备尽早交工。会后,党、政、工、团分别召开会议,批判了当时部分职工认为工程零零碎碎,不愿意干,急于转到新工程上去施工等错误思想,并且反复地说明对国家建设应该负责到底,和提前建成这个肥料厂支援发展农业生产的意义。
公司行政方面也根据党代会精神,纠正片面地强调完成工作量的做法,规定以完成工程项目作为计算工程进度的主要指标。部分职工的工资计算方法也由计件改为计时,保证他们在这一阶段能得到合理的报酬。
公司党、政领导方面的这些工作,动员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工地、工程队、工段和小组相互之间的竞赛很快地开展起来了。竞赛中,领导干部又深入工地,把在群众中发现的许多好的施工方法,及时加以推广。如有些工地气焊工的乙炔气发生罐结冻,工会干部发现有一个气焊工小组创造出一套保暖方法,立即组织全公司气焊工去学习。有些长期没有解决的施工技术问题,在广泛发动群众之后得到了解决。现在,收尾工程已经完成了大小一千七百处,很多设备很快就要试车了。


第2版()
专栏:勘探喜讯

湖南发现大磷矿
本报讯 湖南沅陵县南部发现巨大磷矿。分布面积长达二十点五公里,矿层厚度一般为七至八公尺,最厚的有十点六公尺。矿藏储量据初步估计有一亿吨左右,可供一座年产四十万吨的磷肥厂用一百多年。目前地质普查队正在跟踪追索中。
此外,在古丈、大庸、永顺等地也发现了类似的磷矿。(协成)


第2版()
专栏:勘探喜讯

开滦发现新煤层
据新华社讯 开滦煤矿唐家庄矿还蕴藏着丰富的可采煤层。只就最近新开辟的一个采煤区的可采煤层计算,就能够使这个矿现有矿井的开采寿命延长二十多年。
唐家庄矿过去受到帝国主义的掠夺,井下的已知煤层大部分被采光,剩下来的多是些被丢弃的薄煤层和煤柱。从1953年起,这个矿开始找煤,经过三年多的勘探,发现在矿井东翼十六平方公里的盆地内,还有大量的可采煤层,煤的质量也很好,大部分可作炼焦用的配煤。于是在这里开辟了一个新采区。


第2版()
专栏:勘探喜讯

内蒙古发现泥炭
据新华社讯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厅地质局的一个综合勘探队,今年在自治区西部发现大量泥炭资源。许多地方在地面一公尺以下就是大面积的泥炭矿床。今年已经探明的泥炭储量在七百万吨以上。
泥炭是制造泥炭肥料的重要原料。


第2版()
专栏:勘探喜讯

酒泉发现新油迹
据新华社讯 玉门矿务局钻井人员最近在酒泉盆地的一口探井中发现了油迹。这个探区是新开辟的,它有两个含油希望很大的潜伏构造,其中一个叫青南构造。新的油迹就是在这里的一口探井中发现的。


第2版()
专栏:

中共北京市委召开工业干部会议
讨论增产节约和政治工作问题
本报讯 中共北京市委在本月10日到12日召开国营工业企业党员干部会议,着重讨论了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和政治工作等问题。
到会的企业党委书记和厂长、经理一致认为,当前建设资金和原材料供应虽然紧张,但是生产潜力很大,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铺张浪费、讲排场的现象严重;某些企业领导干部还有程度不同的只管完成任务,不顾成本的思想。据不完全的统计,仅在九个机器厂中,本年1至9月份废品损失就达一百零六万元。有的工厂为了买材料,花了几百元钱,跑遍全国各大城市,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后绝大部分材料还是在北京和天津买到的。各个企业的机构也很臃肿,人多手杂,办起事来相互牵扯,解决问题拖拉迟缓。有一个工厂有三十八个科室,在厂子里安装两盏路灯,要经过供给、动力、会计等几个科,还要先设计后审批才能施工,经过一个来月,才把这两盏路灯安装起来。
针对这种情况,到会的同志认为在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之前,必须首先排除思想障碍,进行艰苦朴素,勤俭办企业的教育;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必须特别注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精简机构。
会议认为党组织应该抓紧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关心职工的生活。自从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后,北京市广大职工学习文化的劲头很大,但是放松了政治学习,出现了不问政治的倾向。经过讨论,大家肯定职工爱学技术和文化,是好现象,应当提倡,但是根据各厂的实际情况,今后应适当减少文化学习时间,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对有些职工目前存在着的重视福利轻视生产的倾向,应当一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向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了解克勤克俭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长远方针。


第2版()
专栏:

关于“企业的自治权”
 孔桑
自从刘少奇同志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提出要给企业以“适当的自治权利”以后,要求“自治权”的呼声就多了起来。人民日报在这一时期中就接到不少读者的来信来稿,提出现行的经济管理制度中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妨碍了企业的主动性和机动性。有的读者并且批评报纸过去在宣传上有片面性,对许多缺点,往往只指责企业,而不是同时也指出领导机关和领导制度中的毛病。例如,只批评下面年终突击花钱,而不考虑年终结余一律上缴的制度是否也有不尽合理之处;只批评企业打埋伏,留小仓库,宽打窄用,而忽视了有关的主管部门常常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给企业供应材料;只批评企业生产不均衡,却没有指出上级下达计划过迟和变动太多;只批评某些企业不重视新产品试制工作,却不了解上级规定的制度中,没有新产品试制费用,试制了新产品就影响老产品成本的降低。
应当说,读者的这些意见都是有根据的,一些经济管理制度也是值得研究和改进的。但是,在有一些来信当中,也流露了不怎么健康的情绪。好像既然领导机关有这些缺点,下面不按制度办事就是“理所当然”。怪我年终突击花钱,谁叫你规定结余一定要上缴?怪我多存了材料,谁叫你不保证供应?换句话说,上面既然有些事情管得太多太死,企业就无妨自行“自治”起来。
这种情绪和做法也是不正确的。毫无疑问,国家经济管理制度中的缺点应当认真地加以改进。但是,这决不等于说可以不要制度,或者凡是我认为不合理的制度就可以不执行。应当牢牢记住,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管理,这是我们国家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给企业适当的自治权利,是在这个大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为了鼓励企业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国家的经济计划。适当的分散决不能损害必要的集中,偏废任何一方面,都只能对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赶快提取水泥
四川地区的水泥,今年以来一直是供不应求的。但是重庆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却大量积压,经常库满停车,严重地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由于库满,8月份水泥磨停车一百三十四小时,减产水泥三千一百二十一吨;9月份水泥磨停车一百零三小时,减产水泥一千三百零七吨。由于仓库积压的水泥过多,栈房和包装机房堆积的水泥也大大超过正常规定的数量。正常规定只许堆高十八袋,实际堆积达三十袋,甚至有时堆到四十二袋。由于堆积过高,造成10月31日包装水泥垛倒塌,砸死工人两名的惨痛事故。此外,由于库满,还被迫变更检修时间,改变产品品种,打乱作业计划,给生产管理上造成人为困难,影响了工人的生产热情。
为什么会造成产品积压呢?主要是有些用户看见水泥供应紧张,在提出订货计划时虚报急用,夸大数量。结果不能及时提货,把工厂当仓库积压满了。其次是运输紧张,也影响到水泥的出厂。
要求有关部门,特别是用户重视解决这个问题。 刘凤鸣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快给我们兽骨
骨胶是用来粘合的工业原料。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天津华北骨胶厂生产的骨胶,行销于国内火柴、木器制造、浆染、制墨、铅笔、乐器、砂纸等工业部门,在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好评。可是目前华北骨胶厂的生产却遇到很大的困难:缺乏兽骨原料。
本来1955年5月全国杂骨采购会议已经划定了采购杂骨的地区范围,明确了杂骨采购由全国合作总社统一掌握,由各地合作社担负收购、供应任务。因此,杂骨供应情况在1955年基本上是稳定的。可是今年以来,许多地方为了解决农业生产的肥料问题,纷纷建立小型骨粉厂,超越地区采购兽骨,用兽骨直接制造骨粉。这就影响了我厂原料不够用,停工减产,而且也浪费了兽骨中大量的胶质。每吨兽骨能制胶零点一五吨,用兽骨直接制造骨粉,这些胶就都浪费了。
反之,兽骨在提胶之后的副产品脱胶骨粉,含磷价值和同等数量兽骨直接产制的骨粉相当,并不影响农肥。我希望各地不要盲目建设浪费兽骨的小型骨粉厂,并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召开会议,确定杂骨供应地区和负责供应的机关。
天津市华北骨胶厂 冯志泉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不要揩地方工业的油
地方国营哈尔滨小五金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白合页和木螺丝。这些产品一部分供应国内基本建设单位,一部分出口。今年由于原材料供应紧张,厂里只好各处去收集边材废料来利用。
今年9月间,我们找到第一机械工业部供应局,请他们协助解决。供应局答应给解决,但是必须以货易货,要求小五金厂拿废杂钢换他们的钢板边,而且要以两吨半杂钢换一吨钢板边的比例来进行交换;废杂钢还得由他们检验合格才行。为了尽量满足国内国外对白合页和木螺丝的需要,小五金厂只好同意,可是同负责办理交换事宜的沈阳办事处联系,他们又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一百吨废杂钢换三十吨废钢边,价格是每吨钢板边四百四十元,每吨废杂钢为一百元。
我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是很不对的。同是废钢,一样上缴再炼,为什么价格这样悬殊?国营工业有责任帮助地方工业,支持地方工业利用废料进行生产,第一机械工业部为什么要揩地方工业的油呢?
宁景元


第2版()
专栏:

这里的每一步
本报记者 顾雷
曾有不少人,问我对柴达木盆地的印象,我回答得非常简单:生活很艰苦,也并不很艰苦。
进盆地以前,我听到的盆地生活是:喝不上水、住不上帐篷、饭是饥一顿饱一顿。我便买了许多干粮、罐头,在行装上作了露营的准备,外买一个军用水壶,背上水以防万一。到了盆地,非常后悔:挨了累不说,还被别人笑话了一阵,说我这种周到的准备不是时候,还说要是在1955年带这些东西还太少呢!
从此,我就在盆地中寻找人们1955年生活的痕迹。我曾行车千里横贯盆地,在它的边缘活动不少时日,翻过高山大岭、踏过望不到尽头的盐碱地带和戈壁;地质人员带着我爬过无数个陡梁,走进许多个彩色的储油构造,在戈壁上住过宿。我走着地质人员走过的路——一条只有地质人员走过的路。在这条路上,我看见被干旱折磨死的骆驼的骸骨、飞鸟的尸体,旁边有地质人员走过时留下的露营的灰烬;在这条路上,常常是日行千里,看不见村庄和人烟,也看不到一片水、一堆青草;在这条路上,不时遇到一堆杂乱的脚印,离开小路,向远方走去,不知道他们曾走到什么地方!我沿途走进过许多白色的帐篷,听着青年人述说过去艰难的生活。这时候,每每使我想到盆地工作的每一步,地质人员经受大自然考验的每一步,这是艰苦的一步啊!
1955年,柴达木的秘密开始被揭破了!在这三百六十多天中,地质人员的足迹,遍及盆地的主要角落,找到了上百个面积大、圈闭良好的储油构造,也找到了许多种其他矿藏。
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柴达木盆地,十分像一个不知天高地厚而生性傲慢的少女,对走进她身旁的每个人,都是冷酷无情的。当时,找不到任何资料可以证实以前曾有人深入盆地。属于这方面的传说是有的,大都是说试图穿过盆地的牧民,如何在中途饥渴而死,幸存者不得不丢下牲畜和财产走回头路,把恐怖带给死者的家属同邻人。大凡一种传说,经过几个人的嘴以后,总不会像原来那样朴实了,于是大家对柴达木的印象是:风刮石头跑,只有沙子没有草;熊成帮、狼成群,大蚊子能吃人;没有水,没有柴,渴死饿死无人埋!更有趣的,说有一种瞎熊,眼皮特别长,像门帘那样,它赶人的时候,跑一段路,掀起眼皮看看,再追。自然,这些传说有大部分被夸大了,但是,其中毕竟还有三分真实。
地质部六三二队工会主席刘占和,向我讲过开始进盆地的情形。他说:“我们是坐着车闯进来的,由寸步难行,到畅行无阻。”盆地原来没有路,想工作,必须探路。刘占和同其他几个人,走在全队的前面,任务是探清盆地南缘的道路,起点是噶尔穆,终点是芒崖。两个嘎斯车,一大一小,车上拉着汽油、粮食、干菜、水、柴;带的全部武器是:自卫用的枪、识别方向的罗盘、完成任务的决心。汽车翻沙梁、越碱滩、涉泥沼,车走到那里,那里就算有了路。
一天,走至中灶火,过翻浆地时,大车陷下去了,四个车轮直纺棉花。四月的柴达木还是冰冻的日子,早晨和晚上车子下边是冰,中午车下是水。大家跳下车,动手挖泥。挖一点,汽车往下沉一点。车上带的甜水快用完了,便吃咸水,吃下去就拉稀,周身都没有力量。于是大家四出打茅草,往车下垫。累了,睡在车旁泥地上。从4月5日到7日,整整三天三夜,尽管每个同志很苦,却没有人气馁,夜间休息的时候,还兴致勃勃地讲各种故事:“这算什么苦?当年红军,过雪山草地,一步留下一个血印哪!”
第四天,车爬出了泥坑,继续向前走,整个一天,才走了五十公里。好容易到了那棱格勒河,车又被流沙困住了。这条河宽二十公里,中间全是流沙,风起处,细沙像波浪一样滚滚地流动。汽车在河中间,像被削去四肢的老牛,喘气虽粗,却难迈动一步。这天,风特别大,沙子被扬起,在空中起舞,天空弥漫着黄色的浓雾,十步外不见人;人不敢抬头,伸出手,能接住一把土。闯吧!走了一天,走了十公里,大伙躺在车底下睡了一夜,因为没法生火,每人吃了几块冰解渴。两天两夜,才通过了这条没有水的河。
就这样,他们夜以继日,十天走了七百公里,到了茫崖。沿途,他们用红柳枝给后来人做了记号。在一段路上,他们碰见不少被蒸干了的死骆驼和人的尸首,这大概是过去的商旅在这里亡命的。大家跳下车,把人的尸体掩埋了,用骆驼的骨头做路标,继续前行。
这一年,盆地里到处散布着六三二队和青海石油勘探局的人。有的乘车,有的骑骆驼,一面探路、一面进行普查工作。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每一个队所遇到的困难,都不比刘占和他们遇到的少。他们经常是三个或两个人,带上锤子、罗盘、水壶、干粮、标杆,到从没人走过的地方去。路上常想起对盆地的传说,内心的恐惧还是有的,于是大声地歌唱,用自己的声音鼓励自己往前走。中午,天气特别炎热,许多人把棉袄穿上,照他们的经验,穿空心棉袄有两大好处:一是里边空荡荡的,风容易进去,比穿单衣风凉;一是不容易晒透,免得把人蒸得透不过气来。有时,出外普查的人,迷失了方向,不得不躺在露天地上当“团长”;而回到家里的人,便在山头上或高地上燃起大火,招引迷失方向的伙伴们归来,有时一直等到天亮,又拖着疲劳的身子工作去了!在日常生活中,烧柴要亲手去打,骆驼拉的屎,舍不得丢掉,捡起来作燃料。说到菜,就是木耳、黄花菜、海带、粉条、腊肉。因为水供应不足,不洗脸、不洗脚已习以为常。每个人的脸变得黝黑了,身上已经很脏了,仍然是每天怀着愉快的情绪,去寻找任何一种矿藏的痕迹。在这许许多多困难中,人们常常说到水。一个地质人员告诉我:“当人渴得满嘴冒火,烧裂嘴唇,四肢无力的时候,觉得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水,而不是别的。”这并不是盆地没有水,而是刚进盆地没有找到甜水,有时虽然找到了,因为路途远、道路不好、车辆太少,运不上吃的。当时,水威胁着每一个地质人员。
六三二队一分队的三十多个人,接受了从红柳泉到冷湖的普查任务。要到冷湖,必得通过三百多公里的一段戈壁,中间没有水,也没有草。他们很高兴,每个人都相信“地上没有草,下面定有宝,没有水,准有油。”他们带上汽车、电台和所有生活用品出发了!开始,全队吃的水,都是从芒崖拉的,离工作起点二百多公里,愈往前走距离愈远。红柳泉也有水,却是苦的,吃过以后,每天要拉六、七次稀。出发的头几天,吃的芒崖水,因为供应不上,大家决定吃红柳泉的水,虽说拉稀,肚子可不难受,只是饿得快。为节省水,分队立了个制度:普查队员,每天出发只准带水一壶,不够的不添,剩下的交回;每人每天发一茶缸水,作刷牙、洗脸之用,不准洗脚;刷锅洗碗的水不能泼掉,给骆驼喝,或澄清了第二天再用。过了六、七天,发觉用水太多,索性把洗脸、刷牙的水减少半缸。这时,不知为什么,去拉水的车总是不回来了,三十多个人,只有两筒水,仅够吃两天了,全队的人都很紧张,水车不来怎么办呢!
支部书记郭贵学和队长巩志超商量。两个人都着急,耽心水车坏在路上,根本拉不来水,如何保证三十多个人的生命安全呢!全队正处在大戈壁的中间,向前或者退后,都要走一两百公里才有水。但是,也不能停在这里不动呀。讨论来、讨论去,决定断水前还要继续工作,往前走,好在还可以支持两天,说不定水车能赶上来,实在不行的时候,再向冷湖突。巩志超还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说只要有水给司机喝,其他人躺在车上不动,三、四天不喝水没有大问题。可是,如果在突围的时候,中途车子坏了又怎么办呢?两个人都想到一条办法:给大队部发电报,派车来急救,大家躺在地上等着。接着,召开了全体人员大会,说明了当前的严重情况,号召每一个人要沉着,不要单独向外跑,那是最危险的行动;并且一再说明:“领导上已想了许多办法,保证大家不会有危险。”还让大家讨论,看还有什么良策。讨论了一阵,仍然不外乎上面几个办法。散会以后,党支部召集党员、团员开会,要求每个党员、团员在这最困难的时刻镇静、坚定,要愉快地去动员大家活跃起来,不要为这件事惊慌。这天晚上,很多人不能早早入睡。歌声不时地从帐篷里传出,这歌声虽使人听得出并非是无忧无虑的,却没有惶恐的气氛。
水将要全部用完的这天,队员们照常出发工作,去寻找石油。这天,大家觉得太阳特别灼热,每个人也特别需要水了!一望无边的沙地,干旱得令人头晕。在很远很远的地平线上,地面反射出的光穿过大气,看去白茫茫一片,像是海洋,又像是微动的湖水。但是,这只是一种错觉,是使人失望的幻影。太阳,比往日落得快了,她是应该高高挂在一个地方不动,等着水车到来再去休息的,然而,太阳飞快地栽进大地,夜来临了!这时,摆在全队面前只有半桶水,这是全队的希望所在,也是恐怖的所在。这半桶水吃不吃呢?大家一致决议晚上不吃饭了,留下来带着突围,以备去挽救那个同志的生命,保证司机同志不会晕倒在方向盘上。队的领导人通知大家准备行装。许多人的心情更紧张了!明天,在路上等着他们的是什么呢?死亡?还是生存?这群年青人,现在还耽心一件事,那就是没有完成任务。离开这里是痛心的。
这时,希望还是有的。这两天往前走的时候,曾在路上丢下一些汽油筒和木牌子,上面写了许多字,大意是说:“老张同志,水没有了,务必星夜赶上我们。”或许拉水的老张看到了,说不定连夜赶到。是个令人难以安静的夜晚啊!深夜临近了,远处传来一声隐隐约约的喇叭声。希望把大家带出帐篷。遥远的地方、黑幕的边缘,有两盏灯闪着光,一步步逼近了,是老张开着水车到了!他说:“我看到牌子上的字了。”
我进盆地的时候,比那些经受艰苦生活的人迟了一年,没有亲眼看到他们经历的困难的每一步。在访问的日子里,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着,到处可以吃到热的饭,尝到不少新鲜蔬菜的味道,喝过大柴旦、冷湖、芒崖的好水,住过活动房屋和新建的土木房子。到处,已没有人再为这些生活问题发愁了。柴达木盆地的生活翻了个身。每当我向这里的人询问过去生活的时候,他们总是那样从容、高兴地述说过去,似乎许多困难都是微不足道的。这些人中,有身经百战的部队指挥员同战士,有在朝鲜战场上开车与敌机周旋过的司机、有抗日战争时候的游击队员。他们说:“要说艰苦,是不能同过去比的,你就知道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了!何况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变了呢!”而年青的地质工作者说得更有趣:“因为我们有寻找宝藏的志趣和理想。你想,如果我们总蹲在东西长安街的沥青路上,只坐在昆明湖的游船里,石油从那里来呢!地质工作者嘛,就是要在艰苦的生活中找出宝藏。”句句话充满着刚毅和勇敢。其实,这些话他们在刚进盆地的时候早就说过了,他们曾向全国人民说:“今天,我们住的是帐篷,明天会有排列整齐的房屋出现;崎岖不平的小道,会变成条条沥青马路;闲荡着的尕斯库勒湖,会变成游泳池;攀登困难、积雪常年不化的昆仑山,会变成代替人造冰的工厂。我们——年青的地质工作者,就要在这没有人烟的地方竖立起油塔,就是要在荒凉的盆地里建立美好的家园。”于是用“是那昆仑山的风吹动着我们的红旗”的歌声,鼓舞着自己前进了!当我在马海、冷湖、芒崖地区看到高耸的钻塔的时候,我重新想到了他们的话和他们的歌,面对盆地的一切景象,我想:地质工作者们在步步走向胜利,柴达木盆地被征服了!


第2版()
专栏:

找到一个大锰矿
东北地质局一○一勘探队在辽宁省朝阳县境内找到一个巨大的锰矿。锰是冶金的重要配料,这个矿开采以后,可以满足鞍钢炼钢、炼铁需要。
刘宝成摄(新华社稿)
下图:矿石露苗处,队员们把地形测绘下来。
右图:矿区的钻塔不断地向新地区扩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