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上海的“豪客”
华君
两三个月前,上海这个市场,发生“脱销”和“排队”的严重情况。商店里样样会脱销,消费者到处要排队,早晨买点家常菜,也得深夜三四点钟就去排队,稍迟一步就会什么也买不到。于是,居民的小组会上,报纸的读者栏里,充满着一片抱怨之声,这种呼声一直叫到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里。商业部门的干部最初是想以“有啥买啥”、“有啥吃啥”的口号来堵住人们的嘴,后来看看不行,于是开始考虑一些改变市场管理的办法;可是又因为执行机构畏首畏尾,不敢放手,一时解决不了问题。直到最近,由于认真地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限制,采取了部分商品的商贩“自由采购”和生产单位“自产自销”之类的办法之后,果然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人人看得见的就是买菜已经无需天不亮就去排队,菜场上的花色品种也增加了不少。由此可见,上海固然是市场大、人口多、情况复杂,但也决不是除了提倡“有啥买啥”、“有啥吃啥”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只要真正肯动动脑筋,改变一些死制度,采用一些活办法,解决问题的门道还是很多的。
就在这期间,上海的市场上又发生了另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不断地出现许多被记者们称作“豪客”的人们。这些人常常带着大量现款到各种商店里去,一买就买空半壁橱窗,弄得有些较小的门市部几乎开不了门。据报纸记者的调查,这些“豪客”既不是企图屯积居奇的私商私贩,也不是打算积蓄“生活资料”的资产阶级,——有些人纵有雄图秘计,今天也已失去了公然活动的地盘——而都是凭证确凿的各地国营商业机构的采购员。自然,这些人是很不得上海人的好感的,因为他们抢购得太多,造成了某些门市部的严重的脱销情况。
但是,我想,恐怕也不能简单地埋怨这些人。他们显然都是领导部门所派遣,而不是由于“自由主义”、“自作主张”而随心所欲地跑到上海来抢购的;以他们本人的心境讲,倒还都是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好心的。他们大约也知道跑到各门市部去争购抢买,既费时费力,又不受人欢迎,比走正规的批发路径费事得多,而且货价也比批发的贵,再加上运费,到了当地,卖价必然大大地超过上海。可是,他们明知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仍然不能不千方百计,东奔西走,竞向各门市部抢购,那就一定有其说不出的苦衷在。依我推测,如果不是批发部门碍于计划或是碍于制度,根本不考虑他们的要求(量和质的要求),就是他们的领导机构不了解上海的情况,主观地、盲目地交给他们过重的“任务”,强迫他们去完成。假如事实确是如此,那末,舆论只是指摘他们,而不去追索更根本的原因;商业主管方面也只怪他们不该争购抢买,而不去研究解决的措施,这恐怕就有如马谡失守街亭而只斩几名小卒一样的不合情理了! 1956年10月


第8版()
专栏:

一个教员的手记
林夜
我想,老李大概已经看出来了,因为他频频地注视我。每天下课我们一道回家,总是说说笑笑,而今天,我实在笑不起来。刚才上课的情形怎么也不能忘掉。我许久没有这样气愤了,心想教书真没有意思……
“老林,怎么回事?”老李大概忍不住了。
“咳!怎么说呢?真没见过这样的学生,让领导调我做职员吧!”我的一肚子的气再也按捺不住。
“啊,何至于如此严重?”
“教师起早睡晚,甚至星期日都不能休息,备课、改本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你讲课,他不听。刚才就是,我在上边讲课,两三个学生在下边玩。说他们几句,还满不在乎!明明是跟我捣蛋!”
“所以咱们得教育——”
“算了!别讲大道理了,这是事实,我受不了!”
我一下子把老李的话堵了回去,他不响了。我们默默地走着,夜色已渐朦胧。
到了家。一进门,孩子就跑过来,手里摇着一个什么东西,用他那咬不清的字音喊:“爸爸,信!”
接过来一看,是从玉门寄来的。谁呢,我在玉门没有朋友啊?拆开看,开头的称呼是“老师”,急忙翻看下面的署名,我眼前浮现出一个聪明的胖胖的还没有失去天真的圆脸。我想起他是上届的初中毕业生,到玉门去工作了。信上先描述了祖国西北的建设,他自己的工作,谈到他在工作中曾受到领导的表扬,也碰到过困难。信中的最后一段,突然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说:
“老师,每当我完成一件工作,受到领导或同志们的称赞的时候,每当我在工作中碰到困难的时候,不由得就想起了母校,想起了您和其他的老师。我,一个初中毕业生,能做些什么呢?在祖国建设的道路上,我好像是个婴儿。是母校,是老师们教给我迈出了第一步。母校的荣誉,老师们的辛勤劳动,都鞭策着我,使我不会因为一点点的成就而骄傲,也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
“您还记得吧?有一次在上您的课时,我没有好好听讲,手里玩着圆规。您大概看出来了,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唉,我连问题都没有听见。您批评了我,而我当时的态度还很不好。您生气了,我到现在还记得您的脸色。下课后,我就后悔了,我感到惭愧,知道我错了。但是,我没有勇气走进您的办公室,向您承认错误。我想,用具体行动来表示我的悔过吧!以后,我也真的每堂都注意听讲了。这些我一直梗在心里。今天,我决定还是向您说说,我不想向您说什么感谢,因为老师给我们的东西,实在不是一声感谢所能表示得了的!……”
我反复把这一段看了好几遍,泪水充满眼眶,一丝温暖从心的深处冲上来,片刻布满了全身。
母亲端来了热好的饭菜。我一时竟忘记了举筷子。
第二天早晨,下了第一节课,我碰见老李,他向我一笑。我不知道他是随便一笑,还是别有含意,但我觉得好像是挨了个耳光,脸上热辣辣的。我急忙拉住他说:
“老李,昨天我说的话太片面。我只看到一部分事实,还有一部分我没看见,那也是事实!”
老李像听懂了又像没听懂地笑了笑。(附图片)
每天下课我们一道回家,总是说说笑笑,而今天,我实在笑不起来。
苗地 插图


第8版()
专栏:

是游击作风吗
小刘正在从印过了的腊纸上刮油墨,张股长问:“刮它作什么?”
小刘说:“这样每盒油墨就可以多印两千到三千份印刷品。” 
张股长摇摇头说:“现在还何必这样小手小脚的游击作风呢?”
节约是我们应该保持的优良传统,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才会加以嘲笑。 何中奇


第8版()
专栏:

访埃诗抄
马寒冰
尼罗河畔
我爱尼罗河的白天,
阳光照耀着黄色的船帆,
我曾在河畔上度过了凉爽的夜晚,
开罗的灯火透过华丽的窗帘。
沿着整洁的河边大道,
我夸进了朋友们的门槛,
西楼上的宴会还没有结束,
东楼里有人在拨弄着琴弦。
是谁在唱着“埃及——我的母亲”,
歌声随着白云飘向遥远的山巅,
打开了西楼的窗户,
尼罗河水潺潺地流过我的眼前。
埃及解放省长胡赛因的话语
埃及共和国政府曾经在距离开罗二百多公里的戈壁沙滩上,开渠引水,修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农场。为着加强这个开垦工作,埃及政府特把这个地方划为解放省。今年四月间,我们访问过这个新的行省。该省省长胡赛因中校,曾对我们说过下列的话语,我仅仅把他的话语连串在一起,没有加以更多的修饰——作者。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
到处有着虎狼和野羊,
如果你单独来到这里,
不要希望能够返回家乡。
不能让祖国的土地永远荒废,
那怕是沙子地里也要插上苗秧;
不能让我们的人民永远贫困,
孩子们要穿上华丽的衣裳。
“这里没有殖民主义者的资本,
用不着殖民民主者的‘专家’来帮忙,
就凭着我们两只粗糙的手掌,
也要把千里沙滩变成农场。
我们的话说到做到,
如今田连阡陌麦芽香。
人们的劳动没有白费掉,
黄色的土地闪耀着幸福的金光。”
埃及士兵的声音
在埃及,我认识了一位叫阿尔都拉·赛义德的青年作曲家,他热爱着自己的民族和祖国,写过好多歌颂祖国的歌曲。在他被征调入伍的前夜,他到我的住处来聊天,谈起了埃及周围的情况,他深深地感到战争的火焰,已经迫近埃及的大门。他万分气愤,他要求我把他的话语,编成一首歌词,让他谱成曲子带到军队教唱,以便激励士兵去保卫埃及,保卫亚非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下面就是我帮他编写的歌词。——作者。
谁说世界已经平静,
殖民主义者仍在横行,
塞浦路斯的战火熊熊,
阿尔及利亚传来了枪声。
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
已经出现了幢幢魔影,
我的兄弟,我的亲人,
再也不能沉睡不醒。
如果战争不可避免,
我们也用不着胆战心惊,
拿起一切武器,
用我们的热血和头胪去作斗争。


第8版()
专栏:

伏尔加,我向你致敬
 直人
我的朋友——亲爱的伏尔加,还在中学的教室里我就与你相识了。你从白海到里海,把北极的冷水带到亚热带的南方。你哺育着万顷的土地和它的主人。你把南方的粮食和宝藏送给了北方,你头上有莫斯科,你脚下有列宁伏尔加河—顿河运河。我年青的心啊,早就向往着和你相会。
今天,我的愿望实现了,我来到你的怀中,作为你淳朴人民的学生。你已变了样,你更加美丽了,完全不能让我用中学教室里的知识来看你了。
伏尔加,英雄的伏尔加,你曾用身体阻挡了敌人,希特勒匪徒就在你的脚下溃败了,斯大林格勒将永远给你作见证:战争只给它留下两所房屋。然而现在呢?现在它却以现代化城市的姿态雄壮地挺立在我面前。我不能再用西蒙诺夫在“日日夜夜”里描写过的斯大林格勒来比较了,这里已竖起了高楼。我是多么激动啊!我为蕴藏在这些建筑物里的,同时又为它们所体现着的苏联人民的力量所鼓舞。因为它是英雄的城,也是建设中的城,巨大的起重机架正像天梯一样的耸立在城市的各角落的上空。
伏尔加,你养育了无数英雄儿女,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生在你身旁,他曾在自传里描述过;我们人类的良心和天才——亲爱的列宁也生在你身旁,并在这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小组;英勇的伏龙芝曾在你身边让高尔察克永远地倒了下去;高尔基却在你的身边经历了“童年”和“大学”的生活……。
你有广阔的草原,具有耐力的骆驼跋涉在你的岸上;沿着你的右岸尽是山岭,山里有黑金,山上有绿林,林里有奇禽异兽。萨拉托夫的天然煤气经过千万里地下输管跑到了莫斯科;这里的石油也源源的流着;新的工人城市——共青团城就出现在山谷里。
伏尔加,你做出了多少奇迹啊!巨大的船只在你的洪流中爬上了高于你八十八公尺的山丘,然后翻过这山丘爬下四十四公尺进入顿河。人民要你改动一下路,你就慷慨地把亿万瓩的电赏给了他们。
在你身旁也将出现许多新的城市。喀山将不再是只有古老宫殿的共和国的首都,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海轮的港口。
伏尔加的夜晚,显得特别别致。闪烁着的多采的标灯、水闸、电站把你装饰得活像一条火龙,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中国的元宵节的龙灯,但你不仅是龙灯,你是为人民造福的巨大的活龙。你也使我想起了我的母亲——黄河和长江,你微笑着对我说:不要着急,他们将和我一样的美丽,我的人民会帮助你们。
伏尔加,感谢你!我的亲爱的朋友!我们中国人像你的人民一样地歌颂你,爱护你,为了你的荣誉,请接受一个中国学生的敬礼!
于莫斯科


第8版()
专栏:

语言的光辉
 李又然
人民日报8月20日发表的“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是一篇反对教条主义,要求各人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发挥各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文章。这本来多么好,不幸作者讽刺了一位正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古人,说“子贡在这里的神态,特别令人发笑”,好像子贡本来就是可笑的,不过在这里,更可笑得厉害罢了。
我不清楚子贡另外方面的功绩,不想说什么;无可争辩的是子贡又正是有自己的语言的,有
“立言”的美德的。我们只举一个例。“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意思跟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假如没有最高的品格和智慧就发不出这种语言的光辉。而孔子的这句话,正像孔子别的一些话一样是在答子贡问的时候说出来的,可能本来还没有明确地想到过。这样,子贡又至少是一个富于暗示和诱发的力量的对谈者,可以谈心的……子贡是孔子的忠实的弟子,孔子怀念他;“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跟随我在陈蔡之间被困的弟子们都不在我的门下了)……”孔子怀念他们,他们之中就有子贡。大家知道孔子非常重视诗歌和音乐,刚好在这一方面,孔子赋予子贡的赞美是亲切的:“赐也(子贡名字叫赐)始可与言诗已矣”,意思是说可以同赐谈诗了,因为“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诉他过去他就知道未来……
我认为孔子说“予欲无言”(我要不再讲话了),只是叹息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不是在反对什么教条主义。人有时候叹叹气,不是什么时候都反对什么的。在这里,我看不出孔子在确定地反对什么,我只听见他在感叹着。——孔子感叹着,说我要不再讲话了,至少还是想同弟子们谈谈的,甚至正因为渴望讲话的原故也可能。人是不能不讲话的:“予欲无言”不是又讲了一句话吗?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要是夫子不再讲话了,那我们做弟子的拿什么传给后代呢!)正是讲得最得体,是安慰了先生,使孔子在寂寞中也感到至少自己的弟子们是始终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子贡正是说得最好的,就像另一次,孔子说“莫我知也夫”(没有人了解我!)的时候,子贡说“何为其莫知子也”(怎末能说没有人了解夫子呢?)一样恰当。
弟子要“述”(阐发、宣扬)先生的“言”(言论、学说、见解,以至闲谈),这正是弟子的天职。问题是先生的“言”是不是正确的,正确的“言”是不是忠实地宣扬了。而忠实也是创造,也是独立。独立不是什么都不倚靠,正是要倚靠许许多多外力支持的。
独立思考能力的获得必须吸取各种各样的影响,就像一个海,吸取地下水,也吸取空中云采……


第8版()
专栏:

苏联马戏团在北京
苏联马戏团团长 阿萨诺夫
当苏联马戏团的演员听到了要赴我们友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的消息,都感到很兴奋和愉快。
我们这次访华的目的,是为了答谢中国杂技团在我国的演出。苏联的观众和报刊,对在苏联各大城市演出的中国杂技团的卓越的艺术技巧,给予很高的评价。苏联观众对中国杂技节目的民族特色、完满的演出和艺术的表达力表示非常满意和喜悦。因此,我们在向对我们抱有很高希望的中国观众表演时,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和演好的责任感。
1956年11月1日,我们马戏团在中国首都举行了首次演出,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次演出说明北京人民不仅是优秀的观众,同时也是我们马戏艺术的真正评论者和朋友。我们在首次演出时,很快地就同观众建立了戏剧的配合,演员们感觉到像是在家里演出一样。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把自己的全部艺术技巧贡献出来;使北京和其他各城市衷心邀请我们来表演的观众,在看了我们的演出以后感到满意。
我们为能有机会在中国了解我们朋友的艺术和文化,而感到庆幸。
借此机会,我们向中国朋友的关怀和殷勤的招待表示深切的谢意。我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将有助于中苏两国人民进一步的相互深刻了解,和兄弟般的友谊更加巩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