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在埃及的军事冒险引起致命后果
英国响起一片要求撤军的呼声
新华社25日讯 据塔斯社伦敦讯:一些英国报纸今天坚决要求立即把英军撤出埃及。
“雷诺新闻”发表了题为“离开塞得港”的社论,指出了英国在埃及的军事冒险的致命后果,并质问英国政府道:“为了同失业、开工不足和物价上涨作斗争,它打算实行什么政策呢?这些现象在今年冬天必然会发生,因为反对埃及的战争引起了石油荒。”
“观察家报”警告:如果英国不服从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不从埃及撤军,这会对它的地位起很坏的影响。“观察家报”谈到世界舆论要英国立即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时写道:“我们越拖延,要我们离开的要求就会越强……唯一明智的方针是执行联合国的要求……我们要求政府奉行这一方针”。
“人民报”企图用“高尚的动机”来为英国干涉埃及作辩护,然而也承认,由于这件事,在英联邦、欧洲和近东各国引起了对英国的恶感。
在这之前,英国一些周刊也主张英国和法国把军队撤出埃及领土。
“新政治家与民族”周刊认为,虽然最好战的保守党人要求不把干涉军撤出苏伊士运河区,可是英国政府现在“没有办法,只有从埃及撤军”。“真理”周刊也有同样看法。
“经济学家”杂志谈到英法以色列对埃及的侵略的时候,怀疑英国能不能补偿“近四星期来的中东事件给它的国际地位造成的损失”。杂志说,英国军队撤出埃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撤军“不会消除派军队到那里去的这种大错误”。杂志指出保守党中有人“还有幻想作新的努力来获胜”,杂志说,“局势对这一点是太不利了”。
新华社25日讯 伦敦消息:英国工党领袖盖次克尔11月24日在彻斯特街工党集会上,要求英国政府不要再无视联合国的决议不从埃及撤军。盖次克尔说,英法政府由于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在阻碍着我们如此需要的经济恢复,并且事实上使我国的经济繁荣受到威胁”。
新华社25日讯 据塔斯社伦敦24日讯:英国全国和平理事会发表了一项声明,要求英国政府立刻执行联合国大会关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军队撤出埃及的决议。声明说,如果英国政府不这样做,联合国的威信就将丧失,近东冲突地区扩大的危险性将加剧。


第6版()
专栏:

敷衍国际舆论的强大压力
英法以撤出小部分侵埃部队
侵略者仍在镇压塞得港居民
新华社25日讯 塞得港消息:在世界各国舆论的强大压力下面,英、法和以色列从埃及撤出一小部分军队,作为一种撤军的姿态。
在苏伊士运河前线停留了十天的英国皇家西肯特郡团的第一营,已经接到命令在24日晚上当地时间八点乘运兵船离开塞得港。据说,这个营是按照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23日向联合国提出的表示“诚意”的诺言而撤走的。
在塞浦路斯尼科西亚的法国司令部24日宣布,在联合国紧急部队的一支挪威部队到达塞得港以后,一连法国步兵和一支法国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已经撤离塞得港。
同一天,以色列驻联合国常任代表阿巴·伊班通知联合国秘书长说,相当于两个旅的以色列军队已经从埃及境内撤回以色列。
新华社25日讯 据塔斯社开罗讯:报纸报道,英国军队在23日包围了塞得港阿拉伯人住区,不允许再举行新的反抗占领者的示威游行,并且威吓居民。
报纸报道,尽管英国和法国的指挥部进行镇压和迫害,埃及爱国者还是在房屋的墙上写了许多表示憎恨侵略者和热爱祖国的标语。


第6版()
专栏:

巴特勒跟着艾登钻牛角尖
坚持以“国际管制”运河作为撤军条件
并要英国人民做侵略政策的牺牲品
新华社25日讯 伦敦消息:代行英国首相职务的巴特勒重申,英国要以“国际管制”苏伊士运河和清理运河作为英军撤出埃及的条件。
巴特勒11月24日在剑桥大学举行的保守党员会议上说,当英国认为“在完成了一定的任务的时候”,英国军队将撤离塞得港。他指出这些“任务”是:“我们希望为苏伊士运河建立国际制度。我们在联合国中坚决主张清理苏伊士运河。”
巴特勒的演讲还被认为是他向国内外寻求支持的一种努力。他在谈到撤兵问题的时候说:“关系重大的是,西方联盟、美国政府和英联邦是否将支持我们”。他要求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政府能够支持英国实现上述“任务”的“决心”。
巴特勒不得不承认英国对埃及的侵略行动正在加深英国政治和经济的危机。他承认大部分英国人民在指责侵略埃及的行动。他说:“我们国家的分裂的程度使我们有些吃惊。”不过,他要求大家忍受因为政府的侵略行为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牺牲”。


第6版()
专栏:

约旦促请联合国会员国
注意以色列陈兵约叙边境
英国在约旦亚喀巴的军事仓库起火
新华社25日讯 纽约消息:约旦驻联合国代表里法伊23日写信给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促请联合国会员国注意下面这件事:“约旦和叙利亚同以色列划定的停战线沿线,异乎寻常地集结了大批以色列军队。”
新华社25日讯 据24日在安曼宣布的消息,在约旦南部的亚喀巴港的英国地面部队仓库发生了大火。这次大火使得仓库和兵营码头受到严重损害。
根据1948年签订的英国—约旦条约,英国在安曼附近和麦法拉克设有空军基地,并且派有一支陆军部队“保护亚喀巴的交通”。
新华社25日讯 安曼消息:约旦议会外交委员会24日通过建议,要求抵制英国货,并且允许从世界任何其他地方输入货物。委员会还建议政府不准英国在以色列和约旦两国派驻同一外交使节。


第6版()
专栏:

强使议会接受侵略政策 摩勒政府准备孤注一掷
新华社25日讯 巴黎消息:法国摩勒内阁在23日的会议上,授权摩勒在国民议会辩论预算草案期间要求议会举行一次信任投票。
国民议会已经在几天前开始辩论政府提出的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这个草案规定1957年的支出部分比1956年增加三千四百四十亿法郎。议员们对于法国预算开支的庞大深感不安,这种庞大的开支是由摩勒内阁执行军事的殖民镇压政策造成的。摩勒内阁企图用信任投票的办法来强使议员接受它的政策。
法国国民议会已经在摩勒在任的将近十个月中对他的内阁举行过十八次信任投票。计划中的这一次将是摩勒要求的第十九次。


第6版()
专栏:

荷兰外交大臣与虎谋皮 乞求美国解救西欧油荒
新华社24日讯 华盛顿消息:荷兰外交大臣约瑟夫·伦斯23日会见了美国代理国务卿小胡佛,要求美国从西半球转运石油到西欧去解救那里的石油荒。
伦斯说,他不相信美国一定要英法先从埃及撤兵,然后才给以石油援助。


第6版()
专栏:

东巴基斯坦首府举行公众集会
要求英法以立即无条件撤军
并主张废除巴格达条约和东南亚条约组织
据新华社卡拉奇24日电 巴基斯坦民主党为了纪念反对帝国主义日,23日晚上在达卡召集了一次公众集会。集会通过决议,要求英法以的全部军队立即无条件地撤出埃及领土。
集会还要求英法以侵略者不仅要赔偿埃及人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而且还要赔偿全世界在贸易上所遭受的损失。
集会要求废除巴格达条约、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一切军事同盟条约,促请巴基斯坦政府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以便保证同所有的国家,特别是亚非国家进行密切的合作。
巴基斯坦贤哲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同一天在卡拉奇通过一个决议。决议祝贺巴基斯坦人民给与埃及人民的事业的宝贵帮助,并且要求他们继续进行斗争。
决议还要求政府脱离英联邦,并且把英国逐出巴格达条约。


第6版()
专栏:

巴格达条约四个穆斯林国家发表公报
重申要求英法以从埃及撤军
但又别具用心地强调所谓“中东颠覆活动”
据新华社讯 参加巴格达条约的四个穆斯林国家在巴格达举行四天会议后11月23日发表公报,重申要求英、法、以三国撤出它们在埃及的军队。
公报还说,四国注意到各阿拉伯国家首脑最近在贝鲁特发表的公报,一般地说,这是和它们自己的意见一致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四国会议公报特别强调它们以“不安和震惊的心情”注视着所谓“中东颠复活动的日益高涨的浪潮”,并且还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对付这种威胁”。四国会议这种强调和它表示要支持阿拉伯国反对侵略的立场,是十分不调和的。
美联社22日援引巴格达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巴基斯坦总统米尔扎21日去同沙特阿拉伯国王讨论了“在中东日益增长的共产主义的影响的问题”。
另据伦敦权威人士透露,英国当局正在酝酿着对支持埃及、坚决反对英法侵略的叙利亚进行干涉的阴谋。英国当局的这种阴谋是以他们的捏造的所谓叙利亚存在着“共产党渗入危机”的说法作借口的。
同时,据合众社报道,属于巴格达条约集团的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正在“劝告”叙利亚改变它所奉行的政策。
据新华社24日讯 大马士革报纸报道,在帝国主义者的影响下,巴格达会议参加者重弹旧调——计划建立有一切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参加的“伊斯兰防御集团”。这个集团将通过巴格达条约的四个成员国同英国发生关系,并且通过巴基斯坦同东南亚条约组织发生关系,英国和美国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国。


第6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起义者不断打击法国军队
新华社24日讯 巴黎消息:据法国报纸报道,阿尔及利亚起义者和法国军队继续进行战斗。
22日,在巴勒斯特罗附近,法军一支部队遭到伏击,有十二名法军士兵被打死,七名受伤。
21日,在阿兰省和君士坦丁省,阿尔及利亚起义者和法国军队不断发生冲突。有消息说:驻阿兰省的法军已经开始按期进行“扫荡战”。
报纸报道,在近两天的军事行动中,有四十九个阿尔及利亚人被打死。


第6版()
专栏:

德里举行释迦涅槃纪念会
印度总统呼吁采用潘查希拉不要使用武力
新华社新德里25日电 纪念释迦牟尼?槃二千五百周年的公众大会11月24日下午在此间拉姆利拉广场举行。大会由印度总统普拉沙德主持。
来自各国的佛教界人士参加了大会。参加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会议的代表们作为观察员参加大会,每个人都佩戴着徽章。
在会上讲话的有印度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博士和尼赫鲁总理,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吴努,瑞士的雷加梅教授,英国佛教协会的汉弗莱斯,锡兰文化事务部长库鲁普。
普拉沙德总统对有些国家已经接受潘查希拉作为国际交往准则表示高兴。他说:“我深信,采用潘查希拉后,彼此之间的分歧和猜疑的情绪能够消除,世界能够免于使用残暴的武力。”


第6版()
专栏:

英殖民者向死神乞灵
在塞浦路斯扩大死刑范围
据新华社24日讯 尼科西亚消息:英国总督哈定22日晚间宣布扩大死刑的范围,以便进一步镇压塞浦路斯人民的反抗。他说,任何人如果被发现保存或携带火器或炸药将处以死刑,而凡是同藏有武器者“结交”的人也同样要处以死刑。他规定负责审讯的法官凡遇上述情况一律宣判死刑而不能考虑减刑问题。
哈定关于扩大死刑范围的决定是正当塞浦路斯各地的反英运动达到高峰的时候宣布的。据美联社消息,在这个月,“为塞浦路斯而斗争”组织在对英国殖民军展开的袭击中杀死了十五个英国兵。


第6版()
专栏:

苏联和平保卫者捐款
救济日本原子弹受难者
据新华社讯 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团代表苏联和平保卫者,决定捐献八万卢布作为救济日本原子弹受难者的基金。
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团还决定以苏联和平保卫者的名义捐献一万五千卢布作为纪念大山郁夫活动基金。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首相访问巴基斯坦
新华社卡拉奇25日电 阿富汗首相穆罕默德·达乌德在24日下午乘专机从喀布尔到达卡拉奇。他应巴基斯坦政府的邀请,将在这个国家作八天的正式访问。


第6版()
专栏:

在美国的指使下
哥伦比亚政府残害人民
新华社25日讯 波哥大消息:据波哥大秘密出版的哥伦比亚“真理报”报道:在美国军事使团的指使下,哥伦比亚政府对那些反对政府专制行为的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并且正在大规模迫害爱国民主力量。
“真理报”的消息说,“不久以前派往托里马南部地区的一支“讨伐队”在那里杀害了四百九十六个农民,其中包括一些老人和小孩。报纸说,哥伦比亚监狱里正关着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只要有告密者报信,军事法庭就抓人审讯,并且加以无情的迫害。


第6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政府向国会提出法案
准备收回外侨私领土地和矿藏
新华社雅加达25日电 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在采取立法措施,以便把私领土地和地下矿藏收归国有。私领土地是指荷兰人或其他外国侨民过去私自圈买或圈卖的土地。
据安塔拉通讯社报道,印度尼西亚内阁已经把“私领土地收归国有法”和“矿业法”两项法案提交国会审查。
“私领土地收归国有法”草案规定从这个法令生效的时候起,废除一切私领土地的私人管理权和所有权,收回它们作为国有土地。政府将以现款和其他方式来赔偿这些土地的领主的损失。
这项法案还规定,原来的私领土地如果已经由印度尼西亚国民经营,那么,有经营权者将获得这些土地的所有权。由外国侨民耕种或以其他方式经营的私领土地,必须在一年期内转让给印度尼西亚国民或政府。
“矿业法”草案规定印度尼西亚全境地下矿藏都属国家所有。但是矿产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租给公私合营的企业或私营企业来开发和经营。
法案规定这些私营企业要具备下例条件:企业必须是按照印度尼西亚法律成立的,并且必须设在印度尼西亚国内,企业的经理和董事是印度尼西亚国民,经理和董事如果超过两人,其中多数是印度尼西亚国民,原则上全体雇员都应该是印度尼西亚国民。法案还规定每一个企业单位最多可以租借开发一种矿物的土地十万公顷。关于开采石油,将另外制订一个专门的法案。


第6版()
专栏:国际点滴

国际点滴
驻日美国军官贪污受贿
“日本新闻”24日揭露了驻日美军军官们严重的贪污和勒索贿赂的行为。
这家报纸说,日本的公司几乎每次同美军做一桩生意都要送礼。“有些人常常收到数百万日元的礼物,而且这都是受贿人坚持索要的结果。这些人中间有校官和将军。”
虐待儿童在英国
在英国,虽然有一个专门防止虐待儿童的组织,可是虐待儿童的案件仍然有增无已。仅据这一组织的统计,在今年2月以前的十二个月里,这个组织就处理了三千六百二十四宗虐待儿童案,比上年度增加六十六宗。这个组织还列举了很多例子借以说明虐待儿童的严重性。一个父亲因为出世才七个月的女儿拚命哭就用拳打她,并把她摔死。一个母亲把四个月的小孩放进沸水里烫,因为“事事刺激她的神经”。还有些父母把孩子打塌了鼻子或差不多扭下耳朵等等。
巴黎盛行脱衣舞
据法国“国际论坛”说:目前在巴黎舞台上盛行着一种“脱衣舞”,所谓“脱衣舞”者也就是裸体舞蹈。
这种情况之所以造成是由于戏剧业的收入减少。据“国际论坛”分析,收入所以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其他娱乐方式的竞争,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大多数居民太贫困了,他们买不起票。既然观众是这样的少,戏院就不能不用“新奇”来吸引观众。这样,各种各样的“脱衣舞”就盛行起来了,从而使得法国的戏剧业陷入了“国际论坛”所说的危机之中。
法庭的赌博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佛罗利达州一位法官在判决两名掷骰子的赌徒罚款数额的时候,使用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办法。他在法庭上宣布说:每名赌徒罚款基数是美金十元,此外,各人当庭掷骰子一次,根据所掷点数加判罚金。结果,两名赌徒当庭卷起袖子,各显身手。一名赌徒掷出了七点,被罚款十七元。另一名赌徒掷出了五点,被罚款十五元。


第6版()
专栏:

阿根廷人喜爱中国艺术
萧光 万光
10月,南半球春天的头一个完整的月份(9月21日开春),在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显得格外迷人,除了不冷不热的气候,欣欣向荣的花草树木把城市点缀得更加美丽;艺术、文化、体育等许多方面的大事也常在这个时候进行,吸引着当地市民和远近的游客。阿根廷朋友普遍认为今年的10月特别热闹,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也特别兴奋;引起这种变化的中心是中国艺术团的访问演出。
中国民间艺术团在10月11日开始首次公演。虽然包厢的票价最高达到一千二百个比索(约合四十美元),正厅每张二百二十个比索(约合七个多美元);四场的一万二千多张联票(一次买看两场的联票)在演出前的一个多星期,仅仅三个钟头之内就卖得精光。按照当地法令规定,剧院联票可以预售,单票必须在开演前二十四小时内出卖。所以在艺术团演出期间,每天清晨在剧院门前都可以看见男一队、女一队排列着长长的买票队伍。有些职员和学生甚至请了假来买票。
艺术团在整个西半球都很出名的哥伦剧院(西班牙语哥伦就是哥伦布)公演。这是一座有着希腊—罗马式风格的建筑,座落在拉瓦利广场,有六层楼,三千二百个座位,观众可以乘电梯自由上下。舞台宽五十八呎,音响装置很好。哥伦剧院有它自己的交响乐队、合唱队、歌剧团和芭蕾舞剧团。世界著名的歌唱家、舞蹈家、乐队指挥和剧团常到这儿来演出他们最精采的节目。每年5月,音乐和歌剧季节开始的时候,剧院经理人都要亲自到欧洲或其他地方去邀请第一流的艺术家、歌舞团或剧团来上演。
哥伦剧院被看成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骄傲和它的戏剧文化中心。熟悉哥伦剧院历史的一位老建筑师告诉我们:虽然“哥伦”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人所向往的地方,但是因为它的票价高、座位多,很少客满;上座的观众经常是座位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所以中国艺术团演出时卖座的盛况是空前的。观众情绪的热烈也很少见,他们对每一个节目报以长时间的鼓掌,大声地喊着“再来一个”。“红绸舞”、“荷花舞”和“雁荡山”场场都重演。观众在最后的节目“雁荡山”重演以后还不肯走,一直鼓掌到几次请演员出来见面。
开幕式那天晚上,许多人兴奋地谈起:今晚到场的社会名流之整齐、鼓掌之长久,情绪之热烈,在哥伦,还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10月12日,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纪念日。夜晚,人们穿了鲜艳的民族服装在街上尽情地跳舞、歌唱来庆贺这个日子;但仍有许多人放弃了节日的狂欢赶到剧院去看戏。从英国、荷兰等地开来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轮船上的海员们,刚一登岸就奔向“哥伦”,站着看戏也情愿。从香港经南非航行越过大西洋而来的一百八十个中国海员,为了表示他们对祖国艺术家的敬意,还特地献上了一只花篮。每天散场以后,热情的观众等在剧院门口不走,他们热烈地向演员们鼓掌、握手、请求签名;“布拉浮”(“好!”)“布拉浮”的喊声回荡在拉瓦利广场的上空。
仅仅演出几天,“奥波拉·得·北京”“北京歌剧院”(欧洲人和美洲人都习惯这样称呼艺术团)已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话题。学校里、大街上、商店和汽车里,甚至每一个鸡尾酒会上,人们都少不了谈论谈论“奥波拉·得·北京”。
报纸以重要的篇幅评介中国艺术团的演出。戏剧家和音乐家广泛地展开讨论。他们特别感到兴趣的是:京剧综合了各种艺术的精华。
“人民报”写道:“有声望的西班牙哲学家奥尔得加·茄山德认为戏剧界灿烂的晚霞将变成光辉的黎明;如果舞台的革新者能够把动作、音乐、色调和表情综合成为现代舞台所需要的一种新的形式来代替那些不可理解的陈规或是回到旧式的表现的话。中国艺术家的表演不仅说明这些话是对的,而且证实了这位西班牙哲学家的明见。他们正像一群杰出的艺术大师不但具有这些品质,而且不受时间和动作的限制,精采地把诗歌、音乐、舞蹈、哑剧、武打和色彩综合在一起。可以说,这是一种表达戏剧情感和观念的新方式;一种启发观众情绪的新手法;一种演员们在他们聚精会神和真实地表演时所发出的魅力,这种魅力有力地渗入欣赏者内心深处去感染着他们。”
“民族报”说:“艺术家们对于性格的刻划是真正的杰作,虽然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手法。布景以简单的材料构成各种各样的景色,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服装华丽、颜色的丰富和种类繁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些都是美化和提高整个演出效果的积极因素。”“民族报”认为京剧“是一种辉煌和精炼的艺术,有着大大的记述价值”;“西方观众的真正神色是难以描述的:他们既已被演员的非凡的才能搞得眼花缭乱,又因为节目的内在意义而大受感动。”“民族报”特别介绍了中国京剧音乐的传统的风格,说京剧的伴奏有着美妙的曲调旋律。”这种伴奏与常见的多音演奏不同,是由许多种不同的乐器时断时续地同时奏出一种独立而又和谐的曲调。演唱的技艺使得听众惊奇,它非常多样化,唱和说相互接替着,用一种极为自然的,有抑扬顿挫韵律的朗诵和一种有节奏的吟诵。这对西方人的脾性常是很不熟悉和新奇的。”
“新闻报”说:“中国艺术家看来是武打和喜剧的才华洋溢的大师。他们现实主义的手法,使他们能够最锐敏和精巧地观察事情、人物,并且微妙地表现它们。表现战争的舞蹈和假装的斗争像旋风似地展开,充满着令人奋发的生气,活泼和愉快。虽然,很明显,这种旋风有它丝毫不能粗差的规律和组织,如果不那样,就无法表现这种表面上似乎不很规则、实际上动作节奏和时间完全一致的惊人的场面。”报纸接着说,“中国剧团不仅能够表现这种惊险的场面,而且同时能够成功地表现细腻的诗意。这个具有悠久的艺术传统国家的艺术水平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阿根廷的艺术界怀着很大的兴趣来了解中国的艺术。艺术团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前,阿根廷全国戏剧学会10月8日就在国立塞万提斯喜剧院举行了两次报告会。一个报告是由教授艾地斯·德塞勒斯主讲,题目是“关于中国的音乐和戏剧”;名布景设计家萨马罗·本那文得讲另一个题目:“京剧的表演”。当场还有幻灯片配合。在艺术团结束演出的一天,阿根廷艺术界又邀请艺术团副团长赵沨到同一剧院谈中国的艺术。中国目前执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特别使阿根廷许多艺术家感到兴趣。他们提出了不少这方面的问题,由赵沨作了解答。
阿根廷和中国虽然相距遥远,但是阿根廷公众很久以来就喜爱着中国的艺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有一个国立装饰艺术馆,展览着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古代和近代工艺品、家具等。里面大约有五分之一是中国的东西:瓷器、玉器,以及刻有西湖风景的屏风等等。艺术团参观这个博物馆时,带去一些中国的国画和敦煌图案,送给博物馆。馆长乔治·宾多看着这些连声说,好极了,美极了。他说,他将辟出馆内一部分,专门来陈列艺术团的礼物。
哥伦剧院在艺术团演出期间,还把阿根廷一些收藏家所有的中国古代和近代工艺品集合起来,在剧院里举办了一个“中国艺术展览”。在每场演出中间休息时间,展览的地点都挤满了观众。
阿根廷优秀的年轻的剧作家何塞尼向我们说,他正在改编中国现代歌剧“白毛女”。他说:“把中国现代艺术介绍给阿根廷人民,对我说来是一种骄傲和责任。”去年,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剧院曾经用西班牙对话上演过中国作家金近写的一个话剧“赵小兰”,很受观众的欢迎。
这次,中国的艺术家们不仅向阿根廷介绍了中国的艺术,而且就地向阿根廷优秀的艺术学习。阿根廷艺术家们在两次集会上,热情地为中国艺术家表演了阿根廷民间舞蹈、音乐和歌曲。哥伦剧院的巴蕾舞剧团演员们教了中国舞蹈演员们阿根廷流行的手帕舞、探戈舞等。他们也学习了中国“红绸舞”、“鄂尔多斯舞”中的片断。亲切的感情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分别时,阿根廷巴蕾舞演员们含着眼泪说,我们一定能再见,再有机会继续进行我们之间的学习。
10月21日是阿根廷的母亲节。在节日的前夕,中国女歌唱家刘淑芳在哥伦剧院的演出中,唱了一首新在阿根廷学会的歌。这首“小小的礼物”是阿根廷著名民间作曲家奥拉西欧·瓜拉尼在他母亲生日一天献给母亲的歌,洋溢着从内心出来的崇敬、爱戴和希望的感情。当刘淑芳唱完这首歌时,全场响起暴风般的掌声达五分钟之久。
艺术团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访问了阿根廷戏剧之家,一些阿根廷著名的演员们在那里接待着我们。戏剧之家主席彼得罗·多希说,我们伸开双手欢迎你们。阿根廷戏剧家的家也同时是世界戏剧家的家,我们心灵里面的锁是向着你们开着的。戏剧之家是1935年由雷西娜·巴克西尼·得·阿尔维亚尔(当时总统的夫人,一个著名的女歌唱家)创立的,让一些退休的演员们在这里可以免费度过他们的晚年。现在,这里住了约四十个男女老演员们。中国艺术家到他们住的房间里拜访他们的时候,他们激动地同我们握手。
阿根廷著名女作家玛利亚·罗莎·奥利佛在一次招待艺术团的聚会上说,中国艺术对我们是新奇的和优美的,同时又是容易了解的和亲切的;中国艺术家是年青的和有才华的,同时又是谦虚的和朴素的。她说,同中国艺术家相处,就像在诗里、梦里、仙境里一般。
艺术团在阿根廷逗留的短短的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临走的一天,艺术团这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演出的组织者伊利白利向楚图南团长说,艺术团这次不仅在艺术表演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艺术家的风度、勤奋钻研、相互协作方面,给阿根廷艺术界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在告别的时候,阿根廷朋友向我们说:“这只是一番小别,我们很快就要再见。不是你们来阿根廷更多地介绍你们齐放中的百花,就是我们去中国演出我们的探戈舞、狂欢节舞以及我们所喜爱的一切。”
这些正是中国艺术团的人们心里所想的和所要说的。


第6版()
专栏:

搁浅 游允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