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纳赛尔重申埃及决心维护主权和独立
“只要埃及领土上有一名外国兵,苏伊士运河就不会通航”
新华社10日讯 开罗消息:埃及总统阿卜杜勒·纳赛尔11月9日在开罗爱资哈尔大学发表演说,重申埃及决心要维护它的主权、独立、领土和尊严。他说,“埃及决不接受任何侵犯它的主权或危害它的尊严的条件”。
纳赛尔在这篇由开罗电台广播的演说中说,埃及的自由和独立必须得到保证,而后中东才会有和平。他说,“我们绝不投降。我们将为我们的尊严、光荣和祖国而战斗。”
纳赛尔说,这是一个反对背信弃义和强暴专制的斗争,也是一个政治斗争。他指出,他所说的政治斗争,就是维护埃及的政治权利的意思。他说,至于军事斗争,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为这种斗争作好了准备。我们已经宣布,只要在我们的领土上还有一名外国兵,苏伊士运河就不会开始通航。
纳赛尔总统说,“我的同胞们,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态度。”“我们希望和平,我们要为和平而斗争。我们今天的感情是:团结、力量、工作、决心、斗争和圣战。”
纳赛尔总统在回顾埃及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战争经过时说,埃及空军在英法空军袭击埃及机场以前完全控制着在西奈半岛进行的抵抗以色列的战役。他说,在西奈战事的头三天期间,埃及飞机击落十八架以色列飞机,只牺牲了三个埃及飞行员。在10月31日在沙漠上空进行空战期间,埃及飞行员报告说,他们看见天空中有许多法国造的神秘式喷气战斗机,而原来以色列并没有这样多的这种飞机。纳赛尔说,“我们断定,法国决心暗中派它的空军帮助以色列。可是我们的空军仍然完全控制着战局。”驻西奈沙漠的埃及部队在占优势的空军支持下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以色列侵略者。埃及军队的主力正在向前推进,去给以色列的进犯一个致命的打击。
纳赛尔总统说,可是接着在10月31日,大背叛和破坏道义的行为发生了。英国的轰炸机轰炸了开罗机场,而在“联军司令部”的名义下,英国和法国攻击了埃及空军。
纳赛尔说,阴谋是很清楚的:英国和法国是想袭击埃及人民,希望削弱了的埃及军队分散开,去对付以色列。英法力图使我们赤手空拳面对以色列,这样英国就可以说,以色列已经打败了埃及。
埃及反击了这个阴谋,从西奈半岛把自己的军队西撤到苏伊士运河地区,用它的全部力量来对付背信弃义的英法的进攻。
纳赛尔说,“塞得港向整个世界表明了:埃及要继续战斗,并坚持到最后。”这时,听众大声欢呼。
纳赛尔说,埃及第一次经历的轰炸只有助于使人民更加坚定和坚决地维护他们的自由和独立。
他说,英国人以为这次战斗很简单。塞浦路斯岛上的专家认为这次战斗只需要二十四小时。但是,塞得港挫败了帝国主义的阴谋。塞得港贡献出了自己来拯救整个埃及。
纳赛尔说,在塞得港表现的慷慨牺牲精神和埃及人的英勇抵抗意味着英法对埃及的侵略什么目标也没有实现。他指出,英国人说他们摧毁了埃及的空军的说法只是空想。埃及的空军是有意识地不采取行动,英国人所说的在地面上击毁的飞机都是木头做的假飞机。
他说:“当英法空军派遣大批飞机来空袭的时候,我们面对着两个可能性:我们的空军是上去迎击呢,还是把领空让给敌人?我们认为必须挫败他们的目的。尽管我们的驾驶员提出抗议,他们还是奉命不起飞。如果我们去迎击英国人和法国人,我们将会损失我们的驾驶员。我们就把假飞机放在飞机场上,用这种办法来保存我们的空军。”他指出,艾登的打算落空了:“埃及的空军仍然存在,并且正在等待着在战斗中轮到它来执行任务的时候。”
纳赛尔还说,在西奈半岛战斗中,非装甲的车辆和其他装备的损失“已经用从运河区英国仓库中的东西补充了”。
纳赛尔总统指出,关于所谓阿拉伯国家在面临英、法、以色列的侵略时没有团结起来的说法是可笑的。他说,阿拉伯人在经历了过去十天的事态发展后显示出是团结、强大和坚毅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处同我们合作来对付帝国主义。”
他说,沙特阿拉伯国王沙特、约旦国王侯赛尼和叙利亚总统库阿特利都表示愿意提供援助,这证明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在今天是一种力量。纳赛尔说,“国王沙特打电话给我说,沙特阿拉伯的军队和金钱都供埃及使用。”“我的答复是,我们担心约旦的情况,而埃及的军队是能够打退以色列侵略者的。”
“我告诉沙特去同约旦联系,并且同它合作。同一天,侯赛尼国王用电话同我联系说,根据我们之间的军事协定,他准备做联合司令部要他做的任何事情。侯赛尼的每句话都是算数的。我的答复是,不要开辟对约旦的新战场,我们要集中精力在以色列和埃及的战斗上。”
纳赛尔还说,叙利亚的库阿特利总统也曾经表示愿意加入战斗,但是他没有接受,因为他不愿意把叙利亚也牵连在内。
纳赛尔还指出,“艾登说,他是来保卫苏伊士运河的。但是他所作的一切都是阻碍苏伊士运河。今天他们开始削减他们石油的消费,因为石油的供应被停止了。”
纳赛尔说,英法政府的行为“就像真正的战争罪犯一样,对埃及人民发动了谋杀性的战争。”“也就因此,这些罪犯们在国际舞台上是完全孤立的,所有人民的声音都谴责背信的侵略”。
他说,全世界,每一个地方的自由人民都支持我们。埃及保卫了它的主权。
纳赛尔说,今天,我们的感情是:我们要战斗,我们要用战斗来保卫我们的祖国。
埃及要和平,但是只有这种和平意味着自由和独立的时候才要和平。(附图片)
埃及纳赛尔总统宣布总动员抵抗英、法和以色列武装侵略的命令,受到全埃及人民的一致拥护。图是纳赛尔总统在开罗街道上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 (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尼赫鲁总理说
英法以三国被迫在埃停火 苏联的警告是决定性因素
新华社新德里9日电 据印度报业托辣斯报道,印度总理尼赫鲁今天在印度国大党工作委员会的一个会议上说,在他看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最近向英、法、以三国提出的警告,是导致这三个国家在埃及停火的最有决定性的因素。
据说,尼赫鲁在提到最近的国际事态发展时还说,现在的局势仍然是紧张和困难的。
他说,印度将对计划中的联合国紧急部队作出贡献。
印度国大党工作委员会今天早晨在孟买举行了两小时的会议来讨论国际局势。


第5版()
专栏:

印度国大党工作委员会通过决议
要求英法以侵略军撤出埃及
新华社新德里10日电 印度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在11月9日通过的一项决议中说,“在所有的侵略军队撤离埃及领土和埃及的主权完全恢复以前”,不可能有和平。
决议对“以色列侵犯埃及和联合王国同法国为了强迫埃及顺从他们的意志而对埃及采取武装行动表示非常愤慨和不满”。
决议希望联合国大会关于停火和要求侵略国家从埃及领土撤退它们的武装力量的指令在不久将来就会实现。
这项关于“国际事务”的决议是以草案的形式发表的,它将被提交11月11日在加尔各答举行的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会会议批准。
决议说:“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会严重地关切国际事务最近的发展。在国际上已经恢复了陈旧的可耻的殖民方法,对埃及实行武装干涉,还用侵犯、侵略,甚至轰炸来强迫实行政治的和其他的决定。这已经把世界引向了大战的边缘。”
决议说:“这种局势中特别令人感到不幸的一点是联合国所宣扬的意愿遭到轻视的那种方式。”
决议说:“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对经历了如此巨大的苦难的埃及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并且对开罗人民不顾轰炸而保持镇静的举止表示赞许。”
决议中也谈到委员会对匈牙利问题的意见,它主张“在匈牙利的外国军队撤退,并且,匈牙利人民要用和平方法,来决定他们自己的前途。”
决议说:“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希望亚非国家特别应该在万隆会议的精神下为了它们的安全和进步共同合作,并且应该努力把这种共处和合作的精神推广到世界的其他部分去。”


第5版()
专栏:

乘飞机侵入约旦被击落
以色列南方战线司令丧命
新华社10日讯 安曼消息:据约旦电台9日广播,指挥以色列军队在西奈沙漠上作战的南方战线司令阿萨夫·西姆霍尼上校乘坐的飞机在侵入约旦领空时被约旦高射炮击落。西姆霍尼已经毙命。
广播说,这架以色列飞机是在11月7日被击落的,以色列的官方消息已经承认了这件事。


第5版()
专栏:

艾森豪威尔同国会领袖
讨论国际局势问题
新华社10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9日同国会中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二十三个领袖举行了会议,讨论国际局势问题。艾森豪威尔在会上报告了目前的局势,特别是关于中东和所谓“匈牙利问题”的情况。
据美联社说,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要争取两党一致支持美国政府就这种局势采取的行动。参加这次讨论的高级政府官员中间有副总统尼克松、代理国务卿小胡佛、国防部长威尔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等人。


第5版()
专栏:

伊拉克不愿再同英国举行巴格达条约会议
同时宣布同法国绝交和召回驻法大使
准备以军队无条件援助叙利亚和约旦
新华社10日讯 巴格达消息:伊拉克在11月9日宣布同法国断绝外交关系,同时还宣布:它不再同英国一起参加巴格达条约会议。
伊拉克政府已经在11月9日下午把断绝外交关系的决定通知了法国驻伊拉克大使。伊拉克驻法国的大使也奉令尽快回国。伊拉克政府的声明说,决定同法国断绝关系是因为法国长久以来对阿拉伯国家的态度妨碍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
伊拉克内阁还决定:尽管已经在埃及停火,可是伊拉克再也不愿意同作为巴格达条约成员国的英国举行会议了。政府声明说,伊拉克将把它的巴格达条约的活动限于同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三个穆斯林成员国举行会议。
新华社10日讯 塔斯社大马士革10日讯:据伊拉克消息,巴格达最近两天举行了有许多人参加的示威游行,示威者坚决要求给埃及以有效的援助,要求伊拉克立即退出巴格达军事条约。
新华社10日讯 巴格达消息:伊拉克政府11月9日发表公报说,在有“侵略危险”时,伊拉克军队将立即给叙利亚和约旦以无条件的援助。
这个公报还说,伊拉克主张根据联合国1947年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公报说,伊拉克政府正在这方面作最大的努力。
公报还吁请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要勇敢而耐心地进行合作”。
伊拉克政府最近同巴格达条约的其他三个穆斯林成员国在德黑兰举行了一次会议。会议结束后,伊拉克政府在巴格达发表了这个公报。


第5版()
专栏:

英国公众继续反对侵略埃及
法国一女政治家不满摩勒政策宣布退出社会党
新华社10日讯 塔斯社伦敦9日讯:据英国报纸报道,英国各界人士抗议英法侵略埃及的怒潮一直没有减退。
伦敦大学威斯菲尔德学院的十六位教职员写了一封抗议信给艾登。
里子大学学生联合国协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强调指出政府的行动“违反联合国宪章,并且有破坏世界和平的危险”。
亚伯丁大学的六十一名教职员谴责对埃及的侵略,他们认为英法这一行动“没有道义基础,只会损害世界大家庭的稳固”。
巴克斯伯恩(亚伯丁郡)农业研究所的七十一名科学工作人员、伦敦大学皇家学院院长伊凡斯以及这个学院的九位教授和三十三位教员联名向艾登和议员发出了抗议书。
黄金海岸殖民首府阿克拉的希耳豪斯的公谊会在写给艾登的信中指出,“正当联合国特别需要一切爱好和平的人的支持的时候,我们却难为情地得知英国破坏了联合国宪章”,信中表示这令人深为失望。
英国教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9日举行了紧急会议。委员会通过决议,“对英国政府同法国政府一道不止一次地违反联合国宪章,采取片面的军事行动,表示深为不安。”
新华社10日讯 据塔斯社巴黎9日讯:法国社会党著名的女政治活动家,前议员维耶诺夫人已经声明退出社会党。她在给社会党总书记的信中说:“我不能再留在党内,因为党的领导人在取得政权之后,不但违背了对选民的诺言,而且破坏了所有的道义原则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此外,为了掩饰自己在阿尔及利亚政策的失败,他们挑起了战争,这种战争被全世界认为是侵略战争,它把我们推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
在9日,各家晚报刊登了许多评论,批评摩勒政府在近东的军事冒险给法国带来的不良后果。许多政治评论员都指出了法国已经陷于孤立和它的国际地位被削弱的事实。


第5版()
专栏:

联合国先遣部队快要去中东
南斯拉夫准备参加联合国警察部队
新华社10日讯 纽约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9日宣布,联合国紧急部队的先遣部队“可能在二十四小时内”启程去中东。
哈马舍尔德说,这些先遣部队的人数将“很少,他们将由丹麦和挪威提供的部队组成”。他说,从加拿大、哥伦比亚、芬兰、印度和瑞典来的其他先遣部队不久也将启程前去,其中有些将在四十八小时内启程。
新华社10日讯 据南斯拉夫通讯社纽约讯:联合国秘书处9日宣布,南斯拉夫政府已经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它准备派遣军队参加制止在埃及的军事行动的联合国警察部队。


第5版()
专栏:

扩大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经济贸易关系
王葆仁
11月3日我国政府同印度尼西亚政府贸易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之间的贸易协定。双方并就有关支付协定问题,两国之间经济和技术合作问题和印度尼西亚政府对我国政府贸易逆差的偿还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同时,在贸易谈判结束以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贸易谈判公报。这标志着两国经济贸易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1953年1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经济代表团和我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国—印度尼西亚第一个贸易协定。1954年6月,我国政府贸易代表团访问印度尼西亚,并同印度尼西亚政府签订了中国—印度尼西亚贸易议定书和支付协定。从这以来,两国贸易就在极其广阔的道路上发展着。几年来,由于两国政府真诚的努力,并且采取了许多适宜的措施,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历年均有很大的进展。两国政府圆满地执行了贸易协定和议定书。在贸易额方面,我国向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大大超过了议定书所规定的每年出口三百万英镑的金额。自1954年9月到1956年7月,我国向印度尼西亚出口达一千多万英镑,我国自印度尼西亚进口也有五百多万英镑。特别是最近一年来,贸易额增长的速度是很快的。1956年1—9月,两国贸易额即达四千五百多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1%。在商品品种交换方面,也是逐年均有增多。我国每年自印度尼西亚输入相当数量的橡胶、砂糖、椰干、椰子油、胡椒、西沙尔麻等原料。印度尼西亚也从我国购买了大量的棉布、棉纱、钢材、铁丝、铁矿砂、烤烟、松香、薄荷脑等几十种商品。双方供应的物资已在两国经济领域中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由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第一个贸易协定所规定的某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两国经济贸易方面的要求,因而有必要重新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巩固和扩大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在新签订的贸易协定中,两国政府重申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的贸易关系。协定规定:在协定有效期内,双方各出口一千二百万英镑的贸易金额,这个金额较第一个贸易协定议定书附表所列双方各出口三百万英镑的货单增加了三倍。贸易金额的增加完全切合当前两国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确信,在两国友好合作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这个贸易金额是可以圆满实现的。
在这次贸易谈判中,双方曾就“支付协定”进行商谈。实践证明,过去采用的“记账支付”的办法,有利于两国贸易的开展,因此,双方取得协议,将“支付协定”的有效期延长一年。为了适应新的贸易协定的贸易额的增长,将“支付协定”第五款中国账户和印度尼西亚账户之间的差额增加到二百四十万英镑。这个“摆动额”的增加,是合乎当前贸易发展的趋势的。
在这次贸易谈判中,双方曾对在执行第一个贸易协定议定书中印度尼西亚政府对我国政府贸易逆差的偿还问题进行商谈。由于过去几年来,印度尼西亚的某些产品,例如橡胶、石油、锡等物资因为人为的障碍,不能向我国输出,因而造成我国向印度尼西亚的出口金额大大超过了我国自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金额,这就产生了印度尼西亚对我国贸易逆差的问题。按照“支付协定”的规定,这笔贸易差额,印度尼西亚政府应以外汇偿付。但为了减轻印度尼西亚财政方面的负担,现双方已取得协议,由印度尼西亚出口各种商品,包括橡胶、糖、椰干、西沙尔麻、咖啡、胡椒等来偿还。同时,这笔差额将分三年还清。这充分体现了两国友好合作、相互帮助的精神。
独立不久的印度尼西亚,由于过去殖民主义者的长期统治,在经济方面同其他亚非国家有着同样的状况。它的民族经济异常薄弱,工业落后,因而人民生活还是困难的。印度尼西亚人民迫切要求发展本国经济,摆脱贫困和落后。我国在历史上同印度尼西亚有着类似的命运,我国人民完全懂得印度尼西亚人民迫切要求发展本国经济、建立工业的深切愿望。几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成就,我们正在胜利地完成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我们已经有条件制造某些轻工业设备。在去年,我国已向缅甸出口了二万纱锭的成套设备。最近,我国同柬埔寨、尼泊尔签订了技术援助协定。我国也将向柬埔寨、尼泊尔输出某些轻工业设备。这就说明,我国同亚非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合作,有了更广阔的前途。在同印度尼西亚贸易谈判中,双方曾就经济和技术合作问题进行商谈,并且取得协议。我国政府根据印度尼西亚政府的要求,准备在可能供应的范围内,供给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发展经济所需要的某些轻工业设备,同时,我国还准备派遣专家前往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亦将派出实习生来我国进修。毫无疑问,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经济和技术合作,有助于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经济关系之所以获得不断发展,是由于它一贯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和真诚合作的基础上的。这是由于两国人民贯彻执行万隆会议精神、实现万隆会议关于经济合作的决议的结果。在这里还应提到的,近年来,两国领导人的相互访问,对加强和扩大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随着两国人民的友谊的加深,两国物资交流必将更加密切。正如苏加诺总统所说的,“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友谊已经给我们相互进行帮助提供了可能,中国所缺少的,可以从印度尼西亚取得,印度尼西亚所缺少的,可以从中国取得,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互通有无的形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友谊巩固下来”。


第5版()
专栏:

埃及事件的教训
胡平
参加巴格达条约的四个穆斯林国家——伊拉克、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最近在德黑兰举行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之后,伊拉克政府宣布:它和法国断绝外交关系;它对巴格达条约的活动将限于同其他三个穆斯林国家成员国举行会议,而不愿意再同英国在一道举行会议。
伊拉克政府这个决定,标志着英、法帝国主义在中东的势力和影响的进一步没落。这个决定是在中近东各国人民强烈反对英、法侵略埃及的形势下作出来的。英、法这次极端野蛮而且露骨的侵略行动,彻底地暴露了它们的殖民主义面目,从而也把它们组织巴格达条约集团的目的更清楚地暴露出来了。这就使得那些参加巴格达条约集团的国家不能不重新考虑它们的地位和立场。
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在11月7日的广播演说中毫不含糊地说,英国这次要进攻埃及,是因为它对中近东“特别感到关切”;其所以关切是由于四个原因:第一、“由于委任统治而造成的历史上的原因”;第二、“中东是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通衢要道”;第三、“它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第四、“它那里有着苏伊士运河”。
劳埃德还提到,英国参加1950年的美、英、法三国宣言和参加巴格达条约,同样也是出于对上述几个方面的考虑。
从劳埃德的演说中不难给人一个清楚的印象,美、英、法这些殖民国家过去在中东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同这次武装进攻埃及相比,虽然手段不同,但目的却都是在于:维护和扩大它们在中近东的殖民利益,霸据中近东作为战略要地,占有那里的石油资源和苏伊士运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中近东各国要求民族独立的运动空前高涨,美、英、法在中东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过去殖民国家以“委任统治地”、“保护国”、“殖民地”等形式来奴役中近东国家的老一套殖民制度已经行不通了,阿拉伯国家纷纷取得了独立地位。但是,殖民国家在被迫后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以各种形式来组织反攻。挑拨以色列—阿拉伯纷争,以分散阿拉伯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力量,这是一种形式;签订三国宣言,以协调殖民国家相互间的矛盾,合力控制中东,这是另一种形式;而组织军事集团是又一种最恶毒的形式。
美、英两国打着“反共”、“防御”和“维护和平”的幌子,几年来一直在想法把新近赢得独立的中近东国家纳入一个为殖民国家服务的军事集团中去。因为借助于签订这种集团的条约,殖民国家一方面可以把中近东国家变为它们准备新的世界大战的基地,而另一方面又使它们有合法的根据以逐步控制中近东国家的军事、经济以至政治,镇压这些国家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美、英两国开始策划这种集团时,第一个目标是想把居于要冲地位的埃及拉进去。但是,埃及政府坚决地挫败了殖民国家这种把新的殖民枷锁加到它头上的阴谋。于是,美、英两国的目光就转向所谓“北层”,一步一步地搞起了巴格达条约。这个条约不但束缚了某些中近东国家,而且分化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英、法这次敢于毫无顾忌地向埃及进攻,巴格达条约的存在是起了鼓励作用的。不难看出,某些参加了巴格达条约的阿拉伯国家在这次英法侵略埃及事件中的处境是相当困难的。根据它们自己的民族利益,它们必须站在受到侵略的自己的姐妹国家这一边;但是,根据巴格达条约,它们却是和侵略者在一起。
这次的埃及事件,使得参加巴格达条约的国家都应该能够看清楚,殖民国家写在巴格达条约中的那些漂亮词句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直到现在,艾登和摩勒还在把他们对埃及的侵略硬说成是“维护中东的和平和安全”的行动;而同样的词句正也是巴格达条约签订者最主要的一个借口。
如果说,英、法今天可以用这种无耻的借口来进攻埃及,谁又能保证当参加巴格达条约的国家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的时候,英国不会用同样的借口来进攻它们呢?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殖民国家进攻它们要比进攻埃及更方便得多,因为它们不但有现成的条约条文可以引用,而且还有设在这些国家的军事基地和军事机构可以应用。
因此,这次英法侵略埃及的事件发生之后,已经参加殖民国家所组织的军事集团的国家的广大人民感到自己陷入了与虎狼为伍的险境,这是很自然的。不但参加了巴格达条约的国家如此,参加了东南亚条约的国家也有同感。美国合众社承认,英法的行动“已经在泰国人民中间引起了反对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情绪”。
从英、法侵略埃及的行动中可以得出的一个重大教训,就是一切新近赢得独立的亚非国家面临的最大的敌人,仍然是企图在这个地区重新恢复殖民主义制度的帝国主义国家。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反抗殖民国家各式各样的侵略,是维护独立、主权和维护亚非地区的和平的最主要的因素。
伊拉克现在采取的行动,是有助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和改善它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地位的。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像土耳其这些国家都是同美国有密切关系的。因此,人们必须警惕美国可能代替英国而进入伊拉克。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的话,那末伊拉克不过是在前门拒狼、后门揖虎而已。而这对于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第5版()
专栏:

“哦!你也来了。” 王乐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