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坚持执行勤俭办社的方针积极发展生产
河北省遵化县建明农业合作社增产增收
本报讯 河北省遵化县西四十里铺乡建明农林牧业生产合作社(原王国藩农业社),自从今年1月转为高级社以后,继续贯彻执行勤俭办社的方针,积极发展生产,全社各种农作物获得全面丰收。预计粮食作物平均每亩产四百八十六斤,超过原王国藩初级社1955年每亩三百零五斤的60%,比1952年没组织起来时亩产一百二十斤增加了三倍。其中六十五亩丰产高粱,预计每亩产一千斤;三十五亩丰产玉米,每亩一千四百多斤;八十五亩直播白薯,每亩能产一万斤,全社预计农业、畜牧、果树、林业、副业收入三十余万元,每个劳动日可分到三元四角。全社共五百四十九户,有五百三十三户比1955年增加收入,占总户数的97%。其中增加收入一倍以上的四百七十户,占总户数86%。减少收入的十六户,占总户数3%。对于减少收入的户,分别情况进行了照顾和补助。
建明农业社是以勤俭办社闻名全国的。在转为高级社以后,他们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继续保持了这一光荣传统。在转社之初,也和其他一些合作社一样,有些人借口搞大生产,主张“处处要像个样子”;对于社员私有的一百零五头毛驴不愿接收,主张换回大骡大马;主张卖掉铁轮车,换回胶皮车;主张废弃旧农具,全用新式农具;主张把牲口笼头,使用的缰绳及一切家具,全换上“一色新”。针对这种情况,社内大力进行了勤俭办社教育,提出“继续勤俭办社”的口号,经过算细账,统一了思想,并形成了实际行动,因而在建立高级社的第一年便获得了增产增收的成绩。
为了争取明年更大的丰收,现在全社社员开展了大规模的积肥运动,全社计划积肥一亿二千多万斤,争取明年每亩施肥一万六千斤。


第3版()
专栏:

山西河南出现许多大面积丰产棉田
山西农业科学部门正总结丰产经验
本报讯 在河南省著名的产棉区陕县、灵宝接壤地区,今年将有近四万亩棉田获得百斤皮棉的丰收。像这样大面积的丰收,在河南还是第一次。
百斤皮棉丰产区东起陕县的温塘,西南到灵宝县的小南朝,长二十余里。这近四万亩的棉花普遍生长好,枝节紧凑,果枝上挂满了大而肥的桃子。丰产区中最好的陕县大营第一农业社的八千四百七十四亩棉花,估计平均每亩可收三百一十三斤籽棉,比去年增产一倍以上。其他的社的棉花也都比去年增产一倍左右,比解放后棉花收成最好的1952年也增产30%到50%。
这里是沙质土壤,一向盛产棉花。今年这些社根据本地情况正确的推行了新疆棉区大面积丰产的经验,抓住了适时早播和合理密植这两个决定性的增产环节,每亩株数从往年的二千五百株上下增加到五千株左右。同时采用了早中耕、早施肥、精细整枝和防治虫害等一系列的增产措施,因此获得了几万亩的大面积丰收。当地老农们说:1921年这里棉花是好年成,好的一亩地也只收到一百多斤皮棉,但是像今年普遍的这样好,只有合作化以后才能办到。(河南日报编辑部)
新华社讯 新华社记者武赞庭报道:山西省陆续出现了许多大面积丰产棉田和棉花高额丰产纪录。
据山西省农业厅目前收到晋南、榆次、长治地区的调查材料,已有二百四十多万亩棉田获得大面积丰收,每亩一般可产籽棉一百五十斤以上。其中有七十多万亩平均每亩可产籽棉三百斤以上。晋南产棉区的解虞县二十五万多亩棉田,每亩产籽棉二百斤以上。全国著名植棉模范曲耀离和吴春安领导的农业社,也连续战胜灾害,获得了丰收。吴春安领导的先锋社一千二百零六亩棉田,每亩平均可产籽棉三百六十斤,其中有八十多亩每亩产籽棉八百一十斤。洪赵县洪飞农业社有四十二亩棉田,每亩可产籽棉一千斤,创造全省棉花大面积高额丰产的新纪录。
山西省原来计划培植一百万亩大面积丰产棉田,后来由于各地农业社普遍推广新疆先进植棉经验,大力战胜了水灾和虫害,大面积丰产棉田逐渐扩大,使许多原来不是大面积丰产田的棉花也获得大面积丰收,而且棉花质量比往年略有提高。如解虞县西张耿乡星火农业社的三万二千多亩棉田,根据新疆先进的植棉经验,着重把播种、中耕、定苗、追肥和防治虫害等工作提前十天左右进行,并且做到多中耕、多施肥、合理推迟打顶时间,结果每亩平均产到籽棉二百零五斤。
现在山西省各级农业科学部门正在调查和总结今年棉花大面积丰产的经验。山西农业科学研究所已召集各地农业试验站技术人员,全面总结推广新疆植棉经验的情况和问题,准备改进明年的先进经验推广工作。


第3版()
专栏:

新品种“鸭棚棉”
平均亩产籽棉三百七十斤
据新华社讯 在湖北省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农场里,一种质地优良的棉花新品种获得了丰收。
这个农场今年在一亩九分多的试验田里培育这种棉花,从8月中旬到现在已收了籽花六百二十斤,预计到拣花结束时还能收籽花九十斤,平均每亩收的籽花有三百七十多斤。在紧挨着这块田边,同时培育了岱字棉。这两种棉花播种前后的耕作都做得一样,从目前每亩的收获量看,新品种要比岱字棉增产30%以上。
这种棉花新品种是1950年在湖北省新洲县一个叫“鸭棚”的地方发现的,所以叫它“鸭棚棉”。经过几年来的培育和观察对比,“鸭棚棉”除了具有产量比岱字棉高、棉绒长度和岱字棉相近、早熟等优点外,它还有营养枝少、结铃集中,适宜于密植、机械化耕作和有抗涝耐渍等优点。
湖北省农业综合试验站已从“鸭棚棉”中挑选了许多种子,准备明年在产棉区重点试种。


第3版()
专栏:

四川开展大规模的栽桑工作
福建省举办第一次桑蚕观摩会
据新华社讯 四川省农村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栽桑工作。从10月上旬就已动手栽植的江津、乐山等专区的十多个县,目前已栽植桑苗两千多万株。根据各地的计划,从今年10月到12月,全省将要栽种桑苗三亿六千多万株,这个数字约比去年栽桑株数增加二倍半;栽桑的地区,也由去年的六十多个县,增加到一百二十多个县。
四川省蚕桑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说:这样大规模的栽桑,在四川省还是第一次。他说,根据调查,四川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土壤等条件都适于栽桑养蚕。今年栽种桑苗的地方,一般都是利用荒坪、河坝、塘埂、路边、屋前屋后等空地,不会与粮棉作物争地。由于今年各地在播种育苗时期,采用了条播、宽行密株等先进技术,桑苗生长茁壮。
新华社福州18日电 福建省在10月上旬举办了第一次桑蚕观摩会。来自一部分县市的六十位农民代表和干部,观摩了闽侯县甘蔗镇第三农业社的养蚕经验。
这个社在闽江沿岸不宜种植粮食作物的沙洲上开辟出二百多亩桑园。因为气候温和,养蚕期从清明开始一直到立冬下霜,可以收蚕茧七次。目前第六次养的蚕已上簇。据蚕长说,预计全年七次养蚕收入可达二万四千多元。
代表们还到福州市北门外的福建省桑蚕试验站学习在贫瘠的荒山坡上开辟桑园的经验。
福建省自然条件良好,到处适宜栽桑养蚕。但过去这项副业生产很不发达。现在有关部门计划帮助农民逐步发展这项副业生产。


第3版()
专栏:

优良的日本工业产品
——访日本商品展览团团长和副团长
 林晰 郑颖达
日本商品在北京展出的半个月里,参观群众已超过八十万人,他们之中有的来自天津、沈阳以及更远的城市和乡村。但是更多的人们渴望参观而不能抽身来到北京。我们受外地读者之托,在最近的一天晚间访问了日本商品展览团团长宿谷荣一先生、副团长片冈峻先生,希望他们把这次展品中最优秀的部分通过报纸介绍给广大的中国人民。
宿谷团长和片冈副团长在他们的住所接见了我们,为了比较详细地介绍展品,还请来了展品部部长押川先生。宿谷团长说,这次展品中有相当多一部分是农业机械。他强调地说,他本人在农业机械方面还有些研究,所以认为展品中的那些中小型农业机械是适合中国农村使用的;其中,耕耘机在中国可以大量推广,特别是南方的水稻和山坡地区,这是因为中国同日本的耕作情况和农民的体力基本上相同。这次展品中的耕耘机包括很多品种,它们一般的动力是四到六匹马力,每天耕作能力为十七亩至二十五亩;翻地、碎土的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它的原动力还可以应用在搬运、撒药粉、碾米等工作上。
片冈先生向我们介绍了日本的化学纤维工业。这种工业在日本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日本的化学纤维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是一种利用煤中提炼出来的石炭酸、电石中的瓦斯气体以及木浆等原料的化学制品,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可以作电讯器材中的绝缘材料,农业上的保温设备,特别是人造丝、人造棉的应用,已经开始超过棉、丝、毛和麻等天然纤维。过去,日本的棉纺工业原料,相当大一部分依赖于进口,但由于化学纤维工业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化学纤维的原料在日本国内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而且有大批化学纤维产品出口。
强力人造丝在日本也很发达,这种制品对橡胶工业有绝大的好处,例如用在汽车轮胎内作为胎线,轮胎的寿命较用一般棉线要延长几倍的时间,而它的成本与棉线的价格不相上下。尼龙制品之一——文尼珞,仅在日本园艺栽培上的应用,每年约有一千五百万至二千万码。这是一种半透明的类似胶布,用它代替玻璃搭成暖室,由于它可以透过紫外线,所以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展品中的电波自动铸字机,这是日本人民在近年来独自创造出来的新型印刷机器。它可以利用电波进行远程传送,一边从类似打字机的键盘上打字(铸盘上有四千二百字),在另一边的铸字机上,就可以自动地把字铸出来并排列好,这和目前人工铸字然后再排列的速度简直是难以相比的。
日本制造的小型工作母机,它的精密程度可以和瑞士的产品相竞争,因此,日本制造的手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日本应用半导体的范围也很广,这次展品中就有一部分利用半导体制造的收音机,它们小巧玲珑,携带方便,而且音调清楚。
合成树胶制品,可以代替钢铁,制成各型管子、齿轮、锯齿,它不但耐高温,而且耐酸性能也很强。
宿谷团长和片冈副团长对这次商品展出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毛主席、朱副主席、周总理和刘少奇委员长等领导人员先后参观日本商品感到特别兴奋。
片冈副团长说,过去中日贸易额曾达到日本贸易总额的30%至40%,而现在只占日本贸易总额的1%至2%。日本人民和广大的经济界人士已经认识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今后将通过各种努力来展开中日贸易。(附图片)
展览会上的半导体收音机展览会上的尼龙制品
本报记者 刘长忠摄


第3版()
专栏:

思想工作必须加强
禾青
云南省内地在秋后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农业合作化。
从各地的调查材料中可以看出:当前在基础较好的地区,基层干部中盲目自满的情绪相当普遍。在整社中间对群众的思想动态不作深入的了解,对转社的规划、骨干的选择和培养以及宣传教育工作钻研不够,有的甚至还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因此在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上都缺乏足够的努力。丽江专区和沾益县的干部认为,要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得五、六百户到一千多户,办小了就没有意思;西畴县山区多,但是仍想一乡一社;嵩明县的杨桥乡有一千二百多户,工作基础并不很好,但支部书记要求全乡一社,县委说服支部分办三个社,支书却思想不通。凡是有这种盲目情绪的地区,工作往往不够细致踏实,也很少和群众商量。而在那些地处僻远,现在高级社还较少的山区或半山区,干部又存在着恐惧心理,他们感到自己没有经验,领导初级社都有困难,转高级社就更不知如何是好,他们等待上级调派干部。
云南今年转社,大多数是半山区和民族杂居地区,由于群众对政策还不够了解,思想上还存在不少顾虑。如有的社在试算分配中已有过多地少留多分的现象,影响了正常的公共积累;有的社只愿经营短期能够收益的副业。例如只养架子猪,而不愿再养小猪,怕转社吃亏。农民对于生产资料的处理,顾虑更是多端,山区农民担心山场、山林、牲畜入社以后生活困难。少数民族农民因恐牛、马入社折价不能合理,已发现低价出卖的现象,昭通县荷花乡最近出卖的马匹已占全乡的20%。曲靖地区的苗族担心并社以后没有本民族的干部参加领导,又怕和汉族混合编队工分减少。
群众的这些顾虑,说明转社的思想工作必须深入细致,组织准备必须充分。而具体政策问题和转社步骤更应根据不同民族的情况作切实的研究。盲目自满把问题简单化的看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第3版()
专栏:

内蒙开始粮食油料统购工作
据新华社讯 内蒙古自治区开始秋季粮食、油料统购工作。到10月10日,全区已购进各种粮食、油料七万八千二百四十三吨。其中,在连年丰收的河套行政区就收购了三万三千吨以上。
哲里木盟各族农民在收割打场期间就按照国家定购数字,不断卖出粮食。国家在9月份就从这个地区收购了三千一百多吨粮食和油料。大青山南麓的土默特旗的三百五十一个农业社已提出保证完成国家核定的统购计划,现在已将二千四百多吨粮食卖给了国家。
各地商业部门在秋粮收购期间,为农民准备了大批物资。仅百货系统在第四季度就增多了一千多种新商品。内蒙古自治区纺织品公司为了及时供应各族农牧民过冬需要,到9月底已提前供应各地各种棉布一百六十一万五千匹。据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统计,近两个月来各族农民买去的农具仅双轮双铧犁就有三万多件。


第3版()
专栏:

河南省安阳县安丰农业社正把收下的新棉卖给国家
新华社记者 徐振炎摄


第3版()
专栏:

农业社丰收景象
合作化后大丰收
安徽贵池县双岭乡梅村农业社,今年获得了大丰收。一百六十亩零五分双季早稻,每亩平均收五百四十多斤。从来没有收成的四十六亩多起潮湖田,也收了九千二百多斤稻谷。二百四十多亩中稻,每亩平均收稻四百五十四斤。目前,晚稻成长良好,预计每亩能收到三百斤左右。其它旱地作物,也比去年增产不少。这个社今年的总产量可达到三十八万多斤,超过去年总产量的200%还多。每个社员,平均可分粮九百八十三斤。社员们兴奋地说:“今年是合作化的头一年,也是我们增产的头一年。”
(章遐龄)
缺粮社变成了余粮社
湖南平江县谈胥乡稻竹农业社,今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每亩平均九百斤,比去年初级社时增长了56.8%。全社平均每人能分粮食六百一十三斤。贫农社员丁果成,全家有五口人,去年只分得八百斤谷、三百斤茴丝,今年入高级社后,光早稻就分了二千五百斤,预计晚稻还可分到九百斤、茴丝能分到七百斤。他说:“我从娘胎出世,还没有收过这样多粮食,要不是入高级社,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稻竹农业社已经由缺粮社变成余粮社了。在往年初级社时,每年总要国家供应六万五千斤粮食,今年早稻收割时,就出卖了四千多斤余粮给国家,秋收后还会卖得更多。
(李窗晓、蓝海波)
争取颗粒还家
河北沧县联益农业社的一万四千多亩秋季作物,至少可收原粮三百一十多万斤;连同夏季作物计算在内,共产粮食三百七十多万斤,比去年增产85%。
最近,社里经过初步计算,一个普通劳动力能分到二千四百至二千六百斤粮食,较强的劳动力能分到二千八百至三千斤粮食,90%以上的社员都能增加收入。可是社员们一点也不自满,他们在“颗粒还家”的口号下,正积极开展“精收细打”,争取在丰收的基础上,每亩再增产二斤粮。
(福生、宝起、秀荣)
丰收的鼓舞
位于大青山脚下的内蒙武川县先锋农业社,试算分配的结果,全社可将总收入的68%分给社员,使95%以上的社员增加收入。社员每个劳动日的实际收益达到两元零二分,超过了去年分红数最高社的三倍。社员们心里充满着无限的喜悦,他们在全面丰收的鼓舞下,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目前,各生产队已展开了抢收小麦的竞赛,95%以上的女社员也都下地了。为了不使成熟的庄稼遭受自然灾害,各队还组织了“夜战大队”,在夜间突击抢收。
(孙长山、高守义、王治恒)


第3版()
专栏:

农副业生产密切结合的传统应当保持
金湘
目前,我回到江苏省扬州专区访问。扬州的杂粮产区有四个县、二百多万人口,耕地面积有三百三十多万亩,每人平均一·六亩多。地少人多,是此地特点。这个地区以种植杂粮为主,上熟有:大麦、元麦、小麦、蚕豆、豌豆;下熟有:黄豆、高粱、玉米、粟子、花生、甘薯、荞麦、萝卜、杂豆……等。
总的说来,这个地区的农村生产水平还不及抗日战争以前的最高水平,有的还不及解放以前,这是一个值得十分注意的问题。
从农业方面看来,虽然解放以后,粮食产量比解放以前略有增加,但是没有达到抗日战争前水平。根据泰兴县三个社的三个队(最好的、一般的、最差的)的调查,1936年共产粮五十三万一千斤,1953年,只产粮食四十四万八千斤,1955年只产粮四十一万斤。
在杂粮地区,由于田少人多,副业收入一般要占农民总收入的50%到60%。泰兴县农民的收入中,养猪、榨油、酿酒的收入占60%,仅猪一项就占33%到44%,以至50%以上。但是,现在副业情况远不如前。泰兴县抗日战争前每年最高养猪量九十多万头。1949年产猪三十多万头,1950年产四十五万多头,1951年五十多万头,1952年五十二万头(一说六十三万头),但1953年又下跌到三十七万头,1954年四十五万头,1955年三十三万头。1956年大力提倡发展副业,在夏季已达四十一万头,但比起抗日战争前的最高年产量少了一半多。猪的质量也远不如前。抗日战争以前,人们卖出的猪一般是三等和二等的多,每头重一百九十斤到二百二十五斤,现在是五等的多,每头只有一百三十七斤左右,肉薄油少。至于群众的油、酒生产,比过去也大大减少。如泰兴县酿酒的糟坊在1951年还有一千零十六户,1955年只剩下六十三户;油坊,1951年有一千三百○一户,1954年只有三百七十一户。这次,我回到十四年前工作过的地方——江都大桥区坤平乡阮家塘,群众纷纷诉说养猪困难,要求政府帮助解决。过去此庄二十户人家,家家养猪,多的一家养三、四头,今年全庄一共才只有四头。
为什么农村生产没能很快地赶上和超过战前最高水平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解放以前,农民遭受敌人的掠夺,一些农民的底子枯了。解放以后,这一带时常遭受自然灾害,像江都河南地区,五年来,连续有灾害:1952年是寒流,1953年冰雹,1954年洪水,1955年干旱,1956年雨涝和台风。解放以后,虫害亦有发展,如危害大豆的关仓虫,危害蚕豆的潜叶虫,为抗日战争前所没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原有的农副业结合关系被削弱或破坏了。这是杂粮产区生产水平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杂粮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适合自己本地情况的农副业结合。过去群众的做法是这样:把田里产的主要粮食(豆类、花生、高粱、大麦、小麦、元麦等)通过本地开设的“五坊”自行加工。所谓“五坊”是:油坊(榨黄豆和花生油),糟坊(酿大麦、高粱为酒)、磨坊
(磨小麦、元麦)、粉坊(磨杂豆做粉)、豆腐坊(磨黄豆为豆腐)。“五坊”的副产物(豆饼、花生饼、酒糟、大麦头、麦麸,豆腐渣、粉渣等)加上大麦,辅以猪草,用来养猪,非常合适。养肥的猪可卖钱,猪粪和豆饼可以肥田,增产杂粮。这样,“五坊”→养猪→杂粮生产,三者循环不息,农业副业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粮食统购统销以后,这种灵活的农副业结合被大大削弱了。粮食和油料的原料由国家掌握,集中加工。民间的“五坊”大部关闭,因而猪的饲料发生困难,群众大大紧缩养猪。跟着来的是:田里缺乏猪粪和豆饼、花生饼。结果,养猪的收入既少了,田里收成也差了。
由此可知:杂粮、“五坊”、猪三项是过去此地农村生产不可分割的内容。其中,养猪问题是目前生产问题的关键。刘乔农业社每头猪的粪平均要上1.6亩田,今年小麦每亩产二百五十三斤,大麦二百六十三斤,元麦二百五十一斤,每人平均分麦二百五十斤。大龙王社每头猪粪平均要上三·○六亩,小麦今年亩产一百三十六斤,元麦一百四十二斤,大麦一百八十一斤,社员每人平均分麦一百一十斤。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猪粪多或少的农田产量差别有多大。养猪赚的钱,除补助生活外,可以再买小猪,买饲料,可以买部分肥料。以泰兴为例,由于1955年养猪数比抗日战争前的养猪数减少,每人每年少收入二十三元多(以五等猪价为准),以1955年比1951年,每人少收入九·一元。
近几年来,养猪碰到哪些困难呢?
第一是饲料问题。“五坊”关闭,饲料的及时、就地的供应没有了。国营商业部门供应的饲料数少,质差,价贵,误时。现在每头猪只供应一百五十斤大麦。据农民说:如每头猪养到一百三十五斤,需要精饲料大麦三百斤,养到一百五十斤需要精饲料大麦三百五十斤,养到二百斤(二等)需要精饲料大麦四百斤。现在饲料质量低,如麦麸,过去一百斤小麦出粉六十八斤,出麸二十斤。麸子的含粉率为7.8%;现在出粉八十四斤出麸十四斤,麸含粉只有3%弱,当然营养就差。过去一百斤谷,出米六十一斤到六十五斤,现在出七十二斤到七十三斤,糠少了,质差了,猪吃了痾不下屎。豆饼质量也大大降低,过去含油率是7%—10%,现在只有3%—4%,砍也砍不动。不仅饲料质量差了,而且价钱又贵,麸皮每斤四·八分(高的达五·五分),大麦收购价每斤仅六·六分,一斤大麦换一·三七五斤麸皮,糠价每斤四·五分,稻子不过每斤七分。过去一百斤豆子可以换一百五十七斤豆饼,现在一百斤只可换一百二十三斤了。而且供应又不及时。另外,由于农民留下的口粮少了,有的地方,大麦留人吃,不给猪吃了。
第二是资金问题。现在合作社里很多社员没有钱买小猪。据泰兴县典型调查,缺养猪资金的农户占40%。有的买了小猪,没有本钱养肥,养到五等就卖了。银行养猪贷款少,泰兴每头猪贷十元上下,只够买小猪,买下猪难养大。根据银行的材料:有一户养两口猪,共贷了四十三元,把猪养肥后就卖了一百零七元。可见贷了款就能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第三是养猪不大合算。小猪价钱贵,一斤要六角,七角甚至一元。一头小猪要十元上下。壮猪每斤只卖三角钱(六等),一百一十五斤左右的壮猪卖价三十四元。肥猪价偏低,最近虽已调高了一点,可能还低一点。有的地方合作社给社员的肥粪作价也低,而且社员拿不到现钱。过去农民养猪,为了自己肥田,所以养猪积极性高;现在田入了社,小猪价贵,肥猪价低,猪粪价低又拿不到钱,这怎么能不妨碍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由于“五坊”关闭,猪减少,田里收成不高,原有的农副业结合关系遭到削弱,虽然我们在农业上下了不少的功夫,虽然总的农业经济也不断地上升,但由于田少人多,社员仅靠种田就不能有效地增加收入。
今年小麦减产,秋季作物估计只有平常年景,总的收入是否能增 加很成问题。因此,社员情绪动荡,有办法的出走,有的埋怨合作社,等社干部拿主意。除了加强政治工作外,从经济上巩固合作社,甚为必要。而从经济上巩固合作社,就不能离开原有的农副业结合的基础。
我认为:如果在国家计划经济的指导下,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从当地原有的农副业结合的规律出发,发展农村经济,就可以使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赶上和超过抗日战争以前的最高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巩固合作社,供应国家更多的农副业产品。
中心环节是在国家支持下,发动群众大量养猪。除了发动群众多收藏代用饲料和扩大高产作物面积以外,政府增加饲料供应,同时合理供应农民口粮,非常必要。
其次是适当开放“五坊”。是否可以在重点生猪产区将花生、黄豆等油料作物,多留一些给当地群众自榨。以社为单位,恢复一些油坊,榨出的油卖给国家。或者由国家委托合作社加工。群众自己加工,豆饼、花生饼的价格比国家加工便宜,这就能够减低养猪成本。花生由社加工,国家只统购一部分花生仁,其余收购花生油。糟坊加工任务(制酒)能否也适当增加?能否根据需要,发展粉坊、磨坊和豆腐坊?
再次是增加养猪贷款。贫农养一头猪,贷十五到二十元。同时还可以扩大预购,养到中猪时,先给一部分钱(八—十元)或粮,帮助社员把猪养壮。
在价格政策方面,应当提高壮猪收购价格。为了鼓励社员把猪粪送社,应当对粪肥合理作价。
结合农业生产计划拟定产猪计划。注重防疫工作(泰兴在四年中曾因防疫工作不够,先后死猪十万五千多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