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学习鲁迅先生论连环画的文章的体会
姜维朴
鲁迅先生生前非常重视和关怀连环画,他所写的论述连环画的文章有“‘连环图画’辩护”、“连环图画琐谈”、“论‘旧形式的采用’”、“‘一个人的受难’序”、“看图识字”等,加上其它提到和涉及连环画的文章、书简,共约有十余种。虽然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了,社会制度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连环画也从“陈腐的劳什子”变成了新的群众读物,但是鲁迅先生这些文章,仍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和鼓励。一
鲁迅先生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有力地打击了企图把连环画一笔抹杀的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论调,他说:连环画在古今中外“不但可以成为艺术,而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里了。”他劝导青年像对大幅油画或水彩画一样看重并努力于连环画和插图。今天,对连环画要“一笔抹杀”的人似乎不存在了,不少人在口头上也颇为重视,但是把连环画看作仅是过渡时期的扫盲工具等等思想,还不是个别的,以致把连环画的创作和编辑出版工作看作是没有前途的苦差使,是“下等物事”。有些美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被分配到作“小人书”以后,羞愧得见了老同学无颜抬头。有的作家编了连环画脚本,不愿署名,生怕因此被同行耻笑。
当然,对一个作者的创作志趣不能强求如何,创作发展的途径也各有不同。但是,如果从人民的需要、从为革命事业服务的角度设想,从而明确任务,建立志趣,是人民文艺工作者应有的态度。鲁迅先生所以这样重视连环画,这样加以维护、提倡和指导,不是出于个人偏爱,而是深深体会到了群众的需要。鲁迅先生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收“集外集拾遗”中)详尽地谈到为群众服务的问题,“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竭力来作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以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今天,以新的连环画来挤掉反动、荒诞、淫秽的图书,不仍然是一场严重的斗争吗?鲁迅先生在当时就看到这一斗争的重要,并坚决地投进斗争中。他一面用犀利的笔锋杀退各色敌人,维护了连环画的生机,一面竭力培养和指导当时的青年作者,以使连环画获得新的生命力,同时他还编选外国进步连环画作品,亲自写序目和说明文,筹划印制出版,用以鼓励和启发新连环画的发展。鲁迅先生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每一个连环画工作者和其他文艺工作者应该学习的。二
鲁迅先生特别注意连环画要使群众“能懂、爱看”,“是要毫无观赏艺术的训练的人,也看得懂,而且一目了然。”“为了大众,力求易懂,也正是前进的艺术家正确的努力。”正是这样为群众着想,鲁迅先生谆谆告诫青年作家,不仅要研究西洋的名作,而且要“更应注意于中国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以及新年的单张的花纸。”(见“‘连环图画’辩护”)他以生动有力的讽喻,来驳斥那种硬要“真实”而不顾群众喜爱与欣赏习惯的论点。
我们今天的连环画,所以还不能完全“挤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反动、荒诞、淫秽的图书,一方面是品种不足,同时新连环画未使群众“能懂、爱看”,也是重要原因。翻开现在的连环画,很少看到生动热闹的故事,在改编时有的把原著故事细节大量地“精炼”掉,而剩下来的是几根骸骨或“合乎主题”的框框,以为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的高峰。画面上的对话也一概被视为“破坏艺术完整”的大敌,于是拼命删除,或挤到说明文中,这样一来,艺术是否完整了,倒不一定,但读者却把它叫作哑吧书,纷纷提出反对。当然,我们不应在画面上滥用对话和符号,企图以符号和文字来代替艺术形象的“俯就”群众的作法,并不是我们的方向。但是那种不顾群众的“一脚踢开”的办法,却是当前更为重要的问题。尤其近几年来有些作者苦于不能很快提高,认为民族形式束缚了自己,非“突破”不可,提高到哪里去呢?西洋画法则被认为唯一的途径。于是,有些作者轻易舍弃了自己掌握到的为群众熟悉的表现方法,改头换面,决心走向“提高”,而作品是否为群众“能懂、爱看”,就似乎成为次要了。
当然,我们不应反对创作上的新的尝试,不应把“脱离群众”的帽子到处乱扣,也不应认为“越俗、就越好”。鲁迅先生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也曾这样说过:“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因此,就必须从一般群众的接受水平和群众喜爱的基础上出发,来改进和提高。这一问题,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也有详尽的阐明:“旧形式为什么只是‘采用’……就是为了新形式的探求。”“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见“论‘旧形式的采用’”)鲁迅先生这种见解与毛主席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是一致的。但是,在创作实践中,却往往认为强调民族形式、民间风格,就是使连环画道路狭窄化,使艺术的前进受到约束了。事实上,只有立脚在群众喜爱的基础上的提高,在继承和发扬民族形式的基础上吸收外国形式,才会获得茁壮的生命力,才能达到百花齐放。三
鲁迅先生这些文章中较少谈到连环画脚本编写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当时连环画脚本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提到重要的地位。但鲁迅先生对连环画的论点,他的为广大群众设想的精神,同样对今天连环画脚本的编写有很大启示。
鲁迅先生在“关于连环图画”(收在“鲁迅全集补遗”)一文中,谈到取材和编写时说:“人物是大众知道的人物,但事迹却不妨有所更改,旧小说也好,例如白蛇传(一名义妖传)就很好,但有些地方须加增(如百折不回之勇气),有些地方须削弱(如报私恩及为自己而水满金山等)。”这一原则正是我们今天所应重视的。在今天我们的脚本编写上,一般说来,对削弱是顾忌很少,而增加却碍难重重;至于照样移植的办法,更被视为简便可靠、不遭风险的捷径。凡是民间故事,古代传说,不论优劣精粗,都作为无瑕的白璧,很少再加以提炼和根据连环画特点进行加工。这样,造成了连环画题材内容的停滞淤塞,千篇一律。
以庸俗社会学的观点,硬在连环画中塞进“阶级本质”、加上标语口号的编写作风,的确是存在的;那种对原著乱加窜改和任意歪曲的流弊也并未根除。但是,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改进,因噎废食和把脏水同婴儿一块倒掉,却是更要不得的。我们应该鼓励独立的创作,或是改编上大胆严肃的加工,只要做得有益,或利多弊少,也会如鲁迅先生所说:“大众是要看的,大众是感激的!”(“‘连环图画’辩护”一文的结束语)鲁迅先生曾预言连环画可以产出米开朗基罗、芬奇那样的画手,那么,作为具有文学特点的连环画脚本,不是也可以与他所预言的唱本说书一样可以产出托尔斯泰、弗罗培尔吗!
由于革命的胜利,鲁迅先生生前所关怀的连环画事业,同其他文艺一样,获得了广阔的发展道路。今天从事连环画工作的人,决不会遇到如鲁迅当时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我们应当更努力地负起这一任务,让连环画事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956年8月


第7版()
专栏:

二十年岁月,三千里行程
——许广平和海婴在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日子里
新华社记者 沈鼎
一、南下途中
三十年前,鲁迅先生离开北京,由津浦路南下,经南京,到上海,同行的是一位年轻的女郎。下一年——1927年起到最后,鲁迅一直和那位女郎在一起生活,也在一起战斗。
她就是鲁迅的夫人和战友——许广平。
漫长的岁月过去了。今年10月8日,记者在一列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上会见了她。且不说三十年前的旧话,只要求她谈谈永别鲁迅之后二十年来的生活。
许广平靠着车窗沉思着,头上的几缕白发在阳光里闪着银光。她开始回答这个请求。
从1936年鲁迅逝世到1948年,他们住上海。长期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作文化工作和妇女工作。才只有八、九岁的儿子海婴,也常跟着母亲到处奔走。
谈到这里,许广平把母亲特有的慈爱的眼波投向正在一旁倾听她谈话的海婴。
那些时候——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统治的时候,鲁迅的作品实际上已经成为禁书,许广平始终参加着编辑、出版和发行鲁迅遗著的工作,只要有一本书能够到读者手里,就是最大的愉快。她常用包袱包了大包鲁迅著作,亲自把书送到很远的书店里去。反动统治者不断地对她施加着迫害,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的时候,还把她关进监狱,把她折磨了两个多月。1948年,她才带着海婴去到东北解放区。
全国解放以后,人们已经可以不时在报纸上看到她的行踪了。五十多岁的许广平在鲁迅所理想的、并且为了要使它实现而战斗一生的时代里忘我劳动,成为一个出色的政治活动家,海婴也健康地成长了。他现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不久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1948年去东北之前,许广平和海婴曾经悄悄地去到绍兴,为的是看一看养育了鲁迅,而且几乎度过他一生中三分之一时间的地方。同时,也为了向它告别。
今天,举国人民都在隆重地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时候,作为他最亲爱的人——夫人、儿子和没有见过面的儿媳,首先想到的就是再去看一看他出生的土地,虽然路途遥远。
二、在鲁迅故乡
经过几昼夜旅途劳顿,终于赶完了从北京到绍兴的三千几百里路程。载着许广平一行的汽车10月10日来到了鲁迅故乡。在市郊远远就可以望见制造绍兴老酒的工厂的高烟囱正在喷着浓烟。公路两旁望不到边的田野里尽是半熟的晚稻,稻田边沿藕塘里满飘着浮萍。虽是深秋时分,也竟然满眼鹅黄嫩绿,一片生机。和鲁迅当年所写下“没有一些活气”的故乡,成了鲜明的对比。
远迎到郊外来的是鲁迅故人,他的名作“故乡”里所描画的“闰土”的孙子、“水生”的儿子章张贵。这个热情的青年人引导着汽车来到鲁迅路,经过鲁迅幼儿园,到达鲁迅纪念馆。在这小小的城市里,还有一个小学和一个电影院也是以鲁迅命名的。
许广平曾经在鲁迅遗物中找到一本鲁迅迁居北京时,寄存故居家具杂物的帐本。她在1953年把这帐本送给了绍兴的鲁迅纪念馆。
馆长方杰一见面就告诉她,已经根据帐本找回了近一半家具,使故居基本上恢复原状。顾不得旅途疲劳,她兴奋地立刻跑到新台门故居去参观,她和海婴长时间地停留在鲁迅母亲的房间里,注视着那张古老的木床,因为据说鲁迅就诞生在这张床上。接着,又到鲁迅上学的地方“三味书屋”,他的书桌按照原状放在阴暗的一角。许广平亮起手电,在桌面上寻到了鲁迅亲手刻的一个“早”字。来历是这样:有一次,鲁迅上学迟到,受了老师的责备,他就刻下这“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当他们进入鲁迅幼年的乐土——百草园时,首先看到那座鲁迅认为有着无限趣味的泥墙依然如故,侧耳听去,油蛉仍然在低唱、蟋蟀仍然在弹琴。如今,这块土地已经成为绍兴青年和少年们心目中极为庄严的所在,他们常常在这里举行加入青年团的仪式和加入少年先锋队的仪式。
许广平又仔细地参观了纪念馆。对纪念馆在不久前才找到的鲁迅读书时代的作业和书本,看得特别仔细。她在一个玻璃柜前和儿子、儿媳相视而笑。因为,这里正陈列着鲁迅以“令飞”的笔名给“河南”杂志写的文章,而海婴的大儿子就是以“令飞”为名字的。
次日清晨,许广平一行又坐着乌篷船,冒着秋风秋雨,赶三十多里水路到安桥头去访问鲁迅外婆家的旧宅。安桥头就是鲁迅笔下的“平桥村”,他曾在这里和许多农村少年结交,成为后来描写农村生活的借镜。现在,安桥头所有的农民都已经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当记者和几位老人谈起“祥林嫂”、“闰土”这些人物悲惨的遭遇时,好像在讲古老的故事一样。
为了要参加14日在上海举行的迁墓仪式,许广平一行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又准备上路。
临行之前,海婴给章张贵摄了一张相片。当他们亲密地挽手同行的时候,记者不由得想到鲁迅说过:“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二十四岁的章张贵解放前还是地主人家的放牛娃,现在是一个青年团员、纪念馆里得力的工作人员。他们——海婴和章张贵,一个共产党员和一个青年团员的战斗的友谊,真如鲁迅所希望的,是永远不会有任何力量可以使他们隔膜起来的。
鲁迅的预言,实现了。
三、在鲁迅墓前
14日清晨,上海虹口公园内用素净的花岗石砌成的鲁迅新墓脚下摆满了花环。鲜花在暖风里散发着清香。
铜管乐队奏起了肖邦的“葬礼进行曲”。
放着鲁迅灵柩的灵车从沪西万国公墓来到了虹口公园门口,鲁迅生前亲密的战友宋庆龄、茅盾、许广平等人,扶着鲁迅的灵柩缓缓地向公园内的新墓地进发。
灵柩上复盖着写有“民族魂”三字的大旗。它是按照二十年前鲁迅先生安葬时上海民众献的旗子复制的。原来是白底黑字,复制时改成象征着胜利的红旗。
一阵秋风,卷起了这面旗子的一角,许广平取下戴在胸前的一朵采色水钻扣花,把旗子牢牢扣住。这朵扣花是她在率领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代表团前往苏联时苏联妇女反法西斯委员会赠送的礼品。当灵柩带着这朵扣花徐徐落入墓穴的时候,许广平泪珠滚出了眼眶,在她身边的宋庆龄先生轻轻地挽着她的臂膊,海婴也紧紧挨着母亲,他们默默地安慰着她。但是,他们的眼睛里也都充满着泪水。二十年前下葬的时候,他们三人也是这样偎依着,紧紧地站立在一起,分担着这巨大的悲痛。当年摄下的这样一个镜头,还挂在新墓附近的鲁迅纪念馆里。
继茅盾、巴金之后,许广平也在墓前致词。她的声音嘹亮而且坚定。
二十年前,她曾经手捧着“致鲁迅夫子”的墓偈,流着眼泪,参加鲁迅的葬仪。墓偈上写着她的献词:…………
你曾对我说:
“我好像一只牛。
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牛奶,血。”
你不晓得,什么是休息,
什么是娱乐。
工作,工作!
死的前一日还在执笔。
如今……
希望我们大众,
锲而不舍跟着你的足迹……。
当年摄下的照片上还留着她悲痛憔悴的容颜。今天,她虽已两鬓斑白,但却愈加丰满,愈加健康。二十年来,她始终无愧于鲁迅战友的称号,和人民大众一起,踏着鲁迅的足迹从黑夜走到天明,又将从胜利的今天走向胜利的明天。
在葬仪完成后,许广平和海婴夫妇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后来,他们重又回到墓地,徘徊留恋,不忍离去。
时近正午,墓前的鲁迅塑像被笼罩在太阳的光芒里,仰首望去,光辉夺目。塑像后面巨大的墓碑上,横题着六个大字“鲁迅先生之墓”,这是毛泽东主席的手笔。墓碑下面最大的一个花环是中共中央敬献的,上面写着“鲁迅先生永垂不朽”。


第7版()
专栏:

新版“鲁迅全集”第一、二卷出版
新华社16日讯 新版“鲁迅全集”第一、二两卷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7、18两日将在北京发行。
新版“鲁迅全集”是为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而出版的,共计十卷约三百万字,分为十册,约在明年出齐。它同1938年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和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的全集最大的不同,是这个新版本专收鲁迅的创作、评论和文学史著作,并增加了现在搜集到的全部书信。鲁迅翻译的外国作品和编校的中国古代作品将另行出版。
新版“鲁迅全集”的另一特色,是由编者加了一些简略的注释,附在每卷的后面。注释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较为广泛的原始材料,来说明鲁迅写作时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有关的人物和事件。鲁迅著作中所引的中外古今典故也加了简要的说明。全集第一卷(包括“呐喊”、“坟”、“热风”)就附有一百零三页的注释文字。新版全集的全部作品,还根据鲁迅亲手校订的版本、最初发表文章的报刊和鲁迅一些手稿,作了校勘,改正了过去各种版本中印错的字或标点。
关于“鲁迅全集”的出版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即着手进行,1950年底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整理、编辑鲁迅的全部著作。这项工作得到广大社会人士的帮助。
另外,鲁迅从1912年至1936年二十五年间的日记,也已经着手整理,准备用铅字排印出版,供学者们研究参考。


第7版()
专栏:

金字塔的光辉
——介绍“埃及艺术展览会”
朱丹
在世界文化史最前面的篇页上,伟大的金字塔放射着灿烂的光辉,它是古代埃及人民劳动创造的奇迹,永远在人类历史上照耀着,成为文明和智慧的象征。
正在北京举行的“埃及艺术展览会”,反映了美丽的“金字塔的国度”的人民的生活和战斗,使我们兴奋地看到古老的埃及民族在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又恢复了她的青春。
远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左右,埃及人就有了文字,那些美丽的象形文字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创造,它使埃及今天的书法、绘画、雕刻和工艺美术都受到很深的影响。这次展出的许多写着“可兰经”格言的纸匾、挂屏以及装饰图案,带有宗教色彩的庄严、富丽的艺术风格,给这个展览会增添了丰富的民族特色。
在油画方面,这个展览会的展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不同的风格:一类是在作风上倾向于古典的,它们大致是主题单纯、形式典雅、技法写实而熟练,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已故名画家沙布里的“画室里”,画家艾尔—吉尔加维的“阿特雅特夫人”、“音乐”,以及同他们的风格相近的画家拉梯夫—乃西姆的“女子头像”,拉清特的“肖像”,都是属于这一类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上表现了高度的油画效果,在色彩、造型和构图上,都显出艺术的和谐和完整的美。另一类风格是倾向于现代的,这类作品在技法上富于东方的特色,强烈的色感、简化的线、受着传统形式影响的构图、经过夸张的造型和丰富的现实生活的内容交织在一起,再加上从其他民族吸收来的别的东西;可以看出埃及艺术家大胆的创造精神。如法努斯的“碾子”和“他们终于有饭吃了”等两幅画,主题集中,技法单纯,所用色彩几乎只是一些原色,在寥寥几笔构成的画面上,艺术的感染力却非常强烈,使人对于热带生活产生浓厚的印象。另一幅具有特殊的内容和构图的油画是艾尔—沙基尼的“战争与和平”,画家发挥装饰风味来适应他的象征手法,他把和平鸽人格化了,但却把恶人还原为动物,在表现方法上明显地出现了埃及古典绘画的遗迹。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动人的水彩画、水粉画、版画和装饰画。阿布戴尔法塔的挂屏“埃及南方的妇女”有着古典艺术的特有的魅力。利兹克的水彩画“避暑地”和卡塔卜的水彩画“阿斯旺的市集”,虽然在用笔上粗细不同,但幽美的情调和明朗的风格则是一致的。
旺利兄弟的为数近六十张的树胶水彩速写是这个展览会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他们以生动熟练的笔锋尽情攫取各民族的音乐舞蹈的刹那的姿态,可以称得上淋漓致尽。另外应该提起的是舍里夫的布画“卡尔纳克庙之夜”和“祝福”,这种有着浓厚的装饰趣味和传统的对称构图的民族艺术品,和中国的绘画有很多相近之处,使我们感到异常的亲切。
雕塑是这个展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埃及艺术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在这里我们看到古典大师莫克塔尔的优秀作品“纪念碑图案”、“尼罗河上的新娘头像”和“农场监工”,使我们领会到埃及现代雕刻中最杰出的部分,莫克塔尔的造诣很明显地得力于埃及古代人物肖像和陵墓石刻,人物庄严而富于生命,显得无限高大,表现出艺术的完整性和永久性,这是古代艺术传统和现代先进的写实技法的巧妙结合。和他同一风格的,有曼苏尔的“卖鹅妇”,实用美术学院出品的“母性”、“农妇”,都使人感到真实、生动而又亲切。
埃及的木雕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它的特点是气魄宏大和表现力强,注重内心刻划。沙吉尼的“哀伤”、“新娘”,线条流利,表情深刻;他的“村长”,更刻划出庄严和雄伟的感觉。法米的“音乐”、“亚洲和非洲”,主题都是极有意义的,后者用鹰来象征亚非会议的精神,并用两个女子像象征亚非两洲的人民,在亚非会议的精神号召下团结起来,是富有深意的。
雕刻家沙吉尼的另一种创造是黄铜的“锤金”浮雕,这是一组精彩的艺术品,它们的主题有极大的战斗性,表现方法上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在画面上,人们被表现为伟大的巨人,他们创造着工业、农业、文化艺术的成果,他们劳动着、战斗着,打开黑暗的铁闸,向着象征殖民主义和恶势力的蛇进攻,橄榄树叶变成了利箭,和平鸽啄瞎了蛇的眼睛,终于获得胜利,获得用太阳象征着的光明。这是一套有气魄、有力量的象征埃及自身的命运和意志的艺术,因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赞许和同情。
埃及的实用美术和工艺品也是非常丰富和富于特色的。在这里有来源于象形文字的几何图案构成的民间木格窗棂,镶嵌象牙条纹的老式椅,缀有棕榈树、伊斯兰教堂、极乐鸟、狮、驼等。图案的壁毯和地毯,以及金碧辉煌的挂屏如“金箔孔雀”等等,表现出埃及人民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卓越的创造性。
“埃及艺术展览会”的展览品,代表着埃及艺术的各个方面,是异常富丰的;这些艺术品虽然主要的是现代的作品,但是从它们可以看到五千年来的埃及文化的传统和影响。从埃及的历史和文化的传统来看,她是古老的;但从埃及人民今天所表现的英雄气概和埃及艺术家的创造力来看,她又是永远年轻的!


第7版()
专栏:

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成立
新华社16日讯 中国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15日在北京成立。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成立大会上说:科学情报研究所的任务是:搜集、研究和报道国内外特别是科学先进国家中的科学发展情况和最新成就。科学情报工作可以使科学上的新成就迅速地为生产建设服务,它能帮助科学工作者及时掌握世界科学进展的全貌,以便在准确可靠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郭沫若勉励全所工作人员要勤恳地工作,并在国内外有计划地逐步建立科学情报网,以适应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
科学情报研究所代理所长袁翰青说:今年研究所工作以搜集资料、了解世界各国自然科学期刊情况、编译科学技术快报并翻译报道西欧和美国科学研究机构组织情况的书籍为主。研究所编译的“科学新闻”已经在15日创刊,“机械制造文摘”创刊号也将在近日出版。他说:今年以机械制造文摘为主,明年再扩展到冶金学、力学和基础科学的物理学,并准备编译世界化学论文索引。
在成立大会上宣读了苏联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潘诺夫教授的贺信。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陶孟和,以及苏联专家、中国科学院院长顾问拉扎林科都在会上讲话,祝贺科学情报研究所的成立。


第7版()
专栏:

北京举行印度尼西亚华侨画展
本报讯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印度尼西亚华侨美工团作品展览会”,17日在北京北海道宁斋开幕。共展出十位画家的作品一百四十多件,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素描和少数木刻、铜版画。
“印度尼西亚华侨美工团”是由“印(度尼西亚)华美术协会”回国访问的十位会员组成的。他们曾先后在北京、东北各地进行访问和写生,祖国的美丽山川和几年来各方面建设的巨大成就,使画家们非常激动,从展出的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这种心情。
展览会在16日上午预展,北京文艺界、美术界人士一百六十多人参观了展览会,并和华侨画家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张贻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