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我们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朱伯昆
中国的哲学遗产是十分丰富的。总结和整理祖国的哲学遗产,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任务。就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几年来的教学研究工作看,我们觉得有以下几个学术问题,时常引起争论,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教学和研究中时常遭到困难。现在把一些主要问题提出来,以供学术界参考。
(一)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哲学史和其他各民族的哲学史一样,应该把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及其跟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作为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但对这个问题,却有不同的理解。有些同志认为,唯物和唯心的斗争主要表现在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等哲学问题上,因此应该把这些问题作为哲学史研究的范围。但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如果仅仅限于这些问题,那末中国哲学史的内容就显得贫乏了。中国哲学史这些方面的材料,不太丰富,不能跟西方相比。因此,有些同志指出,还应该把一般的政治思想、社会思想等都包括在内,这些方面的材料是十分丰富的,如果遗漏掉,就太可惜了。但又有些同志不同意这种扩大化的办法,认为这样一来,“中国哲学史”就成了一部中国意识形态发展史了。实际上就已出版的有关这方面的著作来看,有的叫做“中国哲学史”,有的叫做“中国思想史”,有的又叫做“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学术思想史”等,名目虽然不同,但是对象和范围都差不多。当然,哲学思想跟其他思想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哲学思想,但也不能因此便把哲学史上的问题和其他意识形态的问题等同起来,否则,就会使“中国哲学史”这门科学的领域模糊不清了。这个问题实际上牵涉到“哲学史”这门科学的性质问题。
(二)关于对历史上哲学家的分析和评价问题。对历史上哲学家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批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方面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论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1)唯物和唯心的界限问题。分析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总要指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阵营。但作起来并不那末简单;有的哲学家的思想,既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二者很难说哪一方面是基本的。我们在教学中曾经把古代哲学家思想中的唯心和唯物的成分,都提了一下,结果同学反映说,阵营不清楚,有些混乱。后来作了改进,阵线是清楚了,但有人又指出,这样做,太简单化了。划到唯心主义阵营的,有人认为有很多的唯物主义成分;划到唯物主义阵营的,有人又认为有许多唯心主义成分。有的同志认为索性不扣什么唯心和唯物的帽子。但讲哲学史,不指明一个哲学家是唯心或唯物,那和过去资产阶级的哲学史又有什么区别呢?
(2)阶级分析问题。研究哲学史,总要指出某一派的哲学观点基本上代表那个阶级的利益。按照一般的说法,唯心主义总是代表历史上反动和没落阶级的利益,而唯物主义总是代表历史上进步的阶级的利益。但这个问题,也不是那末简单。有人曾经认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农民是被剥削的阶级,因此反映农民的哲学观点,应该是唯物主义的。但实际上并不然。例如,太平天国的革命思想家,相信上帝,总不能说,他们在世界观上是唯物主义者。又如,先秦道家的思想,老子、庄子的学说,不相信上帝和鬼神,提倡“天道自然”,反对目的论,应该说是古代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但他们(尤其是庄子)的社会政治观点,却强烈地反映了没落贵族的情绪,显然是代表当时没落阶级的利益。与此相反,孟子在社会政治上发表了许多有利于当时新兴封建势力的言论,但他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却信“天命”,讲神秘主义,主张神权政治。怎样说明这些历史事实和哲学发展规律的关系呢?如果说,这些问题只是例外,但历史上这种例外太多了,原则也就成问题了。过去,我们有些同志,为了在理论上不犯错误,采取了简单的办法。如果碰到一个唯物主义者,就想尽办法,从阶级上找出他的进步的根源。例如,既然肯定古代道家是唯物主义流派,那末就应该想法证明他们代表农民的利益,而实际上这方面的证据是十分有限的。此外,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哲学家,绝大多数都是和封建地主阶级有联系的。其中有进步的,也有反动的。他们之间的思想斗争应怎样理解呢?过去曾经这样处理过:反动的哲学家总是代表封建贵族和大地主阶层的利益;进步的哲学家代表中小地主阶层的利益。后来有人反对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因为中小地主阶层的哲学家,基本上还是代表封建阶级的利益,用阶级的帽子,很难说明他们在封建社会中的进步性。有人说,一部中国古代哲学史,其中的思想,说来说去,不是代表大地主,就是代表小地主,实际上没有什么阶级分析。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对具体材料如何分析的问题,同时也牵涉到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理论问题。
(3)对唯心主义的评价问题。我们有些同志,尤其是一些年青的同志,曾经对历史上的唯心主义者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即使其中有些好东西,也不愿讲。并且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分析,过于简单化,认为只要指明他是个唯心主义者,是为反动阶级服务的,目的就达到了。而且为了加强哲学史的党性原则,在讲授中往往把唯心主义者臭骂一顿,以为就算完成任务了。显然,这种对待唯心主义的方式,不能满足目前的要求了。应该怎样分析批判呢?唯心主义体系中有没有好东西?如果有,应该怎样估价呢?例如,有的同志认为王阳明的“良知良能”的学说,肯定了天赋观念,这是唯心主义观点。但它却又教导人们树立独立进取的精神,坚持是非的态度,不盲从别人,反对传统的束缚,并且在历史上的确对某些进步思想家起了很大的影响。能够因为是唯心主义观点,就一笔勾消它吗?又如有的同志认为历史上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唯物主义的发展也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唯物主义者时常用唯心主义者所提出的问题,来丰富自己的内容的。因此,他们的某些贡献也不能抹煞。以上这些意见都是值得重视和进一步钻研的。
(4)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因素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以前,哲学史上有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或因素呢?过去,我们有些同志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以后,才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企图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中寻找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就是用古代哲学比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错误的,是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因此,在处理古代哲学问题时,只能说,某一哲学家,在某种问题上有唯物主义的观点,而在另外一些问题上,才有辩证法的因素。古代哲学家并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就是对同一问题说,也有既唯物而又辩证的看法。例如,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气”的学说,肯定世界的物质基础是“气”,这是素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但同时肯定作为世界物质基础的“气”本身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甚至有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气”本身也是不断更新的。这不又是以一种辩证的观点来对待世界的物质根源问题吗?这类的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不算少的。其次,有些同志还认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看法,都是唯心主义的。但有的同志提出,我们当然不能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已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但是否在社会历史方面的各别问题上,他们也提出过唯物主义的观点呢?几年来,对这个问题,我们不敢明确肯定,恐怕犯错误。例如,我们在教学中,曾经指出韩非的历史观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因为,韩非不承认上帝的意志和人的主观愿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肯定社会人口的增加和社会财富的多寡是社会变动的基本原因。当然,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但他企图从社会本身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去寻找社会变动的基本原因,这是唯物主义的。这类例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多的。例如,荀子的性恶论,肯定人性是恶的,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提法。但是,他却肯定人的道德品质并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的环境养成的,这又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应该怎样对待荀子的伦理学说呢?能不能说,荀子的伦理观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呢?有人说,如果不把这类问题弄清楚,那就会把中国哲学史上对于社会历史问题的宝贵意见,都用唯心主义的大帽子抹煞了。这种意见,的确是有道理的。
(三)关于中国哲学的特点问题。过去,我们讲授中国哲学史时,强调了哲学史的一般规律,因而,看不出中国哲学的特色。最近,很多同志都指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应该着重阐明中国哲学的特点。但中国哲学的特点,究竟包括那些内容呢?有的同志认为,中国历代哲学家都特别重视社会政治问题,他们的哲学观点和当时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这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有的同志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唯物主义哲学,有着他自己独特的形式。在西方哲学史上出现了三种唯物主义的形式——素朴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三种形式都不能说明中国古典唯物主义的特点。因为中国的古典唯物主义含有鲜明的自发的辩证法的因素,在许多问题上超过了西方古代的素朴的唯物主义形态。另一方面,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也没有建立起西方那样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体系。因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哲学发展的过程,来比附中国哲学发展的过程。还有人认为研究中国哲学的特点,应该着重指出中国哲学史上的特殊问题,通过这些特殊问题,来看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斗争的总的规律。例如,先秦时代关于“名”和“实”的争论问题,魏晋时代的“崇有”和“贵无”的争论问题,宋明清时代关于“理”和“气”的争论问题等。又有人认为,中国的唯物主义思想经常跟无神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于历史上著名的唯心主义流派,如程、朱等,也都反对宗教迷信,如果说,他们和西方的唯心主义者一样,最后也倒向了上帝,那就不合乎中国历史上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情况。无神论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所起的巨大的影响,也应该是中国哲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总之,这方面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很需要大力开展研究。不然的话,很容易把中国哲学史讲成西方哲学史的翻版。
(四)关于如何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哲学遗产问题。我们一致肯定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富和珍贵的哲学遗产。但应该如何继承这份遗产,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呢?过去,有的同志认为研究中国哲学史,只不过是提高自己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人们的爱国主义情绪而已,除此以外,很难说有什么用处。因为,历史上的唯心主义,都是些坏东西,只有批判,很难吸收。而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跟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起来,又非常贫乏。好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了,何必再向旧纸堆中寻找呢?当然,这种观点,有着狭隘的实用主义的倾向。但这种看法却反映了一种实际情况,即目前还没有把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跟现代的革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有许多同志曾经企图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有人指出,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唯物主义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范例。如古代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对形神关系的论证,现在用来说明精神和物质的依赖关系,也是很有力的,而且又是中国人自己的贡献,所以用来特别亲切。有人指出,对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可以肃清对现代人的影响,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有人提出了继承自己民族的哲学形式的问题。认为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可以提倡民族的形式和社会主义的内容,在哲学领域中,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例如,古代的儒家学者,在社会伦理观点上,提倡过“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当然,这些道德规范,就其阶级内容说,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是用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但抽掉它们的阶级内容,灌入社会主义的道德,仍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难道我们现在就不需要提倡爱人类吗?不提倡有礼貌吗?不提倡守信用吗?有的同志反对这种意见,理由是,哲学的形式和内容是不能分割的,抛弃了阶级内容,这种形式也就成了多余的东西了,而这种继承,实际上只是一个民族所使用的名词和辞汇的继承,和思想本身的继承,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这种继承,实在没有什么意义。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问题并不那末简单。例如,孔孟经常教导人们要具有“杀身成仁”和“舍身取义”的道德品质,当然,就当时的社会意义说,是叫人们服从封建社会的利益。但这种学说本身却含有利他主义的因素,是跟个人利己主义的思想相对立的,而且曾对中国人起过教育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可以利用这些形式。总之,这方面的问题也是很多的。一方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一方面,也要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如何能够作得正确,的确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以上几个问题,不过是我们过去在教学和研究以及科学讨论会中所发现的比较显著的问题。其它没有解决的具体问题还很多。以上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过去有些同志受了教条主义的影响,但一方面也反映了许多同志进行着独立的思考,在反对教条主义的研究风气。我们相信,这些问题,今后在百家争鸣的空气中,是可以逐步解决的。从以上这些问题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不仅仅是单纯的历史问题,同时也是哲学本身的理论问题。我们深信,通过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是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的。我们很希望这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对中国哲学史有兴趣的同志们,多多提供宝贵的意见,进行争辩,共同研究,把中国哲学史的科学水平提高一步。


第7版()
专栏:

首都文艺界展开纪念鲁迅活动
据新华社讯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在主办纪念鲁迅的报告会。约有九千多群众分别听了鲁迅夫人许广平和文学家黄药眠、巴人所作的“鲁迅的创作生活”和“鲁迅文艺思想的发展”等报告。
在北京的许多作家都发表了纪念鲁迅的文章。陈涌在“人民文学”十月号上发表的“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一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鲁迅在文学领域内为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发扬现实主义传统而作的辉煌的斗争。曹靖华、臧克家、何家槐、李霁野等也都分别在“中国青年”“文艺学习”等报刊上发表了纪念的文章。
北京鲁迅博物馆筹备处已经收到美术家们纪念鲁迅的作品四十九件。版画家李桦、黄永玉等的木刻作品,都以鲁迅倡导木刻为主题。古元为鲁迅小说“祝福”、“故乡”等所作的套色木刻插图,表现了鲁迅笔下祥林嫂、闰土等人物的形象。萧传玖雕塑了“鲁迅胸象”。画家吴作人、蒋兆和等也创作了纪念鲁迅的彩墨画。这些作品都将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出来。
许多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介绍鲁迅的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鲁迅选集”第一卷已经出版,其中有鲁迅的一部分小说、散文和散文诗,并且附有冯雪峰的“鲁迅的文学道路”的论文。这个出版社出版的“跟青年谈鲁迅”、“鲁迅作品论集”、“‘呐喊’分析”等书已在书店出售。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将出版“鲁迅论美术”“鲁迅论连环画”等书。读者盼望已久的“鲁迅全集”第一、二卷也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北京街头出现了彩色的电影海报——预告“祝福”“鲁迅生平”上映的日期。北京市实验话剧团将从16日起演出话剧“阿Q正传”。


第7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同五十一个国家交换科学书刊
据新华社讯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从10月份起,开始把我国的数学、物理、农业、天文等各种学报分别寄赠给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十多个国家的学术研究机构。
埃及国立研究理事会决定将“中东科学论文摘要”、“埃及科学期刊联合目录”等四种资料同中国科学院出版的“中国科学”互相交换。另外,越南“文史地”研究会、新加坡博物馆、以色列古生物实验室、突尼斯自然科学学会也在最近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建立了关系。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已经和五十一个国家的七百三十三个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经常收到的世界各地天文学资料就有一百多种。这个图书馆除了同印度尼西亚国际图书馆等四个单位有联系外,最近又和印度尼西亚交通部气象局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新近建立书刊交换关系的,还有南斯拉夫的化学学会、克洛蒂数学物理学会等单位,日本的熊本大学、信州大学等四十一个单位以及美国的密执安大学谷物生态研究所等九个单位。


第7版()
专栏:

武汉地区各大学
改革教学制度精简课程
保证了学生业余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
据新华社讯 这学期武汉地区各高等学校普遍采取措施减轻学生在学习中过重的负担。各校学生每周上课时数已普遍降低到三十小时以下。
在不影响培养合乎规格的人材的原则下,各高等学校取消了一些课程门类,减少了某些课程的上课时数。华中师范学院对公共政治理论课和公共教育课作了适当的缩减,停开了“教育史”和“学校卫生”两门课。中南财经学院把共同必修课“中国与外国国民经济史”由原来的一百四十小时改为一百二十二小时,“国家与法的基础”由原来的九十八小时改为七十二小时。现在这个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每周上课时数一般是二十四到二十六小时,三、四年级只有十八到二十二小时,基本上保证了学生的每周自学时数不少于上课时数。过去学生学习负担最重的华中工学院,这学期也合并了某些辅助性的课程,精简了原来重复了的课程内容,并减少了一、二年级的习题课的时数和取消了三、四年级的习题课。
各高等学校这学期还注意了改进教学方法和作息时间制度,使学生更加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条件。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物理教研组延长了每次实验课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独立操作的机会。在集中时间进行教学方面,这个学校一般做到了上午不空堂,这样学生就能集中时间进行自修。华中师范学院还规定除上课时间外,其他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
此外,各校对学生的兼职多、会议多、社会活动多等妨碍学习的现象也都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


第7版()
专栏:

一座地球物理观象台正在世界屋脊拉萨兴建
新华社讯 一座地球物理观象台开始在世界屋脊上的拉萨古城动工修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为这个观象台准备的一部分特殊建筑材料,已经运到拉萨。
观象台的主要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建成,明年初就可以开始观测。
这座地球物理观象台的建立,主要是观测高原上的地磁、地震等地球物理观象,它将为即将举行的1957年到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提供有关研究资料。观象台的全套仪器设备正在装配,工作人员中有两名是藏族青年。


第7版()
专栏:

四川医学院举行学术讨论会
讨论了十九篇有关中医中药的学术论文
据新华社讯 四川医学院第二次科学讨论会5日、6日在成都举行。这次讨论会讨论了九十篇科学论文,其中有十九篇是有关中医中药的报告。由内科、药理、微生物等六个教研组联合报告的“黄连综合性初步研究”一文,对黄连中主要成分小蘖硷的药理、抗生作用、机转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问题作了较详细的探讨。
许多论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病例来论证中医中药的原理和效果。
许多著名的中医师也参加了讨论会。西医张澍慧作了“中医中药治疗肺脓肿的初步报告”后,六十多岁的成都著名中医李斯炽对这一报告作了补充发言。有的西医对中医中药治疗肾炎水肿的利尿作用提出疑问,也经会上的中医和西医作了解答。
参加讨论会的还有成都、重庆各个医院的著名西医师。他们用理论和临床材料丰富了讨论内容。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科主任樊培禄在讨论治疗肾炎水肿中,就运用了他自己工作中的丰富材料,说明了中西医在许多方面有可以沟通的地方,和加强中西医配合治疗的必要。


第7版()
专栏:

河北灾区大部分中小学校复课
据新华社讯 河北省受灾地区大部分中小学校已经复课。
各地为学校坚持开学作了很大努力。开学前,各校教师访问了学生家庭,动员学生复学。有些县的信贷合作社贷款帮助学生入学。有些学校抽出部分福利费补助生活困难的教师。各地农业社协助教师和学生修建损坏的校舍。新河县农业社社员自动捐出物料帮助学校盖了房子。现在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四个专区,已有98%的中学生和90%以上的小学生复学。


第7版()
专栏:

合理支配时间
于也名
有一些青年,自向科学进军以来,对业余进修抓得很紧,除了用比较完整的时间认真读书以外,还充分利用了“零碎”时间,早起读外文,吃饭排队的时候看报,等等;逛马路、闲聊天之类的活动大大减少了。
不过,有些青年珍惜业余时间的方法却是值得商量的。有这样的青年,他在夜间“进军”到一点、两点,到第二天上班,昏昏沉沉,打瞌睡,业余时间他聚精会神地读书,工作时间却敷衍了事。也有这样的青年,向科学进军以来,业余学习成绩提高了,工作差错却也增加了。
这里,可以提及一件事情。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养了一群鸡,鸡跑到田里糟蹋庄稼。可是,这位社员却心安理得地说:“鸡吃的庄稼是社里的,下的蛋是我自己的”。
听了这个社员的话,谁都会笑他太自私,笑他太不重视集体利益。可是,我们那些抓紧学习放松工作,珍惜业余时间而浪费工作时间的青年同志,同这个社员相比,差别有多少呢?用同样的话套一下,不也可以说:“工作时间是公家的,业余时间是我自己的”吗?
显然,这种把工作同业余进修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对的。珍惜业余时间是好的,但不应因此而浪费工作时间,因为向科学进军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充实自己,但更根本的还是为了提高工作,建设我们的国家。对在职青年来说,工作与业余进修有个主次关系,既然是业余进修,就决定了进修是业余性质的,应当以做好工作为前提,不管进修方向如何,都不应当妨碍工作。要不然,就是本末倒置,就不仅会给工作带来损失,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第7版()
专栏:读者来信

希望改变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混乱现象
我们是原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系的学生,今年暑假院系调整后,到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学习。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了许多困难。
我们就要毕业了。最后一年的学习,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校领导上却不重视教学工作,把给水排水专业的教师调来教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有些课程没有教师,只好先做设计。这样颠倒教学计划,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吗?有些教师讲课时说家乡土话,我们一点也听不懂。另外,教学仪器破烂不堪,上课时没有桌子。这样的学习条件,如何搞好学习呢?
在生活上的困难更多,全院有近三千学生,却挤在仅容一千人的饭厅里吃饭,喝开水也要排队。有许多同学患肠胃病,学校卫生所强调买药困难,不给治疗。学校直到现在没有盖好厕所,无论刮风下雨,大家都要从楼上到工地去上厕所。
我们曾向有关方面提过意见,都没有得到回音。我们再一次提出,希望有关方面,重视我们学校中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郑玉山、张弘等十三人


第7版()
专栏:读者来信

文学书籍应该有插图
许多书籍,特别是文学作品,封面设计很粗糙,呆板、单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和1954年出版的“鲁迅书简”和“艾青诗选”即是一例。近来该社出版的“诗”“短篇小说”“散文特写”等选集,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是还远不能令人满意。读者希望看到新颖、醒目,并且富有民族艺术风格的多种封面样式。在封面设计方面,我们有必要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他对书籍的封面是很讲究的,例如“彷徨”,封面就是请著名画家陶元庆设计的。“呐喊”的封面,朴素、大方、而且别致,令人难忘。封面设计得美,首先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现在不重视文学作品插画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像鲁迅先生的一些小说,茅盾的“子夜”,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现代优秀作品,几乎就没有人为它们作过一幅插画。
文学作品中有插画,不仅能增加读者阅读时的兴趣,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人物、环境和事件。希望出版界组织画家和美术工作者参加书籍的封面设计和插画工作,也希望画家和美术工作者主动地同作家配合,把这个责任担当起来。 周裕苍


第7版()
专栏:读者来信

县报干部极需帮助
全国有许多县都陆续创办了县报。办县报的干部,大多是从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抽调来的,缺乏办报经验,极需要各方面的帮助。
我希望有关方面能做好这几项工作:(一)各省经常举办一些短期训练班,轮训现有县报干部,传授一些基本业务知识。省报应向他们介绍办报经验,组织他们参观、实习。中级党校可增设新闻班,专门培养、训练县报的党员干部。(二)全国性报纸、省报要经常发表报纸述评,特别是加强对县报的评介,来指导县报的工作。过去在这方面是注意得不够的。像人民日报今年以来只发过评论县报工作的两篇述评;我们江苏省七十个县绝大部分都办了县报,但省报至今也只发表了两篇有关县报的述评,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三)希望出版界注意出版新闻业务方面的书籍。这方面的书籍目前市上少得可怜,在上海的新华书店里,只能买到苏联的新闻业务教材和一些单行本,却买不到本国出版的这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有关本国报刊史、报纸基础知识的著作。但是一本系统地讲解祖国报刊历史的,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党所领导的报刊的历史书,是多么需要呵。一些大学新闻系也可以把讲稿拿出来出版。还希望有关部门出一种全国性的新闻业务刊物。 江苏宝山报社 牛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