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增产门路靠人找
刘希
贵州省安顺县雷屯乡小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办了两年多,社员出勤率不断增加,两年都增加了生产。但是,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精耕细作不够和耕地面积没有扩大,增产的数量满足不了社员的多出工、多增加收入的要求。这样,有些社员就产生了错觉,以为“潜力挖光增产无门,再靠合作社增加生产是没有指望的了”。这个乡别的一些老社也都有这种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共雷屯乡支部在生产规划中,组织20多个党员、团员和农民积极分子,分成两个勘察组到田间实地调查土地的增产潜力,到山上寻找资源。经过五天的勘察,他们找到了18处约1,200多亩可种11种农作物的荒地,还有八千多亩可供造林的荒地,有可灌溉田一千多亩的七处水源。有的人认为岩石山不能栽树,荒坡土瘦撒了种子不长粮。经过实地勘察,他们发现在离雷屯乡四里的岩石山上有一棵一人多高的桃树,1955年夏天已经结了桃子。雷屯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委员熊茂清也曾在山边试开了一块荒地,收了七斗玉米,还有很多土靛,产量比熟地低不了好多。这些事实证明,荒地可以长粮,岩山也可以栽树,山区的生产潜力是很大的。通过算细账,找生产漏洞,他们发现原有土地的增产潜力也很大。例如小山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一等田,有的每石产量达961斤,有的只收723斤;如果能克服耕作中的缺点,使产量都达到961斤的水平,全乡增产的数字就很惊人。乡支部还用增施肥料、改良土壤、防止虫害、推广新式农具、扩大早春作物面积等增产的实际事例教育社员,帮助合作社作出了生产规划,从而打破了社员“增产到顶”的保守思想。
从上述事实看来,农村生产潜力是很大的,“增产到顶”的保守思想是没有根据的。贵州省安顺县雷屯乡的党支部教育农业合作社的社员打破保守思想,搞好生产规划的办法,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办法。目前各地农业合作社都在进行生产规划,各地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应该采用雷屯乡的办法,积极地领导农业合作社的社员挖掘生产潜力,打破保守思想,搞好生产规划。


第2版()
专栏:

  一切为了争取时间
崔诚五
国家规定鞍钢第一初轧厂第一期改建工程要在1955年12月下旬完成,实际上11月15日就完成了;国家规定第一期工程中的两台巨大的近代化均热炉要在1956年1月投入生产,实际在1955年11月26日下午就投入生产了。
1955年7月初,担负第一初轧厂土建工程的炼钢工程公司的工人们进入了工地。土建工程是建设者们同时间战斗的第一回合,也是决定能否得到胜利的重要回合。为了快把鞍钢建设起来,供给全国更多的钢铁,为了给兄弟施工单位迅速创造施工条件,工人们提出一定要在两个多月内完成原计划要四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
开始动工了,每一个工人都决定彻底实现自己的诺言。可是在最初的三天只挖了五百多立方公尺土方,这样下去,单单挖土就要一个多月!
全工地的工人都非常着急。领导这项工程的工长王关森,坐也不是,走也不是,怎么办呢?经过几天的琢磨,终于想到:“人工挖土慢,用机械不好吗?……”他连跑带跳地去找工地主任,可是马上又停下了:“场地那样窄小,地下还不知有多少障碍物,工程部门是不是因为这些情况才没有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决定采用挖土机呢?……”他转回去量一量现场。场地有30多公尺宽,完全放得下挖土机。他又跑到初轧厂、给水厂、燃气厂和设计院去打听地下有没有障碍物。人家都说地下没有障碍物。第二天他就在例会上提出这个建议。
王关森刚讲完,就有一个人说这个想法不现实,因为工地的地下水是负两公尺多一点,可是挖的土却有五公尺深。又有一个人接着说:“去年我们在原料车间挖土的时候,因为没有考虑地下水情况,结果挖土机陷到泥里,不仅没有加快工程进度,反而使工期拖延了一个多月!”
大家都沉默了。王关森不甘心就这样罢休。不想便罢,一想,办法可真来了。他说:“地下水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在工地四角挖上四个八公尺深的井,让水都渗到那里,问题就不大了!”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决定马上实行机械挖土。这个决定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从前,三班工人拚命干一天只能挖一百几十立方公尺土,这次,一台挖土机一天就能挖四百多立方公尺。眼看就要拖期的土方工程,结果提前24天完成了。
混凝土工程跟着就开始了。这时恰好赶上雨季,大雨小雨一下就是十几天。工人们日夜跟雨水作斗争。捣固工、推车工衣服淋湿了仍然继续干,只有当雨下得叫人睁不开眼的时候,才停一下。
工程在进展,时间在飞逝。转眼工夫,1955年国庆节就来到了。工人们为了在9月底完成全部土建工程,本来准备在国庆节回家探望已经离别三年的父母的青年工人李树棋,决心不回去了。30挂零的王德福,去年才结婚,不久前生了一个儿子。他是多么想看看这个盼了多年的孩子呀!所以他老早就买车票,打算国庆节回家看看。可是这次又把车票退掉了。
国庆节前夕,第一初轧厂第一期工程的混凝土工程全部完成了!
接着,金属结构工人、电气安装工人和机械安装工人都进入了工地。工地上立刻呈现一个雄伟的场面:从高空到地下,从东到西,从左到右,到处都是在进行流水作业的人群。
鞍钢建设公司根据工地综合进度计划给金属结构安装工人排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要求:均热炉安装工程要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工期九天,第二期13天,第三期三天。
安装队队长王连璋扳着指头算了算:一座均热炉三百多个部件,每个部件都要吊起一次,要用一个多钟头。这样,光安一座均热炉就要45天。两座只25天工期怎能成呢?但是对国家建设的高度责任感使他在接受任务时没有说“困难”两个字,他说:“好,我们保证完成!”
王连璋当天夜里半宿没睡好觉。
“怎样保证完成任务?”这个问题总是在他脑子里翻腾。他还清楚地记得前几天公司党委书记给他讲的话:“……第一初轧厂改建工程十分重要,仅仅目前改建的第一期工程,早完工一天,就可给国家创造30万元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如果工程不能按时完工,就将使鞍钢不能生产更多的钢材支援国家建设!……”他又想起1952年建设大型轧钢厂的时候,他还是个普通工人,大家为了尽快地把工厂建设起来,一进工地就展开了劳动竞赛。竞赛了不几天,需要的钢材供不上,工程被迫停止。大家都很着急,派他去找队长。队长说:“我们用的钢材都是从国外进货,道远,货运脱期,咱们先干点别的吧!”当时他曾想:“什么时候用上本国出的钢材多好啊!”现在中国有自己的轧制各种建筑钢材的大型轧钢厂了,可是大型轧钢厂再大,如果初轧厂不能供应它充足的钢坯,它也轧不出更多的钢材呀!想到这里,他更加下了决心:“一定要让大伙想办法保证完成!”
第二天一上班,他就把各班班长、有经验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们找来开“诸葛亮会”。
会上,技术员李一山提出,一座均热炉的三百多个部件,不一定一件件往上吊,一件件往炉体上安,有些部件可以预先焊好,然后一块吊进去。这个办法就是苏联专家过去向我们介绍的“整体安装”!
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很好。经过研究,原来需要吊三百次的部件,吊40几次就行了!这样,第一期工程只需六天,第二期11天,第三期二天。实际执行结果更是出人意料:第一期工程只用了五天,第二期和第三期共七天!
机械安装队的工人们也在克服没有电源的困难中提前完成了原来眼看要拖期的工程。
各工种工期都大大提前的结果,要求筑炉工程队也要迎头赶上去。筑炉工程队的大部分工人都是刚到鞍钢不久的青年,开头几天,都完不成计划。但是,从第四天起,他们超额完成计划!原来是青年突击队长胡占荣想了整整两夜没睡好觉,合理地改变了劳动组织,使担灰的、砌砖的,一个跟着一个,互不妨碍。每砌一块砖之前,都要演(预安装)一次,并且把用大铲抹浆的办法改成了蘸浆和挤浆。
建设鞍钢第一初轧厂的人们就是这样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同时间搏斗着。现在,他们胜利了,把国家规定的时间指标远远地抛在后面!


第2版()
专栏:

  以大带小,以先进带落后
曹葆铭 金邦和
1952年年底,武汉市共有19个私营轮船公司。1953年有12家分别联合为两家,全行业总共有九家,在这九家公司中,除厚记一家外,负债都比资本还要多。全行业的114只船舶,都是年久失修的,在1954年有60%以上的船舶必须立即抢修;但是,资本家都无力修理。条件最好的厚记共有两只拖轮一只铁驳,到1954年都得大修,仅其中一只船的修理费就需六万多元,而这家总共才有资产八万多元。为了多赚钱,各家都争着跑赢利较大的航线。结果汉浔线有八只船轮班,一天开一班,每只船航行五天就得休息三天,而许多地方有货却没有船装运。而且,许多资本家都采取了旺季投机谋利,淡季坐等政府帮助的态度。
为了迅速改变武汉轮船业的紊乱局面,并且维护现有运输能力,在资本家的同意下,政府决定在1954年1月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成立了公私合营荆江轮船公司筹备会。
这个筹备会一方面进行清产估价工作,另一方面统一调配和管理各家船只,统一货源和运价,初步实行了
“满载顺开”的有计划调配工作,消除了过去盲目经营的现象。筹备会又组织力量抢修船只,先后修理252次,同时还新建了客货轮和拖轮各一艘,维护了运力。筹备会还发动职工展开节约运动,推行苏联先进经验。静波拖轮原来只能拖四百多吨,实行一列式拖带法以后,能拖运八百吨。汉宜线班轮由过去九天往返一次缩短为六天至七天。他们遵照国家规定降低了运价,每月平均收入仍超过私营时期的最高纪录,不仅没有欠债,还稍有盈余。这就鼓舞了职工情绪,也教育了资本家。原来认为武汉轮船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必然赔钱的资本家,这时也说:“这个破烂摊子没有赔钱还有盈余,真出意外,还是共产党领导有方。”
清理资产和人事安排完毕,政府决定把荆江轮船公司并入公私合营民生轮船公司,实行以大带小,以先进带落后的办法。当时,荆江轮船公司的资方顾虑倒不大,而民生轮船公司的资方则认为“太吃亏”,怕受牵累。这时,民生轮船公司公方代表又进行说服教育,使资方认识到带小企业是大企业的责任,这个任务很光荣;同时看到民生轮船公司公私合营前后的转变,相信荆江轮船公司合并到民生轮船公司后也会转变;又计算了荆江轮船公司的全部资产只相当于民生轮船公司现有资产的1%,民生轮船公司带荆江轮船公司毫无问题。于是,民生轮船公司的资本家便同意了合并合营。合并合营后的事实也证明:荆江轮船公司不仅没有牵累民生轮船公司,而且有了盈余。
合并合营从1954年9月开始。民生轮船公司把原荆江轮船公司的三只大船调去参加长途运输,其余都交民生轮船公司汉口分公司经营湖北内河短途运输。民生轮船公司政治处又派了一批驻港协理员和代表到各港、各船加强政治工作。原来,武汉私营轮船业根本没有什么福利设施,合并合营后,民生轮船公司有职工医院、澡堂、理发室、托儿所等,福利设施齐全,职工们都非常满意。经过劳动保险登记,职工们享受了劳动保险福利,工作热情更加高涨。原荆江轮船公司的资方代表彭得诚等也担任了民生轮船公司汉口分公司的副经理。
一年多来,经过生产制度的改革,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武汉短途航运业的业务有了显著变化。他们开辟了汉口—脉旺嘴—仙桃—天门,汉口—长江埠—应城的新航线,并且降低了运价,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过去,应城县出产的石膏因为河道浅很难外运。现在民生轮船分公司用浅水拖轮来运输,每月可运出石膏一万多吨。这些地方的农产品也得以源源运出。1955年第四季度,他们又以每吨货4.2元的低运价,从汉口运了六万多吨建筑器材支援汉江分洪工程。他们还把汉浔线的运价降低了17%。
过去,汉口—黄石线的轮船往返一次需要四天,现在缩短为三天。过去汉口—九江线往返一次需要五天,现在也缩短为三天。过去汉口—宜昌线往返一次需要六天,现在缩短为五天。职工们还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生华、生汉等轮在汉水实行顶推六个驳船上驶。生光等轮在汉水实行夜航,提高运输效率40%。洪山轮推行了苏联校正汽门的先进经验,车速每分钟增加五转,往返汉口—宜昌一次缩短五小时。以1955年1至8月同1954年同期比较,这些船只的货运量提高了20%,客运量提高了66%。
原来,经过鉴定能使用一年以上的船只只有45只,其余都很难使用。经过一年多来的修理改建,有66只能安全航行。1955年恢复、改建和新建的船只有拖轮四只、客货轮一只和驳船四只。他们还计划在1956年新建四只拖轮和改建三只拖轮。
以合并合营后的情况和合并合营前比较,全公司的收入增加15.96%,成本降低10.52%。1954年合并合营的四个月中,就盈余276,000多元。
原来不愿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资本家彭得诚,原有资金八万多元,1954年就分了股息九千多元,他原来的一只轮船在1955年也由公司花了六万多元大修好了。他感动地说:“如果不合营,我大修轮船这关就过不了。”他拿出了70%的股息来买建设公债,并且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改造自己的思想。


第2版()
专栏:

  郭双保把牲口喂得又肥又壮
李广平
1954年夏历10月间,满地已经盖上了厚厚的一层雪。河南省林县黄华乡郭二付农业生产合作社里,绝大部分土地还没有耕过。拴在马棚里的大小十头牲口,一个个都瘦得皮包骨头。大家非常着急:牲口这样瘦弱,怎么进行冬耕呢?可是当时的饲养员郭易金和桑双仔却整天在马棚里拉胡琴,走象棋,把喂养牲口不当回事。牲口的原来的主人看见牲口瘦成这样,心里很难过,甚至提出退社的要求。两个饲养员看形势不好,趁年终结算的时候,便辞职不干了。
饲养员不干了,社员中间有点饲养技术的人,又都怕接这个烂摊子。正在这个时候,郭双保从部队复员回来了。当时有些社员就把主意打在他的身上。但是也有人怕双保吃不消;再说,春节快到了,双保七年没在家,应该痛痛快快过个节,不能让他一回来就忙起来;可是牲口要等着人去喂,党支部委员和社干部便试着去和双保商量。事情出乎人们的预料,双保一口就答应了。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复员回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定听从党和社的分配。”
困难一个个摆在他的面前。前任饲养员不在马棚睡觉,房子里不像样子,墙上满是蜘蛛网,炕也倒塌了。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收拾了一番,才安顿下来。一到晚上,三头特别瘦弱的驴光想卧倒,一卧倒就站不起来,有被别的牲口踩死的危险。于是,双保前半夜喂牲口,后半夜揪瘦驴,一夜要揪三四次。大年夜,别人正在吃饺子的时候,他仍然和一圈瘦牲口打交道。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可是牲口还不见有多大起色。一天,双保去请教养牲口有经验的人。从交谈中他了解到,牲口原先在各户分养的时候,每天都要喝些剩饭水,既上膘,又省料。第二天他就担起两只桶,到各户去收罗剩饭水。可是走遍了各家,收来的饭水很少。因为有些户要把饭水喂鸡、沤粪。双保就耐心地进行宣传动员,说明牲口养肥了能多做活,对大家都有利。这以后,社员们都自动把饭水拿了出来。
牲口有了剩饭水喝,加上草料喂得合适,瘦牲口渐渐都胖起来了。
夏天来了,牲口没有草吃。买草又有困难。双保便上山放牧牲口。在放牧期间,社里用牲口的办法是,上午使那个就把那个留下,到了晌午再送上山把下午要使的牲口赶回来。这样,既省了草料,又把牲口喂得很肥。
一到农忙,牲口的活多了,双保喂牲口也就更用心了。
双保常说:“牲口是合作社的公共财产,目前在生产上又是主要动力。牲口喂好喂坏,关系全社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他在喂养技术上很讲究。春天他看到牲口有瘦有肥,就实行了分类喂养办法,把大牲口、小牲口、吃得快的、吃得慢的分开槽来喂。这样牲口吃草吃料就都不吃亏了。每次铡草以前,他都要把草晒干,一来好铡,二来铡得短。每次添草都添得很少,等牲口吃完了再添。为了使牲口多吃草,喂的时候,添一次谷草再添一次青草或者甘薯秧,使牲口越吃越想吃。由于他饲养工作做得好,每天每头牲口只合半斤料,牲口却喂得膘肥、毛顺、精神好。
双保也很注意对牲口的使用。有一次,他看到小灰骡拉大碾,累得浑身是汗。以后有人来牵牲口去用,他就先问拉的是大碾还是小碾。如果是大碾,就让牵走大牲口;是小碾,就牵走小牲口。
社内规定:饲养员除要喂好牲口以外,还兼管垫圈、泼圈和倒圈的工作,每月得积肥120车。就这样,全社全年还缺二百车粪肥。在去年春天,双保就订出了计划,决定用勤倒圈、勤垫圈、勤出圈的办法,来补足全年缺的肥料。不到一年时间,他积的肥料就已经超额三百多车,保证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需要。在秋季总结大会上,双保被选为出席全县模范大会的饲养员;社内并且奖给他45个劳动日。
现在,双保回忆起他离开部队向首长和同志们所作的保证的时候说:“我已经开始实现了我的诺言。”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满足,他将更加努力,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第2版()
专栏:

重工业部地质局确定
提前一年完成五年矿量计划
重工业部地质局将以四年时间完成五年矿量计划。到1955年底,地质局已经完成了五年矿量计划的70%,其中有几种主要矿种如铁矿和铜矿,已经完成五年计划的80%,某些非金属矿产资源如耐火材料和冶金溶剂已经接近完成五年计划。最近,地质局同各地质勘探公司的经理、队长和工会主席检查了五年计划的前三年任务的执行情况以后,一致认为根据重工业部的指示,以四年时间完成五年计划是可能的。为了加快地质勘探速度,提前提交重工业建设所必需的矿产资源,地质局各地质勘探公司将动员全体职工开展劳动竞赛,为实现这一光荣任务而努力。


第2版()
专栏:

河北将有2,270台拖拉机春耕
河北省农林厅正在加紧进行扩建原有的农业机器站和新建20个农业机器站的工作。这批新建站分布在永年、赵县、正定、威县、吴桥、定兴、霸县等20个县。现在,大批拖拉机和农具正在往各站调运,春耕时候将全部投入生产。
今年,河北省将有45个农业机器站的2,270标准台拖拉机(比去年增加了1,784.6标准台)投入春耕,机耕面积为618万多亩,比去年多八倍半以上。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甘肃省青少年
一周内消灭23万只麻雀
甘肃省高台、永宁、银川等十多个县市的青少年,在新年前的一周内共消灭了23万多只麻雀。
这些县市的青年和少年共出动了八万多人,组织了2,400多个消灭麻雀的突击队和突击小组。银川市新民乡1,800多个青、少年组织的23个消灭麻雀突击队,两晚上捕捉麻雀两万多只。中宁县枣园乡女青年团员叶如芳带领两个女青年在一个晚上捕捉了75只麻雀。
在消灭麻雀的运动中,甘肃省许多机关、学校的青年团和少先队组织还举行了抓麻雀的团日、队日活动。很多地方的乡和乡、突击队和突击队之间展开了消灭麻雀的竞赛,普遍提出在今春麻雀产卵期要展开一个消灭麻雀运动的突击月。(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白沙灌溉渠工程提前完工
河南省白沙灌溉渠工程在去年12月中旬提前半年修建完工,现在已经放水灌溉麦田。
白沙灌溉渠工程位于颍河上游的禹县境内,利用白沙水库的蓄水灌溉农田。全部灌溉渠工程长达60公里。这项工程可以用来灌溉农田23万亩,并且可以免除灌溉区内二万多亩低洼地的内涝威胁。灌溉工程的全部效能发挥以后,估计每年可以增产粮食、烤烟等农产品2,500多万斤。
(张永昌 杨恒珊)


第2版()
专栏:

福建今年乡乡都能通电话
福建省争取在今年内乡乡都能通电话。根据邮电部门制定的规划,福建全省今年要建设2,700公里农村电话杆线,把三分之一的区的电话,由现有的单条话线改装为双条话线,增加五百多部电话机;另外还要在许多革命老根据地基点乡、生产重点乡等地装设电话。这样,今年内在全省五百多个区和1,500多个基点乡就都能通电话;全部县、市和140多个区乡也可以通长途电话了。(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南京的新面貌
史越峨
我国著名的古城——南京,位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蜿蜒起伏的山峦,环抱城郊。雄狮般的紫金山横卧在市郊的东边,它那巍峨的侧影倒映在玄武湖微波起伏的水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矗立在长江急流上的燕子矶,窥视着在它下面日夜奔流的江水。
几年来,南京市的工业建设有了显著的发展。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两年中,全市工业生产总值比解放初期增加了几十倍。1953年,南京只有三个工厂能制造金属切削机床,现在已经有八个能制造金属切削机床的工厂了。南京机床厂过去是一个靠
“美援”装配起来的农业机械公司,据说从建厂到南京解放只卖出过一部碾米机,装璜在橱窗里的犁头是“专供外界参观”的。而现在已经能够成批地生产苏联式机床了。1955年试制成功的仿苏112型纵切自动车床,车头转速每分钟高达7,370转,适用于汽车制造、拖拉机、滚珠轴承和仪表等工厂。在解放初期只能生产十几种普通灯泡的南京灯泡厂,现在已经能生产四百多种,不但能生产聚光灯,还试制成功了高压水银灯。南京还出产各种精密的水工仪器。在南京附近的扬子江边,还有著名的制造肥田粉的公私合营永利宁厂。不久,南京还要新建一个规模巨大的磷肥厂,支援农业生产。在南京第一次试制成功了乌克兰型电影放映机和四台自动化复式洗片机,为我国电影放映事业写下了新的一页。南京手工业者生产的丝织品“云锦”原是名闻全国。
南京的水陆交通运输也相当发达。被称为“长江上的流动铁桥”的两艘巨轮,每天风雨无阻地载运火车往返在长江两岸,把津浦、沪宁铁路衔接起来,使南北交通畅通无阻。
南京也是培养祖国各种建设人才的文化中心之一。现在高等学校已经有九所。1955年,南京市大学毕业生人数有3,621名,相当于过去两年毕业生人数的总和。适应建设需要的中等技术学校更有很大发展,学生人数比解放初期增加11倍多。
几年来,南京的市政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新建和改建的道路有78公里。新建的下水道超出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22年所建的总长。窄小肮脏的码头变得宽阔和清洁了。横贯市区南半部的秦淮河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但是,这条河因过去年久失修,逐渐淤塞,变成了一条臭水沟。解放后,经过大力疏浚,已经完全改观。
南京不仅是一座雄伟美丽的城市,而且是个英雄的城市。它曾经是伟大农民运动的心脏——太平天国的首都。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同志和成万的革命英雄,在南京的雨花台洒出了宝贵的鲜血。一位锡兰工会代表魏克玛沁格来凭吊的时候曾说过这样的话:“锡兰以产宝石著名,但是染满了中国革命先烈血迹的雨花石,比锡兰的宝石更加可贵,这是全世界工人阶级最珍贵的宝石。”巍峨的紫金山上,有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的陵墓。紫金山上还有我国最大的天文台,那里陈列着我国古代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浑仪和简仪。市中心的工人文化宫,平均每天都有三千个劳动者来读书、娱乐。风景优美的玄武湖、灵谷寺、燕子矶等重要名胜都是人们游憩的地方。
  (附图片)
  横贯南京城的秦淮河,解放前成了一条臭水沟,解放后经过修浚,面貌一新。
(新华日报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