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克服当前造纸原料供应困难的途径异常宽阔
上海造纸企业互通有无和扩大用材范围
  邵阳造纸厂充分利用被农民丢弃的嫩竹尖竹青皮进行生产
新华社上海4日电 上海二十多个造纸厂加强厂际之间原料的相互调剂和支援,努力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在9月到11月的三个月内增产了二千五百多吨纸张。预计加上12月份可能增产的数字,今年5月到8月没有完成计划的缺额部分可以得到弥补;全年纸张的生产计划也可以完成。
今年第四季度,上海纸张的产量几乎要占到全年计划的三分之一。但是在这几个月中,造纸原料的储备比年初大大减少,外来原料也发生了许多问题。9月份,上海造纸工业公司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克服原料的供应困难,特别是发动各厂互相支援和帮助。有些有蒸煮设备的工厂,最近都把不需要蒸煮立即可用的废纸等原料,让给没有蒸煮设备的工厂去用,自己多用需要蒸煮的草浆。利华造纸厂用提高蒸煮设备的利用率和缩短蒸煮时间的办法,来增加稻草浆的产量供本厂使用,同时把自己省下来的许多苇浆支援了别的纸厂去增产。
在最困难的11月份,各厂在相互调剂下还扩大使用代用原料的范围。这个月,有十八种纸张的原料配比中,增加了稻草、破布等原料的用量。
据造纸工业公司中心试验室检查,上海最近大量利用破布、废纸、稻草等原料以后,纸张的质量除了外观上稍为差一点以外,其他仍然同过去一样。
新华社长沙4日电 地方国营邵阳造纸厂利用农民废弃的嫩竹尖子、竹青皮作原料,造胶版纸和办公纸,不但解决了造纸原料缺乏的问题,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也为农民开辟了收入来源。邵阳造纸厂用竹尖子作原料造出来的胶版纸和办公纸,质量赶得上用竹麻丝造的纸。
邵阳造纸厂所用的造纸原料,竹料占60%到80%,这些竹料过去一般是用嫩竹子做的竹麻丝。今年下半年以来,遇到了竹麻丝缺乏的困难,职工们便想出许多办法找竹麻丝代用品。9月间,职工们参照别的工厂处理脱青竹的经验,采用过去农民做竹麻丝和土纸的时候丢弃的竹尖子和竹青皮代替竹麻丝造纸,获得成功。
按照这个厂今年收购的竹麻丝的数量,全厂明年7、8月间新竹麻丝上市以前,要缺半个多年头的竹料原料。现在这个工厂已经收购了足够明年7、8月以前半年多用的竹尖子、竹青皮。竹尖子、竹青皮的价钱比竹麻丝要便宜四分之三左右。


第2版()
专栏:

预见明年生产困难,提前进行生产准备工作
  徐州地方工业积极解决原料供应问题
本报讯 江苏徐州市地方工业各厂,目前除抓紧当前生产、保证完成今年的计划外,正积极进行明年的生产准备工作,并着重设法解决原材料方面的困难。
目前,摆在徐州地方工业面前的主要困难是:明年产品数量增加,而材料不足。不解决这一矛盾,便不能完成明年计划。因此各厂在进行明年生产准备工作中,特别注意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徐州砖瓦厂及青山泉瓷窑厂等均抽出一定力量建立组织,或指定专人负责进行这一工作。植物油厂主动与油脂公司等部门联系,对明年原材料供应情况进行摸底。五金机械铁工业明年所需的钢铁材料,仍将得不到满足,各铁工厂就根据当地铁矿较多的特点,研究用土法炼铁。根据美丰铁工厂11月13日试验的结果,当地采集铁石,出铁率在32%以上,现在美丰铁工厂及徐州农具厂仍在继续实验中。为了解决焦炭的供应问题,市地方工业局正组织土法炼焦的试验。徐州汽车修配厂为了解决明年的汽车材料配件供应不足,也正主动与部队、企业等单位联系,采取相互协作互通有无的办法解决。徐州玻璃厂及大上海火柴厂对二氧化锰、硼砂及长石粉等化工原料,正准备研究采用代用品或修改配方。徐州造纸厂准备采取措施,大量收购废纸作为原料。
(孙继亮)


第2版()
专栏:

  提前完成节约计划
本报南昌电 萍乡矿务局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基本建设节约任务。1至10月份全局一共节约了二十一万八千多元,超过全年节约任务65%。节约任务完成得最好的是土建工程,成本比预算降低了10.9%。其次是架线工程和安装工程,分别降低了8%和6%。只有井巷工程没有完成节约任务,成本比预算提高了2.64%。土建、架线和安装工程节约任务完成较好的原因,主要是管理工作加强了,采用了大量合理化建议和使用了许多种代用材料。矿务局最近在检查和总结今年以来的基建节约任务完成情况的时候,除肯定成就以外,还指出了全局的潜力还没有全部挖出来,如果管理水平能比现在提高一步,节约成果将比现在更大。


第2版()
专栏:

  为武汉长江大桥制造钢梁
  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山海关桥梁工厂的工人,正在争取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武汉长江大桥钢梁的制造工作。这是工人们在试装武汉长江大桥钢梁的第二联。
                    袁浩摄 (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防止积压和浪费建筑材料
  兰州监察室及时检查各工程处的计划
新华社兰州2日电 建筑工程国家监察局兰州监察室,今年以来对兰州工程总公司和所属各工程处不断进行检查,避免了某些材料的积压和浪费。
兰州监察室在检查中,发现各施工单位普遍有少报库存、多领材料的现象。如承建兰州自来水厂的第二工程处,8月份报库存的时候,所报钢材还不到实际库存的三分之一,木材也不到实际库存的一半。这个工程原计划需要水泥一千六百八十一吨、模板八百多立方公尺。经过兰州监察室检查后,发现这项工程在9月份只能完成基矿部分,其他部分根本没有条件完成,当时仅需水泥四百零九吨、模板二十四立方公尺。兰州工程总公司材料技术供应处在平衡各工程处9月份钢材计划的时候,统计缺少小规格的钢筋一百一十九吨。但是经过兰州监察室检查后,发现这种钢筋不但不缺,反而多余九十多吨。同时还检查出五个工程处少报库存小规格钢筋七十七吨多。
兰州监察室发现这些问题以后,便及时开业务人员座谈会或找个别人员谈话,和他们找根据、算细账,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扭转了一些人员的本位主义和保守思想,纠正了虚报冒领的错误。


第2版()
专栏:

  柴达木盆地职工生活正逐步得到改善
新华社茫崖4日电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职工的生活福利逐步得到改善。
最近,青海石油勘探局实行了职工轮流休假的办法。这个办法是根据柴达木生活条件差,职工家属宿舍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为鼓励职工长期安心在盆地工作而制定的。办法中规定:凡在盆地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每人每年给予三个星期的休假时间,回家往返途中的时间不计算在内;女职工生育以后,除了规定的产假外给予十五天时间出盆地安置小孩。勘探局所属各单位并且准备把不在一个地方工作的夫妇调在一起。
为了保证职工身体健康,青海石油勘探局各单位成立了五个营养食堂和病人食堂,这些食堂比一般食堂要多供应些鲜肉、青菜等,以便一些患轻病和身体虚弱的职工入伙,伙食费由工会负担二分之一。没有成立营养食堂的单位,勘探局每月发给他们奶粉、白糖等滋补品。10月间,这个局除把职工医院搬到条件比较好的大柴旦以外,还在西宁成立了一所疗养院。
青海石油勘探局最近还购买了电影放映机和各种体育用品,供给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之用。柴达木盆地的第一个滑冰场就要在大柴旦修建。
另外,柴达木矿区服务公司最近在大柴旦、茫崖等地开设的理发馆、饭馆、照相馆和缝衣店,也已经开始营业。


第2版()
专栏:

穿三峡,溯急流,安全迅速行驶
  四十六条川江轮船的职工受奖
新华社重庆4日电 在运输任务十分繁忙的川江上,今年以来出现了四十六只连续安全航行二万公里没有发生事故的船只。最近,这批船只的职工受到了航运管理部门的表扬和奖励。
驾驶这些船只的职工,大部分对川江河道和水性都是比较熟悉的。“民众”客货轮船长周伯昌、大引水杨大福,“荆门”客货轮的船长卢永慎,“巫峡”拖轮的前船长邓君常,“民权”客货轮船长马正模等都已经有二十年以上行驶川江的经验。他们在繁忙的运输当中,能够团结全船的职工,认真贯彻各种规章制度,总结和推广航行当中的操作和管理经验,不但注意了迅速多运,还重视了运输质量和安全。曾经创造安全航行川江二十多万公里纪录的先进生产者、船长莫家瑞,今年在“人民一号”轮上,又安全航行四十多个航次,及时完成了运输任务。


第2版()
专栏:

  山西第一条内河航道
  汾河新绛至河津段开航
本报讯 山西省第一条内河航道——汾河新绛至河津段最近已开始通航。汾河是山西省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尤其沿汾河下游的临汾、襄汾、曲沃、新绛、稷山、河津等县盛产粮食和棉花,物资交流频繁。但在开辟河运以前,物资交流主要依靠铁路或公路运输,长期以来,沿岸群众除利用汾水灌溉外,迫切要求通航。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和交通部门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1956年投资十四万元,并派遣技术人员普查河道,组织施工,修建码头,建造船只,并成立了专管航运的机构,经过几个月来的勘查施工,除临汾至襄汾仍在施工外,襄汾至河津一百七十公里的航道经过试航已基本可以通航,其中新绛至河津段已于最近正式开航。 (俊伦)


第2版()
专栏:勘探喜讯

  勘探喜讯
  西藏河运调查工作开始
据新华社拉萨3日电 一个河运调查组昨天从这里出发工作。他们将沿拉萨河经曲水到雅鲁藏布江,再顺雅鲁藏布江到下游的则拉宗,然后逆尼洋河而上,搜集各种资料,研究整治方案。
河运调查组是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交通处派出的。交通处计划第一步先将拉萨河、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的航运联接起来,再开辟其他河道。在目前,西藏还只有个别河流的一部分地段能通行牛皮船,并且只能顺流航行。交通部门准备在上述河流采用马达带动的船,来解决逆水船行和拖载运输的问题。
内蒙古发现硅砂
本报讯 在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后旗甘旗卡镇附近,有一种天然细砂矿(又叫硅砂)。这种细砂,是制造玻璃、玻璃器具、电磁瓶、翻砂铸造模型的上好材料。其中含二氧化硅达90%左右,还含有铝、钙、镁、铁等成分。
据已开采的情况估计,天然细砂储藏量十分丰富,现在挖掘的在水皮上面部分,平均有二公尺。埋藏在水皮下面的还没测量过。这种细砂适于露天挖掘。  (岳凤君)
八公山煤藏丰富
本报讯 淮南煤矿八公山煤田经过华东煤田地质勘探局一二○勘探队一年多时间勘探证明,自八公山东麓平原毛家洼起,经李郢孜、谢家集和新庄孜井田到毕家岗以北,全长十三公里,宽二点五公里,自地面垂深七百公尺以上已经探清,共有煤二十五层(包括局部开采的十二层在内),可采厚度在三十五公尺上下,煤层最厚的达六公尺,一般的都在二公尺左右。煤的总储量,拿目前整个淮南煤矿的年产量计算,就可以开采一百五十多年。
淮南煤矿八公山煤田深部煤的质量很好,不仅有含硫、磷和灰分较低的气肥煤等动力煤,而且一、三、四、八槽的煤质完全符合冶金配焦煤的要求。 (胡正海)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备而不用”的翻译人员
1955年5月,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开办了一个俄文训练班,从各厂矿调来了三十六个翻译人员以及俄专毕业分配来的学生担任教员。到10月份,随着学生的减少,有一部分教员便闲起来了。学校领导上便将这些闲散的人组成一个“教研组”,每天到各班去听课,以便搞所谓“研究和总结教学经验”。去年11月又调来十六位翻译,除了九位担任辅导课外,其余的也只好送往“教研组”。个别的被调去打字和搞长期性的行政事务工作。
到1956年初,全闲和半闲的教员已达二十三位,占全体教员的一半以上。于是有色局又把一部分人“疏散”到厂矿去,把一部分人组成翻译组,来翻译一些可译可不译的东西。今年7月以来的情况更为严重,留下来的教员几乎全部没有工作。
对这种严重积压和浪费翻译力量的现象,同志们曾提过不少意见,并要求调动工作。有色局答复说:“我们还缺翻译,至于俄文训练班人浮于事的现象,我们正逐步解决”。而事实又是怎样呢?有六个翻译曾被调去教政治、化学、数学等课程。
中南钨矿局根本不需要翻译,而有色局在今年却先后送去八位翻译。8月份中南钨矿局曾去函有色局说明不需要翻译,但是结果又送来一位。钨矿局无法处理,无处可送,只得请赣南专区党委协助解决。这位翻译他直到现在仍然住招待所。
我希望有色局有关领导上立即纠正这种对翻译干部不重视的缺点,合理地使用他们。 李盛杨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目前的航运任务是繁忙而紧张的,原因之一是航务人员缺乏。但是四川省内河局重庆轮船公司,把大批的海员积压和闲置起来,不调不借。
重庆轮船公司仅有小型轮船十艘,却拥有海员四百多人,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大型轮船的技术人员。由于船少人多,无法安排他们的工作,该公司领导人就来了一个“养兵千日,用在一朝”的打算,把一个船配上两个船长;如川航404号轮船就有陈光汉、赵炳云两个人,其余很多的人就闲置起来。由于无事可作,闷得慌,他们也一再要求给工作,不然就调到外局去,但是领导人员根本不理。
川江航运工程处在进行紧急疏浚工作中,运送器材而无海员,知道四川省内河局有大批闲置人员,便与他们联系借用。但是这个局的领导人员既不同意调出,也不同意借用。
我为这批人员呼吁,要求领导上不要再把他们“积压”了!
刘仰之
人多没事做
建筑工程部安装工程总局所属太原电气安装工程处,积压人材的情况是严重的。
太原电气安装工程处根据工程任务和配备干部的定额应为一百四十多人,后来又自动增加到一百九十二人。由于最初计划任务估计过高,经过深入调查以后把任务降低了五倍多,根据任务有五十名干部就够了。但是任务削减了干部并未相应的减少,反而又由一百九十二人增加到二百五十人。
由于人多事少,浪费劳动力的情况是严重的。如三个小孩的托儿所就用了两个保育员,五十个人的食堂却有管理和炊事人员十三人。更奇怪的是很多人一天到晚没事做,而领导上却继续向上级要求补充干部。
以上情况,我们曾多次向领导上提出建议,要求改变这种状况,但是领导上都置之不理。我们希望有关单位进行检查和处理。
区鹤龄、郑鹏源等
  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编辑同志:
我们是沈阳机器制造学校毕业的学生,今年8月被分配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工业管理局沈阳工业干部学校作教师。可是,直到现在我们好像一堆“多余的材料”。
当我们到北京第二机器工业管理局教育处报到时,负责同志说:
“北京很好玩,可先去逛逛名胜”。后来又说:“学校正在建设,你们先下厂实习”。
我们带着处长的亲笔介绍信来到了沈阳机床一厂,因没有档案材料而不予接待。经过我们多次交涉才算办到了实习手续。可是,实习什么?怎么实习?心里没底,也没有人协助指导帮助安排实习计划。在生活问题上也得不到合理解决。我们接连写了几封信,要求第一机械工业部告诉我们开学的日期。10月中旬,局里派来了一位女同志,答应解决我们生活和实习上的一些问题,并告诉我们“学校要在1958年才能开学”。我们认为这是积压人材,不合理的作法。可是她说这是“对待革命的态度”问题,并叫我们耐心等待。把我们安顿在旅馆里,光房租七个人一年就得四千多元。
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进行宏伟的建设,然而我们呢?背着实习的虚名,在这里虚度光阴,我们请求第一机械工业部迅速给我们分配工作。
蔺善贵 陈轩 陈德福 刘志清
陈玉堂 夏荣春 朱天奎


第2版()
专栏:

  编后杂感
看了今天发表的几篇读者来信,真想大喝一声:“不准积压或浪费工作人员!”
人是最宝贵的财产。这个道理,说起来谁都不会反对。
许多机关,许多企业都向上级要人,从下级调人,在社会上招人。他们东奔西走,紧催不舍,如饥如渴。看来像是深知“人是最宝贵的财产”的。
然而,许多机关(包括这些到处要人的机关在内),不少的工作人员却在那儿闲着,无事可作。
人多事少,意见纷纭,于是某些不得不有意地去为这些实际上的闲人找一些并不必要的事情做。
例如,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俄文训练班,翻译多了,便组织“教研组”,“研究和总结教学经验”。这似乎是必要的,如果深追一步,一个小小的俄文训练班是否有必要专门组织一个庞大的“教研组”?第一机械工业部的一个管理局让未来的学校教师,先去“下厂实习”,看起来很好,可是学校1958年才开学,今年就配备了教师“下厂实习”,也未免操之太急了!
随便找点工作,不致让人太闲了,借以掩饰人浮于事的情况,是很容易的。但要紧缩机构,把多余人抽出去,就很困难。那么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揭发这种掩饰人浮于事的假象;再就是批判不重视人的思想,督促那些要了人而并不用人的机关和企业,把多下来的人放出来,让他们多做些真正必要的工作去。


第2版()
专栏:

  友情
  曹葆铭 宫强
当武汉长江大桥的管柱钻孔全部完工,钻工们都忙着收拾机具去岷江修建新桥的时候,丘桢祥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回鞍山好呢,还是跟大伙一起去用“管柱钻孔法”修建新的桥梁好呢?……他斗争了很久,最后下定决心:到岷江去。
吸引他到岷江去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同苏联专家柯斯金的友谊。
当最初决定采用“管柱钻孔法”——这世界最新的技术来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长江大桥工程局没有一个钻工。丘桢祥就是根据这种需要,从鞍山铁矿赶来的。
他刚到,苏联专家便找他去研究工作,决定开训练班培养新钻工,由他作教员。他一听这话就急了:“我才念了两个月书,连解放后参加各种训练班的时间一起算上,也没上够两年学,我怎么能讲课呢?”
专家组长西林用手指了指一个肚子微凸、身体粗壮的苏联专家说:“你教吧!遇到困难,有柯斯金专家帮助你。”柯斯金也接着说:“教人家,也是自己学习的好机会。”
老丘一开始教学便遇到没有教材的困难,柯斯金就编了一套讲义给他。讲义中有许多技术翻译名词看不懂,他又在柯斯金专家的具体帮助下,和另外两个钻工研究了几天,才算摸着了门路。
同柯斯金专家最初的接触,给老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来,他一贯认为只要有操作经验就行,不大看得起技术理论和技术人员,遇事也不大肯向人请教。但是,在这个新工作面前,他深切地感到没有理论不行,特别是见到柯斯金这样一个理论和经验都非常丰富的专家,还时常找一个中国工人商量问题,采纳他的意见。他开始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有了问题主动找柯斯金专家和中国工程师请教。柯斯金也给他一些钻孔图纸,要他研究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丘桢祥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他只熟悉矿山钻岩,缺乏水上钻岩的经验。一次,柯斯金问他:“怎么防止管孔里的流砂?”
“用粘土和片石堵住。”老丘说。
“万一堵不住又怎么办?”
“那我下到孔里去看看。”老丘不加思索地回答说。
在矿山上,他是可以下到大型钻孔里去摸情况、找原因的。
谁知柯斯金却对他说:“管柱里有三四十公尺深的水,下不去,也抽不干。”
这个问题难住了老丘和他的伙伴们。他们回到宿舍再谈起这问题时,一个个都只是喝茶,说不出话来。
果然,钻机一搬到水上,就遇到严重的流砂问题。钻机还没开动多久,管柱内就涌进了六公尺厚的流砂,使钻机带不动钻头。他们用吸泥机将流砂吸出再钻,但没钻上几十分钟,流砂又涌进管柱来了,仍然是六公尺厚。钻岩工作没有丝毫进展。这可把性情急躁的老丘急坏了,他烟卷不离手,一会儿跑上龟山去观察地形的倾斜度,觉得这样的地形不该涌进这么多流砂;一会儿又赶上桥墩平台上去俯视管柱里的情况,只见黑洞洞的,江水很深,什么也看不见。想不到,正当他一心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烟卷头将身旁的瓦斯桶点着了,一声爆炸,顿时将他的眼睛烧伤。
老丘头天晚上住进医院,柯斯金专家第二天中午便带着苹果、点心看视他来了。他当时又兴奋,又难过,他没想到柯斯金专家这么快就到医院看他来了,同时也觉得自己这么个老工人,还粗心大意,造成事故,真不应该。他两眼蒙着纱布,听见柯斯金专家的沉重的脚步声,便挣扎着要坐起来,只觉得柯斯金的两只大手扶着他,按他继续躺下休息。
“有什么感觉吗?”柯斯金一连问了两句。
“工地上有什么问题?”老丘却急着反问道。
“我们工作很好,问题都解决了。”
“怎么解决的?”老丘激动起来,追问道。
“你现在的任务是休养,不要挂念工地上的事。”
柯斯金专家的慰问,使老丘感到一种同志间的关怀和温暖,也引起了医院里的人们的惊异。他听见医生和护士低声议论一阵以后,有一个姑娘走近前来问他:“你是工程师吗?”
“不是的,我是工人。”
“那你领导什么工作?”
“工人就是干活呗!”
“那为什么苏联专家来看你?……苏联专家同你很好吗?”
在老丘住院期间,新钻工们每天都派个代表来探问“丘老师”的伤情,他仍然不断地向他们询问工地的情况。一些机灵点的青年,便拣好的向他说:“原来的流砂问题,专家查出是管柱还差两公寸没下到江底岩层,所以外边的砂子直往里涌。现在,管柱下到岩层后,专家采用抛粘土和片石的办法,把问题解决了。”一些心眼少的青年,便老老实实地告诉他:“流砂问题解决了,又出了个离合器发热的问题。钻机开动上十分钟,离合器就发烧冒烟,得停下来。这样作作停停,一天二十四小时,还干不上三个钟头的活。”老丘一听这话,又急起来了。等眼睛上的纱布解开不久,他便坚持要出院。
刚出院,他把东西往宿舍里一扔,便向水上工地赶去。他刚下石梯,柯斯金就在墩上望见他了,一边举起双手向他打招呼,一边迎了过来:“好了吗?”柯斯金走近一看,见他的脸色还没复原,便问道:
“谁叫你出院的?”
“我自己要出院的。”
“你为什么要出院?你的脸色还很不好。”
老丘当时就像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回答不出来。柯斯金又说:“如果伤势复发,再第二次住院,就麻烦了。医生怎么讲?”
“医生说眼睛瞎不了,顶多会近视。”
柯斯金见老丘那个神情,不好多说,便改口道:“好,既然出院了,就不必再回去。不过,你在一星期内不要到现场,晚上房间里的灯光也要用纸挡上。”
这时,老丘见柯斯金要将他赶上岸去,又急了:“不是钻机发热吗?”
“机器发热的事,以后再说。”
“我看看行吗?”
柯斯金见他赖着不肯走,只好说道:“看看可以,但不能呆太久。”
老丘去拆开机器检查时,马上就忘掉一切,将钻机拆开又装上,装上又拆开,终于找出毛病在离合器上面缺个油滑,滑润油下不去,所以磨擦十分钟就发热冒烟。他当时叫人去找个钳工来凿了个油槽,钻机就连续不停地开动起来。
这时,柯斯金见他将机器修好了,挺高兴,但又怕他老留在墩上不走,影响身体健康,便又过来同他“约法三章”:“我们工作正常了。以后,每天上午八点以前,下午五点以后,你可以来现场看看,其他的时间,太阳光很强,对你的眼睛不好,不准来。”
不久,老丘的第二期合同期限也满了。鞍山钢铁公司要他回去,负责签订合同的长江大桥机械经租站也同意让他回去。动身的日期都确定了。老丘收拾好行李,决定再到桥墩上去看看,第二天就走。他一到工地,望见柯斯金正在一号桥墩上,心里有些难过,想躲开柯斯金。他见柯斯金不在了,才到桥墩上去。谁知一上墩去,柯斯金却还在墩上,并且老远就向他打招呼。原来柯斯金也知道老丘要走了。便问他:“你要回鞍山?”
“不是的,”老丘停了几分钟才回答说。“鞍山是重点工程,大桥也是重点工程,哪里工作都一样。”
“那你为什么要回去?”
“合同期满了,鞍钢要我回去,这边也同意我走,我当然得走。”
“怎么能让你走呢?这里的工作需要将你留下。如果把合同期限延长,你有什么意见?”
老丘想了想说:“延期可以,但我不同意这样三个月一次的延期方法。这样期限太短,我们在技术上提不高,又把矿山的那套技术丢生了,将来回去工作跟不上。要延期就长一些,我们学习水上钻岩有了基础,将来还要修建许多大桥,经验也能用上。”
“好,我把这个意见向局里反映。”
过了两天,局里就决定将合同期延长一年至两年。
这时,钻岩工程正紧张,老丘的肺病发了,仍然坚持着工作。柯斯金每次见到老丘都要叮咛他:“你要把生活安排正常些,注意保养身体。”有一次,机器发生故障,老丘急的连着抽了十一根烟卷,柯斯金在旁边看见也没说话。等故障克服了,柯斯金才对他说:“以前,你烟卷不够的时候,我就分一些给你。今天我见你向别人要烟抽,我也没给你,这是为什么?你身体不好,为什么还抽烟呢?为什么不把抽烟的钱用来保养身体呢?”
在这一年多的紧张施工中,老丘原来连图纸也不大会看,但在柯斯金帮助下,他现在会看图纸了,并且能将自己想要改进的东西绘出草图来。他还在柯斯金帮助下,实现了几项合理化建议,对提高钻进速度,保证操作安全,都起了很大作用。他还继续训练了第二批、第三批新钻工,一共有一百多名。第一期训练出来的新钻工,有的还担任了工长的职务。老丘被评选为全局的先进生产者。
同柯斯金专家共同工作的这些日子,在丘桢祥的心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当他想到岷江,想到将要在那里用管柱钻孔法建设大桥,想到能够继续同柯斯金在一起工作,就作出了决定:他要将从柯斯金专家那里学来的新技术用来建设新的桥梁,他要跟柯斯金,跟大伙一起到岷江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