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骨干要靠自己培养
安徽省潜山县模范乡党支部,去年春天,就注意对积极分子在政治上、思想上进行审查,并且结合建党加以培养。支部除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帮助积极分子以外;每月还上两次党课,用本乡具体例子讲解党员标准和党章。如讲党员标准第二条,就联系批判了本乡一个农业合作社社长带领社员集体隐瞒产量的错误行为;讲第七条,又批判了社长和组长中的强迫命令的作风。每讲一课,都进行讨论和检查,使这些积极分子逐步提高了思想觉悟,懂得了领导方法。到去年秋天大批建立新社的时候,在这些人里面新发展的六个党员,就有五个当选了社长,一个当选了社务委员;30多个贫农积极分子当选了社长、副社长和社务委员等,保证了党的领导和社的巩固。
模范乡党支部的作法证明,农村党组织只要加强对积极分子的经常教育,不但办社的骨干问题可以解决,建党的对象问题也可以解决。


第2版()
专栏:

  简单易行的工农联欢会
黑龙江省木兰县工会为巩固工农联盟,最近以来经常举办工农联欢会。
本来冬季每天都有数百辆大车进城送粮,路远的农民都要在城内留宿。每天下午四点钟左右天就黑了,到第二天六点半才天亮,他们只好把这漫长的黑夜消耗在大车店里。木兰县工会看到这一情况,就在11月中旬,开始举办这种工农联欢会,招待到城内送粮的农民。他们每晚准备一些茶水,同农民举行不拘形式的座谈会,互相报告一些生产和学习情况,或由工会派人作时事、政策的讲演报告;谈完以后,就演出一些简单节目。一个月以来,每晚都有约百名农民参加,关系非常融洽。
这种简单易行的工农联欢会,是沟通工人农民情感的好办法。


第2版()
专栏:

到工人住宅去访问
鞍山钢铁建设公司轧钢工程公司的领导人员,最近专门组织了访问小组,到职工住宅区去访问,调查职工的生活情况,公司的党委书记和经理都到工人住宅区去召集了座谈会。经过访问和调查,帮助克服了110多户职工的生活困难,并拨出了一大笔救济金。鞍山金属结构安装公司也解决了职工有关住、穿和冬季的生活困难问题。工人们感动地说:“党对我们这样关心,我们过去工作得太少啦,今后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来回答党对我们的关怀”。三队机械科工人贺贵得到救济金后,生产积极性更加提高,改进了贮煤吊车铁道刨屑方法,使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多。
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不仅要关心企业的生产工作,而且要十分关心和及时帮助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第2版()
专栏:

  教育社员不要吃掉种子
天津市郊区芦新河乡有不少农民入社以后,把原来留着春天用的麦种也拿来磨面吃了。他们以为入了社,一切事社里都会解决,吃掉了麦种政府也会贷给。
党支部和建社工作组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即对社员进行了教育。使大家知道:社里的种子应该自己筹集,如果大家都把麦种吃掉了,靠政府从别处调拨,既增加了运费,而且外地调来的种子也不一定适合本地生长,对国家对自己都没有好处。这样就扭转了社员的依赖思想。那些原来打算吃麦种的社员都不吃了,他们把麦种交给社里统一处理。


第2版()
专栏:

  海南岛响起了向生产大进军的号角
陈浚
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正进入隆冬的时候,春耕季节已经来到了祖国的南部边疆——海南岛。
岛上季节最早的东南沿海各县,万宁、乐会、琼东和文昌的南部,从1955年12月下旬开始插上新秧,现在已是一片青葱。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田畦里,这边,十来个人在紧张地插秧,那边,三、四头水牛在犁地、耙地。特别吸引人的,是许多田里秧苗插得十分整齐。帮助琼东县后岭农业社生产的干部符玉英同志,满意地指点给记者:“社的田里,不管你从那个方向望去,直的、横的、对角的,秧苗都是一条线。”十来个人怎么能插得这般齐呢?这个叫人纳闷的问题,只要你走到正在插秧的田边,就能找到你所想像不到的答案:社员们插完面前的一段,就从泥水里起出一个木条钉的格子框,他们是按着格子插秧的。原来这里正在开始普遍推广小棵密植法。社员们为了保证合乎规格,在技术还不熟练的时候,利用了这种木框做工具。
1955年,海南岛的农民是在同延续七、八个月的大旱、十二级的台风以及水灾、虫害的斗争里过来的。同自然灾害的斗争教育了农民,广大农民更加迫切地要求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经过秋前和秋后两批建社,全岛入社的农户已经从占农户总数的9.4%发展到42%,共建成了9,790多个社,组成了生产战线上的主力军。为了防止旱灾,这一个冬春,全岛要修筑86项大型和中型的水利工程。南渡江和泮水河两处堵流灌溉的重点工程已经先后开工;全部大小水利工程,将扩大灌溉面积837,000多亩。积肥运动也在开展起来,到处在修厕所,建筑牛栏、猪圈。今年的目标是每亩地要上底肥一千斤。以小棵密植法为中心的技术改革,在重点试验的基础上,开始普遍推广,今年要达到水稻播种面积的45%。所有这许多工作,在有了更多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就有了更大的保证。春耕前夕,中共琼山县委发现底肥准备不足,在1955年12月10日前后,发动农业社带头掀起积肥运动,十天积肥四千多万斤,满足了早造田需要的底肥。县委又在12月21日召开了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技术员会议。这次会议集中讨论了改进插秧技术的问题。采用“秧头肥”(秧头肥是一种施肥的方法,把肥料带在秧根上,插到田里,既能促使秧苗健壮、耐寒、回青快,又能省肥料和人工)、秧田除虫和小棵密植有显著成绩的农业社,在会上报告了他们的经验。经过讨论,表演和参观,这次会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个合作社纷纷提出挑战,开展春耕中推行技术改革的竞赛。
向生产大进军的号声,从海南岛一角响起来了。中共海南区党委已经决定从1955年12月下旬起,全区的农村里一切可以缓开和停开的会议,都要缓开和停开。原来计划从12月下旬开始的全区农村整党工作,也延迟到1956年2、3月间进行。海南岛的各级党组织正在全力领导春耕生产,要保证农民种好二百多万亩的早造田,欢欢喜喜地过春节。
  (附图片)
  琼东县后岭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忙着插秧。


第2版()
专栏:

  鞍山的早晨
本报记者 陆灏
当虹桥两边的辉煌的灯火还没有熄灭,在晨曦蒙胧中俯视鞍山的黑色冶金设计院的大楼已经渐渐地露出它的壮丽的面貌。一座一座的高炉,很像神话中南天门的城堡似地被烟雾裹在半空中。从炉膛里奔流出来的铁水把这一带都照得一片绯红,如果是人们不辨方向,一定会错把这当作是朝霞映红了天空。尽管那像云彩般的黑色的浓烟从炼钢厂那边一排高耸入云的烟囱里飞滚过来,但是由于黑夜已经开始在大地的边缘消逝,这越来越大的红色的天空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的了。这时间,我知道是黎明又来到了鞍山。在这五年计划要在四年完成的声浪四起的鞍山的早晨,我知道在挂着“今日我们出快速炼钢”的小红旗的平炉上,钢水正在汹涌地倒入盛钢桶。在这儿,我见到一号炉的炉长李尚忠,就是他和他的战友们在10月8日的那一天,和苏联“国家最好的钢铁工人”科列斯尼科夫共同炼过一炉钢。科列斯尼科夫在这陌生的平炉上用7点55分的时间创造了炼钢厂“快速炼钢”的新纪录。在他离开我们的第二天,我们的李尚忠创造了7小时出一炉钢的新纪录!这比我们的朋友炼的那炉钢还快了55分钟。虽然是科列斯尼科夫来到我们的平炉只有一次,但是他给我们炼钢厂带来的钢是难以用数字来计算的。我们的炼钢厂,在10月和11月的两个月里,因为“快速炼钢”在全厂的一再出现,它至少为我们的祖国多生产了两万吨钢。在去年的11个月里,李尚忠所在的一号平炉出现了111炉“快速炼钢”。时间对于我们的炼钢厂真是无限宝贵的财富。在我们这里,只要每炉钢的熔炼时间能够缩短五分钟,炼钢厂就能为祖国多生产10,800吨钢。
在这每时每刻都在为祖国生产更多钢铁的鞍山的早晨,我同青年炉长王洪顺走向著名的第七号高炉。我知道七号高炉去年12月20日就开始用今年的新定额来进行生产,这个新的定额要求这座高炉每天为祖国多生产143吨生铁。我知道苏联的蒸气鼓风操作法,就是在这座高炉上开始推行的,这个先进经验使这座高炉每个月要多吐出上千吨的铁水。七号高炉在去年的12月10日就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的生产计划。去年的炼铁厂,每一个人为我们的祖国生产了138吨生铁。由于炼铁厂全体职工的努力和新的高炉的不断诞生,这个厂的产量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的前一年已经提高了一倍半以上。现在炼铁厂正为增产115,800多吨生铁进行着紧张的战斗。
在这天天都有生产的喜报传向祖国各地的鞍山的早晨,我在大型轧钢厂的升降台边,见到年轻的轧钢工段的值班工长李袁辉,他今年才25岁,1952年在东北工学院冶金系毕业以后就来到鞍山,他初来大型轧钢厂的时候,连这些设备的性能和构造都不懂得,但是在苏联专家库恰耶夫同志的帮助下,李袁辉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掌握轧钢机调整的专家了。我知道最近以来,这个工厂正在紧张地为兰新铁路轧制钢轨,自从大型轧钢厂建成二年以来,它所生产的钢轨已经铺了近五千公里的铁路。它除了生产大量的钢轨外,它还给我国很多宏伟的建设供应了很多钢结构的房架、车厢的底梁,以及各种各样的桥梁钢。这个轧钢厂今年的生产计划比去年提高53.84%。从厂房门口的黑板报上,就可以知道这个厂同时也正在轧制著名的长江大桥的桥梁钢。当龟山和蛇山之间的大桥桥墩开始水下施工不久的时候,未来大桥的桥梁钢已经在这里轧制,目前已有七千多吨被送交桥梁工厂去拼接了。
在这每个人都在飞跃地进步,每一个人都有美好的前途的鞍山的早晨,我在黑色冶金设计院的大楼里,见到工程师祁宝宗。解放前,他在选矿厂搞设计,有一个选矿厂搞了三年也开不了工。现在他是全国最大的鞍山第二选矿厂等四个工程设计的总负责人。今天不但是老工程技术人员一扫多少年来的苦闷,年轻人在这里也全都发挥了他们的才能。黑色冶金设计院在初创的时候,主要的成员是大学和中等专门技术学校的毕业生。王果富过去在供电站当技术员,现在是机器和自动装置科的负责人,不管是抚顺和石景山的发电站,或者是本溪的水泥厂和大冶钢厂,那里的各种自动化的装置都是经过他们的手设计出来的。我们的黑色冶金设计院在去年独立设计的就有107项工程,在不久之前,我国的高炉、炼焦炉、炼钢厂到矿山的设计工作都是委托苏联来进行的,现在黑色冶金设计院已经能够担任复杂的初步设计工作了。最近完成的太原耐火材料厂的设计图纸,就是全部依靠自己的设计力量完成的。  在这各种机器轰鸣的沸腾的鞍山工地的早晨,不久以前还是空旷的平地,现在路边已经矗立起纵横交错的管道网。机车拖曳着满罐的铁水在新改建成的厂房里快活地奔走。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我国机械工业的令人振奋的成就。仅仅是在不久之前,工人们在安装高炉的时候,大盖卷扬机和料罐卷扬机及其他部件,还是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运来的,而现在正在施工的高炉,除计器一项是国外供应外,其余的新设备已经完全是我国自己制造的了。在瓦斯加热站的旁边,我碰见高炉安装工程公司动力工段的胡兆森,这位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为领导安装透平鼓风机的能手。人们还记得从1952年的6月开始,胡兆森和动力工段的同志们在苏联专家沙巴少夫的帮助下,开始学习安装第一台透平鼓风机的时候,那一次,安装工作一共进行了八个半月,用了14,000个工时。现在沙巴少夫早就已经放心地回到他的祖国。在去年4月,胡兆森他们安装的第八台透平鼓风机,费时仅两个半月,只用了2,400个工时,而且保证了头等的质量。在新的一年里头,将有十六台透平鼓风机等待他们去安装,全部的工作比他们两年工作的总和还要多。其中有四台透平鼓风机的安装工程要在本溪进行,鞍山的建设者有的已经开始走向新的战斗岗位了。
我们的鞍山在去年一年里,为我们的祖国多生产了几十万吨钢和铁,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个重大的贡献。新的一年刚刚来临的早晨,鞍山的早晨,是战斗的早晨,是朝气勃勃的令人向往的幸福的早晨!
  (附图片)
  鞍山钢铁公司已经决定提早一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总产值计划。炼铁厂第七号高炉从1955年12月20日开始,已经按照1956年新的定额进行生产。


第2版()
专栏:

  克服保守思想,提高今年增产指标
江苏省江都县胡桥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 吴金
  现在,全国农民都在沸腾一样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新高潮里欢欣鼓舞过新年。我是江苏省江都县胡桥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长,在新年里我们社的社员和别的农民一样非常高兴,我现在别的不说,单说我们社怎样克服保守思想,提高增产指标来迎接新的一年——1956年。  我们社是1955年9月1日成立的新社。组织起来不久,生产上就做出了不少成绩。秋种的时候,有30多天没有下雨,我们浇水种麦,秋种比往年提早十天就完成了。过去大部分田只耕一遍就种麦,墒沟也不理,这回社里的田普遍耕了三遍才种麦,条条墒沟挖得深深的。全社挑河泥,换墙土已经完成计划,社员们又养了17条猪来积肥。我看到这些,心里暗暗高兴,认为耕作得好,肥料又不成问题,只要等电力灌溉工程建设成功(我们这里正在修电力灌溉工程),增产就保险了。我的这种盲目乐观情绪,对社员们影响很大,大家都想休息两天。为了作好1956年的生产准备工作,这时,党支部及时指出我们的自满保守思想,帮助我们召开社管理委员会,总结建社以来的成绩,学习了毛主席的指示,批判了盲目自满和歇劲思想。
大家思想一提高,眼睛就亮了,看到社里有很多问题,原订增产计划也有些保守。比如,经过具体计算,发现40%的田施二遍肥的计划落空了,连施一遍都还缺20亩肥。大家都大吃一惊,认识到如果不学习不检查,就是保守的计划也不能达到,因此,切实修订了原来的生产计划。1956年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由原计划180斤增订为二百斤,大麦由二百斤增为250斤,元麦由160斤增为180斤,稻子由472斤增为六百斤。这样,全年稻麦两季产量可达到八百斤,接着,大家又围绕这个目标,讨论了具体增产措施,特别是冬季生产内容:一、大力积肥。挑塘泥从两个塘增加到六个;再换二爿墙土;发动半劳力拾狗粪。这样,加上人粪、猪粪,麦子全部可施到二遍肥料。二、发动社员做电力灌溉水路,保证1956年60亩旱田改为水稻田。三、加强夏熟作物田间管理,冬季挖墒理沟,做到雨过田干;春天麦田普遍锄草;发现虫害就迅速扑灭。四、秋熟作物稻子全部选用中农四号、胜利籼等良种,培育壮秧,适当匀植,改变过去粗糙耕作方法,并且普遍推耙一次。为了保证稻子施足够的肥料,除多积猪粪、人粪和多种绿肥黄花草外,还要发动社员铲青草三万斤,到扬州城里挑阴沟水240担。发动社员大力养猪,到秋天达到每家养两只;并做到牛粪不烧锅,全部用作肥料。全社在1956年培养十亩千斤高产田,争取每亩产量达到1,100斤。这个生产指标达到后,1956年总产量可达到118,320斤。除去公粮、留种子、卖余粮,每人平均可得八百斤粮食。
社里的这个增产方案在社员大会上通过后,个个社员喜笑颜开。这时,管委会又抓紧处理了和生产有关的水车、耕牛、肥料等具体问题,大家生产劲头很高。为了保证1956年增产,全社在新年里正紧张地开展冬季积肥运动。
(戴家斌记)


第2版()
专栏:

  江苏明年乡乡可通电话
  江苏省的电话网已经从城市逐步普及到农村。目前,全省732个区中已经有521个区通电话。苏南地区已经有701个乡通电话。  江苏省电业局已经制定了发展农村电话网的规划,要求在1956年内,将还没有通电话的211个区全部架上电话;其中宝山、川沙、震泽三县有七个水岛地区因不能架线,将改用装设小型无线电报话台通话。1957年,将集中力量解决没有通电话的乡的设线任务,使乡乡都装上电话。
(本报驻南京记者)


第2版()
专栏:

四川积极整修县乡道路
四川省温江、涪陵、内江、绵阳等12个专区,利用冬季农闲期间,展开了整修县乡道路的工作。参加修路的民工约达一百多万人,计划完成14条共长420公里的县道和长达4,239公里的驿道、人行驮运道路。在1956年冬天,还计划再整修县道288公里驿道和人行道路18,000公里。
(本报驻重庆记者)


第2版()
专栏:

旧币邮票限期停止使用
邮电部决定从1956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出售旧币普通邮票、航空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和带旧币邮资的明信片、邮简等。存在群众中的旧币邮票、明信片和邮简等,可以使用到1956年3月底。从1956年4月1日起,所有各类旧币邮票、明信片和邮简,一律停止使用。
旧币邮票停止使用后,凡存有旧币邮票、明信片、邮简可在1956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向当地邮电局掉换新币邮票和明信片,过期不再掉换。掉换种类不限制,如邮票可换明信片,航空邮票可以换普通邮票等。


第2版()
专栏:

  一个消灭了麻雀的乡
贺甸
北京市郊最近出现了一个看不到麻雀的乡,这就是紧靠着颐和园的火器营乡。12月20日,我访问了这个乡。乡的文教委员刘书田(也是消灭麻雀工作负责人之一),向我介绍了他们消灭麻雀的经过。他说:“我们听到毛主席号召消灭四害以后,便根据乡里的具体情况,决定首先消灭麻雀、老鼠和乌鸦三种害鸟害兽。在乡的中共支部统一领导下,我们按村组织了五个捕捉队,分头进行捕捉工作。”他掏出笔记本看了看说:“从11月29日到12月6日这八天中,我们共捕捉麻雀2,119只,6日以后还是继续捕打,但是因为麻雀已经基本上被消灭掉了,十几天中全乡才捕了二百多只,有两个村连一只也没捕到。”他指着乡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外的松树说:“没有打麻雀以前,每天早晚都有成群结队的麻雀在这里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一发现哪儿有吃的东西,便一阵风似的呼啦飞去,一会儿又呼啦飞来,现在,你看!一只也没有了。”
青年人对捕捉麻雀这一工作最为热情,火器营乡的17个捕捉队员都是年轻的学生和民兵。刘书田带我访问了一个捕雀积极分子傅书申,他是一个学生,每晚放学后都积极参加捕雀。他们捕雀的方法有胶粘、网拉、夹子扑、马尾套和手抓等四、五种,他们认为现在麻雀都住在屋椽下,天黑的时候用手电筒一照,雀儿眼就花了,一抓就是两个,所以现在捕雀最好的办法是手抓。春季以后,麻雀开始生蛋孵小雀,经常在窝里,那时最适合用马尾套。傅书申就是用抓的办法,曾经在一个晚上抓了36只。
火器营是一个不很大的乡,全乡五个自然村共六百多户人家。我们在几个村中走了一遍,真的没有看到一只麻雀。刘书田谦逊地说:“现在我们乡里虽然是看不到麻雀了,但是也可能还有几个漏网的躲起来了,别乡的也还会飞来,我们不能自满,我们捕捉队也没解散,现在一面继续捕雀,随有随捕;一面又开始捕捉老鼠、乌鸦,彻底消灭害兽害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