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们看到农业合作社办得又多又好
张家骐
不久以前,我们工作组的几个同志在四川简阳县菜子乡、南充市都尉乡、南充县荣溪乡对一九五四年新建的几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了检查,这三个乡去年农业合作社都有很大发展。简阳县菜子乡是个先进乡,全乡十三个村,一千七百零四户,现已村村有社,除一个社是一九五三年县委试办的老社外,其余十二个社都是一九五四年春夏和冬季建立起来的。入社农户共六百七十三户,占全乡总农户百分之三十七点四。最大的社二百零六户,最小的二十八户,平均每社四十九户。南充市都尉乡已基本合作化,全乡十一个村,二千四百十九户,一九五四年从春季到冬季分三批建立了三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共一千四百三十二户,占全乡总农户百分之五十九点一。最大的社一百零三户,最小的三十户,每社平均四十七点七户。南充县荣溪乡是个一般乡。全乡十二个村,一千六百八十户,一九五四年夏季和冬季建立了九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共二百六十三户,占全乡总农户的百分之十五点六。每社平均二十九点二户。
经过同这些乡的党支部共同检查研究,根据五十二个社的现状大体分类排队如下:第一类生产好,增产显著,包工制执行得好,社员生产情绪高,思想稳定,骨干已形成领导核心并能独立作战,对社外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类社共二十二个,菜子乡六个,都尉乡十四个,荣溪乡两个。第二类生产一般,生产秩序还正常,社员思想基本稳定,骨干条件一般还好,但独立工作有一定困难。这类社共二十五个,菜子乡六个,都尉乡十四个,荣溪乡五个。第三类增产少或仅保持去年产量水平,个别的还减了产,生产秩序混乱,组织不纯,社员思想动荡,少数人闹退社,有的领导骨干有严重缺点,这类社只有五个,菜子乡一个,都尉乡两个,荣溪乡两个。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去年一年内分两三批办起了很多社,现在事实证明都办好了。虽然还有极少数的落后社,但只要认真加强领导,这些社还是可以改变落后面貌,争取逐步好转的。
说农业合作社办好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生产好、增产多,分配结果,绝大多数社员实际收入比入社前增加。五十二个社的小春作物,除一个社因灾害减产百分之五以外,都不同程度地增了产。如菜子乡十三个社的小麦,每亩平均产量一百九十四斤,比社外每亩多产三十多斤,比全乡平均产量一百六十九斤高出百分之十四点八。这个乡胜利社每亩小麦产二百二十五斤,比去年增产四成二,大麦增产五成多,油菜增产六成多。都尉乡三十个社统计:小麦比去年增产在百分之一百二十到一百六十的三个社,增产百分之五十到七十的八个社,其余都增产百分之十到五十,只一个社减产百分之五。夭把二社增产最突出,一百零五亩小麦,每亩平均产三百一十六斤。荣溪乡比较差些,但九个社仍有七个增了产,两个保持了去年产量水平。目前大春作物正在收割,穗大粒满,丰收已成定局。各社能这样突出增产,主要是土地统一经营,劳力统一使用后,因地种植,发挥土地潜力,合理复种、间种,增加耕地面积并推行了若干先进技术的结果。
二、这些社经过今年春季的大力整顿,进一步贯彻了自愿互利政策,巩固了社内贫农同中农的团结,提高了社内外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整顿时这几个乡都对耕牛、农具、自留地、树木、投资、副业生产等具体政策方面的问题,本有利生产,有利团结和社的发展的原则,作了认真的处理,社员生产情绪普遍高涨。如都尉乡的三十个社,由于初步解决了猪的饲料、肥料作价等问题,两个月内喂的猪就增加了七百四十二只,并带动互助组也增喂了不少猪。经过调整牛价、缩短付款期、抢治病瘦牛、建立饲养使用制度后,全乡增加耕牛七头,七十三头病瘦牛都喂得肥壮了。各社提倡发展家庭副业后全乡已增喂鸡、鸭一千多只,兔子数百只。三十个社一个多月积肥一百多万斤。不少联组和农民见到社在生产上的优越性,纷纷要求加入老社或另组新社。如菜子乡胜利社周围三个村农民争着入这个社。都尉乡四个联组一百四十户组员,积极要求入社的占百分之七十二。
事实证明,社的整顿工作并不是像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样困难,只要把政策交代给群众,加强领导,许多复杂的问题都会得到合理解决的。同时巩固工作也是长期的,绝不能设想经过一个运动,就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把社提高到理想的“框子里”。
三、在生产管理上,这五十二个社普遍推行了包工制和建立了一些必要可行的生产管理责任制;都尉乡还取得了一套经验。他们发动社员认真制定生产计划和每项农活的工分定额,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检查、补充修正;根据生产需要,合理组织使用劳动力,一个社内可以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计工办法;有些适合个人或户的农活直接包给户或个人,避免了常常集体地窝工浪费。在生产过程中,还建立了严格的有报酬、有奖励的生产管理责任制,如田间管理、耕畜饲养和使用、农具、肥料、种子等专人保管等责任制,并采用工牌记分,大大缩短评工计分时间。事实证明:耽心社多了,干部没经验、领导不了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三个乡,前年只有一个社,绝大部分是去年建立的,应该说他们是没有办社经验的,但是他们边做边学,在克服困难中前进,还是绝大部分把社办好了。
这些社所以办得好,主要是当地领导上贯彻了依靠党支部和群众办社的方针。这三个乡共有党员一百七十六个,除少数因住得太远暂时还没入社外,其余都参加了社,大部分并作了社的领导骨干,五十二个社就有四十九个社的社长是共产党员。在支部领导下的三百多个青年团员,也起了积极作用。菜子乡去年秋前和冬季建立的十一个社,基本上是以支部为主在区的工作人员协助下建立起来的。建社以后直到现在,区上除定期召开支部书记、乡长、农业合作社会计、技术员等会议研究解决社的问题外,没有专人固定驻乡工作。党支部对各社领导办法是分四个支点,支部书记驻一个重点社,对其它社的领导主要依靠定期会议交流经验和及时深入检查。在一些重要生产季节如抢种抢收、抗灾害、推行先进技术等,都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布置。支部以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加强领导,虽没有驻社工作人员,十多个社仍然办得很好。相反的像都尉乡工作人员过多,有的未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限制了社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认为社办多了就办不好的顾虑是没根据的,认为没有工作人员驻社社就办不好的思想,事实上是一种不相信群众,不相信党支部的领导作用的思想。这些思想必须认真批判。
但这并不是说农业合作社已办得十全十美了,经过整顿后已没有问题了,目前这些社还有一些问题,个别社问题还很严重。如少数社组织成份不纯,被反革命分子和地主富农混入社进行破坏。据都尉乡十八个社九百五十户社员统计,地主、富农、伪军官、反动党团分子、反动会道门分子共有四十八人(户),占十八个社总户数百分之五点零五。过去建社时,一般的忽视了对社员政治情况的审查,入社后对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缺乏应有的警惕。这些都值得今后严重注意。其次是政治教育工作没有相应地跟上去,社员爱国爱社观念薄弱。据都尉乡十八个社九百五十户社员分析,其中劳动态度不正常、活路粗糙,不爱护社内庄稼和公物,思想不很稳定的社员共一百二十二个,占九百五十个社员的百分之十二点八。少数社偷窃浪费损失现象严重。此外,部分社生产管理仍较混乱,生产管理责任未建立或流于形式,个人计酬问题未很好解决,因而社员出工迟、收工早,活路粗糙,窝工旷工严重。有些社调配劳力上单从照顾社员收入出发,限制了劳力多劳力强的社员的积极性。这些问题,是在不断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只要及时注意,深入研究,依靠党支部和群众,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第2版()
专栏:

参加咸阳县火烧寨村建社工作的体会
陈作枢
今年二月间,我参加了咸阳县新店乡火烧寨村的建立农业合作社工作。社建成后,又留在那里帮助工作,一直到种上秋。在这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亲眼看到一个社的成长,亲自接触了许多朴实的农民。在这个群众运动中,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
火烧寨村共有一百四十三户人家。其中除去五户地主、三户富农、两户小土地出租者、十五户中农外,其余的一百多户全是贫农。当我们开始来到这个村庄时,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情况说:这里土地倒也不坏,大部分都是井浇地,只是地少人多。全村名义上说有八十多条牲口,除过几户中农的几条骡马外,几乎全是烂烂牛。大车有几辆,大部是中农的……一看这个情况,我们心里凉了半截。当时我们很怀疑:在这样的基础上,是不是能建起一个社来?那时,我们先去的三个人,住在乡政府里。因为当时区上还没来人,加上我们心里有这样的怀疑,就没给群众说我们是来帮助建社的。但群众看见来了这些工作人员,就猜着了,早晚都是三三两两地谈论建社的事情。有些贫农就跑来打听什么时候建社、建几个社。有个贫农周振邦,他在解放前给地主扛了七、八年活,土地改革时分到些地,才领着老婆娃娃过日子了。因为少这缺那,日子还是很苦。他告诉我们说:“去年冬里,我们就准备建社了,后来一等两等不见干部来……”这时我们略略感到这村农民还热情,建社可能有希望。
建社开始了,我们做了二十多天的宣传教育工作,有些农民就等得不耐烦了,经常跑来问报名的事情,说他们已准备好,单等着报名,只要一宣布就要报头一名哩!有个贫农李汉勇,是一个长年在外给人赶车的穷小伙子,听说村里要建社,他就留下了。他告诉我说:“往年连个家都没有,只有四亩多地,只好在外面混,几年来也没混出个啥眉眼,连地也耽搁了。现在村里建社了,我想在社里定下来,不再到外面混了,老陈你看成不成!”我知道他心里的底,他怕报名的多,自己既没牲口、又没农具,恐怕被审查掉,想先在我这里挂个号。原来农业合作社对农民有这样大的吸引力!这时我开始认识到农民为啥要热情入社的一些道理。
五月十五日开始入社报名,一天就有七十二户农民报名了。其中除了十户中农外,其余的六十多户都是贫农。后来又有李汉富等十二户贫农和一户中农坚决要求入社。原来我们害怕报得少,可是出乎我们所料,一下子报了八十五户,还有几户贫农准备要报名,我们又害怕报得多了。于是我们工作人员之间,在这后报名的十三户农民的入社问题上,发生了很大争执。后来虽然还是接收他们入了社,可是我在思想上,总认为这些人是随大流来的,嫌他们落后,处处流露了一种厌弃的态度。李汉富入社后不久,他老婆因拉牛套磨同社主任吵了一场,就哭闹着要退社。当时我只图自己工作顺利,就抱着掀出去不管的态度,直接向他们提出了“退社就退”。其实我是知道他家底细的,记得李汉富曾向我诉说过他解放前四、五年的一件事情:当时村里的地主殷宝全,拿着“娃娃会”的假招牌,表面上说是给穷人想办法,实际上是从穷人手里把粮食拿去,转过来又放给穷人。汉富就在这个圈套下,只三年把一辆大车(顶了四石麦子)被拉走了,两口肥猪也被赶去,人家还在谋算着他的地,家业就这样完了。像这样一个在旧社会遭受极端压榨的农民,是很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他夫妇说要退社,只是一时的气话,所以在我正式提出退社问题时,他们又给我作解释,说心里并不想退社。当时,我没有看到他们觉悟的方面,仅仅抓住农民小私有者的一些自私自利的小毛病,采取了不近人情的作法。
社建成后不久,其他同志都走了,把我留下来帮助做巩固社的工作。当时我觉得社这样大,困难很多,因此又时时忧虑这个社能不能巩固。
因为社初建立,大家还不习惯于集体生产,互相争吵的事情经常发生。他们为着套一头牛,就可以引起队同队的不和气;为了记一分工,就一直吵到半夜。夏收期间的一个晚上,第三大队的三个小组,为争第二天套的一辆大车,吵得很厉害,贫农社员郭金喜没争到车,就到处喊叫说:“没车没牲口,那就要人的命,我明天下社哩!”有些人还叫喊着:干脆把生产停了算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头就痛起来了。夜里翻来复去睡不着,很担心明天生产会停顿。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就跑去村里看动静。一看大家仍然都下地干活了,既不吵、也不闹了,更没有人提出退社了。我还不相信,就问大队长李廷明:“队里到底怎么样?”他笑着说:“我们这是‘锅烂疤子浑’(浑是全的意思),你不要看吵得厉害,还不是争一下就罢了,生产总是不会停的,没啥!”后来许多事实证明,的确就是这样。但我对他们的争吵那样害怕,原来是我不理解农民。他们的争吵,只不过是为套牛、为派活、为评工或其他个人利益的事情,这在小私有者的农民来说,原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对办社、对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们是不会怀疑而争吵的。这个农民所说的“锅烂疤子浑”,确有道理。而社也就在这种情况下,经历了夏收前的防旱抗旱、紧张的夏收、不久前的抗旱种秋等考验,逐步巩固下来了。
社巩固了的事实,对我是一个鼓舞。但当七月底我要离开这里的时候,又觉得很心虚。在离开的前一晚上,我曾同社的工作人员交换了一下对社的意见。谈到社的领导问题,我问他们“是不是有信心把社办好”?社主任周振邦笑着说:“这话很难说,不过打二三月建立起,没一天不是同困难打交道;大家没经验,社里要啥没啥……虽说叫人担了一场惊,都一关一关地过来了,现在总比那时节好过些……”他这几句轻松的话,对我却是很大的鼓励。可是离开后总还不放心,八月十七日,我又回到火烧寨村农业合作社来。情况变化真快,只离开二十天的样子,玉米已黑压压地高过了人头。在村子东边,首先碰到副主任李春盛,我正准备要问社里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他就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浇秋的事情,他说:“社里这一次真齐心,劳动真个美!你看打浇秋开始到现在已经十天了,社员都是白天黑夜地赶。全社只人推的水车就有成十部,另外还出动了近二十把辘轳……”碰到的几个社员都问我:“你是跑来看社的,你看社里的劳动到底咋着哩?”的确,社里的生产又比过去前进了一步,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也更加高了。全社近七百五十亩的秋庄稼,大部分就是凭社员们推水车、搬辘轳,全部浇过了一遍水,并且又开始浇二遍水了。原来稍微动摇的几户社员,现在都被这一片秋收有望的景象吸引住了。
现在问题看得很清楚:建社初,我认为群众落后,怀疑能不能建成社;社既建成了,又怕垮台,顾虑它能不能巩固;临走时又担心社的工作人员领导不起来。可是,事实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想。毛病在哪里呢?原来我是落在了客观实际的后面,对于今天在党的领导下的农民,特别是对贫农,作了不正确的估计。没有看到他们相信党和坚决愿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一面,而只是从小生产者私有心理的一面看问题,因此也就无怪在整个建社过程中要发生怀疑、动摇以至惊惶失措了。(原载陕西日报)


第2版()
专栏:先进经验和先进生产者

利用单缸式造纸机制造双面光纸
百汀
解放以来,由于我国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双面光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但国内现有的造纸设备绝大部分是适于制造单面光纸张的单缸式圆网造纸机,因此在纸张的产销上就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是单面光纸张大量积压,单缸式造纸机生产任务不足;另一方面是双面光纸张供应紧张,多缸式造纸机的生产赶不上需要。
为了解决产销不平衡的矛盾,保证文化用纸的供应,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管理局和地方工业部先后在国营锦州造纸厂、地方国营燕京造纸厂和公私合营中和造纸厂等厂改装了现有的单缸式造纸机,以便生产同双面光纸相近的中级或低级印刷纸和书籍纸。试验结果证明,所生产的凸版印刷等双面光纸完全可以代替用多缸式造纸机制造出来的双面光纸。
用改装旧设备的办法生产双面光纸可以发挥轻工业现有设备的潜力,解决文化用纸的产销平衡问题;还可以相对减轻多缸式长网机生产普通印刷纸的负担,使之多生产高级印刷纸和工业特殊用纸,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
各地造纸工厂在改进现有设备生产双面光纸时,必须有组织有领导地根据产销平衡的原则,进行全面安排,以免发生盲目改装现有设备的现象。


第2版()
专栏:先进经验和先进生产者

使用硬柏油涂刷工业管道
徐忠扬
今年一月,西南有色冶金机电安装公司东川安装队试用硬柏油涂刷管道成功。事实证明使用硬柏油涂刷管道可以节约资金,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在基本建设敷设工业管道工程中,为了延长管子使用寿命、防止管道生锈,需要在管子外边涂刷柏油。过去涂刷管道的方法都是用软柏油和汽油混合放入铁油桶内,再加热使柏油和汽油熔化在一起,然后用刷子将热柏油涂刷在冷管子上。用这种方法涂刷管道有个很大的缺点:因为热柏油和冷管子不易结合,柏油冷却凝固后很容易脱落,而且涂刷的柏油也不易均匀,往往因此多用柏油和人工。
使用硬柏油涂刷管道的方法是:先用钢丝刷将管道上的铁锈和油污等刷干净,然后将管子加热到四十度至八十度,再将六十度的硬柏油往加热后的管子上涂刷。
使用硬柏油涂刷管子的好处是:可以提高质量,因涂上去的柏油容易同热管子结合,也就不容易结壳或脱落,而且涂上的柏油光滑均匀;可大大节约柏油和汽油等原料,降低成本。据统计,该队使用硬柏油涂刷管子后,较使用软柏油降低了成本百分之七十九点五,较中央规定的定额还便宜百分之六十七以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如涂用软柏油十六个人每天只能涂十八根管子,改用硬柏油后每天十六个人可涂五十根管子。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管道的敷设数量日益增加,如果全面推广涂刷硬柏油的先进办法,将会给国家节约一笔很大的资金。


第2版()
专栏:

一个国营人参场
王凌云
距吉林省抚松县城东南九十里处,繁茂的森林中有一片平坦地带,排列一行行整齐的长方形的池子,这就是吉林省抚松国营参场。
抚松国营参场是一个专业的园参种植栽培场。早在三百多年前,人们就在这里采集山中野参种籽进行了人工栽培。一九四六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国营抚松参场,现在,全场种植面积已达五千四百四十四丈(每丈长为一丈,宽为一丈四尺)。在这建场十年中共交给国家成品园参达二万五千六百市斤、上缴纯利润共达六十多万元。同时参场还开始改进了园参的栽培技术,并已取得了初步成就。一九五四年参场每丈面积就获得了成品园参三市斤的高额丰产。总结出了池子宽摊,合理深栽,适当浅盖,第二年早春上土的先进经验。并创造了小型人工播种器、使每丈的播种量由过去的三两降为一·五两,克服了过去稀厚不均、倒栽不齐的缺点,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种籽的消耗量。这一系列的改进技术措施,是自从中国园参栽培开始以来未曾做过的事情。
随着国家发展园参的要求,抚松参场已经初步计划到一九六二年种植面积达十万丈。每年可产成品园参三万七千斤,价值达百多万元。这个场目前正准备进行土地勘测规划,随着抚松参场的发展,在吉林省的长白山一带,不久就会出现更多新的参场。


第2版()
专栏: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青年积极分子

张百发钢筋工青年突击队
雷加
在张百发青年突击队里,劳动纪律很严格,而且是大家自愿遵守的,不带一点勉强。他们保证了出勤率百分之九十九点几。
也许有人以为他们建队以来就如此,其实不是的。下面一件小事,可以说明一切。
有一次工地的警卫同志向队长张百发提出了一个意见:“你们整天拿着拧钩子绑扎钢筋。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偏偏自己的符号不戴在胸前……”张百发的符号是天天戴在胸前的,警卫同志的话自然是指队里的人了。如果是别人,他会挑剔一下,别的队也有不戴的;或者自己以身作则就对了。既然队长自己戴着符号,再翘翘指头对队员说说:“看呀!我的符号戴在胸前,你们也要……”甚至厉害一点,加上一句:“自觉嘛!同志们!”可是张百发并不如此。他有另一套做法。第二天早上,张百发队的符号全戴在胸前了。仔细看看,别符号的别针都是新的,是张百发从合作社买来的。队员们没有说第二句话,全用别针别上自己的符号。一面别着一面引起了自豪的情绪:“我们是青年突击队嘛!小事上也不能含糊!”
张百发队是赶进度的能手。他们每次都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上完成了任务。从他们最初订的数字到现在的数字,好像是爬山一样。他们一步步爬上去,一点也不觉得什么;可是站在山下的人,望见他们站在高峰上,心中总是又敬佩,又惊奇。
张百发队的光荣,主要表现在接受任务上。张百发的特点是大胆接受任务;当然,最初也并非如此。头一个任务,他是硬着头皮答应的,第二个任务是冒着胆应承的。以后他明白了,凡是艰巨的、困难的、需要带头的、限期完成的任务,不交给青年突击队去干,交给谁呢?有时上级先是同他商量,张百发就说:“我们青年突击队嘛!应该……一定……”上级又问有困难没有?他又说:“有困难,我们自己克服!青年突击队嘛!”他记得头两次,这些话本来是上级说的,还带着鼓励的口吻:“你们青年突击队嘛!应该……一定……”“有困难,你们自己克服。青年突击队嘛!”
可是最初,在部分队员的眼里,他的这个特点不算什么特点,而是最大的缺点。
原来建队那年,队长才十九岁。多数队员的年龄都比他大一点,手艺也比他强一点。他只有一点织布手艺,不久才转到建筑业来的。依照队员的说法,他不过是个头发钩钩巴巴的年轻娃娃,什么特点也没有。一开头他就把挖下水道的活揽过来,有些队员认为这是最不该的。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张百发在建队时就受到了重大的考验呢!这个青年突击队的成立,是张百发从市委团校回来后提出的。他说:“建筑苏联展览馆有青年突击队,我们为什么不该有?”上级认为这个意见很好,但需要慎重。“要建立就得像个样子,可不能半路垮了。”当时张百发回答说:“有党和团的领导和教育,怎么能垮?”就这样,青年突击队成立了。既然建队了,任务就下来了。他接受任务也不是没有讲过价钱。当上级给他们挖下水道任务时,他借口都是钢筋工,挖下水道二点五公尺的定额好像太高。他明明白白的意思是要干钢筋活。当时没有钢筋活。团总支的同志对他说:“干去吧!有团的领导和帮助,一定能完成。”这正是他建队时讲过的话。他听了这话,赶快答应下来。
张百发先同队里的青年团员开了个会。他们都支持他。有人说,挖下水道是力气活,卖点力气就能突破定额。一致通过控制计划二点八公尺,还要争取达到三公尺。他们在开工典礼大会上,就把这个数字提出来,得到了热烈的欢迎。头一天就干得不错,挖了七公尺。有人问这七公尺是怎么挖的?大家那时还不大会总结经验,瞧瞧手上的水泡,心想:除了热情,还有什么呢?第二天,又挖了七公尺,差不多天天都得把保证书要回来修改数字。那时同青年突击队一块干的,还有瓦工队。瓦工们在大会上听见这群娃娃提出二点八公尺,有人暗自笑了笑说:“两点八公尺,三公尺,也值得到台上叨咕叨咕!”后来听说挖了七公尺,这时又说:“亏你们年轻,现在有一手;可是挖下去,出了水,保你一公尺也挖不到。”五公尺深的沟,挖两公尺有姜石,挖四公尺遇到流沙,再挖下去就是地下水……的确够困难。
可是数字还在提高。他们队里有一个队员叫任福丑。张百发同他谈过话,鼓励他争取入团。任福丑提出保证出勤率百分之百。他的手上磨起了四、五个大水泡,不肯休息。他说这算得了什么,比黄继光差得远呢!还有一个赵寿生,干起活来赛老虎,可是数他最小,大家都爱惜他。他扭了腰,队长不分配他工作,他死不回去,站在沟边清理土,还一趟一趟地给队员打开水喝。
还有一个叫曹胜有的,身大力壮,只是不爱说话。他刚入队就不安心。这有个原因:全队十二人中,有八个是从前就互相认识的,他和另外三人都是从别处调来的,所以他老是觉得蹩扭;可是他不责备自己不合群,反怨别人孤立他。他心里想:“趁早走开,别叫他们欺侮乡下人。”有一天,他跑到在“北医”工地工作的熟人那里,把这些事一五一十地说了。这个熟人叫张振钢,听了他的话,咂咂嘴说:“你还说你是乡下人呢?谁是老实人也看不出来。张百发过去是我的徒弟,我知道。你说他年轻,我看过不少年轻人,但像他那样心眼老实的年轻人还不多。”这样,他回去以后,什么也没说,一心一意地干起活来了。
这一段工程完了,又分配了一段工程:挖臭水沟。张百发早就盘算着这个任务落在自己手里不好办,可是偏偏就落在自己手里了。他对张师傅说:“任务,弄错了吧!”他这样说也挺对,如果有钢筋活,他们早该干钢筋活了。可是张师傅一点不含糊地说:“这活,你们不做,谁做?你们全是小伙子呀!又是青年突击队呀!别说啦!”张百发也连忙说:“别说啦!”任务就算定下来了。
这些日子,大家都摸熟了体性。只有一个叫小邓的小伙子,大家摸不准他哪来的那么大的脾气,碰着谁就同谁碰,真是名符其实的“炸胆”。他和小刘在别的工地都做过组长,张百发耽心的就是他。果然,他炸开了。他指着张百发说:“这任务,你也接。”听他的口气,要是他早就给顶回去了。张百发仍然沉住气做解释工作:“我也说不该做;可是我们不做,谁做?”“我们”这两个字拖得挺长。不难明白,既是青年突击队,困难的活不轮到我们做,谁做。小邓听他一说,就更炸了:“哼!这二十几天,刚做出点成绩,你又接受了这样的任务,这回达不到定额够多难看。”他倒是为了青年突击队的名誉,理由也挺充足。所以他说完了,放下脸来,再不肯收起。有人提出缓和的意见说:“怕完不成,降低定额行不行?”原来领导上也有这个意思:既然困难,可以降低定额。可是那个曹胜有——就是从“北医”回来以后就老老实实地干活的那个人说话了。说实在的,谁也记不起他上一句话是什么时候讲的。这时他说:“不好挖,也不能降低定额,我……不,咱们不能出个主意?……”他的声音不大,也不特别;但是他出的主意很好。他提倡用吊斗往上运土,不但比用锹扔土强得多,而且解决了沟深、土扔不上去又顺着锹把子回来的问题。凭着这个吊斗,他们又超额完成了任务。工区为了防止臭气,发了口罩,医务室又发了棉花和药水。药水真灵,先把鼻子熏“聋”了,什么也闻不到。但是,主要的还是全体队员为了给“五一”献礼,才把定额提到十四公尺,超额百分之二百五十。
“五一”以后,他们接受了本工种的任务:为三工地的大楼绑扎钢筋。他们一共扎了一百零八吨,超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完成任务。
在这里出了一件事。
按工序讲,木工在前面制木盒子,钢筋工铺钢筋,绑扎,然后是浇灌水泥。钢筋工做快了,会同木工顶头;做慢了,又会同水泥工闹事。既是青年突击队,工作效率高,同水泥工闹事是决不会有的。要有,也是同木工顶头。顶头的事,确有这么一回。他们在三工地,有人喊了一句:“追上去!”所谓追上去,就是追木工。有些骄傲情绪的人是会这么喊的。附合的人也会有的。事情就是这么发生的。另外也是因为从基础铺到三层,铺顺了手,说追上去,很容易就追上去了。木工师傅钉钉子不能超速度,他们——这些钢筋工可把钢筋全堆在木工的脚底下了。钢筋一大堆,绊手绊脚,这就妨碍了木工的工作。真是顶头了。木工师傅理也不理,第二天竟跳到前面工作去了,后面剩下一大截,空着。张百发走去问木工师傅:“咋回事呀?”“你说什么?”“这,空着一截子,叫我们干瞪眼。”老师傅也不说别的话,只说:“设计变更啦!”张百发也发了火:“我去找工地主任。”可是张百发走了不远,听见后面一面唏啦哗啦地笑着,一面喊:“刚才来电话,说又不变啦!”张百发知道自己理亏,没有去找工地主任,直接到团总支去了。结果受了批评,说他们只顾自己,不顾集体。张百发回来召开检讨会,他开门见山地说:“因为时间关系,咱们重点检讨……”他说了个头,王志义就说:“好,我来。”张百发有自己的主意,不让他说下去:“别,我先来……”他接着说下去,说到自己,说到大家。他主张去给木工师傅赔礼。小邓一听又炸啦,说:“给谁?给他们。哼!想得不错,叫他们给我赔礼还不大离。”张百发知道有团员支持自己,立刻回答说:“别以为这是小事,它影响咱们队,还要影响整个工区。咱们青年人干活在前头,承认错误在后头吗?错了就要承认,这是青年人的特点。”他们推出代表,到老师傅那里去了。张百发真有一种自我检讨的精神。他对老师傅说:“我是农村长大的,在农村没有不尊敬‘老家’的。对我们来说,在这里不尊敬老师傅也是不对的。”老师傅原来比他们还客气,对他们说:“先别说你们干什么来啦,只瞧瞧这么大的雨吧!再说,一个巴掌也拍不响呀!”
这件事的结果是很好的,两个工种由不团结而团结了。只有小邓没有去,并且一连好几天生闷气。张百发心中有底,以后不论分配什么活,都把小邓分配在后面,因为前头有木工呀!
九月初,青年突击队由二工地调到六工地。有一次,他们连续干了三天四夜,多赶出了一天的进度。这是他们给国庆节的献礼,同时也给水泥工创造了条件,既能灌上水泥,又能利用假期养护水泥。在这次突击性的行动中,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个小邓有一回睡迷糊了,整整脱了一班。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缺点是有,活总是干得很好;因此,大家一句也没有批评他。他又生气了,这次可是对自己。从此,他改变了。正好张百发要往地下室墙里插一根钢筋,小邓不声不响地走过来,抢过钢筋就要下去。钢筋好插,可是入口太小。张百发说:“你要下去,我去给你取工作服。”小邓还是那种神气:“怕脏,还干活。”张百发又说:“就是下去,也该着我,我的个子比你小,容易下。”“你看着吧!”结果他顺顺当当地下去了。张百发总算摸到他的脾气了,又要批评,又要鼓励,缺一样也不行。所以当他们因为添了人,成立第五个互助组的时候,张百发在全体队员面前宣布说:“我们一共五个互助组,最初是三个,后来四个,现在五个。现在我宣布小邓是第一互助组长……”小邓听说第一,心里高兴;可是又急着说:“怎么我是第一……”张百发望了他一眼,仍然说下去:“你就是第一,小刘第二……”小邓又打断队长的话:“我来第一,可不行……”张百发突然问:“那么你第几?”小邓缩缩脖子,噎了一下,说:“我……我第末……”“你第末,也还是个组长嘛!”别人知道小邓的心意,都笑了。他也跟着笑了。
接着是冬季施工。九月开始的时候,三工地的地上刚刚刨去了草,但是到十二月,钢筋已经绑到第七层了。呆在上面工作,风会把人刮下来。公司发了线手套和棉手套。全队提出抗寒决战的口号。没有一个队员说冷。只要说个冷字,马上有人会问:“你干活了没有?”那人便没话说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懂得“寒冷冻懒汉”是指着什么说的。最后他们被评为抗寒决战优胜队。
冬季也是开展文娱活动的季节。可是文娱干事小刘,最近特别不积极。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中学生,老有思想问题。过了年才揭了底,他向队长提出要调队。问他什么原因,他支支吾吾地说是体力不好。张百发前前后后想了想:李开先也不安心,让小刘走了,李开先不是也要走吗?可是张百发答应了他,说:“你要走,咱也留不住;可是临走开个会吧!你也给我们提提意见。”正好全队搬家,单单把小刘留下,晚上全队又回来开会。参加会议的有上级派来的同志,也有白铁工老师傅和别的组的铁筋工。会前唱了“年青的人,火热的心”的歌子。张百发做了检讨,小刘也做了检讨。最后张百发又给小刘提了意见。他说得很公正,认为小刘工作有成绩,也有严重缺点,因此他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是你体力不好,还是我领导不好?如果说我领导得好,你自然不会要求调队了。”有人接着说:“一个青年人要求调出青年突击队,真是个大耻辱。”小刘还想辩解,他说:“调到别处,我也能起青年作用呀!”有人立即问他:“这么说,你不是体力顶不上,而是对队长有意见啦!”“说有就有吧!我在这里得不到培养……”这时李开先开炮了,指着小刘的鼻子说:“队长教育你,帮助你,你才入了团,还说培养不够。那我怎么说呢?”原来他还没有入团。接着就有人揭破了小刘的心思,说是他想调到别处当队长。小刘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低着头不说话。有个白铁工老师傅叹了口气说:“哎呀!你们实在不知道咱们对年轻人怎么看法。我看见你们就高兴,每天晚上唱呀唱的;听见你们唱,我就想我能入队才好呢!”大家鼓起掌来,不知什么时候小刘哭了。眼泪一颗一颗地掉下来。他慢慢地站起来说:“以前说培养不够,现在我知道辜负了团的培养,只要……我就不……”大家喊着“欢迎回队。”张百发说:“我们回来开会,也是回来接你的。”会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唱着“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子,不用说,还是小刘打拍子。他站在凳子上,眼睛有些发涩;可是他自己也唱起来了,后来也笑了。他从凳子上跳下来的时候,全体队员围住了他。
青年突击队的文化娱乐生活,这时才真正开始了。一搞联欢,小刘总是总指挥。队员里有三个会吹口琴的,两个会拉胡琴的。张百发就爱拉胡琴,小刘爱唱,两个人配在一起,不是唱“刘巧儿”,就是唱“借东风”。现在他俩睡觉也紧挨着。因为张百发常常写挑战书什么的,小刘便帮助他。小刘自己说是队长的秘书。这是他有意谦逊,实际上他倒是张百发的文化教员。
青年突击队早就有了谦逊朴实的作风。这次搞节约运动,从今年三月到五月,他们节省了四千二百公斤材料。张百发每次都强调这是大家的成绩。实际上,他有一次到杨福林家里去,看见一根火筷子,说是五毛八分钱买的。他回来对大家说:“一根火筷子值五毛八分钱,一根钢筋值多少钱呵!”这确是有启发性的谈话,节约运动也是从这时才深入开展的。
接着队长出国了……
七月里,又来了临时任务。副队长杨福林和张百发一样,也是能够大胆接受任务的人。他们转到二公司了。想不到一开头,他们就来了个卫生运动。这是因为他们去了之后,没有地方住。劳动科准备腾大楼让给他们住。他们不愿意把别人挤出去,自己再住下,这是说不过去的。他们质问道:“院子里支着的帐篷,为什么不叫我们住呢?”帐篷的周围长着草,还有垃圾;下雨时帐篷漏水,天热时又像蒸笼一样。本来谁都不愿意住的,他们住下了。工会小组长孟昭雕立刻发动大家打扫院子,并且把整个住宅区都带动起来了。大家一面打扫,一面问:“你们是哪里来的?”他们回答说:青年突击队。北京市青年突击队够多的,没有什么奇怪的。接着任务单下来了,三十二吨钢筋,光是配料。定额是一百一十五个工,他们讨论的结果,控制计划七十个工,争取五十个工完成。临走时团总支指示,绝对遵守操作规程,不许返工。因为这里不但常常返工,而且常常达不到定额。第一天的成绩单报上去,劳动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高的工作效率,立即轰动起来了。有的工人还跑去问:“你们队长是谁?”他们答:“杨福林!”工人听了听,摇摇头,不知这是哪里来的一个队。第二天,由劳动科召集了技术交流会,全公司才知道原来就是张百发青年突击队。
第二天、第三天,就是今年北京最热的那几天。张百发青年突击队完成任务的数字像同气温比赛似的,也一天一天高上去。有好几个队员干完活,连饭也吃不下去。公司派人来叫搬房子,他们还是不搬。心想既住下了,再搬多么不好。第二次公司又派人来问:“你们有病号,是谁?”他们照样答:“没有。只是没吃饭;一吃饭就好了。”他们好像是在火线上,带病也不下火线。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连这一点困难也顶不下来,队长在国外也不光荣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