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过去炉指挥人,现在人指挥炉
本报记者 培蓝
石景山钢铁厂炼铁部一高炉的全体职工,全面超额完成了一九五四年的国家生产计划,为国家创造了四十六亿九千万元的财富。增产生铁一万五千六百七十一吨(包括推迟大修生产的一万二千吨)。按照国家计划,生铁质量要求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实际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五五;降低成本四十七亿元;提高劳动效率百分之二点七五;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工业事故和人身事故。因为获得这许多成绩,一高炉被评为北京市的模范工段。他们选派了值班工长王才出席了北京市工业劳动模范大会。
一高炉是个老炉,为什么能够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呢?这是因为一高炉的全体职工在推广苏联先进经验当中,学习和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了技术水平。用工人们自己的话说:过去是炉指挥人,现在是人指挥炉了。
过去,一高炉的工人们掌握不了炉子,炉子经常发生塌料、悬料事故。事故发生了,也无法及时处理。那时候工人是听天由命:炉子运行得好,他们就操作自如;炉子发生毛病,他们就手忙脚乱。高炉产量忽高忽低,极不正常。
为了扭转这种情况,一高炉的全体工人在一九五四年认真推广了苏联“矿石分级入炉”、“高炉炉顶调剂”、“高炉蒸汽鼓风”〔注〕等重要先进经验。
在推广先进经验之前,一高炉的值班工长和全体工人首先学习了先进经验的技术理论和推广的具体方法。为了使工人系统地学习掌握高炉的技术理论,炼铁部还举办了值班工长技术学习班,由炼铁部工程师和值班主任轮流讲课。
学习冶炼的基本理论,对高炉的值班工长来说是一件非常迫切、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绝大多数值班工长都是由工人提拔的,他们有的根本没有念过书,有的念过一两年,慢慢都忘光了。解放后,他们参加了文化班学习文化。现在能看报纸了,听起课来却很吃力。他们每次听课都是凭脑子记,只能记住一半左右,如果记笔记,连三分之一也记不下来。后来他们下了最大的决心苦学死记。一高炉值班工长王才买了许多书,像着了迷一样,白天回家就让老婆抱着孩子出去玩,他在家里看书。夜里十二点下班回家,吃罢饭就一点多了,还要看书。有时候太困了,看一会就睡着了,他老婆悄悄把书拿过,给他盖好被子,这时却惊醒了他,找着书又看。有时候气得他老婆把灯关了,他等她睡着以后,又开灯继续看。其他工长也和王才一样,他们像暗地里展开竞赛似的,都在拚命地学习。值班工长宋玉林已经三十七、八岁了。他说:“我记忆力不如王才,我就一边看一边写,亲手写一遍比看一遍记得深。”他把科学根据和计算公式都记在笔记本上。
他们从一月份开始学习,一直到十一月,成绩很好。过去炉子发生毛病,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减点风,使炉内少化铁;现在炉子发生毛病,他们就能研究是什么病,该用什么办法处理。学习给了他们一把钥匙。
经过学习,他们逐步掌握了科学知识。一高炉又添置了一些必要的仪表。保证顺利贯彻上述三大先进经验。去年上半年,炉况一直很好。从下半年开始,因炉子太老,操作发生困难,产量降低了。但是,由于值班工长技术水平提高了,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很好地处理;而且经过逐步摸索,找到了操作的规律,这就保证了炉况顺行,提高了产量。
一高炉的确很老了,西边的炉墙已经很薄了。因为他们维护工作作的好,高炉的寿命延长了。
高炉维护的好坏,决定于看水小组对冷却系统的维护和检查工作作的怎样。一高炉看水小组已经一千天没有发生事故了。他们在一九五三年就制订了详细的检查制度。由于执行的好,那年他们被评为车间的先进小组。这个小组一共七个人,都是青年小伙子,热情很高,干劲很大,学习先进经验也很快。可是以前有个缺点:干起来一阵风,过去就完了。看水小组的工人们工作很艰苦,他们每检查一次炉子,总要弄一身水。所以他们一年四季都是穿着很厚的帆布工作服,而且要穿两层。夏天穿了帆布衣,里边流汗,外边流水;冬天穿了帆布衣,外边结冰里边化。正因为这样,有的工人就不按制度检查。他们每班只有两个人,有时候两个人一商量就不检查了。去年以来,大伙变了,认识到加强冷却系统的维护工作对延长高炉的寿命有重要意义,他们建立了责任制和巡回检查制,每个人都检查了过去忽冷忽热和缺乏认真负责精神的毛病,于是责任心更加强了。过去每班对炉门、炉腹、炉壁立水箱只检查一次,现在增加到炉门每班检查八次,炉腹、炉壁各检查两次。他们不管酷热的夏天,也不管严寒的冬季,不分昼夜地爬上高炉测量炉温检查水箱。他们常常被炉子熏的脸直疼,被水浇的全身透湿,但他们从来没有间断过一次。去年一年,一高炉十几次停风检修,没有一次因看水小组的工作不好而影响一分钟。
看水小组的工人们不仅加强了检查工作,而且还研究改进了一些设备。高炉西边的炉墙薄了,在炉内的水箱很快就给烧坏了。他们建议在炉外增加喷水管,加强冷却设备,维护高炉,使高炉正常运行。
高炉值班工长和热风炉小组的工人,也积极研究,加强高炉的维护工作。他们在值班主任谢茂春的帮助下,研究出改进风嘴的方法。他们把风嘴口径缩小,风嘴加长,使风温直接向炉子中间喷射,减少侵蚀炉墙的作用。这个改进得到了苏联专家的同意和支持。原来西边炉墙已经薄到十米厘了,经过内外维护,长期烧结,炉墙又加厚了。
这些成绩,和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是分不开的。
在没有实行责任制以前,一高炉的生产秩序还相当混乱。工人们常说:有事无人管,无事乱当家。
值班室是炼铁部的枢纽机关,就像部队的指挥所一样。它应该指挥所有为高炉服务的小组——热风炉、上料、炉口、看水等小组。可是过去,这些小组的组织形式和值班室一样都有工长,究竟谁领导谁呢?所以工作步调很不统一。突出的表现在人事调动上。那时候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白班工长调动了工人,夜班工长不知道,结果半夜里到工人宿舍去找人。这样势必影响高炉生产。
去年一月份,工厂党和行政领导开始贯彻责任制。一高炉党分支委员会首先组织全体工人学习,明确认识了责任制的好处。同时行政方面也整顿了不合理的组织机构。把热风炉等各组原来的工长改为技师,专门负责技术指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完全由值班室统一领导。值班工长的责任加重了,他们也改变了工作方法。建立了计划、检查、总结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了班前会、班后会、大班会、设备检查纪录等制度。三班工长要在每星期六安排下一周的工作,提出每日的具体措施;检查每天工作的缺点,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每天应该做些什么,注意什么,每个工人心里都很清楚。
正常的工作秩序建立起来以后,工人们就能按部就班地工作。值班工长们就能抽出时间,抓住重点研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炉口是高炉最重要的工段之一,高炉里熔化的千万吨滚滚的铁水和渣水,都要从炉口和渣眼流出,炉门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铁的产量,生铁产量多少,又直接关系着祖国工业化的快慢。工人们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他们在值班工长的帮助下,几次改进炉口工作。去年二、三月份,以丙班炉口小组为主,认真总结和贯彻了炉门“挖大烤干”的先进经验,推广到三班,使炉门合格率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六、七月间,三班共同研究改进了做泥套的办法,进一步解决了打泥机“跑泥”的关键问题。七、八月间,又改进了炉门的操作方法,实行边挖边烤的办法,挖的深,烤的干,使炉门更加坚固。经过工作方法一系列的改进,改变了劳动组织,他们三班共减去了十一个工人,全年共节省了一千多人工。吊车房、热风炉等小组,去年一年工作也有很大进步,他们全年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保证了炉子顺行。注:矿石分级入炉——把矿石按照不同的大小块度,分成两级或三级,分批入炉。增加间接还原,改善透气性,降低焦比。高炉炉顶调剂——用改变装料的方法,以控制高炉炉内煤气气流,使煤气被利用最充分,并保证炉况顺行。高炉蒸汽鼓风——在向高炉的鼓风内加入适当的蒸汽,控制一定的湿度,来增强高炉冶炼进程,提高产量。


第2版()
专栏:

努力提高铁路货车的装载量
丁关根
努力提高铁路货车的装载量,是发挥铁路现有设备潜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近几年来,铁路职工在提高货车装载量的满载工作中,创造了很多新的方法。例如装载棉花、毛、麻、草等体积较大重量较轻的货物时,采用机械捆包,加紧压缩,使包装尺寸适合货车容积的办法,大大提高了货车的装载量。太原铁路管理局榆次车站和山西省花纱布公司榆次转运站密切协作,改进了棉花打包机,缩小了包装体积,使棉花的装载量由每车装十五吨提高到二十八吨多。郑州铁路管理局花园车站和湖北省花纱布公司随县商店共同学习了这个经验,棉花装载量由每车装十六吨提高到三十吨。太原北站,天水车站及宣化车站的职工使每车麻的装载量平均较以前提高三分之一。新乡车站吕文斌和他所领导的满载小组,在托运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利用简单的机械代替人力捆包羊毛,并使包装整齐,包装尺寸适合货车容积,使羊毛的装载量由每车装二十五吨提高到三十三吨。
过去火车运猪都是装一层,货车里空着很多地方。自从锦州铁路管理局黑山车站王承德创造了双层及三层装猪法以后(就是在货车四周加上栅栏,中间铺板,好像搭一层或二层楼),每辆货车的装载量双层的至少可提高百分之八十,三层的可提高百分之一百五十。上海铁路管理局学习了黑山站的经验,改进了双层装猪架,降低了架子成本,还缩短了搭架子的时间。广州铁路管理局采用了双层或三层的装猪法,一九五四年一年为国家节省了二千辆货车。
随着国家工业建设的发展,汽车及各种机械的运输也越来越多。铁路职工在装载汽车和机械方面采用了很多巧妙的方法。例如过去装运卡车是将卡车一台一台平放在货车上。后来哈尔滨铁路管理局满洲里车站的职工学习了苏联的先进经验,推行了卡车爬装法,就是在装车前先在货车的一端搭一个木架子,使第一辆卡车的前轮放在木架子上,后轮放在货车上,使卡车成斜坡形,再把第二辆卡车的车身装在第一辆卡车的车厢内,后轮放在货车上,也成为斜坡形,这样就可缩短卡车在货车上所占的长度,增加卡车的装载辆数。运用这个方法,装运苏联嘎斯五一型的卡车由过去每车装两辆提高到三车装十一辆,苏联吉斯一五○型卡车由每车装一辆提高到三车装八辆。哈尔滨铁路管理局沈阳车站李忠学在装运矿车时,把矿车车斗与走行部分拆开,使每车的装载量由十台提高到三十台。沈阳北站吕傅斌等在装运皮带运送机时,把活动支架拆下,提高装载量一倍。北京铁路管理局东郊站司磅员泰极天在装运步犁时将步犁的把手拆下来捆在主体上,使每车由十九吨提高到二十八吨多。太原铁路管理局榆次西站学习了这一经验并进一步将沟轮拆下,装载量较前提高了二倍多。
改变货物包装外形,也是充分利用货车容积,提高装载量的有效方法。郑州铁路管理局驻马店车站、广州铁路管理局南昌车站及株州东站联系托运单位将篓装鸡蛋由圆篓改为方篓,减少了空隙,装载量由每车装二十四吨提高到三十吨。上海铁路管理局芜湖车站把蒜头的包装由圆篓改为麻袋,每车装载量提高了七吨。
几年来,由于这些先进经验的不断出现和推广,显著地提高了铁路货车的装载量。如以一九五一年每车平均装载量为一百,一九五四年则为一百一十七点三。也就是说,过去用七辆车装出去的货物,现在用六辆车就够了。一九五四年每车平均装载量较一九五三年增加二吨三百公斤。如果将现有车辆的每车平均装载量再增加五百公斤,整个铁路每昼夜的运输能力就能增加几百辆货车,一年内用同样数量的机车和车辆可以比现在多运输几百万吨物资。这对于满足国民经济对铁路运输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有很大作用的。提高货车装载量,还能给国家节省燃料、人工和设备维修费用,直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货车装载量对于委托铁路运输的各经济部门也有很多好处,不仅能加速物资运送的时间,还能大大地降低商品成本。以运输棉花为例,每车的装载量若从十五吨提高到二十吨,花纱布公司每吨棉花所负担的运费就可以减少百分之十八。总之,每辆货车装的货越多,托运部门省下的运费也就越多。正因为提高铁路货车的装载量对铁路和对托运部门都有好处,所以双方应该共同努力来进一步改善这项工作,争取为国家节约更多的财富。


第2版()
专栏: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机械化、工厂化施工
傅正明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厂工程,时间很紧迫,工程既繁重又复杂,一个现场有几十项工程和很多工种同时施工,建筑物很集中,作业面积又很窄,因此,必须采取机械化、工厂化的施工方法,才能解决施工中的困难。
经过两年多来的建设,现在第一汽车制造厂机械化、工厂化施工已初具规模。凡是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机械都或多或少的具备了。如土方工程方面,有掘土机、推土机、铲运机、除根机、挖滑机。起重工程方面,有塔式、坦克型、汽车型等不同吨位的起重机、卷扬机。混凝土工程方面,有轧石机、石子洗筛机、皮带运输机、混凝土、灰浆、泡沫各式搅拌机、喷浆器及捣固混凝土用的震动器。平整工程方面,有自动平地机、汽油压路机、蒸汽压路机、羊足压路机。工地运输方面,有不同吨位的平板拖车、汽车和自卸汽车,万能装卸机、拖拉机等。负责现场施工机械修理工作的有流动修理车、润滑机、充电机、发电机、电焊机。此外还有抽水机、空气压缩机、电动机、油箱车、水箱车等属于辅助性的机械。总计有四十多种,一百二十多类型。这些施工机械统由机械化供应站管理,下设土方、起重安装、混凝土运输、一般机具等各专业队。一般运输汽车由汽车大队管理。机械修理有机械修理厂。
工厂化方面,自一九五三年八月就开始试制产品并大量生产。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金属结构加工厂、钢筋预制工厂、木材加工厂及混凝土搅拌厂等五个厂。
当机械化、工厂化施工开始后,首先碰到的困难是有了机械,没有人来操作。虽然最初由鞍钢等地抽调来一部分,但数量与技术水平都远远赶不上需要。当时我们就采取短期训练的办法,把新调来的一批积极分子和部队转业来的一部分战士,由机械化供应站组织了一个训练班,下设汽车、吊车、掘土机三个队,并根据需要,先挑选一批有一定技术常识的工人(如汽车助手、修理厂徒工等)施以速成教学。一个多月以后,第一批学员一百多人已从不懂施工机械或不能单独操作施工机械提高到能单独操作或能参加施工生产的技术水平了。其余的人是进行一般的训练,即一面在课堂上课,一面在工地实习,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即调现场工作。这样边学边作,继续充实了机械施工的力量。到去年七月间,已培养训练了六百多人,而且大部分成绩都很好。其中还有二十多个女驾驶员,她们与男工一样学会了重型机械的操作技术。
各加工厂的生产工人,除了由各处调来的少数木工、钳工、钢筋工、锻工、电工等外,绝大部分也都是完全没有技术的新工人。但是,经过分组上课讲解和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能掌握简单技术进行操作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有一支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强大队伍,初步解决了技术力量赶不上施工需要的困难。
根据一年多来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优越性的确是很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由于建筑物各部构件可以按照设计预先制造,简化了工序并缩短了各工序之间的间歇时间,所以大大加速了工程进度。如混凝土工程,在现场浇灌自然干燥,需要七天以后才能拆模,拆模以后,还得干燥十五天到二十天;而在工厂预制,采用蒸汽干燥,只要十八小时就可以拆模了。辅助车间有四万一千五百立方公尺的回填土工程,由于采用了铲运机、推土机、压路机、自卸车、拖拉机、羊足压路机等机械进行填土和压实,只用了二十个工作日就完工了;如果用人工,大约需要四万两千个工作日,若每天五百人工作,就需要八十四天。
二、由于工厂化是经常的专业的进行集中生产,容易统一掌握规格和质量标准,加以工厂生产的工作条件比现场好,工人操作容易熟练,对提高质量就更有保证。如在混凝土捣固方面,因为利用了电动震动台和机械捣固,使得混凝土密实均匀,防止了麻面、蜂窝等毛病。在模型板方面,因为采用了铜模,防止了预制品的变形。
三、降低了建筑成本。首先是节省了大批劳动力,如一部○点五立方公尺掘土机的效率大约等于一百三十个普通工。由于节省了劳动力,也就节省了临时工房的建造和管理费用。其次是由于集中生产、集中配料,使好、坏、大、小不等的材料可以通盘调配合理使用,因而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率
(这在钢筋预制工厂和木工厂最显著)。另外,如在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业中可以加速模板周转;原材料与成品堆放集中,便于铺设交通线路;因气候变化影响的停工和窝工可以减少;以及由于机械化、工厂化生产,可以广泛采用加工、订货、租赁和合同制度,容易控制成本,进行经济核算等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
四、不必在现场堆置大量材料,节省了现场用地。我们把附属企业和材料堆放位置都布置在现场区域以外,这样就给在狭窄的现场进行大规模施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并使现场管理简化,避免混乱。
五、由于广泛地采用了新的技术设备,减轻了工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保障了施工中的安全。如檩条、屋面板、砖、灰浆等都采用机械垂直运输,柱、梁、屋架等都用起重机装吊,土方大都采用机械施工。
但是,由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种新的尝试,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缺乏具体的组织措施,因此对机械的管理和使用上,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这表现在:
一、机械设备利用率低,窝工情形很严重。根据机械化供应站去年五月至八月的统计,几种主要机械的完好车率为百分之八十二点五,但实际进行生产的仅占百分之四十四点七。有些机械如自动平地机、挖沟机、万能装卸机等常年都很少使用。产生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械使用不均衡,如做基础工程或雨季施工时,抽水机使用量很大,其他时间使用量就很小;做基础工程时土方机械使用量大,而起重机械使用量就小;相反的,基础做好了,开始安装时,起重机械使用量大而土方机械使用量又少了。还有些附属机械如空气压缩机、压路机、羊足压路机等,有时很需要但又不常用。其次是由于技术力量不足和技术水平不高以及受场地条件所限,致使有些机械还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另外,有些施工单位存在着“宁多勿少,宽打窄用”思想,准备的多,使用的少,也使得很多机械被积压。如木工厂积压的设备竟占该厂全部机械的百分之四十五。
二、计划管理欠周密。由于缺乏经验,加上时间紧迫,技术复杂,现场变化大,所以常常是一面窝工,一面又突击抢工,使附属企业在配合上发生很大困难。如在机械化施工方面,以去年八月份的几种主要机械的使用情况为例,推土机计划内不用的占百分之九,而计划外增加的有百分之十七;压路机计划内不用的占百分之三十九,计划外增加的有百分之四十四;吊车计划内不用的占百分之三十,计划外增加的有百分之二十五。这样不但打乱了生产计划,同时也影响到机械检修、以及配件,和油料的储备,财务的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在工厂化方面,有的材料的实际使用量超过原计划很多倍,有些材料又大量积压。
三、机械损坏率大,事故多。根据去年第二季度几种机械修理时间所占生产时间的百分比来看,挖土机为百分之二十五·九,推土机百分之四十·五,起重机百分之三十一·四,这说明机械损坏的严重情况。另外仅从去年四月至八月的统计,就发生了事故二百五十六次。产生损坏率大、事故多的原因很多,如工人技术不熟练,有些工人违反操作规程,以及保管不善等,都是重要原因。
四、机械生产效能低,成本高。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技术不熟练,很多机械施工只能达到定额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其次是工区与机械供应站之间的配合不够好,工区往往是现用现要,机械到达工地后,由工区指挥使用,机械化供应站只是按时间收费,也不管使用是否合理和生产效率高低,而工区又往往忽视为使用机械创造有利条件,有时机械到达工地后,不能即刻施工,甚至有时放在工区里没有使用。另外就是定额本身不完善,过去只有一般定额,没有根据各种不同施工情况制定换算方法。如土方工程,应根据土质、地形、含水量、取土深度、卸土地点、气候等不同情况,作出换算办法。由于定额不合理,使用单位与机械管理单位经常扯皮,同时也打乱了机械平衡计划。
上述这许多问题,使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复杂性,使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到,不论在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方面,以及劳动力的组织与配合方面,都必须相适应地进行改革,才能使机械化、工厂化施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2版()
专栏:

一个技术监督站的成长
良濯森
一九五四年第二季,天津钢厂一分厂小型轧钢工段改用了沸腾钢钢坯,并安装了双槽反围盘。由于使用新原料和新设备,一时还掌握不住操作上的规律,产品质量就下降了,次品废品不断产生,连续三个月没有完成任务。工人们很着急,稍微发生了一点缺陷便仔细找原因,想法纠正。但是,令人伤脑筋的是轧钢机的生产能力很大,一小时要轧出好多吨钢材,一根温度高达九百度的红热的钢条轧出来,等到冷却检验发现不合规格时,后面已经陆续又轧出了不少根同样的产品。次品一出一大堆,有时竟到一吨多。
“怎样能使次品一出现就发现毛病在那里呢?”这成了车间和技术监督部门最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检验员张永和多少天来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最后他想:“只有勤看,看红铁!”于是他每检验十根左右的冷黑铁,就叫工人给甩一根红铁过来检验。这样,即使发现毛病,最多不过是十根的事了。
九百度!这不是个很低的温度。走不到钢条跟前,就会觉出热气烤人,更不用说用铁钩子把它钩起来检验了。夏天天气热,几分钟就会出满一身汗。但是为了尽快发现毛病,少出一些废品,张永和坚持了这一检验方法收到了效果。这个检验方法很快地就在技术监督站各班检验员中推广了。
生产部门根据技术监督站及时提供的记录,很快地纠正了产品的毛病,质量显著地提高了。七月份起就按月超额完成了计划指标,并且逐月上升。
由于技术监督站能够协助生产部门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真正起了监督、检查的作用,所以生产部门感到很需要这个机构,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车间副主任说:“没有技术监督站,我们的生产就不会这样正常。”技术监督站在两年前刚成立时,在全体监督、检验人员中,除站长一人有八年工龄外,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连轧钢机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那时和车间吵嘴打架成了家常便饭。监督人员认为自己是“挑毛病”的,不和车间对立就是“没站稳立场”,车间有些职工不服气,也不肯接受监督人员的意见。
到一九五三年年底,全厂开展质量检查运动时,检查了生产人员和监督人员对立的思想,技术监督站站长和生产副主任订了个合同,规定监督人员态度不好由监督站站长负责教育;车间不接受监督由生产副主任负责教育。从此,技术监督站特别注意了工作的方式方法,态度诚恳、虚心、耐心,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与生产部门的联系,协助车间解决了不少生产上的问题。而且,不光产品出了毛病时联系,生产正常的时候也联系。如丁班监督员当烘钢炉温度适宜,生产的产品合乎标准时,就找到值班主任说:“现在温度正好,一根废品也没有,只要照这样掌握住,质量便能达到百分之百。”值班主任说:“咱们就这样干!”结果当班合格率果真达到百分之百。这样及时提意见,工人们都很高兴。
技术监督站所以能和生产部门搞好关系,协助生产部门解决问题,主要是他们能把大家组织起来,加强教育。他们经常开会,检查工作中的优缺点,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技术监督工作的目的性和搞好团结的重要性。这样的会,他们每星期都要开一次,而且两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过。
技术监督站更认识到提高技术水平对保证、监督生产的重要意义。全站除几个人学习文化外,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参加了业余技术学校的轧钢班学习,同时还组织了技术操作规程和检验标准的学习。车间各项技术研究会,监督人员也参加旁听,有问题并随时请教老工人。
肯干、肯学、注意团结,目标明确,一个年轻的技术监督站就是这样地逐渐成长起来,一天比一天更大地发挥着监督和检查生产的作用。


第2版()
专栏:

西方公司“冒险生意”的失败
—一一江山岛解放官兵访问记
 本报记者 金凤
“防御”和“进攻”——为了美国的利益
在我的面前是一张揉皱了的一江山岛战斗中缴获来的油印报纸,上面登着台湾伪“国防部总政治部”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三日发的关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宣传指示”:
“此约适用范围,目前确仅限于台澎,但言明经双方协议,将包括缔约国其他领土。此项规定自可视情势演变,灵活运用。不但进可包括台澎外围各岛屿,且或可包括整个中华民国领土,不但无碍我反攻大陆,且可作为我反攻时美国支援国军行动之依据。
同一张报纸上登着另一条消息:“(军闻社十二月十八日电)军事发言人宣布说,我对沿海小岛采取军事行动不受任何约束。”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所谓“防御”,恰恰是为了“进攻”,为了美国支援蒋贼军“反攻”,“行动之依据”。这在台湾的“宣传指示”中已经写得明明白白的了。解放过来的原一江山突击第四大队直属中队指导员李亚东也结结巴巴地说:“台湾的报纸和广播都是这么说的,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反攻’大陆就有了保证。”
而台湾的“宣传指示”所没有写出来的更主要的一点,是无论是“防御”和“进攻”,其实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原一江山突击第四大队大队长王辅弼就苦笑着说:“美国叫我们给它打天下。”
原来直接供给他的大队和沿海岛屿其他五个突击大队武器、弹药,训练他们和指挥他们为美国“打天下”的,就是美国驻台湾和中国沿海岛屿的特务机关——“西方企业公司”简称“西方公司”。
“西方公司”的特务训练
一九五一年西方公司就在台湾淡水协助伪“国防部”举办了所谓“游击干部训练班”,开始了向我国大陆派遣特务进行破坏活动的“冒险生意”的罪恶准备,班主任是卖国贼蒋介石的特务头子郑介民,实际负责人是“西方公司”的头子美国特务皮埃士。这次解放过来的原“一江山地区司令部”作战组长刘五中,一九五一年七月到八月就在这个“游击干部训练班”高级队的第二期受训。训练班的“教官”有十多个美国人,训练班分高级队、通讯队、爆破队、情报队、教官队、心理作战队等,装备和供给全部由美国来。直接给刘五中上过课的美国“教官”有桑姆士、甘纳德等,高级队的主要课目是研究所谓“游击战术”。皮埃士常常对他们说:“你们打共产党,我们帮助你们,装备你们。”也是这次解放过来的原一江山“突击第四大队”政治室政治干事刘克影,在一九五二年六月至七月曾在这个“游干班”的心理作战队受训,训练的内容有标语和传单,新闻和广播,收报和发报等等,还有作为心理作战主要课程之一的“造谣和追谣”,是由美国教官甘纳德亲自担任的。他讲的内容有谣言的来源,造谣的背景,如何利用群众心理、根据环境需要制造各种谣言……一共讲了八个小时。
“西方公司”最大规模的活动,是一九五二年在大陈岛训练国民党盘踞在浙江沿海岛屿的游杂部队。由蒋贼的大头目胡宗南出面,“西方公司”实际负责,主办了所谓“东南训练团”。三个多月一期,每期训练一个大队,一共整编了六个突击大队、一个特务大队(专门搞情报爆破通讯等特务活动)和一个炮兵大队。这次解放过来原驻一江山的突击第四大队和第二大队的官兵就都受过“西方公司”的整训。整训的主要内容是武器的使用和保养、登陆战和反登陆战、一般的通讯连络等。驻台湾的“西方公司”头子皮埃士那时常常到大陈岛来看他们如何射击、打靶,如何使用冲锋枪、卡宾枪、六零炮和火箭筒,检查他们子弹擦得干净不干净。美国教官是“西方公司”派来的,蒋贼教官也是“西方公司”在淡水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的“教官队”中训练出来的。经过整编以后的突击大队,分驻大陈外围的一江山、披山、渔山、南凫等岛屿。由“西方公司”和“大陈防卫区司令部”共同领导,突击大队的武器弹药通讯器材,一直都由“西方公司”直接供给。“西方公司”在台湾和大陈都有自己的仓库,“西方公司”训练和掌握这些游击部队的目的,是通过他们在我国东南沿海形成情报包围网,直接向新中国进行各种特务情报活动。
登陆排的“突击”
在“西方公司”掌握的特务大队下面,有一个登陆连和登陆排,是从各突击大队挑选出来都是浙江沿海温岭、洞头、玉环、温州、临海一带的人组成的。从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到一九五四年十月,“西方公司”在大陈训练他们将近一年,训练的课程有武器的使用与原理、散兵作战、海上登陆战、滩头战、爆破、通讯、游泳、刺橡皮胎、打拳等,一江山解放过来的突击第四大队士兵萧锡珍、黄长宛、吴金国、陈志德、侯安南等十五人都是这个登陆排的士兵,“西方公司”训练他们的直接目的,是准备使用他们用武装袭击的方式来获得情报。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晚上九点钟,一只美国的机帆船“蓝天使号”载着登陆排的官兵,从下大陈附近的小岛竹屿出发了。第二天,他们到了南凫,休息一夜后,二十三日晚上离开南凫上了兵舰,向大陆方向出发。深夜十二点,兵舰开近浙江沿海平阳县的海面。天黑风大,浓雾茫茫,他们下了兵舰,又上了“蓝天使号”,向着海岸悄悄行进。进了港湾,传令兵萧锡珍和代理排副林权上了橡皮船,无声地在水面上划着前进,后面四个班分开坐在四个舢舨上。他们原定的计划是一、二班担任攻击,四班火力掩护,三班是后备,准备包围我们一个排,抓我们的活情报。天黑雾浓,排长蔡英看错了礁,第一班逆流而上,始终没有登陆。第二班错摸到了一个大村庄,被我公安部队包围,打死一个、打伤五个、俘虏三名。第四班摸错了路,赶紧撤回,后面枪声大发,又有好几名被打死在海中。突击未成,回来的时候,排长和班长互相埋怨,排长骂班长不中用,班长说排长指挥不当,在兵舰上等待着的有“大陈防卫地区司令部”和“西方公司”的代表,排长怕得要跳海自杀,结果记了两个大过,降职到苦役队去当队长。
“冒险生意”的失败——全军覆没
这次的“突击”失败,只是“西方公司”的许多次“冒险生意”中不成功的一次,自然并不能稍减他们的“信心”,只是落在大陈的炸弹和人民解放军海岸炮兵向一江山岛的连续炮击,却使“西方公司”的代表确实有些惊慌了。突击大队的主力——第四大队调防到了一江山岛,登陆排也全部抽到一江山岛来加强防务。“西方公司”的代表又陪着刚从美国回来的蒋贼“国防部”部长俞大维深夜来到一江山岛鼓励士气。俞大维对“一江山防守地区司令”王生明和突击第四大队队长王辅弼等训话说:“一江是大陈的门户,大陈是台湾的屏障,一江不保,大陈难守。大陈失守,台湾垂危。你们职责重大,望你们善自努力。”“西方公司”的代表说:“一江山是反攻的起点,上帝会保佑你们!”
看起来“西方公司”这一次是把赌注无可奈何地押在上帝保佑上了,这赌注自然注定要落空的。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上午八点多钟,我军大批飞机来到一江山岛上空轰炸,全岛烟雾沉沉,通讯联络都炸断了。突击第四大队大队长王辅弼一开始就无法指挥。飞机轰炸以后,大炮接着又来回的轰击,他和“地区司令”之间的电话线断了,他困守指挥所无法可施,炮火愈来愈猛,愈来愈近,他的房子被震破了,大队政治室主任对他说:“我们要作最后打算。”这时,解放军登陆部队已拿下滩头阵地,迫近指挥所。王辅弼只得放下武器。这时,“一江地区司令部”作战组长王五中和办公室主任葛仁杰正一起躲在一个山中的碉堡里,他们看到外面向碉堡打枪,以为是自己部下,还连声喝着:“不要乱打!”等到看到了帽檐上的五角星,他们只得举起手来。在南江的化学炮和榴弹炮阵地都被飞机炸塌,一炮未发,人民解放军就登陆了。化学炮兵队的“指导员”陈冬年在防空洞蹲了四个钟头,出来看到我登陆部队的炮弹飞向北江,还以为是自己的炮发射了。等到他也同样发现了五角星,慌慌张张也只得缴枪了。而被抓去的渔民谢阿狗听到飞机轰炸,就独自躲在一个单人防空洞里,用棉被将防空洞严密地塞起来。听到打枪,他说:“好了,好了,解放军上了岸了!”他连忙把子弹包扎好,走出来将一百八十粒子弹连枪交给了解放军。只有一部分碉堡还在顽抗,向外发射枪弹,最后也终于被肃清了。被美帝国主义者的特务机关——“西方公司”一手训练出来作为“冒险生意”资本的突击第四大队全部和第二大队一个中队,就这样全部覆没了。


第2版()
专栏:

舰炮轰毁敌碉堡
 新华社记者 徐学增
我军登上一江山岛的陆军部队已经占领了岛上蒋贼军的大部分阵地,岛上许多高山顶上都已飘扬起了胜利的红旗。惟有南一江山的一八零高地上还阵阵地传来敌人顽抗的枪炮声。这时,挺进到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之间海面上的我海军某舰队的水兵们看到这个高地上有一个碉堡,碉堡右下方立着一根像旗杆似的杆子,杆子西面有一间独立房子。碉堡的射击孔里不断闪着火光,独立房子里也往外打枪。这时,伴随我军步兵前进的炮火正在向这个高地上轰击,步兵战士们都卧在山坡上向上射击。
水兵们看到这种情况后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用自己的炮火轰毁这个碉堡。前导舰舰长和舰队指挥员研究后,决定立即用舰上炮火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支援陆军迅速占领这个最后的高地。
军舰迅速向一江山岛靠近,并从无线电里把战斗计划报告给指挥员。
水兵们接到射击命令后,转眼工夫,军舰上各炮齐发,一群群炮弹连续地向着同一个目标飞去,猛烈地在敌人碉堡上爆炸了。一八零高地上蒋贼军的碉堡当即被全部掀翻了。
水兵们接着又转移炮火消灭了独立房子里的敌人。
水兵们从海上给陆军部队扫清了前进中的最后障碍后不久,陆军战士们终于胜利地占领了一八零高地,全部解放了一江山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