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主张就防止突然袭击而建立监察所的建议达成协议
布尔加宁写信给艾森豪威尔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二十三日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二十日就裁军问题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信中说:“尊敬的总统先生,感谢你十月十二日关于裁军问题的来信。我将期待你就这一问题申述你的一切见解的时刻的来临,正如你打算这样做的那样。我很高兴,你这样重视这些问题。毫无疑问,在停止扩充军备和为了这一目的而建立必要的监督方面,我们两国政府所能够做的一切事情,将符合各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愿望。我满意地注意到,你对我国提出的关于为防止一个国家突然袭击另一国家而建立监察所的建议采取了赞成的态度。我认为,就这一问题达成协议,对促进裁军问题的解决将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大家在莫斯科都期待你早日恢复健康。”


第4版()
专栏:

布尔加宁主席和吴努总理举行会谈
伏罗希洛夫主席接见吴努总理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和缅甸联邦总理吴努二十二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会谈。
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参加了会谈。
会谈时在座的缅甸方面有:缅甸驻苏大使吴旺、缅甸驻中国大使吴拉茂和缅甸驻英大使吴钦;苏联方面有: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费德林和苏联驻缅甸大使希鲍林。
会谈时就有关双方的各种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二十二日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缅甸联邦总理吴努。
陪同吴努的有缅甸驻苏大使吴旺,缅甸驻中国大使吴拉茂,缅甸驻英大使吴钦。
在接见时,伏罗希洛夫同缅甸总理吴努进行了谈话,参加谈话的有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谈话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第4版()
专栏:

索波列夫在联合国裁军委员会会议上发言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二十三日讯:根据苏联代表的建议,联合国裁军委员会二十一日举行了会议。
苏联代表索波列夫第一个发言。他说,苏联代表团建议召开这次裁军委员会会议来讨论裁军小组委员会的报告和拟定裁军委员会提交联合国大会的报告。鉴于在联合国大会第十届会议的议程上列有裁军委员会的报告这一项,委员会必须毫不迟延地提出这项报告。
索波列夫指出,目前在裁军的谈判过程中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就是现在又到了必须知道联合国大会对这个问题的意见的时候了。这种必要性首先是由于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小组委员会内发生的情形造成的。小组委员会在四国政府首脑日内瓦会议以后的这段时期中没有作出什么具体步骤来拟定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裁军制度,也没有在这一工作上取得任何进展。
索波列夫指出,裁军小组委员会本来是有实际的可能来在拟定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裁军制度方面取得进展的。苏联政府早在五月十日提出的建议就已经使各方的观点达到这样接近的程度,以至小组委员会有可能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协议。他指出,苏联已经接受了美国、英国和法国提出的关于武装部队水平以及分两个阶段裁减常规军备的建议,在禁止原子武器的禁令的生效时间的问题上,苏联也接受了英法的建议。至于监督问题,各方的态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接近。苏联认为必须在国际的监督下实行裁军。五月十日的建议对解决国际监督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关于设立监察所的新办法。因此,小组委员会委员的态度已经在裁军问题的基本构成部分上,而不是它的某些个别方面接近起来。看来,态度的这种接近应该确定下来,以便为进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有可能把有关拟订大家可以接受的裁军方案的必要协议的一切细节明确起来。
索波列夫说,但是,过去却没有这样做。所以如此,是由于美国代表在小组委员会内所采取的态度的结果。美国代表规避讨论有关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的措施的建议,而只说美国在这些问题上“保留”过去所采取的态度。美国代表实际上走上了在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的问题上拒绝作出决定的道路。
索波列夫指出,目前在这些关于裁军的基本问题上达成协议是存在着肯定的可能性的。有鉴于此,自然要问:联合国为什么在这一个问题上毫无作为呢?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应该毫不迟延地向联合国大会提出自己的报告,以便使联合国大会有可能尽早开始讨论裁军问题。
在会上接着发言的裁军委员会的代表都反对现在讨论裁军小组委员会的报告和向联合国大会提出裁军委员会的报告。
接着,索波列夫再次发言。他把苏联五月十日的建议的基本原则重新阐明一遍,并且建议联合国裁军委员会下一次会议在十月二十六日举行。这一建议没有得到其他代表团的支持。
联合国裁军委员会下次会议的日期未定。


第4版()
专栏:

德共发表关于争取德国重新统一的纲领
新华社柏林二十二日电 据德意志通讯社杜塞尔多夫讯:德国共产党二十日在杜塞尔多夫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德国共产党关于使德国重新统一成为爱好和平国家的必需步骤的纲领。纲领指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和在西德建立真正的民主秩序,是德国重新统一的先决条件。
纲领指出,西德劳动人民和和平力量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使西德政府改变外交和内政政策。进一步缓和欧洲局势很大程度上要看西德的政策。任何进一步实施巴黎协定的步骤必需停止。纲领说,德国共产党要求根本改变联邦共和国的政策,这将为德国人自己在民主和和平的基础上解决重新统一德国的问题创造先决条件。
纲领着重指出,渴望重新统一的德国人必需支持“德国人坐到一张桌子旁边来”的要求。两个德国间发展经济和文化关系将有助于相互接近。德国工人阶级对德国命运的责任,使得德国两部分的工人和他们的组织必需在联合行动上获得谅解。
德国共产党在纲领中号召所有反对巴黎协定,反对重新武装、反对阿登纳政府独裁统治的力量,在一个民族和民主的人民运动中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工人阶级必需克服分裂状况。纲领表示希望社会民主党党员摆脱社会民主党领袖的影响,听取德国共产党的呼吁,支持互相谅解、工人阶级联合行动来反对军国主义和争取在西德建立新的民主秩序的政策。
纲领并且指出同农民建立联盟的必要性。


第4版()
专栏:

法共中央全会讨论农民情况和农村工作
新华社二十二日讯 据塔斯社巴黎讯: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月十九日和二十日在巴黎近郊的圣但尼举行全体会议,讨论农民情况和党的农村工作问题。
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瓦德克·罗歇在会上作了报告。他详细地分析了法国农民的情况,说明了共产党的农业纲领,并且说明了改善党在农村中的工作的任务。罗歇在报告中还驳斥了某些经济学家所谓法国农村中没有资本集中现象的论调。他说:从一九二九年到一九四六年,约有六十万户小农被消灭。从一九四六年到现在,约有四十万户小农被消灭。
会议随后就罗歇的报告展开了讨论。
法国共产党总书记多列士在闭幕会议上讲了话。他指出:法国共产党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农村居民在选举中投共产党候选人的票。共产党所以在农村中具有这种影响,是因为它在自己的活动中捍卫法国农民的基本要求。
他说:共产党认为应当实行耕者有其田,应当把大地主占有的土地归还被剥削者。这一切应当以最符合于社会和农业本身的利益并且能促进农民物质福利的形式来实行。
多列士指出,加强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的联盟是党的主要责任,这在目前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他说:我们今天所以要加强工农联盟,是因为大家都应当为反抗资本主义经济进攻的加强,为反抗穷困的现象而斗争。我们今天要加强工农联盟,以便击退反动势力,保卫民主自由,粉碎曚昧主义。我们今天要加强工农联盟,因为民族的独立仍然受到威胁。我们要加强工农联盟,以便把已经开始退却的战争魔影驱逐得更远。这个联盟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要把法国的外交政策带上通过谈判(包括同法兰西联邦各国人民的谈判)作出决定的道路,带上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有成果的经济交流的道路,带上实行有效的裁军的道路。
多列士号召共产党员和党的所有组织向法国劳动农民广泛地解释以和平、民族独立、保障民主自由和社会进步这些原则为基础的党的政策。
会议就罗歇的报告通过了一项决议。决议指出,农业工人和小农的不断贫困化是由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决定的,工农联盟是为争取迅速改变法国政策方针、争取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而进行成功的斗争的必要条件。
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号召全党加强和改进党在农村中的工作。


第4版()
专栏:

丹麦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开幕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据塔斯社哥本哈根讯:丹麦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二十一日在哥本哈根开幕。出席大会的有五百名代表和来自许多国家的来宾。
丹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拉荪向代表大会代表和各兄弟共产党代表们致欢迎词。
丹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任生向大会作了党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党争取工人阶级的团结一致、争取和平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任生分析了在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和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之间这段时期中的政治局势,他指责丹麦政府使丹麦加入了北大西洋军事集团的政策。任生在指出丹麦兵役期限的延长和军费以及赋税的大量增加以后说,大西洋的“实力政策”和扩军政策并不能给我们国家带来安全、自由和经济的发展,相反地,却把丹麦引向经济危机。
任生着重指出:今年夏天发生的国际政治事件、包括奥地利国家条约的签订,说明了小国有可能处在集团之外。这也就为丹麦指出一条减少军费和改变对外贸易政策的道路。
任生还指出,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是在丹麦人民对物价的不断上涨日益不满的情况下举行的。人民要求政府对大西洋政策的这种后果采取坚决的措施。选择另一条道路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在资产阶级党派中,主张丹麦利用国际紧张局势缓和所提供的机会的潮流已日益壮大。
任生继续说,共产党认为:丹麦应当采取措施以恢复自己的独立,摈弃“实力政策”和退出集团。必须采取独立的外交政策和参加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这样就会使丹麦免受正在复活起来的德国军国主义的威胁。
任生着重说,共产党准备同所有主张改变国家政策的人合作。任何执行和平政策的政府都可以得到共产党人的支持。丹麦不应该在大西洋联盟中,而应该在中立国家之列。
代表大会就任生的报告展开了讨论。


第4版()
专栏:

民主德国出席四外长会议的观察员启程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塔斯社柏林二十二日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新闻处宣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派遣出席即将举行的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国外长会议的观察员代表团已经在十月二十二日从柏林启程前往日内瓦。
代表团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格奥格·韩克率领。


第4版()
专栏:

苏联将派专家去印度协助发展石油工业
在德里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苏联将展出原子能发电站模型
新华社新德里二十二日电 最近曾经率领印度的一些地质学家和工程师前往苏联、罗马尼亚等国访问的印度天然资源和科学研究部部长马拉维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不久将有苏联专家到印度来帮助印度发展它的石油工业。在将要到来的七位苏联专家中,也有一些有色金属方面的专家。
马拉维亚说,在苏联专家来印度访问以后,印度将进一步探讨是否要建立一个工厂,来制造钻探机和勘探石油所需的其他装备。
马拉维亚说,苏联政府已经答应让印度技术人员在苏联石油企业中进行实习。他说,印度政府“决心完全掌握有关石油的专门技术,而且我们将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从凡属能够学到的地方学好这种技术”。
马拉维亚说,印度政府准备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当中拨款三亿到四亿卢比,来勘探石油资源。
据印度新闻处说,罗马尼亚的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不久将访问印度,他将到印度石油勘探地区参观。
新华社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二十一日讯:国际工业博览会最近将在德里开幕。苏联的最后一个展览品原子能发电站模型已经从莫斯科运往印度,以便供给苏联展览馆展览。
苏联商会告诉塔斯社记者说,苏联展览馆将陈列介绍苏联许多工业部门发展情况的大量展览品,其中有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最新式的车床、磨床和其它机床、切削工具、挖掘机、平土机和起重机。
苏联展览馆还将陈列生产消费品的工厂的装备,农业机器,以及苏联工厂出产的各种纺织品、食品和工艺品等。


第4版()
专栏:

埃及外交部长法齐说
西方提出的供给埃及军火的建议不能接受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塔斯社纽约二十二日讯:“纽约先驱论坛报”驻联合国记者查普曼报道,埃及外交部长法齐说,西方提出的关于供给埃及以军火的建议是不能接受的。他还说,埃及“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只要它认为需要,就可以购买一切国防必需品。在这个问题上,或是在除我们之外同其他人毫不相干的任何其他问题上,我们不同意任何人加以干涉”。法齐说,捷克斯洛伐克供给军火一事,不受提出它们自己建议的西方国家所企图加予的任何限制。
埃及外交部长指出,美国在有关中东的一些问题上的立场对中东局势有“不良的影响”。


第4版()
专栏:

四外长会议前夕的美国舆论
钦本立
现在正是四国外交部长会议召开的前夕。尽管美国政府宣布,在进行这次会议准备工作中关于舆论方面希望避免使人获得这样的印象:“他们已把会议一笔勾销了”,但是,美国某些报刊还是愈来愈频繁地为这次会议散播悲观情绪。值得提到的是十月十四日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它公然认为,“对世界前途所怀有的乐观精神现在已经消逝了”,照它看来,这次会议所要讨论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现状”,使得“它们不比以前较容易解决”。
在这些言论中,特别集中于对“日内瓦精神”的百般攻击。大家知道,即将召开的四国外交部长会议,是根据不久以前举行的四国政府首脑会议达成的协议而召开的。它应当本着“日内瓦精神”来商讨各项问题,提出符合于国际和平和国际安全利益的解决办法。美国这些报刊恰恰在现在发动对“日内瓦精神”的攻击,它的目的是十分明显的。
美国报刊关于“日内瓦精神”也曾有过较好的评价。在日内瓦四国政府首脑会议闭幕后不久,美国报纸曾经认为这次会议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承认加强大国合作对和平事业的重要性。但是,现在这些报刊对“日内瓦精神”的攻击却变得十分露骨了。它们公开要求对“日内瓦精神”作“重新估价”,并且断然要求修改“日内瓦精神”。“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评论员劳伦斯甚至提出:“‘冷战’仍将继续,‘日内瓦精神’已成为过去了”。
为什么美国这些报刊对“日内瓦精神”的评价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为什么它们这般害怕和仇视“日内瓦精神”呢?这些问题在美国舆论中也能找到解答。
四国政府首脑在日内瓦创造了解决国际问题的良好气氛,使国际局势有了进一步的缓和。毫无疑问,美国人民是欢迎“日内瓦精神”的。他们跟其他各国人民一样,要求这次四国外交部长会议能够贯彻“日内瓦精神”,进一步和缓国际紧张局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结束“冷战”、才能使他们摆脱耗费浩大的扩充军备的沉重负担。
但是,在九月间合众社发出的一条消息说,美国显要人士“很担忧”“美国人民是否对不久前的日内瓦最高级会议有太多(!) 和太迫切(!)的期待”。显而易见,“日内瓦精神”在美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对于美国一小撮认为“冷战”、军备竞赛和国际生活中无休止紧张局势有利可图的反动集团是不利的。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点材料:最近自九月底到十月初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纽约股票价格就发生了三次下跌。其中九月二十六日的下跌,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的惨跌。十月十日那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大的暴跌。纽约股票价格连续狂跌,在美国比较清醒的评论员也认为这不是由于像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突然患病那种偶然性的因素促成,主要的是反映了服务于扩军备战的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美国人民对于战争不那么感到兴趣。
美国某些报刊企图把日内瓦最高级会议的积极成果说成是西方的“灾难”。“纽约先驱论坛报”评论员艾尔索普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表示,日内瓦最高级会议的成就,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就是“可能被用作为要求裁军的借口”,以及消除了西方“用暴力”“改变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地位”的希望。他说,这就是为什么“日内瓦也会促成灾难”。八月间“纽约时报”就为“美国军官担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松劲”、“美国怀疑外国会要求削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开支”表现不安。最近,这家报纸驻华盛顿记者赖斯顿报道:“英国正在开始裁减自己的正规军。这里推测,其他西欧国家也要采取同样的做法”。这就使得正如这家报纸驻伦敦记者密德尔顿在一篇通讯中所说,“‘冷战’中一个信条就是从‘实力地位’出发,但目前军事开支使西方联盟中某些重要成员国经济受到压力,由于欧洲各国人民对莫斯科和平意图的信心日益增长,西方军事实力地位能够维持多久尚属疑问”。
不但如此,这篇通讯还继续说,“紧张局势的缓和促使欧洲中立主义势力的增长……主张中立政策得到人民的支持”,他们认为,“接受……咄咄逼人的美国领导要付出过高的代价”,“他们不相信苏联领袖希望战争,同时,由于麦卡锡主义和美国海陆军将领的好战言论,美国在欧洲的威信大降”,这篇通讯的作者得出结论说:“在目前和平乐观时,许多欧洲国家认为同苏联领袖们谈政治和经济问题是值得的”。这种情势,丝毫也说不上像艾尔索普所说的是西方的“灾难”。正确的说法应当是,日内瓦四国政府首脑会议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促进了彼此间的信任和谅解,从而促使西方国家的广大公众要求摆脱屈从于美国的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并且裁减军备。这只能是企图挑起国际间的疑惧、迷信“实力地位政策”,进行“冷战”的那个国家的“灾难”。
最近召开的第十届联合国大会是在“日内瓦精神”的影响下进行的。明显的事实是,对于美国来说,联合国大会已不像以往那样的能够任意操纵了。特别在反殖民地问题上,美国报刊对于美国的处境日益表现了不安,“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说:“参加万隆会议的国家在目前联合国大会会议中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反殖民主义政策,并且在那里不仅为英国、法国和荷兰,而且也为美国制造了尖锐的窘境”。人们不会忘记,美国是一向把自己打扮成“反”殖民主义的勇士的。
“日内瓦精神”推动愈来愈多的人要求取消在东西方接触中的各种人为的障碍。“华尔街日报”在九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透露:“由于国际局势缓和,美国政府正日益受到其他国家要求取消人为障碍,扩大贸易。法、英、欧洲其他国家及日本商人正向本国政府施压力,要求放松同苏联和中国贸易管制”。就在美国国内,华盛顿“明星报”说,自从今年七月以来,“就一直有着强大的压力要政府放松它的贸易限制”“这种压力……也有来自有势力的工业和银行中心”。为了并非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实行的贸易“禁运”政策的堤坝,本来早已裂口,现在,美国要一手挡住它的决口看来已变得十分困难了。当然,这并不符合于“冷战”制造者的心意的。
苏联对于贯彻“日内瓦精神”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和平行动所发生的巨大影响,世界公众有着公正的评论。事实证明,苏联是言行一致地、坚定地沿着日内瓦四国政府首脑会议所规划的道路前进。但是,美国某些报刊照例总是要用各种方法来抹煞、贬低苏联这些重要措施的影响。然而这是徒劳的。相反,自日内瓦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以来,人们并没有看到美国为进一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采取什么积极措施。在美国有地位的新闻记者李普曼,也不能不承认美国在外交政策中没有考虑到日内瓦四国政府首脑会议后国际局势的变化,他说,“美国冻结的政策是最大的弱点”。
现在,全世界人民坚决要求这次四国外交部长会议使“日内瓦精神”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世界舆论在这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报”的社论认为,这次会议的任务应当“是利用东西方关系中比较有利的气氛”,并且说,现在“至少在合理地讨论东西方分歧这一点上已经是可能的了”。我们是欢迎这种看法的,并且认为应该对四外长会议抱有更高的期待。


第4版()
专栏:

南越“公民投票”真相
本报驻越南记者 展潮
在越南南方,正在扮演着一幕丑剧。
吴庭艳以所谓“征求民意”的名义,用刺刀强迫越南南方人民,在十月二十三日举行“公民投票”,“选举”他当“总统”。
据美联社十月十八日从西贡发出来的消息透露:吴庭艳自目前到年底止,要接连举行三次“征求民意”。第一次,在这个月二十三日,“选举”吴庭艳当“总统”;第二次,在十一月间,制定“宪法”;第三次,在十二月间,成立“国会”。
从这里,人们不难了解吴庭艳扮演“征求民意”丑剧的最终目的了。这就是:长期分裂越南,使日内瓦协议无法实施。
据从南越传来的消息说,吴庭艳煞有介事地扮演着这幕“征求民意”的丑剧。从十月初起,由吴庭艳一手制造的各个“政党”,就出来摇旗呐喊,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决议”,甚至在十月四日的某次会上就贴出了所谓“吴庭艳总统万岁”的标语;十月十五日,吴庭艳在西贡举行了“国民军周”,炫耀由美国训练和装备起来的武装;十月十六日,吴庭艳又组织了一个“请愿周”,强迫西贡、堤岸人民祈求他当“总统”;吴庭艳又利用南越米价猛涨一倍以上的情况,强迫人民在买米时进行登记,以作“投票”准备;吴庭艳的广播电台还警告南越人民说,十月二十三日所有工厂、企业、商店一律关门休假,病人也要去投票,谁要是不去投票,就是“嫌疑分子”、“反动分子”。
吴庭艳的内务部长裴文声十月八日签署的“公民投票”法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西斯法令,它明文规定:由“政府代表或联区长、省长选任的行政委员会主席”,负责投票处的一切事务,并且“在投票处里主席有警务权”,即他不仅有权监视投票、委派核票员等,而且还可以任意检查和搜捕投票人;至于“选民”,必须拿出身份证,个别入场,并到“主席”处报到、盖章,才算是完成“投票”手续。
这样的“选举”,当然可以保证吴庭艳得到必要的选票。十月十八日的美联社消息极有把握地说:“人们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星期日的投票中,吴庭艳不会遇到什么困难就获得胜利”。美国通讯社还一再报道美国当权人物不管任何情况都要支持吴庭艳的论调。美国在南越的军事顾问团团长奥丹尼尔更极力鼓励吴庭艳推行殖民地式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把南越变成美国的军事基地的政策,他的话说得很露骨,他说:“我们用在这里(指南越)的钱,是值得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越南人,训练他们”。奥丹尼尔透露美国直接训练装备的吴庭艳军队已经有十七万人,今后还要继续组织训练,他说:“要争取时间为吴庭艳总动员”。


第4版()
专栏:

我国艺术团到达伦敦
新华社布拉格二十二日电 伦敦消息:中国艺术团结束了在意大利的演出后,应英中友好协会的邀请,二十一日晚到达伦敦。在维多利亚车站欢迎中国艺术团的有英中友好协会主席和秘书、英国文化艺术界人士、旅英华侨和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等二百多人。中国驻英国代办宦乡也到车站欢迎。
中国艺术团将在英国作为时三周的演出。


第4版()
专栏:

柬埔寨出席科伦坡计划新加坡会议代表
表示柬埔寨执行中立政策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新加坡消息:出席科伦坡计划咨询委员会新加坡会议的柬埔寨首席代表胡桑巴二十二日表示,柬埔寨执行的是中立政策。他说:“我们不认为我们能成为东南亚条约组织的一员。参加这个组织,我们就将放弃我们的中立。”


第4版()
专栏:

前往日内瓦参加四外长会议
杜勒斯在启程前发表声明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塔斯社华盛顿二十二日讯:十月二十一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启程飞往欧洲参加美、英、苏、法四国外长日内瓦会议。赴日内瓦途中,杜勒斯将访问罗马,然后在巴黎同英法两国外长举行单方面会谈并且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会议。
杜勒斯在离开华盛顿前向报界发表声明说:“我前去参加的外长会议的目的,正如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今年七月所说,是要把日内瓦最高级会议取得的一般协议变为具体协议。”他说:“这是需要真正的和解,需要双方作出一些让步的。美国代表团将本着这种精神行事。”
他说,美国“将设法寻求德国在一个欧洲安全体系内的重新统一”。
他又说,美国“将设法推进联合国正在处理的裁军问题,我们愿意促进东方和西方间的接触,这种接触将会促进了解、友谊与和平事业。”
杜勒斯最后说:“我认识到,这次会议是有重大的意义的。它的基础是由政府首脑们亲自奠定的。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建树,那末就不得不放弃许多远大的希望。如果像我相信的那样,我们能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建树,即使是建树不多,这对全世界也都是好的,我们就能够怀着新的信心瞻望未来。”


第4版()
专栏:

美国武力侵占台湾的又一步骤
宣布成立“美军协防台湾司令部”
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兼所谓“台湾联络中心”司令普赖德在二十二日宣布,从十一月一日起,美军的所谓“台湾联络中心”将改名为“美军协防台湾司令部”。
美联社记者说,普赖德的宣布表明,“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一旦在台湾地区发生敌对行动时就将立即准备好担负起作战指挥总部任务的组织”。这是美国加强它用武力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又一步骤。


第4版()
专栏:

日本正在制造大批军舰
新华社二十一日讯 东京消息:据“日本时报”报道,日本三井、三菱和川崎三家大造船公司,正在为日本海军建造十六艘驱逐舰和巡逻艇。这是日本政府积极重整军备的又一个措施。
“日本时报”说,日本造船公司还另外承造了四艘巡逻艇,它们“预料不久将增加承造潜水艇和航空母舰”。
同时,川崎重工业公司还在使用着“防卫厅”拨给的一笔特种费用对军舰进行广泛的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