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从鞍钢看我国发展重工业的胜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鞍山钢铁公司技术处处长 邵象华
我是一个从事钢铁生产的技术工作者,抗日战争胜利后就来到鞍山。八年来,我看到了鞍钢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如何由瘫痪而死亡;也看到了鞍钢回到人民手中后又如何复活和成长。
在旧中国,曾有多少人做过发展工业的梦。许多天真的技术工作者迷信着“工业救国”,满想凭自己的一点工业知识来挽救中国的落后。那时我们不知道什么东西是发展工业的障碍;不知道必须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后,发展工业才有可能。因此很多“工业救国”的美梦,统统都归幻灭。我自己就做过三次这样的美梦。第一次是抗战前夕,我参加了伪资源委员会中央钢铁厂的工作,当时曾向德国订了钢铁厂的机器,但是由于蒋介石反动政府一贯的卖国政策,给日本帝国主义扫清了侵略全中国的道路,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中央钢铁厂的预定厂址被日寇占领,整个计划就此作罢。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被派在四川筹办一个炼钢厂,仅仅只有一座十五吨的平炉,足足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勉强开工,但当时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没有也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建设,建筑钢材的需要本来有限,加以帝国主义钢材入口压倒了本国出品,所以出了一点点钢,马上就发现销路成问题,不久也就停工。第三次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被派到鞍山,那时满以为这回可以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了,但国民党反动派来到东北后,首要的事并不是恢复工业生产,而是忙于发劫收财,各机关到处抢贴封条,贪官污吏拚命盗卖器材,在鞍钢厂址近旁的立山,就出现了盗卖煤铁的公开市场。官僚、私商、流氓、小偷吞噬着鞍钢,国民党军队的大小军官带了武装,公然用汽车大车劫取各种器材。他们同时还忙着进行反人民的内战。结果鞍钢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仅仅勉强恢复了一座平炉的生产,炼铁炉根本没有开,炼焦炉开炉因推不出焦而停工,最后由于原料经费都成问题,又全部停工。事实证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下,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根本是不可能的。
新中国成立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摧残得奄奄一息的鞍钢回到了人民的手里,获得了新的生命。现在鞍钢的主要产品,生铁和钢锭的年产量都已大大超过日本占领时期的最高年产量,各轧钢厂出产的钢材达到了伪满最高产量的二点八至三点四倍。随着几年来陆续采用了苏联国家标准,产品的质量也大有提高。许多以前在国内不能生产的高质量产品,如四十三公斤的钢轨和鱼尾板,三十号槽钢和其他许多大小型钢,各种成份和口径的无缝钢管,高炉砖、铬镁砖等高级耐火材料等等,现在都大量生产供应各地。
共产党一再向我们指出:要迅速改变中国的落后和贫困状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和加强我们的国防力量,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工业基础,而为了建立这个工业基础,又必须首先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基础。我们在祖国第一个钢铁基地工作的人,深切地体会到党这个方针的伟大和正确。几年来,鞍钢的钢铁广泛地供应了全国各地,支援了巨大的铁路工程、输电线工程,和淮河、荆江分洪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制成了各种新式农具,并源源供应给各地新建和扩建的重要企业以大量的钢材。
鞍钢几年来所以获得巨大成就,还因为我们认真执行了党所指示的学习苏联、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方针,以及得到了全国的支援。
毛主席号召我们学习苏联。鞍钢许许多多技术上的以及企业管理上的革新,都是学习苏联,接受苏联专家建议,经过职工努力贯彻而成功的。例如伪满时炼铁主要用天然富矿石为原料,另外用磁选及烧结和团矿的方法将贫矿石制成人造富矿,作为补充原料。根据欧美的落后经验和理论,他们认为高炉用过多的烧结矿是不能顺利操作的。他们所采用的操作过程,对于贫铁矿资源极大而富矿数量较少的东北,是不合理的。他们还认为用鞍山的原料炼出来的生铁含矽不可能低,因此在炼钢厂建造了不少预炼炉,将铁水在进平炉前预先处理一次,除去过剩的矽。这样就使炼钢厂的炉子多而产钢少,是很不经济的办法。现在,在苏联专家们的建议和具体指导下,我们提高了烧结矿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提高了炼铁原料中烧结矿的比例,炼成了适宜于直接炼钢的标准制钢生铁,将预炼炉全部改成了平炉,采用了直接炼钢法,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钢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钢的成本,这是鞍钢技术上的一系列最重大的改革。
几年来我们还学习了很多苏联的企业管理经验,保证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给不断提高生产力建立了基础。新近完成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第二薄板厂等全新工厂的建设和生产,更是和苏联的经济及技术援助分不开的。
解放了的工人阶级在建设鞍钢中,表现了高度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复工初期,工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当时复工所必需的散失器材,使得从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残缺设备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投入生产。一九五二年热烈地开展了合理化建议,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以及劳动竞赛等群众运动。小型轧钢厂张明山同志在党的领导和职工群众支持下创造了反围盘,不但提高了轧钢设备的生产能力,而且使工人们摆脱了旧企业遗留下来的险恶的劳动条件。党及时地指出了这件创举的重大意义,领导职工展开了技术革新运动。这一运动迅速地扩展到所有的厂矿和基本建设工地,数以千计的有关改进技术的建议从广大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中涌现出来,许多厂矿改进了陈旧的设备和恶劣笨重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全国各地对鞍钢的支援,也是几年来鞍钢在生产建设中获得成就的决定性因素。几年来党从全国各地调来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大大地壮大了鞍钢的生产建设队伍。各地工厂为鞍钢赶制器材,使鞍钢的恢复和扩建工程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备品。此外科学研究机关和学术机关也给了我们不少帮助。我们有些生产技术上的革新如高炉砖的试制、重轨钢和三号钢质量的提高、平炉炉底的研究、化工副产的提高等,都是和科学院的各研究所合作而获得成功的。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今后几年中,为了适合祖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鞍钢还有许多新的工厂要建设起来,投入生产。这些工程的规模比几年来所完成的还要大许多倍,而且在建设和生产中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但是过去的经验无可置疑地向我们证明,党的英明领导,苏联的无私帮助,全体工人阶级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发挥无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全国人民继续给予我们的支持,都将是完成这些任务的可靠保证。同样的这些条件,也将使和鞍钢同样巨大的其他重工业基地能够迅速地建立和发展。鞍钢的胜利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祖国重工业发展的光明前途,看到祖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美丽远景。


第6版()
专栏:

祖国的西北在建设着现代工业
萧陶
约占祖国总面积三分之一的西北高原,是一块资源非常丰富的土地。在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残酷压榨,致使富饶的西北陷于满目荒凉,交通阻塞,经济落后,民不聊生的境地。
解放前,西北地区所产棉花,大部分需远途运销外地,然后由外地运回当地人民所需要的布疋来。玉门油田的储油量极丰,直至抗战初年才予开发;但因炼油能力小于采油能力,许多原油便被倾入河坝内让水冲走。煤矿工业除铜川煤矿有部分机械设备外,其余多为手工开采,总产量每年不过百万吨,不能满足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工业用煤及大部民用煤均须靠外区远地运来。在西安、兰州等较大城市,解放前虽曾也有电力厂,但设备陈旧,规模狭小,只能供应部分照明,不能供应发展工业的需要。堪称工厂规模的机器制造厂只有一处,但设备简陋,只能做些修理机器或制造部分机器零件,根本不能制造成台机器。在西北三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五百多公里铁路,其中从宝鸡至天水段还经常塌方,一年中实际只能通车三个月。虽有二万多公里的公路,但实际能通行汽车的不过四千二百公里。
由于工业不发达,交通不便,西北地区的农业和牧业生产也极为落后,解放前有些地区甚至用不上铁器,而只用木制农具进行生产。因此,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极为痛苦。
解放前夕,国民党匪帮对于西北的一点很微弱的工矿交通企业,又进行了严重的破坏。
自解放那天起,西北地区的广大职工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立即从事于恢复生产的工作。到一九五○年底,西北地区各种主要工业产品,除煤炭、电力和棉布外,其余都已超过了解放前水平。到一九五二年,各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均已达到一九四八年的二倍到五倍。而且西北地区还出现了若干新油井、自动化的发电厂、大型的棉纺织厂、炼钢厂、汽车修配厂、水泥厂和高压输电网等。
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祖国西北的交通运输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宝(鸡)天(水)铁路百分之七十已经过彻底改修,火车已能终年畅通。一九五二年又修通了天兰铁路,使建筑材料和机器设备可畅运兰州,三年中所有公路的通车里程超过解放前三倍。
自一九五三年开始,我们国家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在国家统一的计划下,西北地区也在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和交通建设,国家在西北地区的工业建设投资一九五三和一九五四两年即超过过去三年投资总数的百分之二百四十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年以来,国家在西北地区的巨大投资,虽已有若干工厂建成,并已开工生产。但这个时期工作重点仍是为着将来更大规模的建设进行准备,这首先表现在投资的最大比重是地质调查和探勘工程。五年来,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二十五万余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进行了各种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仅探井就打了二十五万五千多公尺。不仅初步地探明了石油、煤等的储量,还发现极有开采价值的有色金属矿。现在许多新的矿井和发电容量巨大的电站,正在这个基础上建设着。预计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石油和煤的产量都将比一九五二年的产量增加二倍以上。
铁路建设方面,新的铁路干线正在修建中:由东向西的兰(州)新(疆)路正在不断西延,目前西端已通过乌鞘岭,至此西北新线建设已超过解放前线路的一倍以上。由北向南的宝(鸡)成(都)铁路已越过渭河向秦岭挺进中。包(头)兰(州)铁路的兰州、银川段已完成初步勘测工作。
解放五年来,在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西北关中地区新建的纺织厂已增添了纱锭二十多万枚,布机四千多台。而拥有十万纱锭,三千多台布机的西北国营第四棉纺厂,现已开始建筑,预计于一九五六年即可开工生产。为了发展西北的畜牧业及减少羊毛含杂的运输费,在兰州建设了毛纺织厂,在西宁建设了洗毛工厂。
随着工业的发展,西北城市的面貌也正在改变中。例如:西安市解放前全市人口为五十万,一九五三年全市人口已增至七十多万。五年来新修和翻修的公路共有三十五点九公里,面积达三十八万一千多平方公尺。一九五二年新建了自来水厂,目前还有两座新的自来水厂正在建设中。新建的工人宿舍达十三万六千八百多平方公尺。全市现有学校二百六十多处,学生人数比解放前增加了一倍多。全市现有医院、疗养院等医疗机构共七十余处,其中职工医疗机构就有五十多处。现有电影院、剧院(场)二十五处。
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农产品与工业品的比价逐渐合理;西北地区农牧业的生产大大发展了,一九五三年的农(牧)副业的生产比一九五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八点四三,各种工业原料,如羊毛、羊绒、驼毛、牛羊油、漆、大麻、杏仁、胡麻子等的销路都很旺盛。因此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购买力提高了。
几年来工人的生活,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有所改善。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三年两年内,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工业中的职工,除完成国家的生产计划外,并为国家增产节约了九千亿元的财富。
国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需要西北人民执行的任务是重大的。困难也是不少的。但有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有着全国各地的支援,有着苏联专家的无私帮助,西北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到一九五七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祖国西北落后的经济面貌就会有更大的改变,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将和全国人民的生活一样得到更多的改善了。


第6版()
专栏:

为劳动人民生产价廉物美的纺织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华东纺织管理局副局长 张方佐
新中国在工业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不仅表现在重工业方面,也表现在轻工业方面。上海纺织工业五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就是一个例证。
我是一个技术人员,在纺织业中工作已有三十年,其中有二十五年是在旧中国的纺织界,工作地区主要是在上海。对于上海纺织工业在解放前所遭遇的种种黑暗和痛苦,我是感受很深的。上海的纺织工业虽然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但在解放前始终没有得到过健康的发展,生产命脉长期被控制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手里,机器完全要依赖帝国主义,原料有半数要依赖帝国主义,工厂常常要根据美棉进口的多少来决定开工多少。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实行了超经济剥削的工头制度,残酷地剥削和迫害工人。工厂劳动条件极坏,根本没有什么降温设备,厂房温度常在华氏一百度以上。工人们整年做牛做马,还随时都有失业的威胁。尤其是日本投降,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上海以后,纺织业的腐败黑暗更达于极点。国民党反动官员们热衷的只是发横财,根本谈不上发展生产。几年中官僚企业不但未增添一枚锭子,对原有机器设备也不加保养,反而损坏了许多机器。纺织厂开工率仅达百分之六十,工人生活无保障,上海纺织业已是奄奄一息。这种情景,使得很多纺织界的人士感到痛心。
我在一九二四年从日本回国时,曾天真地设想着如何为祖国的工业建设服务,但二十五年的事实告诉了我: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压迫统治下,我国要想建设独立自主的工业,将永远是梦想。
全国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海的纺织工业才结束了过去的黑暗历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出现了有史以来空前繁荣兴盛的景象。今年上海纱厂的总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记录年度的一倍。由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积极的领导生产,工人阶级政治觉悟和劳动积极性的提高,上海纺织工业各方面都已经面貌一新。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解放前,许多工厂的产品质量低,不耐洗,易脱色,次品率常在百分之十以上,全靠虚伪的装璜等不正当手段欺蒙用户。现在,中央纺织工业部对棉纺厂已制定出严格的质量标准,棉布的正品率已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棉纱的物理性能和外观状态逐年都有进步。
降低成本和厉行节约的工作,也收到了极大成效。例如过去制成一件纱的用棉量经常需四百一十斤以上,现在则在提高质量和制成率的基础上,已减少十五斤到二十斤。经纱上浆是为了增强布的强力,过去多是虚伪加重,普遍达百分之二十八左右,现在已降低到百分之八。而且有很多厂以粗粮淀粉代替麦粉,每年节约面粉达一百五十万袋以上。其他如几年来,上海国营纺织厂工人有一万四千三百四十四件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为国家创造了巨量财富。
过去,上海是帝国主义国家纺织机器的推销市场,上海棉纺厂的机器没有一部不是外国的商品,解放后,人民政府把原有的一些机械修配工厂,根据它们的不同条件加以整顿组织,实行专业分工和协作生产,现在已能大量制造整套的纺织机器,供给各地建设新的纺织工厂。上海再也不是那些外国纺织机器商人兜售旧货的市场,而已成了新中国纺织机器的重要产地了。
五年来,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上海纺织工人不但在政治上翻了身,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解放前上海纺织工人的痛苦生活我是亲眼看见的。他们做了十二小时夜工,还要加班加点,回家睡在暗闷的搁楼上,又饱受蚊子臭虫之苦。解放前,物价一日数涨,一个月的工资往往只能买到几斗米。有病无处治,孩子无人照管等痛苦,更是说不尽。五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力改善纺织工人的劳动条件,单降温一项,国家在上海国营棉纺厂共已投资一千亿元以上。工人宿舍不断在建筑,二年中仅国营纺织厂就造了三十一万三千多平方公尺,许多工人都迁入了新的住宅。华东纺织管理局现在有医院二所,妇幼保健院一所,病床和产床已扩充到九百三十九张,为解放前的八倍弱,国营棉纺厂现有托儿所二十五个,可收托婴儿五千三百多人,这在解放前是一个也没有的。
现在,上海纺织工业一天所生产的纱,就可以织成供一百二十万人各做一套新衣的布。随着上海纺织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人民将一年比一年更多地从这里得到价廉物美的布疋。去年上海纺织工业供应各地的棉布,比一九五○年增加一倍以上。由于产品成本的不断降低,上海纺织工业的棉布价格有计划地逐渐调低,去年四月一日和十月八日,上海就曾二次调低棉布价格,使人民得到更多好处。以去年十月上海布、米牌价计算,上海农民只要一百九十四斤大米就能换到一疋花哔叽,而前年同日则需二百十九斤大米,一九五一年同日更需要二百二十三斤大米才能换到。上海纺织品的品种和花式现在也正在不断改进,斜纹、哔叽、华达呢、直贡呢、卡其、府绸等布的生产量在不断增加。去年销售和生产部门还联合成立了选样小组,绘样设计人员深入群众广泛搜集各种为群众喜爱的花式,去年
一年共评选出一千一百八十二种花布图案,其中如百鸟图、孔雀开屏、农家乐等花布,深受农民的欢迎。随着生产事业的不断发展,上海纺织工业为国家积累的建设资金也一年年增加了。
我从事纺织事业三十年,只有在这解放后的五年中,才真正感到时光没有虚度。过去二十五年中自己总感到有力无处用,而现在则感到:自己的能力跟不上事业的发展。今天,人民又给了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莫大荣誉,这使我感到兴奋和惭愧,也更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我唯有更好地学习和工作,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供献出我的一切力量。


第6版()
专栏:

中国地质工作的巨大发展
范荣康
一九五零年年初,云南省和平解放后,人民政府派人去接管东川铜矿。这是一个在汉朝就已发现,在元朝就已开采的,世界上著名的铜矿。矿上有人一手拿着矿石,一手拿着野草去迎接接管的同志说:“东川有这么好的铜矿,可是我们还吃草根”。
这是对旧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控诉。
在旧中国,富饶的矿产和国家主权一起出卖给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一面散布“中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等谎言,企图扼杀中国人民实现工业化的希望;一面掠夺我国的矿产资源,把中国沦为殖民地。在旧中国,无数的宝藏被窒息在地下,大同煤田一百多处地下火燃烧了整整一个世纪,个旧锡矿遍地的砂锡,是世界稀有的珍宝,却被长年不息的山水日夜冲击,随波逐流。
在这幅触目惊心的景象面前,每一个中国的地质工作者都空有满腔热情。他们也曾经远涉千山万水,写过报告,瞻望过远景,但一切努力都只成为纸上空谈。地质工作很少得到支持。在野外,他们所有的,常常只是三两个学生和几把铁锤。在室内,只能用分光镜或旋转台来看一看岩石矿物的薄片。由于缺少种种科学技术工作的实践,使中国的地质工作长期停滞不前。三十多年中仅有的若干发现,也常被打入冷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丁道衡先生,一九二七年在华北某地发现一个大铁矿,估计储量一亿吨,现在看来,这原是一个太低的估计,但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却视为胡言,毫无根据地擅改为两千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惨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地质科学新生了。五年来,中国地质工作者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料,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地下资源的认识。
长期以来,中国曾被称为一个缺少铁矿的国家。美国采矿冶金学会杂志上说:“铁为中国最缺乏之物”。中国地质工作者也曾表示悲观。一九二一年出版的“第一次中国矿业记要”上说:全国的铁矿储量,按平均每人每年用零点二五吨计算,“仅足勉供五年”,铁矿的缺乏“彰彰明矣”。一九二六年出版的“中国矿产”更认为:全国铁矿储量以美国之出产及消费率计算,“四年内尽可用尽”,“我国铁业希望实微也”。
短短的五年里,中国的地质工作者证明了中国是一个铁矿蕴藏丰富的国家,迅速有效地为国家提供了两个铁矿区的矿产资料,这就是大冶铁矿和华北某地的铁矿。大冶铁矿在二十五年前就被判决为“已过盛隆时期,矿质已较变差”,但解放后经过一年多大规模的勘探,她才显示了真正的价值。大冶铁矿的实际储量,不仅较日本帝国主义的估计超过好几倍,而且也较国家预期数字超过百分之一百九十三。华北某地的铁矿,数量之大,含铁率之高,更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冶铁矿和华北某地铁矿的探明,将永远记载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册中。
中国也曾被称为石油贫乏的国家。有些杂志上说:中国“几无石油蕴藏之可能”,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六年,美商美孚油行勘探陕北油田的结论也是“储量无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年来,从理论上,从实地勘探中,都证明了中国不但不是石油贫乏的国家,而且是多油的国家,“储量无多”的陕北油田也得到新的估价,将成为新中国石油基地之一。
至于中国是贫铜的国家,中国是缺锰的国家等等谬论,在这五年中也被一一击破。
五年的工作,粉碎了数十年来帝国主义的污蔑,改变了数十年来人们的见解,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是中国地质工作的巨大成就。
在这短短的五年中,中国的地质工作也获得空前的发展。新中国的地质工作改变了历史上匹马单枪的面貌。国家向地质部门输送了大批干部,培养了大批地质人员和技术工人。解放前全国从事地质工作的地质人员只二百余人,解放后逐年增加,一九五四年暑期各大学地质系、各地质学院及各中等地质学校毕业的学生即达二千余人。国家以一切最新的技术装备来支持地质勘探工作。一九四九年,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从旧中国接收到的只有几部钻机,一九五四年,仅中央地质部开动的钻机就有数百余台。许多过去绝少采用的探矿方法,被新中国的地质工作大量采用着。地球物理探矿在过去是冷门中的冷门,现在仅中央地质部的物理探矿处就拥有数百人的队伍,他们配备有磁力仪、重力仪、电阻仪,自然电流仪等新式仪器,成为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中一支强大的力量,从去年开始,中央地质部物理探矿处并试行了航空磁测,为我国的地球物理探矿事业开辟了又一条道路。
地质勘探项目一年比一年增加,一九五四年中央地质部的勘探项目就较一九五二年增加了将近一倍。五年来,从北满到康藏高原,到海南岛,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地质工作者的足迹。许多野外队拥有数千名员工,发展成工种齐全,设备完善的巨型近代化勘探队。他们改变了季节性工作的旧习,长年累月地在野外工作。
中国地质工作已走上了广阔发展的道路。


第6版()
专栏:

机械工业沿着独立制造的道路前进
陆超祺
在我国经济恢复和有计划地进行建设的日子里,我国机械工业都在飞跃地发展着。当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建设鞍山钢铁基地的时候,沈阳重型机器厂的职工送去自己制造的自动化圆锥破碎机,它每小时破碎的矿石可以装二十七辆火车;济南第二机床厂的职工送去自己制造的“七二四”型龙门刨床;沈阳第一机床厂的职工送去自己制造的精密的大车床,它们全是用电器操纵的;沈阳变压器厂的职工送去自己制造的二万千伏安的变压器;上海电线厂的职工送去自己制造的电缆。我国制造的全套水力发电站设备已经在福建省安装起来,它发出的电力足够三十万居民的城市的照明用。鸡西矿务局总机械厂制造的现代最新的采煤机械——顿巴斯一型联合采煤机已经在矿坑里开动起来,它每小时能掘五十吨到一百吨原煤,并毫不费力地把它们装进巷道的运输机里去。抚顺重型机器厂和太原矿山机器厂制造的钻探机已经运到了包头和大冶,在那里,人们正用它们来勘测未来的钢铁基地的资源。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的机车在铁路上疾驰。上海的造船工人制造的“民众号”、“人民一号”和“大众号”轮船已经举行了下水典礼,它们将出现在长江运输线上,并将成为能通过三峡的险滩而直达重庆的最大船只。在白茫茫的海洋上,我国制造的一千二百匹马力的远洋拖船,在七、八级大风和巨浪的冲击下试航,它的全部设备都是用电气来操纵的,可以在海上连续航行二十七天不必靠岸。
这些,并不是普普通通的成就,而是标志着我国机械工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成就。八十九年前著名的江南造船厂在上海的出现,就揭开了我国现代机械工业历史的序幕;但在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上空飘扬以前,有谁看见江南造船厂独立制造过一只轮船?有谁看见我国制造过一个火车头?这不是因为我国机械工业工人在那时候不够聪明,也不是因为我国在那时候不需要这些东西,而仅仅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命运在那时候掌握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手里。帝国主义者在我国设立机器厂,只是为了修配他们运进来的机器,为了加速掠夺我国资源;封建军阀建立机器厂,只是为了修配武器。他们都害怕我国有独立的机器制造工业,于是从技术传授、从设备和原材料供应、从市场价格方面,把我国机械工业牢牢地限制在修配性的水平上。当这种限制将要被我国人民革命力量彻底打破的时候,他们便动手破坏厂房,拆卖机器,把工厂变成废墟,把车间变成马厩。
最近的五年,是我国机械工业以空前迅速的步伐前进的五年。我们记得,在经济恢复时期的初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全体职工铲除了工厂院落中的蒿草,扫除了车间里的马粪和炉灰,卸下拴在机器上的喂马槽子,使被敌人破坏了的工厂迅速地复活起来,并把它引上独立制造的道路。我们记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职工肃清了企业内部的反动残余势力,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以后,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才像燎原的大火一样熊熊地燃烧起来,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我们记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职工学习了苏联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才能三、四倍地提高了生产能力。我们也记得,当帝国主义者对我国实行封锁的时候,是苏联给我们送来新的技术设备,给我国送来新的产品图样,给我国派来了专家,我国的制造技术才得以迅速提高。
我国机械工业沿着独立制造,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了五年。许多工厂的能力成倍地发展着,去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企业的产值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年的十二倍半。我国机械工业已经是一个形成了四十个制造系统,能制造一千九百多种比较重要的产品,在产品数量上能够满足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一半需要的工业部门。
然而,我国机器工业还远远没有满足国家的要求。它要供给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建设以一切设备;同时它要相应地供给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建设以设备;相应地供应农业、手工业等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所需要的现代设备。为此,机械工业正在通过扩大新产品的制造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机械工业正在新建和改建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聚集在首都讨论我国人民第一个宪法的时候,沈阳第一机床厂的职工们正在试制苏联新式的自动车床;哈尔滨电机厂的职工们正在试制一万瓩——我国自制最大的水轮发电机;上海电机厂、汽轮机厂和锅炉厂的职工们,正在共同制造我国自制第一套最大的(六千瓩)火力发电设备。现在,在一个纺织机械厂的基础上进行改建的重庆空气压缩机厂早已投入生产。沈阳风动工具厂的改建工程,正在进行最后一部分工程。新建的第一座制造精密工具——精密到必须用日光仪器来放大一万倍才能检验质量——的工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大部分机器已经安装好了,不久就可以全部投入生产。新建的一个制造精密的电表仪器的工厂正在紧张地施工中,有部分厂房将在今年内完成。第一座机械化自动化制造工作母机的工厂正在改建中,预计明年可以大部完成。规模宏大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已经进入安装机器的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将有一批车间投入生产。拖拉机制造厂正在建设专用铁路和工人宿舍,预计明年就可以大规模施工。第二汽车制造厂、重型机器厂等建设工程,也都已经开始筹备了。
我国机械工业跟着祖国一道前进。在不要很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我国制造的汽车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我国制造的拖拉机在祖国的田野里耕地了!


第6版()
专栏: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度
英韬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