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九日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茅盾
一、介绍世界各国的文学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文学翻译工作,对于我国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不仅热爱伟大祖国的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的宝贵的文学艺术遗产,同样也珍视世界各国人民在文学艺术上的优秀创造,把它们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养料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学艺术不可缺少的借鉴。
我国的翻译事业是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的。我们的先辈在翻译佛经方面所树立的谨严的科学的翻译方法,及其所达成的卓越成就,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并且奉为典范。
近代外国文学的翻译,可以说开始于十九世纪末年,林纾翻译的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在一八九九年就以木刻本出版了。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林纾和他的合作者,翻译了百余种外国文学作品。但林纾的翻译工作还只是一种译大意的性质,对作品的选取,也缺乏一定的标准。从严格的思想与艺术的评价,对近代外国文学进行严肃与认真的介绍的,开始于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和导师——鲁迅。“五四”时期,许多先进的刊物、文学团体、出版社,如“新青年”、“新潮”、创造社、文学研究会等等,陆续地、大量地介绍了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对于我国新文学的发展,是起了极大的鼓舞和借鉴作用的。如果说,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于吸取近代世界文学中现实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厚养料而成长起来的,那也不是一句过分夸张的话罢。
同时我们也必须指出:通过了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对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传统和他们的生活与斗争,逐渐了解得更清楚了;特别是从伟大的俄罗斯文学以及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文学,我们吸取了为进行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所需要的信心和力量。
由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业已获得了卓越的成绩。和文学创作事业的成长一起,文学翻译事业,也正在迅速发展。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的不完全统计,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以后,到一九五三年年底止,全国出版的文学翻译书籍(包括青少年儿童的文学读物),总数达二千一百五十一种之多,每种印数,少者数万册,最多至百万册。
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负的责任之重大,已为世界人士所公认。在进一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以及实现亚洲及世界各国的集体安全、和平共处的伟大事业中,国与国间的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文学翻译工作,是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增进我们对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斗争、思想、感情的广博的知识和深切的了解,培养和提高我们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丰富我们对人类精神文化的知识,开展和扩大我们对世界文学艺术的视野,发展和提高我们的文学创作,我们今天不但迫切需要加紧外国现代文学优秀作品的翻译介绍工作,同时,也迫切需要加紧世界古典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
在我们以创造性的劳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各项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我们也正在开始进行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决不能脱离历史的和世界的联系,而孤立地创造出来的。它的成长和发展,必然是一方面继承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最宝贵的传统,而又一方面则吸收了世界古典文学的和现代进步文学的精华。
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一切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和优秀作品,都为今天中国人民所需要,都必须成为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必须成为培养和灌溉我们正在创造中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养料。
二、文学翻译工作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几十年来,文学翻译工作是有很大成绩的,翻译工作对人民的事业作了很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翻译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缺点,而首先是工作的无组织无计划状态,这是和国家有计划的文化建设不相适应的。
在过去,极大多数的文学翻译工作,是在分散的、自流的状态中进行的。从翻译工作者来说,翻译作品的选择,常常仅凭译者个人主观的好恶来决定,而往往很少考虑所翻译的作品,是否值得翻译,是否于读者有益,为读者所迫切需要。甚至有些译者,对自己是否胜任这一翻译,也考虑得很少。态度不够严肃的译者胡乱翻译。若干态度比较严肃能力较高的译者,又往往由于缺乏条件不能安心致力于工作,许多需要长年累月,惨淡经营的翻译工作就不可能做,有些译者就只得把应该细磨细琢的工作草率了事。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出版事业掌握在私营出版商手里,翻译作品的能否出版,主要是由出版商人来决定的,许多译者不得不迁就商人的要求,而不可能周密地考虑自己的志趣、能力和读者的利益。
上述的无组织、无计划的状态,在过去反动统治下是不可避免的,但到今天还存在,就不能不说领导这工作的国家出版机关以及领导和组织翻译工作者的团体如作家协会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由于这种分散自流的无组织无计划状态的存在,使文学翻译工作出现了许多混乱的现象。一方面应该翻译的作品没有翻译出来,甚至今天读者所迫切需要的苏联的许多重要作品,也没有完善的译本;而另一方面,次要的,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文学翻译出版物,则充斥于市场。
无组织无计划的害处,特别表现在严重的重复浪费上面。译者和译者之间,出版者与出版者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谋,一个译者一个出版社可以完成的工作,往往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译者和出版社同时或先后的去做,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我们并不反对复译,但后来的译本应该比原有的译本质量更高,这样的复译才有意义。有的译者和出版者只是从本身利益出发,明知已有别的译本,自己又并无条件译得更好,仍旧作无意义的重复,不少复译本并不比原来的译本完善,甚至有反而较差的。也有的将同一原作的译本改换一个书名出版,以蒙混读者。有一些比较为读者所急需的书,译者和出版者虽然明知别人已在翻译,却以粗制滥造的方法,抢先译出,以争取市场。这些错误的恶劣的现象都是不能容许的。
我们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一切经济、文化事业已逐渐纳入组织化计划化的轨道,文学翻译工作的这种混乱状态,决不能允许其继续存在。文学翻译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主管机关和各有关方面,统一拟订计划,组织力量,有方法、有步骤地来进行。特别在今天,我们的翻译力量还非常薄弱,而我们的任务却十分艰巨,必须使每一个文学翻译工作者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而这,只有有计划有组织地来进行工作,才有可能。
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文学翻译工作,首先我们必须有一个全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共同拟订的统
一的翻译计划,然后由国家及公私合营的文学出版社和专门介绍外国文学的“译文”杂志,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发掘的潜在力量,分别依照需要的缓急、人力的情况和译者的专长、素养和志愿,有步骤地组织翻译、校订和编审出版的工作。
仅仅有一个选题目录,还不能算作完整的工作计划,我们必须进一步解决组织力量的问题。今天极大部分的翻译者是在业余从事翻译的,他们有的是机关干部,有的是学校教授,有的还在学习中,只有极少数是专业工作者。而在今天的实际情况下,也还不可能使一切兼任的文学翻译工作者,都从他们原来的工作岗位中脱离出来,变成专业的翻译工作者,因此我们可能组织起来的,大部分还只是业余的力量。业余的力量,如果组织得好,也仍有可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出席这次会议的全体同志进一步了解和加紧组织全国的力量,把许多翻译工作者的个人计划,集合而组织成一个统一的计划,把分散的力量,组织成一个步调一致的广大的队伍。为着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展开广泛的讨论,集合大家的智慧订出许多具体的办法,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出版总署领导下,由作家协会、有关的文学研究机关、文学出版机关、刊物编辑部和全体文学翻译工作者共同来执行。
三、必须把文学翻译工作提高到艺术创造的水平
今天文学翻译工作中所存在的另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对于一般翻译的最低限度的要求,至少应该是用明白畅达的译文,忠实正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但对于文学翻译,仅仅这样要求还是很不够的。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工具,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这样的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切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关于原作内容的最适合的印证,同时还必须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这样的翻译的过程,是把译者和原作者合而为一,好像原作者用另外一国文字写自己的作品。这样的翻译既需要译者的全部的创造性,而又要完全忠实于原作的意图,好像一个演员必须以自己的生活和艺术修养来创造剧中人物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人物,又必须完全符合于剧作者原来的意图一样。
文学作品是描写生活的,译者和创作者一样,也需要有生活的体验。当然,一般译者对于外国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未必都有可能去直接体验一番,特别是对于外国古代的生活,简直不可能有直接的体验。如果我们要求译者必先对于某一外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了直接的体验,然后才来从事翻译,那就不但是不合实际的办法,而且也是不合情理的。但我们却必须认识这一点:译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愈丰富,对于不同国家与不同时代的生活也愈容易体会和了解。更多地体验各色各样的生活,对于一个文学翻译者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根据原作所写的生活,在译者自己可以接触到的类似的生活中去找求体验,好像演员要表现剧本中的生活,到同样的生活中去找求体验一样,是很必要而且应该尽可能去做的。
对原作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是翻译一部作品时必需做的工作。这就首先要求翻译者也和创作者
一样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然后才有可能全面地研究和正确地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以及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这是艰巨的工作,然而,为要达成艺术的创造性的翻译,这样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译文语言的运用问题。每种语文都有它自己的语法和语汇的使用习惯,我们不能想像把原作逐字逐句,按照其原来的结构顺序机械地翻译过来的翻译方法,能够恰当地传达原作的意义,我们也不能想像这样的译文会是纯粹的本国文字。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一方面却以本国的语言进行思索和想像;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的语法和语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正确地传达了原作的意义和风格。
有人以为我国的语汇贫乏,翻译时不够应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事实却不尽然。语言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生活在变化、在发展,新的语汇也在陆续出现。翻译者和作家一样,也应当从生活中去发掘适合的语汇,或者提炼出新的语汇,这也是翻译艺术的创造性的一个方面。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不应当从外国作品中去吸收新的语汇和表现方法。但要从外国作品中去吸收新的语汇和表现方法,必须是在本国语言的基本语汇与基本语法的基础上去吸收而加以融化。生吞活剥,杜撰硬搬,都是有害的。
如上所述,我们对于提高翻译质量的要求,是以艺术的创造性的翻译为目标。应当指出:这是今天我们努力以赴的目标。在今天,我们还不宜用这作为尺度去衡量一切译本。我们这一目标是要经过长期的努力而逐步达到的,但今天提出这一目标,是完全有必要的。
四、加强文学翻译工作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和集体互助
精神,培养新的翻译力量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文学翻译工作,和把文学翻译工作提高到艺术创造的水平,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一个目标;而加强文学翻译工作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和集体互助,大批地培养新的翻译力量,是我们达到这个目标的具体步骤。
批评与自我批评,永远是我们改进和提高工作的动力。在文学翻译工作中,译者和校订者之间,译者和编辑者之间,必须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论对自己的或别人的缺点表示冷淡或妥协,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任何骄傲自满、对一切不论是正确的或不完全正确的批评不肯虚心倾听的人,很难从缺点中来改进自己。
一般说来,我们翻译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空气是不够浓厚的。对于轻率的翻译态度、粗制滥造的翻译作品,我们虽然也作了一些批评,而且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不说,这个工作还是做得很少,而且不及时。对于优秀的译本,我们也很少推荐和表扬。对于那些译文虽无大疵、却与优秀的原作不相称的译本,也很少批评或简直没有批评。
过去的一些批评大多侧重于指摘字句的误译,而很少就译本作本质的、全面的批评。指摘字句的误译,当然也是需要的,但这是不够的,批评工作还必须比这更进一步。我们希望今后的批评能够更多地从译文的本质的问题上,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上,从译本传达作者精神、风格的正确性上,从译文艺术语言的运用上,以及从译者的劳动态度与修养水平上,来作全面的深入的批评,这样,才能逐渐地树立起严肃、认真、刻苦钻研的作风,达到逐渐提高翻译质量的目的。
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相辅而行的,是翻译工作者的集体互助。翻译是一种个体劳动,尤其是文学翻译。如果把一个作品由几个译者分译,要想求得译文风格情调的一致是有困难的,因此集体翻译不是很适当的办法。但另外的一种集体翻译,例如由几个译者共同来研究和讨论原作,取得比较全面的一致的认识,然后由一个译者来执笔翻译,经其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帮助:这样的集体翻译完全是可能而且有益的。一书分译的办法,有时也可试行,但必须合译者对于作品有比较深入的共同研究和讨论,对作品的思想、精神、风格,有共同一致的认识,而他们翻译的水平又是差不多。在翻译过程中,彼此进行互校,最后有一个人负责总校,这样才可能完成风格统一,质量较好的翻译。
集体互助精神的又一方面,表现在校订工作上。校订工作是翻译事业中重要的一环。一种译本没有经过校订,是很难达到较完善的地步的。所以,文学翻译工作中不但需要组织翻译的力量,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校订的力量;特别是由于过去许多已有的翻译,有的可以经过修订而重新出版,以节省目前有限的翻译力量,因此迫切地期望有经验的翻译工作者同时也做校订的工作。
翻译事业的最后一环是刊物或出版社的编辑工作。编辑负有对译稿进行最后一次校订的责任,他
一方面对读者负责,另一方面对译者负责,他是翻译质量的最后的保证人。编辑工作有时甚至比校订工作更艰苦,更困难;他一方面要依靠译者,尊重译者,另一方面又必须尽量发现译文的错误、疏忽和不适当的地方。他的工作在出版的书籍上和发表的刊物上是见不到的,但缺少了这一工作,翻译的东西就不可能与广大的读者见面。而且因为这是一种最后保证的工作,需要有较高的水平。他们为着做好编辑工作,组织更多更好的翻译,常常必须具备忘我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以对翻译工作同样的尊敬与重视,来尊敬和重视他们的工作。
最后,培养翻译的新生力量,在今天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上面已经说过,今天从事业余翻译的极大多数人是青年,他们的业务水平一般地还不高,但他们是有前途的,他们是翻译的新生力量。问题是在怎样有计划地经常地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在业余的翻译工作中逐步提高。
各刊物编辑部和国家出版社,在帮助青年的翻译工作者这方面,曾经做了不少工作,也产生了效果,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是毋庸讳言,这种工作还缺少计划化,还是被动的多,主动的少。今后要改进这一工作,单靠文学刊物和国家出版社的有限的力量,是很不够的。必须由各有关方面(包括有修养的文学翻译者)共同协力,使得培养新生力量这一迫切而重要的工作能够有计划地、主动地进行。我们深信:新的队伍,正在旺盛的成长起来,它的发展将不可限量,我们的共同事业,必须依靠他们来参加。
同志们,为了争取文学翻译事业的进一步繁荣,我们不但要求翻译工作者数量上的迅速增长,而且也要求翻译工作质量的不断的逐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文学翻译工作者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文学艺术和中外语文的修养,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这个艰巨的任务。


第3版()
专栏:

谈文学翻译工作
郭沫若
文学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通过翻译,我们可以承受全世界的文学遗产。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优秀的作家,留下了优秀的作品。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翻译工作者把它们译成本国语言,才能使我们更多的人来享受。我国有六万万以上的同胞,不可能人人都懂得许多外国语文,要使我国人民都能享受全世界的文化遗产,不经过翻译是不行的。
在今天来讲,翻译工作对保卫世界和平,反对新战争威胁,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因为是生活的反映,更能使这种相互了解深入。这样,就可以消除人为的障碍,人为的隔阂,所以翻译工作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我们通过文学翻译,既可以了解各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他们的愿望;更可以促进本国的创作,促进作家的创作欲;作家读了翻译作品,可以学习它的表现生活的方法。通过翻译,也可以帮助我国语文的改进。中国语文固然优美,但是认真使用起来,就感到语法的不够用了,做翻译工作的人都会体会到这一点的。通过翻译,我们可以学习别国语言的构成和运用,采取它们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我国过去长期封建统治的结果,使我国人民和各国文学作品很少接触的机会,世界上很多古典文学名著,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文学,翻译过来的很少,今后需要大量介绍,而这个责任是要由翻译工作者承当起来的。
翻译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不但尊重翻译,也深知翻译工作的甘苦。凡是从事翻译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到这一层。翻译是一种创作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这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创作要有生活体验,翻译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翻译工作者要精通本国的语文,而且要有很好的外文基础,所以它并不比创作容易。严复对翻译工作有很多的贡献,他曾经主张翻译要具备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他这种主张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完备的。翻译文学作品尤其需要注重第三个条件,因为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翻译工作既然是这样的重要,这样的艰苦,而又需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对翻译工作决不能采取轻率的态度。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不能随便抓一本书就翻,他要从各方面衡量一部作品的价值和它的影响。在下笔以前,对于一部作品的时代、环境、生活,都要有深刻的了解。翻译工作者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对原作的时代背景没有深入的了解,要想译好一部作品很不容易。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我译过一部“浮士德”,这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积六十年的生活经验写成的一部伟大诗篇。这部作品有上下两部,我二十几岁开始翻译,中间差不多经过了三十年,到一九四六年才把它完成。第一部是歌德少年时期的作品,我在翻译的时候感到很轻松,原因是作品的内容很像我国的“五四”时代,摧毁旧的,建立新的,少年歌德的情感和我那时候的情感很合拍,思想也比较接近,因此译的时候很顺利,并不感到吃力。第二部是歌德晚年写的,他的思想感情我在那时候很难体会,觉得简直啃不动它,于是便把它抛在一边,不但不想翻译它,甚至想否定它是一部世界名著了。这样经过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我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参加了大革命,又经过了抗日战争,看到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的黑暗,一九四六年到了上海,又在国民党匪帮的白色恐怖下经历了一段惊涛骇浪的生活,这时再回头来看“浮士德”的第二部,感情上就比较接近了,翻译起来也非常痛快,觉得那里面有好些话好像就是骂蒋介石的。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把它译完。
所以,翻译工作也是需要有生活体验的,不过我们也不必单纯强调这一个条件。不久以前,法捷耶夫为了写一部作品,曾经到钢铁厂去体验了一年多的生活。我们翻译工作者不可能也不一定每人都到钢铁厂去生活一个时期,但是我们也要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这样方能体会原作的内容。
当然,对于文学翻译工作者来说,重要的还是文学的修养和语文的修养。一个翻译工作者至少必须精通一种外文。但是仅仅懂得一种外文,也不容易把工作做好。除了一种外文以外,最好还能懂得第二第三种外文,这样不但在研究上方便,翻译时还可以用来作为助手。把别国的译文拿来对照,对自己的翻译确有很大的帮助,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验。
但是,除这以外,更重要的是对本国语文的修养。如果本国语文没有深厚的基础,不能运用自如,即使有再好的外文基础,翻译起来也是不能胜任的。外国诗译成中文,也得像诗才行。有些同志过分强调直译,硬译。可是诗是有一定的格调,一定的韵律,一定的诗的成分的。如果把以上这些一律取消,那么译出来就毫无味道,简直不像诗了。这是值得注意的。本来,任何一部作品,散文,小说,剧本,都有诗的成分,一切好作品都是诗,没有诗的修养是不行的。
又要外文好,又要中文好。但是外文好的人,中文不一定就好。我说翻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的艰苦就在这儿。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在外国生活,外文好了,但结果又等于一个外国人了,中文很难同时学好的。可是一个人在二十岁以后,想学好外文并不容易,就是想学好中文也不容易。拿我自己来说,我二十岁以后在日本过了二十年,生活是日本方式,孩子们在周围讲的都是日本话。在这样环境里,我的日文并不敢夸口,可是我的中文还勉强可以,因为我在母亲的怀抱里接触的就是本国的语文。但是这样能不能说中文就很好了呢?还是不敢说的。所以,想把外文学好已经很不容易,再加上本国的语文难以掌握,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这就难上加难了。不过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毛主席说: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这一句话对我们翻译工作者也同样通用。在这儿我想向各位推荐苏联的一个经验。苏联译一首中国诗时,懂得中文的人先把意思译出来,然后再让懂得诗的人把它加以诗化。集体翻译在苏联已经普遍推行,我觉得这一个方法很值得学习。在我们中国,大多只做了第一步,这就是把意思译出来,第二道的加工,根本就没有做,或者很少做到,而这一步工作正是少不了的工作。一杯伏特卡酒不能换成一杯白开水,总要还他一杯汾酒或茅台,才算尽了责。假使变成一杯白开水,里面还要夹杂些泥沙,那就不行了。
总之,在翻译工作上,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在翻译之前,必须慎重选择,准备周到。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广泛地参考,多方面请教,尽量地琢磨。所谓“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实际上就是马虎了事,不负责任。
在旧时代,人们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在翻译工作上你争我抢,把它当成名利双收的事情,这一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在今天,我们来做这项工作,首先就要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读者。我们必须大家来商量,来计划,来进行,使我们的翻译达到理想的地步。互相校订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纠正错误,发现问题;我们也应该在翻译界培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
〔注〕这是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第3版()
专栏:

中国作家协会召开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
中国作家协会从八月十八日到二十五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全国各地应邀出席会议的文学翻译工作者共一百零二人。
会议期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作了“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的报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叶圣陶、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郑振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老舍都出席,就文学翻译工作讲了话。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副主任李慎之作了国际形势的报告。戈宝权作了关于苏联文学翻译工作问题的专题发言,邹荻帆作了关于我国和人民民主国家的文化交流情况的专题发言,金克木等作了各国文学概况的专题发言,会议经过了分组讨论,最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扬作了总结发言。
会议指出了文学翻译工作在发展中国新文化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上的重要意义。我国翻译事业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外国文学的翻译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在今天我们开始进入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翻译工作的任务更加显得重要,有计划地介绍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的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会议认为,近几十年来的文学翻译工作是有很大成绩的,但是不可否认,翻译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缺点,首先是工作的无计划无组织状态。为了使文学翻译工作走上计划化的道路,必须由国家文学出版机关商同全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制订翻译计划,根据社会和国家需要及现有的力量,分别轻重缓急,有步骤地组织翻译、校订、编审和出版。会议讨论了“世界文学名著介绍选题计划草案”,并将根据这个讨论的结果订出正式的计划。
今天文学翻译工作中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会议认为,翻译文学作品,必须用明白畅达的译文,忠实正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并力求用文学语言把原作的风格传达出来,使读者读了译文能像读原作一样的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最后,会议认为,为了保证完成上述两大任务,作好文学翻译工作,必须组织力量培养人材。作家协会必须加强对文学翻译工作的领导,把文学翻译工作者组织起来,进行经常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出版社和刊物编辑部也应该广泛地联系文学翻译工作者。有关部门还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业余的翻译工作者获得充分发挥力量的条件,并有计划地培养新的翻译力量。


第3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的舞蹈艺术
印度尼西亚艺术团在我国首都演出的许多精采节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印度尼西亚人民的生活和热爱和平的愿望。这次演出对于增进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都是很有意义的。新华社记者 刘东鳌摄
一、烛舞——苏门答腊岛西部的一种民间舞蹈。
二、“巴格蕾娜”舞——苏拉威西岛的民间舞蹈。
三、“苏琳丹”——印度尼西亚的一种新型舞蹈。
四、蝴蝶舞——印度尼西亚的一种新型舞蹈。
五、“布啦维罗·古诺”舞——爪哇的一种古典舞蹈。
六、“哥勒克·泽伦丹”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