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序言中说:“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照顾各民族的需要,而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将充分注意各民族发展的特点。”宪法草案总纲中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章第五节又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作了规定。
宪法草案中的这些规定,是以已经存在的事实为根据的。四年多以来,我们国家正确执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我国各民族已经在平等的基础上空前地团结起来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都逐渐改变了旧的面貌,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宪法草案中的规定,正是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所出现的新的民族关系和新的气象,把过去四年多以来民族工作的经验和成果用立法形式总结起来,固定下来了。从下面发表的几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几年来我们国家在民族工作方面获得的许多成就。
一年来的民族工作
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宣传组
过去一年,在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及其组成部分国家在民族问题方面的任务的指导和鼓舞下,民族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进展。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工作,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继续推行,获得了新的成就。在凡是有条件进行普选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都热烈地参加了普选。各民族干部的培养和各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的建设,都获得许多成绩。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更加亲密和巩固了。
一年来,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事业,都作了极大的努力。特别是农业、牧业、林业方面,成绩更加显著。各民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相应地有了改善和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一般已恢复到战前水平,有的地区已超过战前最高水平。不少的过去缺粮的地区,现在不但已能自足,有些并且有了余粮。
为了帮助少数民族人民发展农业生产,人民政府发放了农业贷款,生产补助金,供应了农具,兴修了水利,并特别在一些生产极端落后的地区,发放了无偿的铁质农具。如西南区去年打制了各种农具一百三十多万件,到年底已发出九十多万件。受益的少数民族农民仅贵州一省即达十四万户。今年西南区各省将继续发放价值三百八十亿元的无偿农具,各少数民族农民将可继续得到一百多万件大小农具。无偿农具的发放,大大地改进了少数民族的落后的耕作技术,引起了这些地区生产上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的少数民族农业区,已普遍地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到一九五三年底止,内蒙古自治区组织起来的农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七十七点三二,有农业生产合作社一百八十七个。新疆一九五三年组织起来的农户约占农民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以上,有农业生产合作社十个。广西省桂西僮族自治区组织起来的农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十三。贵州省苗、侗、布依等民族地区组织起来的农户,一般的已达到农民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一九五四年各地区互助合作运动又有了进一步的开展,如桂西僮族自治区到今年夏组织起来的农户已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五十五点八。
政务院公布的“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绥远、青海、新疆等地若干牧业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总结”对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和畜牧业生产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一年来,畜牧业有很大发展,牲畜头数增加很快。如内蒙古自治区的牲畜头数,到一九五三年较解放初期增加了近一倍半,平均每年可增加百分之十四点五。
少数民族地区的森林,在全国森林蓄积量中占很大比重。国家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林业开发;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进行了亚热带林业的垦植;在中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对私有林区的造林也给予了扶助。
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工业建设,如内蒙古自治区已有地方国营及合作社经营的大小工厂二百多个,新疆省也新建了一些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基本建设工程有的就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工程进行中,当地各族人民给予了极大的支援。
一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贯彻。一九五三年政务院公布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本总结起了极大的作用。到今年五月底止,全国继续建立了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区二十六个。其中相当于专区级的十一个。连同以前,全国已建立了五十八个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区。
许多自治区进行了普选,有的并召开了自治区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因而更进一步加强了自治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各民族自治区在实现民族自治机关民族化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首先是大量培养和提拔了当地民族干部,更加充实了自治机关。这些干部在实际工作的锻炼中,积极、热情,发扬了联系群众的优点,有了很大的进步。凡是已有民族文字的自治区的自治机关,一般均已注意了运用民族语文作为行使政权的主要工具。在许多地区,汉族干部并积极地学习当地民族语文,对开展工作有很大帮助。有些自治区在机关内部注意到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安排机关生活。有些自治区对自治区的财政权限已有所规定,经中央批准后并已付诸实施。有些自治区,在当地党政机关的领导下,建立了民族的人民地方武装。上级人民政府对自治区的领导,一般地比过去更注意了民族特点。由于自治机关的民族化,更加强了自治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得到各族人民的爱护和支持。
一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工作也有发展。在学校教育方面,小学教育发展较快,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在增加。全国七个民族学院自成立以来,已毕业的学生有七千六百多人。国家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一九五三年拨发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补助费九百零九亿元,比一九五一年增加了六倍。此外在社会教育和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事业方面也有一定的成绩。
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卫生工作是非常关怀的。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有五十一所医院,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已建立了七百多个县卫生院和许多区卫生所、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中央和各有关的大行政区、省先后组织了四十八个民族卫生工作队深入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医疗。各地区都注意培养少数民族的卫生工作人员。一九五三年国家拨给少数民族卫生事业补助费两千二百七十多亿元,比一九五二年增加了一倍多。
除了这些工作以外,各级人民政府在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方面还做了许多重大的工作。从一九五二年九月到去年十月的一年多的时间中,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地进行了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着重地批判了一部分汉族干部和人民中存在的大民族主义思想,同时也教育了少数民族的干部和人民。在存在着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纠纷的地区,各有关党委和人民政府都协同当地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和宗教界人士,大力进行了说服教育和调解纠纷的工作,有些地区并商订了团结治安公约,成立了团结治安组织,防止或减少了纠纷的再起。由于过去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迫害,长期流散在甘、青、新三省边境地带,生活极端痛苦的一部分哈萨克族人民已得到安置,人民政府帮助他们解决了必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些工作对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都有着直接的利益和重大意义。
一年来民族工作的这许多成绩,是在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的深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各民族人民和各民族干部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紧密团结、共同努力而获得的。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今后在发扬各民族间的友爱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基础上,我国的民族团结将继续加强。


第3版()
专栏:

新疆的新面貌
新疆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 穆义提(维吾尔族)
新疆在我们祖国的边疆,居住着十三个兄弟民族,这里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水草丰盛的牧场和丰富的地下矿藏。但是由于历代反动政权和当地封建地主、恶霸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挑拨民族间的纠纷,各民族间曾处于互不信任和互相仇视的状态,因而造成了新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长期落后的状况。
一九四九年,新疆和平解放了,从此结束了多年来的民族压迫,开始了各民族平等、友爱、团结的新时代。生活在祖国和睦大家庭中的新疆各族人民,在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真正享受到了民族平等。四年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及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和汉族人民兄弟般的帮助,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进行了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的社会改革运动,肃清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土匪,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从而恢复与发展了生产,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新疆的社会面貌有了很大转变。现在新疆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呈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各民族之间也建立了空前未有的平等友爱互助团结的新关系。
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根据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新疆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五月共建立了相当于县、区、乡级的蒙族、回族、达呼尔族、柯尔克兹族、塔吉克族、锡伯族等十四个自治区,这些民族多年来所盼望的当家作主的愿望得到实现。实行了区域自治更加加强了各族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爱,他们说:“毛主席真知道咱们心里的事,过去我们少数民族抬不起头来,过着黑暗的生活,今天我们抬起了头,真正见到了太阳。”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本民族内部的团结也更加加强了,如昭苏县莎汉乌松蒙族自治区的哈萨克、柯尔克兹、俄罗斯等民族人民在蒙族过春节时,自动拿出了十八普特大米,二普特半面粉,四块半茶叶,七公尺白布,十五万多元人民币送给贫苦的蒙族牧民。鄯善县东巴札尔乡回族自治区的回民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大寺与小寺之间的不团结的问题,在成立自治区后也得到了解决。
改革土地制度
新疆解放后,全疆将近四百万人口的农业地区,展开了反对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与剥削的减租反霸运动,严重地打击了封建制度,经过减租反霸运动,全疆百分之七十的农民获得了二亿零九万七千多斤小麦的斗争果实,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接着在这个基础上,全疆九个专区,五十四个县的全部农业地区,计一千五百二十个乡中先后展开了改革土地制度运动。在这一运动中,严格地执行了慎重稳进的方针和各项政策,特别是坚决执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及保护畜牧业、工商业的政策。根据九百九十个乡的统计,改革土地制度斗争中没收了地主的土地三百一十六万八千三百一十七亩,连同征收土地,全部共计四百三十六万六千○四十八亩。这些土地全部合理地分配给了四十五万一千八百二十户,计一百二十四万七千四百九十八名贫雇农。同时还适当地照顾了缺少土地的中农和农村中的其他劳动人民。平均每人分得了二亩三分地。由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分得的其他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了。
农业生产
四年来,新疆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有了很大的增加,一九五三年种植面积到达二千万亩,较一九四九年扩大了四百一十万亩。粮食总产量一九五三年为三十二亿斤,较一九四九年增产十亿斤。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历史上一贯缺粮的焉耆、哈密两专区的粮食不但达到了自给,而且有余。
四年来人民政府供应了各种小型旧式农具百万件以上,新式农具六千三百件,帮助各族农民发展生产。农村中的互助合作运动也有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互助组已达五万八千七百七十三个,其中常年互助组占百分之○点五,组织起来的农户占农业总户数百分之三十。和硕、库尔勒、阿克苏、疏勒等县的十二个互助组的小麦产量平均每亩二百四十六斤,较一般农民的产量多百分之三十。焉耆牙生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二十五亩地上种了包谷,平均每亩产量八百六十三斤,超过当地一般农民的产量百分之五十至六十三。一九五三年新疆有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今年计划新发展四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新疆是一个缺雨的省份,因而水利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关键。四年来,在军民一致努力下,建设了红雁池水库与和平水渠,整修大小渠道五万多条,共长三万余公里。特别是驻新疆的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许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十八团渠、解放第一渠、红星第一渠等。四年来建筑的水利工程已可增灌土地五百多万亩。
畜牧业生产
由于贯彻了保护与发展畜牧业的方针,实行了保护牧主经济和实行牧工牧主两利政策的结果,牧区人民大大增强了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和经营畜牧业的信心。四年来,国家银行贷放了一百四十八亿元的贷款,同时还发放了不少的救济款,从去年开始改为发放一部分救济羊。政府又帮助牧民防止自然灾害、收割冬草、修盖畜圈、防止牲畜疾病,并推广了优良种畜,畜牧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一九五三年大小牲畜较一九四九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四点九七。由于对外贸易逐年扩大,因而给畜产品开辟了广大的销路。四年来牲畜的毛价提高了十四倍,羊皮换白细布的价格提高了八点五倍。土产价格提高了,牧民生活逐步改善。如蒲犁县三区一乡是一个塔吉克族居住的纯牧区,一九五三年平均每个人的购买力,比解放时提高了三倍。为了治疗和预防牲畜疾病,政府培养了兽医技术人员,并在各专区、县设立兽医工作站五十七处,向各地发出了价值约五十亿元的药料器材,又培养了民间兽医。至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共计预防注射、治疗各种病畜五百余万只。此外并组织了八百七十三个打狼组,保护了牲畜,由于人民政府帮助牧民群众解决猎枪、狼铗等打狼工具缺乏的困难,在一九五二到一九五三年内共打死大小狼八千九百余只,狼害大大减轻。
工业建设
解放前,新疆基本上没有工业,四年来,经过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的忘我的劳动和各族人民一致的努力,以及苏联无私的援助,先后建立了八一钢铁厂、汽车修配厂、纺织厂、发电厂、水电厂、水泥厂、面粉厂以及中苏石油公司、有色金属公司等大规模的近代化工业。这些工业的建立,供应了各族人民生活资料与农牧民的生产资料,培养了大批各民族的工人与技术干部,为进一步地工业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文化教育卫生工作
新疆民族学院现有包括十一个民族的学生八百六十人。中等学校目前有六十九所,学生二万五千三百九十六人,较解放前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六十一。四年来中等学校毕业学生有九千二百一十三人,他们有的继续升学,有的根据需要分配到各地工作。一九五二年在乌鲁木齐市成立了工农速成中学,现有各族工农出身的干部二百名参加学习。全省现共有小学一千九百四十所,学生三十六万八千三百四十五人,学校数目较解放前增加了百分之三,学生数目增加了百分之七十八。在各级学校中工农子弟人数增加了;中等学校招生时特别照顾了边远地区和人口少的民族的学生;学生中的妇女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解放前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塔吉克、柯尔克兹、蒙古等民族的文化教育较其他民族更为落后,解放后这些民族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特别照顾,如蒲犁县的塔吉克族在一九五二年即有学生一千六百七十八名(内有少数柯尔克兹族学生),较解放时增加了七倍。乌恰县柯尔克兹族学生人数增加了二十倍以上。
四年来,共恢复与建立了一百一十五个医疗机构,培养了四百零四名本地医务干部,并选送一百四十一人去北京和兰州等地学习深造。各地卫生机构适时地进行了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注射,大大减少了各种疾病的传染。对各族劳动人民贫苦患者,予以免费治疗。现在全疆平均每日受免费治疗的有一千三百多个门诊号和二百七十架病床。人民政府对保护母亲与婴儿的健康也极为重视,四年来改造和训练了三千八百八十四名产婆,训练了妇幼保健员一万一千一百四十三名。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曾派了一百多个医疗工作队和医疗工作组,深入到辽远的农村、牧区,为各族人民免费医疗。
四年来,新疆各族人民从自己切身的生活中,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由平等的大家庭里,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才能得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才能得到各项事业的发展,因而各族人民越来越爱戴毛主席,越来越信任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第3版()
专栏:

西康藏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了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桑吉悦希(藏族)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于一九五○年十一月,几年来由于正确地执行了民族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都获得了很大成绩。自治区人民政府本着团结、平等、互助互让的精神,参照历史习惯,用协商的方法,调解了大小纠纷三千多件,使藏族内部的冤家纠纷大多得到和解;积极支援和协助人民解放军先后剿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土匪特务,安定了社会秩序;在各种工作中和训练班大力培养了民族干部,现已有民族干部两千六百多人;积极进行生产及与生产有联系的经济工作,设立了贸易机构,进行了文教、卫生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增进了民族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提高了人民爱国主义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初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全区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的兴旺的新气象。
但是,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初期,曾遇到不少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很深,加上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土匪特务公开和隐蔽地进行挑拨造谣和其他破坏活动,大部民族领袖人物虽然在政府中担任了职务,但还不了解党的政策,怀疑和顾虑很大,在工作中不敢大胆负责,有的甚至不愿到自治区人民政府中来。另一方面,汉族干部虽然大部分是诚恳地为少数民族服务,但对当地情况不了解,对民族政策体会不够,在工作中搬用在汉族地区所习惯和熟悉的经验,甚至有的还违反了当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特别是对民族领袖人物的思想顾虑不够了解,误以为他们不会干工作,于是在工作中包办代替。因此民族领袖人物虽然在自治区人民政府中担任某些部门的领导工作,但普遍感到有职无权。当时自治区人民政府还没有条件采用藏文行使政权,而是用汉文,藏族干部看不懂各种文件指示,只好把文件堆在抽屉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机构曾有一个时期实际上是一个空架子。自治区下面的政权也没有建立,一切决议和工作布置无法贯彻下去。
一九五二年,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在中共康定地委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民族政策的学习检查了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汉族干部严肃地批判了大汉族主义思想,领导同志对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在大会上作了公开检讨。这样使少数民族干部也受到很大教育,并深受感动,认为:“汉族干部离开自己的家乡,来这里受苦受寒为我们工作,还要检查错误,我们也应该检查自己的工作才对。”于是也自动地检查了地方民族主义思想,从而认识了当家作主的真实意义。如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阿旺嘉错说:“事情由我们来办,我们自己就不得不学习政策,学习办事,今天虽有困难,慢慢总会学会,希望汉族干部多多帮助。”
通过这次民族政策的检查,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在政策水平上都有了提高。汉族干部进一步树立了长期为少数民族服务的观点;少数民族干部也开始树立了主人翁的思想,各民族干部间更加团结了,因而在实现自治机关民族化方面有了很大收获。首先在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实行集体办公,建立了政府委员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用交代政策、研究工作等一系列的有效办法,积极帮助和培养藏族干部,发挥了藏族领袖人物及民族干部的积极性,基本上纠正了过去某些汉族干部不尊重民族干部职权的现象。一切公文、布告都采用藏、汉两种文字,藏文成为行使政权的主要工具。另外按藏族的风俗习惯制订了工作、学习和生活制度,办公室、宿舍以及伙食等生活习惯都按藏族风俗安排,藏族干部感到非常舒服和愉快,人民群众对政府也感到更加亲切。汉族干部又积极学习藏族语文,一般的县区级汉族干部都已能用藏语和藏族干部在一起研究工作,这就更有利于帮助和培养藏族干部提高工作能力。也有不少的藏族干部自动学习汉语汉文。汉藏干部之间语言互通了,就更增加了相互的了解,感情也就更为密切,工作热情也更高了,并能积极地对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有的藏族县长、政府委员自动下乡宣传政策,调解冤家。通过这些实际工作,少数民族干部受到锻炼,提高了工作能力。自治区人民政府并大胆提拔了各级民族干部,仅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六个处长级干部中就有十四名是少数民族干部。由于各种工作的开展和民族干部的成长,逐步建立了下级政权,现在全自治区二十个县已全部建立政权,除汉族聚居的泸定县外,县长都是少数民族干部,区级政权也基本建立,部分地区已建立了乡和村的生产治安委员会。因此,上级政府的一切指示和决定有下级机构去执行,下级政府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使上下通了气,提高了工作效率。自治区人民政府并已实现了一级财政权限,这就更能主动地、有计划地研究和开展全自治区的建设工作,真正实现了在本民族内部事务上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业建设
谢天全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年多来,不仅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已超过了抗日战争以前的最高水平,而且开始有了近代化的工业。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已进入进
一步建设自治区的新时期。
内蒙古刚解放时,近代性的工业,在东部区只有乌兰浩特、通辽、海拉尔的发电厂和牙克石的面粉厂。这几个工厂规模狭小、设备破旧、机器残缺,陷于停工停产的困境。西部地区原归绥和包头两市的发电厂、面粉厂和半机械设备的原归绥毛织厂的情况也同样凄惨。工业基础的薄弱造成内蒙古经济的畸形局面:内蒙古出产大量的牲畜与皮毛,但内蒙古人民所需要的皮革与各种皮件制品却不得不依靠区外输入,甚至连牧民生活上所必需的毛毡品、皮靴等,也依靠哈尔滨、沈阳、张家口等地供应;没有机器食品加工业,也没有乳品工业,以致牧民们不得不把剩余的牛奶扔掉,据估计每年这样浪费的牛奶价值达一百万吨粮食。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经过整顿和新建,内蒙古幼弱的工业已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到一九五三年,内蒙古各种工业品产值已占全区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十七点八,与一九五○年相比较,工业产值增加了五点一六倍,职工人数增加了二点九倍。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培养出来和正在全国各地学习的工业管理干部与技术人材比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初期已增加了十五倍左右。为了帮助内蒙古发展地方工业、勘察地下资源,中央人民政府从各方面抽调给内蒙古或为内蒙古培养的地质勘探人员将近二百名。内蒙古现有厂矿职工克服了各种困难,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从一九五○年以来由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所积累的工业资金,加上国家的部分投资,已兴建了十八个地方国营工厂。
内蒙古工业的最大成就是大兴安岭的森林工业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过去几年中曾以大量的枕木、坑木、电线柱和桥梁木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林业工人在采伐中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在一九五一和一九五二的两年中,由于降低伐根和利用梢头木共给国家节省了十六万七千零三十立方公尺木材。
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帮助下,仅在一九五三年就在原始森林地带修筑了四十六公里长的森林铁路和七十八公里长的公路,增添了运搬拖拉机、出河机和运材卡车。从今年起将在新林区建设发电站,添置归楞机和运搬机。内蒙古森林工业正由完全手工业生产逐步走向机械化作业。今年森林工业的采伐量将比一九五○年增加十六倍。
电力工业也在逐步发展。截至一九五三年全区增加的发电量等于原归绥电厂的二倍发电能力。今年还将在包头建立一个新式的火力发电厂,在草原城市锡林浩特新建一个发电厂。
为了提高牧业生产,改善牧民生活,在呼纳盟、哲里木盟和乌兰察布盟的草原城镇建立了三十二个小型的乳品工厂。这些乳品工业在一九五三年一年内就给牧民增加了六十二亿三千七百多万元的收入,而且供应了全国大量的酪胶、乳糖、乳粉、乳油等工业品。经过合并、整顿和扩建后用新式机器装备起来的海拉尔内蒙古制革厂,所产的皮革不仅供应本区人民的需要,而且大量输送到全国许多主要的大城市。
为了供应全国医药工业上需要的乳糖,内蒙古大力扩建了海拉尔牛乳化工厂。这个工厂在内蒙古解放初期只有七个工人进行手工生产,现在已有一百二十多个职工,使用机器设备进行操作,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年产乳糖量要增加到一千吨。
为了供应农民日益增长的生产资料需要,目前全区新建和扩建的农具工厂和农具修配厂已有九个。今年在乌兰浩特和通辽又新建两个具有机械化设备的大车工厂。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回民逐步就业
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局长 马玉槐(回族)
北京市约有回民八万人。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回民不但在政治上受到歧视、压迫和侮辱,在生产就业方面也有很大困难,所以绝大多数回民从事面食、饭馆、牛羊肉、骡马贩、古玩、小商贩等行业,生产无保障,一般回民群众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着。解放后,永久地结束了民族压迫的时代,回民翻身了,得到了与汉族人民一样的平等权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回民所从事的某些落后行业不可避免地要逐渐衰落或被淘汰,因而,在解放后曾有一个时期回民失业人口暂时增多了。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对这一问题极其重视,当即决定逐步地有计划地帮助回民转业就业,注意吸收回民到工厂企业中去工作。
当时(一九五一年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和歧视还有相当程度地存在着。在汉民方面,认为回民“难斗”“好打架”或怕“麻烦”,因而有些厂、矿、企业部门不愿意甚至公开拒绝吸收回民参加工作;在回民方面则有很大的顾虑,怕“受气”、怕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被尊重”等。另外,回民由于长期过着分散的小商贩经济生活,轻视生产劳动,有“好汉不挣有数钱”的资本主义投机思想和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而不愿参加工作。这样,回民转业就业问题遇到了严重的障碍。为了扫除这些思想障碍,北京市的党政领导一方面对全体干部和人民群众不断地进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批判大民族主义思想;一方面决定开办政治训练班以教育回民。
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举办了少数民族业余政治训练班,对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民)进行了民族团结、劳动光荣,以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教育。
三年以来,北京市共举办了九期训练班(包括牛羊肉业转业人员训练班),训练了六千二百四十四人(回民占百分之九十强),其中经介绍到机关、工矿、企业部门正式参加工作的已有三千四百八十余人,若再加上各方面直接吸收的,现共有八千余人(不包括中央、华北级机关及在京部队中的回民)参加了工作。我们介绍工作的办法是:首先与劳动部门及较大的工厂、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保证介绍去的人合乎条件(文化不足者事先补习);然后成批地介绍,并尽先介绍历史清楚、思想认识正确、比较积极优秀的学员就业。这样就打破了用人单位对吸收回民的顾虑,并可免除用人单位的一些实际困难,回民也安心。经介绍就业的不少学员在工作或生产中已当了模范。根据最近对二十一个生产单位的调查,因工作成绩突出受到表扬的共八十三人。同时,还协同政府有关部门经常了解就业回民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并进行应有的教育,以巩固和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随着回民的广泛就业,而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回民伙食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回民切身的、特殊的利益,也关系到回民的工作情绪和生产问题。我们本着华北行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财政管理局的联合指示,规定了以下几种办法:回民工作人员,可单独立伙,人数过少者,按小伙食单位补助办法给予适当补助;对未成立伙食单位而必须在外购食者,每人每月补助一定数量的伙食费。工矿、企业部门也参照上述办法给回民以适当照顾。根据一九五三年八月的普遍调查证明,这个问题已基本上获得解决。
现在北京市的回民已经改变了旧的面貌。回民中一向流传的“回回道窄”(即谋生的范围很狭窄的意思)不复存在了。北京的机关、工厂、学校、企业、合作社、银行……到处都可以看到新参加工作的回民青年男女在工作和生产着。随着生活的改善,文化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一九四九年时回民中学生只六百余人,小学学生只二千七百余人;现在中学学生已有二千七百四十余人,小学学生九千八百三十余人(占学龄儿童的百分之九十七),还有了专科以上的学生三百六十余人。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也日益广泛地开展起来。回民的文化教育事业所以能这样发展,是与他们有了进步的、稳固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
民族团结也空前加强了。北京解放后由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留下的影响,在一九四九年的十个月中回汉民间较大的民族纠纷事件就有四十八起之多,一九五○年也有二十八起,自一九五一年六月至今一件也未发生过。这不是说:像一九四九年时曾引起民族纠纷的事情不发生了,而是说:像那样的事情发生后,人民群众特别是回民都能本团结互助、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自行解决了。
回民内部也起了深刻的变化,即在回民中已经有了相当强大的先进的工人阶级。
“不是共产党、不是人民政府、不是毛主席,回民那能有今天”,这是回民中很普遍的一句话。


第3版()
专栏:

彝族人民祖祖辈辈没有碰到过的大喜事
四川省马边县副县长 乌抛大曲(彝族)
共产党、毛主席把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在少数民族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让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事业……都规定在宪法草案上了。这简直是我们彝族人民几千年来没有梦想到的事情,祖祖辈辈没有碰到过的大喜事。其实,回想起来,这件大喜事早就已经开始了。共产党、人民政府来了后,就是照这样子为我们办事的。
四川马边县在凉山地区的边缘,是祖国一个偏僻、贫穷的地区。可是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彝族人民几年来的变化是令人兴奋的、愉快的。一九五一年十二月马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成立了,我们彝族人民享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共产党、人民政府为我们培养了大批的彝族干部,到现在已有乡长级以上的干部一百三十七人参加了政府工作,来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政府领导彝、汉族干部和人民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学习,并在彝族、汉族杂居的地方召开了不少的团结会、联欢会,和解了不少的“冤家”和纠纷,促进了民族间与民族内部的团结,彝、汉族人民间出现了互助、友爱、互相尊重的新气象。彝族人民都深深地感到:没有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教育,哪里能这样哟!
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下,彝族人民的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生活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高。人民政府大力为我们彝族人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去年春耕生产开始以后,正值春荒、夏荒的时候,人民政府发给了我们十万四千多斤包谷和四千五百八十八万元的救济款,解决了我们五千多户人的口粮;还发放了大小农具一千六百五十四件和二千二百四十三万元的贷款,及时解决了我们生产上的困难。当虫灾兽灾严重威胁生产的时候,人民政府又领导我们捉虫打兽,去年共打了一千三百多只野兽,及时扑灭了虫害、兽害,保护了庄稼。在彝、汉杂居的地方组织了彝、汉换工组,又组织了彝民生产小组,加上生产技术指导站的帮助,彝、汉族农民一般都改进了生产技术,增产百分之五以上。今年人民政府又继续发给了我们二十五万七千多斤包谷、二百八十万元的救济款和大小农具三千二百五十九件,并贷款二千二百二十七万元。
人民政府更为了解决我们土特产的销路和供应我们必需的日用品,在走马坪、雪口山、三河口等地设立了国营贸易公司收购组,去年就收购了价值一亿四千多万元的土特产,并及时供应给我们便宜的盐巴、布匹、针线等日用品。中国茶业公司收购组仅在袁家溪自治乡就收购了价值八千万元的茶叶。今年又继续在各地收购土特产。这些对彝族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了很大的作用。几年来的医药卫生和文教工作,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民政府为我们培养了很多的民族卫生工作干部,并在走马坪、雪口山、峰溪、三河口等地设立了卫生所,组织了一个民族卫生工作医疗队,深入彝区为我们治病。去年就为我们医治了二万四千多人的病,今年又在彝区各地为我们种牛痘。为了提高我们彝族人民的文化,还创办了两所彝民小学。彝族人民都感动地说:“毛主席真想得周到,我们没有口粮就发口粮,没有农具就发农具,生怕我们害病耽误生产,就派医生来给我们治病。我们一拿到了口粮、农具,一看到了医生,就想起了我们的恩人毛主席。”
马边彝族人民各方面的变化,使我深深地感到没有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我们彝族人民不会有这样幸福的生活的。现在共产党、毛主席把帮助少数民族人民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事业的政策,规定在宪法草案里去了,这更加鼓舞我们彝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