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
——安徽省宣传过渡时期总任务的收获
安徽省各级党组织自去年十一月起,大张旗鼓地进行了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方针和任务的宣传教育,使全省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收获很大。
几年来,安徽省各地的干部群众,在历次社会改革运动和日常的政治教育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共产主义教育,党员和积极分子在整党中还受到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教育,因此,一般的都懂得社会主义好,和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是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应该走怎样一条道路,则大多数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是不完全清楚的,或不清楚的。加上划不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界限;特别是农村中,不少干部和群众依然生活在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上,农村中资本主义和小农经济的自发势力也有了发展。有少数农村党员和干部还雇工、买田、做投机生意。在工厂、矿山的工人中也有人买田、放债,和私商合股做生意等剥削行为。
经过广泛深入的教育后,上述情况已初步改变。现在无论在城市、农村,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大为扩大,“走社会主义的路”、“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空气也大为浓厚,并且还有力地推动了当前的各项生产运动和经济建设工作,促进了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普遍地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初步明确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方针任务和当前党在农村工作的具体政策,大大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和社会主义觉悟,工作积极性也大为提高。尤其是农村的基层干部,当明确了农村发展方向以后,兴奋异常,都感到“鸡叫赶路,越赶越明”。干部经过讨论分析,初步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一些有剥削行为的人,痛悔过去
“走错了路,被资本主义俘掳了”,认识到“不提灯笼走,就要掉下烂泥坑”。长期存在着“换班”思想的干部,也作了自我检查。很多长期消极的党员干部现在积极工作了。大家普遍感到这次解决了历次思想教育中很多未解决的问题。
广大农民群众经过宣传教育后,也体会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处,资本主义道路是条绝路,万万走不得。大家认识到小农经济是“一家一户,人单力薄,搬头不动,搬脚不动”,“南田北地,一走十里,功夫都误在路上”,“一犁一耙,滴溜搭拉,犁了大半天,没有巴掌大”,纵然努力生产,但仍经不起“三风四雨”;小农经济如不改造,必然是
“穷的穷,富的富,帮的帮,雇的雇”。大家又认识到
“走社会主义的路就是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在学习中,又进行了生产评比,使大家进一步地认识到了互助合作的好处。大家说:“一根劈柴难起火,单门独户困难多”,“鱼靠水,鸟靠树,增加生产靠互助”,因此农村的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大为巩固,并有了新的发展。据芜湖专区统计,在宣传过程中,即恢复与发展了七万一千一百七十四个互助组和一百五十二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互助合作光荣”,已成为农村中普遍的舆论。
由于普遍揭露了奸商投机、剥削、危害国计民生的罪恶行为,广大农民已认识到奸商是“笑面虎”、“黑炭心”,和奸商做买卖是“养虎伤人,人受虎欺”。投机奸商在农村中已受到打击,而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也就有了较大的发展。仅据定远等五个县统计,供销合作社即发展了五万六千余股,新办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与信用小组,仅阜阳、芜湖、安庆等三个专区即有八十九个。同时由于资本主义思想普遍受到批判,农村中放高利贷、投机倒把、买田买地、雇工等剥削行为,已为一般舆论所反对。农民中有上述行为的也纷纷转变。
经过宣传后,工农联盟思想也大大加强。过去不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错误地认为共产党“只顾工人,不顾农民”;有人甚至想不通为什么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但经过宣传教育,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体会到几年来工人阶级对农村社会改革运动和农业生产支持的作用,初步懂得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而初步地端正了对工农联盟的认识,纠正了若干糊涂观念。
在城市中,经过宣传,广大工人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责任和作用,阶级觉悟大大提高,生产情绪普遍高涨,增产节约运动迅速展开。不少厂、矿的产品数量、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超额完成了一九五三年第四季度的生产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同时由于工人的觉悟提高,许多问题都已顺利解决,如春节缺勤现象大大减少,工人自动提出废除年终双薪等。某些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工人,也认识到过去放债、出租土地、和私商合股开店等思想行为是错误的,并在实际行动中有所转变。手工业者也主动地要求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粮食统销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
经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各级党委也进一步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干部、党员的宣传能力也大大提高,宣传业务也得到了初步的整顿和发展。特别是通过这次宣传活动,大大地发挥了党的宣传网的作用,并结合整顿和发展了宣传网。仅据安庆、六安两个专区统计,就培养和锻炼了三万余名宣传员(占两专区宣传员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安庆专区并新发展了宣传员六百四十二人;把报告员工作也发动起来,不但出去报告的人数空前增多,而且报告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出去作报告前都作了充分准备,报告内容很充实,因而宣传效果很大。农村支部教育工作也有了进展,大大地丰富了支部教育的内容。
经过这个时期的宣传,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也更加提高,党和群众的联系已更加密切,群众深切感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指引我们走幸福的道路”,
一致表示要“听毛主席的话,走共产党的路”。
安徽省前一阶段由于宣传工作带突击性,同时各个地区各个方面发展也不平衡,宣传上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问题,例如个别地方把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致使有的农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个别地方把穿新衣,骑自行车也当作是资本主义行为;致使少数工人,农民分不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这些问题都正在继续宣传当中注意解决。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报告编写)


第3版()
专栏:

在祖国各族人民的大家庭里
拉萨和日喀则的各族青年积极筹备庆祝“五四”青年节
拉萨、日喀则各族各界青年积极进行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各种筹备活动。拉萨市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的会员们将在今年“五四”在拉萨集体参加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日喀则市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也将在“五四”正式成立。
拉萨市庆祝“五四”大会筹备会已经成立,正在进行“伟大祖国”图片展览和游园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每天下午,很多青年集体在林卡里排练各种游艺节目。日喀则市藏族青年也正在赶排一个“爱国反帝”的话剧和其他歌舞节目,他们已经掀起了给修筑康藏公路的军工和民工写慰问信的热潮。现在两地的藏、回族青年正在积极练习球类技术,准备在节日里和人民解放军的青年战士举行友谊赛。
发展牧区的牛奶加工事业
内蒙古自治区合作社联合社乳品公司,最近派出大批人员分赴哲里木盟、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等地调查奶源情况,准备在各盟建立若干牛奶加工工厂,把经过加工后的牛奶运到内地,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解放前,草地上出产的牛奶,除一部分供牧民食用外,大部分都被蹧蹋。加工工厂成立后,就可以避免这种浪费现象,把剩余的牛奶加工成为酪胶、乳糖、奶粉、奶油。
乳品加工厂的建立,也相应地改善了牧民的生活。过去,牧民主要依靠出卖牲畜和皮毛来维持生活,现在,牧民也可以依靠出售牛奶来维持生活。如呼纳盟索伦旗白音托海苏木牧民尼玛,有四条乳牛,每天用出售二十公斤牛奶的所得,就可供全家五口人吃三天。
淖毛湖各族农民争取丰收
淖毛湖地区土地肥沃,它在新疆省哈密专区境内。这里聚居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和乌兹别克族人民。
今年,各族农民普遍提早二十天做好了春耕准备工作。每天太阳刚刚露头,人们就吆喝着牲口,把一车车的大粪往地里送。以前,农民们沿习古老的耕作方法,不施肥,不锄草,不选种。因此,每亩地的平均收获量很低。
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淖毛湖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走向新的生活:教他们学习新的耕作技术,贷给必要的生产资金,又领导他们逐步走互助合作的新道路。去年每亩小麦的平均产量为二百九十市斤。今年,他们提出:“要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生产更多的粮食。”计划每亩地打三百斤粮食。
康藏高原上试种各种蔬菜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在拉萨市西郊建立的农业试验场,今年将继续试种五十多种作物和各种蔬菜。今年试种的作物中,除去年已经试种成功的各种作物外,还有芝麻、茶树等。试种面积将较去年扩大五分之一。
现在,试验场正在进行育苗工作。用“促成栽培法”种植的茄子、辣椒等蔬菜的幼苗已经出土,韭菜、菠菜等已可食用。去年冬天播种的二十多种品种的冬小麦,已成一片油绿。最近还修建了一所温室,准备用“促成栽培法”栽培各种蔬菜。
延边朝鲜族人民的福音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延吉市,最近建立了一所医院——延边医院。这是一所有着近代设备的医院,内分设内科和外科、妇产科、小儿科、耳鼻科、眼科、齿科以及放射线科和一个针灸室。
医师和工作人员,热诚地接待前来看病的兄弟民族人民,耐心地给他们进行治疗,使他们迅速恢复健康。
延边医院不仅担负一般的治疗任务,还吸收延边大学医学院的同学实习,使他们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海南黎族苗族人民的第一所师范学校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办的一所初级师范学校,已在最近开学。第一批由各县选送入学的五十名学生,已经开始了愉快的学习生活。
解放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黎族苗族自治区的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自治区的人民教育事业,广东省人民政府又拨款十二亿七千多万元兴办这所师范学校。这是海南黎族苗族人民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对今后培养黎族、苗族人民的师资,办好全区的小学教育,提高黎族苗族人民的文化,将起很大的作用。
西山瑶族人民热爱“毛主席派来的人”
广西省的东兰县西山是革命老根据地。生活在这里的瑶族人民,过去由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压迫,贫病交迫。解放后,瑶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这里成立了卫生所。但因地区辽阔,山路难行,瑶族人民有了病,不能都到卫生所去诊治。卫生员黄秀莲和医生黄汉举便挑着药品越过高山,从这个村到那个村,巡回给群众治病。
卫生所的同志每到一处,当地人民像办喜事一样,成群结队地欢迎他们。央佑、弄峰等乡的瑶族人民在医生来到以前,曾出版了墙报;小学生们在医生进村时,打着腰鼓。人们把医生称做“毛主席派来的人”。
把旦巴邓珠的马治好了
藏民旦巴邓珠一家人都感到不愉快,因为他们的马有了重病,好几天没有喝水吃草了。有人告诉旦巴邓珠:“拉萨市家畜门诊所会治疗,把马牵去试试吧!”
他把马送到家畜门诊所。兽医进行仔细检查以后,立刻施行穿肠手术。一天以后,马的急性风气疝病就给治好了。
旦巴邓珠是多么高兴啊,他给医生献了哈达,并感激地说:“我母亲的病是拉萨市人民医院给治好的,我的病马是你们给治好的。毛主席处处关心藏族人民!”


第3版()
专栏:

新疆省基层选举工作全部完成
湖北省基层选举基本结束
新疆省八十三个县、市的二千四百二十四个基层单位的选举工作,已全部胜利完成。
居住在这占祖国六分之一土地上的各族人民,都以很高的爱国主义热情积极投入普选运动。这里虽然地区辽阔,人民居住分散,但选民参加选举仍然达到了很高的比例。据五十六个县的六百五十四个基层单位统计,参加选举的人数达到选民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九以上。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农业区,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各族妇女也充分行使了她们的民主权力,根据五个县的二十九个乡不完全统计,妇女参加选举的人数占女选民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七以上。在库车、拜城、温宿、阿瓦提等县,妇女选民参加选举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伊宁县苏拉宫乡选举的那天,天气突然变化,风雪交加,但人们却在天没亮就起来,换上新衣,带着弹波尔、东不拉等乐器,赶赴选区参加选举。一百一十八岁的农民素甫巴克毛拉,也骑着毛驴赶到选举大会会场。当这位老人举手投票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高呼:“毛主席万岁!”。
各地在这次普选运动中,都很注意代表的广泛性。乌鲁木齐市选出的三百四十一名人民代表中,包括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汉、蒙古、塔塔尔、乌兹别克、满、锡伯、柯尔克兹和俄罗斯等十一个民族,其中有工人、农民、机关干部、教师、工商界、宗教界及其他阶层的人士。在选举中,共产党员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和拥护。阿图什县哈依拉克乡乡长、共产党员买买提肉孜,被乡里人们称为:“沙里淘金”选出来的好乡长。去年八月,有一次山洪暴发,洪水冲毁了堤坝,买买提肉孜奋不顾身地跳入汹涌的洪水中,领导人民抢救堤坝,得到了保卫丰收的“巴图尔”(英雄)的光荣称号。许多经过社会改革斗争锻炼出来的优秀干部,得到连选连任。根据三百一十二个乡的统计,在选出的七千零八十八人中,有五千二百四十八人是连选连任。
普选运动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各基层单位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都以开展本区各项生产作为中心议题。阿图什县哈依拉克乡在首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出了一九五四年每亩小麦增产二十斤、每亩包谷增产三十斤的决议。为保证增产计划的完成,哈依拉克乡人民积极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全乡互助组由普选前的三十个增加到现在的四十个。 (新华社)
湖北省基层选举工作已基本结束。新选出的干部和人民代表正以高度的热情,积极带动人民群众进行各项工作。
据四月上旬统计,湖北省除宜昌、黄石、襄樊等三个市和个别乡村正在选举外,全省已在一万一千六百二十八个基层单位和沙市市全部完成了选举。已经完成的单位占全省基层选举单位的百分之九十四以上。选民们由于受到总路线的教育,都认真慎重地选出了他们最满意的人做人民代表。武昌县春和乡选出的三十五个代表中,有十个是共产党员,他们都得到了选民的最大信任和拥护。这个乡的红焰、新新、春和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长都当选为人民代表;全乡八十二个互助组长中当选为人民代表的就有十八人。湖北省浠水县著名的饶兴礼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饶兴礼,也以极高的票数当选为人民代表。
已完成基层选举的基层单位,都已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了乡、镇人民政府委员和正、副乡、镇长,并在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了发展生产的决议。会后新当选的干部和人民代表,深入各地传达和推动人民实现这些决议,使广大农村、市镇出现了一片新的气象。英山县由于干部带头,打破了历来“过月半(农历正月半),找事干”的老习惯,使春耕生产比往年提早进行。全县十一个区目前已开新塘五口,修旧塘、旧堰八百八十多口,修坝五十二道。罗田县萧家坳乡干部和人民代表领导王家畈农民,挖了一条五十丈长、五尺宽、四尺多深的大沟,使一百八十多亩每年遭受水涝的半收畈田,变为能有高额产量的良田,实现了当地农民二十年来没有实现的愿望,农民们满意地歌颂道:“开了这条沟,半收变丰收,多亏选了好干部,我们来拥护。”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华东作家协会等
纪念莎士比亚诞生三百九十周年
华东作家协会和上海市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四月二十三日在上海艺术剧场联合举办纪念英国伟大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诞生三百九十周年纪念会。参加纪念会的有上海文学艺术工作者巴金、熊佛西、曹未风、杨村彬多人。纪念会上,莎士比亚作品翻译者曹未风作了关于莎士比亚生平事迹及其作品的介绍;并有戏剧工作者朗诵了“哈姆雷特”中的两段,演出了“罗米欧与朱丽叶”中的一场。
华东作家协会、上海市人民图书馆、上海艺术剧场等单位都展览了莎士比亚著作及研究莎氏的作品。复旦大学外文系除举行莎氏作品展览外,还在二十一日晚举行了“莎士比亚诞辰三百九十周年纪念晚会”,会上,学生们朗诵“奥赛罗”中的一节,并演出了“李尔王”中的一幕。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首都各高等学校学生
积极参加义务劳动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矿业学院等十多个院校学生在不影响学习和健康的原则下积极地参加了学校的清洁卫生、修建文娱体育场所和建校工程中的平地、搬砖、挑土等义务劳动。
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和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学生都自己修建了体育运动场所。清华大学学生参加了“水利枢纽”工程中的洗石子和制焦砟砖的工作,在制焦砟砖的工地上有房屋建筑专修科学生自行设计的民族形式的大门。北京农业大学由造园专修科学生拟订了美化校园的计划。植物保护系的学生在作消灭榆树上的金花虫工作。现在北京农业大学的校园已为学生们新栽种的绿篱和山桃装饰得更鲜艳悦目了。北京矿业学院原先是一片荒芜田地,只有十来棵枣树,学生和职工们的义务劳动已使校园改变了面貌,八千多棵风景树和行道树已吐出嫩绿的幼芽。各学校的学生们都热情地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鞍钢钢绳厂的技术革新运动
本报记者 常工
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一九五二年五月,东北各地厂、矿、企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
当时,鞍山钢铁公司分配给钢绳厂的任务是:在完成国家原订计划的基础上,再为国家增产节约价值三十四亿元的财富。这个任务比起鞍钢其他各厂矿的任务来,是比较小的,但是,钢绳厂接到这个任务后,从领导干部到全厂职工,都感到很难完成。
钢绳厂的机器设备很落后,许多地方都需要体力劳动。伸线工段的工人,每天要伸几十盘线。每盘线有九十公斤重,都要工人从伸线机上抱上抱下,光累还不算,如果抱的不牢,线一散开,线头往外崩,还会扎破工人的肚子。每伸一盘线,要用一个钢模,每个钢模都是要工人举着八磅重的铁锤打,每一个钢模要打一百三十多下,每天每人要打三十多块,就得三千九百多下,打钢模的工人们常常累得吐血、起不来床。制绳工段的卷线工人,每天要卷几十卷线,每卷一卷线,都要坐在木凳上,两只脚踩着闸,两只手向里搂着线,机器一转动,人也跟着上下蹦跶,常常弄得腰痛腿肿胳膊酸,有些身体不好的工人,还经常被颠昏过去。因此,伪满时期,工人们就这样说:“钢绳厂,不好干,打模伸线拿命换,腿痛腰酸是卷线。”
解放以后,领导干部曾发动全厂职工改进设备,由于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平时完成国家计划就很吃力的钢绳厂,现在增产节约任务一来,当然就感到更困难了。伸线工段和制绳工段都是生产工段,起初他们凭着加强劳动强度或加班加点来干。但没有干多久,他们就不敢干了。因为这样干的结果,不但损坏了许多机器,而且还累伤了许多工人。
修理工段在进行增产节约中,只从节约电力、工具和材料等方面着手。他们把大马达换成小马达,把大灯泡换成小灯泡。在换马达的时候,工人没有意见,但在换灯泡的时候,工人就和他们闹起来了,向领导干部说:“这不叫保证增产节约,是破坏增产节约。”……
时间一月一月的过去,可就是想不出个好办法来。就在这个时候,小型轧钢厂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不仅仅把当时的增产节约运动向前推进了一步,还为改造旧企业、厂、矿开辟了一条道路。这个经验经过中共鞍山市委大力传播以后,在鞍钢就掀起了一个向小型厂学习的热潮。
钢绳厂就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增产节约的正确方向。
开始学习的第一步
根据小型厂开展机械化技术革新运动的经验,中共钢绳厂总支委员会号召开展合理化建议运动。但是经过各种大会和小会动员,提合理化建议的工人并不多,并且有的工人还这样说:“提不提,还不是一样!”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钢绳厂的领导干部,在开展这一运动以前,曾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够重视,抱着官僚主义的态度。有的把工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长时间地放在抽屉里,既不处理,也不答复;有的把工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丢掉了,当工人前去查问的时候,还说:“完成任务要紧,提那些有啥用?”有的对工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互相推托,工人交给了行政方面,行政方面就叫送给工会去;工人交给工会,工会又说这是行政上的事。……
这就成了运动开展的障碍。
中共钢绳厂总支委员会为解决这个问题,召开了总支扩大会议,检查和整顿全厂的合理化建议工作,严格地批判了对待工人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官僚主义态度。厂长、总支书记、工会主席和青年团总支书记,都通过检查合理化建议工作,分别检讨了行政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党的政治思想领导薄弱、及工会、团在组织劳动竞赛与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缺点。参加会议的各个工段的党、行政、工会与青年团的干部,也都检讨了自己和本部门的官僚主义。这样,全厂各级领导干部就都扭成一股劲了。党组织、行政、工会和青年团还一致向工人提出保证支持合理化建议运动,并且立即健全了合理化建议委员会。这些措施,在全厂职工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的工人高兴地说:干吧!这下子可有奔头了。钢绳厂的机械化运动,也就从此开始了。
树立技术革新的榜样
在全厂的机械化运动开始后,中共钢绳厂总支委员会,更把全部脱离生产的党、行政、工会和青年团的领导干部组织起来,利用每天下午四点到五点的群众活动时间,分头深入到各工段、各班、组和工人直接见面,了解和研究全厂职工的思想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运动前进。
全厂职工看到领导上有了决心,创造的热情很高,有些先进生产者,更是连吃饭、休息的时间,也在谈这个问题。可是,全厂的关键问题在什么地方,应该先改进那些,后改进那些以及怎样改进等等问题,大家都摸不清楚。因此,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可是实际效果不大。
中共钢绳厂总支委员会为了给全厂职工树立一个榜样,决定大力宣传修理工段铁工组老钳工栗根源创造自动卷线机的事迹。
栗根源是一个二十多年的老工人,解放前,他一直都在一个私营企业里做工,吃过不少的苦头,他认为当工人没有什么好处,就回家种地去了。一九五二年的二月,钢绳厂要添人,有些工人曾经和他一起干过活,知道他有两手,就把他动员到钢绳厂去工作了。
他到钢绳厂的第一天,就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那天吃过中饭以后,曾经和他一起干过活的老工人陈玉纯和陈玉堂,就先领着他到全厂参观,并向工人介绍:“这就是大家常谈起的栗师傅,现在他到咱们厂来了。”他看到大伙这样热情,和过去在工厂看到的情形一比,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当他们走进伸线工段大门的时候,检修工人曹德修就迎上来指着卷线机说:“栗师傅,你看看这个机器吧!干起活来,人累不算,还经常发生事故,一天到晚都要修理,影响生产很大。听说你很能研究,你说这个机器能不能改?”
他没有想到大家对他抱着这么大的希望,他便仔细地看了看卷线机,就对曹德修说:“能改,只要我们有决心,就一定能改!”
当时一个卷线工人就说:“要是真能改,我们卷线工人可要好好地感谢你呀!”
从第二天起,他就开始琢磨着这件事了。
经过三个多月,一九五二年的五月,他就创造了一台自动卷线机,把卷线工人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并空前地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克服了从开工以来,从来也没有解决的卷线机供不上股绳机的不平衡现象。
这件事情经大力宣传后,全厂职工认识了机械化运动的方向,立刻开始为解决关键问题而努力了。这对栗根源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他也就更加积极地来创造了。到现在为止,光他一个人创造的新式设备,就有自动卷线机、自动切断机、马达高热停止器、自动打模机、自动吊车等,这些设备大大地改变了全厂的生产面貌,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首先发动技术工人
在技术革新运动的初期,钢绳厂还遇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有些工人,特别是修理工段的老技术工人,都认为创造是很不容易的,深怕创造不成功,浪费国家资财,又叫别人笑话。就都不先提出自己的计划,而是暗地里进行研究和试验。这样领导上对技术革新运动就很难掌握和领导。
修理工段电气组有个老技术工人关英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技术革新运动开始后,一点表示也没有,但过了一些时候,他却给制绳工段的股绳机上创造了一个自动停车器,解决了股绳机从开工以来,一直也没有解决的跑头问题。过去股绳机在工作的时候,每逢到一根线到头,或者从中间折断,就得把机器停下来,进行接头或换线,但由于机器转动的很快,每逢一根线到头或折断的时候,人的眼睛常常看不出来,因此,制成的钢绳就有缺股的现象,影响了钢绳的质量。现在关英才创造的自动停车器,看起来很简单,只有手掌那么大小,但它的作用却非常大,不论一根线到头、或者从中间折断的时候,根本就不用人去关机器,它自己就会使机器停下来,让工人去接头或换线。
为什么他事先不向别人透露一下呢?
从技术革新开展以后,他就想张明山、栗根源和他一样的,都是老工人,他们能够创造,难道他自己就不能创造吗?他从他们电气组长刘殿余的口中,听说制绳工段股绳机的跑头是个大问题,在伪满的时候,就有人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一直也没有成功。他懂得创造这件事是很不容易的,又是第一回,没有什么把握,如果事先到处嚷嚷,成功了还好,要是不成功,那该多么丢人呀!他就一个人不声不响地暗地里创造开了。没有材料,他就到废铁堆上去拣,至于时间呢?他就尽量利用工作的空隙和休息的时间,不料当他创造完成的时候,他却遇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没法试验。他苦恼了好久,最后,他想起了在三十三号股绳机上做工的股绳工人邹德香,他们曾在一块钓过鱼,感情很好,他就暗地里对邹德香讲了这回事,邹德香听说他有这样的创造,很积极支持他开始进行试验工作。
党组织便抓住了这个实例,通过各种会议,大力宣传事先提出自己计划的重要性,并从中说明只有大家把计划提出来,才能得到领导上的支持,创造也才能比较容易成功。这样一做,很多技术工人就都把自己的计划提出来了。
把运动由个人引向集体,由局部引向全面
这时,生产工段却出现了这样的一种舆论,有的工人认为他们一不会画图,二不会制作,因此,就认为技术革新运动,主要是修理工段技术工人的事情。党组织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就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指出,只要肯动脑筋,每一个工人都会找到窍门的;另一方面,大力地推广了制绳工段邹德连小组的经验。
制绳工段有个芯绳小组,是专门制作钢绳需要的一种麻线绳。这个小组的邹德连是个青年团员。他和老工人关英才一样,从小型厂参观回来,又见党组织对栗根源的培养,他也就暗地里想进行创造。当时他感到他们泡芯绳用的油房,烟味很大,经常使人流泪、咳嗽,影响大家生产,他就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他是一个生产工人,既不会画图,又不会制作,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怎么办呢?他看自己一个人不行,就想多几个人一起研究,也许会容易些,于是他就找到他们小组的老工人杨得泉和青年工人刘文成两个人来研究。这两个人和他一样,那时也都想进行创造,一见他要合伙干,很高兴。于是他们三个人就开始研究改进油房油烟出路的问题。邹德连先说:
“这件事,我想了好几天,也想不出个好办法。”
杨得泉一听,就说:“那很容易。依我看,油房烟味大,主要是通风问题。只要我们在油锅上空,安上一个烟筒,用风把烟抽出去就行了。”
“对!我认为也是这么回事。”刘文成接着说:“在烟筒的下面,再安上像伞样的一个罩子,保险烟味一点也跑不出来。”
这是邹德连没有想到的事情,他苦恼了好几天的问题,没想到在几分钟内就得到了解决。他感到集体力量真是伟大,同时他对这样作法也很满意,于是他就向杨得泉和刘文成提议,为了把芯绳组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一件一件有次序地来解决,他们三个人成立一个技术研究小组,开始了研究工作。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解决了油房烟味问题,改善了全组的作业环境,消灭了害眼、气管炎等职业病。创造了摆线架子,解决了过去许多根线碰在一起解不开的问题,提高了芯绳制作的效率和质量。他们并创造了机器的活动挡板。过去没有挡板的时候,机器风大,老在机器旁边的女工,经风一吹,有的腰疼有的腿疼,甚至变成跛子。从他们创造了机器活动挡板后,女工的这些苦痛,都立刻得到解决了。
党组织推广了邹德连的技术研究小组经验以后,全厂的技术革新就由个人走向集体,由局部走向全面了。到现在为止,全厂已有四十三个技术研究小组,散布在全厂的每个部门,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技术革新的核心力量。一九五三年,光这些技术研究小组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就有二百六十一件之多。
在运动深入的道路上
一九五三年是钢绳厂技术革新运动大开展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由于运动的深入,也就发生了新的问题——即制作和使用的结合问题,也就是修理工段与生产工段、或者是修理工人与生产工人的结合问题。
当大量的合理化建议、特别是改进设备的合理化建议被提出并肯定以后,就要修理工段的技术工人大量制作,但修理工段的主要任务是检修与维护设备,从事制作新设备的力量有限。因此,修理工段就先尽自己提出来的制作,把生产工段提出的放在后面。生产工段一看修理工段不作,就很不满意,再加上修理工段制作出来的许多设备,并不是那么完整,使用中经常出毛病,影响生产工人的效率和工资。因此,也就不那么积极地使用了。
这样,运动又受到了阻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共钢绳厂总支委员会,着重地批判了修理工段的本位主义与生产工段不积极使用新设备的错误思想,从中加强两者的结合。党的总支委员会,首先召开了两个工段的干部会议,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双方都进行了检讨。接着又召开了全厂的党员大会,动员修理工段的党员,想法提高制作能力;动员生产工段的党员,要在使用新设备中起带头作用。
这样动员与号召以后,修理工段首先开展了一个挖掘潜在力的运动,车工找到了加宽加厚皮带的办法,提高了吃刀量一倍,并且还找到了用废模的优质钢改作硬质合金刀,解决了没有刀的困难。刨床工人改进了牛头刨床,实行了新的操作方法——往复切削的办法,一台床顶两台用,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样一来,其他各种工人也都动起来了。仅仅在一个月中,就做出自动打模机一台、自动切断机五台、自动米数表十二台、防止拧麻花停车器二十八台等等,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月的纪录,满足了生产工人的要求。
在生产工段中,制绳工段党支部,着重地通过表扬和奖励卷线工人杨永贵使用切断机的事情,来打破不愿意使用新设备的错误思想。
杨永贵使用砌断机的事情是这样的:当修理工段把自动切断机制作成功送来的时候,有些工人一使用,发现用切断机很麻烦,不如原来那样操作方便,又怕万一达不到定额,影响工资收入,都不爱使用。
当时,只有杨永贵一个人使用切断机。
他并不是不知道麻烦,也不是没想到工资收入的问题,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共产党员,他深深地知道:党号召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就是为了减轻大家的体力劳动,提高工厂的生产,好使大伙快点走到社会主义社会。他也深深地知道:每一件创造开始不会没有一点缺点的,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改进。他开始使用的时候,的确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过去卷线,只要把线头往线轴上一缠,再把机器一开就行啦。现在呢?先要计算一下齿轮,把线来回在机器上穿上两道,然后才开机器。因为不熟练,不如原来那样干起来痛快,开头的几天,总是达不到定额,影响他的工资的收入。但是他却发现了这个机器的好处,就是过去要卷一千公尺的线,因为是凭经验计算,至少也要浪费二、三百公尺,现在使用这个机器,要多长就多长,再也不会浪费了。他想他的工资虽然少了一些,可是给国家节省了线。还是继续地使用下去。
事实上,正因为他这样认真刻苦地使用,不仅很快地就熟练了,而且他还进一步地把这个机器改进得更完善了。与此同时,总公司也宣布了凡是使用新的设备的工人,在未达到原来的定额时,一律按照前三个月的平均计件工资计算,这样全工段的工人,也就都积极地使用了。
向全面机械化前进
一年多以来,由于钢绳厂认真地学习了小型厂的经验,并开展了一个全面的群众性的机械化技术革新运动,全厂的面貌已为之一新。从创造自动卷线机、自动打模机、自动停车器等机械化的设备后,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根绝了职业病,同时对于提高钢绳的生产,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拿一九五三年完成的实际产量与一九五二年相比,提高了百分之七十九点一九。
现在当人们走进这个工厂的时候,到处都可以看到新的气象。在伸线工段,举着八磅重铁锤打模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所看到的是在自动打模机的旁边,坐着一个工人,他只动手开开电门,一个一个的钢模就会自动地打好。伸线工人已再不把九十公斤重的钢线抱上抱下了,只要伸完一盘线用手向空中一招呼,一辆带着爪子的吊车,就忽隆忽隆地开了过来,那个爪子一合,就轻轻地把一盘线抓起来运走了。
从钢绳厂的这些变化来看,更充分地证明:技术革新运动,不仅仅是改造旧企业的唯一道路,同时也是劳动竞赛走向经常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向。要想很好地开展技术革新运动,钢绳厂的经验证明:必需加强党组织在工矿企业中的政治思想领导,运动才能深入而广泛地开展,并成为经常性的工作。现在钢绳厂的职工,正在党总支委员会领导下,结合讨论一九五四年的生产计划,继续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为走向全面的机械化、为更多地给国家制造钢绳而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