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斯大林学说的光辉照耀着我们
李四光
全世界人民的革命导师、最亲挚的朋友、世界和平运动的旗手斯大林同志,逝世已经一周年了。
一年来,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沿着斯大林生前指示的方向,英勇前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帝国主义者在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击之下,在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逼迫下,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这一伟大的胜利,完全证明了斯大林在一九五一年的预言:“如果英国和美国终于拒绝了中国人民政府的和平建议,那么朝鲜战争便只能以干涉者的失败而告终。”虽然美帝国主义者仍不甘心于失败,扩军备战,在亚洲及世界其他各地继续制造紧张局势,但只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坚持不渝地贯彻斯大林同志维护世界和平的精神,团结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我们有信心粉碎侵略者的任何阴谋和挑衅。
一年来,在苏联政府的伟大无私的帮助下,中国人民在国家建设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我们在最近广泛地进行了关于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列宁、斯大林的过渡时期理论的正确性。我们一定要走斯大林给我们指出的工业化道路——首先发展重工业,以苏联为榜样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国家。
纪念伟大的导师,我们要努力学习斯大林的经典著作,来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中国科学工作者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了科学工作中的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错误观点。斯大林的伟大经典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范例。在这两部著作中,斯大林不仅教导我们如何去认识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区别和联系,认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而且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科学和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中国科学工作者只要深入学习斯大林的伟大著作,体会其精神实质,并把它具体地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我们一定能够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力量,在我国科学事业中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第3版()
专栏:

斯大林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华罗庚
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那正是我们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到达莫斯科的当天。
我们沉浸在万分悲痛里。我们想起了十天之前,在离开祖国首都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想着,一直在谈着:这一次访问苏联,将在莫斯科度过“五一”劳动节,我们将有机会看到我们所最敬爱的渴望能见一面的斯大林。如果我们能见到这人类的救星,哪怕是十分远,十分短暂,也将被认为生平最大的幸福。但谁知道在我们到达莫斯科的第一天,就遭遇到这万分的不幸,全世界的劳动人民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斯大林的音容笑貌了。悲痛漫溢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有人在默哀,有人在起誓,起誓为完成斯大林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就这样,我们和苏联人民在一起,共同地度过了最不幸的日子。
我们怀着极度的悲痛访问了苏联。在这期间,我们愈来愈深切地感到斯大林并没有死,他虽然停止了呼吸,但是他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苏联儿童的幸福笑脸上,我们看到了斯大林;在富裕和平的苏联农村中,我们看到了斯大林;在数不清的工厂矿山里,我们看到了斯大林;在伟大的共产主义建设工地上,我们也看到了斯大林。最使我们感动的是:从每一个苏联的优秀的科学家的思想深处,我们都可以看到斯大林。斯大林不但活着,并且还无处不在地活着,他依然推动着一切,他依然领导着一切。
不仅在苏联,而且在全世界,凡是有劳动人民的所在,就有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和他们同在,凡是有反剥削反奴役的斗争的场所,就有斯大林的声音。斯大林虽然没有到过中国,克里姆林宫虽然和中国隔了万水千山,但谁都体会到他是和我们同在的。他的学说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他领导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历史,是我国建设的榜样。虽然他今天已不在人间,但他还是鼓舞着和指导着中国的革命事业。全世界每一个劳动人民都体会到斯大林是和他们同在的,他象征着自由解放和幸福生活。
斯大林逝世一年了!但我们仍然和以往一样,处处都体会到他是活着的,他还在极坚强地领导着我们。马林科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五次常会上说:“对苏联政府,对我们全体苏联人民说来:巩固和平和保证各国人民安全的事业不是一个策略或外交手腕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在对外政策方面的总路线。”听了这出自笃信的话,使我们想到已去世的导师在一九五二年四月答复一批美国报纸编辑所提出的问题时说的话,他说:“如果有着互相合作的愿望,有着履行所承担的义务的意愿,并且平等与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得到遵守,那么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和平共处就是十分可能的。”
莫洛托夫在柏林的四国外长会议席上坚决地支持召开五大国会议的发言,使每一个中国人民都深深感激,同时也使我们回忆起斯大林的感人极深的遗言:“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伟大友谊是反对新侵略威胁的可靠保证,是远东及全世界和平的坚强堡垒。”
斯大林对中国人民的关怀,是说不完的。特别是在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今天,苏联帮助我们建设一百四十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使我们有条件能早日到达社会主义。这又使我们十分感动地想起斯大林在他伟大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所说的话:“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像苏联那样给予各人民民主国家以真正的帮助和技术精湛的帮助。问题不仅在于这种帮助是极度便宜的,技术上是头等的。问题首先在于这种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帮助和求得共同经济高涨的真诚愿望。”
斯大林永远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在今天,我们常常遇见他,从他所教导的言辞中学习;在将来,在我们一天比一天更繁杂的工作中,一定会更频繁地遇见他。特别是科学工作者,在寻求真理的时候,一定会随时随地地都遇见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代表的就是真理,真理不朽!因之斯大林也就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里。


第3版()
专栏:

沿着斯大林指示的道路前进
李德全
我们最敬爱的导师和最真挚的朋友斯大林同志逝世已经一周年了。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伟大的名字仍然光辉灿烂地照耀着我们和全世界。
当一九五三年三月六日的早晨,斯大林同志病逝的噩耗从克里姆林宫传出来的时候,我正住在莫斯科。那时,我的心情是万分沉重,悲哀填满了心胸。我看到苏联的工人、集体农民、知识分子,男、女、老、幼,不分昼夜,川流不息地前往工会大厦圆柱大厅瞻仰全人类最伟大最亲爱的导师—斯大林同志的遗容,和他作最后的告别。
斯大林同志和列宁同志,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鼓舞者和领导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人类幸福的创造者。斯大林同志继承了列宁的不朽事业,领导苏联人民进一步获得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胜利。由于这个胜利,苏联击败了帝国主义强盗的侵略;由于这个胜利,苏联人民的经济物质、文化生活蒸蒸日上。这不只是苏联人民的胜利,也是全世界进步人类共同的胜利。
斯大林同志十分关心中国人民,他给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谋求解放的道路,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获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工作。
在斯大林同志和毛主席的亲自参加下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今年已经四年了。中苏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和巩固在保卫世界和平民主的事业上,表现出了伟大力量。事实证明,中苏两国是反对新侵略威胁,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堡垒。
苏联政府和人民给予新中国以真诚无私的援助。根据一九五三年中苏两国商谈的结果,苏联政府决定对我国新建和改建的一百四十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系统地从头到尾地全面地给予援助。为了使我们能掌握新建与改建的企业,又大力协助我国培养技术人员。在过去几年中,苏联政府曾派来各方面的专家,他们诚恳地把所知道的东西尽量教给中国人民。在他们耐心教育与帮助下,我国各厂矿企业中培养出许多新型的建设人才。另外,还接受我国大批学生到苏联学习。这些援助都表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与斯大林同志的关怀和生前的教诲分不开的。
斯大林同志对我国的保健事业和人民的健康也是十分关心的。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曾派遣苏联优秀的医学专家来中国,他们在最艰苦的战争环境里与我国医务工作者一起为伤病员服务,并为我国培养了不少的医务干部。一九四九年当我国东北、察蒙鼠疫严重流行时,斯大林同志又派来了最优秀的专家,深入疫区。他们不但帮助我们很快地扑灭了鼠疫,并且改进了我国的卫生防疫措施。为帮助我国改进医学教育,前在中央卫生部工作的医学教育专家比阔夫同志,由于夜以继日地工作,旧病复发,回国后竟不治逝世。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与斯大林同志的教导分不开的。
现在,全国人民正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照耀下,为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而努力工作着。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正领导我们沿着列宁、斯大林指示的道路前进。我誓愿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努力学习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奋斗。我更希望我们全国卫生工作者,要好好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经验,学习苏联医务工作者新的医疗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态度,认真展开医务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真正的团结,切实地改造自己,为保证国家各项建设顺利完成而努力。


第3版()
专栏:

悼念不朽的巨人
梁思成
一年以前。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所乘坐的列车驶入苏联境内五六天了。那天早上,车上的广播器刚开始转播莫斯科新闻。苏联科学院派来迎接我们的代表、车上的苏联服务员和代表团的翻译同志们的谈笑突然停止了,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沉重而严肃的表情。“斯大林同志病重”的消息震撼了代表团每一个人的心。
三月五日上午,我们在大雪纷飞中到达莫斯科。第二天天色微明中,我从旅馆窗口看到克里姆林宫降到半杆的苏联国旗,得到了这个最不幸的消息:伟大的斯大林已永远离开他所热爱的人类了。
当天,我们代表团举行了追悼会。我们还参加了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的追悼会。涅斯米扬诺夫院长和许多位杰出的苏联科学家在会上发言,保证要化悲痛为力量,遵照伟大斯大林的遗志,使苏联的科学占居世界第一位;他们都以崇敬的心情,叙述了斯大林同志对科学的伟大贡献。他们是那样悲痛,但又是那样坚定!我深深地被感动了。
在那些悲痛的日子里,全莫斯科、全苏联、全世界的亿万善良的人民都在同声哀悼这巨星的陨落。多少青年人,壮年人乃至老年人,在伟大斯大林的遗像前发出庄严的誓词,要加倍努力学习、工作,贡献出自己一切力量,更好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殡葬的一天,马林科夫同志在殡礼中以沉痛坚决的声音号召全苏联的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斯大林同志的遗志,为建设共产主义的苏联而加倍努力。他特别指出了中苏两国牢不可破的友谊,以及和所有人民民主国家的牢不可破的友谊,给予帝国主义侵略者以严重的警告。殡礼后,克里姆林宫的苏联国旗又升到旗杆顶上。它象征着苏联人民的无敌力量,苏联人民将沿着列宁斯大林党所开辟的胜利道路继续前进。
接着,我们在苏联进行了为期约两个月的学习和访问。作为一个建筑师,我不能不注意到苏联的建筑在科学和艺术上的成就。我看到,苏联的大大小小城市是怎样遵照斯大林的指示,消灭了资本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贫民窟,怎样在历史形成的城市基础上发展起来,怎样合理地布置了城市的工业、铁路交通,住宅、街道、广场、公园和一切文化、福利的建筑,并且和自然环境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整体的艺术造形。
在斯大林同志亲自指导下拟定的“改建莫斯科市总计划”的决议是一九三五年六月由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公布的。这一历史文件为全世界将来的城市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苏联数以千计的城市和村庄已经体现了斯大林同志这个伟大的思想。这种在生产上、在生活上、在物质上、在精神上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全体人民的整体城市,是斯大林同志对于人类城市建设史中无比崇高伟大的贡献。不但在莫斯科,从高插云霄的高楼和深入地底的车站,从新住宅一间小小的厨房到广阔的公园广场,处处都流露着斯大林同志对人民关怀的伟大思想,而且,在我们所见到的乌克兰共和国的首都基辅,和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以及在其他许多城市和乡村,这种斯大林式的对人民关怀的伟大思想,通过苏联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也同样有着辉煌的表现。
在那些悲痛的日子里,我从苏联建筑所体现的斯大林思想受到的深刻教育,将永远留在记忆里。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伟大的斯大林逝世已经一周年了。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悼念着这位不朽的巨人。我深信,斯大林的伟大的精神会永远同我们在一起的,全世界进步人类将为斯大林遗留下来的事业而不懈奋斗。斯大林永垂不朽!


第3版()
专栏:

斯大林的精神永远活在人间
林巧稚
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是一个永远不会被人忘掉的日子。在这一天,全世界人民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领袖、最忠实的朋友——斯大林。
斯大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里,中国人民加紧学习了斯大林的学说,学习苏联的科学和技术,建设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苏联政府的无私的帮助下,我国顺利地完成了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年度的建设计划。
斯大林不仅是世界人民的导师,而且是杰出的科学家。改造大自然为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科学,在列宁、斯大林的世纪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列宁、斯大林事业的光辉,永远照耀着全世界进步科学家的道路。
斯大林对科学给予了极大重视,对人民科学家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斯大林的名字,鼓舞着无数的科学家为社会主义事业忠诚地工作着。去年我随出席世界医学会议的我国医学工作者代表团到苏联参观时,亲眼看到了苏联科学家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忘我精神。
今天,我明确地认识到斯大林的道路就是我们科学工作者的道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科学家学习,向着他们走过的道路前进。这是客观真理,如果不认识这一点,我们就要走弯路。作为一个医学科学工作者,我要以学习巴甫洛夫“不论我做什么,我总是想着,尽我的一切力量为我的祖国服务”的伟大精神来纪念斯大林,因为巴甫洛夫生理学说是列宁、斯大林时代的产物,它在世界医学史上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第3版()
专栏:

记去年那些沉痛的日子
萧三
去年那些日子,一九五三年三月上旬,是世界全体进步人类、地球上一切劳动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沉痛的日子。那些日子笔者正卧病在莫斯科。报纸上的公报,广播员的缓慢的沉重的报道,使人们陷入一种极度焦虑的心情。人们平日衷心地高呼“斯大林万岁!”“光荣属于斯大林!”,而这几天里,又怀着无限的希望,喊着“祝斯大林健康!”更普遍的是,谁也不相信,正确些说,不愿意斯大林有病,而且病的那样严重。
终于,三月五日晚上九点五十分钟,伟大的斯大林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长辞我们去了!这一噩耗,就像闪电似的,无声地飞到了整个地球上的每个角落,走进了每一个住所,每一个家庭,尖锐地刺痛了每一个劳动者的心。
在那些日子里,人们有的暗地里一个人哭了,有的公开地当着许多人哭了。不仅一般男人们、女人们、老人们、小孩们痛哭,就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英雄们、军人们,多少年在战场上从来没有哭过的,现在也忍不住滚下大颗大颗的眼泪。他们和她们哭了,因为一下子丧失了自己的慈父、良师、挚友、领袖。他们和她们哭了,因为他们的旗手躺下了,巨星、太阳殒落了。
人们热爱斯大林,热爱他的天才,他的英明,他的理智,他的钢铁一般的意志,他的魄力,他的学说。对于和他同时代的人来说,人们爱他这个人,常常在我们中间的人,谁都觉得缺少不了的人。
他和我们之间没有一点隔阂。所有的劳动者,工人、农民、兵士、工程师、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医生、教员……都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
由于事实上的不可能,他当然不能够知道地面上的每一个人。可是谁都觉得,他是知道自己的。谁都觉得,他对自己,是父亲,又是兄弟,是严师又是诤友。
每个人都觉得是和他联系着的,都诚实而坦白地对他献出自己的心。而他一辈子所唯一关心的就是人——我们全体和每个个人。他的天才和理智,他的意志和魄力,他的思想和学说,他的行事,他的政策,和平政策,他的伟大的人道主义——一切都是为着人类。
平日这样觉得的,在那些悲痛的日子里,体会得更加深刻,更加亲切。
那些日子,人们纷纷由苏联各地,由全世界各国到莫斯科来吊唁。人是那样的多,以致那样大的莫斯科都似乎盛不住了。在这里,去凭吊、去和斯大林作永别的人群,就像洪水似的,涌到那几条通工会大厦的街上,街心似乎因为人多而被压凹了些……显然,所有一切愿意凭吊的人,没有可能都到莫斯科来。他们,这些成千百万的人,离莫斯科都很远。但这些日子,不论在什么地方,在那个角落,成千百万的人,都朝着莫斯科看,朝着工会大厦的圆柱厅,在许多面飘着黑带或镶着黑边的半垂的红旗底下,在成千个绿叶的和各种颜色的花圈丛中,虔诚地望着斯大林的慈祥的、亲切的脸,甚至脸上的每一条绉纹——或者是重温曾经看见过的形象,或者凭照片想像。他们,这成千百万的人都默默地站在斯大林的遗体旁边,向他致最后的敬礼,作最后的诀别。
而在三月九日的那一天,这些成千百万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又都在心里给他们的亲人、领袖、导师送葬。他们怎么,怎么也不能相信,这是他一生最后的一段路程。人们拖着沉重的、沉重的脚步,和着袅袅的哀乐,送他来到红场,来到列宁的陵寝……不由得刺眼,惊心,然后痛苦地承认:墓门上增加了一个名字:斯大林!
人们送他来到了红场,却怎么,怎么也不能想像,今天他不站在陵墓的台上,和每年的“五一”和十月节日那样,让人们看见他慈祥地微笑,他和场中的人群相互亲切地招手,他却躺在陵前高台上面,一声不响……
当红场上斯巴斯基塔上的大钟响了十二下的时候,全世界的劳动人民又都意识地用自己的千百万双手,帮着抬起了斯大林的遗体进入伟大的陵寝,然后小心地把他安放在伟大列宁遗体的一旁。这时候全世界都发出、都听见志哀的礼炮和工厂、火车、轮船汽笛的哀鸣。成千百万的工人在工厂,农民在田野,学生在课堂……都停止了操作,站在各自的岗位,严肃地低着头。正在步行的人们和正在行进的火车、汽车、马车……都停住不动。五分钟之内,全世界死一般地寂静。人人心里哀悼斯大林。
自从伟大的列宁去世之后,将近三十年来,人类还不曾经受过这样无比严重、无比巨大的损失,人类还不曾感到过这样沉重的悲痛!
但是,斯大林本人在列宁死后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人们记得,斯大林在一九二四年列宁死去之后,曾抑制住个人的悲痛,在导师列宁的灵柩前宣誓,不休息、不疲倦、不动摇地拿起他的光荣旗帜,继续他的不朽事业,为人民服务到底,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奋斗到底。记起了那些日子时,人们擦干了眼泪,重新抬起了头。人们懂得:斯大林是最富于人性的人,他只喜欢坚强的人,而不喜欢软弱的人。
于是人们就在这些悲痛的日子,在工厂,在矿山,在农场,在水电站,在一切建设工地……更加奋发,更加紧张地劳动、创造,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人的幸福、自由,为了世界和平。——心里时时刻刻想着斯大林。
于是另一些人们就在这些悲痛的日子,在战壕,在火线,也在工厂、矿山、码头、学校……在合法的议会,在非法的地下……更加愤怒,更加激烈、坚强地战斗、运动,为了反侵略、反压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自由,为了世界和平。——心里时时刻刻想着斯大林。
斯大林在世之日就曾经是这些人和那些人的鼓舞者、领袖和导师。在他去世之后,人们只有继续高举他的旗帜,列宁斯大林的旗帜,遵循他的学说、教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照他所指示的道路前进,于是人们仍然充满了信心、希望。
“我们的任务是要把悲痛化为力量”。——毛泽东同志为斯大林逝世而写的“最伟大的友谊”一文中的这一句话,就非常中肯、非常恰当而有力地道出了人人心中所要说的话,就成为对人人起最大鼓舞作用的伟大而响亮的号召。
人们读了下面的一段话,更加鼓舞,更加提高了自己的信心:
“现在苏联已达到这样的强大,中国人民革命已获得这样的伟大胜利,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设已有这样的巨大成就,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压迫反侵略的运动已有这样的高涨,而我们的友谊和团结的阵线又是这样的巩固,所以,完全可以断言,对于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都是不怕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将被我们所粉碎,一切卑鄙的挑拨都是完全没有用的。”(毛泽东:“最伟大的友谊”)
看,这就是我们的力量!为着继续发展和巩固这种力量,为着纪念“我们最敬爱的导师和我们最真挚的朋友斯大林同志的逝世”,“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将继续以最大的坚定性,加强对于列宁斯大林所创造的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信任和支持,巩固以苏联为首的不可战胜的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唁电)。
“为着纪念我们伟大的导师斯大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同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名义下的伟大友谊将无限地加强起来。”
“显然,我们这种友谊所产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和真正无敌的。”(毛泽东:“最伟大的友谊”)
看吧,这就是我们的力量!现在距那些沉痛的日子已经一年了。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来发展和巩固这种力量,加倍增强党的团结和人民的团结,稳步地走向社会主义。
从东方,从西方,从地球的各处,都再一次响起“把悲痛化为力量”的口号。为着纪念伟大的斯大林去世的一周年,全世界各国人民默志哀悼之后,继续开动机器,拿起工具或武器,翻开书本……用加倍的努力劳动着,创造着,斗争着,来继续巩固和发展我们的力量。
在劳动和斗争的时候,人们经常感到斯大林的亲切的爱抚,并从他那里吸取热力。人们觉得,斯大林是永远活着的,是经常和我们在一道的。他不仅止和我们这一辈的人,而且会和我们的后代子子孙孙永远在一道的。人们永远能够听见他的声音,无论在什么地方,在轰响的机器旁边,在广阔的土地上,在青绿的森林里,在碧蓝的海洋上,在研究室和课堂……在前线,在地底下……
他永远、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和从来的历史巨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一样,斯大林是不死的,就如同太阳的光永远不会熄灭。


第3版()
专栏:

列宁事业的伟大继承者
苏联 阿·克拉索夫
今天,党、苏联人民和全体进步人类纪念列宁事业的伟大继承者,劳动人民的英明领袖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的逝世一周年。斯大林的名字对苏联人民和全世界劳动者来说是无限尊贵的。列宁和斯大林的事业是不朽的。这个事业永存在共产党和全体苏联人民——共产主义建设者的英雄事业中,永存在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胜利和国际革命运动中。
约·维·斯大林的一生都贡献给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崇高事业,他忘我地为劳动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斗争,为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斗争。他经历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职业革命家——的艰巨然而光荣的道路。无数的艰难困苦、沙皇的监狱和流放都不能摧毁他那钢铁的意志、与旧世界斗争的坚韧勇敢和顽强性。在与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斗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思想鼓舞了他,马克思列宁主义给工人阶级指出了摆脱剥削,夺取政权,建立新社会的道路。
斯大林始终意识到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不间断的血肉联系,他为人民群众献出了自己雄伟的力量。他深切地相信人民,相信工人和农民的无穷无尽的革命力量和创造的主动性,他的全部活动都依靠着群众,认为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约·维·斯大林是列宁的忠实的和可贵的学生。在任何方面,他始终是坚定不移的列宁主义者,列宁思想的继承者和保卫者,他把列宁看作苏联共产党的天才创造者和领袖,最高典型的领导者,无畏的山鹰。和列宁在一起,斯大林曾为新型的党斗争过,顽强而坚决地捍卫了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组织、策略和理论的基础,在和一切列宁主义的敌人的斗争中锻炼了党。
斯大林杰出的组织者的天才和理论的威力在革命时期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时期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一九一七年,斯大林和列宁一起并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争取群众,准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巨大工作。
在人类的天才列宁的领导下的共产党组织了工人阶级和最贫苦的农民的战斗联盟后,得到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新型的国家——工人和农民的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和雅·米·斯维尔德洛夫及列宁的其他学生是列宁在建设苏维埃国家的事业中的最亲密的助手。斯大林作为民族事宜人民委员直接领导了实现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工作,共产党在苏维埃旗帜下把全国人民团结在统一的兄弟家庭中。
在国内战争及外国武装干涉的年月中,列宁领导了保卫苏维埃国家的全部事业。斯大林是他的最亲近的助手。党派遣斯大林到最危急和最有决定性的战区去。保卫察里津,粉碎高尔察克、尤登尼奇、邓尼金、波兰贵族和弗兰格尔,所有这些战斗行动都是和斯大林的名字相联系的。在任何场合中,他都灵活地和勇敢地执行党的任务和伟大的列宁的指示。
当过渡到和平建设时期,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中,在争取国民经济恢复的斗争中,在建立和巩固苏维埃多民族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事业中,斯大林是以不屈不挠的列宁主义者来进行工作的。
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伟大创始人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以党和人民的名义宣誓要忠实于他的遗训——维护党的统一,保卫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工农联盟以及各族人民的友谊,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斯大林毕生忠实于这些遗训,他在各方面都继承了列宁;号召苏联人民要照列宁那样去生活和工作,战斗和战胜国内外敌人。共产党在以斯大林为首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粉碎了叛徒和投降分子,捍卫了列宁主义并引导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斯大林在和各种各样敌人进行残酷的斗争中,保卫并锻炼了列宁的党的统一性,党的队伍的团结一致。党的队伍的统一,党团结在自己的中央委员会的周围,过去是、现在和将来也是党的强大和不可战胜的决定性的条件。共产党本身伟大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所以能够顺利实现,就是因为党是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统一的同志所组成的团结一致的集团。
以斯大林为首的列宁主义者的领导核心是党在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形成起来的。斯大林博得了人民和党的普遍尊敬和无限信仰,他的忠实战友们友爱地围绕着他,三十年来,斯大林坚持不渝地引导党和国家沿着列宁所指出的道路前进。
斯大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使之适应于新的历史条件,并在许多问题中以新的论述丰富了革命理论。
在列宁的天才的不朽著作中,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的可能性,指出苏联人民向共产主义前进的方向。列宁的这些纲领性的原理在斯大林的著作和党的决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党依据这些原理拟定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具体纲领,工业化计划的实现保证了苏联的经济独立,巩固了它的国防,建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
斯大林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了列宁的合作社计划——吸引农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计划。党在列宁指示的基础上,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制定和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的计划。
由于党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的实现,苏联完成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和集体农庄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大飞跃。
伟大的卫国战争乃是对苏维埃社会和国家制度的威力和生命力的最严重的考验。苏联光荣地经受住了这场严重的考验。在极危急的时刻,全国人民响应党和斯大林的号召,奋起保卫自己的自由和独立。在共产党领导下所得到的战争的历史性胜利,显示出苏联的社会和国家制度的威力和不可战胜性,显示出党的政策的胜利。
共产党及其中央委员会把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全世界和平和民主的不可摧毁的堡垒。党的活动指向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巩固各族人民的友谊和发扬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列宁和斯大林把工人和农民的亲密联盟看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工农联盟的巩固乃是苏联人民在共产主义建设中进一步胜利的保证。
斯大林在执行列宁的遗训时,不倦地致力于建立苏维埃各兄弟民族人民的牢固友谊。
斯大林在总结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了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学说。
各族人民间的友谊是党的伟大收获,是列宁、斯大林民族政策实现的成果。共产党认为自己的神圣责任就是全力巩固苏联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友谊——苏维埃多民族国家基础之基础。
斯大林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胜利的学说,论证了即使在资本主义包围仍然存在的情况下苏联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的学说。从而他证明如果资本主义包围继续存在,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保存国家的必要性。依据列宁对于在苏联建设共产主义的指示,斯大林规定了准备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作了历史性的演说。这是他在党和国家面前所作的最后的演说。斯大林在其演说中强调苏联劳动人民利益和各国劳动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证明苏联利益是和全世界和平事业分不开的。
斯大林直到生命的最后仍坚守着战斗岗位,领导党和国家,并在反对战争煽动者及维护和保卫和平的斗争中团结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
苏联人民在自己的领袖逝世后,更紧密地团结在列宁主义旗帜下,团结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的周围。过去一年中,党和苏维埃国家的劳动人民用新的力量表明了自己对列宁、斯大林事业的忠诚,表明了自己在共产主义建设中取得新成就的决心。党和政府保证了对国家一切方面正常的不间断的领导,成功地执行着所制定的长时期内国内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政策。
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不倦地鼓舞劳动人民的创造积极性从事共产主义的顺利建设。苏联人民正在坚决地实现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九月全会的历史性决议以及党和政府最近的一些决议,这些决议指出迅速发展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农业的各部门(首先是畜牧、马铃薯和谷物生产)的战斗的具体纲领。党和政府对开垦新地的工作给予很大的注意,这项工作乃是增加谷物生产的最重要的后备力量。
党和政府的决定贯彻着对于人民的幸福,对于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伟大关怀。
集体农庄的劳动者,为实现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在农业面前提出的全民任务,热情地参加了社会主义竞赛。
现在,苏联国内正在掀起新的劳动的和政治的高潮,这种高潮是为最高苏维埃选举的准备工作和苏共中央委员会告全体选民书所鼓舞起来的。在选举运动中党和非党群众结成联盟。这个联盟表现着党、政府和人民间牢不可破的团结,表现着苏维埃社会在精神上和政治上的一致。
在列宁和斯大林的旗帜下,在共产党英明领导下,苏联人民满怀信心地向着光明的共产主义前途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