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支持农民增产粮食和棉花等工业原料作物
国家今年拨发农贷十余万亿元
一九五四年,国家在发展工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情况下,拨出十余万亿元的巨款(包括去年贷出还没有收回的贷款在内)贷给农民,支持农民增产粮食、棉花和其他工业原料及特产作物。目前,各地正在作发放贷款的准备工作,春耕生产季节到来较早的地区已开始贷放。
为使今年的农业贷款服务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对小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发放农业贷款的指示原则,发出了一个指示,指出今年农业贷款工作的任务是:积极扶持国营农业,促进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稳步发展;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金周转的困难,并逐步引导他们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同时加强扶植农村手工业生产,增加对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指示指出:对农业生产合作社既要适当、及时地贷给短期的贷款,帮助添置一般生产资料,也要根据生产需要和国家资金力量,逐渐增加贷款期较长的贷款,扶助其逐步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和生产技术改革,增加公有生产资料。对农业互助组的贷款应用以添置耕畜、农具和增加肥料,扶持其巩固和发展。对于参加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贫困农民,应予以关怀扶持,使他们能逐步改善耕作条件,共同上升。对暂时还没有参加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个体农民,主要是贫困农民,要贷款帮助他们克服生产上和生活上的困难,避免高利贷剥削,积极生产,并逐步引导他们走向互助合作的道路。现在,各地根据这一原则,结合本地情况,大都已确定贷款重点,并注意做到组织起来的农民和个体农民之间的合理分配。西南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业贷款是贷给有组织的农民和个体农民的,其中有百分之四十是贷款期为一年到三年的贷款。山东省在今年近一万亿元的农业贷款中,有七千七百多亿元是贷给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增添生产工具,帮助常年互助组购置公共生产资料以及帮助临时互助组和个体农民解决生产上的困难。山西省的贷款除用以帮助国营农场、农业机器站和集体农庄解决生产中资金不足的困难外,着重扶助新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增加牲畜、肥料、较大农具和兴修水利,改良技术。浙江省还决定特别给予组织起来的农户以贷款期为一年的基本建设贷款。河南省专门从贷款中拨出五百亿元,用以帮助农村中的困难户。
今年,人民银行还将在农业贷款中拨出一部分贷给信用合作社,帮助其成长发展,以便更有力地排挤和打击高利贷。为了帮助手工业者特别是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提高生产,供应农民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各地还将以一部分贷款贷给手工业者。
今年,各地在发放农业贷款中,将简化贷放手续,便利农民取款。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指示所属在今春发放贷款前,要选择一个乡作试点,创造一套适合农村情况的贷款手续,以指导全面。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安徽和松江两省开展粮食预购工作
安徽省人民政府粮食厅和安徽省合作总社签订协议,委托合作社预购小麦。预售小麦的农民一般都能得到一批订金,可以用来发展农业生产和克服春季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已经开始预购的地区,农民反映很好。怀宁县江心洲农民金仁义说:“现在国家进行预购,支持我们生产,真是雪里送炭!”朱延高互助组准备拿预购订金买一头牛,投入春耕生产。 (程华)
松江省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和粮食厅最近布置开展粮食预购工作。预购的主要对象是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以及生产有困难的户。对于预付订金的比例、供销合作社代国家进行预购工作的办法等,也都作了规定。省人民政府粮食厅在最近召开的粮食工作会议上,强调预购中要作好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自愿原则,防止平均摊派等作法。
(李光友)


第2版()
专栏:

中央劳动部召开全国建筑工人调配工作会议
确定建筑工人调配工作应为基本建设服务
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在三月五日到十七日召开了全国建筑工人调配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建筑工人调配工作的情况,讨论并确定了建筑工人调配工作的方针任务,交流了工作经验,着重地研究了“建筑工人调配暂行办法”、“关于订立建筑工人劳动合同办法”、“关于订立建筑工人借调合同办法”,并对土木建筑、机械安装企业工人工资支付中的若干问题详细交换了意见。
会议认为,建筑工人调配工作应当为基本建设服务,这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供应基本建设所需要的劳动力,协助建筑企业改进劳动组织,以减少窝工浪费现象,节省国家资金,并培养技术工人,保证国家基本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为此,各地建筑工人调配机关应根据当地需要和工作基础,逐步做到劳动力使用和调配的计划化;逐步做到供应的工人在政治、技术和体质方面适合基本建设的需要;要协助建筑单位建立和健全内部的劳动力调度制度,协助有关方面逐步统一建筑工人的工资标准和技术标准;要制订必要的调配规章办法。会议认为,在党委领导下和建筑部门密切配合,依靠工会,是做好这些工作的主要关键。
会上,沈阳、天津、哈尔滨等市和山东、松江、辽西等省的代表还介绍了各方面的工作经验。会议认为这些经验是宝贵的,结合各地情况正确地加以推广将使建筑工人调配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到会人员在各项问题的讨论中,本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检查和批判了过去为基本建设服务的思想不够明确的缺点,认识到做好建筑工人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供应工作对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因而加强了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工作信心,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淮南煤矿今年将建设三对新井
淮南煤矿区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即将开始,八公山新煤田区谢家集二号新井的建设工程,不日动工,另外三号井及癞山集井两对现代化竖井,年内也将陆续开工。这三对竖井投入生产后,淮南矿区的煤产量将为目前的两倍。
这三对竖井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帮助下自行设计,其整个生产过程将是全部机械化和部分自动化的。为了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开凿井筒和巷道的同时,还要建筑办公大楼和宿舍、合作社、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俱乐部、医院、公园和运动场等卫生福利设施。
目前,谢家集二号竖井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一对巨大的临时木井架,已经巍然矗立在井口上面;建井工人已经学会了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来到了工地;大型电绞车已经安装完毕,正在试车。蔡家岗矿井和谢家集三号竖井动工前的准备工作,已在着手进行,计划在四月份和七月份先后动工。新庄孜矿井的改建工程和癞山集竖井新建工程,也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开工。


第2版()
专栏:

陕西省铜川矿区新建火力发电厂投入生产
陕西省铜川新建一座半自动化火力发电厂,于今年三月七日正式投入生产。铜川电厂是从一九五二年十月开始修建的。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职工们学习了苏联冬季施工的先进经验,在滴水成冰的冬天,进行打底脚工程和浇灌混凝土工程;安装了八万多斤重的锅炉和几十吨重的透平发电机,到一九五三年八月底基本完成。先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运转,证明质量合乎标准。
铜川是西北的主要产煤区之一,有三个矿井,几千职工。但是铜川煤矿过去大多是手工生产,不能满足西北工业日益增长的需要。铜川电厂正式供电后,将使铜川现有煤矿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得到充足的动力。此外,铜川电厂还可保证今年铜川煤矿新建一对矿井和改建两对矿井的工程用电需要,给新建矿井从井下采煤到地面运输全部机械化和自动化提供了物质基础。铜川电厂正式发电后,也将使铜川市面日益繁荣起来。
(流云)


第2版()
专栏:

北淝河排涝工程第二年度工程开工
淮河流域排涝灌溉示范工程——北淝河排涝工程第二年度工程已于最近开工,参加这项工程的有濉溪、怀远、五河三县民工及安徽省劳动工程总队共五万三千多人,上半年工程将在五月底结束,共要完成治河、排涝、控制、交通等项六百六十多万公方土的工程。开工前,在财务供应工作方面,共建立了十八个粮草供应站,调运了一千多万斤大米和四百多万斤煤。器材上除调运了大批的筐、锹和铣等外,并准备了许多特种工具,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安徽省北淝河一带是沿淮内涝较重地区之一,为了根治这一灾害,并吸取经验,便于将来在淮河流域进行大规模排涝工程,治淮委员会特在北淝河举办排涝灌溉重点示范工程。第一年度工程从去年四月开始,到今年一月下旬结束,参加施工的民工共达十八万五千多人,完成土工一千多万公方,保证了七十多万亩土地不再受淹。今年工程完成后,将使懈河、大洪沟、沿涡大沟流域的濉溪、宿县、怀远、五河四县境内一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面积内的土地,碰到暴雨时,仍可基本上解除内涝灾害。
(房仲侠、葛怀彬、萧彬)


第2版()
专栏:

一场争论
 王洪 仁山
最近在国营阳泉三矿南厂装车工人中,为工资问题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的起因是:一月十二日南厂试用机械装煤成功,装车效率比过去人力操作提高了四倍多,按原来的定额计算,工人的工资就由过去每人每天最高两万五千元提高到八万元。这应当怎么办呢?有些人想:使用机器装煤解放了咱们的劳动,一天赚八万元太多,应该调整一下。有的人想:我们的工资这么高,上级一定要降低单价了。还有的又想:我们每天赚的钱除做一身衣服外,还能剩些零花;千万再延长几个月吧,抓一把是一把。
许拉栋是个十来年的老工人,他热爱劳动,自从装车机试用成功后,心里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他对工资问题是这样想的:“国家给我们增添了机器,开支很大,如果我们每月拿二百四、五十万元,就要超过一般的工人兄弟生活的四、五倍,难道我们不考虑国家利益和工人兄弟的生活吗?”这个问题不提出来,他晚上连觉也睡不着;提出来吧,又怕有些人反对。后来他就去找工会组长和行政组长,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二月十五日工会组长召开了全组工人会议,一提出给矿长写信要求降低工资的事情,就引起了一场争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说:何必写信,上级不会让你经常赚这样多的工资的。有的说:不写信也要改变单价,出那风头干啥!这时许拉栋起来发言:“谁都知道我们解放前过的是什么生活:当一辈子工人,吃的没吃的,穿的没穿的,还要挨打受骂。解放后我们改成八小时工作制,减少了劳动强度,生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善了。现在国家给我们机器使用,这又是几十年来的一件大喜事呀!国家是我们自己的,矿厂是我们自己的,大家都应先考虑生产。再说,我们的贡献很小,怎能一个人拿四、五个工人的工资呢?”接着工会组长在会上谈起了社会主义的前途。他说:“昨天我们还是原始劳动,今天就成为机械化了。不久将来,生产更发展了,我们就要过着像苏联今天那样的幸福的生活。因此,我们要以厂为家。矿厂发展了,我们的生活才能进一步得到改善。”这么一说,有些思想糊涂的人也清醒过来了。工人赵全儿说:“这回可把我提醒了。如果全矿工人,全国工人都抱着发财的思想,不考虑国家利益,不全心全意地发展生产,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千年也来不到。”
争论的结果,矿长接到了装车工人的信,改变了单价(工资比使用机器前稍有提高),并在大会上加以表扬。


第2版()
专栏:

消灭圩堤隐患,保障生产安全
江西省大力进行圩堤锥探工作
为消灭圩堤隐患,江西省大力进行了圩堤锥探工作。自一九五二年九月起至今年一月底止,锥探长度有五万九千九百多公尺,锥眼十五万六千九百个,发现大小洞穴八百五十多处。其中大的隐患,如临川县太平圩里港章村背后的漏洞,在一九五二年防汛时,仅因护堤四昼夜就浪费人工三千六百多个,草绳八百根,晒簟九十床;但经锥探出漏洞后,仅费去一百多人工的挖填,就彻底消灭了该处的漏水事故。南昌县锥探队在该县第六区喻家村前探出一个宽二点七公尺,高一点四公尺的过堤洞。南昌市的富大有圩堤,在叶家楼段探出了一个水井被隐埋在堤下。这许多巨大隐患的发现和及时挖填,对今后巩固堤防,保障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2版()
专栏:

广西省临桂农业技术推广站
利用会议时间传授先进技术
广西省临桂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了帮助干部学习和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变一般化的领导作风,最近利用该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的机会,向干部传授黄泥水选种、盐水选种、合式秧田、小株密植等八种先进技术。这些先进技术,虽然都是该县去年在第一区试验成功了的,但为了使干部更加明了实行先进耕作方法对增加生产的作用,推广站不但编了许多宣传先进技术的顺口溜,来帮助干部记忆,而且还采用了实物试验和对比说明。在传授黄泥水选种时,他们把沉在清水底的谷种弄干放在黄泥水中,就有许多因受过虫害的或不饱满的“半浆谷”浮上来,再把这些浮上来的“半浆谷”放到清水里又都沉底。大家把经黄泥水选过的浮谷和沉谷剥开一比较,才知道那些浮起的谷种颗颗都是“半浆”,而沉底的却粒粒饱满。到场的干部亲眼看到黄泥水选种的好处,大家都很高兴,表示一定要认真推广这些先进耕作方法,争取今年丰收。


第2版()
专栏:

长治市举办铁木工训练班
解决修理新式农具的困难
山西省长治市工业局和长治专署农林科,为了解决农民使用新式农具中“坏了不会修,短了零件不会配,平常不会保护”等困难问题,在一月间举办了一个铁木工修理新式农具短期训练班。参加训练班的有一百零六人,其中铁工六十一人,木工四十三人,其它行业二人;在这些人中,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三十八人,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三十六人,未组织起来的三十二人。经过九天的政治与技术学习,学员们初步掌握了各种新式农具的性能,学会了机具的安装、配件、修理和保护等知识。并且在三十二个单干户中,有二十个决定要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第2版()
专栏:

农业生产合作社怎样分配收益王立诚 欧海滨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是社员们最关心的。农民入社,基本上就是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方向好,产量高”,图入社能“多打粮食,增加收入”。他们入社以后想早知道究竟能打多少,分多少,是不是能增加收入。土地多土地好的和劳力多劳力强的都怕入社以后吃亏,劳力少劳力弱的也怕入社以后减少收入。有些人说:“分多了就干,分少了就散。”分的恰当,社员一般收入有所增加,积极性就大大提高,有的社员说:“用大杠子打也不出社了。”
收益分配也是广大社外农民最注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增加了,社员的收入增加了,他们也就愿意入社,或者成立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要符合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的性质
农业生产合作社究竟是怎样分配收益的呢?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指出:“在解决合作社的分配问题时,必须了解到现有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特点,它是走向完全社会主义化的过渡形式的合作社,包含有两方面的性质即私有的和合作的性质。因此,也就必须采取一些灵活的和多样的过渡的分配办法。”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土地入股的,土地虽然统一使用,但是仍然是私有的,还要分取一定的报酬;其他的许多生产资料,像耕畜、农具等,也仍然是私有的,并且通过吃租、雇用等方式,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报酬。另一方面,根据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合作的性质,也要采取一定的按劳动的多少好坏分红的办法,还要逐渐地积累一些公有财产(包括公积金和公有的生产资料)。根据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的性质,随着社的生产水平、劳动效率和群众觉悟的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就可能逐步增长;到一定时期以后,就可以根据社员们的自愿,采取完全按劳取酬的办法。不过,这要一步一步地来,要到大家真正自愿的时候才这么办。现在社里各家的劳力、土地和牲口、农具都是要得到一定的报酬的。
分配工作怎样做?怎样做好?顶重要的就是看是不是合乎它的私有的、合作的、过渡的性质。当前来说,顶重要的就是劳力、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红的比例问题。
要使劳力强的、土地多的都不吃亏
分红比例该怎样确定呢?原则是:第一、应该照顾到每个社员的利益,分配的结果要使一般社员都不吃亏;在不断增加生产的基础上,还要使社员能够比入社以前普遍增加一些收入,并且年年有些增加。一般地说,贫农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较少,劳力相对地较多;中农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较多,劳力相对地较少。社里确定的分配比例,算下来要使贫农中农都不至于减少了收入;社里增加了生产,要使贫农中农都能增加收入。第二、分配中劳动报酬或土地报酬的提高或降低,一般应随着生产水平的增长而逐步改变。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决不允许任意提高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报酬,压低劳动报酬,以至造成变相的剥削。但是,不顾生产水平的发展及别的有关的条件,盲目地、过急地提高劳动报酬,也是不恰当的;那就会使一部分生产资料较多的中农收入减少,伤害了他们的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和扩大生产投资的积极性,对整个社的生产的提高是不利的。如果生产不能好好发展,对全体社员也都是没有好处的。
怎样才能正确地实行这些原则呢?第一,要考虑每一个社员的具体经济条件和要求。各个社员的具体经济条件是不会完全一样的,例如劳力强弱、技术高低不同,土地多少、好坏、远近不同,牲口多少、大小、壮弱不同,农具多少、新旧不同,投资能力大小不同,经营副业等生产活动的条件也不同,因此,他们在分配中所反映出来的要求也不一样。在确定比例的时候,事先需要就每一户的实际情况用各种不同的比例试算一下账,比较一下他在过去的收入,比较一下别的社员的收入,比较一下条件差不多的互助组员和个体农民的收入。这样慎重地反复试算后,就可以找出比较恰当的分配比例。再经过社员民主讨论,就能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比例。第二,要考虑社里的一般特点。有的社各户社员的劳动力和占有土地的数量都大体相当,就有可能将劳动报酬提高得快一些;有的社各户社员的劳动力和占有土地数量相差较大,那么劳动报酬的提高就要更慎重一些。同时,还要考虑社里的生产水平和别的有关的条件。一般地说,在增产较多的情况下,劳动报酬的比例可以逐渐提高。总之,要允许每一个区、每一个乡、每一个村、每一个社有不同的分配比例,不能生搬硬套,强求一致,或主观主义地划个圈圈箍起来。也要注意到,在试算各种不同的分配比例时,可能有极少数的户很难从一般的比例上照顾解决。比如因为害病或其他特殊原因误工太多的社员和老弱孤寡,没有劳力或只有半劳力的户等等。对于这些户可以从公益金中照顾,或由社员自愿互济解决,并且要在日常劳动过程中在轻活分配上随时照顾他们。因为这样一些少数户而修改分配比例是不恰当的。
采取什么方式规定分红比例呢?目前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社采用的分配方式,主要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劳力、土地按比例分配收益,产量增加了土地、劳力的收入都增加;一种是土地固定租额,产量增加了都归劳力分配,土地分红的实际数目不增加。还有一种中间形式:增产的部分劳力分的红的比例大一些,其余的按一般的比例来分。这些办法都不是死板的、固定的,各个社可以按照自己的条件灵活运用。今年用这个办法,明年也可以换别的办法。只要大家都自愿,对发展生产有利,就可以。
对于社员的牲口、农具,怎样算报酬呢?社初办的时候,一般地说,采取租借给社里的方式,由社员大家评定出一定的租金,是比较合适的;损坏了由社里赔偿或者修理。折成价钱入股分红,也可以。分红的比例也可以由社员民主讨论确定。有的社采取了折价归公的办法,由社里分期给代价。这种办法还不能普遍采用。社里一两年给钱,会使一些社员收入减少;延期太久,原主又会不满意。如果社员完全自愿而社里又出得起、不降低社员们的收入,这办法当然也是可以实行的。牲口农具的代价或分红比例,也要公平合理,一方面不能太高,成为对一般社员的变相剥削;一方面也不能使有牲口、农具的人吃亏,妨碍他们投资的积极性。
留公积金、公益金的数目要适当
收益分配得是不是恰当,除了劳力、土地和别的生产资料的分配比例要适当以外,留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比例也要适当。一般来说,目前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抽存比例以每年全社总收入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为合适。在确定公积金、公益金留多少的时候,必须想着它们是农业生产合作社中社会主义成分的很重要的部分。一方面,不顾条件过急地扩大是不对的,因为那就有可能使社员个人收入减少,影响到社的巩固。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积累时不积累或者在有条件适当地较多地积累而很少积累,也是不对的。要知道,公积金多了,社里就可以增加生产投资,可以办大事情,大大增加生产;公益金多了,就可以举办一家一户办不起的福利事业,还可以使每一个社员在遭受到意外的不幸事故的时候都能得到帮助,渡过困难。
要经过全体社员民主的细致的讨论
分配工作由谁来做呢?不是由工作干部独断独行,也不是社裹的几个干部商量一下就算数。分配是全体社员的大事,是要每个社员都积极参加的。大家都参加,就能保证分配得确实公平合理;同时,还可以在大家共同商议的过程中把共同办大家务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的思想觉悟提高一步,把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认识提高一步。在快要收获的时候,就要清理和公布各种账目,由全体社员审查订正;同时,干部要向大家正确地全面地讲解分配原则,打消社员们的一些思想顾虑,分析增加生产的根本原因。接着,就适当地估计收成,大家民主讨论,制订预算分配的方案,用原来规定的分配比例进行试算,看看原来规定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合理,就按照原来规定的分配比例分配,不合理,就重新规定适当的分配比例,同时提出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建社时所遗留下来的问题,社员肥料折价问题,调整公积金抽存比例的问题;以及关于扣除明年生产投资的一些问题等等)。
在收获过程中,可以随打随分。以产粮食为主的社,特别要注意公平地解决各户社员间粮食成色、干潮的调剂,和其他作物及副产品的搭配。分粮中应留下少部分“机动粮”,准备找补。
收获完了以后,就要清结各户账目,算出每户应实分多少,应补应退多少,及时清补。
在整个分配过程中,无论解决什么问题,都必须经过社员民主讨论;大家要在分配过程中对一年的生产大体上作个总结。一方面通过各种具体事实的对比,进一步认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认识劳动的重要性,一方面找出应当克服的缺点和困难,同心协力,继续前进。


第2版()
专栏:

从一九五三年棉花增产的范例中,看挖掘棉花增产潜力的途径
 杨树藩
一九五三年虽然是我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一年,但是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仍达到了一九五二年的水平。这是几年来党和人民政府领导棉农组织起来改进耕作技术的结果。一九五三年,各棉区都推行了秋耕深耕,一般农家所积肥料都多于往年,再加上商品肥料的供应,棉田中增施了基肥和追肥,使土壤的肥力比往年好得多了。北方棉区去年在相同于一九五一年的春旱情况下,多数棉田都应用了抢墒、接墒的播种技术,使播种期比一九五一年提早了十天左右,这对棉花生长和提早收摘期都有很大好处。各地还都重视了查苗、补种、移苗工作,克服了严重的缺苗现象。各地提倡密植,使棉田中棉花株数普遍增多,山西省的主要棉区,百分之七十的棉田,每亩已达三千五百株以上;河南商邱、淮阳一带一向有稀植习惯的棉区,也由过去每亩一千五百株左右,提高到二千株至三千株。棉花整枝工作不但较过去普遍,而且在整枝技术上也有所提高,许多棉区对打赘芽、摘边心的工作都做得比往年细致。河北、山西、河南、山东、东北等地,在七、八月份连绵霪雨以后,及时地推广了继续整枝、推株并垄、晒地、锄地等促进棉花早熟的经验,挽回了棉花疯长晚熟的减产趋势。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社因为改进技术的条件比较优越,棉花产量一般都高于互助组、单干户。此外,一九五三年我国一些新的植棉区,在注意改进技术以后,棉花生产也大大提高,如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生产部队就在该地获得了棉花大面积丰收;陕西省泾惠渠棉区改进耕作和灌溉技术以后,扭转了历年减产的趋势;湖北新洲县也获得了棉麦两熟都能增产的经验。我国棉农今年只要进一步组织起来,改进技术,并不断学习各个地区棉花增产的经验,就可以挖掘棉花增产的潜力,完成我国棉花增产的任务。组织起来才能迅速提高棉花生产
棉花是技术作物,在耕作、管理上要比旁的庄稼细致,需要的资金多、劳力也多。组织起来,就可以扩大生产投资的力量,适当调配劳力,做到多施肥料、实行深耕、及时播种,并做好治虫、整枝、除草中耕工作,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棉花又是重要的商品作物,棉农生产的棉花,大部或全部要出售,所以有计划地增产棉花,组织棉农加入互助组、合作社,就更显得特别重要。一九五三年自然灾害虽然严重,但各产棉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单位面积产量,不但大部没有降低,反比一九五二年提高了,这就充分证明了集体生产的优越性。如山西省全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棉田,一九五三年平均每亩产籽棉一百八十九斤,比一九五二年增产三十八斤,高于一九五三年全省棉田平均产量百分之三十五点八。江苏省南汇县一灶乡张根弟互助组,十二户,一九五一年没有组织起来以前,平均每亩只产籽棉六十斤;一九五二年组织起来以后,平均每亩产籽棉九十斤;一九五三年平均每亩产了籽棉一百二十斤。全组有棉田九十一亩,一九五三年比组织起来以前增产籽棉五千四百六十斤,平均每户增加了四百多斤籽棉的收入。
一九五三年全国各地国营农场的棉花,也都获得了较高的产量。新疆全省各级国营农场及农业生产部队,在六万多亩棉田上,平均每亩产皮棉七十二点三斤,相当于全省农民平均每亩棉花产量(三十一点八斤皮棉)的一倍多。北京郊区的国营五里店、彰化、和义等农场,一九五三年共种四千九百三十五亩棉花,平均每亩产籽棉二百十四斤,高于郊区平均每亩棉花产量百分之六十左右。玛纳斯河流域推行先进植棉技术的成果
玛纳斯河流域在新疆乌鲁木齐以西,北纬四十四度以北。当地农民过去没有种过棉花,并认为那是不适合种棉花的地区。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农业生产部队,为了供应国家纺织工业原料,自一九五○年起在这个地区试种棉花,四年来不但试种成功,而且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一九五○年平均每亩产籽棉五十一点二斤,一九五一年为七十八点九斤,一九五二年为一百二十点四斤,一九五二年植棉能手陈友乐等更获得了小面积每亩七百斤以上的丰产纪录。一九五三年种棉两万亩,平均每亩产籽棉四百零二斤,为一九五二年的三倍多;其中平均每亩产量在八百斤以上的,有七十二点四五亩;产量最高的一点六亩,平均每亩产籽棉一千三百四十九斤。
玛纳斯河流域的棉花丰收,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改进耕作技术的结果。自一九五二年冬季开始,生产部队即在新疆八一农学院苏联专家提托夫同志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运用了苏联先进植棉经验,改进了植棉技术。在去年生产过程中,提托夫同志一直进行具体指导,先后举办了许多期训练班,受到直接训练和间接传授的有五千三百多人。新疆省农林厅并曾组织吐鲁番、库尔勒、库车等地的植棉模范赴玛纳斯河流域参观实习,给棉农以极大的启发。
我国是一个适宜植棉的国家,有广阔适宜植棉的地区:除现有的广大适宜植棉的地区外,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等地区对发展棉花有优越条件和广阔的土地,在江苏、山东沿海地区,还有几百万亩可以开垦植棉的荒地。四川在山地植棉已取得了经验,在海拔一千六百公尺以下的丘陵地区,也有广泛的适宜植棉的土地。这些地区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玛纳斯河流域一样,逐步地增加棉田种植面积,改进植棉技术,使之变为新的植棉基地。
泾惠渠灌溉棉区改进棉田灌溉
技术的作用
陕西省泾惠渠灌溉棉区,有四十万亩左右的棉田,在一九五二年以前的几年,单位面积产量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一年比一年降低了。一九五二年冬和一九五三年春天农业水利部门干部,在苏联专家安东诺夫同志指导下,经过几次调查研究,才找出了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灌溉不得法,棉田多连作,耕作技术不好。陕西省农林厅根据几次考察的结果,制定了“泾惠渠灌溉区植棉技术指导方案”与“一九五三年工作实施计划”,提出了推行冬灌、提早春灌,改大水漫灌方法为沟灌,实行倒茬轮作,提倡积肥,适时播种,促进幼苗发育,提高整枝技术,加强防治病虫害等改进措施。农林厅并印发了考察报告五千册,灌溉挂图二万份,漫画五万份,同时利用广播筒、黑板报等,进行广泛宣传。此外,还组成了工作组,实地进行技术指导。经过这一系列的技术改进,一九五三年全灌溉区三十八万亩棉田,平均每亩皮棉产量提高到六十斤左右,比一九五二年增产了一点四倍。
发展棉田灌溉,是增产棉花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后在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新疆及江苏等有条件的棉区,开渠、打井,并发挥现有灌溉设备的潜力,即可大量扩大棉田灌溉面积,如果还能注意改进灌溉技术,就能够大大提高棉花产量。
两熟棉区小麦棉花全面增产的
一个范例
湖北省是一个主要产棉省,百分之九十的棉田是两熟制栽培,两熟棉田的冬季作物有半数以上是生长期比较长的小麦。湖北省农林厅为了总结两熟棉区的增产经验,在鄂东新洲县刘集乡设立了基点。一九五三年在全省一般棉区普遍减产的情况下,该乡三千五百九十六点九五亩两熟棉田,平均每亩仍收小麦二百五十斤,收籽棉一百五十斤。劳动模范蔡秀波一点四亩丰产地,平均每亩收小麦三百三十五斤,收籽棉三百十一点五斤。
新洲县刘集乡两年来在棉麦两熟增产上,取得的耕作经验,主要是:选种早熟丰产的岱字棉种,和晚播、早熟、秆梗不倒伏的“南大二四一九”号麦种;适时赶拔棉秸,进行秋耕,条播种麦,以便及时在麦行间条播棉花;施足麦田基肥,早春小麦拔节前施麦田追肥,当小麦齐穗近乳熟期可在麦行间施棉田基肥;小麦收割后要快锄,并随即施用水粪提苗,促进棉花幼苗发育。此外,还注意了棉田间苗移苗、除草中耕、适时追肥、抗旱排水、摘心整枝、防治虫害等工作,促进棉花早熟。
南方棉区种冬季作物的两熟棉田,约占全国棉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一般棉花的前期作物和棉花产量都很低。刘集乡的经验证明,在原有两熟的基础上改进耕作技术,争取小麦和棉花都提高产量,是完全可能的。
不能叫低产棉区永远低产
自一九五三年二月南方棉区技术座谈会上,提出了改进历史性低产棉区的问题以后,中央农业部、中南农林局、湖北农林厅,曾组织力量,三次深入鄂北低产棉区,进行了有系统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首先必须针对鄂北棉区人少地多,劳力缺乏,耕作粗放的情形,发展互助合作,以提高劳动效率;其次,要针对土质粘重瘠薄的情况,多方面开辟肥源,改进积肥和施肥方法,并逐步加深耕层,改善土质;再次是改进麦棉两熟栽培技术,克服两熟制棉花播种前不耕地、不施基肥及撒懒花的缺点;此外,并须注意选种、治虫、抗旱、防涝等工作。一九五三年十二月湖北省棉产工作技术会议上,对如何提高鄂北棉区的棉花产量问题,又作了重点讨论,制订了“鄂北棉区增产方案”,准备一九五四年在襄阳专区主要产棉地区设置十九个重点,加强领导,配备足够的技术干部,大力推进这一工作,以求从一九五四年起改变这一历史性的低产情况。
鄂北、豫南以及安徽省阜阳、宿县、江苏省淮阴一带,共有六百六十余万亩棉田的地区,都是历史性的低产棉区。加强对这些棉区的技术指导,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发掘潜力,就可提高产量。
目前,各地正在按照国家工业生产和民用絮棉的需要,布置在宜于种棉的地区适当扩大棉田,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我国棉花增产主要还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以,按照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把棉农组织起来,研究改进植棉技术,发挥增产潜力,使原来产量高的更加提高,使低产地区的产量逐步提高,是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的。上面所谈的
一九五三年棉花增产的一些事例,值得在各地广泛宣传,以启发棉农改进植棉技术,提高增产信心,为完成国家计划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