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让我们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永远巩固下去
 陈沂
去年我们在朝鲜的时候,就听说朝鲜各界要派一个代表团到我国访问,现在这个代表团在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金应基副委员长的率领下已经来到我国了。作为战友的我们,特别是受到他们多次热情款待的我们,感到非常的高兴,愿意在这里表示我们最大欢迎的诚意。
朝鲜、中国、这两个国家,这两个民族,由于三年多的抗美援朝斗争,已经紧紧的连结在一起了。两国人民,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碰见,都像亲兄弟一样,毫无拘束的倾谈,交换各自的工作和战斗经验。在人民军的前线,战士们曾经告诉我们,我们送给他们的纪念册,他们是当作个人立功的登记簿在用;我们送给他们的茶缸子,有的战士用布包了一年还没有舍得打开来用。在修工事的时候,人民军战士用铁锨把土挑起来放在志愿军的手推车上。这样合作修起来的工事,人民军住一半,志愿军住一半。人民军总政治局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这种战斗友谊是遍及于人民军的所有部队,而且是越来越深厚了。
我记起我们在访问金刚山区人民军某海岸炮兵阵地时的情形。一位少将参谋长来迎我们,自己开着吉普车走到去路的最前面,而那个最前面的去路是没有清扫尽的布雷区。到了阵地,战士们为了迎接我们,修起了临时的住地,并特为我们修了做中国饭的伙房。炮兵为我们演习了极为熟练的攻防动作。临走,战士们亲手把金刚山特产的硬木制成的手杖送给我们,每根手杖上都刻有中国字:“让我们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永远巩固下去”。
这些字又何尝只是刻在一根根的手杖上呢?这些字是刻在每个英勇战斗的朝鲜人和中国人心上的。
我也想起了朝鲜的山,朝鲜的山是可爱的、难忘的。金刚山被称为世界花园,在战后去看,也还没有丝毫减色。车子又经过山脊,从山口遥望下去,海面给红日映照着,海水浪花激打的闪光,映着山上金黄色的树叶,再配上白雪,简直就像是一幅著名的油画。任何人看到这种情景,都会大声惊叹。然而朝鲜的山给我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勇敢。去年,我们从临津江的前线老秃山到金城前线的轿岩山穿巡了二十多天,看到绵延不断的阵地,使我对朝鲜的山特别感到爱好。是这些英雄的山,是英雄们在这些英雄的山上修起了英雄的阵地才把敌人挡住了,并且打败了它。每一个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个山都是敌人上得来就下不去的。当我在轿岩山最高处看的时候,朝鲜的山像在飞机上看云层一样,重重叠叠没有一点隙可乘。尽管敌人的炮火有时可以把一个山头打得二三百里外太阳一照就可以看到发光,但是敌人也只有炮弹到过,人却从来没有到过。所以勿怪上甘岭的五三七·九和五九七·七两个高地,敌人死伤两万多,炮弹倾泻了近两百万发,阵地却一点没有动,敌人想经此夺取五圣山最终还只是一个梦想。一个敌军战俘在看了轿岩山被我攻占后发表感想:“共军可以攻下轿岩山,联合国军却攻不下上甘岭,炮火再多有什么用!”这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战士们是多么喜爱朝鲜的山呀!战士说:“岂只是好看?依靠它住,依靠它吃,依靠它胜利!”战士在战争时期在山上修“阵地之家”,停战后建“战士乐园”,这都是因为他们对朝鲜的山有了深厚的感情的缘故。停战后,守卫在开城前线红山包的战士,离开红山包时,写下了一首诗:
当年杀敌红山包,
痛歼美李立功劳,
遵守停战把山下,
英雄名字比山高。
下了阵地的战士,谁都想再回去看一次。
正是这种热爱朝鲜土地的感情,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的感情,才产生像上甘岭战斗时战士所说的那样:“是光荣的山,是光荣的阵地,是我们用劳动改造的,不能丢,丢了要打回来。”
谁能挡住这个力量呢?
这中间不知毁了多少田园,多少树木,然而为了胜利,没有听见朝鲜人民说一个不字。他们也为他们的山变成英雄山,为朝中两国的英雄子弟守卫住而骄傲。山高得平常人望而生畏。朱学范部长有一次在一个高山下仰望山顶,发生慨叹:“我们爬一次觉得累得要命,战士们却要打呀,要在敌人的炮火下打上去呀!”因此他说:“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必须懂得和平是如何得来的。”
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的同志这次就一定会带着这个答案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交欢,而是像我们历次去朝鲜一样,是传达两国人民在战斗中的互相关怀,支持;在恢复中的互相合作,帮助;而尤其重要的是传达两国人民在战争中用鲜血缔造的伟大的、崇高的国际主义的道德,而这个正是我们两个国家,两国人民和我们的军队所以能够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敌人的基础。
这个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会永远巩固下去的,我并祝这个友谊因金应基副委员长所率领的代表团的到来和访问而益发加强起来。


第6版()
专栏:

鸭绿江畔迎亲邻
金凤
三月十三日的早晨,初春的阳光照耀着中朝接壤的鸭绿江,照耀着隔江互望的新义州和安东。在安东,和平的劳动很快就抹去了战争的痕迹。一九五二年四月被炸的三马路上店铺,早已修复得整整齐齐。去年五月被轰炸的镇江山下铁路职工住宅区,也已经矗立起红色和黄色的三层楼房。而隔岸的新义州也正从废墟中重建起来,汽笛愉快的叫声和安东劳动建设的声音隔江应和着。和平的炊烟从两岸升起,白鸥在绿溶溶的江面上盘旋飞翔。只有那坚固的防空阵地和指向天空的高射炮口,还显示着这是两个在共同地对敌警戒中的国防城市。
安东和新义州,这两个兄弟城市曾经共同度过战争时最艰难的岁月。大火烧过鸭绿江来,鸭绿江桥上走过千千万万志愿军。如今,在和平劳动的日子里,安东人民又在鸭绿江边来欢迎自己的亲邻居、亲兄弟——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了。
时间还早,车站上已经拥挤着欢迎的人群。性急的军属缴大娘早到了差不多两个钟头。她一边向着鸭绿江上的大铁桥张望,一边又不由得想起早晨自己小女儿解放追着问的话:“妈妈,妈妈,那个天天给你烧开水的朝鲜姐姐也来吗?”原来缴大娘去年参加了赴朝慰问团,曾经住在一家十四岁的朝鲜小孤女家里。她的父母全被美国飞机炸死了,比她大一岁的哥哥下地种田,她除料理一切家务,还顶着大瓦盆给志愿军洗衣服。缴大娘在她家住了三天,她天天给大娘烧开水,跟着大娘叫妈妈。大娘临走时她含着满眼的眼泪送别。缴大娘回来后就时常念叨她,以至于小女儿也想念着这位朝鲜姐姐了。
“真的,她会不会来呢?”缴大娘想着,“还有那半夜起来磨豆腐给志愿军吃的、七十二岁的吴大娘会不会来呢?”
一九五○年十一月八日,美国飞机在新义州丢了几万颗燃烧弹,大火在新义州烧了两天一夜,大火烧红了鸭绿江。就在这一天冒火过江支援战争,直到停战后才回来的安东铁路工人张温和也在等待着。等待着和自己一起在冰冻的清川江中抢修大桥,一起拉定时炸弹的勇敢的朝鲜铁路工人。
在车站广场上站着的更多的人,并没有去过朝鲜,但是他们热爱这个英雄的国度有如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朝鲜只一江之隔的这个城市的居民,特别强烈地感觉到这个战斗的国家跳动的脉搏。这里的电源是通过鸭绿江桥从朝鲜发送过来的。一九五○年十一月美国飞机连续狂炸新义州,当时安东的水电停了十四天。安东电业劳动模范苏发成就是在那时候带着工人跑到燃烧着的江桥上,爬到高高的电线架上和朝鲜电业工人一起抢修线路的。当时敌机还在轰炸着这些朝鲜工人的家,他们的房子炸毁了,他们的孩子炸死了。但苏发成看到这些朝鲜工人的脸像岩石一样,威严而沉默,没有滴一点眼泪。他们连续抢修三昼夜,线路终于修好了。当安东市的机器又重新转动起来,全市入夜又大放光明时,孩子们又在明亮的灯光下温习功课时,苏发成和安东市人民深深感觉到通过线路传来的不仅仅是来自朝鲜的电流,也是朝鲜工人阶级在战争中发射的光和热。现在,苏发成在等待着那些英勇的电业工人。
人丛中还有着一位朝鲜族的老游击队员崔野顺。她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都是抗日时期在白山黑水间壮烈牺牲的。她看着悬挂在车站上的中朝两国的国旗,激动地说着:“在中国的国旗上有着朝鲜儿女的鲜血,在朝鲜的国旗上也有着中国儿女的鲜血!”她自然渴望看一看她同族的英雄儿女。
他们终于听到了汽笛愉快的鸣叫,载着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代表和三个艺术团体演员的火车,终于平稳地通过鸭绿江大桥,向车站奔驰而来。车站上扬起一片欢乐的军乐声,四百五十个红领巾像春天的燕子一样捧着初春的鲜花扑向代表们,他们举手向保卫了他们鲜花似的幸福青春的朝鲜伯伯、叔叔和姑姑们行着少年先锋队的敬礼。代表团团长金应基和副团长金达铉、白南云、李东英、李永镐也紧紧拥抱着孩子们。看吧!佩着金星勋章的共和国英雄出现了——坚守“一二一一”高地的英雄战士朴赞洙,小队长张贤化,大队长柳万洙,一个、两个、三个……孩子们的眼都看花了,朝鲜有多少英雄啊!女坦克驾驶员崔粉玉也出现了,她微笑着和欢迎的群众招手,广场上的女孩子带着钦慕的眼光注视着她。中国人民熟悉的被罗盛教救起的朝鲜少年崔?也来到他久已想望的罗盛教哥哥的祖国。缴大娘盼望的吴老大娘虽然没有来,但和吴老大娘同样经过战争考验的另外一位朝鲜母亲具富叶却来了。苏发成虽然没有看到那位朝鲜电业工人,但是他找到了来自阿吾地矿山的劳动英雄金直铉。代表团中还有在战争时期坚持科学研究工作的学者崔明鹤和桂应祥,金策工业大学的校长申健熙,他们的苍苍白发不正是显示着他们的为祖国为和平奋斗的辛劳吗?还有文艺战线上的作家黄健,作曲家李桢彦,美术家吉镇燮,他们都曾用他们的笔尖鼓舞和教育过人民狠狠地打击了敌人。还有工业、农业、青年、妇女各个战线上的领导干部,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说起这三年多的战争,说起战争的最后胜利,人们不能不想起他们,更不能不感激他们。紧接着代表后面的是人民军协奏团、国立古典艺术剧场、国立艺术剧场的三百多位演员。他们也都在三年多的艰苦岁月中用他们艺术的武器打击了敌人。
光荣啊!这些来自英雄国土上的人们,这些用自己的艰苦和牺牲换取人类和平幸福的人们!
(附图片)
载着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的列车,正在通过鸭绿江桥,向安东市驶来。 (王志渊摄)


第6版()
专栏:

不可战胜的力量
志愿军休养员 张晓林
听到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来我国访问的消息,大家都把它当作喜讯,在朝鲜战争中亲身感受过朝鲜人民深厚友谊的我,更是兴奋。
记得在一九五二年冬季,我们部队开赴朝鲜东线,行至某地,忽然下起大雪来,一夜之间积雪数尺,道路都被雪阻塞了,机械装备的运动,遇到很大的困难。大家正在万分焦急之时,当地朝鲜政府组织了一千多名朝鲜妇女,来为我们扫雪了。很多妇女是自动来的。她们整整工作了一夜,才把那段又陡又弯的公路上的积雪全部清除了,使我们部队顺利前进,按时到达作战地区。
当我们在某地构筑阵地的时候,同样受到朝鲜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支援。朝鲜政府选拔了某矿山的四十多名技术工人,带着两部开矿山的机器,来帮助我们挖掘阵地。这不仅代替了战士们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大大缩短了阵地的构筑时间。有一次我到炮兵营去检查阵地构筑时,看到阵地坑道口都敷设了轻便铁道,战士们愉快地推着斗车向坑外运石头土块,我正在惊讶,炮兵营长吴云同志急忙跑过来兴奋地向我报告,说:“参谋长同志,现在,我们的阵地构筑可以提前完成了。你看!这是友邻部队朝鲜人民军同志帮助我们敷设的轻便铁道。”看着修筑阵地迅速进展的情形,听着炮兵营长兴奋的话,我感到中朝兄弟部队真是亲如手足,情同骨肉。只要有这样亲密的战斗友谊,哪里还有打不败的敌人!
去年六月间,当美方破坏关于战俘的协议,纵容李承晚非法劫走我方两万七千多名战俘,同时叫嚣“北进”的时候,我部奉命对鱼隐山前线的敌军阵地发起反击。当时我部的侧翼紧靠着朝鲜人民军的阵地。本来我们希望他们以一千五百发炮弹的火力,压制侧翼敌人的一个炮兵阵地,但人民军炮兵竟发射了三千发以上,使敌人终于不能开火,保证了我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顺利地歼敌一个营,并将阵地向前推进了两公里。这次支援,更使我们全体指挥员和战斗员,长久感念不忘。
现在朝鲜这个英雄国家英雄人民的代表来了,我虽不能离开病床去欢迎他们,但我希望他们听到我的声音,一个和他们一起共过艰苦得到胜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志的声音:“向英雄的朝鲜人民致敬!朝中两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第6版()
专栏:

欢迎你,英雄的人们
志愿援朝铁路工人 蔡学鹏
列车,在祖国的大地上自由地飞驰。它把无数材料送到工厂和建设工地,把无数产品送到了农村和城市,把无数的人们送到各个不同的战斗和工作岗位上。回到祖国,我一看到这种情景,就想起战斗的朝鲜,想起和我一起在火车站战斗过的朝鲜人民。特别在他们派出了自己的英雄子弟到我国来访问的时候,这种回忆就更多,也觉得更亲切,好像我现在仍然和他们战斗在一起一样。
在朝鲜,我长期地工作在平安南道大同郡石岩火车站。这里,是敌人的封锁线之一,敌机把无数的钢铁倾泻下来,想把支援胜利的火车挡在这里。可是,朝鲜人民和我们一起,用自己的英勇和智慧战胜了敌人的滥炸,保证了火车的畅通,把石岩火车站变成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上一个钢铁般的环节。
是一九五二年二月五日的夜晚,站上接到电话通知,说是一列满载着汽油的火车要从这里通过,开到前线去。这天晚上,月色格外明亮,再映着遍地的积雪,简直像白天一样。我们都知道,这将给我们保证列车安全的任务带来更大的困难。站长韩炳允,是个朝鲜同志,劳动党员,他坚强、勇敢、机智,事先就带领大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无论如何也要让这列火车安全地通过这里。列车终于安全地通过了石岩站,但刚过去十多分钟,天空中就发出了轰轰的巨响。一架敌机过来了。盘旋,俯冲,扫射……。突然,在飞机轰炸的地方,冒起一片红光,显然是列车上的汽油被打着了。韩炳允同志马上命令大家去抢救。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朝鲜小伙子,叫金永焕,劳动党员。他首先奋不顾身地钻进那个着火的车皮下面,摘开了车钩,和大家一起推开了后面的车皮,救出了剩余的物资,保证了前线的供应。
就这样,敌机一次一次地狂轰滥炸,朝鲜人民和我们一起,一次一次地抢救、抢修、抢运。我们那个站一九五二年全年没出事故,各项工作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很多朝鲜同志和中国同志都立了功,我还得到了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军功章。军功章直到现在还戴在我的胸上。看到它,就想起了石岩火车站那些艰苦战斗的日子,就想起了韩炳允、金永焕和英雄的朝鲜人民,因而也就增添了工作力量。我是北京市西直门火车站的副站长,今年一、二月份我们站上都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为国家节约了九亿一千多万元的财富。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学习朝鲜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在三月份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现在,英雄朝鲜人民的代表,已经到达我们的首都——北京了。欢迎你,英雄的人们!我们曾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战线上战斗过;今后我们还要永远和你们一起,在建设自己的国家、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共同前进!


第6版()
专栏:

我还得向你们学习
辽东省烈属农业劳动模范 宋传义
从报纸上看到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要来中国访问的喜讯,我和我的老伴,我的孙子和孙媳妇都乐开了。本来,打日本鬼子的时候,朝鲜儿女的鲜血曾经流在中国,在反抗美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儿女的鲜血又流在朝鲜,今天,这血肉相连的朋友要来访问咱们,咱怎能不打从心眼里高兴呢!我的家,就住在安东市紧靠江边的临江街上,和你们只隔一条鸭绿江。我永远也不能忘记,一九五○年十一月八日那个日子,那天,我正坐在炕上吃早饭,突然听得江对岸轰轰地响起了炸弹声,马上,夹着纸灰布灰的浓烟就卷到江这边来了。看到朝鲜受到这样的摧残,我当时难过得连饭都咽不下去了!接着,美国飞机又连续地轰炸了我们的安东市,还把炸弹投在我们的菜地里。这些仇恨,我怎能忘得了,所以我就尽我的力量支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了朝鲜,看到的、听到的、使我感动的事情是那样多,我们曾经访问过一个十九岁的朝鲜姑娘,名叫韩桂芝。她家里曾经住过四位志愿军伤员,有一天,她正在河边给伤员洗衣服,房子被美国飞机给炸起了火。这时候,她没顾房子里在哭喊着的小弟弟,而先去抢救那四位伤员,等到她去抢救小弟弟时,小弟弟已经被烧死在屋里了。这些事情使我越发感觉到朝鲜人民对中国安全的贡献太大了,要不是他们这样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一起打败了美国侵略者,我们哪能有今天这样和平幸福的生活,哪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呢!
在中国大家都称我为爱国老人,但是,要和你们朝鲜人民英勇顽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比起来还差得多哩!我还得好好向你们学习,为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支援你们国家的恢复建设而继续奋斗。回国以后,我首先把几年来辛勤劳动得来的钱——存在银行里的一千万元购买了国家建设公债,并且带头参加了新组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现在,当我站在镇江山顶上,看着江对面新义州正在冒烟的工厂,看着江对面土地上正在耕作的农民,我真高兴。我想,朝鲜是不能征服的,朝鲜人民的生活会好起来的。这时,我更加感到中朝这两个国家就像一对亲兄弟,你们忘不了中国的罗盛教,我们也忘不了朝鲜的朴在根。英雄烈士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的友谊将永远巩固,我们两个国家都要走向繁荣和幸福,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破坏不了的。


第6版()
专栏:

中朝人民的兄弟友谊
战友
一九五三年四月某天的清早。朝鲜人民军侦察兵金会杰和他的两个同伴完成任务后正往回走,突然遭到了敌人的袭击,两位同伴不幸牺牲了,自己也负了伤。敌人用炮弹封锁了他的归路,并派出一排人紧紧地追赶他。金会杰非常清楚:他身上侦察得来的材料,是他们部队袭击某高地敌人的胜利保证,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侦察材料送回自己的阵地。可是,现在敌人包围了他,他身上的伤口还在增加,血也流得越来越多了。正在危急之际,一个志愿军战士绕过敌人的火力,向他跑来了,他是志愿军某部卫生员张德华。
张德华是从志愿军阵地上看到这位伤员被敌人追赶,跑过来救护的。他一看是一位朝鲜人民军的战士,马上就把他抱到山沟里,又准备去拦住后面追赶上来的敌人。当他正拿起枪要站起来时,金会杰很着急地扯着他的衣服对他说:“同志,请你把这东西交给附近我们部队。……”一面说,一面从口袋里掏出被血染红了的一张侦察略图和几份文件。可是,张德华想:如果不先把敌人消灭,怎么能救下这个人民军的伤员呢!于是,他一面向金会杰摆手,表示且慢处理侦察材料,一面举起枪猛烈地向敌人扫射;这时,金会杰也挣扎着又扔出几个手榴弹。敌人被打退了;但是,还有迫击炮火向他们袭来。张德华这时也负了伤,不过他还挣扎着背起自己的战友,穿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向自己的阵地走去,志愿军某部很快接应上来,把他们救了回去。这样,金会杰终于把用自己和志愿军战友的鲜血换来的侦察材料带回了自己的部队。(朝鲜 宋镒)
方元根烈士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九日下午,太阳刚刚落山,从“方形山”还不断传来我军紧密的反击炮声,大井里农民组织的担架队,抬着志愿军伤员,冲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从火线上下来了。六点钟左右,当他们刚走到东坡洞时,天空忽然出现了二十六架美国飞机,这些空中强盗疯狂地俯冲下来,丢下五十多颗炸弹。担架队员方元根抬的那付担架,已经来不及躲避了。方元根是个民主青年同盟的盟员,当他听到了炸弹的尖叫声时,他想:绝不能让志愿军伤员同志再负一次伤,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扑到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身子掩护着他。这时一颗炸弹落到他的身旁,他胸部和肋下负了重伤。
担架队员们立刻把他从伤员身上扶下来,他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刚睁开眼睛,就对他的同伴们说:“不要管我,快把伤员同志隐蔽起来!”这时,方元根的爸爸方兴福从后面抬着担架正往前沿去,忽然看到自己的儿子负了重伤,眼泪直在眼眶里转,他咬了咬牙说:“元根!你做得对!我来替你抬伤员!”担架队员们都劝方兴福先把元根抬回去;可是,这老人却摇了摇头,马上接替了自己的儿子,把志愿军伤员抬起就往回走了。
六月三十日黎明前,方元根终因伤势过重光荣地牺牲了。志愿军像安葬自己的烈士一样,将方元根烈士和志愿军烈士葬在一起。(长正、沈善齐)
英子姑娘
英子,是朝鲜昌道里劳动党员崔老大娘的女儿。她三个哥哥都参加了朝鲜人民军。这位十七岁的姑娘和母亲一起在家劳动,支援战争。
一九五二年九月的秋收时节。一天,母女俩正在地里收割,有说有笑,突然,八架敌机闯到这片和平田野的上空,一阵炸弹扔下来,英子的腿被炸伤了。正在危急的时候,志愿军战士们不顾敌机的轰炸,立刻把英子抢救到自己的医院里去。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英子的伤好了。从此以后,母女俩更加热爱志愿军,每见过路的志愿军部队,不是给烧水,就是给做饭,亲切地招待他们。
去年七月,我军反击轿岩山敌人阵地时,英子自动参加了支援前线的护理队。一到医院,英子就忙着给刚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员们擦脸、打水、晒被子、换衣服,他把伤员安置好以后,又马上到河里去洗血衣了。她还常常给伤员唱歌跳舞,一会也不让伤员感到寂寞。伤员傅泽民对人说:“这位小姑娘比我的亲妹妹还好,看到她我的伤口就不疼啦!”伤员们都感激英子,纷纷把自己的笔记本、香皂、毛巾等东西送给她作纪念品。
一天,正当英子给伤员打水时,敌机又来了,一阵狂炸,医院附近的十几位朝鲜老乡被炸死了,伤员们最好的朋友——英子也永远离开了他们……
英子牺牲的消息传到崔老大娘家中之后,崔老大娘忍住悲痛,镇静地对志愿军伤员同志们说:“她不愧是我的女儿,她死得光荣!同志们不用惦记我,别看我年纪大,我一定为祖国的解放斗争到底!”
(附图片)苗 地插图苗 地插图


第6版()
专栏:

我们站在同一片云彩下
——献给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
严辰

我们站在同一片云彩下,
头上同一颗星星在闪亮,
中南解放纪念章挂在你胸前,
我也珍爱着我的国旗勋章。
你的粗硬的头发里,
还留着北满草原的风霜,
你的强有力的手臂,
曾抢渡过长江的惊涛骇浪。
我的磨破了的袖管上,
沾着上甘岭的尘土,
我跋涉过千山万水的鞋底,
糊着金城川的泥浆。
我们站在同一片云彩下,
头上同一颗星星在闪亮,
我们并肩守望在海边,
心头仿佛海水一样激荡。

  小溪轻轻地流过村前,
我们躺在同一个屋檐下,
我们保卫过两个国家的土地,
身上留着同一种子弹的伤疤。
我的妈妈曾用她温暖的胸怀,
暖过你浮肿的冻僵的双脚,
她像体贴我一样体贴你,
为你浆洗衣裳、缝补鞋袜。
我病得神志昏迷的时候,
阿妈尼日夜看护过我,
她的粗糙的手充满慈爱,
抚慰着我就像我亲爱的妈妈。
小溪轻轻地流过村前,
我们躺在同一个屋檐下,
你的黄海道的故居
仿佛我长白山下的老家。

 春风吹开了江南的杏花,
也吹开了清川江边的迎春,
大地等待着播种,
我们需要劳动、繁荣与和平。
见龙蓄水池的流水,
它也流过官厅、流过佛子岭,
我在平壤堆砌着一块块砖头,
就像我亲手把它堆砌在北京。
你们重建家园的大合唱,
和我们地质勘探队的步伐相呼应,
经过你们山岭河流的道路,
也都通到我们的城市和乡村。
春风吹开了江南的杏花,
也吹开了清川江边的迎春,
我们紧紧地手挽着手,
向光辉的胜利的明天迈进!


第6版()
专栏:

中朝两国子弟兵,并肩战胜侵略军,为了保卫和平故,两个母亲一条心。 蒋兆和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