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向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让我们并肩前进
华北区工业劳动模范
当我听到工厂要派我参加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时,我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北京刚刚解放时来到我们厂里的那个穿灰衣服带枪的人——来接管我们工厂的军事代表。他是那样和蔼,朴素,可亲,一来就和咱们工人一个个地握手,也不管咱们手上沾满油污。从他和我们的谈话中,从他给我们上的政治课中,我懂得了很多革命的道理,也懂得了人民军队和人民解放翻身的血肉关系。打从那时起,工人的生活就翻了个过,我们一家的生活也起了巨大的变化。我哥哥当了车间主任,组织和领导好几百工人的生产。我父亲在第六医院当保全工,我弟弟在农业大学当机工,我,一个普通工人,在党的培养下,也成为技师了。我在旧社会只上过两年学,解放后,我一边做工,一边上了业余学校,现在学到初中代数,能解一次方程式,能看图,也能画图,并且可以作初步设计了。我的工资差不多等于全家四人解放前的全部工资,还不说技术奖金。更重要的是:我从一个糊里糊涂只知道恨旧社会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工人,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工人阶级的自觉的战士了。
这几年来解放军同志们仍旧在风里雨里警惕地守卫着祖国,保护我们祖国的经济建设。我在党的领导培养下也积极钻研技术,创造和改进了工具共一百四十二套,给国家增产节约十余亿元。我们小组去年上半年提前两个月零五天半完成半年生产计划。我当时就和全组的工友说:“成绩虽小,意义可大啦!如果我们小组巩固并发展现有成绩,就意味着五年计划三年完成。如果全国工人弟兄都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就会使社会主义早日实现。”
这次去慰问解放军,我不但要感谢他们过去用血用汗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感谢他们现在保卫着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还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崇高品质,并向他们保证: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提前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生产更多更好的工业产品来支援他们。
让我们肩并肩地向社会主义前进吧!
听到要去慰问解放军的时候
北京市农业劳动模范 吴玉书
二月十一日晚上,天黑很久了,我们乡里的党支部书记张德全同志,把我叫到乡人民政府,对我说:“上级决定叫你参加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去慰问咱们的解放军呢!”这时,乡政府才开完会,好多人都没有走,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哄动起来。这个说能参加慰问咱们的解放军可真光荣,那个说这可得好好向解放军报告一下咱们这里的情况。
我自己,不用说,更是兴奋。一提起解放军,我就想起曾经在我们村子里驻过的那些解放军同志。他们住在我们农民家里,就好像一家人一样,帮助我们做这做那的,一会也不闲着。赵荣朝、杨茂祥、吴贵元等同志,经常帮助我家积粪、送粪、收割、扫地。那一年,我们的玉米收下来了,他们恐怕玉米反潮出毛病,就专意到别的地方去学习了技术,给我们做了好几个木头箱子,把玉米放在里面。夜里,他们还腾出功夫教我妈认字、学算术。我妈现在能认识一、两千字,解放军同志帮忙可真不小!
最使我不能忘记的是解放军同志教育我走互助合作的路。记得那是一九五一年秋收以后,我参加了北京市的劳动模范大会。会上,我还学了不少办互助组的经验,满想回来把互助组办得更好。可是回来以后,碰到了很多困难,你有这个意见,他又有那个意见,我自己碰了几个钉子以后,灰心了,也不想再互助合作下去了。驻在我们村里的解放军同志知道了这件事情,就马上找我讲必须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道理,又告诉我,青年团员应该不怕困难,应该耐心做群众工作,应该做群众的榜样,带头把互助组坚持下去,以后领导上又来帮助我和教育我,我的信心才增加了,我们的互助组才又成立起来。前年十一月间,我们的互助组又转为生产合作社,共十八户,二百一十四亩地。第一年的产量就比全乡的平均产量多百分之四十五!
我怎能不感激解放军呢?这些解放军同志离开我们村子以后,有的同志还经常来信,谈他们的学习和练兵的情况,问我们社里的生产情形。连我妈都常说:“解放军到哪里也忘不了人民!”
最近,经过总路线的宣传,很多人都要求加入合作社。现在,我们的合作社已经有一百户、五百零八口人了。我们共种着一千一百多亩地,这些地今年准备大部用十吋步犁耕种,国家还答应用拖拉机给我们耕种二百亩。这样,全体社员的生产劲头更足了,去年社里卖给了国家一万三千多斤余粮,今年要争取更大的丰收,卖给国家更多的粮食。我是个光荣的志愿军军属,又是社里的副社长,一定把大家团结好,多打粮食,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这样,才能对得起解放军,对得起志愿军,对得起毛主席!
难忘的一次演出
中国京剧团副团长 李少春
我是一个京剧艺术工作者,幸运地参加了“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当我接受这个令人兴奋的任务时,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激动。我不由得想起了第一次给解放军演出的情景。
那是在一九四九年北京刚刚解放的时候,北京的京剧工作者组织起来给解放军战士演出了一百多个包场,我也荣幸地参加了多次演出。其中第一次演出给我的教育,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节目是我自己改编并且经常演出的“野猪林”,我扮的是林冲。出场前我又想起了解放以前剧院中经常发生的那种乌七八糟的情形,有时两千多个座位,只能卖到四百张票。其余的位子都被国民党的大兵和伤兵白白霸占。这还不够,他们常常殴打观众,砸碎玻璃,闹得无法无天,有时戏也没法演下去。现在解放了,亲自给自己的解放者演出,真感到兴奋,但又有点担心。自己的戏是不是能够受到解放军战士的欢迎呢?
一出场,嘿,就是不同,满园子黑压压的坐满了解放军的战士们,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声音,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样守秩序的观众,我从心眼里先就觉着一阵子喜欢,也就增加了我演好的信心。但是,奇怪,当我演到林冲被骗误入白虎堂,受尽高俅的拷打时,那段做工和唱工从前一定会博得彩声的,而当时却满场寂静,我感到一阵心虚;是我演得不能使解放军战士满意吗?接着演到了长亭送别,当林冲把休书掷给林娘子,唱出那一腔悲凉的英雄胸怀时,从前照例是掌声四起的,现在,仍然是一片静寂,我心里更加纳闷起来。是什么原因呢?到了起解,受尽解差百般折磨的林冲摔了一个“吊毛”,这是表现演技最精彩的一个镜头,我想一定会有哄堂彩声的,谁知全场陷入更加凄凉的寂静,我心上一阵发凉,觉得“吊毛”摔得又重又痛。演员的责任感控制着我,使我继续按照剧情的发展用心地表演下去。到了林冲被绑在野猪林,解差的钢刀正要落下,猛然从大树后飞出一根禅杖,跳出了好汉鲁智深时,只听得台下哗的一声,爆发了第一阵热烈的掌声,及至鲁智深说出“你我弟兄,不如烈烈轰轰,杀上东京,大闹一场……”时,满园子就像开了锅的水,完全沸腾起来了。以后掌声就不断响着,到了林冲从火神庙出来,一人对打九个来谋害他的人,并且最后杀了那个卖友求荣的奴才陆谦时,雷鸣似的掌声就像要冲破屋子一样,观众热烈的情绪到了顶点。“野猪林”演完了,战士们还在一阵一阵地鼓掌,好像还要等着看“林冲夜奔”上梁山一样。
这次演出,真是等于给我上了最深刻最生动的一次政治课。使我认识到解放军原来是具有这样高度政治觉悟的军队,他们的立场是如此坚定,爱憎是如此分明。
事情过去已经五年多了,但给我的印象是这样深刻,直到现在,我一想起这次演出当时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这次我参加慰问解放军的活动,将给他们演出最优秀的传统剧目,“常胜将军”“一战成功”以及新编的剧“将相和”“野猪林”等,这是我对同样是“最可爱的人”的献礼。我决心积极忘我地工作,有求必应地演出,深切地向战士们传达祖国人民和毛主席对他们的诚挚关怀和热情慰问。
毛主席教导我们:文艺的正确方向是为工农兵服务。这次的任务就是我执行这一指示的又一次考验和锻炼。我深信,在和战士们接触的日子里,我自己的思想认识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次任务,我当作工作任务,也当作学习任务。


第6版()
专栏:

从三八线上来,到祖国边疆去
——记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中的志愿军代表团
连云山
从终年积雪的长白山,到四季长春的南海边,从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到碧浪起伏的太平洋畔,在我们祖国这样辽阔广大的土地上,当五万万人民正在欢度和平幸福的春节时,饮水思源,不能不想起保卫了和在继续保卫着自己和平幸福生活的人们。于是,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回来不久,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又出发了。在这个规模空前的代表团里,也有来自朝鲜三八线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表们。
警惕地守卫在朝鲜军事分界线北缘各部战线的英雄们,当他们怀着胜利者的心情,欢度今年这个春节的时候,他们清楚地知道:在过去,因为祖国给了他们一切力量,使他们终于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战胜了优势装备的狡猾的敌人,但是,也正是因为有解放军战友们日日夜夜地守卫着祖国的沿海和边疆,使帝国主义者不敢来冒犯,祖国才能够安全和繁荣。他们深深知道,自己在朝鲜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是和英雄的解放军捍卫祖国不能分开的。
在各个英雄阵地上,在各兵种和钢铁运输线上,战士们还谈论着:战争时期,解放军老大哥二十年来英勇战斗,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成了直接鼓舞自己取得战斗胜利的力量,经年累月地守卫在祖国沿海和边疆的解放军战友们,他们那种高度忠于祖国的精神,在过去鼓舞着自己奋勇前进,在现在鼓舞着自己监视敌人;在康藏高原,在西南边防的解放军战友们他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曾经鼓舞着步兵们修筑坑道,鼓舞了工兵们筑路开山……。
为了感谢解放军老大哥给他们的力量,并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和先进经验,朝鲜各部战线,东西海岸的各兵种部队选派了自己最优秀的代表,回国来参加慰问。上甘岭作战中的英雄部队选派了指挥这次战斗的指挥员和战斗英雄易才学,参加金城反击战的部队选派了把红旗插上轿岩山的旗手张福荣,炮兵们选派了击落击伤敌机二十八架的高射炮手刘四,装甲部队选派了连续摧毁敌阵的二一五号坦克车长杨阿如,铁道部队选派了在地冻冰封的条件下抢修线路的功臣赵鸿钧,工兵选派了开山筑路架桥修洞的模范张传新,运输部队选派了节省巨量汽油的司机卢耀文,野战医院部门也选派了功臣赵惠娟、朱勇等人……。这些慰问代表们兴奋地谈论着自己能亲自去慰问老大哥,向他们汇报,向他们学习所感到的光荣和喜悦,谈论着离开朝鲜时战友和首长们千言万语的嘱托。参加上甘岭作战的二级战斗英雄蔡兴海说:“我临走时,战友们把我送了很远,还三番五次地叮嘱我,第一,一定不要忘记:见了老大哥们,说我们全体亲切的问他们好,感谢他们捍卫了祖国,使祖国全力支援了我们,使我们取得了胜利。第二,就是要把他们艰苦奋斗,忠于祖国的精神和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的经验带回来。第三,要告诉老大哥们,我们百倍地警惕着,假如敌人胆敢进犯,就把他消灭在前沿阵地上,请老大哥不要惦念。还有,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给我们多大鼓舞啊!我们都买了建设公债……。”还应该提到:一等功臣刘少银从包包里小心地拿出一套赴朝慰问团送他的彩色明信片,女功臣赵惠娟也带着一角缴获的美军尼龙避弹衣,准备送给驻守边防的敬爱的解放军老大哥们。这些东西,他们原是作为最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保存起来的。
“我们还应该献给解放军老大哥什么礼物呢?”
朝鲜各战线各部队选拔了自己创作的战地歌舞参加慰问。这些歌舞,有反映上甘岭战斗的“一千八”,有反映“老秃山”战斗的“红旗插上‘老秃山’”,有反映战斗生活的“出征之前”“一瓶酒”和“光荣食堂”。有歌唱英雄的“梅怀清”和“班新成”,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战士演出队里由五个湖南籍战士用湖南花鼓戏形式演出的“花茶缸”等一百多个节目,这些富有民族色彩的节目,都多方面地反映了志愿军丰富的战斗生活,给人以乐观、豪迈的巨大的感染力量。
他们还带着我们亲密的兄弟国家——朝鲜的民族歌舞,有优雅清爽的朝鲜古典舞,有反映朝鲜爱国志士的“新罗勇士”,还有著名的朝鲜民歌“春耕谣”和“洛东江边”等。
来自朝鲜各战线,各兵种的六百多名志愿军慰问人员载负着全体志愿军的无限心意,已经随着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分赴海防和边疆慰问去了。四年来,辛勤地驻守边防、捍卫了祖国安全的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同志们!全国人民和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怀念着你们。朝鲜的兄弟部队怀念着你们。向你们致敬!我们祖国无尽的矿山宝藏要勘探要开采,无边的荒山沃土要开发要播种。农民要用拖拉机种地,工人要制造更多的机器和日用品,渔民要在沿海和内河安静地捕鱼,牧民要在辽阔的草原上繁殖牛羊。祖国的孩子们要上学去念书,母亲们要抚育爱儿。但是,这一切:必须在没有枪声炮声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祖国的沿海和边疆需要我们英雄的军队更警惕地捍卫她。来自金城前线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听了董必武总团长的报告后兴奋地说,“让解放军老大哥们守住祖国的领海领空和边疆,我们在朝鲜严密地监视着敌人,好让我们的祖国在总路线光芒的照耀下,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前进。”


第6版()
专栏:

“英雄门第”的春节
吴大中
旧历除夕。天津市郊区北仓村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人民英雄杨连第烈士家里,显得更热闹了。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慰问的人群,从写着“英雄门第”的朱漆大门出出进进。
正午。一对青年男女,穿着崭新的衣服,带着贺年的礼品说说笑笑地走了进来。他们推开慰问的人群,一直走到烈士父母的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齐声说:“爸爸,妈妈,过年好!”英雄的父亲杨玉璞掏出手绢,擦擦眼睛,凑近一步仔细地打量着这对陌生的客人。
那个男的首先自我介绍说:“今天是我们结婚的好日子。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今天能够享受革命伴侣的幸福,都是先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所以我们就决定到英雄家里来拜访,以表达我们的决心和敬意,并作为我们新的生活的开始。”
英雄的父亲和母亲一听是对新婚夫妇,就拉着他们,也几乎是齐声说道:“大喜事,大喜事,快请坐!”
新郎叫刘鸿贵,是天津市第六区第三工人业余学校的教员;新娘叫赵学全,是天津市第四区第二十八小学的教员。解放前,刘鸿贵中学毕业后就找不到职业了,受生活的逼迫,到处流浪。赵学全在旧社会也饱尝了失学、失业的痛苦。只是在解放后,他们才得到了满意的工作,开始了安定的生活。每当他们想起在旧社会所遭遇的一切不幸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时,就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些解放了自己和保卫着自己幸福生活的人民军队来。
尤其使他们不能忘记的是一九五二年春天,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人民英雄杨连第同志回到了天津。在一次报告会上,他们看到了杨连第,听到了杨连第的英雄事迹:北朝鲜的清川江上,四十年来空前的大洪水,在敌机的狂炸下,在汹涌的激流中,三十六昼夜的奋战,十四次架搭浮桥。这些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是那样深深地震动了和鼓舞了他们。从那时起,他们就以志愿军的精神来鼓励自己,来处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并把志愿军的英雄事迹经常讲给自己的学生听。每当他们见面的时候,也常常要互相问起:“你向志愿军学习了些什么?有了哪些进步?”也就在这中间,他们在工作中都取得了更多的成绩,感情也更加亲密了。
除夕,他们决定结婚了,他们首先想起了志愿军,想起了对自己鼓舞最大、感动最深的杨连第烈士。于是,乘着这个好日子,到英雄家里来拜访。
现在,他们已经到了英雄杨连第烈士的家里了。他们的来临,受到了英雄家属的热烈招待,也引起了来访客人的很大兴奋。英雄的妈妈一面给他们谈着家里过春节的情景,一面给他们介绍全家的人。烈士杨连第的两个小女儿大萍、二茹手里拿着花生、糖果,从人群里钻过来,吵吵嚷嚷地要看看新叔叔和新婶婶。赵学全抱着杨连第的不到两周岁的小儿子继英吻了又吻,继英也咧着嘴笑个不停,仿佛他也为这对新婚夫妇感到高兴。区委会的靳秉奇同志在旁边逗着说:“来年今天你们再来的时候,也生下这样一个胖娃娃,让他也继承英雄的事业吧!”屋子里的人立刻哄笑起来,赵学全羞答答地低下了头。
谈话间,大家都在为这对新婚夫妇祝福。其中还有天津市人民政府民政局抚恤科鲁丁科长和远自朝鲜前线前来慰问烈士家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杨连第连”的李振远副连长。这时,刘鸿贵把准备好的决心书拿出来宣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杨连第烈士给我们的鼓舞和教育。我们愿在大家面前,以最大的至诚和决心,提出自己的保证:在总路线的灯塔照耀下,我们一定要永远学习英雄和烈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效率。”屋子里响起了一片掌声。人们以羡慕的眼光看望着这对革命的新婚夫妇,大家都走过去为他们祝贺。
接着,“杨连第连”的李振远副连长带着这对新婚夫妇到摆满英雄的遗物、照片、锦旗的陈列室里去参观,并详细地给他们介绍烈士生前的战斗生活,和“杨连第连”在英雄杨连第指挥带动下,艰苦奋斗的英勇事迹。刘鸿贵握着李振远同志的手,感动地说:“今天我们经历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英雄的事迹将永远成为鼓舞我们的一种力量。”


第6版()
专栏:

人民的使者出发了
——送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
臧克家鸷鹰在高空里翱翔,影子投射在大地上,人民的战士啊,千里万里,人民用心紧紧拥抱你!抬头仰望祖国的天空,天空宁静地笼罩着美丽的河山,在我们仰望它的同时,也望到了空中英雄们炯炯的两眼。海里的舰队,水上的长城,替伟大的祖国把守着大门,哨兵的眼睛在注视着敌人,人民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们。遥远边疆耸立的身影,踏破天山寒夜的脚步声,亲爱的战士啊,我们看到了也听到了,用的不仅是耳朵和眼睛。人民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去慰问自己心上的人,是你们一手翻新了天地的颜色,是你们的辛苦酿造了我们生活的温馨。人民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到风沙扑人的漠北,到四季皆春的江南,兴奋的脚步将把代表们领到东海滨,西藏高原也慢慢地移向眼前。人民的代表来自不同的地方,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岗位上,不同式样的衣服里,包括着同样火热的心肠。有的手上残留着机器的油味,有的衣襟上杂有泥土的气息,来自朝鲜前线的志愿军,脸上还带着鸭绿江上的风云。把人民的敬意,人民的慰问,带给人民心上的人,把每一颗金色的纪念章,佩上每一个战士的胸襟。它像太阳,它像星,它是光辉四射的人民的心。心上交叉起枪杆和麦穗,心上巍然耸立着天安门。空军带上它,飞得更轻捷,海军带上它,冲风破浪更起劲,陆军带上它,步子迈得更挺拔,五万万同胞和你们一起行进。(附图片)
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给人民解放军的纪念章


第6版()
专栏:

活的罗盛教
袁少柯 宫洁民
一月二十二日上午,朝鲜平安南道介川郡凤鸣里朴大娘家里,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一个年青的志愿军战士。起初,朴大娘还猜不出这位客人是谁,经过联络员介绍以后,朴大娘才又惊又喜,马上把她九岁的孩子刘大元叫过来,孩子也瞪着两只惊奇的眼睛望着这位客人。母子二人半天没有说出话来,他们用感激的眼色代替了语言。
这位二十岁左右的志愿军战士,名叫周荣福,是南京市人。他是一九五一年参加志愿军来到朝鲜的,现在是某部一营营部的通讯员。
一月十七日中午,周荣福去团部执行任务走到凤鸣里一条河上水泥桥附近,忽然听到一群孩子的尖叫声,他连忙走过去一看,发现桥下一片还没有结冰的水面上,露出一顶小孩的蓝帽子,不用说,这又是孩子们滑冰不留神跌下水去了。这时,周荣福连棉衣都没脱,本能地扑进冰窟把落水的孩子救出来。孩子这时已失去知觉,周荣福自己也冻得全身发紫。可是,周荣福根本不顾自己身上的寒冰,马上让其他的孩子们领着他,把这个救了上来的孩子送回家里去。这个孩子就是朴大娘的儿子刘大元。当时,家里没有人,孩子的妈妈朴大娘出外劳动去了,孩子的爸爸刘中然也到矿上上班去了。周荣福就把刘大元安置在热炕上,又找来邻居的老妈妈来照顾,直到孩子能够正常地呼吸时,他才离开了朴大娘的家。
晚上,朴大娘回来了,知道孩子跌到冰窟里被一位志愿军同志救了上来,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感激。朴大娘对孩子说:“等你爸爸从矿上回来,我们一定要去看看那位救活你的志愿军叔叔。”孩子听到母亲的话,就天真地问道:“阿妈尼,那位志愿军叔叔在哪里?”母亲被孩子问住了,停了一会母亲才安慰孩子说:“别忙,慢慢打听,我们迟早会看到他的。”
且说周荣福回到部队以后,立刻把这件事报告了首长。可是,他心里很不放心孩子的健康。过了五、六天,取得了首长的同意,就同联络员一起来看望孩子。朴大娘见到这位正是她和孩子要找的恩人,真是欣喜万分,立刻把周荣福推到床上坐下,又把苹果拿来请他吃;大元也跑过来拉着他的手,紧紧地倚在他的身边。朴大娘详细地问了周荣福家里的地址,并且郑重地把它写在墙壁上。然后万分感激地说:“叫我说什么好呢?我怎么能用话来表达我的心意!要不是你把大元救活,我现在哪还能看到孩子快快活活地去学校里读书呢?”
周荣福救了刘大元,又亲自到朴大娘家来探望这个孩子,这件事哄动了凤鸣里,也感动了全村的人。村里的人都赞叹着:“志愿军里又出了一个活的罗盛教!”(附图片)
志愿军战士周荣福和朝鲜孩子刘大元


第6版()
专栏:

美国特务在国外
尼泊尔的不速之客
最近,大批美国间谍分子,在所谓“传教士”和“专家”等种种不同名目的掩护下,纷纷渗入尼泊尔。美国的特务组织——美国新闻处,为了与他们建立密切联系,已在尼泊尔建立了所谓“文化”据点。这些“传教士”平日专门“访问”尼泊尔的战略地点,他们现在已活动到尼泊尔南部地区特雷了。
据去年十一月从尼泊尔回到华盛顿的美国官员迈克尔·曼斯菲尔德说,美国政府现在正“设法帮助”尼泊尔到“自由世界”方面来。但是,尼泊尔人民却反对这种“帮助”,现在已有九个政党的领袖,对美国的这种“帮助”提出了严重的抗议。
看样子,美国对尼泊尔真有点“‘爱’莫能‘助’”了。
越出“援助”范围
据塔斯社贝鲁特去年十二月二日电讯报道,在去年十二月一日召开的黎巴嫩议会会议上,许多议员揭露了美国特务在黎巴嫩的破坏阴谋。议员阿吉布·弗尔兹利说:执行所谓“第四点计划”的美国人员,已越出“援助”的范围,进行“间谍侦察活动”了。议员纳伊姆·伽特里说:“当我们知道执行‘第四点计划’的机构的不良意图以后,难道我们不应当废除根据‘第四点计划’缔结的违背我们国家利益的协定吗?”
弗尔兹利曾发现,在黎巴嫩执行所谓杜鲁门“第四点计划”的机构,已在土尔包尔区建筑了很深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建筑物。他说:这些建筑物除去“毫无疑问储藏武器弹药的军需库”外,“不可能利用这些建筑物作为其他用途”。
不管协定能不能废除,这些“好请难送”的美国人员却像克什米尔总理穆罕默德说过的:“一旦他们取得了一个据点后,便很难把他们赶走”。
悉尼的“保险商人”
据悉尼“论坛报”去年十一月十八日消息,美国“中央情报局”悉尼总部的特务们经常扮作保险商人、分期付款收款人和收房租的人进行特务勾当,他们不仅侦察工会活动,而且侦察球类比赛、奕棋以及工人俱乐部的各种节目。他们有时还装扮成推销员在郊区旅行,挨户询问和侦察。
这当然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一种,但它与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是多么不能相容!
如此“联合水果公司”
据合众社危地马拉城一月二十九日电讯报道,危地马拉政府在一月二十九日的声明中,揭露了一件美国特务的破坏案件。美国政府曾利用它在危地马拉的所谓“联合水果公司”,网罗了大批危地马拉的失意政客,如落选的总统候选人伊迪戈拉斯·弗恩特斯和政治流亡者卡尔洛斯·卡斯蒂略·阿拉斯上校等,利用他们进行“第五纵队”的活动,组织武装政变。另外,这家“公司”还与尼加拉瓜的总统安纳斯塔肖·索摩查勾结着。索摩查答应给这个美国特务组织训练军队,以便从空中和沿太平洋配合进攻,推翻危地马拉现政府。
危地马拉政府在声明中说,它已捕获了一批反对政府的政客和所谓自由职业者,已截获的阴谋分子给索摩查的信件,足以证明美国的特务案件。
当这个声明发表后的第三天(一月三十一日),美国国务院又在进行狡赖了:“美国的政策是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但是,它对被危地马拉揭露出来的种种事实,却只字不提。(附图片)
报纸消息:美国和英国的垄断资本家们,出钱豢养恐怖分子、挑衅分子和间谍,进行反对和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破坏活动。 苏联阿布拉莫夫 画
按照各色“人物”的指示,
花了金钱亿万,
去豢养间谍分子,
装备杀人犯。
出卖也好,暗杀也好,
匪徒们总不愿白干。
但人民的计划破坏不了,
不论用英镑还是美元。
苏联 米哈尔科夫 诗
(转载自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五目苏联“真理报”)


第6版()
专栏:

都是最可爱的人
方成 锺灵 作
志愿军:“没有你,我立不了这个大功,奖章应该送给你!”
解放军:“没有你,我也立不了这个大功,奖章应该送给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