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热河省的宣传网工作
鲁森
三年来,中共热河省各级组织在执行党中央的“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中,不论在领导思想上、一般党员对宣传工作的认识上、宣传网的组织上,以及宣传工作的成效上,都有一定的进步。
三年前,党中央在关于建立宣传网的决定中指出:“目前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忽视对于人民群众进行经常的宣传工作”,当时热河的情况并不例外。有许多同志认为宣传工作只是宣传部门的事,而宣传部门同志则习惯于在突击性的运动和纪念节日里奔忙一阵,没有经常性的工作。然而,三年来,在中央和东北局的领导下,经过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和反官僚主义、反命令主义、反违法乱纪等等运动的锻炼和教育,全省党员的觉悟水平普遍提高了,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基本上克服了,因而对经常的宣传工作也就重视了。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宣传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全省已有党的报告员一千八百人,有宣传员八万人。领导宣传网的工作制度也逐渐巩固,各县经常召开宣传员代表会和宣传员座谈会等会议。据十个县、旗不完全统计,在一九五三年下半年,县委共召开支部书记联席会、宣传员代表会十三次,参加人数为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区委共召开支部书记联席会、宣传员代表会二百零九次,参加人数为八千一百七十四人。报告员与宣传员的联系及传授站的工作也逐渐加强了。例如乌丹五区七名区级报告员,一九五三年抓紧了全区三个传授站,经常分工向全区二百零八名宣传员进行传授,十个月共传授二十九次。每个报告员又以村为单位加强了村支部宣传员会议和宣传员小组会议的领导。据五个村统计:区报告员帮助村支部召开宣传员会议四十一次,小组会议八十五次,召开区宣传员代表会五次,表扬模范宣传员四十名,奖励十四名。现在该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宣传员都能起作用。
三年来,报告员与宣传员,无论在突击性或经常性的宣传工作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承德农具厂,过去曾有一年零三个月未完成生产任务,从一九五三年四月起,注意了宣传工作,特别是加强了找“窍门”中的宣传工作。仅第二季度就发动职工找出窍门一百二十八个,生产效率普遍提高,有的提高到三十倍。这样第二季度生产任务就提前七天完成。又如北票县十区干部,原来强迫命令作风非常严重,但在一九五三年建立“一站三网”后,基本上克服了强迫命令作风,密切了党与人民的联系。
在三年来的建立宣传网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三年来的经验证明,宣传网的巩固与发展固然是经常性的工作,但是又是跳跃式前进的。热河省的宣传网在三年来的和平签名、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贯彻婚姻法、普选等大的政治运动,及春耕、抗旱等等突击性的中心任务中,
一方面全力为这些运动服务,另一方面又在这些运动中得到了整顿和发展。在这些运动中,报告员、宣传员充分发挥了作用,其原因是:任务突出,全党力量集中,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又最可能做到抓紧领导督促和具体帮助。报告员和宣传员由于同时全面出动,也最易起到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作用。在这些运动中,宣传网也便于整顿和发展。因为报告员和宣传员在这些运动中受到了较好的锻炼,工作的优劣也容易评定,同时出现了一批新的积极分子,整顿发展宣传网的领导力量也更集中。因此,党的组织除了应该重视在经常工作中使用宣传网并结合巩固发展宣传网以外,还必须特别重视在每个突击性的中心任务和大的政治运动中充分使用和大力整顿发展宣传网。
(二)宣传网的组织形式,以及宣传网的主要组织成分,必须适应于生产及互助合作的需要,这样才可以推动生产及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从而也便利宣传网的发展巩固。一九五一年热河全省各地发展的宣传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小学生,他们虽利用广播筒、屋顶广播、业余剧团、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起了一定作用,但不能结合生产及互助合作进行宣传,因而对推动生产作用不大。一九五三年春,热河全省宣传员代表会议提出农村宣传员的主要的发展对象是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中的农民积极分子,同时提出尽可能以组、社为单位编宣传员小组。一年来的经验证明,这样做法是使宣传网与生产及互助合作密切结合的较好办法,是深入生产与互助合作宣传的组织保证。
(三)宣传网建立以后,必须有党组织的经常领导,否则不能使宣传网经常起作用。那么,党怎样做到对宣传网的经常领导呢?首先,最基本的是加强党的支部的经常领导。去年所奖励的几个宣传工作模范村,其共同特点是支部比较注意对宣传网和宣传工作的领导,并且支部书记或支部宣传委员自己就是模范宣传员。相反的,支部不管宣传网或者管得不够的地方,宣传网的作用很小,甚至是空架子。因此,如何加强党支部对宣传网的领导,对作好宣传网工作有决定意义。因此,明确交代支部对宣传网的领导关系,并建立和健全领导的组织制度,主要是支部领导的分工、全支部及小组范围的会议、汇报制度。其次,省、县、区党员干部去村工作时必须通过村支部去使用宣传员。越过支部使用宣传员,甚至撇开现有的宣传员不用,而去组织一批临时宣传员,都是不对的。
同时,省、县、区三级党的领导组织,在宣传网的工作上都应该面向党支部,即应尽可能直接帮助支部做好宣传员工作。省、县、区三级应有适当分工,省、县两级主要责任是及时供给基本宣传材料和总结推广宣传员工作经验。供给材料的方法,省级主要编写基本宣传材料。所发的宣传要点一般只是适合报告员而不适合宣传员的需要。所以,除要点外,还需要经常编写“黑板报”、“宣传员讲话”及文艺宣传品等简短、通俗的宣传材料。县级主要是开办宣传员骨干训练班,宣传员片会,区传授站人员会议等,传达讲解工作任务及省、县编写的宣传员材料。总结和推广经验的主要办法,是由省、县分别召开宣传员代表会议,这种代表会议的作用就在于总结推广经验,表扬奖励模范,以培养宣传员的骨干。区委领导应主要抓住传授站和支部书记联席会议,特别是传授站的传授应经常坚持进行。但须提出:县级召开的宣传员训练班和片会,及区委进行的传授都必须与加强支部对宣传员的领导结合起来,就是说,训练和传授的主要对象应是支部的领导干部和宣传员的骨干,训练和传授的主要内容是宣传任务及其意义和基本宣传材料(力求结合当时当地群众实际情况),责成他们回去后通过支部传达,结合各村情况进行研究,从而规定各村宣传的具体内容和做法。县、区党员干部下乡,应交给他们帮助支部领导宣传网的工作任务,并将这作为一种工作制度。这对于加强支部对宣传网的经常领导很有好处。
(四)党的宣传员只有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宣传力量,掌握了一切可能掌握的宣传工具,做到所谓“兵多将广武器全”的庞大队伍,才能发挥巨大的宣传作用。以承德县三合村为例。在一九五三年未整顿前,村里有不少宣传人材和宣传工具,但没有使用。整顿以后,就注意了发挥了其他宣传力量的作用,使他们和宣传员分工掌握了演唱组、黑板报等组织和工具,这就使宣传工作面貌一新。
一个村庄、一个工厂,宣传员的人数不可太少,只要合乎条件,应尽量多些;但仍不能包罗一切宣传力量,因此,宣传员与他们的团结合作就很重要。
宣传员的宣传方法,主要是口头的个别的宣传;但不应放弃其他一切有效的宣传形式。因此,对所有的宣传组织工具都应切实掌握起来。电影队和文化馆、站,目前已在城市和乡村中形成一个重要的宣传力量,党委宣传部门要把他们当做宣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其方针、政策、思想领导,才能使其报告员、宣传员的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
当然目前热河省的宣传网工作上仍存在很多缺点的。如有些党的组织对报告员、宣传员工作还缺乏经常性的领导,有些党的组织还没有把报告员、宣传员的工作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在此情况下,报告员、宣传员的工作也就推推动动,忽做忽辍。这种情况是需要今后设法改变的。


第3版()
专栏:

报刊和当前的经济建设运动
(莫洛托夫同志在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报刊处所召开的中央和地方报纸编辑会议上报告的摘要)
这次会议应该认清运动的三个方面,这就是减低价格、生产合理化和节约运动。这三个问题,这三个运动,对于我们的报刊,对于我们的党,对于工人阶级和整个苏维埃国家来说,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对于这些运动的原则,是要我们从这些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的观点上,来阐明运动的意义及其进行的情形。
这些运动的政治意义,在于我们必须借助于它们来巩固我们的经济制度,巩固工农联盟,实现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群众的领导。这就是我们在党的政治工作方面的主要工作。
同时,我们应该尽力使我们现在所推行的这些运动,能够促使群众的积极性,按照苏维埃的轨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报刊在这些方面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报刊把这些任务执行得愈好,那么它对我们的党和我们的革命的裨益也就愈大。
同时,也应该谈一下这些运动的进行对于报刊本身有些什么意义。我们不能够说,目前报刊的状况已能充分使党满意,已能充分适应于工农群众的要求,尽管有了些成就,但是我们还不能够说,我们已多多少少认真地实现了列宁在九年以前所谈的我们报纸的那些任务。
在这方面,我们未必有什么可以自夸的,而且列宁所说的那些话,直到现在也依旧是我们报刊的当前任务。
我们的一切运动大部分是通过报刊进行的。这些运动也应该用来改进我们报刊,用来把报刊提到高级阶段。
最近,大家对于从我们经济机关的国家专营情况所产生的那些危害性十分注意。在苏维埃国家里,共产主义的报刊同样也是国家专营的。这就是说,从国家专营的情况所产生的危害性,在报刊方面也是存在着的。由于缺乏竞争和敌对的批评,便削弱了报刊对于完成当前任务的注意力,削弱了对于改善报纸工作的动力。
当然,无论在经济方面或者是报刊方面,我们都不准备放弃这种国家专营的状况,这种专营无疑地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这种情况要求我们特别警惕由专营所造成的那种危害性。
特别是现在,当我们面临着经济建设的巨大任务时,必须强调指出我们的报刊应该担负起来的特殊任务。
这些与进行经济建设运动有关的特殊任务是什么呢?
其中第一和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报道这些运动的进行情况。
我们的报刊虽然基本上也在执行着这个任务,但同时我们在这方面也存在着异常重大的缺点。
在我们的报道中还占优势的那种形式主义的、公文式的报道,官僚式的和敷衍塞责的态度,如果不能铲除,至少也要减少。新闻报道应该是多样性的。它既应该出自对某一问题有研究的直接的报刊工作者之手,但也应该出自实际经济工作者和生产工人、非党人士和党员之手。新闻报道应该从各个观点来阐明同一个问题,阐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不同反映的同一个事实。新闻报道应该受到检查和批评。如果在我们的报刊上,对同一个问题的报道有不同的数字,这种情况是不能容许的。
最后,不仅需要检查,而且还应该改正错误,改正在报纸上还可以找到不少的那些不正确的报道。同时,对于我们的一切机关和所有负责推行某些措施的人,必须给以坚决的批评。“真理报”的“无情之笔”栏的设置,无疑是正确的。这种经验必须推广到我们所有的报纸中去,首先应该推广到居于领导地位的中央的和地方的报纸中去。批评应该是十分猛烈而无情的,批评不应该是恶意的,但是这种批评要真正起鞭策作用,要使这种批评对于所有犯有这种或那种歪曲、疏漏和缺点的机关和个人,对于掩饰和隐藏缺点的人,成为一种真正的威胁。
另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避免我们报纸在报道已得到的成绩时所采用的那种刻板的公式。
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报道方法,是把在一定时间内的各种不同的数目字(而且时常是不正确的数目字)加以对比。无论如何不能满足于这一点。
新闻报道应该反映真实的生活,应该根据群众所熟悉的事实,根据群众日常所看到的事实,详尽地阐述已得的成绩。可以从减低物价问题上引证一个事实做为相反的例子来看。在我们的报刊上有不少个别的关于物价已经减低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的报道。但个别地方的工人所亲身体验到的是物价并未减低或是减低的百分比低得多。由于除去我们的切实的报道外,还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官僚主义的报道,以至使整个报道都失掉了意义。群众对新闻报道不再相信了。这种情形当然是完全不能允许的。
我们的成绩有共同的,也有个别的,有全苏联的,也有个别地区的。必须向群众切实指出并证实这些成绩的存在,同时要说明,我们是怎样地、用什么方法获得的。此外,我们不能只限于去阐明成绩,我们同时应该说明进一步应该做什么,怎样得到新的成绩,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多少时间和采取一些什么办法。
这就是我们报刊所应该做的工作,而这将是满足群众对于我们的工作和推行经济运动的最合理的关怀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报纸在有效地推动经济建设运动的事业方面,表现得还薄弱。若干地方报纸的确是很积极地推动了运动——在这方面农民报纸走在工人报纸的前面。至于中央级的报纸在推行运动方面没有一个是足以令人满意的。总的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情形是完全不能满意的。
我们的报刊应该从这里得出如下的结论。
报纸和它的领导人应该表现出最大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可能性以推进运动。应该坚决消除现有的刻板公式的缺点。“特维尔斯克真理报”在报纸上组织特维尔斯克一个最大的工厂——“无产者”工厂的生产检查,这个经验是好的。然而,假如所有的报纸机械地仿效这个例子,都来检查生产的话,那是绝对不正确的。每个报纸应该表现自己的主动精神,根据现有的力量和可能来进行工作。
若干报纸在推行运动时,企图担负起经济组织者的作用,把纯粹的经济职能授予报纸。自然,很少例外,这是一种绝对不正确的做法。
报纸的主要任务并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它要在经济建设运动中成为我们的经济机关和整个国家的真正助手。这就是说,报刊应该尽可能地把经济运动中的问题阐述得更详细、更好、更正确、更有权威,同时要和个别经济机构的主管机关的成见进行斗争。
要对经济机关的领导人给予帮助,必要时,要推动他们鼓舞他们,动员群众使他们围绕在运动的周围,集中党的、职工会的和苏维埃的机关的全部力量和注意到这个运动中来,根据总的任务阐明每一个最小的成绩,指明运动的原则和政治意义,——这才是真正有助于经济建设,也就是报刊的基本任务。
党把经济建设的问题提到首要地位。报刊担负着巨大的政治任务。报刊只有在对工作予以最大的注意力并真正以共产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个工作的时候,才能胜任党和工人阶级所交给的任务。
(原文载于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七日苏联“真理报”,鲍碇译自“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


第3版()
专栏:

为云南各族人民培养自己的干部
——记云南民族学院
侬博
昆明是西南区的一座美丽的城市,天气四季如春。它的北郊,是一片翠绿的冬青树;走上风景幽美的莲花池畔的一个小山岗,透过葱郁的林木,人们可看到新建的富有民族色彩的大厦。这就是云南民族学院。
这所云南各族人民自己的学府,是在一九五一年八月一日成立的。两年多来,它培养了一千四百多名民族干部,第三期八百七十五名各族青年男女正在这里学习着。在民族学院初成立时,只有干部五十多人,其中大部是汉族,现在已有包括汉、傣、彝、藏、拉祜、?颇、苗等十九个民族的干部九十七人。学校的设备也已日趋完善,校舍年有增加。去年上半年增盖了面积达一千五百平方公尺的教室;年底又着手添盖面积达一千九百多平方公尺的宿舍。从各地到昆明来参观的各民族代表,总要到云南民族学院看看。他们亲眼看到在自己的子女愉快地生活和学习着的地方,有着宽敞明亮的教室、宿舍、图书室、阅览室和俱乐部,还有绿树成荫的花园,有幽静洁雅的卫生所以及理发室、洗澡间。他们常常感动地用亲切的口吻鼓励自己的子女们:“毛主席为我们办了这个学校,你们要好好地学习呀!”
云南民族学院是一座熔炉,它锻炼着云南各族人民自己的干部。在这儿学习的有汉、藏、苗、彝、沙、佧佤、傣、民家、?颇等许多个民族的优秀儿女。在旧社会里,他们绝大多数是没有机会受到教育的。可是,两年多来,已经有上千的人在这里完成了学习,走上了工作岗位。所有毕业的学员,除一部分被送到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或各个专科学校去学习外,大多回到本民族地区担负一定的工作。有很多人已成为领导骨干。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刀有良、协商委员会副主席余松,以及其他一百多个干部,都是该院第一、二期的毕业学员。他们在工作中都能正确地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有些已成为边疆工作的模范干部。如现在德宏傣族、?颇族自治区的边疆民族工作模范李双同志(彝族)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里工作的刀芝秀同志(傣族)等都是第一期毕业学员。云南各族人民看到自己的子弟在共产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都非常高兴,并表示:我们一定努力生产,团结起来建设边疆。
学校里充满着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团结、互助、友爱”,在各族青年中已成为普遍风尚。从波涛汹涌的怒江和澜沧江两岸,从白雪皑皑的玉龙山和碧萝山麓,各族男女青年爬山涉水投到它的怀里。一进学校,他们就载歌载舞,唱出了内心的喜悦。他们在各方面得到亲切的照顾,可以领到崭新的衣服、棉被、棉垫、雪白的垫单和各种日用品;生了病,都能及时得到治疗,并受到领导方面和同学们的关怀。学员荣光祖感动地说:“在这里,同学对我比我的亲兄妹还亲啊!”每逢各民族有什么喜事,大家相互祝贺。如德宏傣族、?颇族自治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的消息一传到这里,各族同学就纷纷三五成群地向该两区的同学道喜。
在这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受到了尊重。每逢各民族自己的节日,就在学院里举行聚餐,按照本民族喜爱的形式尽情地欢度节日。例如,回族同学可以到清真寺去做礼拜,在斋期内“把斋”。此外,在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尼巴古日节和各族人民中较为普遍的火把节等节日里,各族同学都过得欢欢喜喜。对同学的生活,领导方面也很关心,给回族和藏族同学分别设立了食堂。如果藏族同学不愿吃大米饭,可以在食堂里吃到他们所喜爱的酥油、?粑。
课余,同学们尽情地玩着各种游戏。每当夕阳西下,在广场上,在绿荫树下,或在俱乐部里,到处都可以听到苗族同学的三弦琴声和唢呐、芦笙声;?颇族和傣族同学,则跳着各种舞蹈,如象脚鼓舞、狮子舞、三叉舞、纺线舞、孔雀舞;彝族同学在摔交,藏族同学在跳绳、射箭;哈尼族同学玩着独脚秋千。许多同学用民族语言编写歌曲,歌颂毛主席,歌颂祖国的首都北京。
在这样好的学习环境里,同学们的进步是很快的。第三期学员中,有许多人过去连一个字也不识,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已能看通俗书报,给志愿军写信了;不少人成了学习模范。现在,在第三期学员中,差不多个个已识字。许多人手不释卷,读着“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书。图书馆里每天有上百册的书出借。阅览室里也总是坐得满满的。
由于学校方面对同学经常进行时事政策和爱国主义教育,并组织他们到附近各工厂参观,同学的政治觉悟普遍有了提高,认识了祖国的伟大。他们特别关心祖国的建设,每一个工厂学校的建立,甚至一个新纪录的创造,一个生产合作社的诞生……都会使学员们受到很大鼓舞。
学习总路线以后,同学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了,学习也更起劲了。他们都表示:学好本领,为建设边疆、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附图片)
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读书报
同学们在一起练习唱歌


第3版()
专栏:

为什么不处理毛巾变质事件
编者按:一月十四日本报刊登了“华北人民监察委员会协同有关机关彻查天津橡胶厂偷工减料事件”的报道和“军用胶鞋变质事件的教训”的社论以后,各地读者,包括志愿军战士、解放军战士、工人、学生和干部等相继来信,对该事件的有关违法失职分子和私营工厂的违法行为表示极大愤怒,一致要求人民政府迅速严肃处理。读者巫德华来信除拥护本报揭发军用胶鞋变质事件外,更详细地揭发了华北军区后勤部北京采购站委托北京市百货公司加工毛巾变质腐朽的事件,并要求彻查处理。希望北京市人民监察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法院和北京市百货公司等有关部门对毛巾变质事件尽快处理。巫德华来信如下:
编辑同志:你报对军用胶鞋变质事件的报道,我认为非常必要。我也曾经遇到如你报所揭发的事件,深深痛惜人民的宝贵资财被官僚主义分子蹧蹋掉。为了改进我们的工作,我要揭发一件华北军区后勤部北京采购站委托北京市百货公司加工八万打毛巾,其中六万打变质腐朽的事件。
一九五一年十月,华北军区后勤部北京采购站
(以下简称采购站),委托北京市百货公司在北京加工毛巾八万打(约值四十亿元)。该公司接受了这一任务,即和北京市私营织染业毛巾联营组(约一百多家工厂组成)签订了加工合同,约定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到一九五二年三月完成任务。毛巾加工完成,百货公司和采购站的干部没有认真验收,即盲目作为“合格品”入库。以后,华北军区后勤部把这批毛巾的一部分(共约四万打)发到部队去,其余的继续保存在仓库里。毛巾发到战士手里,变质的情况很快被发现了。某部一战士寄回一条残破毛巾给采购站,并说:“毛巾变质,只能用两三天”,
“这样好的东西,只能用两三天,太可惜了!你们对国家资财太不负责任了!”采购站接到这个反映,和前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百货公司共同组织小组到华北军区后勤部仓库,依据入库先后和存放位置不同的毛巾打开六包(每包二十五打),并依据不同厂名抽出二十二条毛巾送到中国花纱布公司检验。检验结果:耐破力(即毛巾坚固的标准,一般毛巾耐破力标准是四十磅)达到四十磅以上的只有三条,其余都在三十六磅以下,最低的只有二十四磅。检验结论:变质毛巾占总数百分之七十六点六一。这是国家工作人员以极不负责的态度对待军需任务、给厂商钻了空子所造成的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之后,采购站和北京市百货公司不是共同研究如何向承当加工的厂商追回损失,而是互相埋怨,互相推诿责任。最后北京市百货公司承认自己责任比较大(因为他们和加工工厂签订合同,负直接责任),愿意赔偿华北军区后勤部的损失。双方在一九五二年十一月签订协议书:第一、华北军区后勤部已发出的毛巾,由北京市百货公司按价赔偿百分之二十三点三九,弥补华北军区后勤部的损失,计五亿一千九百四十一万元。第二、华北军区后勤部库存剩余毛巾,全部退给北京市百货公司,并由公司按价折款给华北军区后勤部。北京市百货公司把退回来的变质毛巾当残品出售,共损失六亿九千七百一十五万元。两项合并计算,该公司共损失十二亿一千六百五十六万元。
这批毛巾为什么变质腐朽呢?检查证实,主要原因是厂商在毛巾的漂白制造过程中有严重的粗制滥造、偷工欺骗行为。第一,厂商的生产设备不好,以致漂白粉的挥发性小,毛巾不容易漂白。厂商为了骗取利润,进行漂白时滥加漂白粉。漂白粉加得过度,破坏了棉纱纤维,便使毛巾失去坚固性。第二,厂商进行漂白以后,竟然不用清水洗净,毛巾里还含有很多漂白粉杂质,日久变化,毛巾腐朽。第三,大部分毛巾是厂商任其冻干的,冻干以后还含有相当大的水分,天热还潮,毛巾霉烂。这批厂商为了利润,竟然盲目承当加工,承当以后又不老老实实进行工作,以致影响了军需,又使国家资财遭受这样大的损失。
北京市百货公司负责这批毛巾加工的签订合同和成品检查、验收工作。这批毛巾腐朽,同时也是该公司的官僚主义的结果。该公司扶植北京私营毛巾工厂生产,已经有两年经验。北京私营工厂的技术、设备等条件,该公司是知道的。但该公司竟没有考虑,就签订了合同;合同签订后,又没有进行检查。该公司验收成品时,也非常马虎。厂商所交毛巾,漂白粉很重,气味很大(工商局工作人员到华北军区后勤部仓库检查时,随便拿出毛巾一抖,即抖出很多漂白粉),证明漂白粉加得过多;不少毛巾是黄一片、白一片的,证明漂洗未净,翻倒不匀。这些情况足能证明厂商的粗制滥造,竟然也没有引起该公司验收人员的注意!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因为验收时有采购站工作人员协助,该公司验收人员便抱了“只要采购站愿要就行”的态度,放弃验收的责任。于是,大批变质毛巾混入国家仓库。可见那些验收人员已经丧失了作为国家工作干部的起码条件。
华北军区后勤部北京采购站,对这一任务也不够重视,只是单纯地依赖百货公司。该站虽然派出验收人员,对这样多的变质毛巾竟然没查出来。该站把这批变质毛巾储存了几个月没有发现,又把其中大部分发到战士手里,直到战士反映了,才知道这批毛巾变质。可见也是极不负责任!
这一事件的结果:北京市百货公司损失了十二亿多元,无法报销(因为上级公司不承认),只好让它停留在账面上。一年多了,不但积压了国家资金,就是一年多的利息也是可观的!又因为北京市私营织染业毛巾联营组已经解散,该公司向有关厂商追回损失有困难,遂向北京市人民法院送了一个状子,但是直到现在没有回音。该公司的有关失职人员,被“批评”了几次,仍照老样子在工作。该公司从这一事件中只接受了一个“教训”:“军需任务太麻烦,责任太大,以后再也不敢承当军需任务了!”采购站在去年二月又委托该公司加工毛巾,去年十二月委托加工手套,都被该公司拒绝了。更奇怪的,是国家遭受这样大的损失,前北京市工商局对这一事件却不作处理,只把情况反映给中国百货公司、中央商业部和北京市人民监察委员会。而这些机关也不作处理。为什么?
从这一事件来看,这些机关现在也还有着漠视国家财产和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一年半了,这一事件还没得到应有的处理,实在令人不能容忍。为了对国家资财负责,为了纠正官僚主义作风,我要求有关机关对这一事件进行彻底检查,并严肃处理。         
      巫德华


第3版()
专栏:

“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中文版一九五四年第三、四两期内容介绍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机关报“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中文版一九五四年第三、第四两期已先后出版。
这两期的中心内容是纪念列宁逝世三十周年。第三期在题为“提高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思想工作水平”的社论中指出:全世界的进步人类都深深悼念伟大的列宁。列宁的名字已经成为各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的旗帜。列宁教导共产党和工人党必须极其重视思想工作,重视对革命理论的钻研。党的思想工作水平高,就表示这个党是成熟的,是强大的,是和群众有牢不可破的联系的。人民民主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尽量利用苏联共产党的经验,胜利地领导着本国人民沿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道前进。它们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思想工作的水平和提高党的干部及全体党员的理论修养。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和附属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也在进行大规模的工作,来宣传革命理论,并向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坚决反对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无情地揭露资产阶级和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和“观点”,这是共产党和工人党的重要职责。
第四期在题为“列宁主义思想的伟大力量!”的社论中指出:列宁的名字和苏联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和第一个劳动人民的国家——苏联——的建立,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都是不可分地联系着的。列宁主义永远活着,并无往而不胜!它的影响正在各国不断扩大。团结着千百万人民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战无不胜的旗帜,高高地在世界各地飘扬。
第三期刊载的重要文章有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委员会书记约·基辛涅夫斯基的“列宁主义思想照耀着增进人民福利的道路”,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弗·厄斯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思想基础”等。
第四期刊载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波斯伯洛夫在莫斯科列宁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报告全文,还刊载了下列重要文章: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董必武的“列宁主义——劳动人民解放事业的战无不胜的旗帜”,法国共产党书记雅·杜克洛的“列宁主义和法国工人运动”,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政治局委员埃·格罗的“列宁思想的胜利”。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组织文化艺术工作者广泛宣传总路线
工农联唱大会
一月十七日,甘肃日报社、甘肃农民报社和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工农联唱大会”。有三十多人参加联唱,包括工人、农民、解放军、机关干部、教员、居民中业余的文艺爱好者和民间艺人。此外,西北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团、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政治部文艺工作团等也参加表演了一些音乐舞蹈节目。
这次联唱,是在工农群众自编自唱的原则下进行的。演唱的项目,是为工农群众所深切喜爱的短小精悍的民间文艺形式,如快板、郿鄠调、花儿、民间小曲等。演唱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参加联唱的人,运用各人所熟悉的文艺形式,互相介绍生产情况,歌唱总路线,歌唱社会主义的灿烂前途,表现工人农民的互相支援和互相感谢的心情,歌唱工农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劳动。
联唱大会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如七十岁的老农民张世勋,民间艺人米永庆和回民马维骏、马成骥、马守义等人的花儿,都是相当好的文艺作品。
到南疆的乡村去
新疆省南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委会,为了向农民进行购粮政策的宣传,组织了一个由维、汉、乌等族的演员、诗人、民间艺人、美术工作者、宣传干部等组织的文艺宣传队,带着“白毛女”等影片、“购粮”幻灯片和三套连环画等,深入喀什乡村巡回宣传。同时,在喀什中苏友协图书室又举行“新年画展”。其中有:新创作的“司马益把余粮卖给国家”、“卖粮对谁有利”、“克里木互助组”三套连环画。另外还有两幅大型宣传画,这些画都是通过具体事实,通俗生动地描写了农民如何踊跃售粮的事实,对观众起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这次参加绘画的有新疆画报社、南疆文联筹委会、中共南疆区委文艺科等单位的同志。他们于去年十二月初,学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深入农村体验了生活后,才进行创作的。
训练文艺活动积极分子
湘西苗族自治区大庸县文化馆,在一月中举办了文艺活动积极分子训练班。参加训练班学习的有农村业余剧团团员、民间艺人和宣传员等六十四人。这次学习,使大家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文艺活动如何积极为宣传国家总路线服务,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参加学习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热情都很高,纷纷订出自己的工作计划,保证回去以后,在乡政府领导下,把剧团整顿好,充分运用三棒鼓、花灯、鱼骨筒、土地戏、山歌、莲花落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去进行宣传。    (大庸县文化馆)
文艺宣传会演
江苏常州市文教局、文联为了在广大群众中进一步普遍深入地贯彻国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宣传教育,在上月曾组织各单位举行文艺宣传会演,观众近二千人,演出节目有教育农民的“把粮食卖给国家”(锡剧)、“买犁”(淮剧)、“刘老汉卖粮”(锡剧)、“麦收之前”(话剧);教育工人和居民的有“八寸鞋面布”(曲艺——常州道情)、“尽责任”(锡剧)、“大喜讯”(评弹)、“是我勿好”(沪剧)、“取缔不法奸商”(曲艺——四字唱)、“坚决打击投机奸商”(锡剧和通俗话剧)。在内容上都反映了现实生活,在形式上又是多样的,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


返回顶部